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航自动控制原理实验报告_含数据(完整版)

上传人: 文档编号:28130336 上传时间:2021-08-23 格式:DOC 页数:33 大小:2.64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北航自动控制原理实验报告_含数据(完整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北航自动控制原理实验报告_含数据(完整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北航自动控制原理实验报告_含数据(完整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资源描述:

《北航自动控制原理实验报告_含数据(完整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航自动控制原理实验报告_含数据(完整版)(3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word文档・・••范文范例•完美整理 专业资料…学习•参考•分亨 自动控制原] 实验报告册 班级: 学号: 姓名: 2010年1月2日 目 录 实验一 一、二阶系统的电子模拟及时域响应的动态测试.3 实验二频率响应测试 8 实验三控制系统串联校正 18 word文档・•・・范文范例•完芙整理 实验一 一、二阶系统的电子模拟 及时域响应的动态测试 一、实验目的 1、 了解一、二阶系统阶跃响应及其性能指标与系统参 数之间的关系。 2、 学习在电子模拟机

2、上建立典型环节系统模型的方 法。 3、 学习阶跃响应的测试方法。 二、实验内容 专业资料..•学习•参考•分字 1、 建立一阶系统的电子模型, 观测并记录在不同时间 常数T时的阶跃响应曲线, 并测定其过渡过程时间 2、 建立二阶系统的电子模型, 观测并记录在不同阻尼 比时的阶跃响应曲线,并测定其超调量及过渡过程 时间。 三、实验原理 K 1. 一阶系统:系统传递函数为:4>(s)二厢T討 模拟运算电路如图1- 1所示: word文档..••范文范例•完茨整理 图1- 1 s(s)_ &】

3、_ M 由图]-1得 □⑶_划禽+1 一協+1 在实验当中始终取R2= R1,则K=l, T二R2C取不同的时 间常数T分别为:0.25、0.5、1 2. 二阶系统: 敬月_ c⑸_ 减 其传递函数为: 尺⑸炉十25屛十况 令3沪1弧度/秒,则系统结构如图1-2所示: R(s)— 2 S (*^-5+7? r CCs) 图1-2 &二 RG 二 g 取R2C1=1 , R3C2 =1,则览 儿 及 1取不同的值C =0. 25 , "0.5, "1 •专业

4、资料…学习•参考•分孚 word文档・•・・范文范例•完芙整理 实验电路图: 一阶: 二阶: C2 四、实验数据表 根据实验要求选取的参数如下: 一阶 T 0. 25 0.5 1 R= 510K 510K 1M C 0.47u 1M 1 U Ts实测 0. 7190 1. 5790 3. 0900 专业资料•••学习•参考•分字 word文档・•・・范文范例•完芙整理 Ts 理论 0.75 1.5 3 二阶 专业资料…学习•参考•分亨 1 0.25 0. 5 1 R4 2M

5、1M 470K C2 1 H 1 H 1 U b%实测 40. 1460 16.1408 0 <7%理论 44.4344 16. 3034 0 Ts实测 10. 8790 5. 4380 4. 8780 Ts理论 11 7 4. 75 五、实验结果图 注:时间轴单位:t/10ms,下面实验同。 依次取 1=0・25、0.5. 1.0 一阶: word文档..••范文范例•完茨整理 二阶: 六

6、、数据分析 实验数据结果与理论数据间存在差异,主要原因在于用 510千欧电阻代替500欧电阻,其他原因包括模拟程序中各 元件的实际物理值与理论之间存在差异,实际运行中会有互 相之间的干扰,外界的干扰、储能元件放电不完全等,导致 了最终实际模拟结果与理论之间有一定差异。 七、实验总结 本次实验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主要问题是对实验仪器的不了 专业资料..•学习•参考•分享 word文档・•・・范文范例•完芙整理 解、对Matlab软件的生疏、与对电器元件及导线的预测量 的缺失,导致耽误了很长时间,直到第三次实验时才补做完。 所得数据与理论数据间的差异在误差范围内,可以接受。 实验

