论文写作方法(同济)
《论文写作方法(同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文写作方法(同济)(15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国际关系论文写作的规范与方法,2016,年,12,月,为什么要学习研究方法?,国际关系专业学习有两项内容,一是知识,二是方法。,学习知识的目的是掌握学界的已有研究成果,知道国际关系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办。,学习方法的目的是搞清楚什么是国际关系研究和怎样进行研究,使自己具备创新能力。,怎样认识两者的关系?,方法比知识更重要,,,蔡元培借“点石成金”的典故,强调得知识得金,得方法是得指头,方法比知识更重要。,国际关系专业教育要出人才,关键不在于灌输知识,而在于培养创新能力。对学生来说,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
2、。,学校“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学生要成为知识的生产者而不单是知识的消费者。,不懂方法做研究,只能摸着石头过河,有可能过得去,但多数情况下过不去。,方法是桥和船。,国际关系论文写作方法的要点,(,1,)观察事实与阅读文献要有发现;,(,2,)有基于疑惑提出的研究问题;,(,3,)有对问题的明确答案即核心观点;,(,4,)有适宜的文献综述证明自己的核心观点具有新意和研究价值;,(,5,)有论证核心观点的适宜方法;,(,6,)有明确结论构成对国际互动现象的新认识并产生政策启示。,前五点是基本规范,第六点是前五点做好的结果。,(,一,)发现是,研究,的起点,认为研究始于观察或始于问题,都不准确。
3、没有发现,就提不出有新意的问题和拟论证的观点,研究就不能起步。,发现是指,经过研究、探索等,看到或找到前人没有看到的事物或规律。,发现有意义,才能开启研究的大门。应产生两个必不可少的东西:,(,1,),具有研究价值的疑惑,;(,2,)针,对,疑惑,的答案,。,发现来自于观察。广义的观察包括对经验事实的直接观察,也包括对文本的阅读和理解。,评估发现的意义可以看四个方面。,,(,1,),发现了可以描述的新事实,描述,就是把对事实的观察表述出来。,如果在,观察中发现了新事实,,例如发现了新的相关关系、因果关系、影响因素、行为特点、作用机制、互动结果、变化趋势等,就可以实现描述的创新。,新闻报道通常都
4、具有这样的特点。,对新的发现进行描述只是研究的第一步,通常,人们还需要对发现做进一步的解释。这也是学理研究同新闻报道的区别。,(,2,),发现可以做出新解释,解释,就是对于事实的说明。,如果观察事实发现疑惑,特别是与已有理论不符的事实,就可能做出新解释,进行理论创新。,理论创新可能涉及两类对象:,(1),对,现象,的解释,,例如对相关关系与因果关系的解释。,(2),对社会意义的解释,,例如对行为体的政策意图的解释。,理论创新的形式是提出一组相互关联的命题对发现进行系统说明。,(,3,),发现了新的,价值,选择,进行国际关系研究,会涉及对事实的进,行正当性,和正义性,的,判断。,(好,/,坏),
5、如果通过观察事实,发现可以对事实做出新的价值判断,例如,就国际互动是否,符合国际正义,,是否,有利于世界和平,或人类共同利益做出评价,那么就可以做出新的阐释的对策选择。,从这个角度进行事实观察,,关键是要,找到进行价值判断的新理由,。,通常,,,有关价值判断的研究与对策研究是有密切联系的。,(,4,),发现可以,提出,新,对策,在战略对策研究中,如果通过观察行为体的互动,对其政策意图、利益目标、资源力量、手段选择等,战略要素,有新发现,并且能够看出各方互动的大体趋势,那么就能对各种政策选择做出判断,并提出适当建议。,在对策上要有,创新,,就要在战略要素的评估上有新的评估与判断。,,小结,在,以
6、上四,种情形中,观察事实的发现都可以实现创新。其中,能提出,解释创新,的发现有最重要的地位,,因为没有解释的创新,就没有理论的创新,也就没有国际关系学科的发展。,撰写论文,特别是学位论文,,选取,和评估,研究对象,,,应首先思考能否提出新的解释。,例如,,可以侧重思考对国际互动的原因、运作机制、影响因素等有没有疑惑,对所发现的相关关系、因果关系有没有,新的见解,。,以创新为目标选取事实,,适当性标准只有一个,即发现了有待解决的疑惑并且可以解决这样的疑惑。,如果有关事实的方方面面都清清楚楚,那就不存在创新的可能和进行研究的必要。如果只发现疑惑但不能解决疑惑,那研究也不能起步。,(,二,),提出问
7、题,构成研究起点的发现,要包含具有学理意义和现实价值的研究,问题。,研究问题指,涉的是,有待解决的疑惑或争论。,研究问题还具有规定研究出发点和所要达到目的的属性。,基于发现提出的应是能解决并且有答案的问题。如果没有待论证的答案,那后面的论证就无从进行了。,研究问题的含义与类型,知识构成,。,研究问题是处于已知领域与未知领域相交的部分。相对已知的知识,研究问题应该,指涉,未知的东西,但这种未知并不是完全的未知。对于完全不知道的东西,研究者是不可能提出有意义的研究问题的。研究者能找到这种具体的交界之处,就有可能提出有意义的研究问题。,“,是什么,”,的问题是与,“,描述,”,相对应。,“,为什么,
8、”,的问题是与,“,解释,”,相对应。,“,做什么,”,的问题是与,“,价值判断,”,和,“,对策建议,”,相对应的。,怎样提出问题?,提出问题要与已有的学术研究相联系。,针对,与他者不同的事实,或是,现有,理论不能解释的事实,。,横向比较同类事实,,针对,事物的新属性;纵向进行历史比较,,针对,事物的发展变化,。,进行大样本观察,针对归纳出的新发现。,通,过案例,分析,,,针对找到的新的变量关系。,解读,行为体的意图,,针对,事实,的新的意义。,变换角度,针对其他学科可以借鉴的启发。,进行战略评估,针对所发现的错误判断,或是新的对策建议。,,什么是好问题?,位于已知与未知的相交处,,对应于一
