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展开式直齿圆柱齿轮减速器毕业设计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32841999 上传时间:2021-10-16 格式:DOC 页数:33 大小:260.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二级展开式直齿圆柱齿轮减速器毕业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二级展开式直齿圆柱齿轮减速器毕业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二级展开式直齿圆柱齿轮减速器毕业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资源描述:

《二级展开式直齿圆柱齿轮减速器毕业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级展开式直齿圆柱齿轮减速器毕业设计(3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论文题目: 二级直齿圆柱齿轮减速器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院(系) 系 机电工程 专业 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 1.毕业设计(论文)题目: 二级齿轮减速器 2.题目背景和意义: 本次论文设计进行结构设计,并完成带式输送机传动装置中减速器装配图、零件图设计及主要零件的工艺、工装设计。综合运用机械设计、机械制图、机械制造基础、金属材料与热处理、公差与技术测量、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原理。掌握机械设计的一般程序、方法、设计规律、技术措施,并与生产实习相结合,培养分析和解决一般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具备了机械传动装置、简单机械的设计和制造的能力。

2、 3.设计(论文)的主要内容: 带式输送机传动总体设计;带式输送机传动总体设计;主要传动机构设计;主要零、部件设计;完成主要零件的工艺设计;设计一套主要件的工艺装备;撰写设计论文;翻译外文资料等 4.设计的基本要求及进度安排(含起始时间、设计地点):,地点: 主要参 :转距T=850Nm,滚筒直径D=380mm,运输带工作转速V=

3、1.35m/s 工作条件:送机连续工作,单向运转,载荷较平稳,空载起动,每天两班制工作,每年按300个工作日计算,使用期限10年。 具体要求:主要传动机构设计;主要零、部件设计;设计一套主要件的工艺装备;撰写设计论文;选一典型零件,设计其工艺流程;电动机电路电气控制;翻译外文资料 等 5.毕业设计(论文)的工作量要求: 设计论文一份1.0万1.2万字

4、 装配图1张 A0,除标准件外的零件图9张 A3 设计天数: 四周 指导教师签名: 年 月 日 学生签名: 年 月 日 系(教研室)主任审批: 年 月 日 带式运输机传动装置传动系统 摘要 本次论文设计的题目是“带式输送机传动装置的设计及制造”。 进

5、行结构设计,并完成带式输送机传动装置中减速器装配图、零件图设计及主要零件的工艺、工装设计。 本次的设计具体内容主要包括:带式输送机传动总体设计;主要传动机构设计;主要零、部件设计;完成主要零件的工艺设计;设计一套主要件的工艺装备;撰写开题报告;撰写毕业设计说明书;翻译外文资料等。 对于即将毕业的学生来说,本次设计的最大成果就是:综合运用机械设计、机械制图、机械制造基础、金属材料与热处理、公差与技术测量、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原理、计算机应用基础以及工艺、夹具等基础理论、工程技术和生产实践知识。掌握机械设计的一般程序、方法、设计规律、技术措施,并与生产实习相结合,培养分析和解决一般工程

6、实际问题的能力,具备了机械传动装置、简单机械的设计和制造的能力. ABSTRACT This topic design topic is “the belt type transports the engine drive instrument the design and the manufacture”. Structural design, and completes the belt type to transport in the engine drive instrument the reduction ge

7、ar assembly drawing, the detail drawing design and the major parts craft, the work clothes design. This time design concrete content mainly includes: The belt type transports the engine drive system design; Main transmission system design; Main zero, part design; Completes the major parts the t

8、echnological design; Designs set of main important documents the craft equipment; Composes the topic report; Composition graduation project instruction booklet; Translation foreign language material and so on. Regarding the student who soon graduates, this design biggest achievement is: Synthesis

9、basic theories, project technology and production practice knowledge and so on utilization machine design, mechanical drawing, machine manufacture foundation, metal material and heat treatment, common difference and technical survey, theoretical mechanics, materials mechanics, mechanism, computer

10、application foundation as well as craft, jig. Grasps the machine design the general procedure, the method, the design rule, the technical measure, and unifies with the production practice, raises analyzer and solves the general engineering actual problem ability, has had the mechanical drive, the si

