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合肥168中学高三最后一卷理科综合试题及答案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253597545 上传时间:2025-03-16 格式:DOC 页数:34 大小:617.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安徽省合肥168中学高三最后一卷理科综合试题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安徽省合肥168中学高三最后一卷理科综合试题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安徽省合肥168中学高三最后一卷理科综合试题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资源描述:

《安徽省合肥168中学高三最后一卷理科综合试题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合肥168中学高三最后一卷理科综合试题及答案(3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安徽省合肥168中学2014届高三最后一卷 理科综合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300分,考试试卷15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S-32 Cl-35.5 Ti-48 Fe-56 Cu-64 第Ⅰ卷(选择题 共120分) 一、选择题 1.近日,《舌尖上的中国2》第二集《心传》节目导演陈磊坦言:古法榨菜籽油,油中的芥子油苷和芥酸的确对人体健康有害,芥酸会降低菜籽油的品质。油菜有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H和h,G和g)控制菜籽的芥酸含量,下图是获得低芥酸油菜新品种(HHGG)的技术路线。已知油菜单个

2、花药由花药壁(2n)及大量花粉(n)等组分组成,这些组分的细胞都具有全能性。 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图示育种过程中所发生的可遗传的变异有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 B.与④过程相比,③过程可能会产生二倍体再生植株 C.图中三种途径中,利用花药培养筛选低芥酸植株(HHGG)的效率最高 D.①、②两过程均需要植物激素来诱导细胞脱分化,不需要光照 2.下列与蛋白质有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中,蛋白质的迁移速率只取决于分子质量大小 B. 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C. 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蛋白质的种类

3、和数量越多 D. 为了后续的分离纯化蛋白质,可以利用蒸馏水洗涤红细胞去除杂质蛋白 3. 如图是果蝇某条染色体上含有的几个基因以及红宝石眼基因的表达过程示意图。对该图的分析中,科学准确的是(  ) A.朱红眼基因与深红眼基因一定不是一对等位基因 B.图示结构和过程在果蝇的所有细胞中都存在 C.RNA翻译合成蛋白质过程需要RNA聚合酶与RNA上某启动部位结合 D.经过加工形成成熟的mRNA不一定同时含有起始密码子和终止密码子 4. .科学家R.L.Smith研究了不同种类动物的能量变化情况,部分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能量数值(千卡·m-2·a-1

4、) 动物种类 摄取量(I) 同化量(A) 呼吸量(R) 生产量(P) 收割蚁(植食) 34.50 31.00 30.9 0.10 小蜘蛛(肉食) 12.60 11.90 10.00 1.90 盐沼蝗(植食) 3.71 1.37 0.86 0.51 黄鼠(植食) 5.60 3.80 3.69 0.11 A.收割蚁只有不到1%的同化量用于自身生长发育等生命活动 B.占盐沼蝗摄入食物63%的未同化量可被分解者所利用 C.黄鼠的生长效率(P/A)较低的原因是呼吸消耗的能量较多 D.表中几种动物同化效率(A/I)不同是因为能量传递效率不同 5.

5、将DNA分子双链用3H标记的蚕豆(2n=12)根尖移入普通培养液(不含放射性元素)中,再让细胞连续进行有丝分裂。某普通培养液中子代细胞处于第三次有丝分裂中期,根据如图所示,判断该细胞中的染色体的标记情况应是( ) A.b + c = 12个,但b和c数目不确定 B.6个a, 6个b C.6个b. 6个c D.12个b 6.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是最凶险的一种白血病,发病机理如下图所示,201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王振义院士发明的“诱导分化疗法”联合应用维甲酸和三氧化二砷治疗该病。其中维甲酸通过修饰PML-RARa,使癌细胞重新分化“改邪归正”;而三氧化二砷则可以

