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学-专题四课件

上传人:o**** 文档编号:253220603 上传时间:2024-12-02 格式:PPTX 页数:48 大小:1.19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高等教育学-专题四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高等教育学-专题四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高等教育学-专题四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资源描述:

《高等教育学-专题四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等教育学-专题四课件(4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7/18/2016,#,专题四 大学课程,高校课程概念与价值观,高校课程的主要类型,高校课程的编制与评价,高校课程改革的基本趋势,专题四 大学课程高校课程概念与价值观,1,第一节 高校课程理论,一、高校课程概念,“Curriculum”,一词源自拉丁语“,currere”,,意为“奔走,跑步”,名词“跑道”,隐喻“一段教育过程”。,英国教育家斯宾塞最早采用英文课程一词,其课程是教学科目之意。,1918,年,美国学者,博比特,的,课程,一书出版标志着课程成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课程的概念众说不一,没有统一的界定

2、,。,第一节 高校课程理论一、高校课程概念,2,施,良方:课程即教学科目;课程即有计划的教学活动;课程即预期的学习结果;课程即学习经验;课程即社会文化的再生产;课程即社会改造。,对课程的理解具有,狭义与广义之分。,广义的课程不仅包括教学内容,还有对教学内容的安排、进程、时限等;不只局限于学科知识,还包括情感、意志、技能体系。,两大流派:学科中心主义,VS.,学生中心主义,施良方:课程即教学科目;课程即有计划的教学活动;课程即,3,当代课程理论认为:课程是一种有计划的安排学生学习机会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使学生获得知识、丰富体验。,美国课程学者古德莱德,学科,把课程理解为,学习方案,,彰显了学校

3、教育在知识传授中的功能和价值,有利于通过知识的分门别类确定不同的课程。,学生,把课程理解为有计划的,学习经验,,强调以学生的兴趣需要等作为学校课程设计的依据,把课程理解为学习者、学习内容与教学环境之间的交互作用。,学科把课程理解为学习方案,彰显了学校教育在知识传授中的功能和,4,二、高校课程的类型,课程类型课程的组织方式或课程设计的种类。,1.,普通课程、专业课程及跨学科课程,普通课程:基础课程,任何专业的学生都要学习的课程,如政治、外语、体育等;,专业,课程: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主要是某专业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带有明显职业倾向的课程。,跨学科课程:或者是通识教育课程、或者是高年级开

4、设的交叉学科、跨专业选修的跨学科课程。,如何设置三者的比例呢?,二、高校课程的类型,5,2.,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必修,课程:本专业必须掌握的基础东西,以保证人才培养的基本规格和质量,选修课程:有利于扩展学生的知识领域,如何设置两者的比例?,3.,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一方面,克服轻视理论、轻视书本知识的倾向。,另一方面,加强基本技能的训练。,比例如何设置?,2.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6,4.,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显性课程:,隐性课程:学校政策及课程计划中未明确规定的、非正式和无意识的学校学习,经验。,是学生,在学校情景中无意识地,获得经验、价值观、理想等意识形态内容和文化影响。具有,非预期性、潜

5、在性、多样性、不易觉察性,。但是对学生具有重要的潜移默化作用。,讲座、社团活动、运动会等,4.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7,三、高校课程价值观,历史上出现了科学主义、人文主义、永恒主义、结构主义、存在主义、社会改造主义等众多课程流派,都对高校课程设置和改革产生了影响。课程价值观之间存在矛盾与冲突。,(一)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1.,通识,教育的概念,通识教育来源于自由教育,但两者不同:,第一,面向对象不同。所有学生,VS.,少数学生的特权,第二,不排斥或贬低专业教育,互补。,第三,强调文理兼备,vs,以人文学科作为大学教育的唯一内容,三、高校课程价值观,8,通识教育的概念,通识教育的狭义与广义理解。,