9、个未解决的疑惑,,,期待创新性,答案,。,表述清楚,有严谨的逻辑基础,指涉对象没有含糊之处。,范围适中,,有较为广阔的研究和解释空间,但又不过于宽泛。,形式是,以核心问题为主的一组问题,这一组问题能够很好地构成研究者的研究框架。如果大问题不能分解或演绎出若干具体的小问题,那么这样的问题就不是好问题,因为可能无处着手。,,有适用的研究方法和资料。力所能及。,,(,三,),提出核心观点,——,问题的答案,研究者,的发现除了包括,问题,之外,,,还必须包括,问题的答案。与问题对应的答案就是论文,的,核心观点,。,进行学术研究,,,必须先行提出核心观点,。,写小说可以把悬念留在最后,写论文则必须在一开
10、始就把观点亮出来。,在研究,中,可以,逐渐明确自己的观点,。一旦,观点明确,就必须在论文的结构中体现出来。,实证研究:提出假设,进行经验观察,基于发现所提出的核心观点就是,论文的,核心假设,。,假设,是,对变量间关系的一种学术猜想,。它,既是对研究结果的一种预测,也是对所研究问题预先给出的有待验证的答案。,形式,上,,假设乃是陈述事实的一个命题。,,,观察与假设,提出假设,前提是研究对象要可以观察。,如果命题,中,包含不能观察的要素,那就无法进行,检验,。,例如,建构主义者所提出的命题,“,共有观念建构了国际体系的结构,”,,就包含了,“,共有观念,”,、,“,建构,”,、,“,国际体系的结构
11、,”,等不可以直接观察的因素,因而不能作为研究假设。,相反,民主和平论者所提出的,“,民主国家,间,不打仗,”,,则符合假设的条件,因为该命题所涉及的两个要素,即,“,民主国家,”,与,“,战争,”,,都是可以观察的,因而是可以进行验证的。,,,因果关系与相关关系,假设可以,指涉,因果关系,也可以,指涉,相关关系。,如果,A,是,C,发生的原因,那么就可以提出有关,A,与,C,的因果关系的假设;如果,A,对,C,的,发生,有某种程度的影响(具有随机性与不确定性),,那么就可以提出有关,A,与,C,的相关关系的假设。,例如,米尔斯海默所提出的大国关系导致争霸战争,指涉的就是因果关系,而基欧汉和约
12、瑟夫,·,奈所提出的复合相互依赖条件下非国家行为体地位上升、国际政治中低政治议题地位上升和军事力量地位下降等命题,所指涉的则是相关关系。,特定假设与一般假设,特定,假设,是有关特定对象的假设,主要用于解释国际关系中的特定,事,实,,,带有特殊性。例如,冷战是一个特定事实,对于冷战的结束,人们就可以,提出,有,待,验证的假设(答案),。,一般,假设,是针对具有普遍意义的一般事实,具有较广泛的解释力,。,对于国际关系中反复出现的现象,提出有待检验的答案,,就是,一般性假设,。,假设的规范要求,命题,有,清楚明确的,表述,;,所,涉及的基本概念不应存有争议,;,所有,变量都应有明确的界定,;,表述,
13、应为陈述句而不是疑问句,;,每,一个假设,说明两,个变量的关系,如果有更多的变量,则应分解为不同的假设,。,如果,假设在表述上存在模糊性,人们在理解上就会有不确定性,进行验证也会有歧义。,,非实证观点的提出,解释事实或文本的意义,,不能,以,假设,的,方式,提出,核心,观点,。,对意义的判断和诠释,虽然是研究者基于背景知识做出的主观解读,不能直接进行检验,但所依据的事实和文本却必须是客观的,否则就不能言之成理。,非,实证,观点,同样,需要表述简明清楚。,如果是用,一段话来陈述拟论证的观点,,那,其中一定要有核心命题。,没有,核心命题,的论文,,,思路不可能是清晰的。,小结,一般来说,核心命题越
14、简明,是否有创新就会越清楚,,论文,框架就会越明确。,提出核心观点,最基本的要,求是,要有新意。这个观点应与此前学界的研究有所不同,有所发展,。,要表明,核心观点有创新,,,就需要进行文献综述。,,(,四,),进行,文献综述,含义,:针对,论文,拟研究,的问题,,说明学界的相关研究,现状,。,目的是表明研究者,(,1,),对相关,问题的,研究,现状,有,充分了解,;,(,2,)对已有研究,存在疑惑,;(,3,)能证明自己所提出的核心观点具,有创新性,。,综述的内容,针对拟研究的问题,综述文献要说明学界已有研究,对该问题已做了怎样的回答。,为说明研究背景,可以,适当,扩大范围,但不能过于宽泛。,
15、综述需说明,:,(1)学界针对与问题相关的事实已做了哪些研究,特别要说明主要代表人物的主要观点。,(2)对已有的研究进行分析、评价,,重点是提出自己的疑惑。,疑惑的产生,研究者对已有研究产生疑惑,主要来源于与现实的对照和认识水平的提高。,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新现实的不断出现,,已有,研究针对现实,的描述、解释、价值判断和对策建议,,会越来越不适应,这导致研究者不断产生疑惑。,研究者能够产生疑惑,与学科研究的积累与发展也是分不开的。,表明创新与研究的合法性,陈述已有研究的现状,最终是为了说明拟做研究具有创新性。,为此综述需要表明论文拟提出的观点(1)是针对该研究领域的疑惑;(2)与已有观点不同;(
16、3)对解决相关疑惑有贡献。,以对已有研究的综述为背景,表明论文的观点具有创新性,论文设计才是有价值的,,拟,做研究才具有,合法性,。,进行综述碰到的不同情况,在全面观察事实和阅读文本的情况下,进行综述可能碰到以下几种情况:,(1)找不到疑惑。拟提出的问题,学界已有答案,自己提不出新观点。这表明该领域已无研究价值。,,(2)有明显的争论热点。,在,这种情况,下,如能提出新观点或新论证,拟做研究就具有合法性,否则也不宜进行研究。,,(3),发现了新的或是很少有人注意的疑惑,拟提出的观点没有人论及,或与已有观点显著不同。,这种情况有最好的创新前景。,综述需注意的问题,慎言“填补空白”,。以明确的国际
17、关系事实作为研究对象,不可能,查不到相关,资料,除非拟研究的“事实”不存在,或是研究者对于事实有,前所未有,的重大,发现,。,讲已有研究“文献太少”,“不全面”,“不深入”,“缺乏系统性”等,没有意义。,这样讲表明研究者不知道现有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没有疑惑。这样的研究通常不具有合法性。,综述文献过泛,如从三大主义讲起。,小结,做好,文献综述,归根结底是为了,在学界已有研究与论文拟做研究之间建立起逻辑联系。,这种联系阐释的越明确、越深入,,,论文的研究基础就越牢固,。,综述的关键是明确要解决的疑惑,说明拟研究的问题具有合法性与价值。,综述做好了,读者就可以清楚地知道,对于相关的事实学界已做了哪些