11、mple machinery design and manufacture ability. Key words(关键词): Belt conveyor(带式输送机) Transmission device(传动装置) Design(设计) Manufacture(制造) 目录 一、 引言………………………………………………………………1 二、 传动方案的拟定及说明………………………………………2 2.1、组成……………………………………………………………2 2.2、特点…………………………………………………………

12、…2 2.3、确定传动方案…………………………………………………2 三、 电动机的选择……………………………………………………5 3.1、电动机类型选择………………………………………………5 3.2、电动机功率选择………………………………………………5 3.2.1、传动装置的总功率…………………………………………5 3.2.2、电动机所需的工作功率……………………………………5 3.3、确定电动机转速………………………………………………5 3.4、确定电动机型号………………………………………………6 四、 计算总传动比及分配各级的传动比………………………7 4.

13、1、总传动比………………………………………………………7 4.2、分配各级传动比………………………………………………7 五、运动参数及动力参数及传动零件的设计计算 ……………7 5.1、计算各轴转速…………………………………………………7 5.2、计算各轴的功率………………………………………………7 5.3、计算各轴的扭矩………………………………………………8 六、 齿轮传动的设计计算 …………………………………………12 6.1、选择齿轮材料及精度等级和齿数……………………………12 6.2、按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设计……………………………………12 6.3

14、、确定齿轮传动主要参数及几何尺寸…………………………13 6.4、校核齿根弯曲疲劳强度………………………………………14 6.5、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尺寸计算公式表格……………………15 七、 轴的设计计算……………………………………………………16 7.1、输入轴的设计计算……………………………………………16 7.1.1、选择轴的材料,确定许用应力……………………………16 7.1.2、估算轴的基本直径…………………………………………16 7.1.3、轴的结构设计………………………………………………17 7.2、输出轴的设计计算……………………………………………21 7.

15、2.1、选择轴的材料,确定许用应力……………………………22 7.2.2、估算轴的基本直径…………………………………………22 7.2.3、轴的结构设计………………………………………………23 八 。 减速器 箱体结构 九、键联接的选择及校核计算 ……………………………………31 9.1、输入轴与大带轮轮毂联接采用平键联接……………………31 9.2、输入轴与齿轮联接采用平键联接……………………………31 9.3、输出轴与齿轮2联接用平键联接………………………………32 9.4、输出轴与联轴器联接用平键联接………………………………33 十、 联轴器的选择 …………

16、………………………………………… 33 十一、减速器箱体附件的选择说明 …………………………………34 11.1.1、检查孔和视孔盖……………………………………………34 11.1.2、通气器………………………………………………………34 11.1.3、轴承盖………………………………………………………34 11.1.4、定位销………………………………………………………34 11.2、启盖螺钉………………………………………………………35 11.3、油标……………………………………………………………35 11.4、放油孔及放油螺塞……………………………………………35 11.5

17、、起吊装置………………………………………………………35 十二、润滑与密封 ………………………………………………………36 十三、电器电路图 ………………………………………………………38 十四、外文翻译 ……………………………………………………………39 设计总结 ……………………………………………………… 46 致谢 ………………………………………………………………47 参考资料目录 …………………………………………………48 计算过程及计算说明 一、 引言 计算过程及说明国外减速器现状?齿轮减速器在各行各业中十分广

18、泛地使用着,是一种不可缺少的机械传动装置。当前减速器普遍存在着体积大、重量大,或者传动比大而机械效率过低的问国外的减速器,以德国、丹麦和日本处于领先地位,特别在材料和制造工艺方面占据优势,减速器工作可靠性好,使用寿命长。但其传动形式仍以定轴齿轮传动为主,体积和重量问题,也未解决好。最近报导,日本住友重工研制的FA型高精度减速器,美国Jan-Newton公司研制的X-Y式减速器,在传动原理和结构上与本项目类似或相近,都为目前先进的齿轮减速器。当今的减速器是向着大功率、大传动比、小体积、高机械效率以及使用寿命长的方向发展。因此,除了不断改进材料品质、提高工艺水平外,还在传动原理和传动结构上深入探讨