6、广义:大学办学理念,“全人教育”(专业、非专业),狭义:不直接为学生将来职业做准备的教育,通识教育的概念,9,2.,专业教育的概念,专业是按学科或职业组合而成的专门化领域。,美国学者弗莱克斯纳认为:只有具有高深学问的专业才能列入大学专业教育的范畴。,专业形成的路径:,前苏联的模式:职业,-,专业,-,课程,美国模式:职业,-,课程,-,专业,专业教育与学科分化、职业发展的关系。,专业与学科的关系,2.专业教育的概念,10,3.,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通识教育三重使命,关 系,通识教育功能,作为专业教育的补充,并列,互补,扩大知识面,作为专业教育的延伸,逐步递进,专业教育通识化,专是通的上位

7、概念,打破各门学科之间的壁垒,作为专业教育的灵魂,统帅通识教育,专是通的下位概念,超越功利,弘扬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培养“全人”,3.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通识教育三重使命关 系通识教育,11,(二)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1.,人文与人文教育,人文教育与人文主义思想的兴起紧密相关,人文主义思想产生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人文教育,从批判经院主义教育出发,强调人的身心全面发展,主张拓展学校课程内容和学科范围,提出使用新的教育和教学方法。但对中等教育的影响最大,高等教育只是课程内容方面引进了古希腊罗马的文学作品的课程和讲座。,19,世纪初,以洪堡为代表的新人文主义教育思想对近代西方高等教育产生了深刻

8、的影响。,(二)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12,2.,科学和科学教育,亚里士多德,最早给科学下了定义:关于事实原因的知识。,科学史专家丹皮尔:科学可以说是关于自然现象的有条理的知识,可以说是对于表述自然现象的各种概念之间的关系的理性研究。,早期科学教育思想产生于,16,世纪末,17,世纪初的英国。,代表,人物:近代科学之父,培根,-,“知识就是力量”,2.科学和科学教育,13,19,世纪,代表人物:斯宾塞、赫胥黎,科学,主义教育,思想猛烈地抨击传统的,古典主义教育,,强调科学知识最有价值,提倡科学教育,制定以科学知识为核心的课程体系。欧美国家在,19,世纪后半期出现了一场科学教育运动。,3.,人文教

9、育和科学教育的关系,19世纪代表人物:斯宾塞、赫胥黎,14,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20,世纪后期开始,出现了一种新趋势:知识的交叉与融合加快。,A.,科学向人文的渗透:科学的方法应用于研究人文现象。社会学、心理学等,B.,人文精神向科学的渗入:科学日益重视科学活动对人类社会的影响。,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15,第二节 高校课程编制,课程编制(,curriculum development,),即如何安排课程或对课程做出计划。,课程编排或计划活动需要依据什么原则?采用哪些方法来实现预期的目标?推动了课程编制理论的发展,课程编制理论在性质上属于应用理论和技术理论。,相较而言,,中小学,课程

10、编制理论的建设和方法的研究起步较早,,19,世纪末,20,世纪初。,高等学校的研究则起步较晚,始于,20,世纪,80,年代的欧美国家。,第二节 高校课程编制课程编制(curriculum dev,16,一、高校课程编制的主体,不同的课程编制理论对谁应该成为课程编制的主体的看法不一。,现代,Add Your Title,传统,通常按照科学原则,以一种逻辑的、循序渐进的方式来审视课程的编制,往往强调课程编制的专业性和技术性。,博比特和,查特斯,提出的功效模式;,泰勒,倡导的目标模式。,课程编制的过程是确定目标、选择经验和组织经验,由专业的课程专家完成。,更重视教师和学生的作用。,斯坦豪斯,的过程模

11、式;,斯基尔贝克的情景分析模式。,将教师、学生、学校管理者,甚至社会上的相关人员都纳入。,麦克唐纳,的连续互动模型。,一、高校课程编制的主体现代Add Your Title传统通,17,麦克唐纳主张受课程影响的各阶层人士都应参与关于课程本质与目的的讨论。,专家学者、专业教育管理人员和教师是课程设计团体的核心成员,学生、家长和有关机构或行业的代表等也是课程标志的参与者与征询对象。,麦克唐纳主张受课程影响的各阶层人士都应参与关于课程本质与目的,18,课程编制,主体,课程,专家,其他,参与者,教师,学生,院系,负责人,课程编制课程其他教师学生院系,19,(一)院系领导者,1.,课程体系的编制是一项,

