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高线的应用课件



《等高线的应用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等高线的应用课件(4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等高线地形图,等高线,——,,,地面上海拔高度相同的各点的连线,等高线地形图,,①,同线等高,,:,同一条等高线上的各点等高。,,②,等高距全图一致,,:,等高距即指两条相邻等高线之间的高度差。例如三条等高线的海拔为,500,米、,600,米、,700,米,则等高距为,100,米。,,③,等高线是封闭的曲线,:,无论怎样迂回曲折,终必环绕成圈,但在一幅图上不一定全部闭合。,,④,两条等高线
2、一般不能相交,:,因为一般情况下,同一地点不会有两个高度。但在,陡崖,处,,,等高线可以,重合,。,,⑤,等高线疏密反映坡度缓陡 :,等高线稀疏的地方表示缓坡,密集的地方表示陡坡。,,,1,、等高线的基本特性,等高线,——,,,地面上海拔高度相同的各点的连线,等高线地形图,,2,.等高线地形图上地形的表达,,,,,,400,300,200,100,,,,,,400,300,200,100,方法,1,山脊部位等高线,凸向低处,,,山谷部位等高线,凸向高处,方法,2,内部等高线海拔高,,,外围海拔低,,,即“,内高外低,”为,山脊,;,外围等高线海拔高,,,内部海拔低,,,即“,外高内低,”为,山
3、谷,。,,山脊线与山谷线的判断,A,B,C,D,E,例,1,:说出下图表示的地形类型的名称,并说出字 母所在地表示的地形名称。,,,山峰,鞍部,山脊,山谷,山谷,,2,.,(2009,年广东五校联考,),下图中甲图为某地,(26°N,116°E),平面图,沿甲图,E—F,与,C—D,所作的地形剖面图,分别为乙图和丙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该地的地形是,(,,),,A,.山峰,B,.山脊,,C,.山谷,D,.鞍部,(,2),在一次较大的降水过程中,降落在,④,地的水体在坡面上的流向是( ),,A,.东北向西南,B,.东南向西北,,C,.西南向东北,D,.西北向东南,B,D,
4、3,、高度的判读,(,1,)海拔高度:地面某个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海平面海拔为0米,,(2)相对高度:,,A:若A、B两地都在等高线上,两地的相对高度就是两地的海拔差.,B:若A点在等高线上,B点不在等高线上,两地的相对高度:A点的海拔-B点海拔估计值,C:两地都不在等高线上,两地的相对高度,h:,,(,n-1)d,,﹤,h,﹤,(n+1)d,,其中,n,为两地间不同等高线的条数,,d,为等高距.,D:,陡崖的相对高度,h:,,(,n-1)d ≤,h,﹤,(n+1)d,,其中,n,为相重合的等高线的条数,,d,为等高距.,,E:,陡崖顶处海拔高度的取值范围,:,,A,≤,H,﹤,A+d
5、 (A,为崖顶重合等高线海拔最大的,),F:,陡崖底处海拔高度的取值范围,:,,B- d,<,H,≤,B (B,为重合等高线海拔最小的,),,例题,2,:,若,a=100m,,,b=200m,,,c=300m,求,③④,的相对高度;甲和乙的相对高度,,,,同理,100,〈,H,甲〈,200,,,200,〈,H,乙〈,300,,,解:读图可知,H ③=100m,H ④=300m,故,H ③- H ④=300-100=200m,200-200,〈,H,乙,-H,甲〈,300-100,故,0m,〈,H,乙,-H,甲〈,200m,,C,1),、求,P,点海拔,——,O,点海拔,——,