19、和创新,平动齿轮传动原理的出现就是一例。减速器与电动机的连体结构,也是大力开拓的形式,并已生产多种结构形式和多种功率型号的产品。目前,超小型的减速器的研究成果尚不明显。在医疗、生物工程、机器人等领域中,微型发动机已基本研制成功,美国和荷兰近期研制分子发动机的尺寸在纳米级范围如能辅以纳米级的减速器,则应用前景远大。 二、传动方案拟定及说明 要求:输送机连续工作,单向运转,载荷较平稳,空载起动,输送带速度允许误差5%,滚筒效率0.96,每天两班制工作,载荷平稳,环境要求清洁,每年按300个工作日计算,使用期限10年。 2.1组成:传动装置由电机、减速器、工作机组成。 2.2 特

20、点:齿轮相对于轴承不对称分布,故沿轴向载荷分布不均匀, 要求轴有较大的刚度。 2.3 确定传动方案:考虑到电机转速高,传动功率大,将V带设置在高速级。 其传动方案如下: 1)外传动为V带传动。 2)减速器为同轴式二级圆柱齿轮减速器 3) 方案简图如下: 该方案的优缺点:减速器横向尺寸较小,两大吃论浸油深度可以大致相同。结构较复杂,轴向尺寸大,中间轴较长、刚度差,中间轴承润滑较困难。 齿轮传动的传动效率高,适用的功率和速度范围广,使用寿命较长,是现代机器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机构之—。 本设计采用的是单级直齿轮传动。原始数据:输送带拉力F=2000N;带速V=1.3m/

21、s;滚筒直径D=180mm。 三、电动机选择 1、 电动机类型的选择: Y系列三相异步电动机(工作要求:连续工作机器) 2、 电动机功率选择: 3、 (1)传动装置的总功率:(查指导书附表2.2) = =0.90 (2) 电机所需的工作功率: P d=FV/1000η=3.5 3、确定电动机转速: 计算滚筒工作转速: n筒=601000V/πD=6010001.35/π380=67.89r/min 按指导书P7表2.1推荐的传动比合理范围,取圆柱齿轮传动一级减速器传动比范围i齿轮=3~4。。故电动机转速的可

22、选范围为nd=i总n筒=(9~16)67.89=(610.96~1086.24)r/min,符合这一范围的同步转速有750r/min、和1000r/min。 根据容量和转速,由指导书附表10查出有三种适用的电动机型号,其技术参数及传动比的比较情况见下表: 表2.1 传动比方案 动比方案 电动机型号 额定功率(KW) 电动机转速(r/min) 传动装置的传动比 同步 转速 满载 转速 总传 动比 1 Y160M1-8 4 750 720 10.61 2 Y132M1-4 4 1000 960 14.14 4、确定电

23、动机型号 综合考虑电动机和传动装置的尺寸、重量以及带传动和减速器的传动比,可知方案1比较合适(在满足传动比范围的条件下,有利于提高齿轮转速,便于箱体润滑设计)。因此选定电动机型号为Y132S-6,额定功率为Pd =4KW,满载转速n电动=960r/min。 电动机型号 额定功率 满载转速 启动转矩 额定转矩 最大转矩 额定转矩 Y132M-6 4KW 1000r/min 2.2 2.2 4、 计算总传动比及分配各级的传动比 1、总传动比:i总=n电动/n筒=960/67.89=14.14 2、分配各

24、级传动比 (1) 据指导书P7表2.1,取齿轮i齿轮=3(单级减速器i=3~5之间取4.22、合理,为减少系统误差,) (2) ∵i总=i齿轮i带 ∴i带=i总/i齿轮=14.14/4.22=3.35 5、 运动参数及动力参数计算 1、计算各轴转速(r/min) n电动=960r/minIII / i齿轮=960/4.22=227.49r/min 2、 计算各轴的功率(KW) PI=Pdη带=40.99=3.96KW PII=PIη齿轮轴承η齿轮=3.960.990.97=3.8KW PIII=PIIη齿轮轴承η联轴器=3.80.990.97 =3.65K

25、W 3计算各轴扭矩(Nmm) = 9550Pd / n电动= 95504/960 =39.79Nmm TI=9550PI/=95503.96/960=39.39Nmm TII=9550PII/=95503.8/227.49 =159.54Nmm TIII=9550PIII/=95503.65/67.91=513.29Nmm 六、齿轮传动的设计计算 1)选择齿轮材料及精度等级和齿数 考虑减速器传递功率不大,按课本P142表10-8及10-9选,以齿轮采用软齿面。小齿轮选用45#钢,齿面硬度为230HBS。大齿轮选用45#钢,正火,齿面硬度190HBS;根据表选7级精

