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有限公司突发事件综合应急预案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253587359 上传时间:2025-03-16 格式:DOC 页数:39 大小:139.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化工有限公司突发事件综合应急预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化工有限公司突发事件综合应急预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化工有限公司突发事件综合应急预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资源描述:

《化工有限公司突发事件综合应急预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工有限公司突发事件综合应急预案(3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xx化工有限公司突发事件 综合应急预案 1.总则 1.1 编制目的 为建立健全xx化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工作体制和机制,明确应急管理和应急处置工作的职责和程序,提高果断应对突发事件的组织指挥、快速处置、协同配合能力,最大程度地控制事态扩大,避免或减少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切实保障人员生命和财产安全,维护正常的生产经营秩序,促进公司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特制定本预案。 1.2 编制依据 xx化工有限公司突发事件综合应急预案编制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河南省

2、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小氮肥安全技术规程》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重大危险源辨识》、《用电安全导则》、《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AQ/T9002-2006、《南阳市安全生产应急预案备案管理办法》等国家、省、市相关法律、法规、规范及工厂的风险分析结果。 1.3 预案的适用范围 1.3.1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xx化工有限公司属公司管辖的各类突发事件以及在周边发生的可能影响或波及公司的突发公共事件。 1.3.2事故等级的划分 各类突发事件按照其性质、严重程度、可控性和影响范围等因素,根据

3、公司实际情况,分为四级:Ⅳ级(不造成人员伤亡,或者1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件。)、Ⅲ级(是指造成1人死亡,或者10—100万元直接经济损失的事件。)、Ⅱ级(是指造成1-2人死亡,或者100-500万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件)Ⅰ级(是指造成3人以上死亡,或者500万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件)。 1.4 应急预案体系 本公司的应急预案体系是由1个综合应急预案、5个专项应急预案(火灾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特种设备应急救援预案、危化品泄露中毒应急救援预案、群众上访应急救援预案、洪灾灾害应急救援预案)、11个现场处置方案[4个火灾事故处置方案(制气、合成、碳化、电仪)、危化品泄露中毒4个(制气、合成

4、、碳化、电仪) 特种设备3个(锅炉事故处置方案、起重机械事故处置方案、压力容器处置方案)组成。 综合应急预案是总体阐述本公司的应急方针、政策,应急组织机构和职责、应急行动、应急措施和保障的基本要求,使公司应对突发事件与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的综合性文件。     专项应急预案是针对某个突发事件或部门安全生产事故制定的具体应急预案,有其明确的救援程序和应急措施。 现场处置方案是针对某个突发事件、某个车间、某个岗位、某个事故防控措施制定的处置方法。 1.5 应急工作原则     公司应急管理工作在地方党委、政府的领导下,遵循如下工作原则: (1)        以人为本,依据规范

5、。     (2)统一领导,分级负责。     (3)属地管理,快速响应。     (4)平战结合,注重演练。 2 危险源辨识与风险分析 2.1 单位概况 xx化工有限公司是于2003年在内乡县隆丰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的基础上改制而成立的,法人代表杨文旺。企业筹建于1969年,投产于1972年,原设计能力为年产3000吨合成氨。 xx化工有限公司位于河南省内乡县湍东镇龙圆路17号,厂区位于湍东开发区中部,东临湍东变电站,与变压器相距25m,南边是县农科所的实验田,西临内余公路,北部是内乡县玻璃厂相距100m。宁西铁路、312国道距该企业约1公里,交通十分便利。公司现有员工101

6、2人,其中各类中高级技术人员152人,专职安全管理人员4人。现生产能力为合成氨6.25万吨/年,甲醇3万吨/年,复合肥3万吨/年,高性能环保乳胶漆0.5万吨/年,塑料编织袋800万条/年。企业的主要产品为合成氨、甲醇和碳酸氢铵。液氨的含氮量约为82%。生产单位分为制气、合成、碳化、电仪等 4 个车间。管理部门有5处,即生产处、财务处、销售处、供应处、行政处。周边、内部布置图见附件1 2.2 危险源辨识结果 2.2.1危险有害因素主要:自然灾害有洪涝灾害、地震灾害;社会安全有群体上访;公共卫生有传染病; 生产事故有火灾爆炸、泄漏事故、中毒和腐蚀、机械伤害。主要危险是火灾爆炸、中毒和腐蚀和机械

