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意逆志知人论世

上传人:奔*** 文档编号:253597762 上传时间:2025-03-16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79.28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以意逆志知人论世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以意逆志知人论世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以意逆志知人论世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资源描述:

《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以意逆志知人论世(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以意逆志 知人论世』 例析 杜甫《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 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 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亭浊酒。 【 注:该 诗作于 767 年作者旅居夔州时 】 赏析:表达了作者长年漂泊、老病孤 独的复杂感情。前四句:登高见闻:秋日天 高气爽,但猎猎多风,鸟儿来回盘旋地飞, 很自然地让作者心生漂泊流离之慨; 三四两 句表现秋天典型特征,诗人仰望茫无边际、 萧萧而下的木叶,俯视奔流不息、滚滚而来 的江水, 写景的同时深情地抒发了自己的情 怀,传达出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悲怆。颈 联由景及情,诗人由目睹苍

2、凉恢廓的秋景, 不由想到自己沦落他乡、年老多病的处境, 故生出无限悲愁之 绪。 “ 万里” 、 “百年” 与前面的 “无边” 、 “不尽”相呼应:诗人的羁旅愁、孤独感, 就象落叶、 江水一样,推排不尽、驱赶不 绝,情与景妙合无 垠。 造成这种情绪的原因:时局岌岌 可危、社会动荡不安。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 作者忧国伤时的情怀。 绝句二首(其一) 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赏析:首句\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溪 水映日,春光始荡。次句、惠风和畅,百花 竞放。 三句、紫燕新归,衔泥筑巢。四句、日 丽沙暖,鸳鸯静睡。全诗一片欣欣向荣,生 机勃勃

3、的景象。 作者为何会产生这样一种情感呢?原 因是:奔波流离(“一岁四行役“三年 饥走饥荒道” )之后他暂时得以定居成都草 堂,表现了作者的安适心情。下面这首 ? 村?所表现的感情与之有异曲同工之妙: 江村 清江一曲抱江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来堂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 绝句二首(其二) 江碧鸟逾白, 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 何日是归年? 赏析:本诗作于杜甫入蜀后,抒发了作 者羁旅异乡的感慨。鸟儿自在飞翔,满山青 翠欲滴,鲜花红艳无比。景象清新,令人赏 心悦目,本是乐景,但为何丝毫没引起诗

4、人 的愉悦呢?原因是岁月荏苒,归期遥遥,非 但不能引起作者游玩的兴致, 反而勾起了他 漂泊流离的伤感,以乐景写哀情,反衬作者 的漂泊流离之苦 ,乡思之深厚。 《 长恨歌》赏析 ?长恨歌 ?这首诗是他和友人陈鸿、 王质 夫同游仙游寺,有感于唐玄宗、杨贵妃的故 事而创作的。在这首长篇叙事诗里,作者以 精炼的语言、优美的形象,叙事和抒情结合 的手法,叙述了唐玄宗、杨贵妃在安史之乱 中的爱情悲剧:他们的爱情被自己酿成的悲 剧葬送了, 正在没完没了地吃着这一悲剧的 苦果。他们都是历史上的风云人物,诗人并 不拘泥于历史,而是借着历史的影子,根据 当时的传说,街坊的歌唱,从中蜕

5、化出一个 回环曲折、婉转动人的故事。 “长恨”是诗歌的主题,也是故事的焦 点。 首句 “汉皇重色思倾国” 是全篇的纲领, 它既揭示了故事的悲剧原因, 又唤起和统领 着全诗。紧接着,诗人用极其省俭的语言, 叙述了安史之乱前,唐玄宗如何重色求色, 终于得到了“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 颜色”的杨贵妃。描写了杨贵妃的美貌、娇 媚,进宫后因有色而得宠,不但自己“新承 恩泽” ,而且“姊妹弟兄皆列士” 。反复渲染 他得贵妃以后在宫中如何纵欲,如何行乐, 如何终日沉湎于歌舞酒色之中。 所有这些就 酿成了安史之乱:“渔阳颦鼓动地来,惊破 霓裳羽衣曲”。这一部分写出了长恨的内因, 是

6、悲剧故事的基础。诗人通过这一段宫中生 活的写实,不无讽刺地向我们介绍了故事的 男女主人公:一个重色轻国的帝王,一个娇 媚侍宠的妃子。还形象地暗示我们,唐玄宗 的迷色误国就是这一悲剧的根源。 下面诗人具体描述了安史之乱发生后, 皇帝兵马仓皇出逃的情景。 “六军不发无奈 何,宛转蛾眉马前死。花写的就是他们在马 嵬坡生死别离的一幕。六军不发,要求处死 杨贵妃,是愤于玄宗迷恋酒色祸国殃民。贵 妃的死,在整个故事中,是一个关键性的情 节,在这之后他们的爱情才成为一场悲剧。 接着,从“黄埃散漫风萧索”到“魂魄不曾 来入梦”,诗人抓住人物精神世界揪心的恨, 用酸恻动人的语调,婉转形容和描述了贵妃 死后玄

