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第四章环境价值评估理论课件



《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第四章环境价值评估理论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第四章环境价值评估理论课件(8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第四章 环境价值评估理论,2024/12/12,2,,环境价值,,环境价值(,Environmental Value,)是指环境为人类所提供的效用。,,如果因环境价值的存在而使得人类得益,则这种得益被称为环境收益。,,环境的恶化会使得环境为人类所提供的效用减少。而为了维持效用水平不变,人类必须支付相应的成本。这种成本称为环境成本。,2024/12/12,3,,环境价值的分类,,环境价值可以分成三类:利用价值(,Use Value,),选择价值(,Option Value,)和存在价值(,
2、Existence Value,)。,,利用价值就是人们从利用环境中得到的价值。,,利用价值又可以分成两类:市场价值和非市场价值。,2024/12/12,4,,环境价值的分类(续),,从推迟决策、保持选择权中得到收益,就被称为选择价值。,,出于道德上的考虑,认为即使对人类本身没有任何好处,自然界(特别是其它生物种类)的存在本身就具有价值,这种环境价值被称为存在价值,。,,2024/12/12,5,,环境价值的分类(续二),,在许多场合,保护环境、生态或自然资源除了给保护者带来得到精神上的满足外,没有其它任何直接或间接的利益。既然如此,为什么这些人仍然要保护这些环境呢?一般认为有三种动机:,,2
3、024/12/12,6,,环境价值分类(续三),,⑴,遗赠动机(,bequest motive,)希望将自然环境留给子孙后代享用,从中得到满足。,,对人类来说,这是利用价值的一部分。,,⑵,赠礼动机(,gift motive,)希望将自然环境留给当代的他人享用,从中得到满足。,,对人类来说,这也是利用价值的一部分。,2024/12/12,7,,环境价值分类(续四),,⑶,同情动机(,Sympathy,)从道德的角度,认为所有的或一部分造物(,creature,)都有权存在或欣欣向荣地生活,并从对自然界的保护中得到满足。,,同情动机所赋予自然界的这种价值就是存在价值。同情动机是人类利它主义动机的
4、发展。,2024/12/12,8,环境价值的衡量,经济学家假定消费者是理性的。因此,即使单独买卖环境产品的市场几乎不存在。他们也可以根据环境产品的效用来评估环境的价值。,,环境价值可以通过经济当事人的支付意愿或受偿意愿来衡量。,2024/12/12,9,支付意愿和受偿意愿,在环境经济学中,支付意愿(,willingness to pay,,简称,WTP,):是指经济当事人(包括政府、厂商和居民户)愿意支付一定数量的货币,以换取某一程度的环境质量改善。受偿意愿(,willingness to accept compensation,,简称,WTA,)是指经济当事人愿意在得到一定数量货币或非货币补
5、偿的前提下,接受某一程度的环境质量恶化。,2024/12/12,10,环境价值的衡量,假定单个消费者的效用取决于环境质量,Q,与一组可以在市场上买到的产品与劳务,x,,,x,=(,x,1,,x,2,,,…,,x,n,),。环境质量,Q,对单个消费者的效用遵循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即有,,2024/12/12,11,环境价值的衡量(续),即环境质量的效用函数是单调递增的凹函数。,,另假定其它产品与劳务,x,i,带来正效用,且遵循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即有,,2024/12/12,12,环境价值的衡量(续三),即其它产品与劳务的效用函数同样是单调递增的凹函数。,,单个消费者对可在市场上买到的产品与劳务,x
