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开天辟地的大事变(1)

上传人:沧****B 文档编号:253480282 上传时间:2024-12-19 格式:PPT 页数:65 大小:25.43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第四章开天辟地的大事变(1)_第1页
第1页 / 共65页
第四章开天辟地的大事变(1)_第2页
第2页 / 共65页
第四章开天辟地的大事变(1)_第3页
第3页 / 共65页
资源描述:

《第四章开天辟地的大事变(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四章开天辟地的大事变(1)(6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开天辟地的大事变,第四章,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中国革命的新局面,马克思主义进一步传播与中国共产党诞生,目录,第一节,第三节,第二节,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第一节,中国人学习西方的努力在实践中一再碰壁,北洋军阀在政治上建立专制统治,,在经济上,竭力维护帝国主义、地主阶级和买办资产阶级的利益,,在思想上,继续用封建思想来禁锢人们的头脑。,军阀派系,军阀头目,割据地区,皖系,段祺瑞,皖、陕、鲁、浙、闽,直系,冯国璋,苏、赣、鄂,奉系,张作霖,东北三省,滇系,唐继尧,云、贵、川,桂系,陆荣廷,粤、桂及湘部分,一、新文化运动与思想解放的潮流,新文化运动的兴起,背景,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决心改造中国的,

2、国民性,,使人们从封建思想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新文化运动的兴起,背景,“今其国之危亡也,亡之者虽将为强敌,为独夫,而所以使之亡者,乃其国民之行为与性质。欲图根本之救亡,所需乎国民性质行为之改善。”,陈独秀:,我之爱国主义,,,新青年,第,2,卷第,2,号,一、新文化运动与思想解放的潮流,青年杂志,新文化运动的兴起,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了,青年杂志,(后改名,新青年,),,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开始。,新青年,杂志和北京大学是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一、新文化运动与思想解放的潮流,李大钊,陈独秀,胡适,鲁迅,钱玄同,刘半农,沈尹默,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一、新文化运动与思想解放的潮

3、流,提倡民主,反对独裁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一、新文化运动与思想解放的潮流,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口号,在陈独秀看来,民主既是指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制度,也是指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思想。,“狭义的是指自然科学而言,广义是指社会科学而言。”,他强调要用自然科学一样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来研究社会。,一、新文化运动与思想解放的潮流,“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若因为拥护这两位先生,一切政府的压迫,

4、社会的攻击笑骂,就是断头流血,都不推辞。”,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新青年,六卷一号(,1919,年,1,月),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口号,民主与科学的口号切中时弊,1,批判孔学但并未否定全部传统文化,2,在社会上掀起思想解放潮流,3,五四以前新文化运动的意义,一、新文化运动与思想解放的潮流,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已经不能改造中国,1,少数人的呐喊不可能根本改造封建社会环境中的国民性,2,存在形式主义、片面性、绝对化等缺陷,3,一、新文化运动与思想解放的潮流,五四以前新文化运动的局限,列宁在苏维埃代表大会上(油画),二、十月革命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这个新纪元是世界革命的新纪

5、元,是人类觉醒的新纪元。我们在这黑暗的中国,死寂的北京,也仿佛分得那曙光的一线,好比在沉沉深夜中的一个小小的明星,照见新人生的道路。”,李大钊:,新纪元,,,每周评论,第,3,号,十月革命证明落后国家也可以用社会主义思想指引自己走向解放之路,1,苏维埃俄国号召反对帝国主义,并以新的平等的态度对待中国,2,俄国通过广泛发动工农群众赢得革命胜利,3,二、十月革命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十月革命推动中国先进分子转向社会主义,“,中国人找到马克思主义,是经过俄国人介绍的。在十月革命以前,中国人不但不知道列宁、斯大林,也不知道马克思、恩格斯。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选

6、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470-1471,页,李大钊在中国率先举起马克思主义旗帜,1918,法俄革命之比较观,1918,庶民的胜利,1918,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1919,我的马克思主义观,表明李大钊已经成为中国的第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二、十月革命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无产阶级的发展壮大,1,新文化运动解放了思想,2,十月革命,鼓舞,3,五四运动爆发的历史条件,五四运动爆发,三、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三、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中国无产阶级的壮大,三、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中国无产阶级的壮大,1919,年,美、英、法操纵巴黎和会,拒绝废除外国

7、在中国的特权及日本强加给中国的“二十一条”等,并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权转给日本。,巴黎和会上的美国总统威尔逊、英国首相劳合,乔治和法国总理克里孟梭,三、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五四运动的直接导火线,在巴黎和会上外交的失败,成为五四运动的直接导火线。,1919,年,5,月,4,日,,北京大学等北京十几所学校学生三千余人在天安门前集会,随后举行示威游行,五四运动爆发。,从,6,月,5,日起,,运动突破了知识分子的狭小范围,成为有工人阶级、小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参加的全国范围的革命运动。运动扩展到了,20,多个省区、,100,多个城市,。,1919.5.4,6.4,以学生为主力,运动中心为北京