12、复杂的系统工程和团队活动,涉及目标定位、课程及其内容的选择、课程之间的关系、实施与评价、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人财物的资源配置与协调等。,2.,需要一位“总工程师”统筹全局,院系主要负责人,负责对整个工作进行综合的指挥、协调和统一管理,具体包括对参与编制的人员进行有效的组织,对任务进行有效的分解,对时间进行统一规划,对不同意见进行协调和对话等。,(一)院系领导者,20,(二)学科专家和课程专家,学科专家是专长于某一学科的人;课程专家是对课程理论有深刻认识,熟悉课程的设计与实施的专业人员。,专业的课程专家很少,学科专家往往被看做课程专家。,课程专家在课程编制过程中是主角,,,负责课程的设计与实施。,

13、安鲁等里除了课程专家的十大任务:,(二)学科专家和课程专家,21,(三)教师,课程编制是一种学术计划的制定过程,设计诸多专业课程及其内容的选择,理应由一线教师的参与。,缺乏教师的参与,后果,先修课程后延,后续课程提前;不应安排在同一学期的课程安排在同一学期;不同课程存在重复内容;不同课程内容衔接上不能有效协调;课程体系调整滞后,课程内容老化等。,教师缺乏,积极性(保守)的原因:,一是源自教师个人特质、知觉、人格及需求对专业调整的抗拒。,习惯、安全感、选择性处理信息、对未知的担心。,二是高校是一个具有保守性质的组织。,结构惯性、倾向接受局部变革、团体惯性,(三)教师,22,(四)学生,学生是课程

14、实施的对象,是课程的接受者和最重要的参与者之一。,学生的作用和影响长期被忽视。,有学者提出,学生是教育消费者,理应有权利对课程问题向教育者提出意见。怎么看?,我国高校课程编制基本无学生的参与,国外高校重视学生意见的收集。,如何吸引学生参与?以及学生能在何种程度上参与?,(四)学生,23,(五)其他参与者,课程编制不应仅仅局限于学科圈子,要从社会需求、学科和人的全面发展等多视角来考量。,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重视课程编制过程,中吸纳校外利益相关者的参与。,澳大利亚,斯威本科技大学,(,Swinburne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在课程体系的设计过程中十分注重吸纳行业、

15、企业人士的参与,其课程设计理念是建立在大学、行业和学生三方合作伙伴关系基础上。,我国参与情况如何?,(五)其他参与者,24,二、高校课程编制的内容,(一)培养方案(教学计划),根据培养目标制定的指导教与学的规范性文件。,1.,专业培养目标和基本规格,2.,课程设置,3.,主要教学活动,4.,时间分配,二、高校课程编制的内容,25,(二)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培养方案的具体化,1.,说明部分,2.,本文部分,3.,附录部分,(三)教材编写,课程标准的具体化,教材的构成:,目录、正文(章节等)、作业(习题)、实验、图表、附录、索引和注释等。,辅助,教材:,其他专著、配套习题集等教辅材料、自学指导书

16、、实验指导书、教学法参考书、外文读物等。,(二)课程标准(教学大纲),26,三、高校课程的编制方法,(一)单门课程的编制方法,对一,门具体的课程或教程进行编排。,教学大纲,-,单个教师,美国学者波斯纳和,鲁德尼斯,提出了单门课程编制的,16,个步骤:,记录,下你的想法或打算;,给,该课程拟一个标题或名称;,拟定,一个你所要讲授内容的纲要;,制定,一个清单,列出想要达到的预期学习结果;,将,上述清单上的条目进行分类,如分为知识、技能、理解等;,从这些预期学习结果中提炼出中心问题;,根据学生现有的技能、知识基础和背景,扩充上述预期学习结果;,确定所需要的新的有关概念和术语;,为包含在预期学习结果中的各种概念建立“概念树”;,对你发展的各种技能建立起流程图;,陈述并阐明该课程的基本原理;,将预期学习结果分解成大小适当的单元;,确定预期学习结果中的重点;,确定内容的程序排列;,确定所要使用的教学方式;,对如何评价该课程做出计划。,三、高校课程的编制方法记录下你的想法或打算;,27,第一步鼓励教师先以“想法”或“打算”的形式表述预期学习结果的用意:,一是有助于用来引导教学方案的制定过程;,二,是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相关资源

更多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