6、引起这种癌蛋白的降解,使癌细胞发生部分分化并最终进入凋亡。下列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A.这种白血病是早幼粒细胞发生了染色体变异引起的 B.这种白血病与早幼粒细胞产生新的遗传物质有关 C.维甲酸和三氧化二砷均改变了癌细胞的DNA结构 D.“诱导分化疗法”将有效减少病人骨髓中积累的癌细胞 7.科学家曾预言一种可用作炸药的物质,分子式为C(N3)4,其爆炸反应方程式为C(N3)4 = C+6N2↑,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 A.该物质为离子晶体 B.该物质可以通过C60吸附N2而制得 C.18 g该

7、物质完全分解可以产生13.44 L氮气 D.C(N3)4中碳元素为正价 8. 根据下列操作及现象,所得结论正确的是( ) 序号 操作及现象 结论 A 将0.1 mol·L-1氨水稀释成0.01 mol·L-1,测得pH由11.1变成 10.6 稀释后NH3·H2O的电离程度减小 B 常温下,测得饱和Na2CO3溶液的pH大于饱和NaHCO3溶液 常温下水解程度: CO32- > HCO3 - C 向25 mL冷水和沸水中分别滴入5滴FeCl3饱和溶液,前者为黄色,后者为红褐色 温度升高,Fe3+的水解程度增大 D 将固体CaSO4加入Na2CO3

8、饱和溶液中,一段时间后,检验固体成分为CaCO3 同温下溶解度: CaSO4 < CaCO3 9、某恒温固定体积为2 L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SO2(g)+ O2(g) 2SO3(g) ΔH <0, n(SO2)随时间的变化如表: 时间/min 0 1 2 3 4 5 n(SO2)/mol 0.20 0.16 0.13 0.11 0.08 0.08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容器中气体的密度不变时,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 B.用O2表示0~4 min内该反应的平均速率为0.005 mol/(L·min) C.若升高温度,则SO2的反应速率

9、会变大,平衡常数K值会增大 D.平衡时再通入18O2,平衡右移,再次平衡时各物质均含有18O,O2的转化率减小 10.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相符的是 ( ) A.由图甲可以判断:若T1>T2,反应A(g)+ B(g)2C(g)的△H<0 B.图乙表示压强对可逆反应2A(g)+2 B(g) 3C(g)+D(s)的影响,乙的压强比甲的压强大 C.根据图丙,若除去CuSO4溶液中的Fe3+,可向溶液中加入适量NaOH溶液,调节pH≈4 D.图丁表示用0.1mol/L的盐酸滴定20mL 0.1mol/LNaOH溶液,溶液pH随加入盐酸体积的变化 11.下列离子或分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

10、存,通入SO2后仍能大量共存的一组是( ) A、K+ 、Cl—、NO3—、Ca2+    B、NH4+、Cl—、Na+、SO42—   C、H+、Fe2+、SO32—、Br2 D、AlO2—、NH3·H2O、Na+、Ag+ 12.如图所示装置I是一种可充电电池,装置II为电解池。离子交换膜只允许Na+通过,充放电的化学方程式为。闭合开关K时,b极附近先变红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装置(I)中Na+从右到左通过离子交换膜 B.A电极方程式: C.b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D.每有通过离子交换膜,b电极上就生成标准状况下气体1.12L

11、 13.常温下,下列溶液的pH或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 A.某溶液中由水电离出c(H+)=1×10-a mol·L-1,若a>7时,则该溶液pH一定为14-a B.将标况下2.24L的CO2通入150mL 1mol·L-1NaOH溶液中充分反应后的溶液: 2c(Na+)=3c(CO32-)+3c(HCO3-)+3c(H2CO3) C.pH=3的二元弱酸H2R溶液与pH=11的NaOH溶液混合后,混合溶液的pH等于7, 则反应后的混合液:2c(R2-)+c(HR-)>c(Na+) D.0.2 mol·L-1的某一元酸HA

12、溶液和0.1 mol·L-1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pH大于7 则反应后的混合液:c(OH-)+2c(A-)=c(H+)+2c(HA) 14.2012年6月15日,“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在西太平洋进行第一次下潜试验,最大下潜深度约6.4km。假设地球是一半径R=6400km,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已知质量分布均匀的球壳对壳内的物体的引力为零。则“蛟龙号”在最大下潜深度处的重力与海面上的重力之比约为( ) A. B. C. D. 15.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光滑斜面小车紧贴墙壁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若在斜面上再加一质量为m的物块,物块在沿小车下滑的过程

