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医学技术中级主管技师的职称考试医用物理学知识物质结构



《放射医学技术中级主管技师的职称考试医用物理学知识物质结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放射医学技术中级主管技师的职称考试医用物理学知识物质结构(1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放射医学技术中级主管技师的职称考试医用物理学知识物质结构放射医学技术中级主管技师的职称考试医用物理学知识物质结构一、原子的核外结构一、原子的核外结构物质由原子组成,每一原子均由原子核及电子组成,电子沿一定的轨道绕核旋转。笼罩在核外的带负电荷的云称为“电子云”,电子常出现的地方,就是电子云密度最大的地方。物质由原子组成,每一原子均由原子核及电子组成,电子沿一定的轨道绕核旋转。笼罩在核外的带负电荷的云称为“电子云”,电子常出现的地方,就是电子云密度最大的地方。(一)量子数(一)量子数 1主量子数n 原子核外的电子云是分层排布的,电子壳层可用主量子数表示。主量子数n取 1、2、3、等值时,相应的电子
2、壳层可用 K、L、M、N、O、P 等符号表示。n 越大,电子离核越远,能级越高。故主量子数是决定原子能级的主要因素。1主量子数n 原子核外的电子云是分层排布的,电子壳层可用主量子数表示。主量子数n取 1、2、3、等值时,相应的电子壳层可用 K、L、M、N、O、P 等符号表示。n 越大,电子离核越远,能级越高。故主量子数是决定原子能级的主要因素。2角量子数L 原子中的任何一个电子在原子核附近出现的几率大小是有规律的,所以电子云的大小形状也是有规律的。同一电子壳层中电子具有的能量及运动形式不同,又分为若干电子亚层,由角量子数L决定。n确定后,L可取 0、1、2、(n1),有n个不同的值。对应的电子
3、亚层分别用 s、p、d、f、g、h 等符号表示。角量子数L确定后,其量子轨道平面可有(2L1)个不同的取向。角量子数对原子能级也有一定影响。2角量子数L 原子中的任何一个电子在原子核附近出现的几率大小是有规律的,所以电子云的大小形状也是有规律的。同一电子壳层中电子具有的能量及运动形式不同,又分为若干电子亚层,由角量子数L决定。n确定后,L可取 0、1、2、(n1),有n个不同的值。对应的电子亚层分别用 s、p、d、f、g、h 等符号表示。角量子数L确定后,其量子轨道平面可有(2L1)个不同的取向。角量子数对原子能级也有一定影响。如果原子中的某个电子处在主量子数n3,角量子数L2 的量子态上,则
4、这个电子在 M 壳层的 d 亚层上,通常称这种状态为 3d。相反,若电子所处的状态为 4s,则电子处在 N 壳层的第 s 亚层上,这个量子态的主量子数n4,角量子数L0。如果原子中的某个电子处在主量子数n3,角量子数L2 的量子态上,则这个电子在 M 壳层的 d 亚层上,通常称这种状态为 3d。相反,若电子所处的状态为 4s,则电子处在 N 壳层的第 s 亚层上,这个量子态的主量子数n4,角量子数L0。另外还有磁量子决定轨道量子数)和自旋量子数(决定电子的自旋状态),它们的取值分别是0,1,2,L;另外还有磁量子决定轨道量子数)和自旋量子数(决定电子的自旋状态),它们的取值分别是0,1,2,L
5、;(二)核外电子的排布(二)核外电子的排布按照玻尔理论,核外电子因离核远近不同而具有不同的壳层,主量子数为n的壳层可容纳的电子数为:(公式略)按照玻尔理论,核外电子因离核远近不同而具有不同的壳层,主量子数为n的壳层可容纳的电子数为:(公式略)可见,半径最小的壳层叫 K 层(n1),最多容纳 2 个电子;第二层叫 L 层(n2),最多容纳 8 个电子;第三层叫 M 层,最多容纳 18 个电子,。愈外面的壳层可容纳的电子数愈多。但最外层电子数最多不超过 8 个。可见,半径最小的壳层叫 K 层(n1),最多容纳 2 个电子;第二层叫 L 层(n2),最多容纳 8 个电子;第三层叫 M 层,最多容纳
6、18 个电子,。愈外面的壳层可容纳的电子数愈多。但最外层电子数最多不超过 8 个。二、原子能级二、原子能级 (一)原子能级和结合能 (一)原子能级和结合能1原子能级 每个可能轨道上的电子都具有一定的能量(动能和势能的代数和),且电子在各个轨道上具有的能量是不连续的,这些不连续的能量值,表征原子的能量状态,称为原子能级。原子能级以电子伏特表示,1eV=1.6101原子能级 每个可能轨道上的电子都具有一定的能量(动能和势能的代数和),且电子在各个轨道上具有的能量是不连续的,这些不连续的能量值,表征原子的能量状态,称为原子能级。原子能级以电子伏特表示,1eV=1.610-19-19J。J。2结合力
7、原子核对电子的吸引力。靠近原子核的壳层电子结合力强,距核越远的电子结合力越小;结合力还与原子序数 Z有关,Z 越高,核内正电荷越多,对电子的吸引力越大,要从原子内移走电子所需要的能量就越大。2结合力 原子核对电子的吸引力。靠近原子核的壳层电子结合力强,距核越远的电子结合力越小;结合力还与原子序数 Z有关,Z 越高,核内正电荷越多,对电子的吸引力越大,要从原子内移走电子所需要的能量就越大。3结合能 移走原子中某壳层轨道电子所需要的最小能量,称为该壳层电子在原子中的结合能。原子能级是结合能的负值,它们绝对值相等,符号相反。3结合能 移走原子中某壳层轨道电子所需要的最小能量,称为该壳层电子在原子中的
8、结合能。原子能级是结合能的负值,它们绝对值相等,符号相反。(二)激发和跃迁(二)激发和跃迁1基态(正常态)原子处于最低能量状态(最稳定)叫基态(n1)。1基态(正常态)原子处于最低能量状态(最稳定)叫基态(n1)。2激发 当原子吸收一定大小的能量(某两个能级之差的能量)后电子将自发地从低能级过渡到某一较高能级上,这一过程称为原子的激发。原子所处的状态是激发态。n2 的能量状态称为第一激发态,n3 的能量状态称为第二激发态,等等。2激发 当原子吸收一定大小的能量(某两个能级之差的能量)后电子将自发地从低能级过渡到某一较高能级上,这一过程称为原子的激发。原子所处的状态是激发态。n2 的能量状态称为
