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水深流速分布及推力计算
《不同水深流速分布及推力计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不同水深流速分布及推力计算(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一、流速分布及计算 自然界中的水流大部分是湍流。湍流是一种高度复杂的非线性流体运动, 在空间中不规则、时间上无秩序,具有在运动过程中液体质点不断混掺的运动 特性。实际中流速计算一般根据实测数据进行推导,具有代表性的是“六点测 流法”,2014年之后,声学多普勒流速剖面仪开始被采用,随后有部分学者提 出了相应的“多点法测速计算”。 水流由于受到层间切应力的作用,具流速沿水深而变化,河底流速小,水 面流速大,河底流速受河床的粘滞作用,基本为零。理论上水流流速由下往上 可分成直线层、过渡层、对数区和外层区,其相应的计算公式如下: (一)直线层 水流为层流(层流是流体的一种流动状态,它作层状的流
2、动。流体在管内 低速流动时呈现为层流,其质点沿着与管轴平行的方向作平滑直线运动。流体 的流速在管中心处最大,其近壁处最小。管内流体的平均流速与最大流速之比 等于0.5。),只受粘滞切应力,此时流速可按下式计算:
ry = x sW
J:水力坡度;wy 3、 B %
其中A和B是系数,与床面粗糙情况有关,通过实际资料确定, y为计算
点至河床的距离。爱因斯坦提出的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
u 30.2y
-=5.75|g(-—x)
其中&为床面粗糙高度,可取床沙代表粒径;x为反映对流速分布实际影响 的系数,与 忑 值有关;士为近壁层流层的厚度。
直线层、过度层、对数区合称为内层区,区内流速分布主要受床面的影响
(四)外层区
水流为紊流,其流速分布除受床面的影响外,还要受到上游来流条件和上部 边界条件的影响,因而其分布规律偏离对数曲线而有一流速增值,计算公式的 一般计算形式为:
P 江 fy\
—=A •忸v + B + — h 4、to -
L k IE
式中,r为尾迹强度系数;k为卡门常数;⑴ 为函数符号;H和k通过实测资 料确定。y意义同前,h为断面水深。
(五)实际应用
在实际中,通常将对数区的流速分布公式推广到全部水深,根据全部水深上 的流速分布资料来确定对数流速分布公式中的系数,再将对数流速分布公式用 到全部水深上去。
在宽深比介于6至10之间的的河槽中,断面上任一点的水流不仅受到来自河 底紊动涡体的作用,还同时受到来自河岸紊动涡体的作用。纵向流速不仅沿水 深变化,沿断面横向分布也是不均匀的,接近河岸的垂线与河心的垂线流速分 布相差较大,岸边垂线的最大流速往往不在水面上。河槽过于窄深时,河中心 垂线的 5、最大流速也不在水面。
(六)六点实测法计算垂线平均流速
一般的流速垂线分布形式如右图所示。设
六点法测量的水深位置分别为 ho hl h 2 h3 h4 h5,对应的流速分别为 V0 Vl V2 V3 V4 V5,从表
层到底层两层之间面积为分别为 So Si S2 S3 S4 S5 ,则用积分方法得到的垂线平均流速 V 计算公式如下:
V= "(So +Si +S2 +S3 +&+S )
在传统的六点法测流中,通常是 ho=0,h i=0.2H,h 2=0.4H,h 3=0.6H,h 4=0.8H,h 5=H, I i
则上式可优化为 V=dv>+2 (V1+V2+M+V) + 6、V]。
如需计算某一点的流速,则根据上述测得值所汇出的函数图像,可以粗略估
计某一点的流速。
利用传统六点法计算垂线流速平均值或是某一点流速时,因这种数据处取用 的原数据较少,因此会损失垂线平均流速计算值的精度。而声学多普勒流速剖 面仪可以测得一条垂线上没1m甚至小于1m一层的流速数据,对于水深10m以 上的水域,在一条垂线上可以测得 10层以上的数据,因此对应于上述六点分析 法,可以类似地推导出多点分析法,从而大大提高计算结果的精度。
二、水流力计算
(一)水流推动力
水流推动力作用方向为顺水流方向,作用位置为水流底部,水流推动力反应了 河床面物体是否被推移,可用来计算河床冲刷。 7、具体计算公式为:
PlfHI
式中,P1为水流推动力;丫麻为水的容重;H为水深;J为水力坡度
图2水流推移力示意图
表 4-5 1
片界推移力参考值 , 二.一 .■二
河床士黄
粒 径 (nun)
崎界推礴力 -
护面奏整
厚 度 (tm)
也界推移力 g
中砂
0 2-0. 4
1. 8~2.0
草皮理 」
粗好
a 4-10
15-4.0
植捆甘■茴
30 -70
莓士
W-12
单层干耐片有按面
25 -30
80-160
5-15
12. i I
石壁护同 ,
k ——
160-200 8、
卵石
如so
48
一栽砌既石护面
自30
160-240
碎石
40^50
56
, 垠层干曲片石护面
50-55
140
fa
图3河床不同土质的临界推移力
(二)水流对阻流面的冲击力
作用方向:水平向:作用位置:阻流面高度的一半。
u (1 - cosa)
P2 = k y - h ;
w g sinu
式中:P2---水流推动力(kN/m);
k---绕流系数,对实体坝而言,坝身宽度与坝长相比小得多时取 1.0,
宽度与长度大致相等时取 0.7;
%---水的容重(kN/m3);
h---阻流面高度(m),不漫水时为阻流面前 9、的水深,漫水时为阻流物的 高度;g为重力加速度:
“---水流冲击方向与阻流面间的夹角:口为靠近阻流面处水流断面的平
均流速(m/s),与水流的压缩程度有关,可按下式进行计算:
u = n ”
Up---水流未压缩时的断面平均流速,可参考第一节计算,
nL-由于建筑物挤压水流断面而使流速增大的系数,取值见下表:
袭4-6压舔断面流速措大系数
1/R
也1
,0.2
0.3
0.5
0.6
1 用手不望水式埴)
L50
1 75
100
,2. 50 ;
TOO
3.73:
加(用于受水式现) -1
1..4Q
1 50
12C
2 60
r3.W
图5压缩断面流速增大系数
-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