13、中( ) A.小车受力个数为3个 B.小车受力个数为4个 C.地面对小车的支持力N=(M+m)g D.地面对小车的支持力N>(M+m)g 16.某物理兴趣小组的“水流导光”实验装置:在透明长塑料瓶右侧下方开一个小孔,向瓶中注入清水,一股水流便从小孔流出。在瓶左侧将激光笔对准小孔,实验过程中发现光束并未完全约束在流出的水流中,则( ) A. 可能是孔径过大引起的 B. 需换用波长更大的激光使光完全约束在水流中 C. 可能是水面过低引起的 D. 需换折射率更小的液体使光完全约束在液流中 17.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与一半径为R处在竖平面内的光滑圆轨道相切,质量为m

14、的小球(可视为质点)以初速度v0向右运动进入圆轨道,在图中虚线位置处脱离轨道,重力加速度为g,下述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球脱离轨道后做平抛运动 B.初速度v0应满足 <v0< C.小球脱离轨道时的速度大小为v= D.在脱离轨道之前小球对轨道的压力大小保持不变 18.如图所示为理想变压器的示意图,其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3:1,电压表和电流表均为理想电表,原线圈接图乙所示的正弦交流电,图甲中Rt为热敏电阻(其阻值随温度的升高而变小),R为定值电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交流电压u的表达式为 B.若Rt处的温度升高,则电流表的示数变小 C

15、.变压器原、副线圈中的磁通量随时间的变化率之比为3:1 D.若Rt处的温度升高,则变压器的输入功率变大 19.如图所示,将一不带电的绝缘枕形导体P放在正电荷Q的电场中,导体P的a、b两端分别带上了感应负电荷与等量的感应正电荷,另外,导体内部还有两点c、d,则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导体上a端感应的负电荷量大小不等于Q B.导体上a、b两端的电势高低关系可能是 C.导体内部c、d两点的场强大小关系是 D.感应电荷在导体内部c、d两点产生的场强大小关系是 20.如图示,长为L,质量为m,电阻为R的金属棒a垂直于光滑的金属导轨水平放置,从高h处由静止沿光滑的弧形轨道下滑,然

16、后进入宽为L足够长的光滑水平导轨。水平导轨位于竖直向上,磁感应强度为B,范围足够大的匀强磁场中。在水平导轨上宽度为部分垂直于导轨静止着与金属棒a相同的金属棒b。导轨电阻不计。则整个运动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金属棒产生的热量均为 B.两金属棒的最终速度均为 C.电路产生的焦耳热量为 D.电路中通过的电荷量为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180分) 21.I.在做“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的实验时,为了确定小球在不同时刻所通过的位置,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将一块平木板钉上复写纸和白纸,竖直立于槽口前某处且和斜槽所在的平面垂直,使小球从斜槽上

17、紧靠挡板处由静止滚下,小球撞在木板上留下点迹A;将木板向后移距离x,再使小球从斜槽上紧靠挡板处由静止滚下,小球撞在木板上留下点迹B;又将木板再向后移距离x,小球再从斜槽上紧靠挡板处由静止滚下,再得到点迹C.若测得木板每次后移距离x=20.00 cm,A、B间距离=4.70 cm,B、C间距离=14.50 cm. (1) 根据以上直接测量的物理量推导出小球初速度的计算公式为v0=____.(用题中所给字母表示); (2) 小球初速度值为____m/s.(g取9.8 m/s2,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II.为测定某电源的电动势E和内阻r以及一段电阻丝的电阻率ρ,设计了如图(a)所示的电路.a

18、b是一段电阻率较大的粗细均匀的电阻丝,R0是阻值为2Ω的保护电阻,滑动片P与电阻丝接触良好. (1)实验中用螺旋测微器测得电阻丝的直径如图b所示,其示数为d= 0.400mm. (2)实验时闭合开关,调节P的位置,记录aP长度x和对应的电压U、电流I等相关数据,如下表: x(m) 0.10 0.20 0.30 0.40 0.50 0.60 U(V) 1.50 1.72 1.89 2.00 2.10 2.18 I(A) 0.49 0.43 0.38 0.33 0.31 0.28 U/I(Ω) 3.06 4.00 4.97 6.0

