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氏体铸钢知识总结
![马氏体铸钢知识总结_第1页](https://file7.zhuangpeitu.com/fileroot7/2025-2/11/d99d6d4b-b997-48ef-95ee-1174dd1f4e82/d99d6d4b-b997-48ef-95ee-1174dd1f4e821.gif)
![马氏体铸钢知识总结_第2页](/images/s.gif)
《马氏体铸钢知识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氏体铸钢知识总结(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一、马氏体铸钢特征 马氏体铸钢具有以下一些特征: 高强度和硬度:经过适当的热处理(如淬火和回火)后,能获得较高的强度和硬度。 良好的耐磨性:可用于制造需要耐磨的零件。 一定的耐腐蚀性:在特定的腐蚀环境中具有较好的耐蚀性,具体的耐蚀程度取决于钢的成分和具体的使用条件。 铸造性能较好:具有相对良好的铸造性能,可铸造成各种形状和尺寸的铸件。 不同成分的马氏体铸钢可能具有不同的特性。例如,ZG1Cr13 马氏体型不锈耐酸铸钢,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在弱腐蚀介质中和温度不高的情况下有良好的耐酸性,可用于制造承受冲击负荷、要求韧性高的铸件,如泵壳、阀、叶轮和叶片等;ZG2Cr13 马氏体型不锈耐
2、酸铸钢,性能与 ZG1Cr13 相似,但有更高的硬度,不过耐腐蚀性较低,焊接性能也较差,其用途与 ZG1Cr13 相近,可用于耐腐蚀的高硬度铸件;ZG3Cr13 马氏体不锈耐酸铸钢,铸造性能较差、韧性较低,在氧化性酸中有良好的耐蚀性,一般退火后使用,不适合用来制造承受0.3MPa 以上压力或冲击载荷的零件,在食品机械中可用来制造泵体、机座、筒体等。 另外,9Cr18 马氏体铸钢经淬火、回火后具有较高的硬度和耐磨性,在大气、水、海水以及某些酸类和盐类的水溶液中具有良好的耐蚀性,但焊接性差。2Cr13Ni2 含硫、磷马氏体型易切削不锈钢,经淬火、回火后使用,强度较高,在大气、水、硝酸类氧化性酸及
3、碱水溶液中有较好的耐腐蚀性,但在盐酸、硫酸及卤化物介质中有明显的点腐蚀倾向,其切削加工性能良好,但焊接性能差,钢的冷变形塑性较差,冷加工硬化强度较高,微裂纹敏感性差,通常用于制造表面粗糙度数值较低,而承受较大应力的耐蚀和耐磨零件,如食品机械中的轴、销、衬套、齿轮及塑料成形模具等。 马氏体铸钢的具体性能还会受到成分、热处理工艺等因素的影响。在实际应用中,需根据具体的使用要求和工况条件,选择合适的马氏体铸钢材料,并采用适当的热处理工艺,以充分发挥其性能优势。 二、马氏体铸钢的主要化学成分包括: 一、碳(C) 含量一般在 0.08% - 1.2%之间。碳是影响马氏体铸钢硬度和强度的重要元素。
4、随着碳含量的增加,钢的硬度和强度提高,但韧性和塑性会有所下降。例如,高碳马氏体铸钢具有很高的硬度和耐磨性,但脆性较大;低碳马氏体铸钢则具有较好的韧性和焊接性能。 二、铬(Cr) 含量通常在 11% - 14%左右。铬能提高钢的耐腐蚀性和抗氧化性,同时也有助于形成马氏体组织。例如,ZG1Cr13 和 ZG2Cr13 等牌号的马氏体铸钢中,铬的含量不同,其耐腐蚀性和机械性能也有所差异。 三、镍(Ni) 含量一般在 0% - 4%之间。镍可以提高钢的韧性、强度和耐腐蚀性。在一些马氏体铸钢中,适量添加镍可以改善钢的综合性能。例如,ZG10Cr13Ni1 和 ZG10Cr13Ni1Mo 等牌号中