6、,=(,x,1,,x,2,,,…,,x,n,),的选择受货币收入,M,与这些产品与劳务的价格,p,=(,p,1,,p,2,,,…,p,n,),的约束。,2024/12/12,13,环境价值的衡量(续四),此时,单个消费者所面临的问题是在既定货币收入水平,M,、市场上可买到的产品与劳务价格,p,=(,p,1,,p,2,,,…,p,n,),及外生变量,Q,的约束下,确定市场上可买到的产品与劳务,x,=(,x,1,,x,2,,,…,,x,n,),的消费水平,从而使得自身效用最大化。即,(,4-1,),2024/12/12,14,环境价值的衡量(续五),(4-1),式中, 表示在预算约束
7、与既定环境质量水平下达到效用最大化的市场上可买到的产品与劳务,x,的组合;,U,(,x,,,Q,0,),表示效用函数,并假定环境质量及其它产品与劳务的效用函数均为单调递增的凹函数;,M,≥,px,表示预算约束;,Q,0,表示既定环境质量水平。,,2024/12/12,15,2024/12/12,16,环境质量变动的,WTP,与,WTA,由于效用的差异是不可测的,我们运用消费者剩余的概念作为效用变动的货币衡量标准。,,图,4-1,表示了环境质量变动时消费者剩余的变动。图中,,A,点表示在给定的环境质量水平,U,0,与给定的市场上可买到的产品与劳务的组合 条件下单个消费者的效用水平,U,0,
8、。,2024/12/12,17,环境质量变动的,WTP,与,WTA,(续),如果环境所提供的服务增加,在保持 不变的前提下,环境质量从,Q,0,,提高到,Q,1,,则单个消费者的效用水平相应从,U,0,,提高到,U,1,。,,对于这种环境质量的改善,消费者的支付意愿可以用他愿意为改善环境质量而放弃的市场上可买到的产品与劳务的组合的数量来衡量。,,,2024/12/12,18,环境质量变动的,WTP,与,WTA,(续二),消费者愿意放弃上述数量的最大限度,是当环境质量从,Q,0,,提高到,Q,1,时,其效用水平保持不变。,,表现在图,4.1,中,就是消费者的选择从,B,点移到,C,点。,B
9、C,两点之差就是该消费者愿意放弃的最大限度的,x,数量,亦即他的最大支付意愿。,,2024/12/12,19,环境质量变动的,WTP,与,WTA,(续三),如果该消费者放弃的,x,数量超过,BC,两点之差,则他的效用水平会比变动之前更低,显然他不会这样做;如果该消费者放弃的,x,数量低于,BC,两点之差,则他的效用水平会比变动之前要高,他还有进一步放弃的余地。,2024/12/12,20,环境质量变动的,WTP,与,WTA,(续四),这个最大限度的支付意愿称为希克斯补偿剩余,(,compensating surplus),。,,补偿剩余衡量是保持初始的效用水平(这里是,U,0,)与新的环境质量
10、水平(这里是,Q,1,)时的价值衡量。,,2024/12/12,21,环境质量变动的,WTP,与,WTA,(续五),如果消费者放弃环境质量的提高,他必然要求相应的补偿。这种补偿可以通过增加市场上可买到的产品与劳务的组合来达到。,,在图,4.1,中,如果消费者在保持新的效用水平,U,1,的前提下,愿意接受环境质量水平从,Q,1,降低到,Q,0,的现实,消费者的选择将从,A,点移到,D,点。,2024/12/12,22,环境质量变动的,WTP,与,WTA,(续六),AD,两点之差所代表的,x,数量就是该消费者愿意接受的最低限度补偿,亦即他的最低受偿意愿。,,如果该消费者接受的,x,数量低于,AD,
11、两点之差,则他的效用水平会低于新的效用水平,显然他不会这样做;如果该消费者接受的,x,数量高于,AD,两点之差,则他的效用水平会比新效用水平要高,因而不是最低受偿意愿。,,,,,2024/12/12,23,环境质量变动的,WTP,与,WTA,(续七),这个最低限度的受偿意愿称为希克斯等价剩余,(,equivalent surplus),。,,等价剩余衡量是保持新的效用水平(这里是,U,1,)与初始的环境质量水平(这里是,Q,0,)时的价值衡量。,,如果图,4.1,表示的是环境质量的恶化,即环境质量水平从,Q,1,降低到,Q,0,。,2024/12/12,24,环境质量变动的,WTP,与,WTA
12、,(续八),则希克斯补偿剩余是指最低限度的受偿意愿,因为此时的受偿意愿反映了保持初始的效用水平(这里是,U,1,)与新的环境质量水平(这里是,Q,0,)时的价值衡量。,,而希克斯等价剩余是指最大限度的支付意愿,因为此时的支付意愿反映了保持新的效用水平(这里是,U,0,)与初始的环境质量水平(这里是,Q,1,)时的价值衡量。,2024/12/12,25,WTP,与,WTA,的含义,支付意愿或受偿意愿反映了经济当事人对于商品、劳务或生产要素价值的判断,但这种判断又不能不是客观现实的反映。,,,当经济生活中的其它问题十分突出时,无论是政府、还是厂商和居民户,都不可能不把这些突出的问题放在第一位,而将