19、6 6.77 7.79 请根据表中数据在图c上作U-I关系图线,根据图象,可得电源的电动势E= V 内阻r=1.2 Ω. (3)图d是根据表中数据作出的关系图象,由图象求出电阻丝的电阻率 ρ= (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4)图d中的关系图像纵截距的物理意义是 22.如图所示,停车线AB与前方斑马线边界CD间的距离为23m。质量8t、车长7m的卡车以54km/h的速度向北匀速行驶,当车前端刚驶过停车线AB,该车前方的机动车交通信号灯由绿灯变黄灯。 (1)若此时前方C处人行横

20、道路边等待的行人就抢先过马路,卡车司机发现行人,立即制动,卡车受到的阻力为3×104N。求卡车的制动距离; (2)若人人遵守交通规则,该车将不受影响地驶过前方斑马线边界CD。为确保行人安全,D处人行横道信号灯应该在南北向机动车信号灯变黄灯后至少多久变为绿灯? 23.如图所示平面直角坐标系xoy第一象限存在匀强电场,电场与x轴夹角为60°,在边长为L的正三角形PQR范围内存在匀强磁场,PR与y轴重合,Q点在x轴上,磁感应强度为B,方向垂直坐标平面向里.一束包含各种速率带正电的粒子,由Q点沿X轴正方向射入磁场,粒子质量为m,电量为q:重力不计. (1)某同学判断,由磁场PQ边界射出的粒子

21、,只要速度足够小,就可以不进入笫一象限的电场,试分析该同学的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2)若某一速率的粒子离开磁场后,恰好垂直电场方向进入第一象限,求该粒子的初速度大小和进入第一象限位置的纵坐标; (3)若问题(2)中的粒子离开第一象限时,速度方向与x轴正方向夹角为30°,求该粒子经过x轴的坐标值。 24. 如图甲,水平台面上有一个轻质弹簧自然伸长,左端固定在墙面上,右端位于O点。台面右端M紧靠传送装置,其上表面与台面在同一水平面。传送装置在半径为r、角速度为的轮A带动下沿图示方向传动。在弹性限度范围内,将小物块P1往左压缩弹簧到压缩量为x时释放,P1滑至M点时静止,其速度图像如图乙

22、所示(虚线0q为图线在原点的切线,bc段为直线)。之后,物块P2在传送装置上与M距离为L的位置静止释放,P1、P2碰撞后粘在一起。已知P1、P2质量均为m,与传送装置、水平台面的动摩擦因数均为,M、N距离为,重力加速度为g 。 (1)求弹簧的劲度系数K以及O、M的距离S。 (2)要使P1、P2碰撞后的结合体P能回到O点,求L的取值范围以及P回到O点时的速度大小V与L的关系表达式。 25.(15分)V、W、X、Y、Z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前四周期元素,其相关信息如下表   (1)Z元素是人和动物所必需的一种微量元素,Z的电子层数和W的最外层电子数相等,Z的核电荷

23、数是Y的核电荷数3倍,Z位于元素周期表第 周期第 族,Z的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是____。   (2)Y与W、X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用元素符号表示)。常温下液态V2Y中除了简单V2Y分子外,因为 的存在,还有(V2Y)2,(V2 Y)3,…(V2Y)n等缔合分子存在。温度降至熔点时,V2Y结成巨大的缔合物晶体,该晶体类型为 。   (3)已知X3—和WY2间具有相似的化学键特征和相似的化学结构,则X3—中含有的π键数目为 。在水溶液中X2H5+将Fe3+还原为Fe2+,X2H5++4Fe3+→4Fe2++……其中化学反应式

