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预检分诊管理

上传人:靓*** 文档编号:253598256 上传时间:2025-03-16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85.4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传染病预检分诊管理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传染病预检分诊管理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传染病预检分诊管理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资源描述:

《传染病预检分诊管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染病预检分诊管理(1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1/8 XX人民医院 传染病预检分诊管理办法 为了规范医院传染病预检分诊工作,有效控制传染病疫情,防止院 内交叉感染,保障医疗质量和安全。特制定本办法: 1、 按传染病预检分诊制度规定,在门诊大厅设立感染性疾病科 的分诊点,并负责传染病预检分诊工作,由科主任负责进行组织管 理。 2、 预检分诊点标识、流程醒目明确,预检分诊点工作人员要严格 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和标准防护程序,防止院内交叉感染。 3、 各科室医师在接诊过程中,应注意询问病人有关流行病学史, 职业史,结合病人主诉,病史,症状和体征等对来诊的病人进行传 染病的预检;经预检为传染病病人或疑似传染病病人的,应将病人 分诊至感染

2、性疾病科或分诊点就诊,同时对接诊处采取必要的消毒 措施。 4、 根据传染病的流行季节,同期和流行趋势做好特定传染病的 预检分诊工作,医院当接到卫生部和省市地发布特定传染病预警信 息后,或按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的要求,加强特定传染病的预检分诊 工作,必要时设立相对独立的针对特定传染病的预检处,并引导分 诊病人首先到预检处检诊,初步排除特定传染病后,再到相应的普 通科室就诊。 5、 对呼吸道等特殊传染病病人或疑似病人,应依法采取隔离或 控制传播措施,并按规定对病人的陪同人员和其他密切接触人员采 取医学观察和其他必要的预防措施。 六、医院不具备传染病救治病人能力时,应及时报告科主任及医 务 科

3、,将病人转诊到具备救治能力的医院诊疗,并将病历资料复印件 转至相应的医院。八、感染性疾病科应采取标准防护措施按照规范 严格消毒,并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的规定处理医疗 废物。 九、科主任定期对医务人员进行传染病防治知识的培训,培训应 包 括传染病防治的法律法规及传染病流行动态诊断、治疗、预防、职 业暴露的预防和处 2/8 理等内容;从事传染病预检分诊的医务人员应严格遵守卫生管 理法 律和有关规定,认真执行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常规及有关工作制度。 十、医务科加强对预检分诊工作的监督管理,对违反《中华人民共 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和预检分诊管理办法的,应依 法查处。 预检分诊处

4、人员工作职责 从事传染病预检分诊的工作人员要掌握感染性疾病病人诊疗流 程,熟悉各种法定传染病的特点。 对来院就诊的每位患者进行询问病史,并按病种进行分诊。 凡体温在38℃以上呼吸道症状的病人,免费提供一次性口罩, 先就诊后挂号。 分诊处工作人员应将发热呼吸道疾病介绍到发热门诊并做好登记工 作。 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体温计一用一消毒,接触要求进行消毒隔 离处理。预检分诊处工作人员应知应会 一、发现传染病患者或疑似传染病患者,应到专用隔离诊室或引导 至感染性疾病科门诊治疗,可能污染的区域应及时消毒,及时 采取 隔离措施,根据疾病的传播途径(接触传播,飞沫传播,空气传播 和其他途径

5、传播),进行相应的隔离与预防措施。 二、加强医务人员的卫生,在诊疗护理病人后,特别是直接接触 病 人的分泌液,血液,口腔黏膜,皮肤疱疹等高危操作后,均应 认真 洗手或对双手消毒,遇污染时要随时清洗消毒,病人流量多时需要 增加清洁次数。 三、医护人员在下列情况下应按照六部洗手法用流动水洗手 1 ♦接触病人前后特别接触有破损的皮肤 粘膜和侵蚀性操作前后; 2 •进行无菌操作前后,进入和离开隔离病房TCU,新生儿室,烧伤病 房,感染性疾病等重点部门时,戴口罩和穿脱隔离衣前后。 3 .接触血液、体液和被污染的物品后; 4 .脱手套后。 四、医护人员下列情况下应进行手的消毒 1-进入和离

6、开隔离病房,穿脱隔离衣前后; 2 •接触血液、体液和被污染物品后; 3 •接触特殊感染病原后; 具体方法为用快速消毒剂揉搓双手或用消毒剂浸泡双手。 预检分诊处患儿及陪人所产生的生活用品一律按感染性医疗废物处 理。传染病: 是由病原微生物(病毒、立克次体、细菌、螺旋体等)和寄生虫 (原虫或寄生虫)感染人体后产生的有传染性的疾病。两者都属于 感染性疾病,但感染性疾病不一定有传染性,其中有传染性的疾病 才称为传染病。 传染病的基本特征是有传染性,流行性,免疫性,病原体。 构成流行过程必须具备的条件是: 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传染源: 指病原体已在体内生长繁殖,并能将其排

7、出体外的人或动物。包括 ①患者、②隐性感染者、③病原携带者、④受感染的动物等。传播 途径: 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后到达另一个易感者的途径。其中有: ①空气、 飞沫②水、食物、苍蝇等③手、用具、玩具④吸血节动物⑤血液、体 液、血制品⑥土壤。 易感人群: 对某一传染病缺乏特异性免疫力的人称为易感者。易感者在某一特 定人群的比例决定该人群的易感性。 传播方式有接触传播、空气传播、飞沫传播。 我国传染病分类及病种法定传染病分为甲、乙、丙三类共计38种。 甲类传染病(2种): 为强制性管理的传染病。发现后城镇6小时上报。 包括: 1 •霍乱 2 •鼠疫共2种 乙类传染病(25种)

