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传播》PPT课件



《《微波传播》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微波传播》PPT课件(18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第3章,189,微波通信,郑玉峰,第三章 微波传播,,,,微波在自由空间的传播,,微波传播的描述方法,,地形对电波传输的影响,,大气对微波传播的影响,,大气与地面效应造成的衰落特性,,抗衰落技术,3.1 电波在自由空间的传播,,无线电波的传播途径:,,(1)地波传播,,(2)电离层传播,,(3)地面、低空视距传播,,(4)对流层的传播,,(5)外球层传播,无线电频谱表,,(1),地波传播,:地波传播是指电磁波沿地球表面绕射传播。当天线很低时,电磁波距地面很近,又加之天线很长,很容易被地面吸收导致迅速
2、衰减。这种衰减与地面的性质(导电系数的大小)、电磁波的极化方式和频率有关。因此长波一般用于地波传播。这个波段,我国一般用于电力线载波。它的频率一般规定为30KHz--300KHz,这个频率称为长波。中波的频率是500--1600KHz,也是地波传播,我国用于调幅广播。,,(2),空间传播(地面、低空视距传播),:也就是直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必须在视距范围内,这时电波为直射波,或由直射波和地面反射波组成的相干传播(因此接收点的场强为二者之和)。这种传播方式用于超短波和微波通信。频率在30MHz以上的调频广播和电视信号发射都是空间波传播。超短波通信从理论上讲,只能在视距范围内进行。,,(3),电离层
3、传播(天波传播),:由于太阳和各种宇宙射线的辐射,引起空气分子的电离,而形成了电离层。电离层分三层。D层(距地面高度70--90Km)、E层(100--120Km)、F1层(160--180Km)、F2层(200-900Km),中波和短波都能借助电离层的反射传播到较远的距离,最常用于短波通信。短波频率为( 3MHz--30MHz,有些地方定义为1.5MHz--30MHz)。有静音区。,,(4),散射传播:,,由于大气温度、压力、湿度和电子密度等的不均匀性,使大气介电系数随高度而改变。散射波可在对流层或电离层发生,也可在流星的余迹上发生。,,(5),外球层传播(外空间传播),:离开地面900--
4、1200Km的高度称为外球层, 1200Km 以上就进入星际空间。星际空间的通信可视为自由空间通信。在地面上,在某一个截止频率以上的频率(一般为10MHz,太阳活动剧烈时可至100MHz,极地夜间频率可降至2MHz)可以利用外球层进行宇宙通信。卫星通信就是这种传播方式。,微波是一种电磁波,微波是一种电磁波,由随时间变化的电场和磁场组成,这两者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电磁波的电场、磁场和电磁能流之间有如下的基本关系:,,电场、磁场、能量流方向相互垂直,符合右手螺旋准则,,S,=,E,×,H,(坡印亭矢量),,,,电场强度和磁场强度的大小的比值是一个固定值,该值称为媒质的特性阻抗或波阻抗,记为,,
5、,,对真空媒质,为,377,欧姆。,,为媒体的导磁率, 为媒质的介电常数。,,电磁能流密度的大小为,,,电磁波具有一定的极化形式,指的是电磁波的电场矢量在空间的取向。电磁波的极化分为三种形式:水平极化、圆极化、椭圆极化。水平极化和圆极化可以看作椭圆极化的特殊形式。,,电磁波是天线向空间辐射所产生的,辐射后形成辐射场,辐射场的电场强度和磁场强度的振幅随离开天线的距离,r,的增加而按,1/r,的因子减小,辐射场的等相位面是以距离,r,为半径的球面。,3.1.3 自由空间的,传播损耗,自由空间传播,系指天线周围为无限大真空时的电波传播,它是理想传播条件。电波在自由空间传播时,其,能量既