24、中的部分物质计量数已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 (4)发射卫星时常用X2V4为燃料,目前科学家尝试用周期表中电负性最强元素R的单质作氧化剂,反应释放能量会更大。若已知16g的液态X2V4在气态R单质中完全燃烧生成X的单质和一种气态化合物后恢复至原状态,放热567.5KJ,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26、(15分)如下对甲、乙、丙三种物质的说明: (1)甲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为 。 (2)由甲转化为乙需经下列过程(已略去各步反应的无关产物,下同): 其中反应Ⅰ的反应类型为 ,反应Ⅱ的化学方程式为

25、 (注明反应条件)。 (3)已知: 由乙制丙的一种合成路线图如下(A~F均为有机物,图中Mr表示相对分子质量): ①下列物质不能与C反应的是 (选填序号) a. 金属钠 b. c. 溶液 d. 乙酸 ②写出F的结构简式 。 ③D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异构体结构简式 种 a.苯环上有两种类型的氢 b. 能发生银镜反应[来,其中 ,其中一种既能发生银镜反应又能发生水解反应的结构简式 其 ④综上分析,丙的结构简式为

26、。 27.(13分)金属钛被称为“未来金属”,它具有硬度大,熔点高,耐腐蚀等特点。某工厂以钛铁矿(主要成分FeTiO3)为主要原料,冶炼金属Ti,其工业生产流程如图: 已知:FeTiO3+2H2SO4=TiOSO4+FeSO4+2H2O 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生产流程中加入铁屑的目的是 ,检验副产品甲是否变质的实验方法是 。 (2)由溶液I获得甲晶体,需要经过 操作。 除烧杯、漏斗外,过滤操作还要

27、用到另一种玻璃仪器,该仪器在此操作中的主要作用是 。 (3)TiO2变为TiCl4的化学方程式 。 但最近用熔融法直接电解中间产品乙制取金属钛获得成功,试比较用电解法生产钛比原工艺的优劣 。 (4)该工艺中消耗33.6LCl2(标况),至少可得 克甲晶体。 28.(15分)H

28、NO3与金属反应情况多种多样。为探究HNO3性质,某兴趣小组作如下探究: (1)用浓硝酸和水按照不同体积比配成不同浓度的硝酸溶液,各取10 mL硝酸溶液分别与铜片反应,实验记录如下: 序号 浓硝酸与水的体积比 实验现象 Ⅰ 1:1 反应速率快,溶液很快变成蓝色,铜丝表面有大量气泡冒出,气体呈红棕色 Ⅱ 1:3 反应速率较快,溶液变成蓝色,铜丝表面有大量气泡冒出,气体无色 Ⅲ 1:5 反应速率慢,微热后速率加快,溶液变成蓝色,铜丝表面有气泡冒出,气体无色 制备NO气体最适宜的是实验II,理由是 。为防止有毒气体逸散造成空气污染,该小组同学改进实验装置

29、,如右图所示(夹持仪器略去)。安装好装置后,检查装置气密性操作_______________。 (2)盐酸对HNO3氧化性有影响。浓硝酸与浓盐酸按1∶3体积比混合所得混合液称王水,具有强氧化性。金溶于王水产生遇空气变色的气体,金转化为易溶性强酸H[AuCl4]。请写出其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3)与金属反应的过程中,HNO3能被还原成多种含氮产物,如:NO2、HNO2、NO、N2O、_______、NH2OH、_________。 (4)HNO3是一种强酸,与活泼金属反应时,HNO3的还原产物中可能存在H2,某兴趣小组设计实验,探究金属与稀HNO3反应制取H2

30、的影响因素,其结果如右图所示。 该实验中,金属与稀HNO3反应产生H2的影响因素:_________、___________。 该兴趣小组设计以下实验,探究金属与HNO3反应产生H2的影响因素 可供选择的试剂:Fe粉、Mg粉,HNO3(0.1 mol·L-1、2.0 mol·L-1) 影响因素 实验步骤 实验结论 金属种类 两只烧瓶中各放入5g颗粒大小大致相同的Fe粉、Mg粉,分别加入_____ mol·L-1 HNO3溶液50 mL,反应结束后,用气体分析仪测定气体中H2的体积分数 在该浓度的稀HNO3中,Mg能反应,____不反应, HNO3浓度 两只烧瓶中各放入5