13、环境保护放在比较次要的位置,因而他们的,WTP,或,WTA,都是比较低的。,,2024/12/12,26,WTP,与,WTA,的含义(续),由于政府、厂商和居民户对于环境保护的支付意愿或对于环境污染的受偿意愿是环境污染导致的外部成本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外部成本的高低又影响到社会纯收益的大小,因而这种意愿的程度就会影响到经济当事人、特别是各级政府关于治理环境污染的决策。,,2024/12/12,27,WTP,与,WTA,的含义(续二),随着经济的发展、实际人均收入的提高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一般的商品(无论是消费品还是资本品)或劳务的数量会大大增加,而环境资源的数量不仅难于增加,而且往往会减少,相对
14、于日益增加的需求,环境资源将越来越稀缺,因而与其它商品或劳务相比,经济当事人对环境资源的支付意愿或受偿意愿将越来越高。,2024/12/12,28,WTP,与,WTA,的含义(续三),所以,即使环境污染或自然资源耗竭造成的物质损失不变,各级经济当事人(政府、厂商和居民户)的决策也会随着支付意愿或受偿意愿的变化而变化。,2024/12/12,29,环境质量变动的,WTP,与,WTA,(续九),衡量支付意愿与受偿意愿的另外一种方法,是把问题看成成本最小化问题。,,,效用最大化是在给定货币收入与环境质量水平的前提下,通过选择市场上可买到的产品与劳务的组合以使效用最大化。,2024/12/12,30,
15、环境质量变动的,WTP,与,WTA,(续十),而成本最小化是在给定效用水平与环境质量水平的前提下,通过选择市场上可买到的产品与劳务的组合以使支出最小化。,,经济学家之所以对成本最小化方法感兴趣,是因为在给定效用水平的条件下,更容易收集到有关消费者支出的数据,且不必测定不可观测的效用函数。,2024/12/12,31,环境质量变动的,WTP,与,WTA,(续十一),成本最小化问题表示为,(4-2),,式,(4-2),中, 是支出函数,即在给定价格与,Q,的水平的前提下,达到特定效用水平所必需的最小支出。,2024/12/12,32,环境质量变动的,WTP,与,WTA,(续十二),对于
16、环境质量从,Q,0,改善到,Q,1,,其最大支付意愿是,在给定效用水平的条件下,如果消费者愿意放弃某些市场上可买到的产品与劳务以换取环境质量的改善,则,Q,1,条件下的最小支出应该比,Q,0,条件,下的最小支出要少。两者的差额就是最大支付意愿。,2024/12/12,33,对,WTP,与,WTA,差异的解释,,心理学角度的解释:与将环境质量提高到超出人们已经体验过的水平相比,人们更愿意为维持现有的环境质量而作出牺牲。因此,他们对环境质量恶化所要求的受偿意愿会大大超过对改善环境质量的支付意愿。,,从环境质量与其它消费品之间的可替代性的角度给出的解释,,2024/12/12,34,环境污染的价值衡
17、量,,假定随着环境污染的增加,单个消费者的效用水平,U,(,x,R),降低,于是有,,,单个消费者面临的问题是,,,(4-3),,2024/12/12,35,环境污染的价值衡量(续),,(4-3),式中,,V,(,M,p,R,0,),是间接效用函数。该函数表示在预算约束与既定环境污染水平下,效用是外生变量,——,货币收入、价格与环境污染水平,——,的函数。间接效用函数也可以用来衡量环境质量的价值。,,,,2024/12/12,36,2024/12/12,37,环境污染的价值衡量(续二),图,4.2,描述的是既定环境污染条件下的支付意愿与受偿意愿。,,纵轴表示环境污染水平(污染浓度),横轴表示单
18、个消费者的货币收入水平。,,从横轴出发的一组曲线为间接效用函数曲线。曲线上任意一点代表收入与污染程度的组合。,,2024/12/12,38,环境污染的价值衡量(续三),对单个消费者来说,同一条间接效用函数曲线上各点带给他的满足程度是相同的。,,间接效用函数曲线的斜率称为边际替代率。它表示在同一效用水平下,收入与污染的交换比例。,,2024/12/12,39,环境污染的价值衡量(续四),曲线斜率越小,收入对污染的替代程度越低。即当污染程度上升时,需要增加较多收入作为给单个消费者的补偿。,,曲线斜率越大,收入对污染的替代程度越高。即当污染程度上升时,只需要增加较少收入作为给单个消费者的补偿。,,2