6、不会被障碍物所吸收,,也,不会,产生,反射,或,散射,。,,自由空间,是满足下述条件的,一种理想空间,: 1. 均匀无损耗的无限大空间;2. 各项同性;3. 电导率为零。,电波经天线辐射后,其能量向周围空间扩散,到达接收天线的仅是发射功率的一小部分。,,,d为收发天线间的距离。距离越远,接收天线收到的能量越小,这就是电波在自由空间传播过程的衰减,即,自由空间的传播损耗L,s,。,,自由空间传播损耗L,s,是传播损耗中最基本的损耗,接收天线接收的信号功率仅仅是发射天线辐射功率的一小部分,大部分能量都向其它方向扩散了。工作距离越远,球面积越大,接收点截获的功率越小,即传播损耗加大。电波在大气层以外
7、的空间传播时,可以近似看成在自由空间传播。,关于天线的几个概念,,天线的口径面积A,p,:天线物理口径的面积;,,天线的有效面积A,e,:表征接收天线接收空间电磁波能力的基本参数;天线的负载检测到的功率与入射到天线的功率密度之比,,天线的口径效率,:为天线的负载检测到的功率与入射到天线的功率密度之比; A,e,/ A,p,,天线的增益G,:天线增益是指在输入功率相等的条件下,实际天线与理想的辐射单元(一般为点源,有时指偶极子)在空间同一点处所产生的信号的功率密度之比。它定量地描述一个天线把输入功率集中辐射的程度。,,对无方向性的全向天线,其有效面积,,,,,λ,为所传电波的波长,,B,点的无方
8、向性天线收到的,,功率为,,,自由空间的衰减系数,,,取对数为,,,当d的单位为km,f的单位为GHz,c为自由空间的速度即3,╳10,5,km/s时,,,例3-1 设某两个微波站的距离为60km,频率为4GHz,计算自由空间的传播衰减。,,解:代入上式,可得,解:代入上式,可得,自由空间传播条件下收信电平的计算,某天线的三维波瓣图,用于微波通信的天线,一般都不是向周围空间均匀辐射的全向天线,而是有很强的方向性。,,,发射天线的增益G,t,,通过主射束方向的单位面积功率为,,接收天线的增益G,r,,接受天线的有效面积,,,接收天线的输出功率为,,,,分贝表示为,,实际通信系统中,除传播损耗与天
9、线的增益外,馈线、收发分路器均有损耗。收发两端的馈线系统损耗分别表示为L,fr,、L,ft,,收发两端的分路系统损耗分别为L,br,、L,bt,。,,则在自由空间条件下最后接收机的收信功率电平为,,例3-2 有一微波收通信机,发射机的功率为P,t,=1W,工作频率f=3.8GHz,两站相距45km,收发天线的增益G,r,=G,t,=39dB,收发馈线系统的损耗为L,fr,=L,ft,=2dB,收发两端分路器损耗为1dB。求在自由空间条件下,接收机的输入电平和输入功率是多少?,,解:由已知条件,在自由空间的传播损耗为,,L,s,=92.4+20lgd+20lgf,,=92.4+20lg45+20
10、lg3.8,,=92.4+33.06+11.6,≈137 dB,,发送信号的电平P,t,=10lg1000=30 dBm,,接收机的输入电平,,,,接收机的输入功率为,3.2 微波传播的描述方法,惠更斯-菲涅耳原理(Huggens-Fresnel),,微波是一种电磁波,它是以波动的形式传播的。既然是波动传播,当其在传播路径上移动时,必然需要一定的空间。,,波动是物质运动的一种形式。它可看成空间各点直接或间接受波源影响的强迫振动的集体表现,是相互干涉的结果。,电波的干涉,惠更斯——,菲,涅耳原理,光和电磁波都是一种振动,一个点源的振动传递给邻近的质点后,就形成了二次波源、三次波源等等。,,如果点