7、伤害。 2.2.2处置事故等级能力; 根据分析,发生泄漏中毒事故、机械伤害等的可能性在中度以下,公司能力可以自救;如果控制不到位或遇特殊情况,发生火灾、爆炸及发生泄漏中毒等可能在中度以上,则需要地方政府应急救援中心启动相应预案进行救援。   风险分析结果祥见附件2 3. 应急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     根据公司情况,成立突发事件应急救援指挥部(以下简称“公司应急救援指挥部”),统一领导和指挥全公司范围内突发事件的应急救援工作。 3.1 成立公司应急救援指挥部 3.1.1公司应急救援指挥部组成: 指挥长:总经理 副指挥长:主管安全的副总经理、生产处负责人。 成员:专项应急预案

8、领导小组组长、生产处、财务处、销售处、供应处、行政处、工会等部门负责人。 3.1.2公司应急救援指挥部职责     (1)贯彻落实地方党委、政府应急管理工作任务或下达的应急处置指示;根据地方党委、政府及相关应急部门发布的预测、预警,落实预测、预警要求;     (2)负责启动本预案,组织实施应急救援工作;并依法向地方党委、政府报告;必要时向地方党委、政府,公司应急指挥部请求援助;     (3)负责发布本预案的预警、应急响应、应急结束、预案恢复等指令;     (4)组建日常办事机构、应急处置工作机构;     (5)调动应急响应所需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6)指挥突发事

9、件的应急处置和善后处置等各项工作;     (7)编制《xx化工有限公司突发事件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报公司批准;并按规定报县(市)应急中心审查备案;     (8)签发向公司董事会和地方党委、政府的有关报告;     (9)统筹安排全公司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和应急处置经费预算。 3.2 公司应急救援指挥部下设工作机构组成 公司应急救援指挥部下设1室和5个专业组,即公司应急救援指挥部办公室、抢救救援组、医疗救护组、后勤保障组、善后处理组、调查评估组。 3.2.1公司应急救援指挥部办公室:由公司生产处办公室和有关人员组成。 公司应急指挥部办公室是公司应急救援指挥部

10、的日常办事机构。 其职责是:     (1)负责日常应急管理工作和公司应急救援指挥部应急值班,保证24小时通讯畅通;     (2)接受地方党委、政府相关部门的信息、指示和各部门突发事件、事故的报告;     (3)及时核实信息并做出判断后,迅速向公司应急救援指挥长报告并跟踪突发事件与事故的发展势态;     (4)保持上下沟通,及时传达地方党委、政府或厂应急指挥部的指示、指令,组织协调应急处置人员及时赶赴现场,组织调配现场应急处置所需物资;     (5)负责与地方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和有关新闻媒体的联络、协调工作,根据授权,对外发布信息;     (6)负责公司应急指挥部应急

11、管理和应急处置工作上报、下发材料的起草、审核工作,并做好有关会议记录以及信息的汇总和综合协调工作;     (7)组织制定和修订公司突发事件和生产事故应急预案和专项应急预案;     (8)组织实施公司综合应急预案或专项应急预案的培训和演练,并进行总结、考核,提出改进意见;     (9)指导、监督、检查所属部门应急管理和应急处置工作的落实;     (10)审核所属部门突发事件生产事故应急管理和应急处置经费预算。审核有关救援设备、器材、物资及备用物品的配置。 (11)应急救援指挥部办公室值班电话:0377- 65333284 3.2.2 抢救救援组:由生产处负责,、财务处、销售处

12、、供应处、行政处组成。 职责:     负责组织指挥抢救人员和财产,疏散现场遇险人员,清理和维护现场治安秩序。 3.2.3医疗救护组:由工会负责,生产处等部门组成。 职责:     负责组织现场救护与医疗单位联系,及时将受伤人员送到医院治疗,减少人员伤亡。 3.2.4 后勤保障组:由公司行政处负责,财务处、销售处、供应处、行政处、工会等部门组成。 职责:     负责应急救援车辆、救援物资、救援装备及时到位;确保应急处置过程中通讯网络畅通;做好参与应急救援人员的后勤保障,安排伤亡人员及家属的食宿,应急处置的费用支出结算工作。 3.2.5善后处理组:由公司生产处办公室,财务处