18、研究,论文研究者发现了什么问题和要做的探索是什么。这三者的逻辑关系必须清楚。,,(五)研究方法的选择,有了,适宜,的,问题和拟论证的观点,还要选择适宜,的方法,才能实现论证的目的。,研究方法的选择,决定于研究对象的属性。,作为社会事实,国际关系研究的对象都具有,可以,观察的外在,现象,和,不,可以观察的内在意义,。,因此,国际关系研究既需要,实证,方法,,也需要,非实证,方法,。,原则:对于可以观察的对象一定要用实证方法,对于不可以观察的对象一定要用非实证方法。,外在现象,:军费开支、武器装备、军队规模与部署等,原则上可以而且应该进行实证研究。,内在意义,:国家发展军事力量的意图,对安全问题的
19、判断,特别是会如何运用其军事力量,通常不能观察,原则上只能进行非实证研究。,事例:对军事力量的研究,实证研究的原则,进行实证研究,就需要对事实的可以观察的一面进行观察。这与自然科学研究是一致的,宗旨是,搞清楚事实的客观真象,并在此基础上确定变量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者必须坚持客观性原则,即实事求是。不能靠主观想像。,实证研究得到的结论,可以检验。,非实证研究的特点,非实证研究主要指,研究事实的内在意义的主观活动,,即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进行解释,并基于研究者的“背景知识”进行判断。,这种理解与解释活动,尽管是依据可以观察的文本进行,但因为是要理解文本的内在含义,特别是文本所反映的行为体没
20、有表达的意图,因此这种研究可能是经由推论,也可能只是想象。,解释与理论,无论是实证研究还是非实证研究,都涉及到对相关事实的解释和理论的建构。,外延:,理论是涉及各门学科的系统的知识。,内涵:,理论是解释一定对象的命题和概念体系。,界定,:国际关系理论是对国际互动事实的,系统,解释,,其形式是,一组相互联系的概念和命题,。,“解释”有不同涵义,中文里“解释”的涵义是“说明含义、原因、理由等”。,英文中,explanation,是指对,因果关系,的解释;,interpretation,是指对社会事件或行为的,意义,的解释。,两种解释对应于两种不同的方法与理论。,实证方法与规律解释,实证研究得到的理
21、论,可以证实或证伪,。,这种理论的产生途径,包括经验观察,也包括概念演绎。,进行经验观察是为了描述现象之间的联系,以便发现规律。进行概念演绎是为了对规律进行解释,以便建立一套具有逻辑联系的命题。,解释规律的观点,,肯尼思,·,沃尔兹的观点是有代表性的。他的提法是:“理论是对规律的解释”。,亨德森提出,理论是指意在解释与推测一定研究领域的变量间关系的一组具有逻辑联系的命题。,非实证方法与意义解释,对意义进行诠释,所得到的理论不能被证实或证伪。,进行这种研究,一个最基本的假定就是人的行为乃是其意图在一定社会环境中的体现。要解释这样的意图,就必须联系历史和社会条件,理解和解释相关的文本。,小结,由于
22、不同的对象有不同的属性与机理,需要不同的解释,因此,不同的理论与方法都是有价值的。,在国关学界,人们通常有自己的理论偏好,但必须认识到,,任何单一理论都不可能解决所有问题,。,对主要的国关大理论采取更宽容、开放的态度可能更有利研究的深入和学科的发展。,国际关系研究的学科方法,了解国际关系研究方法的选择原则,还需要了解可以选择哪些方法。,从学科的角度讲,国际关系研究方法主要有四种:案例研究法、定量分析法、形式方法、诠释方法。,运用这些方法,还可以并且需要配合各种具体的研究工具,诸如访谈、问卷调查等。,毛泽东:“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看菜吃饭,量体裁衣”。,,(一)案例研究法,在国际关系研究中,
23、案例研究法运用最普遍,被认为最容易使用,但,争议也最多。批评者认为这种方法缺少精确性、客观性和严谨性。,案例法在法学和医学教育中最早得到发展。司法案例与医学病例构成了案例研究方法发展的适宜土壤。,在国际关系领域,尽管案例法得到了广泛运用,但人们对于案例研究的界定却没有一致意见。,什么是案例与案例研究法?,案例,是研究者作为观察、描述、分析和解释目标的特定事实。,案例并不是事实的自然形态,而是研究者基于研究目的而界定的事实的某些方面。,案例研究法,:研究者基于特定目的,选择个别事例或事例的某一方面,联系其发生条件与环境而进行深入分析与解释的一种途径。,,案例与样本(,sample,)的不同,样本
24、,是从总体(,population,)中随机选择出来的,具有代表总体的属性。,样本的选择须严格遵循客观性原则。,案例,不是随机抽取的,而是基于主观意图特意挑选的。,案例都是具有理论负载的实例,。,案例研究的不同类别,非理论性案例研究:,主要指对特定事件进行的研究,目的就是解释事例本身,与历史研究相似。,理论性案例研究:,是为了发现或检验因果关系或相关关系,属于理论研究范畴。,两个目的:一是确认理论,即对理论假设进行检验;二是发展理论,即针对理论不能解释的方面,提出新的假设以便发展出新理论。,用案例检验理论,可以进行证实,也可以进行证伪。,证实,:研究者可以用少数甚至一个案例证实一般性理论,但这
25、样做往往被认为缺少说服力。,证伪,:只需要一个反例就可以证伪一个理论。案例可以作为检验推论的“黑天鹅”。,用案例研究发展理论,启发性案例研究,(,heuristic case studies,):通过观察案例,发现了新的事实或事实的新属性,进而提出了新的假设。,反常案例研究,(,deviant case studies,):在结果不符合预料,或者现存理论不能提供较好解释的情况下,可以通过确定新的或漏掉的变量来发展理论。,用案例研究发展理论,关键在于发现新的变量关系。,其目的不是检验理论,而是提出供检验的假设,。,单一案例研究与多案例研究,单一案例研究,,主要是进行案例内分析。主要方法:过程追踪