9、第一激发态,n3 的能量状态称为第二激发态,等等。3电离 当原子中壳层电子吸收的能量大于其结合能时,电子将脱离原子核的束缚,离开原子成为自由电子,这个过程称为电离。3电离 当原子中壳层电子吸收的能量大于其结合能时,电子将脱离原子核的束缚,离开原子成为自由电子,这个过程称为电离。激发和电离都使原子的能量状态升高,使原子处于激发态而不稳定的。激发和电离都使原子的能量状态升高,使原子处于激发态而不稳定的。4跃迁 处于激发态的原子,在极短的时间(104跃迁 处于激发态的原子,在极短的时间(1088s)内,外层电子或自由电子将自发地填充其空位,同时放出一个能量等于两能级之差的(H代表高能级,L代表低能级
10、)光子,这个过程称为跃迁。以后讲述的特征 X 线(特征光子)就是根据这个道理产生的。s)内,外层电子或自由电子将自发地填充其空位,同时放出一个能量等于两能级之差的(H代表高能级,L代表低能级)光子,这个过程称为跃迁。以后讲述的特征 X 线(特征光子)就是根据这个道理产生的。第二节 磁学基础知识第二节 磁学基础知识一、自旋和核磁的概念一、自旋和核磁的概念任何原子核都有一个特性,就是总以一定的频率绕着自己的轴进行高速旋转,我们把原子核的这一特性称为自旋(spin)。由于原子核带有正电荷,原子核的自旋就形成电流环路,从而产生具有一定大小和方向的磁化矢量。我们把这种由带有正电荷的原子核自旋产生的磁场称
11、为核磁。任何原子核都有一个特性,就是总以一定的频率绕着自己的轴进行高速旋转,我们把原子核的这一特性称为自旋(spin)。由于原子核带有正电荷,原子核的自旋就形成电流环路,从而产生具有一定大小和方向的磁化矢量。我们把这种由带有正电荷的原子核自旋产生的磁场称为核磁。二、磁性和非磁性原子核二、磁性和非磁性原子核并非所有原子核的自旋运动均能产生核磁,根据原子核内中子和质子的数目不同,不同的原子核产生不同的核磁效应。如果原子核内的质子数和中子数均为偶数,则这种原子核的自旋并不产生核磁,我们称这种原子核为非磁性原子核。反之,我们把自旋运动能够产生核磁的原子核称为磁性原子核。磁性原子核需要符合以下条件:中子
12、和质子均为奇数;中子为奇数,质子为偶数;中子为偶数,质子为奇数。并非所有原子核的自旋运动均能产生核磁,根据原子核内中子和质子的数目不同,不同的原子核产生不同的核磁效应。如果原子核内的质子数和中子数均为偶数,则这种原子核的自旋并不产生核磁,我们称这种原子核为非磁性原子核。反之,我们把自旋运动能够产生核磁的原子核称为磁性原子核。磁性原子核需要符合以下条件:中子和质子均为奇数;中子为奇数,质子为偶数;中子为偶数,质子为奇数。实际上人体内有许多种磁性原子核,用于人体磁共振成像的原子核为氢原子核(实际上人体内有许多种磁性原子核,用于人体磁共振成像的原子核为氢原子核(1 1H),选择H),选择1 1H 的
13、理由有:H 的理由有:1 1H 是人体中最多的原子核,约占人体中总原子核数的 2/3 以上;H 是人体中最多的原子核,约占人体中总原子核数的 2/3 以上;1 1H 的磁化率在人体磁性原子核中是最高的。H 的磁化率在人体磁性原子核中是最高的。三、共振和磁共振现象三、共振和磁共振现象 (一)共振现象 (一)共振现象共振是两个振动频率相同的物体,当一个发生振动时,引起另一个物体振动的现象。共振在声学中亦称“共鸣”,它指的是物体因共振而发声的现象,如两个频率相同的音叉靠近,其中一共振是两个振动频率相同的物体,当一个发生振动时,引起另一个物体振动的现象。共振在声学中亦称“共鸣”,它指的是物体因共振而发
14、声的现象,如两个频率相同的音叉靠近,其中一个振动发声时,另一个也会发声。在电学中,振荡电路的共振现象称为“谐振”。个振动发声时,另一个也会发声。在电学中,振荡电路的共振现象称为“谐振”。产生共振的重要条件之一,就是要有弹性,而且一件物体受外来的频率作用时,它的频率要与后者的频率相同或基本相近。宇宙中的大多数物质是有弹性的,大到行星小到原子,几乎都能以一个或多个固有频率来振动。产生共振的重要条件之一,就是要有弹性,而且一件物体受外来的频率作用时,它的频率要与后者的频率相同或基本相近。宇宙中的大多数物质是有弹性的,大到行星小到原子,几乎都能以一个或多个固有频率来振动。从电磁波谱看,微观世界中的原子
15、核、电子、光子等物质运动的能量都是以波动的形式传递的。有一些粒子微小到简直无法想象,但它们可以在共振的作用之下,在 100 万亿分之一秒的瞬间,互相结合起来,产生了新的化学元素。因为宇宙中这些粒子的生成与共振有着如此密切的关系,所以粒子物理学家经常把粒子称为“共振体”。从电磁波谱看,微观世界中的原子核、电子、光子等物质运动的能量都是以波动的形式传递的。有一些粒子微小到简直无法想象,但它们可以在共振的作用之下,在 100 万亿分之一秒的瞬间,互相结合起来,产生了新的化学元素。因为宇宙中这些粒子的生成与共振有着如此密切的关系,所以粒子物理学家经常把粒子称为“共振体”。人除了呼吸、心跳、血液循环等都
16、有其固有频率外,人的大脑进行思维活动时产生的脑电波也会发生共振现象。人除了呼吸、心跳、血液循环等都有其固有频率外,人的大脑进行思维活动时产生的脑电波也会发生共振现象。太阳光中含有大量紫外线。由于大气层中臭氧层的存在,当紫外线经过大气层时,臭氧层的振动频率恰恰能与紫外线产生共振,因而就使这种振动吸收了大部分的紫外线,减少了伤害。太阳光中含有大量紫外线。由于大气层中臭氧层的存在,当紫外线经过大气层时,臭氧层的振动频率恰恰能与紫外线产生共振,因而就使这种振动吸收了大部分的紫外线,减少了伤害。(二)磁共振现象 (二)磁共振现象固体在恒定磁场和高频交变电磁场的共同作用下,在某一频率附近产生对高频电磁场的
17、共振吸收现象。在恒定外磁场作用下固体发生磁化,固体中的元磁矩均要绕外磁场进动。由于存在阻尼,这种进动很快衰减掉。但若在垂直于外磁场的方向上加一高固体在恒定磁场和高频交变电磁场的共同作用下,在某一频率附近产生对高频电磁场的共振吸收现象。在恒定外磁场作用下固体发生磁化,固体中的元磁矩均要绕外磁场进动。由于存在阻尼,这种进动很快衰减掉。但若在垂直于外磁场的方向上加一高频电磁场,当其频率与进动频率一致时,就会从交变电磁场中吸收能量以维持其进动,固体对入射的高频电磁场能量在上述频率处产生一个共振吸收峰。若产生磁共振的磁矩是顺磁体中的原子(或离子)磁矩,则称为顺磁共振;若磁矩是原子核的自旋磁矩,则称为核磁