26、度。齿面精糙度Ra≤1.6~3.2μm。取小齿轮齿数Z1=25。则大齿轮齿数: Z2=i齿Z1=4.225=105.5 2)按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设计 由课本P147式(10-24)d1≥【kT1(u+1)/φdu[σHP]2】1/3 确定有关参数如下:传动比i齿=u=4.2 由表10-12 取φd=1 转矩 TI=9550P1/n1=95503.96/960 =39393.75Nm 载荷系数k 由课本P144 取k=1.2 许用接触应力σHP,由课本P150图10-33查得: σHlim1=650Mpa σHlim2=570Mpa [σHP1]=0.9σHlim1

27、=0.9650Mpa=585Mpa [σHP2]=0.9σHlim2=0.9570Mpa=513Mpa 取[σHP]=513Mpa 故得: d1≥【kT1(u+1)/φdu[σHP]2】1/3 =[1.239393.75(4.2+1)/0.94.25132]1/3mm =50.5mm 3)确定齿轮传动主要参数及几何尺寸 模数:m=d1/Z1=50.5/25=2.02mm 根据课本P130表10-2 取标准模数:m=2.5mm 分度圆直径d1=mZ1=2.525=62.5mm d2=mZ2=2.5106=265mm 传动中心距 a=m(Z1+Z2)/2=2

28、.5(25+106)/2=163.75mm 齿宽 b2=b=φdd1=162.5=62.5mm b1=b2+4mm=66.5mm 验算齿轮圆周速度 V齿=πd1n1/601000=3.1462.5960/601000=3.14m/s 由表10-7选齿轮传动精度等级8级合宜 4)校核齿根弯曲疲劳强度 由课本P148式(10-26)得 σF=(2kT1/d1mb)YFS1≤[σF1] 确定有关参数和系数 许用弯曲应力[σFP] 由课本P150图10-34查得: σFlim1=357Mpa σFlim2 =220Mpa [σF1]= 0.7σFlim1 =0.735

29、7Mpa=245Mpa [σF2]= 0.7σFlim2 =0.7220Mpa=154Mpa 复合齿形系数YFS 由P149图10-32查得 YFS1=4.4 YFS2=3.8 计算两轮的许用弯曲应力 σF1=(2kT1/d1mb)YFS1 =(21.239393.75)/(62.560.52.5)4.4Mpa =42.60Mpa<[σF1] σF2=(2kT1/d1mb)YFS2 =(21.239393.75)/(26562.52.5)3.8Mpa =8.68Mpa<[σF2] 5) 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尺寸计算公式如下表: 一 选齿轮

30、类、精度等级、材料及齿数 1 为提高传动平稳性及强度,选用直圆柱齿轮; 2 因为运输机为一般工作机器,速度不高,故选用8级精度; 3 小齿轮材料:40 Cr调质 HBS=280 接触疲劳强度极限 (由图10-21d) 弯曲疲劳强度极限 Mpa (由图10-20c) 大齿轮材料:45号钢正火 HBS=240 接触疲劳强度极限 MPa (由图10-21c) 弯曲疲劳强度极限 (由图10-20b) 4 初选小齿轮齿数 大齿轮齿数Z4=3.430=102 二 按齿面

31、接触强度设计 计算公式: mm (由式10-21) 1 确定公式内的各计算参数数值 初选载荷系数 齿宽系数 (由表10-7) 材料的弹性影响系数 Mpa1/2 (由表10-6) 计算应力循环次数 计算接触疲劳寿命系数 (由图10-19) 计算接触疲劳许用应力,取失效概率为1%,取安全系数 2 计算 (1)试算小齿轮分度圆直径 =81.53mm (2) 计算圆周速度 (3)计算齿宽b及模数mnt b/h=13.33 (4)计算

