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甘肃张掖中考化学真题及答案



《2020年甘肃张掖中考化学真题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甘肃张掖中考化学真题及答案(1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2020年甘肃张掖中考化学真题及答案 可能用到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0:16 Na:23 S:32 C1:35.5 Fe:56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并合题意) 1.下列发生在身边的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纸张燃烧 B.粮食酿酒C.酒精挥发D.钢铁生锈 【答案】C 【解析】A、纸张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属于化学变化,故A错。不符合题意。 B、粮食酿酒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B错;不符合题意; C、酒精挥发是由液态变为气态,只是状态的改变,属于物理变化,故C正确;符合题意
2、; D、钢铁生锈生成了主要成分是氧化铁的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D错;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2019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垃圾分类处理,回收可利用资源,减少环境污染”。垃圾分类,从我做起。下列可回收垃圾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 A旧报纸 B塑料瓶 C玻璃瓶 D.铝制易拉罐 【答案】B 【解析】A、旧报纸不属于有机合成材料,错误;不符合题意。 B、塑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正确;符合题意; C、玻璃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错误;不符合题意 D、铝制易拉罐是金属材料,错误; 不符合题意; 3.2020年1月14日,C919大型客机第二架机迎来了进入2020年后
3、的第一次飞行。C919部分机身采用了新型的铝锂合金。铝锂合金中铝(Al)元素与锂(Li)元素的本质区别是( ) A.相对原于质量不同 B.原子的中子数不同 C.原子的电子数不同 D.原子的质子数不同 【答案】D 【解析】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不同,所以铝元素与锂元素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不同。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为减少“白色污染”,提倡自带购物布袋 B.煤、石油、天然气属于化石燃料,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C.对铁制品进行防
4、锈处理,可以有效减少金属资源的浪费 D.开发新能源汽车可减少汽油、柴油的使用,从而减少环境污染 【答案】B 【解析】A. 为减少“白色污染”,提倡自带购物布袋,有利于环境保护。正确,不符合题意; B. 煤、石油和天然气等属于化石燃料,是由古代生物的遗骸经过一系列复杂变化而形成的,是不可再生能源,故错误,符合题意; C. 开发新能源汽车可减少汽油、柴油的使用,可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从而减少雾霾天气现象,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 给钢铁制品进行防锈处理,不仅可节约资源,节约能源,而且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 5.下列操作不正确的是( )
5、 A.加热固体 B.取固体粉末 C.稀释浓硫酸 D.检查气密性 【答案】C 【解析】A、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取用的液体的用量不能超过试管溶积的三分之一,要外焰加热,试管夹夹在中上部,A操作正确。 B、取用粉末状药品,试管横放,用药匙或纸槽把药品送到试管底部,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C、稀释浓硫酸时不能将水倒入浓硫酸中要将浓硫酸倒入水中,防止水浮在浓硫酸的水面上沸腾溅出,C操作不正确。 D、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先将导管放入水中然后用手握住试管外壁看导管口是否有气泡冒出,D正确。故选:C。 6.下列区别物质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A. 用
6、燃着的木条区别O2和N2 B. 用澄清的石灰水区别CO和CO2 C. 用燃烧法区别羊毛织物和棉织物 D. 用酚酞溶液区别氯化钠溶液和稀硫酸 【答案】D 【解析】A. 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氮气使带火星的木条熄灭,现象不同,可以鉴别,个方法正确; B.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氧气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现象不同,可以鉴别,故方法正确。 C. 羊毛织物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棉织物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燃烧羊毛织物有烧焦羽毛气味,燃烧棉织物有烧纸的气味,所以可以采用燃烧法鉴别,故方法正确; D. 稀硫酸显酸性,而氯化钠溶液显中性,都不能使酚酞试液变色,无法鉴别,故方法错误;
7、7.在X、Y、Z三种金属,如果把X和Y分别放入稀硫酸中,X溶解并产生气泡,Y不反应;如果把Y和Z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在Y表面有固体物质析出,而Z没有变化。根据以上实验事实,判断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的顺序为。( ) A. X、Y、Z B.Z、Y、X C.Y、X、Z D.X、Z、Y 【答案】A 【解析】有X、Y、Z三种金属,如果把X和Y分别放入稀硫酸中,X溶解并产生气泡,Y不反应,说明X的金属活动性比氢强,Y的金属活动性比氢弱,即动性X>H>Y。如果把Y和Z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在Y表面有固体析出,而Z没有变化,说明Y的金属活动性比银强,Z的金属活动性比银弱,即动性Y