18、共振。若磁矩为铁磁体中的电子自旋磁矩,则称为铁磁共振。核磁矩比电子磁矩约小 3 个数量级,故核磁共振的频率和灵敏度比顺磁共振低得多;同理,弱磁物质的磁共振灵敏度又比强磁物质低。频电磁场,当其频率与进动频率一致时,就会从交变电磁场中吸收能量以维持其进动,固体对入射的高频电磁场能量在上述频率处产生一个共振吸收峰。若产生磁共振的磁矩是顺磁体中的原子(或离子)磁矩,则称为顺磁共振;若磁矩是原子核的自旋磁矩,则称为核磁共振。若磁矩为铁磁体中的电子自旋磁矩,则称为铁磁共振。核磁矩比电子磁矩约小 3 个数量级,故核磁共振的频率和灵敏度比顺磁共振低得多;同理,弱磁物质的磁共振灵敏度又比强磁物质低。利用顺磁共振
19、可研究分子结构及晶体中缺陷的电子结构等。核磁共振谱不仅与物质的化学元素有关,而且还受原子周围的化学环境的影响,故核磁共振已成为研究固体结构、化学键和相变过程的重要手段。核磁共振成像技术与超声和 X 射线成像技术一样已普遍应用于医疗检查。铁磁共振是研究铁磁体中的动态过程和测量磁性参量的重要方法。利用顺磁共振可研究分子结构及晶体中缺陷的电子结构等。核磁共振谱不仅与物质的化学元素有关,而且还受原子周围的化学环境的影响,故核磁共振已成为研究固体结构、化学键和相变过程的重要手段。核磁共振成像技术与超声和 X 射线成像技术一样已普遍应用于医疗检查。铁磁共振是研究铁磁体中的动态过程和测量磁性参量的重要方法。
20、四、核磁驰豫四、核磁驰豫含单数质子的原子核,例如人体内广泛存在的氢原子核,其质子有自旋运动,带正电,产生磁矩,有如一个小磁体,小磁体自旋轴的排列无一定规律。但如在均匀的强磁场中,则小磁体的自旋轴将按磁场磁感线的方向重新排列。含单数质子的原子核,例如人体内广泛存在的氢原子核,其质子有自旋运动,带正电,产生磁矩,有如一个小磁体,小磁体自旋轴的排列无一定规律。但如在均匀的强磁场中,则小磁体的自旋轴将按磁场磁感线的方向重新排列。在这种状态下,用特定频率的射频脉冲(RF)进行激发,作为小磁体的氢原子核吸收一定的能量而共振,即发生了磁共振现象。停止发射射频脉冲,则被激发的氢原子核把所吸收的能量逐在这种状态
21、下,用特定频率的射频脉冲(RF)进行激发,作为小磁体的氢原子核吸收一定的能量而共振,即发生了磁共振现象。停止发射射频脉冲,则被激发的氢原子核把所吸收的能量逐步释放出来,其相位和能级都恢复到激发前的状态。这一恢复过程称为弛豫过程,而恢复到原来平衡状态所需的时间则称之为弛豫时间。步释放出来,其相位和能级都恢复到激发前的状态。这一恢复过程称为弛豫过程,而恢复到原来平衡状态所需的时间则称之为弛豫时间。弛豫时间有两种:一种是自旋-晶格弛豫时间又称纵向弛豫时间。它是反映自旋核把吸收的能量传给周围晶格所需要的时间,也是 90射频脉冲质子由纵向磁化转到横向磁化之后再恢复到纵向磁化激发前状态的 63所需时间,称
22、 T弛豫时间有两种:一种是自旋-晶格弛豫时间又称纵向弛豫时间。它是反映自旋核把吸收的能量传给周围晶格所需要的时间,也是 90射频脉冲质子由纵向磁化转到横向磁化之后再恢复到纵向磁化激发前状态的 63所需时间,称 T1 1。另一种是自旋-自旋弛豫时间,又称横向弛豫时间。它是反映横向磁化衰减、丧失的过程,也即是横向磁化维持到 37所需要的时间,称 T另一种是自旋-自旋弛豫时间,又称横向弛豫时间。它是反映横向磁化衰减、丧失的过程,也即是横向磁化维持到 37所需要的时间,称 T2 2。T。T2 2衰减是由共振质子之间相互磁化作用所引起,与 T衰减是由共振质子之间相互磁化作用所引起,与 T1 1不同,它引
23、起相位的变化。不同,它引起相位的变化。第三节 激光学基础知识 第三节 激光学基础知识一、激光的产生一、激光的产生1916 年爱因斯坦提出的“自发和受激辐射”理论是现代激光系统的物理学基础。1916 年爱因斯坦提出的“自发和受激辐射”理论是现代激光系统的物理学基础。(一)受激吸收和光辐射(一)受激吸收和光辐射1受激吸收 原子吸收一个光子而从低能级到高能级的过程称为受激吸收(激发或电离)。如原子最初处在低能级 上,如果有能量为 的光子从近旁经过时,原子就有可能吸收光子的能量,从低能级 过渡到高能级 上去,这个过程叫做受激吸收。受激吸收的特点是:这个过程不是自发产生的,必须有外来光子的“激发”才会发
24、生,并且外来光子的能量应等于原子激发1受激吸收 原子吸收一个光子而从低能级到高能级的过程称为受激吸收(激发或电离)。如原子最初处在低能级 上,如果有能量为 的光子从近旁经过时,原子就有可能吸收光子的能量,从低能级 过渡到高能级 上去,这个过程叫做受激吸收。受激吸收的特点是:这个过程不是自发产生的,必须有外来光子的“激发”才会发生,并且外来光子的能量应等于原子激发前后两个能级间的能量差,才会发生受激吸收,但受激吸收对激发光子的振动方向、传播方向和位相没有任何限制。前后两个能级间的能量差,才会发生受激吸收,但受激吸收对激发光子的振动方向、传播方向和位相没有任何限制。2自发辐射 在没有任何外界影响的
25、情况下,高能态 的原子会自发地跃迁到基态或者较低激发态,因为这种跃迁是不受外界影响而自发进行的,称为自发跃迁,如果跃迁时释放的能量是以光辐射的形式放出的,则这个过程叫做自发辐射。2自发辐射 在没有任何外界影响的情况下,高能态 的原子会自发地跃迁到基态或者较低激发态,因为这种跃迁是不受外界影响而自发进行的,称为自发跃迁,如果跃迁时释放的能量是以光辐射的形式放出的,则这个过程叫做自发辐射。3受激辐射 处于高能级 的原子在自发辐射之前,受到一个能量为 的光子的“诱发后,可释放出一个与诱发光子特征完全相同的光子而跃迁到低能级,这个过程称为受激辐射。持续的受激辐射形成的光束就叫做激光。3受激辐射 处于高
26、能级 的原子在自发辐射之前,受到一个能量为 的光子的“诱发后,可释放出一个与诱发光子特征完全相同的光子而跃迁到低能级,这个过程称为受激辐射。持续的受激辐射形成的光束就叫做激光。受激辐射的特点是:它不是自发产生的,必须有外来光子的“刺激才能发生,而且它对外来光子的能量或频率要求很严格,即必须满足;辐射出的光子与诱发光子特征完全相同,即受激原子所发出的光波波列的传播方向、频率、振动方向、相位与诱发光子的完全相同,是相干光;与受激吸收不同,受激辐射中的被激原子并不吸收诱发光子的能量,在受激辐射发生后,一个光子变成了两个特征完全相同的光子,如果这两个光子能够继续在发光物质中传播,而物质中又有足够多的处