32、载荷系数 ① 使用系数 <由表10-2> 根据电动机驱动得 ② 动载系数 <由表10-8> 根据v=0. 807m/s 7级精度 ③ 直齿轮, ④ 由表10-4用插值法查得7级精度,小齿轮相对支承非对称布置时, 根据b/h=13.33,,查图10-13得,故载荷系数 = (5)按实际的载荷系数修正所算得的分度圆直径 (6) 计算模数m 三 按齿根弯曲强度设计 <由式(10-5)> 1 确定计算参数 计算载荷系数 (2)弯曲疲劳系数KFN <由图10-18>得 (3)计算弯曲疲劳许用应力 取弯曲疲劳安全系数S=1.3 <由式(10-12

33、)>得 (4)查取齿型系数YFα 应力校正系数YSα <由表10-5> 得 (5)计算大小齿轮的 并加以比较 比较 所以大齿轮的数值大,故取0.01605 2 计算 四 分析对比计算结果 对比计算结果,由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计算的法面模数大于由齿根弯曲疲劳强度计算的法面模数,取=3.已可满足齿根弯曲强度。但为了同时满足接触疲劳强度,需按接触疲劳强度算得的分度圆d1t=90.07mm来计算应有的齿数。于是由 五 几何尺寸计算 1 计算大小齿轮的分度圆直径d1、d2 mm mm 2 计算中心距 3计算齿轮宽

34、度b = 取 高速级 低速级 齿数 模数 压力角 齿顶高系数 顶隙系数 齿距 齿厚 齿槽宽 齿根高 齿顶高 分度圆直径 齿高 基圆直径 齿顶圆直径 齿根圆直径 中心距 七、 轴的设计计算 1)输入轴的设计计算 1、选择轴的材料,确定许用应力 由于设计的是单级减速器的输入轴,属于一般轴的设计问题,选用45#正火钢,硬度170~217HBS,抗拉强度σ

35、b=600Mpa,弯曲疲劳强度σ-1=255Mpa。[σ-1]b=55Mpa 2、估算轴的基本直径 根据课本P225式13-1,并查表13-3,取A=118 d≥A (PI/ n1)1/3=118 [(4/960)mm1/3] =19.12 考虑有键槽,将直径增大5%,则d1=19.12(1+5%)mm =23.4mm ∴由课本P214表13-4选d1=25mm 3、轴的结构设 1)轴上零件的定位,固定和装配 单级减速器中可将齿轮安排在箱体中央,相对两

36、轴承对称分布,齿轮左面由轴肩定位,右面用套筒轴向固定,靠平键和过盈配合实现周向固定。两轴承分别以轴肩和大筒实现轴向定位,靠过盈配合实现周向固定,轴通过两端轴承实现轴向定位。大带轮轮毂靠轴肩、平键和螺栓分别实现轴向定位和周向固定。 2)确定轴各段直径和长度 I段:d1=25mm 长度取决于安装位置,暂定L1=40mm II段d2=d1+2h=25+20.07d1 =25+20.0725 =28.5mm 取标准值d2=30mm 初选用6206型深沟球轴承,其内径为30mm,宽度为16mm。(转入输入轴轴承选择计算) 考虑齿轮端面和箱体内壁,轴承端面和

37、箱体内壁应有一定距离。取套筒长为10mm. III段直径d3=d2+2h=30mm+20.07d2 =30mm+20.0730mm =34.2mm 取d3=35mm L3=b1-2=(35-2)mm=33mm Ⅳ段轴环直径d4=d3+2h=35+20.07d3 =35+20.0735mm =41.01mm 取标准值d4=42mm 长度与右面的套筒相同,即L4=10mm 考虑此段滚动轴承左面的定位轴肩,应便于轴承的拆卸,应按标准查取由附表6.2得安装尺寸d2=30mm,该段

38、直径应取:d5=30mm。因此将Ⅳ段设计成阶梯形,右段直径为30mm。 由上述轴各段长度可算得轴支承跨距L=72+32+20+16=140mm 3)按弯矩复合进行强度计算 ①求分度圆直径:已知d1=62.5mm ②求转矩:已知T1=39393.75Nmm ③求圆周力:Ft Ft=2T1/d1=239393.75/62.5=1260.48N ④求径向力Fr Fr=Fttanα=1260.48tan200=353.7N ⑤因为该轴两轴承对称,所以:LA=LB=70mm 1) 绘制轴受力简图(如图a) 2) 绘制水平面弯矩图

39、 轴承支反力: = = Ft/2=1661N/2=830.5N 由两边对称,知截面C的弯矩也对称。截面C在水平面弯矩为 MCH=L/2=830.5N0.07m=58.14N.m 3)绘制垂直面弯矩图(如图c) ==Fr/2=604.6N/2=302.3N 由两边对称,知截面C的弯矩也对称。截面C在水平面弯矩为 MCV= L/2=302.3N0.07m=21.21N.m 4)绘制合成弯矩图(如图d) MC=(MCH2+MCV2)1/2=(57.

