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状血管瘤操作规范
上传人:阿宝
文档编号:253411358
上传时间:2024-12-15
格式:WPS
页数:2
大小:13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第1页 / 共2页

第2页 / 共2页
资源描述:
《海绵状血管瘤操作规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海绵状血管瘤操作规范(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海绵状血管瘤操作规范【适应症】有颅内出血或反复癫痫史患者。【禁忌症】无症状,位于功能区,不易分离。【术前准备】1 复习影像学资料(同脑动静脉畸形)。2 对功能区和深部病灶,建议应用术中神经导航系统,有利于精确定位。其它术前准备同脑动静脉畸形。【操作方法及程序】1 手术切口、入路原则:尽可能利用脑沟、脑裂等自然间隙;距病灶距离尽量短。2 通过神经导航精确定位设计头皮切口及骨瓣,到达病灶皮层距离最短。如需术中脑电监测,骨瓣要扩大。3 循导航探针定位皮层或小脑及脑干切口部位,切口可小于病灶直径,切开皮层,暴露病灶,止血纱布贴覆手术通道,术中显影棉条可替代脑板,减少对脑组织的牵拉。以低电流双极沿病灶周
2、边含铁血黄素带分离,其间以小棉片间隔,最后分离靠近功能区一侧。对脑干病灶保留病灶周胶质增生层,减少对脑干的损伤。4 海绵状血管瘤切除后,手术创面彻底止血,可贴覆止血纱布或止血纤维。5 术后 24 小时预防性应用抗生素。术后应用类固醇激素可减轻脑水肿,如脑水肿严重,可适当延长。抗癫痫药物应用 36 个月,如有癫痫病史需延长。【注意事项】1 术前及术中神经导航精确定位。2 尽量减少功能区及脑干的损伤。3 完整切除病灶,避免残留复发。4 应用神经导航系统,应避免脑组织移位,尽可能减少导航漂移。【并发症】1 脑干神经核团损伤。2 功能区损伤。3 术后血管瘤残留。4 脑内血肿。5 脑水肿。6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7 伤口感染。
展开阅读全文
-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