26、(,process tracing,)、相合性检验(,congruence testing,)和反事实分析(,counterfactual analysis,),多案例研究,,具有比较的涵义。,过程追踪,观察假设的因果机制在一个事例中的运作,就像侦探在一个犯罪行为中寻找嫌疑犯和与之相联系的线索一样。,例如追踪苏联解体过程。,这种研究要求对一个案例作连续和完全的解释。如果在一个假设中,有一个重要步骤与预测不合,那么就需要对假设进行调整。,相合性检验,基于对案例自变量值的考量,检验所推测的因变量值与案例的实际结果是否相合。,例如考察,“,大国崛起引发战争,”,的命题。,反事实分析,颠倒标准的推论模
27、式。,例如:检验“在一个特定案例中,,X,对,Y,必不可少”,可以提出一个逻辑对等的反事实,即“如果在该案例中没有,X,,那么,Y,就不会发生。”如果这个反事实成立,则原有论断就得到了检验。,例如检验命题,“,第三方的介入对巴以停火必不可少,”。,,求同法(,Method of Agreement,),自变量 因变量,案例,1,A,BCDE,Y,案例,2,A,FGHI,Y,对两个以上案例进行研究,求异法(,Method of Difference,),,自变量 因变量,案例,1,A,B C D E,Y,案例,2,~A,B C D E,~Y,求同法与求异法运用的条件,因果关系所
28、涉及的条件,相对特定结果而言,要么是必要条件,要么是充分条件;,所有对因果关系做出贡献的变量都必须得到确认并包括在分析之中;,案例所展现的全部具有逻辑的和社会可能性的路径都可以进行研究。,复制法则(,replication logic,),多元实验:学者取得某项重大发现之后,会重复第二次、第三次乃至更多的相同实验以进行检证。,逐项复制:,不改变条件,以期得到相同结果;,差别复制:,改变某些条件,以期得到与前一次不同的预知结果。,复制的操作,合理配置,,对一些案例进行逐项复制,对另一些案例进行差别复制。,如果出现矛盾的结果,就应对理论假设进行修改,然后再进行检验。,研究的结果应具有,合适的理论框
29、架,,以指明在哪些条件下某一特定现象可能出现(逐项复制),或是某一特定现象不可能出现(差别复制)。,小结:案例法的长处与局限,意义:案例研究提供了通往理论概括的门径和基点。,长处:可以对个案作出历史性解释,可以通过确定新的变量和假设,进行因果机制的推论。在特定情况下,它亦能发挥验证假设的作用。,局限:不适合需要用大样本进行分析的问题,通常得不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相关性。,实例,费丽莫:,《国际社会中的国家利益》,作者,用案例法证明了国际组织对国家利益的建构,揭示了规范对国家行为的影响。,按照传统的主流理论,如新现实主义和新自由主义,国家的既定利益是权力、安全与财富。费丽莫提出,国家未必知道它们的需
30、求,它们是通过与其他国家和其他国家的人进行社会互动来感知利益。它们在接受一定的偏好时,可能是被国际社会社会化的结果。,为了,说明,这一,观,点,她选择了三个案例进行验证。,,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国家科学科层组织的创立,目的:,说明规范对国家结构的影响。,对于各国,建立协调科学研究的国家科层组织,,,传统的需求驱动解释认为相关因素有三:一是国内科学共同体的壮大;二是经济发展(如人均,GDP,)的推动;三是军事消费活动的推动。,费丽莫,的,发现:在国家建立科层组织时,(,1,)有的国家的研发部门只有,9,名科学家(刚果),有的国家多达,50,万名(美苏);(,2,)研发费用占,GDP,比例从,
31、0.01%,(孟加拉国)到,1.5%,(法国)不等;(,3,)人均,GDP,从,118,美元到,9000,美元,不等,;(,4,)国防费占,GNP,比例从,0.7%,(斯里兰卡)到,10%,(法国、伊拉克、苏联等),不等,。,这些数据表明,国内需求与科学科层组织的建立无关。,费丽莫提出,了,供给驱动的解释,即,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倡导的规范为这些国家所接受,从而建立了相关机构。,书中用大量事实说明了教科文组织为推动各国建立相关规范而进行的说服工作。其中对黎巴嫩的工作写得很详细,,,构成了案例中的案例。,2、,红十字国际,委员,会对国家战争行为的影响,国家享,有,在其疆域内合法使用暴力的排他权,,
32、但接受了,《日内瓦公约》,限制使用暴力,的人道主义原则,。,基于国家视角的解释:(,1,)希望互惠。给予敌国的伤兵和医护人员人道主义待遇,是希望,得到,同样的待遇。(,2,)出于纯军事原因,希望士兵能够回来参战。(,3,)可能是,受,国内民主化的影响。,观察事实发现上述原因不成立:,(,1,)《日内瓦公约》的早期适用是单方面的,互惠论不成立。(,2,),19,世纪,60,年代的医疗技术不可能使伤员很快参加战斗,功利论也不成立。(,3,)最早支持公约的是欧洲最不民主的普鲁士,,而,最民主的,英国,反而不愿意受约束。,费丽莫用案例,证明,:,是个人而不是国家建立了红十字国际委员会,委员会起草了《日
33、内瓦公约》,并且说服国家接受并遵守公约,。,3,、世界银行,与,缓解贫困的发展规范,在,1950-60,年代,人们理解的发展就是,GDP,的增长。,70,年代之后,贫困问题在国际机构、学术文献和国家发展计划中都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是什么导致了这样的变化?,可能的解释有三:(,1,)变化的原因是国家。欠发达国,家,有切身体会,发达国家有财力。(,2,)动力来自发展专家。他们可以说服政府。(,3,)国际组织起了作用。,费丽莫通过考察国家的决策过程,包括变化的同步性,变化的时间以及所有发展计划作为申请贷款的一部分提交世界银行,证明世界银行的新议程是国家计划变化的诱因。从,1968,年麦克纳马拉担任世界
34、银行行长起,世界银行大力推动了发展目标转变的过程,确立了新的规范,即缓解贫困乃是发展的中心问题。这样的规范为各国接受了。,案例验证的核心观点,是,:,世界银行使得反贫困的规范在世界范围制度化了。,对费丽莫研究的小结,上述三个案例,的,经验事实,表,明:,社会规范会影响国家的行为,使国家的利益被社会化。,这三个规范与国家原本想要追求的利益并没,有,关系,,,它们创造了国家的一定行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现代国家的必要组成部分的知识传授了国家,红十字国际委员会把战争的适当行为准则传授给了国家,麦克纳马拉领导下的世界银行为国家重新界定了发展的含义。,在进行案例说明之前,费丽莫用了许多文字说明自己的指导