11、源发出的波是球面波,那么由点源形成的二次波前面也是球面波、三次、四次,...,波前面也是球面波。,,在微波通信中,当发信天线的尺寸远小于微波中继距离时,可将发射天线看成是一个点源。,,惠更斯—菲涅耳原理,惠更斯-菲涅耳原理认为:在波的传播过程中,波面上的每一个点都可以看成是一个能进行二次辐射的球面波波源,而下一个波面就是前一个波面上无数个二次辐射波面的包络面。,,菲涅耳对这个原理进行了扩展。他认为,在波的传动过程中,空间上任一点的辐射场,是包围波源的任意封闭曲面上各点的二次波源发出的波在该点相互干涉的结果,。也就是说,在空间某点的振动,是由某个包围波源的封闭曲面上的二次波源在该点的振动的相互叠
12、加。,,这样,如果我们求波源Q产生的场在P点的场强,可用Q产生的在封闭曲面上的二次波源,通过面积分叠加,来求得P点场强。但这样的计算很复杂。但有一个近似算法,可使问题简化。,菲,涅耳椭球面,假定有一个微波中继段发信点为,T,,收信点为,R,,站间距为,d,,平面上一个动点,P,到两个定点(,T,、,R,)的距离若为一个常数,则此点的轨迹为一个椭圆。在空间此动点的轨迹是一个旋转椭球面。,,对于电波传播,这个常数当为,d+λ/2,时,得到的椭球面称为第一,菲,涅耳椭球面;常数为,d+2λ/2,时,得到的椭球面称为第二,菲,涅耳椭球面,......,常数为,d+Nλ/2,时,得到的椭球面称为第,N,
13、菲,涅耳椭球面,.,,d,1,d,2,d,d,1,+,d,2,- d =,l,/2,第一,菲涅耳椭球面:,菲涅耳椭球面,菲涅耳区定义,如果前述定义的一系列菲涅耳椭球面,与我们从,T,或,R,点出发认定的某一波前面相交割,在交割的界面上我们就可以得到一系列的圆和环,中心是一个圆,称为第一菲涅耳区。,,其外的圆环(外圆减内圆得到的圆环)称为第二个菲涅耳区,再往外的圆环称为第三菲涅耳区、第四菲涅耳区,......,第,N,菲涅耳区。,,这些圆和环我们可以把它们近似地看成,都为在垂直于地面且垂直与,T,与,R,间射线的平面区域图形。,菲涅耳区定义,,直射线,第一,菲涅耳区,,+,第二菲涅耳区,,-,第
14、三,菲涅耳区,,+,菲涅耳区定义,微波能量在直射线周围的空间中分布传播,,不同菲涅尔区的场强对总场强的贡献不同,,,经有关研究知道:在电波的传播空间中,由第一非涅耳区在接收点的场强,接近于全部有贡献的非涅区在接收点的自由空间场强的2倍;,,相邻菲涅耳区在收信点处产生的场强的相位相反;,,若以第一菲涅耳区为参考,则奇数区产生的场强是使接收点的场强增强,偶数区产生的场强是使接收点的场强减弱。,,在接收点接收到的是各个菲涅耳区的合成场强,当菲涅耳区号趋近于无限多时,就接近于自由空间场强;,非涅耳区的能量分布:,菲涅耳半径,The Fresnel Radius:,,我们把菲涅区边界上的任意一点到R-T
15、连线的距离称为菲涅耳区半径,用F 表示。,,当这一点为第一菲涅耳区,边界,上的点时,此半径称为第一菲涅耳区半径,F,1,,。,,当这一点为第二菲涅耳区边界上的点时,此半径称为第二菲涅耳区半径,F,2,。,,...,,第N 个菲涅耳区半径表达式:,F,n,= (n),1/2,F,1,,,上式中:F,1,为第一菲涅耳半径。,第一菲涅耳半径的计算,,,d,1,d,2,d,,300 d,1,,x,,d,2,f,x,d,F,1,= = =,F,1,:米,d, d,1,, d,2,:,千米,f : GHz,r,F,C