40、32+21.22)1/2=61N.m 5)绘制扭矩图(如图e) 转矩:T=9.55(P1/n1)106=66.435N.m 6)按弯扭合成进行强度计算 由课本P219式13-3 按脉动循环:α=0.6 =[Mc2+(αT) 2]1/2 =[612+(0.666.435)2]1/2 =72.9N.m 校咳危险截面的强度 =/(0.1) =72900N.mm/(0.1) =15.6Mpa<[σ-1]b 该轴的强度满足。 2)输出轴的设计计算 1、选择轴的材料,确定许用应力 由于设计的是单级减速器的输入轴,属于一般轴的设计问题,选用45#正火钢,硬度170~2

41、17HBS,抗拉强度σb=600Mpa,弯曲疲劳强度σ-1=255Mpa。[σ-1]=55Mpa 2、估算轴的基本直径 根据课本P225式13-1,并查表13-3,取A=110 d≥A (PⅡ/ nⅡ)1/3 =110[(2.77/138)1/3] =1100.27=31.1mm 考虑有键槽,将直径增大5%,则: d1=31.1mm(1+5%)mm=32.6mm ∴由课本P214表13-4选d1=34mm 3、轴的结构设计 1)轴上零件的定位,固定和装配 单级减速器中可将齿轮安排在箱体中央,相对两轴承对称分布,齿轮左面由轴肩定位,右面用套筒轴向固定,靠平键和过盈配

42、合实现周向固定。两轴承分别以轴肩和大筒实现轴向定位,靠过盈配合实现周向固定,轴通过两端轴承实现轴向定位。大带轮轮毂靠轴肩、平键和螺栓分别实现轴向定位和周向固定。 2)确定轴各段直径和长度 I段:d1=34mm 长度取决于联轴器结构和安装位置,根据联轴器计算选择,选取YL6型Y型凸缘联轴器L1=60mm。 II段:d2=d1+2h=34mm+20.07d1 =34mm+20.0734mm =38.76mm ∴d2=40mm 初选用6208型深沟球轴承,其内径为40mm,宽度为18mm。(转入输出轴轴承选择计算) 考虑齿轮端

43、面和箱体内壁,轴承端面和箱体内壁应有一定距离。而且两对轴承箱体内壁距离一致,(L轴1=L轴2)取套筒长为10mm. III段直径 d3=d2+2h=40mm+20.07d2 =40mm+20.0740mm =45.6mm 取d3=48mm L3=b2-2=(70-2)mm =68mm Ⅳ段直径 d4=d3+2h=48mm+20.07d2 =48mm+20.0748mm =54.72mm 取d4=60mm 长度与右面的套筒相同,即L4=10mm 考虑此段滚动轴承右面的定位轴肩,应便于轴承的拆卸,应按标准查

44、取由附表6.2得安装尺寸d2=40mm,该段直径应取:d5=40mm。因此将Ⅳ段设计成阶梯形,左段直径为40mm。 由上述轴各段长度可算得轴支承跨度 L=68+32+20+18=140mm 3)按弯矩复合进行强度计算 ①求分度圆直径:已知d2=240mm ②求转矩:已知T2=9550PⅡ/ nⅡ=191.692N.m ③求圆周力:Ft Ft=2T2/d2=2191692N.mm/240mm=1597.4N ④求径向力Fr Fr=Fttanα=1597.4Ntan200=581.5N ⑤因为该轴两轴承对称,所以:LA=LB=70mm 1) 绘制轴受力简图 十四、外文翻

45、译 Gear: Is the use of gear teeth of two gears meshing each other transmission of mechanical power transmission and sport. According to the relative position of the gear axis parallel to axis of cylindrical sub-gear drive, bevel gear axis intersect and cross-axis helical drive gear. Compact str