27、于高能级 的原子,它们又会激发这些原子从高能级做同样的跃迁而发出光子,从而二变二,二变四发生光放大,产生大量特征完全相同的光子。这就是激光受激辐射光放大。受激辐射的特点是:它不是自发产生的,必须有外来光子的“刺激才能发生,而且它对外来光子的能量或频率要求很严格,即必须满足;辐射出的光子与诱发光子特征完全相同,即受激原子所发出的光波波列的传播方向、频率、振动方向、相位与诱发光子的完全相同,是相干光;与受激吸收不同,受激辐射中的被激原子并不吸收诱发光子的能量,在受激辐射发生后,一个光子变成了两个特征完全相同的光子,如果这两个光子能够继续在发光物质中传播,而物质中又有足够多的处于高能级 的原子,它们
28、又会激发这些原子从高能级做同样的跃迁而发出光子,从而二变二,二变四发生光放大,产生大量特征完全相同的光子。这就是激光受激辐射光放大。受激辐射光放大的发生不是自然的,自然界没有哪种物质能够自然地发出激光来,只有人为地创造条件,才能得到激光。受激辐射光放大的发生不是自然的,自然界没有哪种物质能够自然地发出激光来,只有人为地创造条件,才能得到激光。(二)激光的产生(二)激光的产生要想使受激辐射持续、稳定地进行,就能获得激光,因此必须制造特殊的装置激光器。要想使受激辐射持续、稳定地进行,就能获得激光,因此必须制造特殊的装置激光器。1激光器的构成 激光器一般由三个主要部分构成:工作物质、激发装置和光学谐
29、振腔。1激光器的构成 激光器一般由三个主要部分构成:工作物质、激发装置和光学谐振腔。(1)工作物质:激光器中能产生激光的物质称为工作物质。在正常情况下,物质中的原子数在各能级上的分布是正态分布,处于低能级上的原子数总是比处于高能级上的原子数多,所以光通过正常状态下的发光物质时,吸收过程占优势,光总是减弱的。要想使光通过发光物质后得到加强,获得光放大,就必须使受激辐射占优势,要使处于高能级上的原子数比处于低能级上的原子数多,这种分布与正常分布相反,叫做粒子数反转。(1)工作物质:激光器中能产生激光的物质称为工作物质。在正常情况下,物质中的原子数在各能级上的分布是正态分布,处于低能级上的原子数总是
30、比处于高能级上的原子数多,所以光通过正常状态下的发光物质时,吸收过程占优势,光总是减弱的。要想使光通过发光物质后得到加强,获得光放大,就必须使受激辐射占优势,要使处于高能级上的原子数比处于低能级上的原子数多,这种分布与正常分布相反,叫做粒子数反转。(2)激发装置:激发装置的作用是把处于低能级上的原子激发到高能级上去,使工作物质实现粒子数反转。(2)激发装置:激发装置的作用是把处于低能级上的原子激发到高能级上去,使工作物质实现粒子数反转。物质的能级,除有基态和激发态之外,还有一种亚稳态能级。亚稳态不如基态稳定,但比激发态稳定得多,相对来说原子可以有较长的时间停留在亚稳态。如红宝石中的铬离子(Cr
31、物质的能级,除有基态和激发态之外,还有一种亚稳态能级。亚稳态不如基态稳定,但比激发态稳定得多,相对来说原子可以有较长的时间停留在亚稳态。如红宝石中的铬离子(Cr33),就具有寿命为 10),就具有寿命为 1033s 数量级的亚稳态。粒子处于亚稳态,能停留较长时间而不发生自发辐射,是形成粒子数反转的必要条件。所以激光器的工作物质,必须具有合适的亚稳态能级。s 数量级的亚稳态。粒子处于亚稳态,能停留较长时间而不发生自发辐射,是形成粒子数反转的必要条件。所以激光器的工作物质,必须具有合适的亚稳态能级。当工作物质被激发而实现粒子数反转后,开始时由于自发辐射发出的光子具有不同的传播方向,所以受激辐射的光
32、也具有不同的传播方向,而且输出和吸收产生的损耗很多;不能产生稳定的激光输出,为了使受激辐射能在有限体积的工作物质中持续下去,还要有光学谐振腔去实现光的选择和放大。当工作物质被激发而实现粒子数反转后,开始时由于自发辐射发出的光子具有不同的传播方向,所以受激辐射的光也具有不同的传播方向,而且输出和吸收产生的损耗很多;不能产生稳定的激光输出,为了使受激辐射能在有限体积的工作物质中持续下去,还要有光学谐振腔去实现光的选择和放大。(3)光学谐振腔:它是在工作物质两端安装的一对互相平行且垂直于主轴的反射镜,其中一端为全反射镜(反射率为 100),另一端为部分透光的部分反射镜(反射率为 9099)。谐振腔的
33、作用有:产生和维持光放大;选择输出光的方向;选择输出光的波长。对确定的工作物质,因各种因素的影响。实际发出光的波长不唯一,频谱具有一定的宽度。谐振腔能起选频作用,使激光的单色性更好。(3)光学谐振腔:它是在工作物质两端安装的一对互相平行且垂直于主轴的反射镜,其中一端为全反射镜(反射率为 100),另一端为部分透光的部分反射镜(反射率为 9099)。谐振腔的作用有:产生和维持光放大;选择输出光的方向;选择输出光的波长。对确定的工作物质,因各种因素的影响。实际发出光的波长不唯一,频谱具有一定的宽度。谐振腔能起选频作用,使激光的单色性更好。2激光器的分类 应用于医学领域的激光器一般可按工作物质形态(
34、固体、液体、气体、半导体等)、发光粒子(原子、分子、离子、准分子等)、输出方式(连续、脉冲)等进行分类。常用的医用激光器有以下几种。2激光器的分类 应用于医学领域的激光器一般可按工作物质形态(固体、液体、气体、半导体等)、发光粒子(原子、分子、离子、准分子等)、输出方式(连续、脉冲)等进行分类。常用的医用激光器有以下几种。(1)红宝石激光器(Ruby):它是世界上最早于 1960 年研制成功的激光器,次年就在医学上应用于视网膜凝固,1963 年这种激光器开始用于肿瘤的治疗。它发出波长为 694.3 nm 的脉冲激光。我国从 1965 年开始红宝石激光的生物效应和眼科应用的研究。(1)红宝石激光
35、器(Ruby):它是世界上最早于 1960 年研制成功的激光器,次年就在医学上应用于视网膜凝固,1963 年这种激光器开始用于肿瘤的治疗。它发出波长为 694.3 nm 的脉冲激光。我国从 1965 年开始红宝石激光的生物效应和眼科应用的研究。(2)氦-氖激光器:它是最早研制成功的气体激光器,应用于医学上的临床治疗。在混合气体中,产生受激辐射的是氖原子,氦原子只起传递能量的作用。发射波长为 632.8nm 的红色激光。(2)氦-氖激光器:它是最早研制成功的气体激光器,应用于医学上的临床治疗。在混合气体中,产生受激辐射的是氖原子,氦原子只起传递能量的作用。发射波长为 632.8nm 的红色激光。
