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的反思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253593461 上传时间:2025-03-16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3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英语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的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英语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的反思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资源描述:

《英语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的反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英语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的反思(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英语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的反思 镇江一中 仇爱华 [摘要]用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的原理从如何恰当运用多媒体技术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果方面探讨了多媒体技术的实施运用过程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 主体发展 认知特点 教育情境 常规教学手段 以计算机辅助教学为代表的信息加工技术迅速兴起并逐渐走进英语课堂,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创造出知识,学问来源多样化的教育情境和学生可参与的生动活泼的学习情境,使学生在丰富的艺术感染之中受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功效,为学生素质的发展提供了无限广阔的天地.然而在实际运用和操作中, 常会出现适得其反的情况, 有时教师的良苦用心得不到应有发挥, 学生 学习效果反而不

2、明显.是什么原因导致这种情况的出现呢, 我认真反思,反复学习,认为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 以促进学生主体发展为目标 "教学过程是一种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持续不断的活动."因而教学过程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和主体性.多媒体技术教学集动画和声音于一体,把素材通过动画片的形式展示给学生,生动形象地呈现教材中的语言材料,增强了学生的视觉,听觉等感官效果,同时也一定程度上帮助了学生对文章或对话内容的理解.然而,不容我们忽视的是:用多媒体展示的材料,只是把文中情景和有声语言展示给学生,它无法取代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景中用英语进行的交际操练,更无法取代学生的思维训练.所以,我们

3、在使用多媒体技术时,应当把学生置于主体地位,以学生在不断地语言训练中理解并掌握教材为目的;以学生明确要求,调节他们的注意力为切入口;以促进学生动脑动口,积极参与为着眼点;并注意及时的反馈矫正,恰到好处地发挥教师的主导,学生的主体和多媒体的辅助作用. 比如SEFCBookI,Unit17 Milu Deer Return to China 一课,我是这样利用多媒体技术避开传统的使学生处于被动地位的讲解式来演示的:出示两幅图片,(一幅为麋鹿,一幅为普通鹿),进行比较,说出相同点与不同点;利用图表反映今昔麋鹿不同生活环境.播放录像观看麋鹿在石首公园的生活情况.每一过程都精心设计,注意导向,特别注意

4、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主体性.最后提出极具挑战性和创新性的问题:"假如你是野生动物协会会长,你将如何采取措施保护野生动物 "学生分小组讨论,接着每组向全班汇报,汇集各组处理方式后,再共同总结.这样一来,教师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帮助他们跳出了被动灌输的困境,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也很自然地用英语思考,积极地进行英语语言输出.此时,相对传统的灌输式,封闭式教学方法而言,取得的教学效果和教学效率是不言而喻的. 二,与课程资源相整合 多媒体技术是当代教育技术的最为先进的手段.课件是其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制作和使用课件是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但我们不能把英语课上成一堂"图片展示

5、课"或"音乐欣赏课".这就需要教师充分挖掘教材内容,仔细体味编者意图,广泛搜集相关素材,精心策划制作课件.教学需要多媒体,但用了多媒体未必就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益;教学设施再高档,也只有适用于具体的教学目的时才具有效力. 一方面,课件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本知识而设计的,所以课件不应是课本的拷贝,而应来源于课本又高于课本.另一方面,课件的设计必须与课本紧密结合,注重学科本身的特点,尤其要把握课件与课本结合的度.比如 SEFCBookII Life in the Ocean这一课,恰如其分地运用多媒体技术是锦上添花,但如果整节课全部是美仑美奂的图片或是各种古怪稀奇的声音,表面上热热闹闹,其实只是本

6、末倒置,根本不利于课堂教学. 三,服从学生的实际需要 1.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心理特点 多媒体教学为我们提供了克服传统教学弊端的全新的教学方式,使抽象的,枯燥的学习内容转化成形象的,有趣的,可视的,可听的动感内容.教师可以摈弃昔日"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学生们也可以依靠电脑和软件的帮助,积极地卓有成效地自学.但事实上,并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能够做成相应的课件,也不是所有的能制成课件的教学内容都必须通过课件来呈现.课件的选择和使用必须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心理特点.不同的年龄层次所认可的课件设计形式也不同.如小学英语的课件若多点动画,多点音乐效果肯定不错.但高中英语就

