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高考3年模拟新课标专用2014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试题分类汇编 专题二 古代中国的经济

上传人:gfy****yf 文档编号:31724196 上传时间:2021-10-1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96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5年高考3年模拟新课标专用2014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试题分类汇编 专题二 古代中国的经济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5年高考3年模拟新课标专用2014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试题分类汇编 专题二 古代中国的经济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5年高考3年模拟新课标专用2014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试题分类汇编 专题二 古代中国的经济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资源描述:

《5年高考3年模拟新课标专用2014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试题分类汇编 专题二 古代中国的经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5年高考3年模拟新课标专用2014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试题分类汇编 专题二 古代中国的经济(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专题二 古代中国的经济 考点一 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1.(2013课标Ⅱ,25,4分)汉唐制定土地法规,限制私有大土地的发展,宋代一改此法,“不抑兼并”。据此可知宋代(  ) A.中央集权弱化 B.流民问题严重 C.土地兼并缓和 D.自耕小农衰退 答案 D 2.(2013安徽文综,12,4分)下图是据有关资料绘制的汉唐间安徽境内水利兴修统计示意图。它反映了这一时期(  )                      A.安徽农业生产居全国领先水平 B.安徽农业生产总体呈发展态势 C.长江流域为农业生产重要区域 D.我国经济重心已经转移到南方 答案 

2、B 3.(2013江苏单科,1,3分)现代考古在秦、魏等国故地出土了许多生铁铸造的农具。1950—1951年河南辉县发掘了5座大型魏墓,1号墓出土铁器65件,其中农具占58件,包括、锄、铲、镰、犁铧等一整套铁农具。 材料说明战国时期 (  ) A.生铁铸造由魏国独断经营 B.成套铁农具有利农业精耕细作 C.铁制农具成为随葬必备品 D.铁制农具最早出现于河南辉县 答案 B 4.(2013重庆文综,2,4分)白寿彝《中国通史》指出:“自北魏产生,经历隋唐的均田制,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国家所有的田制。”在这一“田制”下(  ) A.土地全部归国家所有 B.土地都可以自由买

3、卖 C.农民只需向国家缴纳赋税 D.无主荒地由国家重新分配 答案 D 5.(2013浙江文综,38,10分)(节选)阅读材料,加深对历史上江南经济变化的认识。 材料一 松江府 “壤地广袤不过百里而遥,农亩之入非能有加于他郡邑也。所由供百万之赋……全赖此(棉织)一机一杼” 苏州府 “郡城之东,皆习机业。……计日受值”;盛泽镇“俱以蚕桑为业” 嘉兴府 王江泾镇“多织绸,收丝缟之利,居者可七千余家……” 湖州府 “俗皆织绢”;“惟湖以蚕……官赋私负咸取足焉”;南浔镇“烟火万家” ——摘编自明清史志资料 (1)指出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说明农业经济与商品经济的关

4、系。阅读材料一,概括明清时期江南经济的主要变化。(10分) 答案 (1)特点:以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 关系:农业经济为主,商品经济处于从属地位。 变化:商品经济比较发达,纺织业显著发展,市镇经济繁荣,资本主义萌芽。 考点二 手工业的发展 6.(2013天津文综,2,4分)“从宋代起,棉花开始成为一种重要纺织原料……到了元代,丝、麻、棉鼎足而三,明代以后,棉花的重要性超过了麻。”出现这些变化的前提条件是(  ) A.政府的大力推广 B.棉纺织技术的改进 C.商品经济的发展 D.棉花成为经济作物 答案 B 7.(2013北京文综,14,4分)1985年,一艘荷兰东印度公司

5、的沉船被发现,船上载有景德镇生产的青花瓷。该船沉没的时间最早应为(  ) A.北宋中期 B.元末明初 C.明末清初 D.鸦片战争时期 答案 C 8.(2013福建文综,15,4分)《唐六典》记:“工巧业作之子弟,一入工匠后,不得别入诸色”;《新唐书》载:“细镂之工,教以四年;车路、乐器之工,三年;平漫刀矟(长矛)之工,二年……教作者传家技。”这表明唐代工匠(  ) ①频繁更换工种 ②长期在官府作坊干活 ③职业是世袭的 ④是临时工人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答案 B 9.(2013四川文综,2,4分)纺织业在商代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下列选项中可以支持这一判断

6、的是(  ) A.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素纱襌衣 B.纺织家黄道婆创造的新式纺车 C.甲骨文中关于祭祀蚕神的内容 D.《说文解字》中有关纺织产品的字 答案 C 考点三 商业的发展 10.(2013课标Ⅱ,26,4分)明朝有人描述在广东大庾岭所见:“盖北货过南者,悉皆金帛轻细之物;南货过北者,悉皆盐铁粗重之类。过南者月无百驮,过北者日有数千。”这表明当时(  ) A.岭南经济发展程度高于北方 B.岭南是商人活动的主要地区 C.以物易物是商贸的主要方式 D.区域差异造成长途贸易兴盛 答案 D 11.(2013江苏单科,4,3分)清前期《望江南百调》唱道:“扬州好,侨寓半官场,购