13、、工会等部门组成。 职责:     负责做好伤员家属的思想政治工作,维护企业的稳定,按国家规定做好有关伤亡人员的善后工作。 3.2.6调查评估组:由生产处负责、行政处、工会、财务处等部门组成。 职责:     负责调查突发事件和事故的起因、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性质、影响,总结经验教训。对应急处置工作中采取的应急处置措施,救援物资调配及处置经费的落实情况进行调查。对负有责任的部门和有关人员提出处理建议,向公司应急救援指挥部提交调查评估报告。 3.2.7 专项预案组织机构及职责 专项预案应成立主要负责人为组长,其他班子成员为副组长,相关骨干为成员的应急领导小组。 其职责是:  

14、   (1)根据公司应急救援指挥部发布的突发事件或事故预警要求,实施应急响应;     (2)编制、审定本部门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     (3)负责本部门日常应急工作,保证24小时通信畅通;     (4)接受所属部门突发事件或事故报告,并迅速做出判断,在组织先期应急处置的同时,按有关规定和程序及时报告;     (5)组建应急救援队伍,定期组织开展应急管理培训和应急演练;     (6)组织、指挥、协调、监督本部门应急管理、应急处置、善后处置和恢复重建等工作的落实;     (7)组织对本部门突发事件或事故的调查、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8)在重点部位

15、、重点场所醒目处公布报警电话及本公司应急值班电话;     (9)负责审批本部门突发事件应急经费方案,有关救援设备、器材、物资及备用物品的配置。 3.3xx化工有限公司应急救援组织体系结构图见附件3 3.4. xx化工有限公司应急救援指挥部成员名单见附件5 4. 预防与预警 4.1 危险源监控 4.1.1火灾事故:由所有危险目标场所单位进行监控。 4.1.2危险源:危化品、机械、电器由危险目标场所单位进行监控。 4.1.3危化品泄露、中毒:由危险目标场所单位进行监控。 4.1.4上访:由所有单位进行监控。 4.2 预警行动     各部门应急领导机构根据公司应急救援指挥部

16、发布的预警、预防通报,吸取发生突发事件的经验、教训,结合本部门实际,及时通报预测、预警信息,指令所属部门采取有效预防措施,防止或减少突发事件的发生。 预警级别及发布程序: 公司突发事件预警分为四个级别:一般(Ⅳ级、蓝色)、较重(Ⅲ级、黄色)、严重(Ⅱ级、橙色)、特别严重(Ⅰ级、红色) 4.2.1 一般(Ⅳ级、蓝色)由公司应急指挥部发布预警; 4.2.2 较重(Ⅲ级、黄色)由公司应急指挥部发布预警; 4.2.3 严重(Ⅱ级、橙色)由县(市)应急指挥中心发布预警; 4.2.4 特别严重(Ⅰ级、红色)由县(市)应急指挥中心发布预警; 4.2.5 公司应急指挥部根据地方党委、政府发布的预

17、测、预警要求及时发布预警。预警的发布、解除均通过公司综合办公管理平台系统、传真、电话等渠道予以公告。 4.3 信息报告与处置     发生突发事件后,部门应急领导小组应在第一时间内赶赴事发现场,尽快核实情况,立即报告公司应急指挥办公室(电话:65333284);     公司应急办公室接到报告后,尽快核实情况,报公司应急指挥部。由公司应急指挥部按要求向向地方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报告。 5. 应急响应 5.1响应分级 xx化工有限公司响应级别分为4级,即现场响应、专项响应、、公司响应、上级响应。 5.1.1 现场应急响应     当突发事件发生后,现场或第一发现人员立即按照现场处

18、置措施进行处置,同时向部门负责人报告,并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要求拨打报警电话。 5.1.2 专项应急响应     突发公共事件发生部门接到报告后,立即进入应急状态。根据情况决定是否起动专项应急预案,并立即报告公司应急指挥部办公室。 5.1.3 公司级应急响应 公司应急指挥部办公室接到事发部门报告后,尽快核实基本情况,及时做出判断,报公司应急指挥部指挥长。公司应急指挥办公室在上报公司应急指挥部的同时组织开展先期应急处置,及时上报处置情况。经公司应急指挥部授权后,启动公司相关应急预案。 5.1.4上级应急响应 公共事件达到Ⅲ级(含Ⅲ级)以上时报上级及市应急指挥中心,扩大应急响应。 地方党