35、思想与方法。这里需要强调的是,选择案例必须有明确目的,即是为了说明一个观点。在叙述案例时,,必须,紧密围绕,拟说明的,观点。,案例研究的,具体操作,,可用不同,方法。例如,教科文的案例使用了定量方法,而另两个案例则,使用了,定性方法。另外,作者在提出自己的观点并进行验证之前先证伪传统观点不成立,也是值得注意的。,,(二)定量研究法,马克思:“一门科学只有在它成功运用数学时,才算达到了真正完善的地步”。,在,实证意义上,没有定量分析,就不能对事实进行准确描述,也不能发现规律并得出具有普遍意义的验证。,功能:,对事物进行量的研究,包括测量,、,计算,、描述与,推论。,统计描述:阐释现实问题不能缺少
36、,许多国际问题,没有统计描述就说不清楚。,国际组织的各种年度报告对事实的描述几乎都是建立在数据统计的基础之上。。,研究事例:对霸权不和平的定量描述。,1776-2011,年,美国共有,46,年是处于战争之中。自冷战结束(从,1989,年算起)至,2011,年的,22,年,美国有,13,年是处于战争之中,。,美国居于单极地位的,这,22,年,不到美国历史的,10%,,但处于战争的时间却超过了这个国家总体战争时间的,25%,。,统计推论:,应对研究对象的不确定性,国际关系事件的发生在很大程度上,是不确定的,,可能发生,也有可能不发生,。到底这种,可能性有多大,,用定性方法只能进行模糊的表述,而用,
37、数理统计,的方式则可以比较清楚地说明各种可能性各有多大。,概率研究解决的就是这样的问题。,统计描述方法,的运用,统计描述,就是将所观察到的数据、资料,进行整理、归纳和分析,,以期对事实的现状、过程、变化趋势进行描述,并且找到规律。,统计描述所用方法,包括数据的,频数分析,、,数据的集中趋势分析,、,数据的离散程度分析,等。,频数分析,对收集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使之系统化和条理化,需要用到频数、比例、比率等概念。,频数,(,frequency,),,指落在各个类别中的数据的个数。把各个类别及相应的频数全部列出,所表现的就是,频数分布,。表现这种分布的表格就是,频数分布表,。,利用频数分布,可以,
38、简明而又直观地,说明数据的整体状况,。经过这种初步的数据整理,研究者可能会发现有意义的趋向。,,频数分布事例之一,把列入,联合国《,2014,年人类发展报告》,的,187,个国家的人类发展指数分为,7,个组,组距,0.1,,,落入各组的国家数即为频数,。见下表:,,人类发展指数分组,频数(国家数),频率(,%,),1.000,~,0.900,9,4.81,0.900,~,0.800,40,21.39,0.800,~,0.700,53,28.34,0.700,~,0.600,32,17.11,0.600,~,0.500,19,10.16,0.500,~,0.400,23,12.3,0.400,~
39、,0.300,11,5.88,合计,187,100,,频数分布事例之二,,中国签订的对外条约,,联合国登记的国际条约,,类别,数量,比例(,%,),数量,比例(,%,),外交、政府关系,74,4,1219,14,文教卫生,488,29,1039,12,对外援助,182,11,2034,23,外贸支付,666,40,1496,17,运输、通信,181,11,1039,12,军事、驻军,15,1,1017,12,国际组织,0,0,484,6,特别事务,54,3,313,4,总计,1660,100,8641,100,,斯考特(,Gary L. Scott,),研究,中国,1949,-,1972,年,
40、间,签订的对外条约,所绘制的频数分布表。,比例与比率,在统计分析中,,比例,是用以反映总体构成的概念,指各个部分的数值占全部案值的比重。,比率,的概念与比例不同。该概念是指各个不同类别数值之间的比值。例如,在斯考特提供的数值中,外贸类条约与外交类条约的比率,经过计算可得到一个比值,即,9,:,1,。,集中趋势的度量,集中趋势,(,central tendency,)是指一组数据向某一中心值靠拢的倾向,它能反映出一组数据中心点的位置所在。研究者对集中趋势进行度量,目的是,寻找数据水平的代表值或中心值,。,在国际关系研究中,考察集中趋势,可以总结国际行为的主流趋势。,例如,进行民意调查。,分析集中
41、趋势的三个概念,众数,(,mode,)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变量值。,中位数,(,median,)是一组数据排序后,处于中间位置上的变量值。,均值,(,mean,)也叫算术平均数,是全部数据的算术平均。,均值具有重要地位,是集中趋势的最主要测度,。,例如,加沙地带的人口年龄中位数是,15.8,岁,这样的年龄结构,再,考虑到,当地的失业、失学等问题,无疑构成了决定地区形势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运用均值的事例,1980,-,2013,年人类发展指数趋势(部分数据),,1980,年,1990,年,2000,年,2010,年,2013,年,阿拉伯国家,0.492,0.551,0.611,0.6
42、75,0.682,东亚和太平洋地区,0.457,0.517,0.595,0.688,0.703,欧洲和中亚,--,0.651,0.665,0.726,0.738,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0.579,0.627,0.683,0.734,0.740,南亚,0.382,0.438,0.491,0.573,0.588,撒哈拉以南非洲,0.382,0.399,0.421,0.488,0.502,世界平均值,0.559,0.597,0.639,0.693,0.702,离散程度的度量,离散是与集中相对的一种趋势。,例如,,比较两个国家的富裕程度,不,单,要看人均,GDP,,而且要看贫富差距,。,涉及概念:,极