7、买园亭宾亦主,经营盐、典仕而商,富贵不归乡。”材料反映了 (  ) A.仕商身份界限完全打破 B.商业发展改变社会风气 C.地方商业均由官员经营 D.政府摒弃传统抑商政策 答案 B 12.(2013四川文综,3,4分)下表是1620年和1850年江南八府一州城乡人口统计。据此判断,这一时段该地区(  ) 年代 城镇人口(万人) 农村人口(万人) 1620年 300 1700 1850年 720 2880 A.基本实现了城市化 B.城市经济规模扩大 C.农业经济日渐凋敝 D.人口增速全国领先 答案 B 13.(2013大纲全国,17,4分)乾

8、隆三十七年,台湾海防同知朱景英称:“台地多用宋钱,如太平、元祐、天禧、至道等年号钱,钱质小薄,千钱贯之。”据此可知(  ) A.宋代商品经济比清代更为繁荣 B.当时两岸经济交往尚不密切 C.海峡两岸有着不同的货币体系 D.宋代以后台湾经济发展迟缓 答案 B 14.(2013重庆文综,4,4分)宋代文献记载,真宗时,“诏商旅自京[携]便钱至诸州者,所在即给付,无得稽滞。按,太祖开宝三年置便钱务(机构),许民入钱左藏(国库),给以券,于诸州便换。”文中“便钱”是(  ) A.自由流通的支票 B.中国最早的纸币 C.国家发行的债券 D.兑换货币的凭证 答案 D 15.(2013

9、课标Ⅰ,40,10分)(节选)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我国是最早利用海洋的国家之一。殷墟即发现了来自南海乃至阿曼湾的海贝。齐国借助“边海”的地理条件,发展“鱼盐之利”,成为春秋战国时最为富庶的国家。汉代“海上丝绸之路”雏形即已出现,魏晋而后,僧人“附商舶”西行“求法”,成为佛教东传的重要方式。宋元时代指南针等远洋航行工具的使用,使海外贸易达到鼎盛。明朝前期,在郑和下西洋的背景下,出现了一批重要的航海著作,如《瀛涯胜览》《星槎胜览》《西洋番国志》等,记录海行见闻,反映当时东南亚、印度以及阿拉伯、东非等地的风土人情、山川形胜。明后期,郑若曾针对倭寇等问题,在《筹海图编》中明确提出“海防

10、”的主张:“欲航行于大洋,必先战胜于大洋。”而明、清政府常常采用“海禁”的办法。到鸦片战争前,“各省水师战船,均为捕盗缉奸而设”。——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我国古代海洋利用的特点。(10分) 答案 (1)从沿海利用到远洋开拓;先进技术应用于航海;以经济、文化交流为主,和平利用;以民间交流为主;海洋意识不足。 考点四 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 16.(2013广东文综,13,4分)东汉初年桓谭上书说:“(重本抑末)此所以抑并兼、长廉耻也。今富商大贾,多放钱货……收税与封君比入。”据此推论合理的是(  ) A.东汉初年金

11、融业繁荣,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B.东汉初年商人与封君勾结,中央集权削弱 C.东汉初年商人经济实力强,桓谭建议厉行重农抑商 D.重农抑商是中国古代基本政策,桓谭描述的现象不存在 答案 C 17.(2013浙江文综,16,4分)唐文宗太和六年(832年),宰相王涯上奏:“商人乘马,前代所禁。近日得以恣其乘骑,雕鞍银镫,装饰焕烂,从以童骑,骋以康庄,此最为僭越。伏请切令禁断。”以下对当时商人地位的判断,错误的是(  ) A.经济地位优越 B.政治地位低下 C.遭受全社会的鄙视 D.实际上没有自由民的平等地位 答案 C 18.(2013山东文综,10,4分)《汉书食货志》记载:“贾人有市籍,及家属,皆无得名田,以便农。敢犯令,没入田货。”该禁令的主要目的是(  ) A.限制商人经营范围 B.增加赋税收入 C.加强商人户籍管理 D.保护小农经济 答案 D 19.(2013大纲全国,16,4分)明初的户役制度,将户籍分为若干类别,其中主要是民户,还有军户、匠户、灶户(煮盐户)等几十类,并严格禁止更换户别。这一措施有利于(  ) A.缓和土地兼并 B.促成社会分化 C.强化社会控制 D.发展商品经济 答案 C 4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相关资源

更多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