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风险隧道管理实施细则(doc10页)(正式版)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253591155 上传时间:2025-03-16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459.49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高风险隧道管理实施细则(doc10页)(正式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风险隧道管理实施细则(doc10页)(正式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风险隧道管理实施细则(doc10页)(正式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资源描述:

《高风险隧道管理实施细则(doc10页)(正式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风险隧道管理实施细则(doc10页)(正式版)(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高风险隧道管理实施细则 1总则 1.1 为有效防范和规避隧道建设风险,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 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规范隧道风险管理,保证隧道施工 安全,根据《铁路隧道风险评估与管理暂行规定》(铁建设[2007]200 号)、《铁路工程安全风险管理暂行办法》(铁建设[2010]160号)、 《客运专线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4-2005)、《铁路隧 道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结合本项目管理的隧道工程特点,制定 本细则。 1.2 本细则所称风险管理是指参建各方通过风险计划、风险评 估、风险控制,落实“抓源头、抓过程、抓细节”的管理要求,减少 风险的影响,以较低、合理的成本

2、获得最大安全保障的管理行为。 1.3 项目以设计阶段隧道风险评估为基础,结合地质勘探新成 果、超前地质预报成果、施工揭示地质情况和监控量测结果,对隧道 风险工点进行动态调整。 1.4 本细则适用于本项目管辖的隧道风险管理。 2管理机构与职责 2.1 项目成立隧道风险管理领导小组、技术方案组、现场工作组, 按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管理体制进行隧道风险管理。 2.1.1 领导小组 组长:赵万里 副组长:陈文柱 组员:李豪杰李军宝宋立塔邢杰立 2.1.2 技术方案组 组长:尹成虎 组员:韩仁利侯鹏侯自彦王海娟 2.1.3 现场工作组 组长:李应国赵晓宇 组员:荆鹏文亚平柯尊

3、国李晋超 2.2 工作职责 2.2.1 领导小组职责: (1)组织制定隧道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工作实施细则; (2)审批技术方案组提报的风险隧道施工技术方案; (3)检查、监督、协调和处理隧道风险管理工作中的有关问题; (4)负责事故抢险组织、指挥等工作。 2.2.2 技术方案组职责: (1)编制风险隧道施工技术方案并报领导小组审批; (2)检查技术方案落实情况。 (3)定期技术骨干对重、难点施工技术方案进行检查。 (4)根据现场工作组提报的资料,动态调整隧道风险等级。 (5)组织编制应急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 2.2.3 现场工作组职责: (1)按项目标准化管理要求和

4、隧道风险管理细则,组织现场落 实批准的隧道风险技术方案; (2)对重大风险源进行全过程的卡控。 2. 3工程部在领导小组和技术方案组领导下, 负责隧道风险日常 管理工作,负责收集信息、建立工作台帐、提请领导小组和技术方案 组开会研究有关事项、编发会议纪要,检查工作落实情况。 3风险管理实施 3.1隧道工程概况 3.1 .1 本标段担负正洞 DK119+000- DK124+9401程段,共 5980m 以及3#城上斜井共1384m的施工任务。 ①隧道穿越恒山山脉,地面山高谷深,隧道北端(海拔1103m)〜 隧道中段( 1947m),相对高差845nl地形起伏较大。地质先历经伸 展

5、挤压变质迭加改造部分熔融后经多期强烈构造变形沉积构成现今 复杂的地质构造,有19处主要断层,多处褶曲。围岩(主要由IV级、 V级)主要是由沉积岩演变而成的副变质岩,有砂、风砂、泥、泥灰 质、硅质、钙质、火山熔融多种成分,普遍含有大量云母,岩性复杂, 变化频繁。 ②隧址内褶皱发育,多为角闪斜长片麻、花岗片麻岩、断层岩等, 节理裂隙发育,呈碎石角砾状,手捏易碎。 ③地下水赋存条件好,具有承压性,承压高度达 41米。地下水 很发育,掌子面呈柱状或雨线状涌水 3.2 风险评估程序和评估办法 3.2.1 施工阶段风险评估流程图

6、 ②评估小组在组长的组织下对各类风险进行评估或再评估 对新增风险及时进行风险评估,为风险管理提供依据。 ③在组长的组织下,评估小组各成员根据以往的施工安全经 验和相关的安全知识进行讨论,尽量进行较为全面的安全风险评 估,实现顺利施工和保障人身安全的生产目标。 ④结合日常安全检查和月度安全检查,将安全风险评估结果 及时通报各相关部门和作业班组。 3.2.5风险识别和评价办法 ①风险识别主要依据隧道施工设计图和铁

7、道部颁发的《铁路 隧道风险评估与管理暂行规定》(铁建设[2007]200号)中的“表 4.6.3矿山法施工风险因素核对表”、“表4.6.4洞口段隧道施工 风险因素核对表”、“表 4.6.7-1〜4”、“表4.6.8 ”等风险因 素核对表。 ②风险评价方法主要依据铁道部颁发的《铁路隧道风险评估 与管理暂行规定》(铁建设[2007]200号)中的“4.2铁路隧道风 险分级和接受准则”相关内容。 3.3风险评估内容 隧道风险清单 隧道初始风险等级走 仰坡周围的排水系统在雨季前及边、 仰坡开挖前完成。洞口土石方工 程施工应自上而下分层开挖、分层防护,当地质条件不良时,应采取 稳定边坡和仰坡的措