36、(3)二氧化碳激光器:以二氧化碳气体为发光材料,是一种分子激光器。二氧化碳激光器输出波长为 10.6 m 的远红外光,这种激光几乎被大部分生物组织表面层(约 200 m)所吸收。(3)二氧化碳激光器:以二氧化碳气体为发光材料,是一种分子激光器。二氧化碳激光器输出波长为 10.6 m 的远红外光,这种激光几乎被大部分生物组织表面层(约 200 m)所吸收。(4)准分子激光器:它是 20 世纪 70 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脉冲激光器。其工作物质是稀有气体及其卤化物或氧化物,输出波长从紫外到可见光,其特点是波长短、功率高,医学上应用准分子激光器主要进行手术治疗。(4)准分子激光器:它是 20 世纪 70
37、 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脉冲激光器。其工作物质是稀有气体及其卤化物或氧化物,输出波长从紫外到可见光,其特点是波长短、功率高,医学上应用准分子激光器主要进行手术治疗。二、激光的特性二、激光的特性(一)激光的特性(一)激光的特性激光的发射过程不同于普通光的发光过程,因此具有与普通光不同的特性。激光的主要特性有以下几个方面。激光的发射过程不同于普通光的发光过程,因此具有与普通光不同的特性。激光的主要特性有以下几个方面。1方向性好 由于只有沿谐振腔轴线方向传播的光束才能形成振荡和连续放大,因而从激光器输出的激光发散角特别小,方向牲很好,是理想的平行光源。例如,Ar 离子激光器的激光发散角可小到 101方向
38、性好 由于只有沿谐振腔轴线方向传播的光束才能形成振荡和连续放大,因而从激光器输出的激光发散角特别小,方向牲很好,是理想的平行光源。例如,Ar 离子激光器的激光发散角可小到 10-4-4rad(弧度)。激光束经透镜后能会聚成直径为 l m的光斑。rad(弧度)。激光束经透镜后能会聚成直径为 l m的光斑。2强度高 激光由于方向性好,使能量在空间高度集中,因而可以具有很高的强度。一般太阳光亮度大约是 1OOwcm2强度高 激光由于方向性好,使能量在空间高度集中,因而可以具有很高的强度。一般太阳光亮度大约是 1OOwcm22,一支功率为数毫瓦的氦氖激光器的光强度可比太阳光高数百倍;以脉冲方式工作的激
39、光器,其光强可以比太阳光高出 1O,一支功率为数毫瓦的氦氖激光器的光强度可比太阳光高数百倍;以脉冲方式工作的激光器,其光强可以比太阳光高出 1O7 7到 1O到 1O1414倍。倍。3单色性好 由于受激辐射产生的光子频率相同,加之谐振腔的限制,使得只有确定波长的光才能形成振荡而被输出,所以激光具有很好的单色性。3单色性好 由于受激辐射产生的光子频率相同,加之谐振腔的限制,使得只有确定波长的光才能形成振荡而被输出,所以激光具有很好的单色性。4相干性好 由自发辐射产生的普通光是非相干光,而受激辐射发出的光的特性使激光具有良好的相干性。这一特性为医学、生物学提供了新的诊断技术和图像识别技术。4相干性
40、好 由自发辐射产生的普通光是非相干光,而受激辐射发出的光的特性使激光具有良好的相干性。这一特性为医学、生物学提供了新的诊断技术和图像识别技术。(二)激光的危害及安全措施(二)激光的危害及安全措施激光对人体可能造成的危害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直接危害,即超过安全阈值的激光的光辐射对眼睛、皮肤、神经系统以及内脏造成损伤;另一类是由于高压电、噪音、低温制冷剂以及电源激光对人体可能造成的危害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直接危害,即超过安全阈值的激光的光辐射对眼睛、皮肤、神经系统以及内脏造成损伤;另一类是由于高压电、噪音、低温制冷剂以及电源等因素造成的间接危害。因此应采取相应安全措施:对激光系统及工作环境的监控管理和
41、个人防护。等因素造成的间接危害。因此应采取相应安全措施:对激光系统及工作环境的监控管理和个人防护。三、激光的医学应用三、激光的医学应用激光在医学上的应用主要有:激光在医学上的应用主要有:(一)激光治疗(一)激光治疗1激光手术 激光手术是以激光束代替金属的常规手术器械对组织进行分离、切割、切除、凝固、焊接、打孔、截骨等以祛除病灶以及吻合组织、血管、淋巴神经等。1激光手术 激光手术是以激光束代替金属的常规手术器械对组织进行分离、切割、切除、凝固、焊接、打孔、截骨等以祛除病灶以及吻合组织、血管、淋巴神经等。2弱激光治疗 弱激光以其特有的生物作用被用于治疗几十种疾病,其方法主要有三种:激光理疗、激光针
42、灸、弱激光血管内照射疗法。2弱激光治疗 弱激光以其特有的生物作用被用于治疗几十种疾病,其方法主要有三种:激光理疗、激光针灸、弱激光血管内照射疗法。3激光光动力学疗法 利用光动力学作用治疗恶性肿瘤的方法,有体表、组织间、腔内照射及综合治疗四种方式。3激光光动力学疗法 利用光动力学作用治疗恶性肿瘤的方法,有体表、组织间、腔内照射及综合治疗四种方式。4激光内镜术治疗 是通过内镜对内腔疾病进行激光治疗的方法,可用于腔内手术、理疗与光动力学治疗,具有很大的发展优势。4激光内镜术治疗 是通过内镜对内腔疾病进行激光治疗的方法,可用于腔内手术、理疗与光动力学治疗,具有很大的发展优势。(二)激光诊断(二)激光诊
43、断激光诊断一般可有如下方法:激光光谱分析法、激光干涉分析法、激光散射分析法、激光衍射分析法、激光透射分析法、激光偏振法以及其他激光分析法。激光诊断一般可有如下方法:激光光谱分析法、激光干涉分析法、激光散射分析法、激光衍射分析法、激光透射分析法、激光偏振法以及其他激光分析法。(三)用于医学基础研究的激光技术(三)用于医学基础研究的激光技术激光还为医学基础研究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这方面有:激光微光束技术、激光全息显微术、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激光荧光显微技术、激光漂白荧光恢复测量技术、激光扫描计等。激光医学现在已成为专门的学科,不少医院还设立了激光科。激光还为医学基础研究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这方面