8、>Ag>Z。根据以上判断,则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X>Y>Z。故选:A。 8.“宏观-微观-符号”三重表征是化学独特的表示物质及其变化的方法。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图所示。现在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从反应类型看: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 从微观构成看:四种物质均由分子构成。 C. 从反应价值看:该反应能获取清洁能源,延缓温室效应 D. 从表示方法看: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2H2OCH4+2O2。 【答案】A 【解析】A、置换反应是指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化合物的反应,该反应中的反应物甲烷和水都是化合物,故此反应不是
9、置换反应;符合题意; B、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该反应是二氧化碳分子和水分子反应生成甲烷分子和氧分子,四种物质均由分子构成,故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该反应是二氧化碳分子和水分子反应生成甲烷分子和氧分子,该反应能获取清洁能源,延缓温室效应,故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D、从表示方法看: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2H2OCH4+2O2,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不符合题意; 9. 右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的溶解度大于b的溶解度 B.P点表示t1℃时a、c两物质溶解度相等 C.将t1℃饱和的c
10、溶液升温到t2℃,得到的是不饱和溶液 D.将t2℃,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所得溶液中溶质质最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b>a=c 【答案】B 【解析】根据溶解度曲线判断 A.t1℃时,a的溶解度小于b的溶解度,t2℃时,a的溶解度大于b的溶解度; B.P点表示t1℃时a、c两物质溶解度相等; C.c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将t1℃饱和的c溶液升温到t2℃,得到的是饱和溶液; D.将t2℃,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a、b所得溶液为饱和溶液,c为不饱和溶液,所得溶液中溶质质最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b>a>c。故选B。 10. 除去下列物质中杂
11、质,选用试剂和操作方法不正确的是。 物质 所含 除去杂质的试剂或方法 CaO固体 CaCO3固体 加热。 Cu Fe 加过量的稀盐酸后过滤,洗涤,干燥。 NaCl KNO3 硝银溶液。 CO2 CO 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答案】C 【解析】A、CaCO3固体高温煅烧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正确。 B、过量的稀盐酸会把铁完全反应掉,而铜与稀盐酸不反应,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C.加入的硝酸银会和需要保留的物质氯化钠发生反应,不能除掉杂质,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D、CO能与灼热的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
12、二氧化碳,反应把原物质除去,并且没有引入新杂质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二、填空与简答(本题包括四小题,共24分。 11.(4分)现有①水;②酒精;③氧气;④一氧化碳;⑤小苏打;⑥金刚石等物质,请选用以上物合适的代号填空。 (1)可用于急救病人的气体是 。 (2)被誉为生命之源的物质是 。 (3)有毒且易于血红蛋白结合的物质是 。 (4)治疗胃酸过多症的一种药剂是 。 【答案】(1)③(2)①(3)④(4)⑤ 【解析】(1)氧气可供给呼吸,可以用于急救病人;
13、 (2)被誉为生命之源的物质是水; (3)一氧化碳有毒,并且易于血红蛋白结合; (4)碳酸氢钠是在医疗上可以治疗胃酸过多症,碳酸氢钠的俗名是小苏打; 12. (4分)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基本工具。请用合适的化学用语填空。 (1)镁的元素符号 。 (2)表示两个氢原子 。 (3)保持二氧化硫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 (4)由氧和铝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 。 【答案】(1)Mg (2) 2H (3)SO2 (4)Al2O3 【解析】(2)书写元素符号时,注意
14、“一大二小”,镁的元素符号是Mg。 (2)标在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个数,两个氢原子表示为:2H。 (3)二氧化硫是由二氧化硫分子构成的,其化学性质由二氧化硫分子保持,符号为:SO2 (4)由氧和铝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氧化铝,化学式为Al2O3 主食 米饭 副食 红烧牛肉、炒鸡蛋、咸味花生 饮品 酸奶 13. (7分)2019年12月以来,我国部分地区突发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安全。科学防疫,从我做起。 (1)饮食:合理膳食,保证营养均衡,可以提高人体对新冠肺炎的抵抗力。右表是小明家里今年某天午餐的食谱。 ①红烧牛肉中富含的营养物质是