19、024/12/12,40,环境污染的价值衡量(续五),在给定的污染水平下,间接效用函数曲线右移意味着效用的增加,即,V,0,>,V,1,>,V,2,。,,,如果单个消费者的收入增加,所面临的污染程度下降,则其满足程度上升。,,以,A,点作为初试状态点。此时污染程度为,R,0,,收入为,M,0,,效用水平为,V,1,。,,2024/12/12,41,环境污染的价值衡量(续六),如果污染水平从,R,0,下降到,R,1,,在给定消费者货币收入,M,0,的条件下,单个消费者的效用水平增至点,B,代表的效用水平,V,0,。单个消费者为环境污染减少而愿意支付的最大值,是,BC,两点的差额,即在新的环境污染
20、水平下,回到原来的间接效用函数曲线,V,1,时所减少的收入。,,此时单个消费者的支付意愿是,M,0,-,M,1,。,2024/12/12,42,环境污染的价值衡量(续七),单个消费者的支付意愿不会超过,M,0,-,M,1,,因为超过意味着单个消费者的效用水平会比变动之前更低,显然他不会这样做;,,如果能够,消费者当然愿意少付,但这个更低的价值不是污染程度降低的真正经济价值。正确的经济价值是最大支付意愿。,2024/12/12,43,环境污染的价值衡量(续八),如果在给定,M,0,的条件下,使污染水平从,R,0,上升到,R,2,,单个消费者的效用水平会下降到点,D,代表的效用水平,V,2,。单个
21、消费者为环境污染增加而愿意接受的最小值,是,DE,两点的差额,即在新的环境污染水平下,回到原来的间接效用函数曲线,V,1,时所增加的收入。,,,此时单个消费者的受偿意愿是,M,2,-,M,0,。,,2024/12/12,44,环境污染的价值衡量(续九),单个消费者的受偿意愿不会低于,M,2,-,M,0,,因为低于意味着单个消费者的效用水平会比变动之前更低,显然他不会这样做;,,如果能够,消费者当然愿意接受更多的补偿,但这个更高的价值不是污染程度升高的真正经济价值。正确的经济价值是最小受偿意愿。,2024/12/12,45,环境污染的价值衡量(续十),环境价值的经济衡量定义如下。,,当污染程度下
22、降时,补偿剩余为,,,V,1,(,M,0,-WTP,p,R,1,)=,V,1,(,M,0,,p,R,0,) (4-4),,等价剩余为,,V,0,(,M,0+,WTA,p,R,0,)=,V,0,(,M,0,,p,R,1,) (4-5),2024/12/12,46,环境污染的价值衡量(续十一),当污染程度上升时,补偿剩余为,,V,1,(,M,0+,WTA,p,R,2,)=,V,1,(,M,0,,p,R,0,) (4-6),,等价剩余为,,V,2,(,M,0,-WTP,p,R,0,)=,V,2,(,M,0,,p,R,2,)
23、 (4-7),2024/12/12,47,濒危物种和独特自然景观的特殊性,十分脆弱,一旦遭到破坏和损害就无法(至少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无法)恢复。,,利用它们的方式有多种,其中某些利用方式不会对它们造成破坏,另外一些利用方式则不会对它们造成破坏。,,对它们的评估中存在着很大程度的不确定性,因而很难估计它们的经济价值。,2024/12/12,48,不可逆转性与选择价值,,随着时间的推移,决策者将获得有关某一自然环境的不同用途的收益的新信息,特别是有关所保护的濒危物种和独特自然景观的经济价值的新信息。,,,如果开发决策尚未作出,决策者就可以根据这些新信息来作出最优决策。,,在能够逐步获得新信息的
24、条件下,开发决策越迟,决策时所面临的不确定性越少,遭受损失的可能性也就越小。,,2024/12/12,49,不可逆转性与选择价值(续),,反之,由于对濒危物种和独特自然景观的开发是不可逆转的,一旦作出了开发决策,那么,即使新信息证明原有决策是错误的,决策者也无法对其加以修正。,,,多次性决策所面临的不确定性要比一次性决策少,因决策不当而受损失的可能性也比一次性决策小。,2024/12/12,50,不可逆转性与选择价值(续二),,用多次性决策代替一次性不开发决策充当一次性开发决策的参照系,能够在更大程度上避免开发造成的损失。,,,因参照系不同而导致的所避免损失之间的差额,就是选择价值。,2024