43、差,、,方差,、,标准差,、,离散系数,。,,,统计推论方法,的运用,统计推论是,根据样本数据推断总体特征,的方法。,由于研究者对事实的,观察,总是有限的,因此要认识,事物的整体,,就需要用样本进行推断,并且,用概率形式,把,总体的数量特征表述,出来,。,统计推论,研究的概念,必须具有可测量性,。,对于变量定义、测量单位、数据分布信息及数据来源,研究者必须,作,出清楚明确的说明,,,以供检验。,主要工具:,概率分布,、,相关分析,、,回归分析,。,,确定事件与随机事件,确定事件,是指必然发生的事件(必然事件)和一定不发生的事件(不可能事件)。不确定的事件是指,随机事件,,即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
44、的事件。,国际关系,中的,因果关系,是指确定事件,,即只要存在自变量,X,,就一定会发生因变量,Y,。,在,国际,关系研究中,人,们很,少,找到这样的事实,因此,很难给出有关,因果关系,的明确阐释,。,常见的论断指涉的多是随机事件。,例如:,结构现实主义关于国家会周而复始地形成均势的论断,进攻现实主义关于大国竞争必然导致战争的论断,,,自由主义关于民主和贸易能够促进和平的论断等,。这些论断,看似表述的是因果关系,但结论其实都有不确定性。,概率,研究随机事件,就是研究其发生的可能性。概率就是指表示这种可能性大小的数值。,古典定义,是指比较简单的事件,诸如掷硬币,在结果有限且各个结果出现的可能性相
45、等的条件下,概率是等于某事件所包含的基本事件个数与样本空间所包含的基本事件个数的比值。,统计定义,是指在相同条件下随机试验的次数越多,某事件发生的频率就越稳定,而这个频率值就是该事件的概率。,主观定义,,指在无法重复试验的条件下,根据以往的经验人为确定的概率。,国际关系研究需要放宽概率条件,在国际关系中,很多事件的发生虽然有相似性,比如战争,但并不是在同等的条件下,因而不能视为严格的重复试验。还有一些重大事件,发生次数很少,但人们又非常关心它是否会再次发生。对于这样的情况,只能适用,概率的,主观的定义,,但,已不属统计研究的范畴了。,在国际关系中,进行统计学意义的概率研究,可能需要放宽条件,把
46、许多可以统计的现象视为是条件大体相同情况下重复出现的随机事件,比如军事争端。,这样做肯定有误差,但还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概率的数量标识,对随机事件进行研究,需要把它量化,这样就得到了随机变量。,按照统计学的定义,确定发生的事件,其概率就是,1,;不可能发生的事件,其概率就是,0,。随机事件是指取值在,0,和,1,之间的事件。这种事件取值越大,发生的可能性就越高。,反之,发生的可能性就越低。,概率分布,概率作为随机变量有不,同取值,。这些取值会,构成,概率分布,。这种分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随机现象的客观规律。,如果随机变量所有的值都可以逐个列出来,那就属于,离散型随机变量,。,如果变量值可以
47、取数轴上某一区间的任意一点,则属于,连续型随机变量。,频率与概率,,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可以根据频数分布变换得到。例如,,把,人类发展指数各,组,的国家数除以国家总数,,所得到,频率分布,,,换个角度看,就是概率分布。,二项分布与泊松分布,在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中,最常用的是,二项分布,和,泊松分布,。,如果,观察若干相同的事件,试验只有两种可能的结果,那么它就服从二项分布。,泊松分布是指一定时间内发生事件的个数的一种分布。比如,二战中德军用飞弹轰炸伦敦,事后人们发现,各区落下的飞弹数服从泊松分布。还有人通过研究,1500,至,1931,年的战争,,,发现一年中爆发战争的次数符合
48、泊松分布,,,而且一年中战争结束的次数也符合泊松分布。,正态分布,连续型随机变量,的分布,,最重要的一种是正态分布,。,只要一随机现象是许多偶然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各偶然因素所起的作用大体相当,没有哪个起主导作用,那么这个随机现象的概率模型就是,正态分布,。,与正态分布相关的两个概念,在正态分布中,中心线对应的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最大。左右两侧距离中心线两个标准差的范围内,事件发生的概率总和为,0.95,。,使用,置信水平,的概念,,即我们相信随机变量有,95%,会落在这一,区间之内。落在这一区间的事件,可以认为是,常态事件,。,与常态事件相对的是,小概率事件,,指正态曲线左右两端总计,5%,
49、的事件。这些远离中心线的事件,尽管也有发生的可能,但可能性极低。,假设检验的基本原理,在统计意义上,可以把常态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近似地认为是一个事件整体中全部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而小概率事件则可以忽略不计。如果在一次试验中小概率事件发生,那么,假设为真的前提就有问题了,。,利用,小概率原理,检验假设,:,首先提出原假设。如果原假设正确,小概率事件在一次试验中,就,不会发生。如果小概率事件发生,了,,就表明样本数据不能充分证明或支持原假设成立,就应当拒绝原假设;反之,小概率事件不发生,则表明样本数据不能充分证明或支持原假设不成立,就应当接受原假设。,显著性水平,进行这种检验,小概率需要事先给定,通
50、常可取值,0.05,或,0.01,。这个值即为,显著性水平,。,发生概率小于等于显著性水平的事件为小概率事件,大于显著性水平的事件为常态事件。进行,检验,,就是通过比较概率,的,值和显著性水平,的,值,以决定是否接受一个研究假设。,必须了解,,用小概率原理检验假设,,,存在“弃真”和“,取,伪”的风险。由于小概率事件并非绝对不发生,而且用部分样本推断总体可能会发生误差,因此假设检验有可能接受一个错误的原假设,或有可能拒绝一个正确的原假设。,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相关分析,就是对现象之间相关关系的存在、相关方向以及相关程度,进行,研究。,回归分析,就是根据相关关系的具体形态,选择适当数学模型近似地