15、。 ②从营养均衡的角度分析,该食谱中还缺少的有机营养物质是 。 (2)消毒:84消毒液是一种以次氯酸钠(NaClO)为主要有效成分的高效消毒剂。 ①次氯酸钠属于 。选填氧化物或盐。 ②次氯酸钠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 ③次氯酸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④欲用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次氯酸钠溶液配制1000g溶质质量分数为0.5%的次氯酸钠溶液。需加水 克. (3)救治。为救治病人需要提供氧气。氧烛能持续放出高效氧气,其主要化学成分发生如下2NaClO3=2X+3O2↑,则X的化学式为 【答案】(1)①蛋白质;②维生
16、素;(2)① 盐 ②+1;③ 74.5 ④ 900。(3)NaCl 【解析】(1)①肉类中富含蛋白质; ②该食谱中含有的营养素为蛋白质、糖类、油脂和无机盐,缺少的有机营养物质是维生素; (2)①次氯酸钠是由钠离子与次氯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 ②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钠元素的化合价为+1,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可得Na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x+(-2)=0,解答x=+1; ③次氯酸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3+35.5+16=74.5 ④ 设需要取用5%次氯酸钠溶液质量为x,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则1000g×0.5%=5%x,x=100g;
17、在稀释过程中需加水的质量为1000g-100g=900g。 (3)由反应可知,反应前后氧原子都是6个,反应前钠原子、氯原子都是2个,反应后应该都是2个,包含在2X中,则X的化学式为NaCl。 14. (9分)下图为A-G(初中常见的物质)的转化关系。其中A天然气的主要成。D为单质。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 的化学式 ,其常见用途为 (任写一条)。 (2)写出反应①化学方程式 ,该反应属于 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3)反应的②现象为 。 (4)写出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 。 【
18、答案】(1):CH4,作燃料。(2)C+2CuO 高温 2Cu+CO2↑ 置换 (3)黑色粉末逐渐减少,溶液逐渐变成了蓝色。 (4)2NaOH+CuSO4═Cu(OH)2↓+Na2SO4。 【解析】A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故A是甲烷,甲烷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故C是二氧化碳,氧化铜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故E是硫酸,硫酸铜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故F、G是氢氧化铜和硫酸钠中的一种,氧化铜和D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B,故B是铜,D是单质,是碳,带入框图,推断合理; (1)A是甲烷,常用作燃料. (2)反应①是木炭还原氧化铜,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和水,属于置换反应;
19、 (3)反应②是氧化铜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实验现象是黑色粉末逐渐减少,溶液逐渐变成了蓝色。 (4)反应③是氢氧化钠和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 三、实验与探究本题(包括两个小题,共20分。 15.(10分) 通过一年的化学学习,你已经掌握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有关知识,请结合下图回答相关问题。 (1)写出图中标有序号的仪器名称 。 (2)实验室欲使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反应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应选择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是 。若选择F装置收集氧气,气体应从(填端口字母)
20、 端进入。 (3)实验室欲制取二氧化碳,反应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用D装置收集二氧化碳,验满的方法是 ,欲干燥二氧化,还需将气体通过盛有 洗气瓶。 【答案】(1)试管 (2)KMnO4K2MnO4+MnO2+O2↑;BC(BD) ;b (3) CaCO3+2HCl==CaCl2+H2O+CO2↑ ; 用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熄灭,证明二氧化碳充满;浓硫酸; 【解析】(1)图中标有序号的仪器名称是试管; (2)高锰酸钾加热生成锰酸钾、锰酸钾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KMnO4K2MnO4+MnO2+O2↑
21、;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需要加热,选用装置B作发生装置制取,氧气不易溶于水用排水法收集,选C;氧气密度比空气大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选用D; 选择F装置收集氧气,氧气密度比空气大,气体应从b端进入; (3)实验室用稀盐酸和大理石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二氧化碳的验满方法是:用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熄灭,证明二氧化碳充满;二氧化碳可以用浓硫酸干燥; 16.(10分) 某班同学用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硫酸进行中和反应实验: (1)甲同学在烧杯中加入约5mL氢氧化钠溶液,滴入几滴无色酚酞溶液,此时溶液呈 色,接着用滴管滴