44、有:激光微光束技术、激光全息显微术、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激光荧光显微技术、激光漂白荧光恢复测量技术、激光扫描计等。激光医学现在已成为专门的学科,不少医院还设立了激光科。另外,医学影像成像技术中,固体激光器、气体激光器被广泛应用到 CR、激光打印机中另外,医学影像成像技术中,固体激光器、气体激光器被广泛应用到 CR、激光打印机中。2009 年“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指导”“放射医学技术(7)中级相关知识(1)2009 年“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指导”“放射医学技术(7)中级相关知识(1)第四章第四章 人体影像解剖人体影像解剖第一节第一节 头部头部头部横断层常用基线有:眦耳线或眶耳线:眼外眦
45、与外耳门中点的连线,颅脑横断层扫描多以此线为基线;Reid 基线:眶下缘至外耳门中点的连线,又称为人类学基线或下眶耳线,头部横断层标本的制作常以此线为准,冠状断层标本的制作也常以该线的垂线为基线;连合间线:前连合后缘中点至后连合前缘中点的连线,又称 AC-PC 线,现作为标准影像扫描基线。头部横断层常用基线有:眦耳线或眶耳线:眼外眦与外耳门中点的连线,颅脑横断层扫描多以此线为基线;Reid 基线:眶下缘至外耳门中点的连线,又称为人类学基线或下眶耳线,头部横断层标本的制作常以此线为准,冠状断层标本的制作也常以该线的垂线为基线;连合间线:前连合后缘中点至后连合前缘中点的连线,又称 AC-PC 线,
46、现作为标准影像扫描基线。1、经大脑半球顶部的横断层(图 4-1)1、经大脑半球顶部的横断层(图 4-1)颅腔内可见左、右大脑半球顶部的断面,断面外侧由前向后有额上回、中央前沟、中央前回、中央沟、中央后回和顶上小叶。内侧面由前向后可见额内侧回、中央旁沟、中央旁小叶、扣带沟缘支和楔前叶。两大脑半球间是大脑纵裂,内有大脑镰,其前、后端可见三角形的上矢状窦。颅腔内可见左、右大脑半球顶部的断面,断面外侧由前向后有额上回、中央前沟、中央前回、中央沟、中央后回和顶上小叶。内侧面由前向后可见额内侧回、中央旁沟、中央旁小叶、扣带沟缘支和楔前叶。两大脑半球间是大脑纵裂,内有大脑镰,其前、后端可见三角形的上矢状窦。
47、2、经半卵圆中心的横断层2、经半卵圆中心的横断层此断面经胼胝体上方。大脑镰位居左右半球之间,其前、后端仍可见上矢状窦的断面。大脑半球断面内的髓质形成半卵圆中心(图 4-1),髓质和皮质分界明显。半卵圆中心的髓质成自三种纤维:投射纤维,连接大脑皮质和皮质下诸结构,呈扇形放射称辐射冠;联络纤维,连接一侧半球各皮质区,联络纤维多而发达;连合纤维,连接两大脑半球的相应皮质区。此断面经胼胝体上方。大脑镰位居左右半球之间,其前、后端仍可见上矢状窦的断面。大脑半球断面内的髓质形成半卵圆中心(图 4-1),髓质和皮质分界明显。半卵圆中心的髓质成自三种纤维:投射纤维,连接大脑皮质和皮质下诸结构,呈扇形放射称辐射
48、冠;联络纤维,连接一侧半球各皮质区,联络纤维多而发达;连合纤维,连接两大脑半球的相应皮质区。3、经胼胝体压部的横断层(图 4-2)3、经胼胝体压部的横断层(图 4-2)侧脑室前角呈倒“八”形向前外伸展,两前角后半之间为透明隔,向后经室间孔通第三脑室。透明隔后连穹隆柱。第三脑室呈纵向裂隙状,其后方为胼胝体压部。侧脑室前角外侧是尾状核头,两前角前方为胼胝体膝。背侧丘脑呈团块状位于第三脑室两侧,前端为丘脑前结节,后端为丘脑枕。尾状核和背侧丘脑外侧侧脑室前角呈倒“八”形向前外伸展,两前角后半之间为透明隔,向后经室间孔通第三脑室。透明隔后连穹隆柱。第三脑室呈纵向裂隙状,其后方为胼胝体压部。侧脑室前角外侧
49、是尾状核头,两前角前方为胼胝体膝。背侧丘脑呈团块状位于第三脑室两侧,前端为丘脑前结节,后端为丘脑枕。尾状核和背侧丘脑外侧是“”形的内囊,CT 图像上基底核和内囊清晰可辨。内囊外侧是豆状核壳,壳外侧是屏状核和岛叶,岛叶外侧可见外侧沟,其内有大脑中动脉走行。胼胝体压部后方的小脑幕呈“V”形,后连大脑镰。是“”形的内囊,CT 图像上基底核和内囊清晰可辨。内囊外侧是豆状核壳,壳外侧是屏状核和岛叶,岛叶外侧可见外侧沟,其内有大脑中动脉走行。胼胝体压部后方的小脑幕呈“V”形,后连大脑镰。大脑半球内侧面前部可见额内侧回和扣带回,后部可见扣带回和舌回。大脑半球外侧面的脑回由前向后依次为额上回、额中回、额下回、
50、中央前回、中央后回、缘上回、角回和枕外侧回。(图 4-2)。大脑半球内侧面前部可见额内侧回和扣带回,后部可见扣带回和舌回。大脑半球外侧面的脑回由前向后依次为额上回、额中回、额下回、中央前回、中央后回、缘上回、角回和枕外侧回。(图 4-2)。4、经前连合的横断层4、经前连合的横断层大脑外侧沟分隔前方额叶及后方的颞叶,小脑在断面后方。中脑位居断面中央,其后部左右稍隆起者为上丘,中脑水管形似针孔样位于顶盖前方,黑质颜色较深位于前外,红核位于其后内。前连合位于大脑纵裂和第三脑室之间,前连合中部纤维聚集成束,两端分别向前、后放散,整体呈“H”形。前连合在 MRI 图像上是重要的标志性结构。侧脑室前角外侧
51、可见尾状核,尾状核和壳相连,其外侧可见屏状核和岛叶。侧脑室下角位于颞叶内,狭窄并略成弧形,前壁可见尾状核尾,后壁为海马。小脑断面增大呈扇形,中间为小脑蚓,两侧为小脑半球,小脑幕呈“八”形位于颞叶和小脑之间。大脑外侧沟分隔前方额叶及后方的颞叶,小脑在断面后方。中脑位居断面中央,其后部左右稍隆起者为上丘,中脑水管形似针孔样位于顶盖前方,黑质颜色较深位于前外,红核位于其后内。前连合位于大脑纵裂和第三脑室之间,前连合中部纤维聚集成束,两端分别向前、后放散,整体呈“H”形。前连合在 MRI 图像上是重要的标志性结构。侧脑室前角外侧可见尾状核,尾状核和壳相连,其外侧可见屏状核和岛叶。侧脑室下角位于颞叶内,