5、含有一定量的镍。 四、钼(Mo) 含量通常在 0% - 1.5%左右。钼可以提高钢的强度、硬度和耐热性,同时也有助于提高钢的耐腐蚀性。在一些高性能的马氏体铸钢中,会添加适量的钼。 五、硅(Si) 含量一般在 0.5% - 1.5%之间。硅可以提高钢的强度和硬度,同时也有助于提高钢的抗氧化性。但硅含量过高会降低钢的韧性和塑性。 六、锰(Mn) 含量一般在 0.5% - 1.5%之间。锰可以提高钢的强度和硬度,同时也有助于提高钢的淬透性。但锰含量过高会降低钢的韧性和焊接性能。 此外,马氏体铸钢中还可能含有少量的硫(S)、磷(P)等杂质元素,其含量应尽可能低,以保证钢的质量和性能。不同
6、牌号的马氏体铸钢化学成分会有所差异,具体的成分要求可参考相应的标准规范。 三、马氏体铸钢牌号汇总 常见的马氏体铸钢牌号有:ZG1Cr13、ZG2Cr13、ZG10Cr13、ZG20Cr13、ZG10Cr13Ni1、ZG10Cr13Ni1Mo、ZG06Cr13Ni4Mo、ZG06Cr13Ni6Mo、ZG06Cr16Ni5Mo等。 其中,ZG1Cr13、ZG2Cr13用于制造要求承受冲击负荷和韧性高但介质浓度不高条件下工作的铸件,如泵壳、叶轮、阀门等。ZG10Cr13、ZG20Cr13等则适用于对强度和硬度有不同要求的工况。 不同牌号的马氏体铸钢在成分和性能上会有所差异,具体的应用需根据实
7、际工况和需求来选择。在实际使用中,还需考虑钢的热处理工艺、力学性能、耐腐蚀性等因素,以确保材料能够满足特定的使用要求。 此外,还有一些国外标准或特定领域使用的马氏体铸钢牌号,如 SCS6X(日标)等。SCS6X 是一种低碳马氏体不锈钢铸件牌号,主要用于一般用途的耐腐蚀铸钢,具有良好的韧性,可在较宽的温度范围内(-60°C 至+300°C)使用,常用于模具制造和机械零件加工领域。 马氏体铸钢的牌号众多,且新的牌号也可能不断出现。如果你需要了解更详细、更准确的信息,可以查阅相关的材料手册、标准规范,或咨询专业的材料工程师。 四、马氏体铸钢热处理工艺 马氏体铸钢的热处理工艺主要包括淬火和回火
8、。 一、淬火 1. 加热温度 一般在 950℃-1050℃之间,具体温度取决于钢的牌号和成分。例如,对于 ZG1Cr13 等铬含量较低的马氏体铸钢,淬火温度可稍低一些;而对于 ZG2Cr13 等铬含量较高的钢种,淬火温度则相对较高。 2. 保温时间 保温时间主要根据铸件的有效厚度来确定。通常,每 25mm 有效厚度保温 1 小时左右。例如,一个有效厚度为 50mm 的铸件,保温时间大约为 2 小时。 3. 冷却方式 一般采用油冷或水冷。油冷可以减小淬火应力,降低变形和开裂的风险,但冷却速度相对较慢,可能会影响淬火效果。水冷冷却速度快,能获得更高的硬度和强度,但容易产生较大的淬火应
9、力,导致变形和开裂。因此,在选择冷却方式时,需要综合考虑钢的成分、铸件的形状和尺寸等因素。 二、回火 1. 回火温度 通常在 550℃-700℃之间。回火温度的选择主要取决于对铸件硬度和韧性的要求。较低的回火温度可以获得较高的硬度,但韧性相对较差;较高的回火温度则可以提高韧性,但硬度会有所降低。 2. 保温时间 一般为 2-4 小时,同样根据铸件的有效厚度适当调整。 3. 冷却方式 通常采用空冷。 需要注意的是,马氏体铸钢的热处理工艺需要根据具体的钢种、铸件形状、尺寸和使用要求等因素进行调整。在进行热处理之前,最好进行试验,以确定最佳的热处理工艺参数。此外,热处理过程中的操作要严格按照工艺要求进行,以确保铸件的质量和性能。
-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