6、B,、,49,〈,H,〈,50,C,、,59,〈,H,〈,60,D,、,60,〈,H,〈,61,2),、,O,点对,P,点的相对高度,H,最大为(,,),m,例,3,:图中等高线表示一种风力堆积的地表形态,A,、,40,〈,H,〈,41,(,810m
7、 ),A,、,51m,B,、,50m,C,、,151m,D,、,150m,(3),根据崖顶和崖底海拔高度算出断,,崖的相对高度,( ),A,、,150m,B,、,250m,C,、,251m,D,、,149m,陡崖的相对高度公式:,(,n,-1),,d ≤H<(,n,+1),,d,,(,3,),150m≤ H,顶,-H,底,<250m,,,故选,A,A,2),根据等高线重叠的状况,判断陡崖底部和顶部海拔高度,并估算断崖的相对高度,3,、特殊方法:,大大小小,原则,,2,)内容:如果闭合等高线的高度值与两侧等高线中的较小高度值相,,等,则闭合区域内的高度小于其等高线的高度值,;,如
8、果闭合等高线,,的高度值与两侧等高值线中的较大高度值相等,则闭合区域内的,,高度大于其等高线的高度值。,若,a=100m,b=200m,c=300m,例题:,洼地,山丘,判断地形:,①____ ②_____,①,的海拔,_____________,②,的海拔,_____________,,0m 9、丘,D,.,Q,为山坡上的小丘,,2,.若,b,的海拔高度为,200,米,,a,的海拔高度为,,300,米,则,P,、,Q,处的海拔高度为( ),,,A,.,200,<,P,<,300 B,.,300,<,P,<,400 C,.,100,<,Q,<,200 D,.,200,<,Q,<,300,,3,.若图中闭合等高线的高度同为,a,或同为,b,,则,P,、,Q,处的地形可能( ),,,A,.同为洼地,B,.同为小丘,,,C,.同为缓坡,D,.一处为洼地,一处为小丘,,,bc,bc,ab,4.,判断,5,大地形类型,平原,:海拔,200,米以下,等高线稀疏,较为平直,,丘陵,: 10、海拔,200,米以上,小于,500,米,等高线弯曲,但比较和缓,相对高度一般小于,100,米。,,山地,:地形组成与丘陵相似,但海拔在,500,米以上,相对高度一般大于,100,米,等高线密集、弯曲。,,高原,:海拔高度大,(>1000,米,),,相对高度小,等高线在边缘较密集,而内部明显稀疏。,,盆地,:四周等高线较密集,数值高。中间等高线较稀疏,数值低,。,缓坡:等高线稀疏; 陡坡:等高线密集。,A,点海拔高度的范围:,140,米,---150,米,等高距:,_______,D,1:1000,若,CD,图上距离为,3,厘米,求从,C,到,D,的坡度,_____,,,第二课时,:,,地 11、形剖面图的画法及应用,一,:,沿,水平剖面线,绘制地形剖面图的步骤,:,2.,确定比例尺。水平比例尺一般采用原图比例尺,垂直比例尺要视等高线中的高度大小来确定,,,一般垂直比例尺要大于水平比例尺。,1,、根据需要,在地形图上选择剖面线,AB,。,,3,、确定水平基线。(一般与剖面线长度一致,并与剖面线平行。),4,、作基线的平行线(平行线的间隔按垂直比例尺和等高距计算,绘制时使用毫米单位更为方便),并注明高程,最高高度数要比图中最大高程略高一些,最低高度数要比图中最低高程再低一些,,,,5,、从剖面线与等等高线的交点向下引垂线,交于剖面图中高程相同的辅助线上,待各交点都画出后,再将这些点连成圆 12、滑的曲线。,,,,,三、地形剖面图的应用,1,、地形剖面图的作用,能更直观地表示某条线上,地面的起伏和坡度的陡缓,。,2,、应用,(,1,)根据地形剖面图,判断观察点的,通视情况,。,A,:等高线”上密下疏”,,,为凹形坡,,,可通视,.,B:,等高线”下密上疏”,,,为凸形坡,,,不可通视,.,,(2),在平整土地、修筑渠道、修建大堤、建设铁路和公路等时,可作为计算土石方工程量的依据。,,,,,,,,,,,,,,,,,,,,,,,,,,,,,,二、沿,倾斜剖面线,绘制地形剖面图的方法和步骤:,1,、根据需要,在地形图上选择剖面线,AB,。,,2,、确定比例尺。