7、宗在蜀中的寂寞悲伤, 还都路上的追 怀忆旧,回宫以后的睹物思人,触景生情, 一年四季物是人非事事飞的种种感触。 缠绵 俳恻的相思之情,使人觉得回肠荡气。正由 于诗人吧人物的感情渲染到这种程度, 后面 道士的到来,仙境的出现,便给人一种真实 感,不以为纯粹是一种空中楼阁了。 从“临邛道士鸿都客”至诗的末尾,写 道士帮助玄宗寻找杨贵妃。诗人采用的是浪 漫主义的手法,忽而上天,忽而入地, “上 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后来在 海上虚无飘渺的仙山上找到了杨贵妃, 让她 以“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的 形象在仙境中出现,殷勤迎接汉家的使者, 含情脉脉,托物寄情,重申前誓,照应

8、玄宗 对他的思念,进一步深化、渲染“恨”的主 题。诗歌的末尾,用“天长地久有时恨,此 恨绵绵无绝期”结笔,点明题旨,回应开头。 全诗的中心是“长恨”,但诗人却从“重 色”开始并且极力铺陈渲染。“日高起”、“不 早朝”、“夜专夜”、“看不足”等,看来是乐 到了极点,象是一幕喜剧,然而,极度的乐, 正反衬出后面无穷尽的恨。他的荒淫误国, 引出了政治上的悲剧, 反过来又导致了他俩 的爱情悲剧,悲剧的制造者最后又成为悲剧 的主人公,是他们之所以恨的原因,过去 许 多人说该诗有讽喻意味,就在这里。那么, 诗人又是如何表现“长恨”的呢?马嵬坡贵 妃之死一场,诗人刻画极其细腻,把唐玄宗 那种不忍割爱但又欲

9、罢不能的内心矛盾和 痛苦感情,都具体形象地表现了出来。由于 这是血泪相和流的死别,才会有那没完没了 的恨。随后诗人用许多笔墨从各个方面反复 渲染玄宗对贵妃的思恋,但诗歌的故事情节 并没有停留在一个感情点上,而是随着人物 内心世界的层层展示,感应景物的不断变 化,把时间和故事向前推移,用人物的思想 感情来开拓、推动情节的发展。 玄宗奔蜀是在入蜀之后,内心十分凄楚 悲惨;还都路上,旧地重经,又勾起了伤心 的回忆;回宫以后,白天睹物伤怀,夜晚辗 转难眠。日思夜想而不得,所以寄希望于梦 境,却又是“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 入 梦”。 至此,已经把“恨写”得十分动人心魄,然 而诗人笔锋一转,借想

10、象的彩翼,构思了一 个妩媚动人的仙境,把悲剧故事的情节推向 高潮,使故事更加回环曲折。这一转折,既 出人意料,又自在情理之中。由于主观愿望 和客观现实不得发生矛盾, 故事因此显得更 为委婉动人。 《长恨歌》是一首抒情成分很浓的叙事 诗,诗人在叙事和人物塑造上,将叙事、写 景、抒情有机结合在一起,形成诗歌抒情上 回环往复的特点。诗人时而把人物的思想感 情注入景物,用景物的折光来烘托人物的心 境;时而抓住人物周围富有特征性的景物、 事物,通过人物对它们的感受来表现内心的 感情,层层渲染,恰如其分地表达人物蕴蓄 在内心深处的难达之情。 唐玄宗在逃往西南 的路上,四处是黄尘、栈道、高山,日色暗 淡

11、,秋景凄凉,这是以悲凉的秋景来烘托人 物的悲思。在蜀地,面对青山绿水,还是朝 夕不能忘情,蜀中的山水原是很美的,但在 寂寞悲哀的玄宗眼中,那山的青、水的绿, 都惹人伤心,大自然的美应该有恬静的心境 才能享受,他却没有,所以就更增加了内心 的痛苦。这是透过美景来写哀情,使感情又 深入一层。行宫中的月色,雨夜里的铃声, 本来就很撩人意绪,诗人抓住这些寻常但富 有特征性的事物,把人物带进伤心、断肠的 境界,再加上那一见一闻、一色一声,互相 交错,在语言、声调上也表现出人物的内心 凄楚。还都路上,“天旋地转”,本是高兴之 事,但旧地重过,玉颜不见,不由伤心欲绝。 回长安后,“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

12、蓉未央柳。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 垂。” 白日里,由于环境和景物的触发,景物 依旧,人却不见了,禁不住潸然泪下,从太 液池的和未央宫的垂柳仿佛看到了杨贵妃 的容貌,展示了人物极其复杂微妙的内心世 界。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迟 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从黄昏 到黎明,集中表现了夜间被情思萦绕久久不 能入眠的情景。这种苦苦的思恋, “春风桃 李花开日”是这样,“秋夜梧桐叶落时”也 是这样。及至当年看到的“梨园弟子”、“阿 监青娥”都已白发衰颜,更勾起对往日欢娱 的思恋。从黄埃散漫到蜀山青青,从白日到 黑夜,从春天到秋天,处处触物伤情,时时 睹物思人,从各个方面反复渲染诗中主人公 的苦苦追求和寻觅。诗人正是通过这样的层 层渲染,让人物的思想感情蕴蓄得更深邃丰 富,使诗歌肌理细腻,更富于艺术感染力。 婉转动人,缠绵俳恻,是《长恨歌》最 大的艺术个性,也是它千百年来成为名篇的 原因之一。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相关资源

更多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