31、g颗粒大小大致相同的Mg粉,分别加入___________,反应结束后,用气体分析仪测定气体中H2的体积分数 硝酸浓度_______,产生氢气越多。 29.Ⅰ(14分)束丝藻是我国淡水水体常见的水华蓝藻之一。为了研究不同无机磷浓度对其光合作用的影响,科学家进行了如下实验:取束丝藻藻液离心去上清液,藻细胞用无磷BG11培养基洗3次,转入无磷BG11培养基培养10d。再将藻细胞分别转接到不同磷浓度的BG11培养基(磷的浓度为0.00、0.05、0.50、1.00mg/L)中,在适宜条件下培养。分别测定不同生长时间的束丝藻叶绿素a的含量和培养12d的束丝藻在不同光照强度下每克干重每分钟光合放

32、氧量。结果如以下曲线。分析回答: 图1 不同磷浓度下束丝藻的叶绿素a含量 图2 束丝藻在不同磷浓度下的光合放氧曲线 (1)该实验中先将获取的束丝藻在无磷培养基中培养10d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1曲线表明,随着培养液中磷浓度的增加,叶绿素a的含量________。实验中为了减少测定数据的误差,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2曲线表明了束丝藻的光合速率随着培养基中磷浓度的增加而________。从发展趋势看,如果继续提高培养液磷浓度,束丝藻光合速率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______。 (4)碱性磷酸酶是一种能够将对应底物去磷酸化的酶,即通过水解磷酸单酯将核酸、蛋白质、生物碱等分子上的磷酸基团除去,并生成磷酸根离子。请推测,在缺磷培养液中培养时,束丝藻中的碱性磷酸酶催化的反应速率将____________。 (5)磷元素的缺乏影响束丝藻的光合作用,可能的原因有 、 。 Ⅱ(10分).遗传学上将染色体上某一区段及其带有的基因一起丢失的现象叫做缺失,若一对同源染色体中同源区同时缺失的个体叫做缺失纯合子,只有一条发生缺失的个体叫做杂合子。缺失杂合子可育,缺失纯合子具有完全致死效应某遗传研究小组对皖南地区一种家鼠做了实验

34、,让P:无尾雌家鼠和有尾雄家鼠多次杂交,统计所有F代,结果如下表。(尾的相关性状的基因用A、a表示,若A所在的染色体正常用A+表示,缺失用A-表示) 表现型 有尾 无尾 F1代数量(只) 雄家鼠 50 0 雌家鼠 48 46 (1)根据表格分析可知,发生缺失的是 染色体,亲本中某个体发生染色体缺失后,与尾的有无的相关基因 (填“有”或“没有”)丢失。 (2)由题分析可知 为显性性状。亲本的基因型分别为 、 。 (3)让F1代雌雄家鼠自由交配,F2成年家鼠中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35、 。 30.(12分)下面是百度百科关于抗利尿激素(ADH)的部分阐述,请回答相关问题。 抗利尿激素(又称血管升压素)是由下丘脑的视上核和室旁核的神经细胞分泌的9肽激素,经下丘脑—垂体束到达神经垂体后叶后释放出来。其主要作用是提高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通透性,促进水的吸收,是尿液浓缩和稀释的关键性调节激素。此外,该激素还能增强内髓部集合管对尿素的通透性。 (1)ADH合成后主要经由下丘脑神经细胞的_____ (细胞体、树突、轴突)输送至脑下垂体后叶,垂体后叶中的ADH通过_______________的方式从细胞进入血液,最终在__________

36、___发挥作用。 (2)ADH合成过程脱去______个水分子,与ADH合成、加工、分泌直接相关的单层膜细胞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尿崩症患者有多尿、剧渴等表征。90%尿崩症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长臂28位置(Xq28)上的AVPR2(AVPR2基因决定抗利尿激素接受体蛋白-2)。当AVPR2基因缺陷时,患者体内ADH含量较正常人________、血浆渗透压较普通人______。如何确定这种病的显隐性?请简要写出确定思路 。 膜蛋白B 1 2 3 4 5 6 葡萄糖 膜蛋白A