51、表达变量间的平均变化关系的研究。,函数关系,与,相关,关系,现象之间在数量,依存,关系,可大体上分为函数关系和相关关系两种类型。,函数关系,是指变量之间的确定的数量对应(因果)关系。在函数关系中,当一个或几个变量取一定值时,与其相对应的另一个变量的值也随之确定。,相关关系,是指变量之间的不确定的数量对应关系。在相关关系中,当一个或几个变量取一定值时,与其相对应的另一个变量的值不完全确定,它会按某种规律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变化。,国际关系研究与相关关系,在国际关系研究中,,比较多的论断所指涉的是相关关系。,例如,“伴随国家权力的增长,国家的侵略野心有可能膨胀”;“伴随经济相互依存度的增大,国家采取武
52、力解决纠纷的倾向将会降低”。,这样的命题所陈述的就是相关关系而不是因果关系,因为前者虽然对后者有影响,但这种影响的程度是不确定的。,,对相关关系的描述,对相关关系进行研究,首先需要对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行描述。,描述,相关关系研究的最直观的方法就是绘制,散点图,。,观察判断:,正相关,:因变量随自变量增大而增大;,负相关,:因变量随自变量增大而减小。,回归直线,:如果散点图的点的分布从整体上看大致分布在一直线附近,那么它们便具有线性相关关系。,,,,,,,,,,,,,,,,,,,,,,,,,,,,,,,,,,,,,,,,,,,完全正线性相关,完全负线性相关,非线性相关,正线性相关,负线性相关,
53、不相关,相关关系的不同情形,在相关关系中,如果只涉及两个变量,这两个变量是一对一发生影响,则为单相关(又称一元相关)。,如果相关关系涉及三个以上变量,即影响结果的变量有两个以上,则为复相关(又称多元相关)。,真实相关和虚假相关的区分。前者是指变量间确实存在实质性联系,而后者虽然在数据上显示相关,但其实并无内在联系,有可能两个变量都是另外因素影响的结果。,事例,巧克力与诺贝尔奖。,相关系数,散点图只能进行大致的描述。要对这种关系的密切程度进行度量,还需要计算相关系数。,在实际操作中,我们不必运用,相关的,公式进行计算,用,电脑,软件就可以得出变量间的相关系数。,相关系数的取值是在-,1,和,1,
54、之间,即-,1,≤,r,≤,1,。如果,0,≤,r,≤,1,,说明,x,与,y,之间存在正线性相关关系;如果-,1,≤,r,≤,0,,说明,x,与,y,之间存在负线性相关关系;如果,r,=,1,或,r,=-,1,,说明,x,与,y,之间完全(正或负)线性相关。如果,r,=,0,,说明两个变量完全不相关。,,领土(百万平方千米),人口(,2008,年,亿人),GDP,(,2008,年,百万美元),人均,GDP,(,2008,年,美元),军费(,2008,年,亿美元),1990,-,2005,年每百万人从事研发的人数,生态足迹(消耗环境的指标),人类发展指数,俄罗斯,17.1,1.41,16078
55、16,11339,586,3319,4.4,0.806,美国,9.63,3.147,14204322,46716,6070,4605,9.5,0.95,加拿大,9.98,0.336,1400091,42031,193,3597,6.4,0.967,中国,9.6,13.46,3860039,2912,609,708,1.5,0.762,巴西,8.51,1.94,1612539,8400,233,344,2.2,0.807,印度,3.29,11.98,1217490,1068,300,119,0.8,0.609,英国,0.24,0.616,2645593,43089,653,2706,5.4,0.
56、942,法国,0.55,0.62,2853062,45982,657,3213,5.8,0.955,意大利,0.3,0.6,2293008,38309,406,1213,3.8,0.945,德国,0.36,0.82,3652824,44471,468,3261,4.8,0.94,日本,0.38,1.27,4909272,38443,463,5287,4.3,0.956,,数据组,数据,1,数据,2,相关系数,1,GDP,军费,0.959302,(高),2,人均,GDP,生态足迹,0.811709,(高),3,生态足迹,人类发展指数,0.763498,(中),4,研发人员,人类发展指数,0.71
57、5408,(中),5,人均,GDP,研发人员,0.715018,(中),6,GDP,研发人员,0.504286,(中),7,军费,研发人员,0.406841,(低),8,人均,GDP,军费,0.319318,(低),9,军费,人类发展指数,0.227603,(不相关),10,领土,军费,0.226182,(不相关),11,领土,人口,0.171861,(不相关),12,人口,军费,-,0.00926,(不相关),相关关系的判断,根据,相关系数,的值,可以判断变量的关系的密切程度。,当∣,r,∣≥,0.8,时,可视为高度相关;,当,0.5,≤∣,r,∣<,0.8,时,可视为中度相关;,当,0.3
58、,≤∣,r,∣<,0.5,时,可视为低度相关;,当∣,r,∣<,0.3,时,说明两个变量间的相关程度极弱,可视为不相关。,以这样的标准衡量上表中的相关系数,可以发现,数据组,1,和,2,,属于高度相关;数据组,3,、,4,、,5,、,6,属于中度相关;数据组,7,、,8,属于低度相关;数据组,9,、,10,、,11,、,12,属于不相关。,,N=11,,领土,生态,足迹,人口,GDP,人均,GDP,军费,人类发展指数,领土,相关系数,1,.063,.172,.093,-.471,.226,-.302,,P,值,,.854,.613,.786,.144,.504,.366,生态,足迹,相关系数,