水平比例尺一般采用原图比例尺,垂 13、直比例尺要视等高线中的高度大小来确定,,,一般垂直比例尺要大于水平比例尺。,,3,、确定水平基线。(必须与倾斜的剖面线长度一致,并转为水平状态),,4,、作基线的平行线(平行线的间隔按垂直比例尺和等高距计算,绘制时使用毫米单位更为方便),并注明高程,最高高度数要比图中最大高程略高一些,最低高度数要比图中最低高程再低一些,,,,5,、在等高程的辅助线上量取(用尺子或圆规)剖面线与等高线交点之间的距离,以标出各交点在剖面图上的位置。再将这些点连成圆滑的曲线。,1.,与平面图中自,X,至,Y,地势变化最符合的剖面图是,,知识运用,:,课本(必修一),P76 “,要判断地形剖面图是根据哪条剖面线所绘, 14、只要抓住几个重要点位,例如剖面线的起点、终点、经过的最高点和最低点、转折点等”,,图中剖面线,XY,穿过三处河谷,在选项中的剖面图必须会有三个河谷,这是解此题的关键,,三、地形剖面图的应用,1,、地形剖面图的作用,能更直观地表示某条线上地面的起伏和坡度的陡缓。,2,、应用,(,1,)根据地形剖面图,判断观察点的通视情况。,A,:等高线”上密下疏”,,,为凹形坡,,,可通视,.,B:,等高线”下密上疏”,,,为凸形坡,,,不可通视,.,,(2),在平整土地、修筑渠道、修建大堤、建设铁路和公路等时,可作为计算土石方工程量的依据。,,,,,,,100,200,300,400,500,600,0,10 15、0,200,300,400,500,600,700,,等高线上密下疏为凹形坡,,,,,,,第三课时,:,,,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1,、,判别高度和气温,根据等高线的特性即标高为海拔、同线等高、同图等距等判别某地的绝地高度和相对高度,从而计算某地的气温。,2,、,判别地势,可根据海拔来判断,海拔高则地势高。有的地形图上没有数据,而是用示坡线(也叫降坡线)表示,它总是指向海拔较低的方向。,3,、,判别河流的流向、分布和类别,(,1,)根据等高线的数值,判别地势特点,进而判断河流的流向(从地势高的流向地势低的地方),(,2,)判别内(外)流河。等高线外高内低,河流为内流河,反之为外流河。,(,3,) 16、另外,山地常形成放射状水系,盆地常形成向心状水系,,,山脊形成河流的分水岭,,,山谷常有河流发育,,,等高线穿越河谷时向上游方向弯曲,,,即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出方向相反,.,,,等高线密集的河谷,,,河流的流速大,,,陡崖处有时形成瀑布,,,河流的流量还与流域面积,(,集水区域面积,),和流域内降水量,(,内流区域的融冰或融雪量,),有关,,,河流流出山口常形成冲击扇,.,,,4,、,根据等高线的疏密,判别坡度陡缓,。,,等高线稀疏的地方表示缓坡,水流缓,密集的地方表示陡坡,水流急,间隔相等的地方表示均匀坡。,5,、,判别坡度。,,图幅大小相同的多幅图比较,若等高距相同,等高线疏密也一致,则比 17、例尺越大,坡度越大,若等高线疏密一致,比例尺相同,则等高距越大,坡度越大。,6,、判别相对高度:,,(,n-1)d≤h<(n+1)d,,其中,,n,为两地间不同等高线的条数,,d,为等高距.,7、,根据等高线的分布,判别地表形态,。,(1)等高线的数值由中心向四周降低,表示山地或丘陵。,(2)等高线的数值由中心向四周升高,表示为盆地,。,,(3)等高线的凸出部分指向低处,表示为山脊,最大弯曲处的点的连线,表示为山脊线,也叫分水线。,,等高线的凸出部分指向高处,表示为山谷,最大弯曲处的点的连线,表示为山谷线,也叫集水线。,,,等高线穿过山脊线时,山脊线两侧的等高线略呈平行状,等高线穿过河谷时,向 18、上游弯曲,成反V字行。,(4)相邻两个山顶之间呈马鞍型的低地部位,为鞍部,也叫垭口。,(5)两组山脊等高线中间是一道比较狭窄而低平的河谷或谷地,表示为峡谷。