8、,1919.6.5,6.28,运动中心转至上海,以工人为主力,五四运动中北京学生游行,三、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五四运动爆发,迫于人民群众的压力,北洋政府不得不于,6,月,10,日,释放被捕学生,宣布罢免亲日派官僚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的职务。,6,月,28,日,,中国代表拒签,巴黎和约,。,五四运动的直接斗争目标得到了实现。,五四运动中上海工人的游行队伍,三、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五四运动爆发,五四运动的特点及历史意义,五四运动表现了反帝反封建彻底性,1,五四运动是一次真正的群众运动,2,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3,三、五四运动:新民

9、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五四运动的历史特点,“学生罢课半月,政府不惟不理,且对待日益严厉,乃商界罢市不及一日,而北京被逮之学生释;工界罢工不及五日,而 曹、章、陆去。”,1919,年,6,月,12,日,上海学联告同胞书,马克思主义进一步传播与中国共产党诞生,第二节,视频,五四运动以后,,马克思主义开始在知识界中得到传播。一批爱国进步青年逐步走上了马克思主义的道路。,一、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的队伍,李大钊,一、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的队伍,五四以前的新文化运动的精神领袖,李大钊、陈独秀,是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先驱者和擎旗人。,陈独秀,以毛泽东等为代表的五四运动

10、的左翼骨干,,是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队伍的主体部分,。,毛泽东,杨匏安,蔡和森,周恩来,一、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的队伍,青年时代的毛泽东,一、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毛泽东:“我第二次到北京时,读了许多关于俄国情况的书。我热心地搜寻那时候能找到的为数不多的用中文写的共产主义书籍。有三本书特别深地铭刻在我的心中,建立起我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美,埃德加,斯诺著,董乐山译,西行漫记,,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116,页,董必武,吴玉章,林伯渠,一、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的队伍,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的队伍,还包括原中国同盟会会员、辛亥革

11、命时期的活动家。,“这时候我对中国革命还不可能立即得出一个系统的完整的新见解,但是通过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的教育,必须依靠,下层人民,必须走俄国人的道路,这种思想在我头脑中日益强烈、日益明确了。,”,吴玉章回忆录,中国青年出版社,1978,年版,第,112,页,重视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学习,明确同第二国际社会民主主义划清界限,注意从实际出发学习、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1,2,开始提出知识分子应当同劳动群众相结合的思想,3,一、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早期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的特点,一、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新文化运动的发展,二、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地点,发起人,时间,上海,陈

12、独秀、李汉俊、李达等,1920.8,北京,李大钊、张国焘等,1920.10,武汉,董必武、陈潭秋、包惠僧等,1920,秋,长沙,毛泽东、何叔衡等,1920,秋,广州,谭平山、谭植棠等,1920,秋,济南,王尽美、邓恩铭等,1921,春,巴黎,周恩来等,1921.3,东京,周佛海等,1921.3,二、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中国共产党的早期组织,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进行关于建党问题的讨论和实际组织工作,到工人中去进行宣传和组织工作,二、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的活动,事实证明,,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点紧密结合是中国人民的历史必然选择。,

13、中国共产党创建的条件,无产阶级队伍壮大和工人运动的发展,阶级基础,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思想基础,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组织基础,共产国际的帮助,外部条件,三、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及其意义,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正式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三、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及其意义,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视频,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确定了党的名称、党的纲领、工作中心,选举了党的中央领导机构,。,党的名称,中国共产党,党的纲领,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采用无产阶级专政以达到阶级斗争的目的,消灭阶级,废除资本私有制,联合第三国际。,工作中

14、心,领导工人运动,领导机构,陈独秀、张国焘、李达组成中央局,陈独秀任书记,三、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及其意义,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共产党一开始就是一个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为基础的党,,是一个区别于第二国际旧式社会改良党的新型工人阶级革命政党。,马克思主义的完整的科学世界观和社会革命论,理论基础,在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的工人阶级,阶级基础,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三、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及其意义,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特点和意义,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中国革命有了坚强领导核心,中国革命有了科学指导思想,中国革命有了科学的革命方法,并沟通了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联系,三

15、、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及其意义,三、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及其意义,认为,“,红船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之源,。他将,“,红船精神,”,的内涵高度提炼为: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2005,年,6,月,21,日习近平在,光明日报,上刊发,5000,多字的署名文章,弘扬,红船精神,走在时代前列,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第一句话讲的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的根本内涵,第二句讲的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在党的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中国共产党之所以叫共

16、产党,就是因为从成立之日起我们党就把共产主义确立为远大理想。我们党之所以能够经受一次次挫折而又一次次奋起,归根到底是因为我们党有远大的理想和崇高追求,”,习近平,三、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及其意义,三、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及其意义,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初心和使命的具体内涵也不断丰富,继续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解放发展生产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奠定更加坚实的物质基础,更加注重,“,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统筹推进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协调推进,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人民的共同富裕、人的全面发展作为衡量发展的根本评价标准和评价尺度,促使发展更加平衡、更加充分,全面推进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历史征程。,一方面,另一,方面,中国革命的新局面,第三节,返回目录,一、制定革命纲领,发动工农运动,二、实行国共合作,掀起大革命高潮,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一、制定革命纲领,发动工农运动,1922,年,7,月,16,日至,23,日,,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会议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相关资源

更多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