25、/12/12,51,不可逆转性与选择价值(续三),,假定决策者试图开发某一地区的自然环境,,,而且可以选择相继的两个时期中的任何一个对该地区的一部分或全部进行开发。,,,令,S,i,代表,i,时期开始开发的地区在整个地区所占的百分比,,(,i=1,2,,,0,≤,S,i,≤,1) v,1,和,v,2,分别代表在时期,1,和时期,2,因整个地区得到开发而带来的净收益,,,2024/12/12,52,不可逆转性与选择价值(续四),,再假定,v,2,是概率分布已知的随机变量,且其数值用现值来表示,。,如果与,v,2,有关的数字是:,,,v,2,= 1,其概率为,0.9,,v,2,= -8,其概率为,
26、0.1,,则,v,2,的期望值,E(v,2,) = 0.9(1) + 0.1(-8) = 0.1,。,,,(4-8),2024/12/12,53,不可逆转性与选择价值(续五),,假定决策者必须在时期,1,开始时确定,S,1,和,S,2,,或者假定决策者可以把关于,S,2,的决策推迟到时期,2,开始时作出,但他得不到关于,v,2,的进一步的信息,即不知道,v,2,到底是,1,还是,-8,。在这种情况下,只要,E(v,2,),〉,0,,决策者就会决定在时期,2,新开发,S,2,(,这里,,S,2,= 1-S,1,),,从而使整个地区都得到开发,有关选择,S,1,的决策原则是:,,2024/12/1
27、2,54,不可逆转性与选择价值(续六),,当,v,1,<0,时,,S,1,= 0,,当,v,1,>0,时,,S,1,= 1,,当,v,1,=0,时,,0,≤,S,1,≤,1 (4-9),,(4-9),式,表明,如果时期,1,开发的净收益为负,整个地区就不应该开发;如果净收益为正,整个地区就都应该开发;如果净收益为,0,,那么,只要,S,2,=1-S,1,,,S,1,可以取,0,到,1,区间的任何值。,,2024/12/12,55,不可逆转性与选择价值(续七),,(4-9),式,的假定前提是:直到时期,2,开始时,决策者仍然不知道,v,2,的确切数值,而只知道其
28、数值分布的概率。如果改变这一假定前提,即假定决策者在时期,2,开始时得到了新信息,因而可以知道,v,2,的确切数值,并据此确定,S,2,。,,在,v,2,=-8,时,,虽然已开发的,S,1,无法避免损失,但决策者可以通过使,S,2,=0,来减少损失,因而两个时期净收益之和是,2024/12/12,56,不可逆转性与选择价值(续八),,S,1,(v,1,-8),,假定,v,2,=1,,决策者将决定开发,S,2,=1-S,1,,以获得尽可能多的净收益,因而两个时期净收益之和是,,,S,1,v,1,+(S,1,+S,2,)v,2,= S,1,v,1,+1,,2024/12/12,57,不可逆转性与选
29、择价值(续九),,由于,v,2,为负数的概率是,0.1,,为正数的概率是,0.9,,因而在时期,1,开始时,两个时期净收益之和的期望值是,,,0.1[,S,1,(v,1,-8)] + 0.9(S,1,v,1,+1) = S,1,(v,1,-0.8)+0.9 (4-10),2024/12/12,58,不可逆转性与选择价值(续十),,为了使净收益最大化,有关选择,S,1,的决策原则是:,,,当,v,1,<0.8,时,,S,1,= 0,,当,v,1,>0.8,时,,S,1,= 1,,当,v,1,=0.8,时,,0
30、,≤,S,1,≤,1 (4-11),,在,(4-9),式,与,(4-11),式,中,有关,S,1,的决策同样是在时期,1,开始时作出的。,2024/12/12,59,不可逆转性与选择价值(续十一),,它们之间的差别在于,前者是根据,v,2,的期望,E(v,2,),来决策的,但是,在有可能随着时间的推移获得新信息,(,v,2,的确切数值,),的条件下,后者与前者相比,可以在更大程度上避免因在具有不确定性的条件下作出具有不可逆转性的开发决策而造成的损失。两个方程式中,v,1,数值之间的差额,就被解释为选择价值,即因保护当地自然环境、为将来保留选择机会而带来
31、的价值。,2024/12/12,60,风险与不确定性,在现实生活中,单个消费者不可能完全确切地了解环境质量的变化状况,也不可能完全确切地了解环境质量变化的后果。经济学用风险与不确定性两个概念来分别描述不完全了解的后果。,,2024/12/12,61,风险与不确定性(续),风险是指:某种行为或某些事件可能产生多种经济后果。经济当事人知道这些后果,也知道这些后果的发生概率。但无法肯定哪一种结果会发生。,2024/12/12,62,风险与不确定性(续二),不确定性是指以下两种情况:,,一种是经济当事人知道某种行为或某些事件可能产生的多种经济后果,但不知道这些后果的发生概率;,,另一种是经济当事人只知