37、 Na+ 膜蛋白D 双糖 单糖 膜蛋白C 1 31.Ⅰ(10分)下图表示小肠上皮细胞亚显微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四种膜蛋白功能的差异是由结构差异造成的,导致结构差异的根本原因是 。 (2)细胞面向肠腔的一侧形成很多微绒毛,以增多细胞膜上_____________数量,高效地吸收来自肠腔的葡萄糖等物质。 (3)细胞膜表面还存在水解双糖的膜蛋白D,说明膜蛋白还具有 功能。 (4)图1的四种膜蛋白中,承担受体功能的是 。 (5

38、)该细胞不能合成胰岛素,其原因是 。 Ⅱ(8 分)常见的酿酒酵母只能利用葡萄糖而不能利用木糖来进行酒精发酵,而自然界中某些酵母菌能分解木糖产生酒精,但是对酒精的耐受能力差。科学家利用基因工程培育了能利用这两种糖进行发酵且对酒精耐受能力强的酿酒酵母。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 制备酵母菌培养基要进行倒平板操作,待平板冷凝后,要将平板倒置,其主要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取从自然界中采集的葡萄,用无菌水将葡萄皮上的微生物冲洗到无菌的三角瓶中,然后 按图甲所示过程进行酵母

39、菌的纯化培养。 图乙是经过图甲过程A 纯化培养的结果,在培养基上接种时划线的顺序依次是________(用编号表示)。研究者在图甲过程C 的操作培养过程中,得到了一个经培养后菌落分布如图丙所示的平板,推测接种时可能的操作失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将培养基上的酵母菌菌株转接到仅以________ 为碳源的培养基中,无氧条件下培养一周后,有些酵母菌死亡,说明这些酵母菌不能利用木糖发酵。 (4) 从以上筛选得到的活酵母菌中提取DNA ,利用PCR 技术大量扩增获得目的基因。若将1个目的基因分子复制10 次,则需要在缓冲液中至少加入___

40、__个引物。将目的基因连接到具有尿嘧啶合成酶基因作为标记基因的质粒上,然后将所得的重组质粒导入酵母菌时,应选择缺乏________ 能力的酿酒酵母作为受体菌。 (5) 将经上述流程培育获得的转基因酿酒酵母接种在含__________的培养基中进行酒精发酵能力测试。随着发酵的持续进行,若该酿酒酵母能够存活,说明它能________________,即说明所需菌株培育成功。 答案 14-20 ABCBDBC 21,I.(1) (2)2.00 II.(1)0.400mm (2) 3.00 ,1.1 (3) 1.2+10-6 (4)电流表的内阻 22. 解:(

41、1)据题意 由 得: ① 汽车刹车时,阻力产生的加速度为a 由 牛顿第二定律 得 ② 代入数据得 制动距离 x=30 m ③ (2)据题意 汽车不受影响的行驶距离应该是x1=30m ④ 故黄灯的持续时间为t 则 ⑤ 代入数据得 时间为t=2 s ⑥ 23. L 23.(1)描出某一条由PQ边界出场的运动轨迹,由几何关系可知粒子射出磁场速度与PQ的夹角为30°,与x轴间夹角为60°,所以一定能够进入第一象限,该同学

42、的判断错误。(3分) (2)粒子垂直电场进入第一象限,轨迹如图。由几何关系可知转过圆心角为30°,R=2OQ=   (2分)   (2分) 可得    (1分) 离开磁场时纵坐标    (2分) (3)由几何关系可知OD长度, (1分) DS长度;  (1分) 设DO1长度为,在△DO1F中O1F长度为,由平抛运动中某时刻速度方向角α与位移方向角β关系:,    (2分) 有,   (1分) 得, 则DF的长度  (1分) 所以通过F点的坐标为   (2分) 24. 解:(1)由图乙知,刚释放弹簧时,P1具有的加速度为 (1) 由胡克定律得此时弹簧弹力为