52、狭窄并略成弧形,前壁可见尾状核尾,后壁为海马。小脑断面增大呈扇形,中间为小脑蚓,两侧为小脑半球,小脑幕呈“八”形位于颞叶和小脑之间。5、经视交叉的横断层5、经视交叉的横断层此断层中部可见五角形的鞍上池,由大脑纵裂池、外侧窝池、交叉池和桥池组成。池内有视交叉、漏斗、大脑中动脉、基底动脉、后交通动脉和动眼神经,视交叉两侧为颈内动脉。额叶的断面进一步缩小,可见内侧的直回和外侧的眶回。鞍上池两侧可见颞叶,颞叶与额叶间隔以蝶骨小翼和外侧沟。颞叶内可见杏仁体位于钩的深面和侧脑室下角的前方。鞍上池后方为脑桥,脑桥后方为小脑,二者间连以粗大的小脑中脚,其间可见第四脑室断面。小脑与颞叶之间隔以三角形的颞骨岩部和
53、伸向前内的小脑幕。此断层中部可见五角形的鞍上池,由大脑纵裂池、外侧窝池、交叉池和桥池组成。池内有视交叉、漏斗、大脑中动脉、基底动脉、后交通动脉和动眼神经,视交叉两侧为颈内动脉。额叶的断面进一步缩小,可见内侧的直回和外侧的眶回。鞍上池两侧可见颞叶,颞叶与额叶间隔以蝶骨小翼和外侧沟。颞叶内可见杏仁体位于钩的深面和侧脑室下角的前方。鞍上池后方为脑桥,脑桥后方为小脑,二者间连以粗大的小脑中脚,其间可见第四脑室断面。小脑与颞叶之间隔以三角形的颞骨岩部和伸向前内的小脑幕。6、经垂体的横断层6、经垂体的横断层垂体位于断面前份中部,其前方有蝶窦,垂体两侧是海绵窦,海绵窦的外侧为颞叶,二者之间隔以海绵窦外侧壁。
54、垂体后方为鞍背,鞍背后方是脑桥。垂体位于断面前份中部,其前方有蝶窦,垂体两侧是海绵窦,海绵窦的外侧为颞叶,二者之间隔以海绵窦外侧壁。垂体后方为鞍背,鞍背后方是脑桥。此断层经颅底,眼球和海绵窦消失,颈动脉管、颞下颌关节、眶下裂和翼腭间隙的断面出现。蝶骨体居断面中央,其内的中空此断层经颅底,眼球和海绵窦消失,颈动脉管、颞下颌关节、眶下裂和翼腭间隙的断面出现。蝶骨体居断面中央,其内的中空结构是蝶窦;蝶骨大翼位于体的两侧,由前内向后外依次有圆孔、卵圆孔和棘孔,分别见上颌神经、下颌神经和脑膜中动脉通过。面前区的筛骨垂直板构成鼻中隔,其前份有自眶腔下行至鼻腔的鼻泪管和蜂窝状的筛骨迷路,内有筛窦。迷路外侧是
55、眶,内有脂肪等,向后经眶下裂、翼腭间隙与圆孔相通。面侧区的颞肌居颧弓内面颞窝内,其后方是颞骨岩部,可见长条形的颈动脉管断面及其内的颈内动脉,颞下颌关节盘和鼓室及其内的结构。下颌骨的下颌头与颞骨的下颌窝和关节结节构成颞下颌关节,内有纤维软骨形成的关节盘.结构是蝶窦;蝶骨大翼位于体的两侧,由前内向后外依次有圆孔、卵圆孔和棘孔,分别见上颌神经、下颌神经和脑膜中动脉通过。面前区的筛骨垂直板构成鼻中隔,其前份有自眶腔下行至鼻腔的鼻泪管和蜂窝状的筛骨迷路,内有筛窦。迷路外侧是眶,内有脂肪等,向后经眶下裂、翼腭间隙与圆孔相通。面侧区的颞肌居颧弓内面颞窝内,其后方是颞骨岩部,可见长条形的颈动脉管断面及其内的颈
56、内动脉,颞下颌关节盘和鼓室及其内的结构。下颌骨的下颌头与颞骨的下颌窝和关节结节构成颞下颌关节,内有纤维软骨形成的关节盘.颅后窝内的小脑借小脑中脚连于脑桥,其间有不规则的第四脑室。小脑半球内有齿状核;外侧为连于横窦与颈内静脉之间的乙状窦,是颅内血液回流的主要途径。颅后窝内的小脑借小脑中脚连于脑桥,其间有不规则的第四脑室。小脑半球内有齿状核;外侧为连于横窦与颈内静脉之间的乙状窦,是颅内血液回流的主要途径。7、经下颌颈的横断层7、经下颌颈的横断层鼻咽居断面中央,前方借鼻后孔与鼻腔相通。鼻咽后方依次可见咽后间隙、椎前筋膜、椎前间隙和椎前肌的断面;后外侧为咽隐窝。咽侧方的咽旁间隙较宽大,呈三角形,位于翼
57、内肌、腮腺、脊柱与咽侧壁之间,上至颅底,下达舌骨平面,呈潜在性漏斗状的疏松结缔组织区域。以茎突及茎突周围肌为界分为咽旁前、后间隙,咽旁后间隙内有颈内动、静脉及第XII 对脑神经等。鼻咽居断面中央,前方借鼻后孔与鼻腔相通。鼻咽后方依次可见咽后间隙、椎前筋膜、椎前间隙和椎前肌的断面;后外侧为咽隐窝。咽侧方的咽旁间隙较宽大,呈三角形,位于翼内肌、腮腺、脊柱与咽侧壁之间,上至颅底,下达舌骨平面,呈潜在性漏斗状的疏松结缔组织区域。以茎突及茎突周围肌为界分为咽旁前、后间隙,咽旁后间隙内有颈内动、静脉及第XII 对脑神经等。鼻腔两侧为上颌骨、上颌窦。上颌窦后内侧与鼻腔、蝶骨大翼之间为翼腭间隙,后外侧有颧弓、
58、颞肌和翼外肌。翼外肌内侧出现翼内肌和咽鼓管软骨的断面;后外侧有椭圆形的下颌颈和腮腺。鼻腔两侧为上颌骨、上颌窦。上颌窦后内侧与鼻腔、蝶骨大翼之间为翼腭间隙,后外侧有颧弓、颞肌和翼外肌。翼外肌内侧出现翼内肌和咽鼓管软骨的断面;后外侧有椭圆形的下颌颈和腮腺。颅后窝断面接近枕骨大孔,可见延髓和小脑扁桃体。颅后窝断面接近枕骨大孔,可见延髓和小脑扁桃体。8、经寰枢正中关节的横断层8、经寰枢正中关节的横断层鼻咽居断面中央,其前方依次有腭垂、软腭、硬腭和“马蹄”形的上颌骨牙槽突。面侧区的咬肌断面增大,其内侧是“八”形排列的下颌支,下颌支深面是翼内肌和咽旁间隙。下颌支后方有腮腺,呈楔形,内有面神经、颈外动脉和下
59、颌后静脉等穿过;深部与咽旁间隙相邻,内有茎突周围肌、颈内动脉、颈内静脉和迷走神经等构成“腮腺床”。翼内肌与下颌支之间是翼下颌间隙。咬肌与下颌支之间是咬肌间隙。鼻咽居断面中央,其前方依次有腭垂、软腭、硬腭和“马蹄”形的上颌骨牙槽突。面侧区的咬肌断面增大,其内侧是“八”形排列的下颌支,下颌支深面是翼内肌和咽旁间隙。下颌支后方有腮腺,呈楔形,内有面神经、颈外动脉和下颌后静脉等穿过;深部与咽旁间隙相邻,内有茎突周围肌、颈内动脉、颈内静脉和迷走神经等构成“腮腺床”。翼内肌与下颌支之间是翼下颌间隙。咬肌与下颌支之间是咬肌间隙。鼻咽后方即颈部的支持格,可见寰椎及其前方的椎前肌;寰椎前弓后方有自枢椎体向上伸出
60、的齿突及其构成的寰枢正中关节,鼻咽后方即颈部的支持格,可见寰椎及其前方的椎前肌;寰椎前弓后方有自枢椎体向上伸出的齿突及其构成的寰枢正中关节,关节后方的椎管内有脊髓及其被膜、血管。寰椎侧块内有横突孔及其椎动、静脉经过;后外侧有较粗大的胸锁乳突肌断面。关节后方的椎管内有脊髓及其被膜、血管。寰椎侧块内有横突孔及其椎动、静脉经过;后外侧有较粗大的胸锁乳突肌断面。9、经枢椎体上份的横断层9、经枢椎体上份的横断层鼻咽居断面中央,其前部为固有口腔、舌和牙龈;固有口腔与鼻咽之间可见软腭、腭垂和扁桃体窝及其内的腭扁桃体。颊肌紧贴于固有口腔两侧,其后方的面侧区仍可见下颌支和其外侧的咬肌及咬肌间隙,内侧的翼内肌及翼