19、委、政府参与处置时,公司应急领导指挥部配合地方党委、政府及实施应急处置。 突发公共事件的发展可能对周边地区公众造成威胁时,公司应急指挥部应配合地方党委、政府及时向公众发出公告,维护现场秩序。 5.2响应级别划分    响应级别划分为4级,响应级别划分与事故等级相对应,即Ⅳ级响应、Ⅲ级响应、Ⅱ级响应。Ⅰ级响应。Ⅳ级以下启动现场处置,Ⅳ级启动专项预案响应,达到Ⅲ级启动公司级应急预案响应,达到Ⅲ级以上报上级扩大应急响应。 5.3响应程序 1 报告时间、方式、内容 (1)公司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应在事发后10分钟内电话简要口头报告公司应急指挥部。 (2)公司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应做好口头报告的原

20、始记录,并在事发后半小时内形成书面报告,以传真、电子邮件等方式报上级应急指挥中心。 (3)口头和书面报告的内容主要包括:发生突发公共事件的时间、地点、信息来源、起因和性质、基本过程、已造成的后果、影响范围、发展趋势、处置情况、拟采取的措施等。书面报告表述要简明扼要、准确精炼。 (4)遇特殊情况不能在10分钟内口头报告的,最迟上报到上级市应急指挥中心的时间距突发公共事件发生不得超过半小时,并同时说明迟报的具体原因。 (5)对严重和特别严重突发公共事件的信息,比较敏感的突发公共事件或发生在敏感地区、敏感时间或可能演化为严重、特别严重突发公共事件的信息,不受突发公共事件级别的限制,公司应急值班

21、人员可直接向上级应急指挥中心办公室或指挥部报告。   2. 公司应急指挥部紧急处置程序 公司应急指挥部在上报上级应急指挥部办公室的同时,组织调集5个专业组立即赶赴事故现场,按分工调配资源,开展先期应急处置,地方党委、政府参与处置时,公司应急领导指挥部配合地方党委、政府及实施应急处置。 公司应急指挥部工作流程图见附件4。 3.各部门应急处置程序 部门发生突发公共事件,在遇到紧急情况,可采取边报告边开展先期应急处置的方式,在进行应急处置的同时,向公司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就处置的方法、措施做出说明。 5.4应急结束 5.4.1 各部门应急结束程序     现场相关危险因素消除,环境符合相

22、关标准,经部门(专项)应急领导小组确认,达到应急处置结束条件后,经本部门(专项)应急领导小组组长请示公司应急指挥部批准并授权后宣布应急结束,撤离现场,并将应急处置情况报公司应急指挥部。 5.2.2 公司应急结束程序     现场相关危险因素消除,环境符合相关标准,经公司应急指挥部确认,达到应急处置结束条件后,经公司应急指挥部指挥长请示上级应急指挥部批准,由公司应急指挥部经授权后宣布应急结束,或由上级应急指挥部宣布应急结束并撤离现场。 由地方党委、政府负责应急指挥工作的,按照政府相关预案执行应急结束工作。 6.信息发布 对突发公共事件的信息发布,按照“在突发公共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内向公

23、司应急指挥部办公室报告,由公司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在报公司应急指挥部批准后,组织、协调事发单位及时研究、确定信息发布口径,采取积极措施,为突发公共事件的顺利处置营造有利的舆论环境”的要求进行。 公司应急指挥部设立信息发言人,由公司应急指挥部办公室主任担任,经授权后负责如实对外及媒体进行信息发布工作。通过公司综合办公管理平台系统、传真、电话等渠道予以公告。 遇各类新闻媒体先期公布对企业带来不良影响的报道,及时与报道单位进行联系沟通,并及时向公司应急指挥部报告。 公司应急指挥部除对突发事故灾难报告、预警信息做详细记录外,还应对有关领导及相关人员到达现场的时间、现场救援组织、协调、现场应急处置等

24、具体的应急行动情况及领导的批示、建议等应急处置工作全过程做出详细记录。 7. 后期处置 7.1 善后处置 7.1.1发生突发事件,公司应急指挥部应组成调查组,对事件的起因、性质、伤亡人数、财产损失、影响、责任落实、采取的处置措施、应急救援的能力、事故现场污染处理情况、生产秩序恢复情况、各过程的记录情况、恢复重建等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检测和评估,出具调查证据和处理、评估报告,并向公司报告。 由地方党委、政府调查的突发公共事件,配合地方党委、政府有关部门的调查、评估。 7.1.2根据评估情况,修订应急预案。 7.1.3做好伤亡家属的稳定工作。 7.1.4财务处按照国家有关政策规定,做好