8、施。洞口石方采用浅孔小台阶爆破,边、仰坡开 挖应采用预留光爆层法或预裂爆破法。 任何工程林有风 鱼源类 险,帮逋过风险镇到评价 与售®¥段相翳 目又变 质构造、地下水、 4犍贪识 /J、Y 咖!储海脚发重期E别 12分福网险爰理概率 3— 可能引 ' 恢E 发重大安 4 j±. 事故高度 避弁雨季邈捱李:市 徐底容芹 需邮潼 人威在 邻丁程 护或 5 MBS 4 j±. 可能损 事故高度 害人员身 不及 掰章应先 检酰卅麻坡 进幅不南断国 早完此例施J曲 可能引发重决战 可能引 面鲂护 或初支不及时或 方法不当

9、低或车速过快 洞顶落右 高能振项诬身 体健康 W 3.4.2 本标段隧道为长隧道、隧道埋深浅,特别是洞口浅埋段容 易产生坍塌冒顶、引起地表沉陷或边坡滑坍,危及施工人员及设备安 全。 风险对策:洞口浅埋段施工前应先进行地表加固, 在施工图中已 经有详细的加固方案。施工时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应建立完善的监控 量测系统,及时进行拱顶下沉、周边位移及地表沉降量测,及时掌握 围岩变化情况。当发现监测异常时,应及时采取超前小导管支护措施, 并对围岩进行注浆加固处理,必要时可采取地表注浆处理措施。 根据 围岩条件及监控量测资料,合理确定开挖进尺,以确保开挖、支护质 量及施工安全。尽早进行仰拱落底施

10、工,及时使支护结构封闭成环, 以减少围岩变形,并严格控制落底进尺。隧道开挖施工时,根据设计 工法施工,雁门关隧道出口隧道出口及3#斜井进洞采用三台阶临时仰 拱法进洞。隧道开挖后,应及时架立钢架,施做锚杆及喷混凝土支护 措施,并遵循“管超前、勤量策、及封闭、强支护”的施工程序。 3.4.3 隧道为软弱围岩,地层破碎带施工中易出现局部掉块现象, 危及施工人员及设备安全, 风险对策: 施工中加强控制爆破,减少超挖现象,对局部掉块 地段挂网喷混凝土回填密实,在局部节理发育,有基岩裂隙水渗出地 段,设钢架进行加强,同时进一步优化施工组织,加快仰拱及二次衬 砌的施做。 3.4.4 隧道用电及照明安

11、全技术措施 指挥部设电气工程师或技术员一名,负责安全技术档案的建立和 管理。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并认真执行 电工必须熟悉用电安全规程、规范,认真执行。并建立临电档案, 及时记录有关资料。电工负责填写临电记录和维护临电线路及操作开 关。 线路开关及设备每月检查一次,包括线路的绝缘测试,接地电阻 测试,设备绝缘测试及线路设备的检查等。 配电系统全部采用TN-S系统,所有用电设备的外壳必须与专用 的PE线相连通,总接地电阻必须小于 4Q。 手持式用电设备的保护地线应在移动电缆芯内,其截面大于 彳2 2 1.5mm。 维修和操作开关时,电工必须穿戴绝缘鞋、手套,必须使用绝缘 工具。

12、洞内安全照明电压不得大于36伏,且输电线路长度不大于100m 洞内设备移动前进行检查,不得与电力电缆相接触或钩挂。在移 动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保证电力线的安全。 在抽水机站等重要场所,设置安全照明。漏水地段照明应采用防 水灯头和灯罩,不安全因素较大地段必须加大照度。 现场配备灭火工具、器材,确保现场电气设备及其他设备的安全。 做好现场管理及安全用电工作,隧道内高温潮湿,施工作业面使用 36V安全电压照明。动力线采用架空电缆线,不得使用裸线。电气设 备要有可靠的保护接地。电工、电焊工为特殊工种,必须经考试合格, 持证上岗,现场用电必须有专职电工负责,严禁非专业人员操作、维 修电气设备,严禁

13、私自接线。 洞内电力设施定期检查,专人负责洞内用电设施引接、维修和更 换,确保洞内施工照明和用电设备的正常运转。 为了保护工程、保障施工人员和群众的安全,洞外在必要的地点 和时间内,设置照明和防护、警告信号和看守人员。 3.5残余风险评估 在及时采取相应的风险对策措施后,隧道的施工风险会相应降 低,但不可能完全消除,故在结合初始风险评估结果和制定对策措施 的基础上,对隧道的残余风险进行再评估。评估结果见下表: 隧道残余风险等级表 序号 风险因素 风险事件 、Z._U、A 概率等级 后果等级 风险等级 3. 1 H 6Hli罐*隰带估 过对廨利关隧谑 鼎龙

14、 变形塌方 i出口及雁门关M 3 家道 3#斜中 2 噬工朝风险 中度 的评估, 初步正 讲出口 破扁*也隙方一 题!邮褊隧道出 用方曲图B施T 口致雁「理莠隧乏 与1#己的环倍风脩 1 3#斜井有 :在的变形塌. 用了必要的一 方、腌道 一科措施 人土1± 后窿低 学雕理勒取 r 1 /CH h J 士 l、/兄力也 孑残IM自存在, 'L、j。 pcy 1 y )因此在隧二 m 4 Xi H J — … 4,, 苴施工中将正 一,|_L n曰〃出 L蝴 强隧道 :风险管理W作, 确保隧道施 工安全。 中度 5 通风不及时、干 钻、作业/、戴防 护用具 尘、毒、噪 声污染 3 1 中度 6 洞内电路安装、 维护或使用不规 范或违章 触电 2 3 中度 7 清危排险不彻底 或初支/、及时或 方法不当 洞顶落后 2 3 中度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相关资源

更多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