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现实技术在电视新闻报道中的应用

上传人:卢****6 文档编号:253590061 上传时间:2025-03-16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4.95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增强现实技术在电视新闻报道中的应用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增强现实技术在电视新闻报道中的应用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增强现实技术在电视新闻报道中的应用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资源描述:

《增强现实技术在电视新闻报道中的应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增强现实技术在电视新闻报道中的应用(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增强现实技术在电视新闻报道中的应用 摘要文章首先简单介绍了当前媒体行业开展的背景和新技术创新给传统行业带来的挑战,接着对增强现实技术进行了概念描述,结合在新闻媒体方面的应用简单探讨了该技术的优势和开展前景,重点从3个方面对增强现实技术在电视新闻报道中的应用形式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包括新闻专题直播类、新闻数据可视类以及新闻情景再现类,从技术应用的效果和在应用上的呈现形式上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为该技术的广泛应用和推广提供了理论和实践支持,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增强现实;电视;新闻报道;应用 中图分类号G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708〔2021〕234-0078-02 随着技术

2、的迅猛开展,新兴媒体技术层出不穷,媒体行业竞争愈加剧烈,作为传统媒体行业,电视新闻在新媒体时代怎样通过创新求变来不断完善技术特点,在迎合受众不断变化的审美体验过程中,如何突破传统束缚,吸引受众人群的注意力,增强其良好的视觉体验,这是摆在媒体人面前的一道难题。增强现实技术在日常的新闻播出中除了可以满足新闻的真实性、时效性、社会性等根本要求外,还能对新闻传播过程中所蕴含的美感以及受众对新闻呈现形态进行全方位展示,从而给观众带来实时互动体验和享受超越现实的视觉盛宴。 1增强现实技术的定义 增强现实〔AugmentedReality,简称“AR〞〕是指将虚拟信息叠加于现实世界之上,使现实增强。信息

3、合成、即时互动、情感构建是该技术所具有的典型特征;三维建模、实时视频跟踪、虚实融合是其主要技术支撑。它是一种实时叠加计算摄影机影像的位置和角度,并将其与视频、三维模型、图像紧密连接起来的技术。AR技术是一种将图形图像的信息识别与视觉跟踪充分结合,并通过数字方式呈现具有强烈沉浸感的交互技术。 2增强现实技术在新闻媒体应用的优势和前景 增强现实技术的应用让传统新闻报道产生了吸引力和增加了新的视角,能够更好地效劳和展现主题,可以打破传统思维的局限性,设计出适合主题的全媒体的展现形式,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现实意义。在未来,增强现实技术可能会与智能 结合,这也是社会群众的重点关注要点,以增强现实技

4、术為媒介的新闻报道本身具有一定的公众事务能力,必将在未来大型事件的调查报告中得到广泛应用,其与网络技术的开展步伐相对一致,利用科技创新将收集的感观信息赋予周围环境并被人熟悉,未来一段时间必将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这也给新闻工作者提出了新的挑战,包括及时捕捉行业特性并创新领域研究,使其更好地效劳于社会。 3增强现实技术在电视新闻报道中的应用形式 增强现实新闻借助了AR技术本身所具有的技术特点将真实发生的新闻要素进行资源整合,实现了新闻美的再跨越。基于AR技术的电视新闻,从应用形式上可以概括为以下3种: 所谓专题直播是指在电视日常的新闻播报中,针对某个特定的新闻对象,这个对象可以是具体的人

5、物、事物,也可以是某个抽象的领域而进行直播报道的新闻节目形态。专题直播类节目具备了新闻直播的以下特征: 将AR技术应用于新闻专题直播可以增强直播互动的感染性。由于新闻录播的方式缺乏节目与受众的互动交流,而专题直播那么摒弃了这种缺陷,其常以现场连线、互动平台、特邀嘉宾等方式为新闻受众提供互动体验,AR技术将直播互动的体验推向了新的维度,它将直播环境、主持人和新闻受众有机高效的链接起来,其本质是将新闻信息的感染力贯穿于直播现场、直播间和受众空间,在融合共鸣的理解认知中更好的调动了受众的视听感受。除此之外,它能突出展现了现场原生态性,作为新闻报道的重要价值表达,实时性和真实性在专题直播类节目中自然

6、有淋漓尽致的表现,AR技术满足了新闻受众对于新闻事件的新鲜感,使得受众能够第一时间接收最有原汁原味色彩的新闻信息,是不带有任何新闻包装和后期美化色彩的原生态新闻播报方式。因此,它更易于触动新闻受众心理上的审美期待,并牢牢吸引和抓住能动的受众关注。在动态现场极富悬念感方面,直播现场的新闻事件的开展过程具有随机性和不可预测性等特点,决定了新闻专题直播常常伴随着戏剧性和悬念性,依托于AR技术强烈的叙事性和时空交互性,能够更好的配合主持人的解说,有效衬托直播气氛。新闻现场的悬念感的刻意营造,充分迎合了新闻受众的收视心理,在激发其收视欲望和延长滞留时长的同时到达良好的收视体验。 数据可视化是通过对

