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必背答题规律:近代中国政治、经济、思想

上传人:小****库 文档编号:253585960 上传时间:2025-03-10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5.39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初中历史必背答题规律:近代中国政治、经济、思想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初中历史必背答题规律:近代中国政治、经济、思想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资源描述:

《初中历史必背答题规律:近代中国政治、经济、思想》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历史必背答题规律:近代中国政治、经济、思想(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政治、经济、思想 近代中国 近代列强侵华的方式和危害 (1)方式: ①军事侵略: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日本侵华战争。 ②政治侵略:通过中英《南京条约》(1842年)、中日《马关条约》(1895年)、《辛丑条约》(1901年)等不平等条约,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③经济侵略:倾销商品、掠夺原料、政治借款、勒索赔款、设厂筑路。 ④文化侵略:西方的基督教文化和资产阶级的价值观念传入中国,泯灭中国人民的反抗意志。 (2)危害 ①政治上:攫取和破坏了中国的国家主权。领土主权破坏:列强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割占了中国大片领土,破

2、坏了中国的领土主权;司法主权破坏:列强还取得了领事裁判权;领海主权、关税主权丧失、获得在华驻兵权。 ②经济上: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倾销商品、掠夺中国原料,输出资本,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 ③文化上,毁灭中华文明遗产,如火烧圆明园。 ④列强无视中国人民的基本生存权,还疯狂掠夺中国人民的财产和国家财富。 农民阶级在近代中国民主革命中的特点 (1)农民阶级具有革命性 ①含义:受地主阶级和外国资本主义的双重压迫,具有革命的要求。 ②表现:太平天国运动首次担负起反封建反侵略的革命任务,沉重打击中外反动势力,动摇了清政府的统治基础;义和团运动打破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美梦。 (2)农民阶级具有

3、落后性 ①含义:由于农民小生产者的阶级局限性,难以提出科学合理的革命纲领以指导其革命。 ②表现:《天朝田亩制度》的空想性;《资政新篇》的不切实际性;“扶清灭洋”口号的盲目排外性。 “六个第一”巧记辛亥革命 (1)建立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政党——同盟会。 (2)第一次提出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革命纲领——三民主义。 (3)建立亚洲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中华民国。 (4)颁布亚洲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5)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6)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历史巨变,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的探

4、索特点 (1)从最高纲领到最低纲领(国共第一次合作,开展国民大革命)。 (2) 从以城市为中心到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国共十年对峙)。 (3) 从反蒋抗日到联蒋抗日(国共第二次合作,开展抗日战争)。 (4)从农村再到城市(人民解放战争)。 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认识 (1)三次发展机遇: 甲午战争后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的限制;辛亥革命的推动; 第一次世界大战列强对华经济侵略的放松。 (2)四个原因: 商品经济的发展、外国侵略的刺激、洋务运动的诱导、国民政府的政策。 (3)五个发展阶段: “春”:甲午战后的初步发展和一战期间的“短暂春天”; “夏”:1927~1936

5、年国民政府统治前期的较快发展; “秋”:抗战时期遭到沉重打击; “冬”:解放战争时期陷入绝境; “新生”:新中国成立后进行社会主义改造,转变为社会主义国营企业。 (4)分布结构: “弓箭”结构——主要分布在自然经济解体程度比较高的沿江、沿海地区。 (5)两个影响: 一是推动了中国社会经济和社会生活的进步; 二是为近代中国的社会变革、思想进步和民主政治的发展提供了经济和阶级基础。 (6)三个障碍: 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势力、封建势力、官僚资本主义。其中,最主要的障碍是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势力。 近代社会生活变迁的认识 (1)一条主线: 随外国资本主义入侵和近代中国社会政治经

6、济思想文化变化而变迁。 (2)两个方面: 一是社会物质生活的变迁; 二是生活风俗习惯的变化。 (3)三大因素影响: 一是欧风美雨的潜移默化。通商口岸就是晚清社会近代化最早的发生地和近代文明的窗口,近代文明经通商口岸逐渐向中国内地辐射; 二是中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为近代物质生活和风俗的变迁提供了物质基础; 三是维新思潮、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等政治思想运动的推动。 (4)四大表现: 一是社会物质生活方面,即服饰、饮食、住宅的变化; 二是社会风俗和思想观念方面,即婚丧嫁娶、社会礼仪的变化; 三是交通、通讯工具的变化; 四是大众传媒的变化。 (5)结论: 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是伴随着西方入侵、西方的社会生活思潮和生活方式的涌入而变化的,带有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点。 近代思想解放潮流的认识 (1)一个主题: 向西方学习,探索救国救民之路。 (2)两个特点: 向西方学习的层次不断深入,逐渐突破封建思想束缚,中国人思想不断得到解放;先进理论在革命实践中和中国实际相结合,不断创新发展。 (3)三个层面: 器物层次——制度层次——思想文化层次。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相关资源

更多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sobing.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