16、,,x,d,1,,x,,d,2,f,x,d,菲涅耳半径,,,x,λx,,d,1,,x,,d,2,d,,从Q点到P点的电磁能量基本上是通过以Q和P为焦点的一些,菲涅尔区来传播的。所以,为了获得自由空间传播,只要保证一定的菲涅尔区,,不受障碍就可以了。,,这个区域是电波在,,自由空间传播时起主要,,作用的空间区域,它被,S,0,,平面所截的面积是对接收场强起主要作用的二次源分布面积。,得到推论:,波长愈短,距离,d,愈短,,菲涅尔区半径越小;,,波长和距离一定时,,F,n,与,S,0,的位置有关,如在中点,则菲涅尔区半径最大,此时,d,1,=d,2,=d/2,,,,例3-3 设f=6GHz,d=5
17、0km,若天线的半功率波束宽度为1.5,° ,,求第一菲涅尔半径和中点处包含多少菲涅尔区?,,解:,,,中点处这个波束宽度的尺寸为,,这个里面包含很多,菲涅尔区。根据,,,,,可以计算,里面包含近170个菲涅尔区。,最小,菲涅尔区,假设,S,0,是一个电磁波不能穿透平面,围绕着直射线开圆孔,先开一个孔与第一,菲涅尔区半径一样大,则接收点的场强是自由空间值的两倍。也就是说要得到自由空间场强,我们需要的传播空间比,第一,菲涅尔区还要小,我们把这个半径称为最小菲涅尔区半径F,0,。,,,最小菲涅尔区半径F,0,的大小为,,,最小菲涅尔区半径和第一菲涅尔区半径是微波电路勘探设计中重要的两个物理量。,3
18、.3 地形对电波传播的影响,地形对大气中电波传播的影响表现在三个方面:,反射,、,绕射,和,散射,。这三种情况在一般条件下都存在,只不过在不同条件下有主次之分:,,天线高架,地面平滑,反射为主;,,地面粗糙起伏较大,散射为主;,,天线低架,或障碍物尺寸较小,绕射为主。,3.3.1 在平滑地面上的传播,这里所述的平坦地形是指不考虑地球曲率的影响。下面所研究的环境己不再是自由空间,而是在真实大气中地面对电波的反射。,,为了讨论问题的方便,对问题简化:不考虑地面媒质对电波的吸收,即地面对电波为全反射。,,,从A点发出到达B点的波有两条途径,其间有行程差和相位移。,,,行程差:,,,在三角形
19、 和 中,,,,故,,一般情况下, ,所以,,,因此,,,,,故行程差为,,行程差引起相位差,经过途径ABC的反射引起相位滞后,,,设直射波的场强为,,设反射系数为R,反射时还会引起,π,的相移,故反射场强为,,合成场强为,,,,,可得到衰减因子,,,可以看到,,衰减因子,与直射波和反射波的,行程差,和,地面反射系数,有密切的关系。,,当地面无吸收,即出现最大反射,R=1时,,,衰减因子与行程差的关系表明:,,接收点接收的场强随行程差的变化而呈周期性的变化,变化周期为一个波长周期;,,衰减因子的变化范围为,0~2,。,,考虑地面反射后,
20、接收机的实际接收电平可由下式求出:,,,式中, 为自由空间的收信电平,,,3.3.2 电波在球形地面的传播,地球是圆形的。当通信距离远时,必须考虑地面的弧度,对前面的结果进行修正。先来看看,直视距离,。,,a代,表地球的半径,则,,,,,因为,α,很小, ,且a+h,1,≈a,,故,,,故,直视距离,为,,,将地球半径a=6370km代入,则,,,式中,d,0,的单位是km,h,1,和h,2,的单位是米。,,当h,1,和h,2,一定的条件下,实际的通信距离最大不能超过d,0,。,,比较实际距离d和直视距离d,0,的关系,可得:,,如果d 21、处于,照明区,;,,如果d>d,0,,称接收点处于,阴影区,;,,如果d,≈,d,0,,称接收点处于,半阴影区,。,在球面条件下公式的修正,若地面上的反射区域不可看成是平面而必须看成球面时,必须对前面的电波反射公式作修改。修改主要有两个方面:,,修正天线的高度;,,修正地面的反射系数。,,衰减因子,,,,,衰减因子,与直射波和反射波的,行程差,和,地面反射系数,有密切的关系。