61、下颌间隙,后方的腮腺及“腮腺床”。咽后间隙位于咽后壁与椎前筋膜之间,上至颅底,向下通食管后间隙,外侧是咽旁间隙及其内的颈动脉鞘等。鼻咽居断面中央,其前部为固有口腔、舌和牙龈;固有口腔与鼻咽之间可见软腭、腭垂和扁桃体窝及其内的腭扁桃体。颊肌紧贴于固有口腔两侧,其后方的面侧区仍可见下颌支和其外侧的咬肌及咬肌间隙,内侧的翼内肌及翼下颌间隙,后方的腮腺及“腮腺床”。咽后间隙位于咽后壁与椎前筋膜之间,上至颅底,向下通食管后间隙,外侧是咽旁间隙及其内的颈动脉鞘等。枢椎体与椎前筋膜之间为椎前间隙,上至颅底,下达胸部,为一潜在性间隙,颈椎结核的寒性脓肿可进入此间隙向下蔓延。枢椎体与椎前筋膜之间为椎前间隙,上至
62、颅底,下达胸部,为一潜在性间隙,颈椎结核的寒性脓肿可进入此间隙向下蔓延。10、经下颌角的横断层10、经下颌角的横断层此断层经第 3 颈椎,下颌体、下颌角和下颌下腺的断面出现。此断层经第 3 颈椎,下颌体、下颌角和下颌下腺的断面出现。口咽居断面中央,其前方为固有口腔。舌的两侧是下颌体和下颌角;其外侧的咬肌和咬肌间隙,内侧的翼内肌和翼下颌间隙断面均明显缩小。下颌骨内侧出现封闭口腔底部的下颌舌骨肌、下颌下腺和二腹肌后腹;在下颌骨与二腹肌前、后腹之间围成的下颌下三角内,有颌下间隙及其内的下颌下腺。口咽居断面中央,其前方为固有口腔。舌的两侧是下颌体和下颌角;其外侧的咬肌和咬肌间隙,内侧的翼内肌和翼下颌间
63、隙断面均明显缩小。下颌骨内侧出现封闭口腔底部的下颌舌骨肌、下颌下腺和二腹肌后腹;在下颌骨与二腹肌前、后腹之间围成的下颌下三角内,有颌下间隙及其内的下颌下腺。11、正中矢状面(图 4-3)11、正中矢状面(图 4-3)由于左、右侧大脑半球发育的不对称性,大脑镰很少处于正中位置,故该断层大脑镰不完整。由于左、右侧大脑半球发育的不对称性,大脑镰很少处于正中位置,故该断层大脑镰不完整。胼胝体居脑部中份。胼胝体的嘴、膝、干与穹窿之间为透明隔。胼胝体压部的前下方,右侧大脑内静脉位于帆间池内,向后汇入大脑大静脉。此处的蛛网膜下隙,自上而下形成了大脑大静脉池、松果体池、四叠体池。胼胝体嘴的下方是胼胝体下回和终
64、板旁回。向后为前连合和终板;向下依次是视交叉、漏斗、灰结节和乳头体。胼胝体居脑部中份。胼胝体的嘴、膝、干与穹窿之间为透明隔。胼胝体压部的前下方,右侧大脑内静脉位于帆间池内,向后汇入大脑大静脉。此处的蛛网膜下隙,自上而下形成了大脑大静脉池、松果体池、四叠体池。胼胝体嘴的下方是胼胝体下回和终板旁回。向后为前连合和终板;向下依次是视交叉、漏斗、灰结节和乳头体。与胼胝体沟平行的是扣带沟,侧脑室外侧壁上可见尾状核;在室间孔的前方,穹窿柱向后上延续成穹窿体。与胼胝体沟平行的是扣带沟,侧脑室外侧壁上可见尾状核;在室间孔的前方,穹窿柱向后上延续成穹窿体。脑干的腹侧自上而下可见交叉池,池内有大脑前动脉(A1段)
65、;脚间池,含基底动脉末端和大脑后动脉(P1 段);基底动脉位于桥池,紧贴脑桥的基底沟;脑干背侧,菱形窝构成第四脑室底;上髓帆、顶隐窝、下髓帆和小脑组成其顶部。原裂将小脑分隔成前、后叶;小脑扁桃体的下方是宽阔的小脑延髓池。脑干的腹侧自上而下可见交叉池,池内有大脑前动脉(A1段);脚间池,含基底动脉末端和大脑后动脉(P1 段);基底动脉位于桥池,紧贴脑桥的基底沟;脑干背侧,菱形窝构成第四脑室底;上髓帆、顶隐窝、下髓帆和小脑组成其顶部。原裂将小脑分隔成前、后叶;小脑扁桃体的下方是宽阔的小脑延髓池。小脑幕分隔了上方的大脑枕叶(幕上结构)和下方的小脑及脑干(幕下结构),直窦汇集了大脑大静脉的血液,向后流入窦汇。小脑幕分隔了上方的大脑枕叶(幕上结构)和下方的小脑及脑干(幕下结构),直窦汇集了大脑大静脉的血液,向后流入窦汇。垂体前、后叶分界明显,上方被鞍膈覆盖,由垂体柄连于漏斗。垂体窝的下方是形态不规则的蝶窦。垂体前、后叶分界明显,上方被鞍膈覆盖,由垂体柄连于漏斗。垂体窝的下方是形态不规则的蝶窦。上矢状窦直通窦汇;在颅顶部可见蛛网膜粒突入上矢状窦内。上矢状窦直通窦汇;在颅顶部可见蛛网膜粒突入上矢状窦内。小脑扁桃体位置变异较大,可突入枕骨大孔或其以下 3mm 均属正常范围。小脑扁桃体位置变异较大,可突入枕骨大孔或其以下 3mm 均属正常范围。
-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专题党课讲稿:以高质量党建保障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
- 廉政党课讲稿材料:坚决打好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总体战涵养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 在新录用选调生公务员座谈会上和基层单位调研座谈会上的发言材料
- 总工会关于2025年维护劳动领域政治安全的工作汇报材料
- 基层党建工作交流研讨会上的讲话发言材料
- 粮食和物资储备学习教育工作部署会上的讲话发言材料
- 市工业园区、市直机关单位、市纪委监委2025年工作计划
- 检察院政治部关于2025年工作计划
- 办公室主任2025年现实表现材料
- 2025年~村农村保洁员规范管理工作方案
- 在深入贯彻中央8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工作部署会议上的讲话发言材料4篇
- 开展深入贯彻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动员部署会上的讲话发言材料3篇
- 在司法党组中心学习组学习会上的发言材料
- 国企党委关于推动基层党建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工作情况的报告材料
- 副书记在2025年工作务虚会上的发言材料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