43、 (2)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3) 解得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4) 由图乙,P1离开弹簧时的速度为 (5) 之后P1做加速度为的匀减速直线运动到M时速度为零,有 (6) 解得O、M距离为 (7) (2)P2与P1碰前

44、瞬间速度为v2,碰后结合体P的速度为v3,碰撞前后动量守恒,有 (8) 碰后P2、P1结合体P能在地面上往左匀减速回到O点时速度为v,有 (9) 若P2在传送装置上一直加速到M点,则有 (10) 由 (8)(9)(10)解得 (11) 要使结合体P能回到O点,必须,即 (12) 若P2在传送装置上一直加速到M点时刚好与传送装置达到相同速度, 即有v2=

45、 (13) (13)代入(10)式 解得 (14) i:当时,P2在传送装置上一直加速,并最终结合体P能回到O点,回到O点时的速度为 (15) ii:当时,P2在传送装置上先加速后匀速,与P1碰前瞬间速度始终为v2=,代入(8)(9)式得 (16) 化学最后一卷参考答案 7、D 8、C 9、D 10、B 11、B 12、C 13、A 25、(1)四 VIB [Ar]3d54s1 (2)N>O>

46、C   氢键  分子晶体 (3)2  N2H5++4Fe3+=4Fe2++N2+5H+ (4)N2H4 (l) + 2F2 (g) = N2 (g) +4HF (g) △H = -1135.0 kJ/mol 26、 ③ 3种 27、 (1) 2Fe3++Fe=3Fe2+ 将Fe3+还原为Fe2+ 取样放于试管,滴加KSCN溶液,若有血红色出现则变质,若无血红色则未变质(答案 合理均可) (2) 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 玻棒,搅拌加速溶解,且使各反应物充分接触, 加快反应速率提高反应物的浸出率

47、(3) TiO2 + 2C+Cl2 =TiCL4+2CO 条件高温 优点:工艺简便且原子利用率高,对环境无污染缺点:耗能高 (4)208.5g 28、 (1) 产物是NO,反应速率快(不用加热) 关闭旋塞C,从B管上端加水,如观察到A、B间形成液面差并保持不变,说明装置具有气密性。 (2) N2、 NH4+(或硝酸铵NH4NO3) (3) (4) 硝酸的浓度、金属的种类 ①2.0 ② Fe ③0.1和2.0 ④ 越小 合肥168中学2014年理综最后一卷 生物答案 1.C 2.D 3.A 4.D 5.A 6.C

48、 29. Ⅰ(14分,除标注外,每空2分) (1)去除细胞中游离的磷对实验的影响 (2)增加 测定多次,取平均值 (3)加快 1分 增加不明显(或不再加快) 1分 (4)加快 (5)缺磷会影响ATP和NADPH等的合成 缺磷会影响叶绿体类囊体膜等形成 Ⅱ(10分,除标注外,每空2分) (1)X 1分 没有 1分 (2)无尾 XA-Xa+ Xa+Y (3)有尾:无尾=6:1 30.(12分,除标注外,每空2分) (1)轴突  胞吐 1分  肾小管、集合管 1分 (2)8

49、 1分   内质网、高尔基体1分 (3)一样 高  调查多个患者家系,若女患者的父亲和儿子都患者,则为隐性遗传。若男患者的母亲和女儿都患病则为显性(或患者的双亲均正常,则为隐性遗传;若两位患者后代出现正常,则为显性遗传)(其它合理答案也给分) 31. Ⅰ(10分,每空2分) (1)控制四种膜蛋白DNA基因不同 (2)载体蛋白(膜蛋白A) (3)生物催化(或催化) (4)膜蛋白C (5)细胞选择性表达该细胞功能所需物质的基因 Ⅱ(8分,每空1分) (1)防止培养皿盖的冷凝水落入培养基造成污染 (2)①③② 涂布不均匀 (3)木糖 (4)211-2 尿嘧啶合成 (5)葡萄糖和木糖 利用葡萄糖和木糖产生酒精,且对酒精的难受能力强(合理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相关资源

更多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