8、: 为严格管理传染病。发现后要求12小时内上报。 包括: 3 .传染性非典型型肺炎 4 •艾滋病 5 •病毒性肝炎 6 ,,脊髓灰质炎 7 •人感染致病性禽流感 8 •麻疹 9 •流行性出血热 10 •狂犬病 5/8 11 •流行性乙型脑炎 12 •细菌性和阿米巴痢疾 13 •伤寒与副伤寒 14 •淋病 15 •梅毒 16 •百日咳 17 •白喉 18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19 •猩红热 20 •钩端螺旋体病 21 .XX 病 22 ••炭疽 23 •血吸虫病 24 •疟疾25登革热26肺结核. 27 •新生儿破伤风丙类传染病(11种):

9、 为监督管理传染病。发现后要求24小时内上报。 包括: 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 行病毒性肝炎的传染源: 病毒性肝炎的患者和亚临床感染者都可成为肝炎的传染源。其中甲 型和戊型肝炎的慢性患者和病毒携带者未见报道,作为传染源 的可能性极少。甲型和 戊型肝炎患者都仅从粪便中排除病原体。乙、丙、丁、庚、TTV等则 通过血和/或体液而排除病原体。 肝炎病毒类型有: 甲型肝炎(HAV)、乙型肝炎(HBV)、丙型肝炎(HCV)、丁型肝 炎(HDV)、戊型肝炎(HEV)、己型肝炎(HFV)、庚型肝炎(HGV)、 及输血传播性肝炎病毒(TTV )。隔离:

10、 采用各种方法,技术,防止病原体从患者及携带着传播给他人的措 施。 隔离预防技术: 为达到隔离预防的目的而实行的一系列措施和操作统称为隔离 预防技术。 常用的隔离方法有: 1 *严格隔离: 为黄色标记,针对的主要疾病包括SARS、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2 •接触隔离: 为橙色标记,针对的主要疾病为新生儿淋球菌眼结合膜炎、新生儿 脓疱病、狂犬病、多重耐药菌株感染或定植。 3 •呼吸道隔离: 为蓝色标记,针对的主要疾病有结核、百日咳、白喉、水痘、麻 疹、病毒性腮腺炎、流行性脑膜炎等。 4 .肠道隔离: 为棕色标记,针对的主要疾病为甲型肝炎、脊髓灰质炎、传染性腹 泻。

11、5 .血液、体液隔离: 为红色标记,针对的主要疾病为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艾滋病、梅 毒、疟疾。 7/8 标准预防: 针对医院所有患者和医务人员采取的一组预防措施,基于所有的 血 液、体液、分泌物(不包括汗液)、非完整皮肤和粘膜均可能 含有 感染因子的原则。 标准预防的具体措施有:1手卫生;2戴手套;3正确使用口罩、 防护镜和面罩;4适时穿隔离衣、防护衣、鞋套;5污染的医疗仪器 及物品及时处理。预检分诊工作常规 为了防止在候诊患者中发生交叉感染,预检分诊点应对内科,中医 科,儿科患者挂号前进行传染病的预检工作,由总护理部派护士主 持。 1 •设备预检处设在挂号处附近,备有诊桌、压舌

12、板、手电筒、体温 表、塑料盆内盛 0.1%过氧乙酸消毒液,擦手毛巾或纱布块,血、尿、便常规及肝 功 能和消毒性肝炎抗原抗体检验申请单。 2•方法与步骤患者挂号前,由预检护士扼要了解病情,重点观察体 征,必要时填写各项常规及肝功能,病毒性肝炎抗原抗体检验申请 单。 病情着重了解有无新生儿的发热、乏力、纳差、肝区痛、呕吐、腹 泻、脓血便,体征着重观察两腮有无肿大、压痛、观察面、颈、手、 必要时观察胸部有无皮疹,眼结膜及皮肤有无黄染,颊部及齿龈粘 膜有无麻疹斑,扁桃体有无白膜,触诊冈门有无紧张隆起,颈项是否 强硬,肢体运动又无障碍。 检出麻疹、水痘、百日咳、流行性腮腺炎、白喉、猩红热、脑膜

13、炎、 肝炎、菌痢、流感、脊髓灰质炎的患者及可疑者,应立即陪同患者 到隔离室或传染病科就诊,挂号手续由患者家属或工会等人员代办。 复诊的传染病患者,持预约券直接到传染病科或隔离室就诊。导医 工作常规 为了提高门诊工作质量与效率,方便患者就诊,开展导医导诊服务, 由有总护理部派护士担任。 8/8 1 •导医台应设在门诊大厅挂号处门外,备有电话、门诊时间表、医 院特色介绍、专家门诊时间表、车船飞机时刻表、信封、信纸、邮 票、拐杖、轮椅、推车、开水等; 2•导医在门诊部主任及护士长直接领导下开展工作,以流动性服务 为主; 4.认真观察候诊、待查患者的病情变化,随时做好应急救治准备,遇 有病情突变的候诊患者,应及时与医师联系,尽早救治; 5保持着装整洁,坚持挂牌上岗,言谈举止要庄重,对患者态度热 情,语言文明,耐心周到,做到“ 口勤、眼勤、腿勤”; 6•自觉执行医疗规章制度,主动搞好医护间,科室间协调配合,发 挥导医在医患之间的“桥梁”与“纽带”作用; 7 每日工作完毕,认真做好接待患者的统计 吸时上报门诊办公室。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相关资源

更多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