32、道某种行为或某些事件可能产生的若干经济后果,而不知道其全部经济后果。,2024/12/12,63,外生环境风险,外生环境风险是指与当事人本人行为无关的环境风险。,,,已知环境污染水平,R,1,与,R,2,的发生概率分别为,π,1,与,π,2,。且有,R,1,<,R,2,,,0,≤,π,i,≤1,及,π,1,+,π,2,=1,。在外生风险条件下,单个消费者的间接效用函数为,,EV,=,π,1,V,(,M,p,R,1,)+,π,2,V,(,M,p,R,2,) (4-12),2024/12/12,64,外生环境风险(续),式中,,EV,表示单个消费者的期望效用。它是两种可能发生的污染水平条
33、件下间接效用函数的加权平均。,,由于污染会降低效用,因而在,R,2,>,R,1,、从而,V,(,M,p,R,1,)>,V,(,M,p,R,2,),的条件下,单个消费者更希望出现的污染水平是,R,1,而非,R,2,。,2024/12/12,65,外生环境风险,(,续二),单个消费者的上述偏好是可以观察到的。观察的办法是:,,1,.测量该消费者对提高,R,1,概率的事先支付意愿或选择价格,OP,(,option price,);,,2,.测量该消费者对降低,R,1,概率的事先受偿意愿,C,。,,OP,与,C,就是前面的无风险价值衡量中,WTP,与,WTA,在风险分析中的对应概念。,,2024/12
34、/12,66,外生环境风险,(,续三),这两组概念之间最大的区别在于:,OP,与,C,的数额取决于单个消费者的风险偏好,即他究竟是风险厌恶者、风险中立者还是风险爱好者。,2024/12/12,67,外生环境风险,(,续四),对通过某种形式的集体行动将污染水平,R,1,的发生概率从,π,1,提高到 ,单个消费者愿意支付的选择价格为,,,(4-13),,该式表明,单个消费者事先愿意支付,OP,以改变外生风险,使污染水平,R,1,的发生概率从,π,1,提高到 。,,,2024/12/12,68,外生环境风险,(,续五),同样,对通过某种形式的集体行动将污染水平,R,1,的发生概率从,
35、π,1,降低到 ,单个消费者事先的受偿意愿为,,,,(4-14),,该式表明,单个消费者事先愿意接受,C,,作为污染水平,R,1,的发生概率从,π,1,降低到 的补偿。,,2024/12/12,69,内生环境风险,风险外生强调自然界的状况(包括污染程度)是独立于单个消费者的行为。风险内生则强调上述状况对单个消费者的影响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他自己的行为。污染是一回事,污染导致的后果(如患病的概率与严重程度)是另一回事。单个消费者可以通过自己的行为(并支付相应的开支)来减轻后者。,,2024/12/12,70,内生环境风险(续),在分析内生风险时,定义自我保护(,self-protection,
36、)为单个消费者降低污染概率的事先努力,用,s,来代表;定义自我保险(,self-insurance,)为单个消费者降低污染后果严重程度的事先努力,用,x,来代表。单个消费者面临的问题就变成如何通过选择适当的,s,与,x,以便使自己的预期效用最大化。即,,2024/12/12,71,内生环境风险(续二),,(4-15),,,式中,,π,=,π,(,s,,,R,),是没有因污染而造成损失的概率,它取决于,s,与污染水平,R,。,M,代表财富。,L,是现实中污染后果严重程度即现实损失的货币表示。,s,与,x,分别代表单个消费者用于自我保护与自我保险的支出。,,,2024/12/12,72,内生环境风
37、险(续三),假定:,,,,,,,,2024/12/12,73,内生环境风险(续四),则单个消费者自我保护,s,最优水平的必要条件是,,,,(4-16),,其中,,2024/12/12,74,内生环境风险(续五),则单个消费者自我保险,x,最优水平的必要条件是,,,,(4-17),,其中,,与 分别是,,和 的一阶导数。,,,,,,,,2024/12/12,75,内生环境风险(续六),以上两式给出了一个标准化的结果,即当为降低污染概率与污染后果严重程度而支出的边际成本与得到的边际收益相等时,单个消费者的效用最大化。,,如果单个消费者预期其自我保