25、保险理赔相关工作。 7.2 社会救助    公司应急指挥部办公室负责接受社会捐赠的资金和物资,实行专项登记、专人管理、专款专用。其发放方案报公司应急指挥部批准后张榜公布。工会应加强对捐赠资金和物资发放工作的监督、检查。 8. 保障措施 8.1 通信与信息保障 公司各级应急领导机构建立通讯信息采集制度,编制应急通讯录,确保应急通讯畅通,并明确和公布接警电话。应急通讯录准确、方便、实用,并保证及时更新和突发公共事件发生时随时取用。各部门在部门内重点部位、重点场所醒目处公布报警电话及公司应急值班电话。保证应急值班电话、办公室主任和相关领导24小时通信畅通。 (内部通讯联络方式见附件5、行

26、业及地方相关应急指挥部门通讯联络方式见附件6) 8.2 应急队伍保障 公司应急指挥部加强应急队伍建设,确保有一定数量、具有一定应急处置能力的应急救援队和应急增援队,人员变动后应及时充实调整,确保人员能及时到位。 8.3 应急物资装备保障 公司应急指挥部对公司存在的可能诱发突发事件的危险部位,配备应急现场抢险救援必需的抢险设备。并标明其类型、数量、质量、性能、适用对象和存放的地点(公司应急指挥部办公室编制计划、供应处负责配备、生产处负责专人保管、行政处督查)。建立专人保管、保养、维护、更新、动用等审批管理制度,确保抢险设备随时处于临战状态。 8.4 经费保障     公司应急指挥部有

27、计划地合理安排日常应急管理经费和应急处置工作经费,保证经费及时到位。 8.5 技术储备与保障     公司应急指挥部加强与当地有关应急技术部门的联系,不断引进新的应急处置技术、改进应急技术设备,加强安防设施的管理,为预防和处置突发事件提供有力的技术保障。 8.5.1 交通运输保障    公司应急指挥部必须确保应急处置专用车辆的落实,加强对应急处置专用车辆的维护和管理,保证紧急情况下车辆的优先调度,确保应急处置工作的顺利开展。 8.5.2 医疗保障    公司应急指挥部加强与医疗救治单位的联系并签定互救协议,建立医疗救治信息,保证受伤人员得到及时救治,减少人员伤亡。 8.5.3 治

28、安保障 公司应急指挥部积极协助、配合地方党委、政府及时疏散、撤离无关人员,加强事件现场周边的治安管理,维护社会治安,配合做好事件现场警戒,防止无关人员进入。 8.5.4社会动员保障。公司应急指挥部加强与相邻企业日常的沟通与协作,配合地方党委、政府,积极做好相邻区域、企业之间的联动工作。厂应急指挥部还需与相关部门签定互救协议。 8.5.5紧急避难场所保障。公司应急指挥部按照突发公共事件类型,制定人员和财产的避难方案。协助配合地方党委、政府做好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人员和财产的疏散、避难工作。 9. 培训与演练 9.1 培训 9.1.1培训计划      办公室负责对应急管理人员和处置人

29、员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基本应急技能、自救安全防护知识的培训,明确培训人员、内容,以增强应急管理能力和处置能力。 9.1.2培训方式 采取内培和邀请相关专家外培的方式,开展培训。 9.1.3要求      培训要严格按照计划进行,确保人员、时间和培训效果。培训结束,要对参加培训人员进行考核。    9.2 演练 9.2.1规模方式 公司应急救援指挥部应按照突发事件的类型和要求,采取不同规模和方式的演练。演练可分为桌面演练、功能演练和全面演练。 9.2.2频次 每年至少组织进行一次由应急管理人员、救援人员及职工参加的应急预案演练(火灾演练每半年一次),以提高应急组织指挥、通讯保障、协

30、同配合和自我保护能力,增强全员应急处置能力。 9.2.3范围      预案行动所涉及的有关人员和救援队伍。 9.2.4内容 应急组织、应急指挥、应急响应和预案的有效性、符合性。 9.2.5组织评估 公司应急救援指挥部组织有关专家对预案演练进行评估。 9.2.6总结 公司应急救援指挥部办公室对预案演练作出总结。 10.奖惩 公司将应急管理工作纳入年度工作目标责任考核内容,落实到生产环节中,建立和完善应急管理工作考核体系。加强应急预案执行情况的监督管理,定期对应急预案管理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督促所属部门对应急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 公司应急救援指挥部对及时报告突发公