46、ucture, high efficiency, long life and so on. Gear refers to the main, driven wheel gear direct, transfer and exercise of the power devices. Of all the mechanical transmission, the most widely used gear can be used to transfer between any two-axle and exercise power. The characteristics of gear i

47、s: a smooth gear transmission, the transmission ratio accurate, reliable, high efficiency, long life, the use of power, speed and size range. Such as transmission of power from small to almost 100,000 kilowatts; speeds of up to 300m / s; gear diameter from a few millimeters to more than 20 meters. H

48、owever, the need for specialized gear manufacturing equipment, the meshing noise transmission. Many types of gear. (1) According to the relative positions of the two-axis and the direction of the tooth can be divided into the following types: <1> column <3>; <2> bevel gear drive; <3> cross-ax

49、is helical gear drive. (2) According to the working conditions of gears can be divided into: <1>-type open gear drive gear drive, gear exposed, does not guarantee good lubrication. <2> semi-open gear drives, gear oil immersion pool, has shields, but not closed. <3> closed gear transmission,

50、gear, shaft and bearings are installed in the closed, good lubricating conditions, Sha easy access, installation of precision。 Gear has a good working conditions, is the most widely used gear. ================================================================== Criteria for the design of gear Gear

51、 failure for the five forms, should be the appropriate design criteria established. However, tooth wear, plastic deformation and so on, has not yet been established because of the wide and effective use of engineering calculation methods and design data, so the current design of gear, it is usually

52、only on the guarantee that the tooth root bending fatigue strength and tooth surface to ensure contact fatigue strength calculation of the two criteria. For high-power high-speed gear transmission (such as aero-engine main drive, drive turbine-generator unit, etc.), but also by the tooth surface to

53、ensure that the criteria for anti-bonding capacity is calculated (refer to GB6413-1986). As for the ability to resist other failure, although generally not at present be calculated, but the measures to be taken to strengthen the tooths ability to resist these failures. 1, closed gear transmission.

54、 From the practice of that gear in the closed, usually to ensure that the main tooth contact fatigue strength. Tooth surface hardness for high strength and low core-tooth gear (20,20 Cr steel such as used by the quenching of carburized gears) or a more brittle material of the gear, usually at the to

55、oth root bending fatigue strength to ensure that the main. If the two gears are hardened and the tooth surface hardness as high as, then as the case may be. closed for more than gear, heat, easy to bad lubrication and cause injury, such as tooth bonding, in order to control the temperature rise, bu

56、t also for calculation of cooling capacity. 2, open (semi-open) Gear According to tooth surface is supposed to be based to ensure that anti-wear and anti-fracture ability Dedendum two criteria are calculated, but as mentioned earlier, on the tooth surface abrasion resistance of the method of calcu

57、lating capacity is not perfect yet, so off-type (semi-open) Gear At present, only the tooth root bending fatigue strength to ensure that the design criteria. In order to extend the open (semi-open) the life of gear, and will be visible by the specific needs of the module to achieve an appropriate in

58、crease. Before the reference of the gear wheels, spokes, wheels and other parts of the size, usually only for the structural design, strength calculation is not car 择文: 齿轮传动   齿轮传动是利用两齿轮的轮齿相互啮合传递动力和运动的机械传动。按齿轮轴线的相对位置分平行轴圆柱齿轮传动、相交轴圆锥齿轮传动和交错轴螺旋齿轮传动。具有结构紧凑、效率高、寿命长等特点。   齿轮传动是指用主、从动轮轮齿直接、传递运动和动力的装置

59、。   在所有的机械传动中,齿轮传动应用最广,可用来传递任意两轴之间的运动和动力。   齿轮传动的特点是:齿轮传动平稳,传动比精确,工作可靠、效率高、寿命长,使用的功率、速度和尺寸范围大。例如传递功率可以从很小至几十万千瓦;速度最高可达300m/s;齿轮直径可以从几毫米至二十多米。但是制造齿轮需要有专门的设备,啮合传动会产生噪声。   齿轮传动的类型很多。   (1)根据两轴的相对位置和轮齿的方向,可分为以下类型:   <1>圆柱<3>;   <2>锥齿轮传动;   <3>交错轴斜齿轮传动。   (2)根据齿轮的工作条件,可分为:   <1>开式齿轮传动式齿轮传动,齿轮暴露在