7、二频率响应测试 一、 实验目的 1. 掌握频率特性的测试原理及方法。 2. 学习根据所测定出的系统的频率特性,确定系统传递函数 的方法。 二、 实验内容 3. 测定给定环节的频率特性。 4. 系统模拟电路图及系统结构图分别如图2-1及图2-2。 图2-2 5. 系统传递函数为: 200 F + W+200 取R=200KQ,则 取R二500KQ,则 500 F + W+500 若正弦输入信号为Ui (t) =AlSin (31),则当输出达到稳 态时,其输出信号为Uo(t)=A2Sin(ot+$)o改变输入信号 频率二書值,便可测得二组

8、A1/A2和⑩随f (或3)变化的数 值,这个变化规律就是系统的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 三、实验原理 1.幅频特性即测量输入与输出信号幅值A1及A2,然后计 算其比值A2/A1。 2.实验釆用“李沙育图形”法进行相频特性的测试。以 下简单介绍一下这种测试方法的原理。 设有两个正弦信号: X(3t)=XmSin(31) Y (31) =YmSin (31 + ⑰) 若以X(t)为横轴,Y(t)为纵轴,而以3作为参变量,则随着 3t的变化,X(t)和Y(t)所确定的点的轨迹,将在X-Y平面上 描绘出一条封闭的曲线。这个图形就是物理学上成称为的 “李萨如图形”。

9、 厂 1 ■ ■ 、 r A \ c 1 y[3t] 3. 相位差角甲的求法: 对于 X (31) =XmSin (31)及 Y (w t)= YmSin ( 31) 当3t=0时,有 X(0)=0 ; Y(0)=Ym Sin(ip) 即⑰二ArcSin (Y(0)/ Ym) , OWVWn/2时成立。 实验电路图: C2 四、 实验数据表 K=2 1 2 3 4 5 6 7 S 9

10、 f 0. 955 1.273 1.592 2. 069 2.228 2. 387 3.183 3. 979 4. 775 W 6 8 10 13 11 15 20 25 30 Ac/Ar 1. 135 1.229 1.318 1.303 1.223 1. 139 0. 759 0. 539 0. 392 Ym/YO 2. 381 1.658 1.260 1.008 1.002 1.039 1.689 3. 365 5. 764 ① /( ) 25. 35 37. 09 52. 53 82. 93 8

11、6. 02 74. 32 36. 30 17. 29 9. 99 K=5 1 2 3 4 5 6 7 S 9 f 0. 637 0. 955 1.273 1.592 2. 228 2. 546 2. 865 3. 183 3. 501 word文档・•・・范文范例•完芙整理 W 4 6 8 10 14 16 18 20 22 Ac/Ar 0. 909 0. 928 1.073 1.135 1.383 1.581 1.787 2. 007 2. 128 Ym/YO 10. 397 7.

12、 084 5. 425 4. 049 2. 246 2.710 1.426 1. 131 1.008 ① /( ) 25. 35 37. 09 10. 62 14. 30 26. 44 21.66 44. 54 62. 14 82. 86 五、实验结果图(按w递增排序) K=2 专业资料…学习•参考•分亨

13、 CCb C0 E 艾0 ⑹皿 6OT 7T0 6 5C0 1CO3 K=5

14、 六、计算系统传递函数 K=2 拟合的幅频曲线:(三阶拟合) A=l. 317; w.= 12. 4rad/s 故亀=—— = 1 ・317 => : = 0.4179; wm = wn -孑=12 Arad / s=> wn = 13.6490 w. 18

15、6.29 系统传递函数G(s)二? * 咖*咗疋+11.4s +186.29 K=5 拟合的幅频曲线:(二阶拟合) Aa=2. 127; w.= 21. 66rad/s 故 A加=——yj―二=2.127 => 歹=0.2423; %.=叫 J-了 = 2166加 /s => 叫=23.0110 word文档..••范文范例•完茨整理 系统传递函数G⑸- , %2 ,= 丁+2歹叫$ +叫「 _ 529.5 52+ 11.155 + 529.5 七、数据分析 实验结果较为理想,与理论