31、共事件的部门或个人、在应急处置工作中消除了重大险情或做出突出贡献的部门或个人给予表彰或奖励。 对隐瞒、谎报、漏报、故意延迟不报、不服从指挥、未按规定及时采取措施处置突发公共事件或者处置不当、处置不力造成后果的,导致事态扩大的部门或有关责任人的责任进行追究,并按国家、或本公司的有关规定给予处理;情节严重造成严重后果、触犯法律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11.附则 11.1术语和定义 1 应急预案:指针对可能发生的突发公共事件,及时、有效地开展应急救援行动,预先制定的计划或方案。 2 应急管理:是指组织为有效地预防、预测突发公共事件的发生,最大限度减少其可能造成的损失或者

32、负面影响,所进行的制订应急预案以及建立健全应急体制和应急处置等方面工作的统称。 3 应急响应: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有关组织或人员采取的应急行动。 4 应急处置:针对发生的突发公共事件,制定现场处置方案、开展有效救援行动的统称。 5 先期处置:是指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在事发地第一时间内所采取的紧急措施。 6 扩大应急:指事态得不到有效控制,请求上级救援机构实施扩大应急响应。 7 应急恢复:指应急救援行动基本结束,现场恢复到基本稳定、安全的状态。 8 应急结束:指应急响应完全结束后,宣布应急响应结束。 9 预案评审:指应急预案进行修订、更新后进行的评审。 11.2 管理与更新 本预

33、案经公司批准后,在公司综合办公管理平台系统发布。 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地方政府应急管理工作的规定,吸取应急处置工作中的经验与教训,或新形势下出现的新情况,或通过开展应急演练后发现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评审、补充、修订、完善,使本预案更具有科学性、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专项应急预案经补充、修改、完善后,经公司应急救援指挥部审批后,在公司内部重新发布。 各部门制订以及经补充、修改、完善后的应急处置措施,报公司应急救援指挥部审批、备案后,在部门范围内重新发布。 11.3应急预案备案 公司制订的总体应急预案经补充、修改、完善后,须报县(市)应急中心评审、审批、备案后,在公司内部重新发

34、布。 11.4制定与解释 本预案由公司应急救援指挥部办公室制定并负责解释 11.5明确应急预案实施时间、有关规定 本预案经县(市)应急中心批准、备案后实施。 12.附件 1周边位置、内部平面布置图 2风险分析及分析结果 3公司应急救援组织体系结构图 4公司救援指挥部应急处置工作流程图 5公司应急领导小组人员名单 6公司及地方相关应急指挥部门通讯联络方式 附件1 (1)企业周边位置、内部平面图                                                

35、    林                                                       道 场        路 林    场 生产区平面图 中 心         猪 路                                        沟                                   河 附件2风险分析及分析结果 一风险分析及分析结果 1主要危险有害物质 合成氨生产过程中涉及到的主要危险

36、化学品有:气氨、液氨、氢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硫磺S、甲烷CH4等,还存在有半水煤气、变换气、氨合成气等工艺气体。 2生产过程中主要危险有害因素 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如下: 2.1 化学毒物危害 合成氨生产过程中除涉及到液氨、气氨与CO2外,也涉及到含NH3与CO量不同的混合气。因此,如果这些有害气体泄漏,都可能会对操作人员造成严重的毒物伤害。液氨落入眼中能引起失明。低浓度氨对粘膜有刺激作用,高浓度可造成组织溶解坏死。 2.2燃爆危害 在合成氨生产过程中的绝大多数设备和管道中,都存在有易燃易爆物质,即一氧化碳、氢、氨以及其混合气,若在生产过程中遇明火、静电聚积等均可能

37、引起燃爆。生产过程中氢、半水煤气、合成气、氨等物质和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而且系统中压力较高,容易发生泄漏,遇高温、明火、雷电、静电等有引起火灾爆炸危险的可能。高速运转的压缩机、由于制造缺陷、轴振过大、轴温过高等情况引起火灾爆炸。液氨储罐在液氨受热气化时压力急剧增大,有发生爆炸事故进而发生火灾事故。 气柜中所贮存的煤气总量应始终保持在规定的范围内,过高时易造成倾斜而使煤气泄漏,过低时易造成气柜抽瘪,使系统检修时,煤气有可能倒回管道中而引发着火、爆炸及中毒事故。 此外,电气系统、冷冻装置、仪表控制操作系统、空分装置等也存在火灾、爆炸潜在危险。 2.3化学腐蚀 氨气易溶于水,水溶液