,修正天线的高度,通过反射点作切面,则实际的天线高度h,1,和h,2,应修改为自切平面算起的等效高度h,1,′,和h,2,′。,,与前面的计算相同,可以得到:,,,,,,故天线的等效高度为:,修正地面的反射系数,球形地面对 22、电波的扩散作用,类似于凸面镜对光线的发散,故对以相同角度、相同距离的入射波束,其反射波的接收强度要弱一些。,,S,平面,S,球面,,球面反射的反射系数要在平面反射的基础上乘以一个,扩散因子,,,,D,f,的计算公式为,,,,,r,1,r,2,波束的边缘到球面,a是地球的直径,,θ,波束的中间到球面的距离。,,与传输距离d相比,天线的高度一般很小,这时,,,远距离传输时,,,这样,代入D,f,的表达式,,,从上面的公式,可以得到:,,对光滑的地面,,D,f,接近于,1,(约等于,1,);,,对起伏不平的复杂地面,反射点的曲率半径不为,a,,而是小于地球半径。曲率半径越小,,D,f,就越小。所以在 23、选择地形时,希望选择起伏不平的山区而尽可能避免大的开阔地带和湖泊。,,下表是不同地面实测的反射系数,R,的范围。,,地面实测的反射系数1,,频率,水 面,,稻 面,,田 野,,城市、森林、山地,,,反射系数,损耗dB,反射系数,损耗dB,反射系数,损耗dB,反射系数,损耗dB,2 GHz,1.0,0,0.8,2,0.6,4,0.3,10,4 GHz,1.0,0,0.8,2,0.5,6,0.2,14,8 GHz,1.0,0,0.8,2,0.5,6,0.2,14,11 GHz,1.0,0,0.8,2,0.4,8,0.16,16,,地面实测的反射系数2,,地面类型,反射系数,频率 GHz,树林(1- 24、3米高),,菜地、杂草,,草地,0.05-0.2,,0.05-0.2,,0.05-0.6,3,草地(10mm高),,中等粗糙地面,,非常粗糙地面,0.3-0.8,,0.1-0.5,,0.2-0.4,5,浓密森林,,再生林,,长草,,棉花地、不平海面、浅草,,平滑海面、盐滩,0-0.1,,0.1-0.4,,0.5-0.7,,0.7-0.8,,〉0.9,未注明频率,3.3.3 电波在复杂地面的传播,电波传播要在一定的空间内进行,要求在传播路径中要有一相当尺寸的截面,否则就有可能使接收的场强大大下降。如果在传播的路径中有障碍物的存在,就会挡着直射波传播而影响接收点的场强。所以在设计时应抬高接受点 25、R和发送点T连线的位置。,,1. 地球的凸起高度,将地球看作规则的球形。在地面上两点TR之间的某一点C处的地球凸起高度为H,b,,它为C点至弦TR的垂直距离CO,O点与T点的距离为d,1,,与,R点的距离为d,2,。,,由相交弦定理,有,,,整理后得到,,实际上,TR之间的距离对地球的周长来说很小, 也就是地面上的距离,而DO与地球的直径相等,即2a。这样,,,,例如,如果d=50km,求中点处地球的凸起高度,将 代入,可得,,,在此情况下,如果收、发天线的高度也是50m,是不行的,因为此时视线刚好擦过地球表面,最小菲涅尔区都是受阻的。 26、这时,又产生了,传播余隙,的概念。,2. 传播余隙,传播余隙H,c,指的是在微波传输路径中,,地形起伏最高点与收发二点连线的距离,。,,H,c,:传播余隙,,H,s,:障碍物海拔高度,,H,b,:地球凸起高度,,由上图的关系,不难得到,,,应用菲涅尔区的概念,可把传播电路分为三种类型:,,H,c,≥F,0,时,称为,开电路,;,,0<,H,c, 27、离层、超离导以及逸散层。,,对流层是指自地面向上大约10km范围的低空大气层,集中了整个大气质量的四分之三。,,对流层对微波传播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1)由于气体分子谐振引起对电磁波能量的,吸收,。