16、值差距不大,但实验过程中感 觉到系统稳定性较差,很容易受外界干扰,曾经做到一半时 突然系统图像变形,导致后来只得重新接线测量。实验中吸 取了上次的教训,接线前对原件导线都做了预先检测,节省 了部分时间。 八、实验总结 本次实验就操作方面而言比上一次要好,主要原因是对 实验器具的相对熟悉,与注意了接线之前对各部件的预先 检测,因此避免了一些不必要的时间浪费。 专业资料…学习•参考•分亨 word文档・•・・范文范例•完芙整理 实验三控制系统串联校正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和掌握串联校正的分析和设计方法。 2、研究串联校正环节对系统稳定性及过渡过程的影响。 二、实验内

17、容 1、 设计串联超前校正,并验证。 2. 设计串联滞后校正,并验证。 三、实验原理 1.系统结构如图3-1所示: 专业资料…学习•参考•分亨 其中Gc(s)为校正环节,可放置在系统模型中来实现,也可 使用模拟电路的方式由模拟机实现。 2.系统模拟电路如图3-2所示: R5 3•未加校正时,Gc (s)=l o aTS + 1 4•加串联超前校正时,Gc(S)= Ts +1 G?>1) 给定a=2. 44 T=0. 26 ,则 0.63S + 1 0.26S + 1。 bTS +1 5.加串联滞后校正时,GHs)_

18、 Ts +1 (O<^ / \ 10^ + 1 给定 b=0. 12 ・ T=83. 33,则 —83.33S + 1。 四、实验数据 Wc=l. 49rad/sec Pm二一5& 2 1. 未加校正 2. 加超前校正 3. 加滞后校正 依图线,得系统截止频率Wc、(相位)稳定裕度Pm: Wc=2. 38rad/sec Pm=47. 4 Wc=0. 449rad/sec Pm=54. 8 实验电路图: C2 word文档•…范文范例•完类整理 •% 100 200 300 400 600 600 700 800

19、 900 1000 五、实验结果图 1. 3 2.5 2 15 1 0.5 0 专业资料…学习•参考•分亨 Bode Diagram Gm = -109 dB (at 0.00372 rad/sec) , Pm = -56.2 deg (at *1.49 rad/sec) 100 50 0 -50 -100 -150 180 Gap) Ola 90 w2 135 10_1 10 Q 101 Frequency (rad/sec)

20、 2.5 2 15 1 0.5 0 •-%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700 800 900 1000 100 50 o 书Q -100 Bode Diagram Gm = 77.5 dB (at 269 rad/sec) , Pm = 47.4 deg (at 2.38 rad/sec) -180 4护 -135 101 w_1 Fre

21、quency (rad/sec) 3 2.5 2 1.5 1 0.5 0 •-%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700 800 900 1000 -100 -120 Bode Diagram Gm = 104 dB (at 269 rad/sec) , Pm = 54.S deg (at 0.449 rad/sec) 50 ■ 0 -50 -180 4护 -150 1O_1 101 1O2 Frequency (rad/sec)

22、 word文档・•・・范文范例•完芙整理 六、数据分析 实验结果与理论值之间存在一定差异,但在允许误差范 4 专业资料..•学习•参考•分字 内。从实验数据中可以得出:添加合适的超前串联校正环节 可以使系统的截止频率增大,稳定裕度增加,从而使系统的 快速性与稳定性得到改善,但其对高频响应部分的影响会使 系统容易受到高频干扰信号干扰,有一定的负面;添加合适 的滞后串联校正环节可以使系统的稳定裕度增加,并且增强 了系统对高频干扰的抵抗性,但其会使系统的截止频率降 低,从而对系统的快速性造成一定负面影响。 七、实验总结 本实验步骤较简单、操作比较容易,加之实验经验的增 长,使得本次实验过程较顺利、完成较快,并且在课上补 做了之前没有做完的部分实验,得到了比较良好的实验数 据。通过本学期的自动控制实验,我更直观地认识了自动 控制这门工程的操作、设计等过程与其原理,对课本所学 知识加深了认识与理解。另外对数学软件Matlab也有了一 定的了解,可以用其做一些基础的计算及绘图,掌握了一 些简单的程序。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相关资源

更多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