38、呈碱性,具有腐蚀性,氨水对钢铁等设备也有较强的腐蚀作用。厂内建构筑物、设备管道及操作人员如无完善有效的防腐安全措施,有可能造成灾难性的事故后果。     评价区域存在的氢氧化钠和强酸均为具有较腐蚀性的强酸、强碱,这些场所均存在强腐蚀危害。 2.4机械伤害     生产过程中高速旋转空气风机、煤气风机、氢氮气压缩机、合成气循环压缩机,制冷压缩机以及大量的液体泵等转动机械设备,此类设备因防护不良、操作失误、警示信号不灵等有可能使人遭受打击、挤压、绞卷、碾压、割刺等伤害。 2.5高空坠落与物体打击    在合成氨生产过程中建筑物与构筑物、装置设备、高空作业平台上有发生高空坠落或遭受物体打

39、击的危险。如造气系统、变换系统设备检修时,要攀登设备,另外氨合成系统的大多高压设备维修保养时,都是要框架上打开设备顶部法兰,将内件从顶部取出,属于高处作业,如果防护措施不到位,就可能发生高空坠落事故,或发生遭受物体打击事故。 2.6电气伤害 在合成氨生产过程中涉及到多台大功率开工加热炉、静电除焦设备、空气风机、煤气风机、氢氮气压缩机、合成气循环压缩机,制冷压缩机以及大量的液体泵,它们所配置的大功率电机、变配电装置、电缆、电线等电气设备、设施,因故障、老化、接地不良或误操作等原因均可引发人身触电伤害和设备损坏。 2.7高温灼烫和低温冻伤 企业使用的造气炉等设备、各种热力管道、高温反应器、

40、换热设备等高温热源有发生灼烫事故危险。皮肤接触液氨等低温介质能引起冻伤。 2.8起重伤害 在合成氨生产过程中,除锅炉和造气工段经常使用起重设备向煤气发生炉内加煤外,合成气压缩机维修时要使用单轨起重机,循环气压缩机、制冷冰机及较大型的转动设备在维修时都要使用吊链或电葫芦,碳化塔维修和氨合成塔更换催化剂时要使用吊车、吊链等。这些起重设备在使用过程中,都会因为操作人员未经培训或违章作业、被吊物体捆绑不牢、钢丝绳断裂(钢丝绳本身强度不够,钢丝绳被被捆绑的物体的棱角切断)、被吊物体重量不明,使起重设备超负荷等原因,造成严重的起重伤害事故。 2.9车辆伤害 锅炉和造气车间的用煤是使用车辆运输,产品

41、液氨和碳酸氢铵也采用公路运输,企业生产、维修需要时也会使用车辆,在驾驶员超速驾驶,防护设施不够、警示标志不清等情况时有可能造成车辆对人员的伤害。 2.10振动与噪声 各种大型压缩机、气流管道输送、排气、节流变压等流体振动噪音,不仅有可能损坏设备,损坏职工听力,而且影响信息传递交流,易诱发事故。 除此以外,造气车间可能存在粉尘危害等。这些危害企业也应有相应的防护措施。 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分布情况    生产过程中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分析情况见表。 表6-1主要危险危害分布表(“+”表示存在) 危险危害 类    别        煤堆场        造气        净化   

42、    合成        脱碳        碳化        氨库 火灾爆炸                +        +        +                +        + 化学中毒                +        +        +        +        +        + 化学灼伤                        +        +                        + 腐   蚀                +        +        +                +     

43、   + 电气伤害                +        +        +        +        +        机械伤害        +        +        +        +        +        +        高温灼烫                +        +        +                +        低温冻伤                        +        +                        + 高空坠落                +       

44、 +        +                +        + 噪声振动                +        +        +        +        +        车辆伤害        +                        +                +        + 粉   尘        +        +                                        每一种危险有害因素在各作业场所存在危害程度及分布范围有所不同,由表中可以看出,火灾爆炸、化学毒害、腐蚀在各单元分布较广泛,属于