,,(2)由雨、雾、雪引起对电磁波能量的,吸收,。,,(3)由于气象因素等影响,使对流层也会形成云、雾之类的“水气囊”,形成了大气中的不均匀结构,对微波的,散射和折射,。,3.4.1 大气对微波的吸收,微波通过晴朗的大气时的衰减主要是由水蒸气(包括云、雾、雨、雪)和氧气的吸收引起的。任何物质都是由带电的粒子构成的,这些粒子有固定的谐振频率,如果通过这些物质的电磁波频率接近其固有的谐振频率 28、,这些物质就会对电磁波产生强烈的共振吸收作用。,,,大气中的氧分子具有固定的磁偶极矩,水分子具有固定的电偶极矩,都能从电磁波中吸收能量,导致吸收衰减。,,微波频段,大气存在三个明显的吸收峰(,22.5GH,z,(,H,2,O,),,、(,O,2,),60GH,z,(,O,2,) 、,118.8GH,z,(,H,2,O,),,)。这些吸收与,大气压力,、,温度,和,湿度,密切相关。,,总的趋势:频率越高,衰减越严重。,大气吸收衰减,,频率,GHz,10,50,100,1000,500,1000,100,10,1,0.1,0.01,H,2,O,O,2,O,2,H,2,O,H,2,O,15,°,C, 29、,H,2,O 7,5 g/m,3,,1013 hPa,25 g/m,3,3.4.2 雨雾引起的衰减,水凝物是大气中水蒸气凝聚物的统称,可以引起显著的衰减,这是由水凝物对微波的,吸收,和,散射,造成的。,,吸收,:水凝物内部分子之间或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而产生阻尼效应,使一部分电波功率转化成热能而消耗掉。,,散射,:电波遇到水凝物粒子时,粒子内部的自由电子和束缚电荷将受到外界电场力的作用而做受迫运动。这些粒子可看成等效的电偶极子,将随外场频率震荡产生二次辐射,从而将一部分功率散射出去。,,对于水凝物引起的衰减来说,与水凝物的形状、复折射指数、尺寸、温度、下落速度等是有关系的。其中降雨引起的衰减最为 30、严重。,,各地的,气候条件不同,水凝物导致的衰减差别很大,。了解每个地区的气候特性,对微波通信系统的设计是至关重要的。,雨雾衰减,微波频率,(GHz),暴雨,大雨,中雨,小雨,毛毛雨,0.4,1,2,4,10,20,30,50,100,150,雨雾瞬时强度( (mm/h),0.01,0.1,1,10,50,雨雾吸收系数 (dB/km),5,10,20,50,100,»,2.4,dB/km,7,GHz,38,GHz,»,5.9,dB/km,»,37,dB/km,38,GHz,各种衰落及抗衰落技术,一般对6GHZ以上的微波作用明显,低于此频率的可不考虑。,,在10GHZ频段以下,雨雾损耗并不显得特 31、别严重,对一个中继段可能会引入几个分贝。,,在10GHZ以上频段,中继间隔主要受降雨损耗的限制,如对13GHZ以上频段,100mm/小时的降雨会引起5dB/km的损耗,所以在13GHZ,15GHZ频段,一般最大中继距离在10km左右,,在20GHZ以上频段,由于降雨损耗影响,中继间距只能有几公里,越高频段雨衰越厉害!!,,高频段可以做用户级传输,雨雾雪的衰减与微波的频率关系密切,3.4.3 大气对微波的折射,1. 大气的折射率与折射指数,,地球周围的大气并不是一种均匀介质,其密度、温度和湿度都随高度而变化。这样,它的,折射率n( )也随高度的变化,而变化,由低空的大于1而逐渐趋近 32、于1。这个值与1相差很小,一般为10,-4,~10,-6,,为了方便,我们定义,折射指数,,N=(n -1),╳,10,6,,折射指数随高度的增加而下降,寒带地区比热带地区的下降速率要大一些;,,温带地区紧贴地面的大气折射指数一般为,310-320 N,单位,平均为,315 N,单位。