60、外,不能保证良好的润滑。   <2>半开式齿轮传动,齿轮浸入油池,有护罩,但不封闭。   <3>闭式齿轮传动,齿轮、轴和轴承等都装在封闭箱体内,润滑条件良好,灰沙不易进入,安装精确,   齿轮传动有良好的工作条件,是应用最广泛的齿轮传动。   ==================================================================   齿轮传动的设计准则   针对齿轮五种失效形式,应分别确立相应的设计准则。但是对于齿面磨损、塑性变形等,由于尚未建立起广为工程实际使用而且行之有效的计算方法及设计数据,所以目前设计齿轮传动时,通常只按保证

61、齿根弯曲疲劳强度及保证齿面接触疲劳强度两准则进行计算。对于高速大功率的齿轮传动(如航空发动机主传动、汽轮发电机组传动等),还要按保证齿面抗胶合能力的准则进行计算(参阅GB6413-1986)。至于抵抗其它失效能力,目前虽然一般不进行计算,但应采取的措施,以增强轮齿抵抗这些失效的能力。   1、闭式齿轮传动   由实践得知,在闭式齿轮传动中,通常以保证齿面接触疲劳强度为主。但对于齿面硬度很高、齿芯强度又低的齿轮(如用20、20Cr钢经渗碳后淬火的齿轮)或材质较脆的齿轮,通常则以保证齿根弯曲疲劳强度为主。如果两齿轮均为硬齿面且齿面硬度一样高时,则视具体情况而定。   功率较大的传动,例

62、如输入功率超过75kW的闭式齿轮传动,发热量大,易于导致润滑不良及轮齿胶合损伤等,为了控制温升,还应作散热能力计算。 2、开式(半开式)齿轮传动 按理应根据保证齿面抗磨损及齿根抗折断能力两准则进行计算,但如前所述,对齿面抗磨损能力的计算方法迄今尚不够完善,故对开式(半开式)齿轮传动,目前仅以保证齿根弯曲疲劳强度作为设计准则。为了延长开式(半开式)齿轮传动的寿命,可视具体需要而将所求得的模数适当增大。   前已述之,对于齿轮的轮圈、轮辐、轮毂等部位的尺寸,通常仅作结构设计,不进行强度计算。 设计总结 毕业设计是我毕业之前要经历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了4周的

63、毕业设计使我从各个方面都受到了机械设计的训练,对机械的有关各个零部件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得到了深刻的认识。 由于在设计方面我们没有经验,理论知识学的不牢固,在设计中难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如:在选择计算标准件是可能会出现误差,如果是联系紧密或者循序渐进的计算误差会更大,在查表和计算上精度不够准 在设计的过程中,培养了我综合应用机械设计课程及其他课程的理论知识和应用生产实际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设计的过程中还培养出了我们的团队精神,大家共同解决了许多个人无法解决的问题,在这些过程中我们深刻地认识到了自己在知识的理解和接受应用方面的不足,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我们会更加努力和团结。 由于本

64、次设计是分组的,自己独立设计的东西不多,但在通过这次设计之后,我想会对以后自己独立设计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致谢 在论文完成之际,我要特别感谢我的指导老师:的热情关怀和悉心指导。在我撰写论文的过程中,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和汗水,无论是在论文的选题、构思和资料的收集方面,还是在论文的研究方法以及成文定稿方面,我都得到了老师们悉心细致的教诲和无私的帮助,特别是他们广博的学识、深厚的学术素养、严谨的治学精神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使我终生受益,在此表示真诚地感谢和深深的谢意。 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也得到了许多同学的宝贵建议、支持和帮助,在此一并致以诚挚的谢意。 感谢所有关心、支持、帮助过我的

65、良师益友。 最后,向在百忙中抽出时间对本文进行评审并提出宝贵意见的各位专家表示衷心地感谢! 参考资料目录 机械设计手册 吴宗泽 机械工业出版社 机械设计基础 张英 李玉生 机械工业出版社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指导书 黄晓荣 朱劲松 中国电力出版社 机械设计基础 胡家秀 机械工业出版社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指导书 罗圣国 高等教育出版社 工程力学 杜建根 陈庭吉 机械工业出版社 33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相关资源

更多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