59、.063,1,-.605,*,.672,*,.812,**,.697,*,.763,**,,P,值,.854,,.049,.023,.002,.017,.006,人口,相关系数,.172,-.605,*,1,-.008,-.728,*,-.009,-.808,**,,P,值,.613,.049,,.982,.011,.978,.003,GDP,相关系数,.093,.672,*,-.008,1,.387,.959,**,.320,,P,值,.786,.023,.982,,.240,.000,.337,人均,GDP,相关系数,-.471,.812,**,-.728,*,.387,1,.319,.9
60、26,**,,P,值,.144,.002,.011,.240,,.338,.000,军费,相关系数,.226,.697,*,-.009,.959,**,.319,1,.228,,P,值,.504,.017,.978,.000,.338,,.501,人类发展指数,相关系数,-.302,.763,**,-.808,**,.320,.926,**,.228,1,,P,值,.366,.006,.003,.337,.000,.501,,相关分析的意义,前,表是利用,SPSS,对主要大国,的相关,数据进行相关分析所得出的结果。表中,相关系数,上标一个星表示,其,P,值是,在,0.05,的显著性水平下,上标
61、两个星表示,其,P,值是,在,0.01,的显著性水平下。这两种情形都表明相关系数具有显著的统计意义。,在国际关系研究,中,,对一定的问题进行相关分析是很有意义的,比如可以检验研究假设。例如,针对“霸权稳定论”的核心假设,秦亚青指出该理论的核心变量霸权国实力和国际稳定程度之间并不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从而对该理论提出了质疑。,回归分析,回归分析,就是通过一定的数学表达式把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描述出来,并且确定一个或几个变量的变化对另一个变量的影响程度。,这种分析的主要功能包括:从一组样本数据出发,确定变量之间的数学关系式;对这些关系式的可信程度进行统计检验,并从影响某一特定变量的诸多变量中找出哪些变
62、量的影响是显著的,哪些是不显著的;利用所求的关系式,根据一个或几个变量的取值来估计或预测另一个特定变量的取值,并给出这种估计或预测的置信度。,一元线性回归,在回归分析中,当只涉及一个自变量,且因变量与自变量之间为线性关系时,所做回归分析被称为一元线性回归。,线性,是指散点图中由两个变量所决定的点大致在一条直线附近,这条直线被称为回归直线,,回归方程,描述这条直线的方程,是,一元线性回归模型。利用,电脑软件,处理“生态足迹”和“人类发展指数”两项数据,,可,生成方程,y=0.0361x+0.7157,。,其中,0.0361,为系数项,代表回归直线的斜率,;,0.7157,为常数项,代表,x,为,
63、0,时回归直线在,y,轴上的截距。,问题与争论,作为一种主要的实证研究方法,定量分析目前在国际关系学界已取得了重要的地位与影响。,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和,International Studies Quarter,ly,等期刊,大部分文章都包含有统计分析的内容。,在中国国内国际关系学界,受这种趋势的影响,一些期刊中有定量分析内容的文章也在增多。,不过,对这种方法的争论也始终存在。,(一)可以观察的数据不能说明国际关系事实的全部,定量研究是用数据说话,而数据来自可以观察的事实。,由于,国际关系的演进并不是纯客观进程,,有可以观察的一面,还有不可以观察的一面,,因
64、此数据不可能反映国际关系的全部。,以人的意图为体现的主观因素,对国际互动始终有重要意义。,人的,意图可以改变“客观规律”,。有时,,仅仅,计算,反映其外在现象的数据,未必是有意义的。只有结合对不可以观察因素的解释,,才能搞清楚数据关系的内在意义。,(二)适于国际关系研究的数据非常有限,做定量研究的条件是要有高质量的数据。,进行,国际关系,研究,,尽管有一些可用的数据库,诸如Correlates of War Project数据库,但相对需要研究的广泛问题,可用数据,较少,可研究的问题有限,。,即使是可以做统计的事实,也往往存在差异性。例如,,,国际冲突可以统计,但每一场冲突,事实上,都是由不同
65、的因素引发的,而且有不同的形态和结果。,把,有差异,的事实作为同等的对象对待,,进行,推论是不能避免不确定性的。,(三)系统效应导致统计分析的困难,国际关系事实几乎都不是单一原因的结果,作为自变量的因素常常是以系统效应的方式对因变量产生影响,。,由于,系统效应难以观察,因此无论是确定变量间的相关关系,还是探求回归模型,都难以把研究真正建立在确定的经验观察的基础之上。,在观察有限的情况下,所描述出的变量间的关系,只是研究者,以某种方法得出的,测量指标间的关系,这种关系与真实关系未必是相符的。,(四)国际关系研究中的重大概念难以测量甚至不能测量,国际关系研究中,的,一些,重要,概念很难直接测量。,
66、例如,现实主义讲的权力政治、自由制度主义讲的相互依赖,都不能直接测量。尽管人们可以通过操作化,使之转化为可以测量的指标,但每个人在这样做时心中所想可能并不一样。为了测量权力,有人可能强调军事力量,有人可能强调综合国力,也有人可能强调软权力。测量相互依赖,可能有人测量经贸关系,可能有人关注全球金融体系,也可能有人关注地区一体化进程。,(五)有些定量分析得不到理论解释,国际关系研究中定量技术的发展有可能与理论脱节。,一些,经验研究者往往花费太多的精力去计算相关性,却几乎不关注理论,,不能,建立一个模型去检验理论。在这些情况下,即使有最复杂的统计技术,也往往于事无补。,用好统计方法,对研究者来说,最重要之点在于对数据作出理论解释。没有理论的统计操作,其价值微乎其微。,(六)定量分析并不是普遍适用的方法,定量分析并不是适用于,研究,任何问题,的方法,。它,并不,比定性分析更高明。实际上,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乃是社会科学研究中无法相互替代的方法。,对于有些研究问题,最合适的方式可能是定量研究;但就另一些研究问题而言,则可能只适合采用定性方法。,在国际关系研究中,究竟应采用何种方式,虽然与研究者的个
-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