,(6),等高线重叠或相交的地方,,,表示为陡崖,.,,,陡崖的相对高度为,(n-1)d≤h<(n+1)d,,其中,,n,为两地间不同等高线的条数,,d,为等高距.,,(7)几种重要地形的等高线特征和海拔.,8、,一些特殊等高线图的识别,9,、,判别地形走向,等高线随山体的形状而弯曲,即等高线的延伸方向为地形走向,与等高线垂直的方向为坡度最陡的方向。,10,、,判别两点间可否通视,可通过绘制地形剖面图判断。,法一,:,等高线上密下疏为凹形坡 19、,,,可通视,;,等高线上疏下密为凸形坡,,,不可通视,.,法二,:,由观察点向目标点划直线,,,直线没有被任何地物,(,尤其是山脊和山顶,),所切断,,,表示通视良好,.(,地形剖面图中房屋不可通视,);,否则就不能通视,.,11,、,判别局部小范围闭合等值线的高度。,高度不在正常范围内,则判别规律为“大于大值,小与小值”,1,.河流,ab,段的流向为( ),,A,.自西北向东南,B,.自东南向西北,,C,.自东北向西南,D,.自西南向东北,2,.断崖顶部的,E,点海拔可能为( ),A,.,59m,,B,.,99m,,C,.,199m,,D,.,259m,B,D,,2.,读图回答:四 20、条等高线中,海拔最高的是( ),,,A,B,两条线中为山谷的是( );画出图中河流的支流,④,A,,地区判断与修建水库,,缓坡:等高线稀疏; 陡坡:等高线密集。,A,点海拔高度的范围:,140,米,---150,米,等高距:,_______,D,1:1000,若,CD,图上距离为,3,厘米,求从,C,到,D,的坡度,_____,45°,10,米,1,.,①②③④,四条坡面线的坡度比较,( ),,A.①<③,,B.①② D.③=④,2.,分别沿着下图中,①,、,②,、,③,、,④,四条线路上山顶,下面每两条线路比较,正确的是( ),A.,沿线路,①,上山比线路 21、,③,容易,·,,B.,沿线路,①,上山比线路,④,容易,,C.,沿线路,①,上山比线路,②,难,,D.,沿线路,③,和线路,④,上山难度一样,,,c,c,,如图,,ABCD,四副等高线图中等高距相同,等高线疏密相同,,,水平比例尺不同,坡度最陡的是:,,,B,,第四课时:,,等高线地形图的综合应用,,1.,选“点”:要根据要求考虑的位置,海拔及其周围的环境。,,(1),水库的坝址:,应建在等高线密集的河流峡谷处(工程量较小),,(2),气象站:,应建在地势坡度适中,地面较开阔的地方。,,(3),疗养地:,应建在地势坡度较缓、气候适宜、空气清新的地方。,,(4),港口码头的位置,:应选在海水较 22、深且避风的海湾,避开含沙量大的河流,以免造成航道淤塞。,2.,选“线”:主要有交通线(公路、铁路)引水线、输油管道等,,①,交通线路的基本要求:一般情况下,利用有利的地形地势,选择坡度较缓,线路平稳,距离较短,弯道较少的线路为好。,一般在两条等高线之间绕行,,必要时才可以通过一、两条等高线;尽可能减少通过河流,少建桥梁;避免通过断崖、沼泽、沙漠等。,,②,选择引水线路时,不仅考虑距离的远近,还应当考虑,水从高处往低处自流,这一关键,,③,选择输油管线,既考虑线路尽可能短,还要考虑尽量避免通过山脉、大河,,3.,选“面”:主要确定水库汇水面积及坝址,选择适宜开辟梯田的地区;选定工业区和居民区,,①,选择修建水库:考虑库址、坝址及修建水库后是否需要移民。在不考虑地质条件下,一般选择有较大集水区的盆地(洼地)地区,即“口袋形”的地区,“口小”利于建坝;“袋大”腹地宽阔,库容量大。坝址应建在盆地或洼地的最窄处,以减少工程量,节省投资,确保大坝安全。,,②,开辟梯田,应选择在坡度平缓、有灌溉水源及其附近修建水库后,不能被淹没的地区,③,选择工业区和居民点,,工业区宜建在地形平坦开阔,,,且交通便利,,,水源充足,,,接近资源的地区,,,且在下风向,河的下游,.,,居民区应建在向阳坡,上风向,河的上游,以减少大气和水的污染,
-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