22、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再用玻璃棒搅拌,发现溶液变为无色,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甲、乙、丙同学对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成分进行探究。 【猜想与假设】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 猜想一:只有Na2SO4; 猜想二: 猜想三:可能是Na2SO4和NaOH 以上猜想中,可以直接排除的是 理由 。 【实验探究】 为了验证另外两种猜想,甲、乙、丙同学设计如下实验方案: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甲同学方案 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向试管中滴加BaCl2
23、溶液, 有白色沉淀产生。 猜想二成立 乙同学方案 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向试管中加入 有气泡产生。 猜想二成立 丙同学方案 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向试管中加入生锈的铁钉。 猜想二成立 老师认为甲同学方案不合理,你认为理由是 。 【反思交流】实验结束后,废液处理方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 A.倒入下水道 B.倒入废液缸 【答案】(1)红 ;2NaOH+H2SO4═Na2SO4+2H2O。 (2)【猜想与假设】Na2SO4和H2SO4。 猜想三;含有氢氧化钠
24、的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色,。而实验中反应后的溶液为无色; 【实验探究】 碳酸钠(锌、铁、镁);铁锈减少,溶液变黄;若溶液中含有硫酸钠也能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白色沉淀。 【反思交流】B 【解析】(1)甲同学在烧杯中加入约5mL氢氧化钠溶液,滴入几滴酚酞溶液,酚酞遇碱变成红色,此时溶液呈红色;接着用滴管滴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再用玻璃棒搅拌,过观察到酚酞溶液不变色,证明了氢氧化钠和稀硫酸发生了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H2SO4═Na2SO4+2H2O。 (2)【猜想与假设】猜想一:恰好完全反应时只有Na2SO4; 猜想二:稀硫酸过量时可能是Na2SO4和H2SO4。 猜想三:
25、可能是Na2SO4和NaOH;这是氢氧化钠过量; 经过讨论,同学们一致认为猜想三是错误的,这是因为含有氢氧化钠的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色,。而实验中反应后的溶液为无色; 【实验探究】 甲同学方案:试管内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氯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是因为硫酸根离子和钡离子结合生成了硫酸钡沉淀。 乙同学方案:猜想二正确,溶液中有稀硫酸,和稀硫酸反应可以产生气体的物质有碳酸盐和活泼金属。 丙同学方案:加入的生锈的铁钉表面是三氧化二铁,可以和稀硫酸发生反应,生成三氯化铁,实验现象是:铁锈减少,溶液变黄; 甲同学实验方案不合理的理由是:若溶液中含有硫酸钠也可以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白色沉淀, 【
26、反思交流】实验结束后,废液处理方法正确的是倒入废液缸。倒入下水道,会腐蚀下水道; 四、计算题(本题包括一个小题。共6分) 17.(6分)向盛有一定质量铁粉的烧杯中逐滴加入稀硫酸充分反应,产生气体质量与所加稀硫酸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请根据该图信息计算: (1)铁粉反应完时,产生氢气的质量为______g。 (2)原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1)0.08;(2)19.6%。 【解析】(1)根据关系图判断生成氢气的质量0.08g; (2) 设10g稀硫酸中含硫酸的质量为x Fe+H2SO4=FeSO4+H2↑ 98 2 x 0.04g 98/2=x/0.04g x=1.96g 所以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1.96g/10g×100%=19.6% 答:原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9.6%。
-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专题党课讲稿:以高质量党建保障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
- 廉政党课讲稿材料:坚决打好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总体战涵养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 在新录用选调生公务员座谈会上和基层单位调研座谈会上的发言材料
- 总工会关于2025年维护劳动领域政治安全的工作汇报材料
- 基层党建工作交流研讨会上的讲话发言材料
- 粮食和物资储备学习教育工作部署会上的讲话发言材料
- 市工业园区、市直机关单位、市纪委监委2025年工作计划
- 检察院政治部关于2025年工作计划
- 办公室主任2025年现实表现材料
- 2025年~村农村保洁员规范管理工作方案
- 在深入贯彻中央8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工作部署会议上的讲话发言材料4篇
- 开展深入贯彻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动员部署会上的讲话发言材料3篇
- 在司法党组中心学习组学习会上的发言材料
- 国企党委关于推动基层党建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工作情况的报告材料
- 副书记在2025年工作务虚会上的发言材料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