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健康知识

上传人:小****库 文档编号:253598767 上传时间:2025-03-17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7.47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职业健康知识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资源描述:

《职业健康知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健康知识(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近些年来,职业中毒事故屡屡发生,严重危害着企业从业人员的健康。例如,深圳某个生产液晶显示器和电话机的工厂,在车间里使用一种叫正已烷的化学物品,由于工人没有任何防护,加上车间通风不良,导致数十名工人中毒,出现不同程度的四肢麻木、无力、肌肉张力减退等症状,有的甚至无法站立,落下终身残疾。因此,我们必须对职业病危害引起高度重视。 一、 什么是职业病危害 职业病危害是指对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能导致职业病的各种危害。职业病因素包括:职业活动中存在的各种有害化学、物理、生物因素以及在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其他有害因素。 职业危害因素 生产过程中职业危害因素主要包括生产性粉尘、噪声、毒物危害。 在

2、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粉尘,叫生产性粉尘,主要包括:滑石、木质、骨质及合成纤维等粉尘。 在生产中,由于机器转动、气体排放、工件撞击与摩擦所产生的噪声,称为生产性噪声或工业噪声。每天工作8小时的工作场所,所接触的噪声不能大于85分贝。 生产过程中所使用或产生的毒物,叫生产性毒物。 二、职业危害预防 1. 生产性粉尘预防 生产性粉尘对人体的危害主要是引起尘肺、刺激作用、中毒,主要预防方法有湿式作业、密闭尘源、通风除尘、个体防护、定期体检。 2. 生产性噪声预防 生产性噪声的危害,引起职业性耳聋,对人体的听力、心理、生理产生不良影响,诱发生产事故。主要预防措施有: a 佩戴耳塞、耳罩和头盔

3、等劳动防护用品; b 缩短在噪声工作环境中的工作时间; c 采用声控技术。 3. 生产性毒物预防 常见的生产性毒物有天那水、油漆、苯、正己烷等。它们可以损害人体组织和器官,引发多种疾病甚至造成急性中毒死亡。生产性毒物主要预防措施: a 员工应佩戴劳动防护用品; b 工作中,毒物严禁泄漏; c 员工严禁在工作场所进食、饮水; d 工作场所应加强通风; e 注意作业场所的中毒急救医疗器材,以便应急使用; f 作业场所与生活场所分开,作业场所不得住人; g 有毒作业与无害作业分开,高毒作业场所与其他作业场所隔离。 二、 企业常见的职业病 1. 慢性苯中毒 主要发生在家具、

4、制鞋和工艺彩绘企业,因其使用的天那水、清洁剂、胶粘剂中含有苯。苯是工业上常用的一种有机溶剂,在常温下较易挥发,具有特殊的香水味——香蕉味,主要经呼吸道进入人体。接触低浓度的苯蒸气,数月至数年都有可能发现慢性苯中毒,常见的症状是神经衰弱综合征。造血系统的损害是慢性苯中毒的主要特征,起初表现为白细胞总数持续减少,随后发生血小板减少,最后发展为再生障碍性贫血,甚至白血病。从事相关作业的人员,一旦出现鼻出血、齿龈出血、月经过多、皮肤出血点等症状,就要引起足够的重视,最好到当地卫生防疫站或街道医院检查血象。 2. 慢性正已烷中毒 主要发生在制鞋业面加工中抹胶和包海绵的过程中,因其使用的土炼胶中含有正

5、乙烷。正乙烷从呼吸道进入人体,慢性中毒者会出现指、趾发麻,四肢无力、疼痛、肌力减退,肌电图检查可显示神经源性损害。病情较重者出现肌肉萎缩,腱反射消失,行走困难,生活不能自理等。慢性乙烷中毒后,目前尚无特效药治疗,主要是注射神经增长因子,辅予各种营养神经和改善循环的药物,如维生素B1、B12、维乐生、地巴唑、丹参等,配合针灸和加强锻炼。 3. 其它中毒 本公司使用去污水,这种化学品都存在一定的气味,挥发出来的气体,人体吸入对身体存在一定程度影响,如果长时间接触,工作场所密闭及通风不良,也会引起中毒,所以加强通风是关键,正确佩戴劳动保护用品。 4. 尘肺 粉尘经呼吸道进入人体肺部,形成结节

6、。尘肺病人早期多无明显不适,少数可在两肺听到呼吸音粗糙、减弱及干罗音。目前没有特效药治疗,无法治愈。从事相关作业的人员一旦出现不适,应进行胸部拍片检查,及时脱离粉尘作业环境。 三、 个人防护措施 1. 从业人员在上班时一定要穿工作服。 2. 存在粉尘的地方要佩戴面纱口罩。 3. 存在噪音的地方要佩戴耳塞。 4. 存在有机溶剂毒物的地方,佩戴防毒口罩、手套。 5. 女员工要戴工作帽,长发不能露在帽外。不准穿裙子、高跟鞋、戴围巾。 6. 作业前检查服装是否会被机器卷入的危险。 7. 高处作业要使用安全带。 四、 如何预防职业病危害 1. 加强组织管理、建立安全卫生的管理制度、对工厂从业人员要进行上岗前和在岗期间 培训,提高防护意识。 2. 加强工程控制,工厂在新建、改建、扩建过程中要接受卫生部门审核,改革工艺流程, 尽量使用一些低毒、无毒物质,加强通风排风装置,减低噪声。 3. 加强个人的防护措施,按规定穿戴防护用品。 4. 职业健康检查:包括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后的职业健康检查。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相关资源

更多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