38、护或自我保险行动的边际成本不大于边际收益,即净收益等于或小于,0,,则他不会采取行动。上述分析就是内生风险的理论基础。,,2024/12/12,76,内生环境风险(续七),与外生风险估价相比,内生风险估价的一个长处,是可以通过观察各个消费者的行为,真正掌握消费者对环境风险变化的估价。,,对于同样的外生风险,不同的消费者有不同的估价。但应对外生风险的对策只能是集体行动。在这种情况下,就有可能发生估价上的偏差。,2024/12/12,77,内生环境风险(续八),一种情况是,对降低环境风险估价最高的消费者(例如环保方面的非政府组织)游说最积极,因而导致政府对降低环境风险的效益误判。,,另一种情况是,
39、消费者担心政府按照降低环境风险所带来效益的大小收费或征集捐款,因而低估降低环境风险的价值。,,2024/12/12,78,内生环境风险(续九),行为经济学的研究表明,当自我保护与集体保护可以完全替代时,消费者估价的上限是与自我保护时的估价相一致的,而集体保护表示的则是消费者估价的下限。,,2024/12/12,79,内生环境风险(续十),这一研究的政策含义是,公共政策只应该把环境风险降低到所有消费者都愿意接受的水平。那些对降低环境风险的估价高于该水平的消费者,应该通过自我保护进一步降低个人环境风险。,2024/12/12,80,数量,—,反应模型(,dose-response model,),
40、的特点,假定污染导致的疾病与接触污染物的时间和浓度之间,存在线性关系。,,,根据人和动物表面积的差异,推算污染物对人类疾病的影响。,,,假定受害者接触污染物的时间和浓度,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保持不变。,,2024/12/12,81,,就总体而言,环境风险的大小相当于接触污染物的人员所面临的风险与上述人员占总人口比重的乘积。因此,某一环境污染影响的人越多,环境风险也就越大。,,2024/12/12,82,,美国环保署,1990,年曾经对环境风险进行排队。其中,环境风险比较高的环境问题是:生物栖息地生态环境的改变和破坏,物种灭绝与生物多样性的损失,平流层臭氧耗竭,全球气候变化。这些环境问题的共同特点,
41、是全球所有的人都受影响。,2024/12/12,83,,环境风险居中的,是农药,酸雨,地表水污染和大气中的有毒物资带来的问题,这些环境问题的影响范围比前面的环境问题要小。环境风险比较低的,是油船漏油,地下水污染带来的问题,这些环境问题尽管在局部比较严重,但是影响的范围更小。,2024/12/12,84,上述,人体健康风险是根据统计方法估算出来的。但统计方法只考虑集体保护行为,而没有考虑个人的自我保护行为。由于集体保护行为只,表示消费者估价的下限,因而按照统计方法而没有考虑个人行为差异所得出的结论会低估环境污染对人类健康的威胁。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是对单个消费者降低环境风险的备选策略(自我保护或自我保险)进行评估。,
-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踏春寻趣 乐享时光——春季旅游踏春出游活动
- 清明假期至安全不缺席风起正清明安全需守护
- 全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划
- XX中小学公共卫生培训树立文明卫生意识养成良好卫生习惯
- 小学生常见传染病预防知识培训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 3月18日全国爱肝日中西医结合逆转肝硬化
- 肝病健康宣教守护您的肝脏健康如何预防肝炎
- 垃圾分类小课堂教育绿色小卫士分类大行动
- 中小学班主任经验交流从胜任到优秀身为世范为人师表 立责于心履责于行
- 教师数字化转型理解与感悟教师数字化转型的策略与建议
- 团建小游戏团建破冰小游戏团队协作破冰游戏多人互动
- 教师使用deepseek使用攻略让备课效能提升
- 办公室会议纪要培训会议内容会议整理公文攥写
- 党员要注重培塑忠诚奋斗奉献的人格力量
- 橙色卡通风儿童春季趣味运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