45、重点防范的危险有害因素。化肥企业绝大多数岗位都是爆炸一、二级危险岗位。因此,火灾爆炸在合成氨、甲醇的生产中发生较多,是潜在危害很大的主要危险。 3.自然危险危害因素主要包括地震、雷击、暴雨、地质灾害、高气温及寒冷等不良气象条件。 重大危险源辨识 重大危险源辨识表 物品类别        设施、场所        危险性特征        最大存量(t)        临界量(t)        辨识结论 液氨        液氨罐区 生产区合成单元        有毒物质        96        (100) 40        是 一氧化碳和氢气混合物       

46、生产区气柜        爆 炸 下 限 ≤10%的气体        1.83        1        是 一氧化碳        生产区气柜        有毒物质        1.66        2        否 硫化氢        生产区气柜        有毒物质        0.017        2        否 甲醇        甲醇工段        中闪点易燃液体        1088        20        是 通过采用数学模型定量计算分析测算表明,液氨火灾爆炸最大死亡半径为48m,毒物泄漏最大死亡半径为99m。甲醇火灾

47、爆炸最大死亡半径为58m,据此可知,当按照现有设施的潜在危险性进行分级时,xx化工有限公司重大危险源分级为三级。 事故类型的确定 通过对生产装置进行重大危险源辨识和分析,预测可能导致的主要灾害形式是火灾和爆炸危险;可能导致的事故后果(事故形态)的伤害模型为自由蒸气云爆炸。 重大事故危害后果分析 重大危险源危害程度汇总表 危险场所        TNT当量 kg        自由蒸汽爆炸死亡半径 m        沸腾液体爆炸火球半径 m        火球持续时间 s        毒物泄露伤害半径 m 液氨储区        2.8×104        48   

48、    152.7        23.7        99 气    柜        CO1600,H2170        11        -        -        甲醇        W1088        58                        二.应急资源和应急能力评估: 1灭火器材配置表 名    称        型   号        数   量        (主要)位    置 消 防 栓                10个        合成4、造气1 消 防 箱                12个       

49、 合成4、造气3 干粉灭火器        50㎏        3台        干粉灭火器        35㎏        30台        合成17、造气4、 干粉灭火器        4㎏        150台        合成25、造气16、 CO2灭火器        3㎏        4台        供电4 消防水带                24套        合成8、造气6、 2 应急力量 (1)专职安全消防管理员    4人 (2)义务消防队员   50  人   队长:周建华   副队长:付红波 3 评估     Ⅳ级突发

50、事件和生产事故具有一定的救援能力;对于Ⅲ级以上的重大事故,企业本身救援能力不足,需要地方政府应急救援中心、县消防支队救援。 附件3xx化工有限公司应急救援组织体系结构图 附件4 xx化工有限公司公司救援指挥部应急处置工作流程图         附件5xx化工有限公司公司应急领导小组人员名单  (电话区号0377) 指挥职务        姓 名     

51、  现任职务        直拨电话        移动电话 指挥长        贾强义        总经理        65333284-387        15303779099 副指挥长        李文亮        副总经理        65333284-368        15837746888         冯德成        副总经理        65333284-375        15838785539         黄中        副总经理        65333284-        13569253744         杨思

52、满        副总经理        65333284-353        13838761162 成   员        丁锐锋        主任        65333284-306        13949372656         李新峰        科长        65333284-357        13569214660         范伟        科长        65333284-310        13949393026         卢健良        主任        65333284-340        1394930

53、3708         胡书兴        主任        65333284-329        13643774636         袁林各        主任        65333284-322        13838962165         周国朝        主任        65333284-366        13803874449         许明朝        主任        65333284-317        13598203423         扬延峰        主任        65333284-347     

54、   13569232823 附件6公司及地方相关应急指挥部门通讯联络方式 单位名称        电   话        备 注 市应急救援中心办公室        61615906        值班电话 中共内乡县委                值班电话 内乡县人民政府                值班电话 火警报警电话        119        值班电话 医务报警电话        120        值班电话 交通事故报警电话        122        值班电话 日常报警电话        110        值班电话 南阳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南阳市应急中心)        63137666        值班电话 内乡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值班电话 内乡县环保热线报警电话                值班电话 内乡县公安消防支队                值班电话                 值班电话                 值班电话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相关资源

更多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sobing.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