,,标准大气的折射指数梯度为,,,电波在标准大气中或在混合的比较均匀的大气中传播,称为,正常传播,。,2. 大气对电波的折射,大气的折射率随高度变化,电波在其中传输时,就会穿过不同的高度,相当于经过了一个折射率渐变的透镜,就会发生折射,从而使传播线路呈现一条弧线。,,,哇!微波是弯着走的,,大气折射对传播轨迹的影 33、响,n,n,n,n,n,n,n大,n大,n小,n小,,根据折射定律,可以求出传播弧线的曲率半径为,,,这说明:,,在低空传播的电波,其传播路线的曲率不是由折射率的大小,而是折射梯度所确定的。当大气折射率随高度线性变化时,即,dn,/dh,为常数,,ρ,也是常数。,,当大气折射率随高度减小时,,ρ,是正数,使传播轨迹向下弯曲。,,在标准大气情况下,折射率梯度,,,因此,,标准大气的曲率半径近似为地球半径的4倍。,,注意:考虑实际情况,大气的折射率和折射梯度不是恒定的,随气候变化而变化,因此实际的传播轨迹即使在同一线路下不同时间也会有所差异。,,3. 地球的等效半径,在大气中电波是沿着曲线传播的。 34、这样在考虑折射的情况下,会对微波系统的设计带来不便。为此引入,等效地球半径,a,e,的概念。,,为了保证等效后的情况和实际是等效的,必须使等效地面上的直线轨迹上任一点到等效地面上与实际传播路线到实际地面的距离相等。事实上,如果两组曲线的曲率差相等,则它们的距离相等,即,,,故,,,称为,等效地球半径因子,,表示的是等效地球半径与实际地球半径之比。,,当 ,K>1;,,当 ,K<1;,,一般来说,温带地区K的平均值在4/3左右,并把K=4/3的大气折射称为,标准折射。,k =,¥,,4/3,1,2/3,地球半径,(a),地平面,2/3, 35、4/3,1,k =,¥,等效地球半径,(,k,a),等效地球,在温带地区,一般,K=4/3,,这时的折射称为标准折射,此时的大气称为标准大气,,a,e,=4a/3,称为标准等效地球半径,,在考虑大气折射的情况下,只要把电波在均匀大气中传播时所得到的一系列计算公式中,所有的地球半径用等效地球半径Ka来代替,则电波就好象在无折射的大气中一样,沿直线传播。,,例如,在均匀大气中,视距传播的距离为,,,考虑大气的折射,地球半径用等效地球半径代替,,,结果表明:,,在K>1时,传播轨迹向下弯曲,视线距离增长,原来处于阴影区的接收天线,可能处于照明区而延长了传播距离;,,K<1时,传播轨迹向上弯曲,视线距
-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踏春寻趣 乐享时光——春季旅游踏春出游活动
- 清明假期至安全不缺席风起正清明安全需守护
- 全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划
- XX中小学公共卫生培训树立文明卫生意识养成良好卫生习惯
- 小学生常见传染病预防知识培训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 3月18日全国爱肝日中西医结合逆转肝硬化
- 肝病健康宣教守护您的肝脏健康如何预防肝炎
- 垃圾分类小课堂教育绿色小卫士分类大行动
- 中小学班主任经验交流从胜任到优秀身为世范为人师表 立责于心履责于行
- 教师数字化转型理解与感悟教师数字化转型的策略与建议
- 团建小游戏团建破冰小游戏团队协作破冰游戏多人互动
- 教师使用deepseek使用攻略让备课效能提升
- 办公室会议纪要培训会议内容会议整理公文攥写
- 党员要注重培塑忠诚奋斗奉献的人格力量
- 橙色卡通风儿童春季趣味运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