7、海量数据资源的挖掘,让数据说话的方式革新新闻播报方式。AR技术正是适应了数据新闻表达方式的新要求,结合数据信息特征,通过对数字信息进行直观化和虚拟化处理,使得隐藏在新闻信息背后的叙事逻辑更加直观的呈现于新闻受众面前,成为更加形象的信息资源,其显著特征如下: 新闻呈现方式极富艺术表现力,数据可视化新闻利用AR技术演示手段,将新闻数据更加直观逼真的进行可视化呈现,这是一种极具信息展示张力的虚拟化视觉数据呈现方式,可以借助线条、形状、色彩、动作等诸多设计元素,并通过重复叠加、虚实比照、色彩渐变等艺术化加工手段,更加优雅的展现新闻的视觉魅力,从而提高新闻数据信息的视觉感染力,从理解性和情感性上都使得

8、新闻受众能够更加贴切的融入到新闻审美中。新闻信息承载量显著增大,其主要表现形式是新闻信息图表,而作为视觉化工具的信息图表,那么包含了图形、表格、图解、地图等多种表达方式,可以充分利用文字数据、图形图像、色彩搭配、动画演示等视觉要素,并通过对大量的新闻信息进行数据挖掘,提高了信息的丰富性和内在逻辑表达性。通过AR技术处理,大大提供了新闻交互性,这种基于时间节点的新闻坐标维系使得新闻信息突破了原有的静态特性和二维特性,在更多元的维度中充分利用了更多的数据量。数据新闻叙事性增强,数据可视化通过技术手段将零散的、缺乏感情色彩和逻辑关联度的新闻数据进行再塑造,增加了新闻信息承载量,增强了新闻的叙事性。以

9、AR技术作为根底平台的数据可视化,展现了数据背景及数据联系,从直观的数据抽象出新闻信息的叙事情景,最终使受众在虚拟与现实结合的播报方式中享受新闻信息的内在价值。 电视在呈现给受众时都或多或少的存在一些缺憾,尤其是作为突发事件的电视新闻报道,如地震、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飞机失事、火车出轨等交通事故,或者宇宙星际探索等一些相对抽象的新闻事件,往往是转瞬即逝或者在短时间无法有效获得现场画面。增强现实技术介入新闻情景再现,是通过后期设计和导演,结合软件技术模拟原始场景,对于已经消失的现场情节进行模拟重构,从而给观众提供一个再次探究新闻现场的时机,增强现实类的情景再现节目形态表达了其特有的优势:首先

10、,弥补了新闻事件报道断点,有效解决了由于现场资料缺失而造成的事发现场复原困难,在尊重新闻事实的前提下,通过完整的新闻架构充分发挥了新闻叙事的真实性;其次,充分利用语言、画面和情境相结合的方式,通过三维技术及虚拟技术展现逼真的新闻画面,丰富了叙事语言,强化了观众的理解和接受;再次,虽然情景再现因再创作而生那么不可防止带有一定的主观色彩,但通过后期虚拟技术的运用可使新闻报道更富有情节性和悬念性,有效促进新闻叙事的张力。 4结论 基于增强现实技术的新闻呈现,通过对新闻信息的总结梳理,将新闻数据信息以及背后的逻辑关联性以图示化的视觉元素来表现,是新闻传播媒介运用视觉艺术作为传播表现手法的创新实践,

11、从而到达了迅速、及时、有效地传播新闻信息的目的。增强现实技术有效增加了新闻事件的关注度以及新闻信息的承载量,并通过极具感染力的表现方式,使得新闻受众在关注新闻的同时能够激发更深层次的心理共鸣。与此同时,由于制作本钱和周期的限制,其在使用范围上具有局限性,即使能够突破本钱和制作周期的束缚,该技术在电视新闻报道中呈现的效果也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只有不断增强新闻从业人员的技术设计能力,经历长期的时间磨练和经验探索,才能制作出精品的电视新闻报道节目,这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 参考文献 【1】郑刚.基于增强现实媒介的新闻叙事创新策略探索[J].新聞传播,2021〔15〕:57-58. 【2】索尼娅·利文斯通.理解电视:受众解读的心理学[M].北京:新华出版社,2021. 【3】陈霞.AR技术在电视新闻中的应用探索[J].视听界,2021〔3〕:83-84. 【4】帅俊全.AR技术在电视新闻报道中的应用[J].中国出版,2021〔14〕:58-60. 【5】刘沁娟.新华社新媒体中心:AR突破两会报道思维局限[J].中国出版,2021〔14〕:58-60. 【6】武强.全媒体时代短视频新闻“实景+虚拟〞的融合策略——以?无人机航拍:换个姿势看报告?为例[J].传媒,2021〔23〕:27.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相关资源

更多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