7、大不一样了.一个能花几分钟就能在一般教室完成的教学内容,决不需要制作一个复杂的动画来完成,否则是事倍功半的.比如课文中常见的情景对话, 阅读文章就比较适合用课件来呈现,而语法知识讲授还用课件就显得有些杀鸡用牛刀,甚至有些不伦不类了.所以并不是什么内容都需要做成课件,也不一定做成课件的内容上课效果就一定好,而应该从学生实际出发,有针对性的选取适当的教学手段,灵活地运用多媒体技术为教学服务. 2.符合学生的情感需要 多媒体教学引入英语课堂应该体现出一种新的教育思想,新的教育观念,而不只是教学内容数量上的增多,手段上的新颖.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是人,课堂里应当充满了"情".课堂中的动态交流,不仅仅

8、是知识的流动,还有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感情的交流."师生之间课堂上互动性的交流应该是最有效的教和学的途径."(见下图) 由上图可知,目前教学已从强调教材的单因素到强调教师,学生,教材和情境四因素的整合.课程变成一种动态的,生长性的"生态环境", 是四因素持续交互的动态情境. 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语言学科,必须通过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大量的用英语进行的交流,才能培养学生英语交际能力.计算机多媒体仅仅是辅助教师教学的工具中的一种,尽管是先进的现代化教学工具,也只能起到为教学服务的作用,不要让越来越多的"人机对话"淡化甚至替代了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交流.否则,现代媒体成了教学机器

9、,教师成了只会按键盘的"机械手",这样的课堂教学看起来生动活泼,实质上冰冷死板,极不利于学生完善人格,发展个性等.以SEFCBookII,Saving the Earth(Lesson34)这一课为例,如果仅仅是教师不停地放映录像,出示有关污染的图片或是学生填填表格,听听音乐,而忽视师生间,学生间的情感交流,没有适合学生身心发展需要的情境,这节英语课就变成了多媒体课件展示课,那么学生只会看得眼花缭乱,不知所以,也不会达到预期目标.但是如果我们在多媒体图片或录像展示之后,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进而进行pair work ,group work ,character presentation,re

10、ading 或其他的师生间的口头交流活动;如果我们重视情境创设,注重情感交流,其效果自然也就大不相同了.. 四,与常规教学媒体和手段相结合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计算机多媒体固然有其它媒体所无法比拟的优越性,但其它媒体和教学手段的许多特色功能也是它无法完全取代的,如实物,简笔画,图片,录音机等在课堂教学中的功能不可忽视.所以,教师不应一味赶潮流,而应根据教学需要合理选择合适的媒体和手段,以便发挥其各自的长处.否则,不切实际的多媒体课件只会造成隐性浪费.如听力训练虽然也可以制成课件,但一般情况下倒不如使用录音机来得方便有效.再比如有些课件,因为多媒体技术水平的限制,做起来耗时多,而又收不到理想

11、效果.本人曾将SEFCBookI,Unit 22 Britain and Ireland(Lesson86)做成课件,我花了很多精力设计了课文的导入部分,从数十张光盘上编辑剪接了图片和背景音乐,想通过介绍各国风光引出本文课题.原以为上课的效果肯定好,结果却适得其反.我在上课时发现,虽然学生的情绪都调动起来了,好像很热闹.但和主题联系得有些牵强,影响了整体效果.还不如利用地图直接导入主题来得方便,清楚. 苏霍姆林斯基说:"能够把少年' 栓'在你的思路上,引着他们通过一个个阶梯走向知识,这是教育技巧的一个重要特征".多媒体技术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手段,向我们展示了一个美好的前景.因此作为教师,我们应当多学,多想,多尝试,挖掘它的巨大潜力. 参考文献: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新课程中教师行为的变化》 教育科学出版社《师生沟通的艺术》 教师 教材 情境 学生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相关资源

更多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