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机电系统维护技术指南 第7部分:



《高速公路机电系统维护技术指南 第7部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速公路机电系统维护技术指南 第7部分:(7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高速公路机电系统维护技术指南 第7部分: 隧道机电设施 The Techniacal Guidelines for Electrical and Mechanical of Maintaince of Expressway Engineering Part 7: Tunnel electromechanical Facilities 江西省交通运输厅 2014年10月 (征求意见稿) 目录 前言 Ⅱ 1 概述 1 2 车辆检测器 1 3 气象检测器 4 4 可变标志 8 5 闭路电视
2、监控系统 11 6 紧急电话系统 15 7 环境检测器 18 8 报警与诱导设施 21 9 消防设施 24 10 本地控制器 27 11 通风设施 30 12 照明设施 34 13 隧道监控中心设备及软件 38 14 隧道监控中心计算机网络 42 15 隧道低压供配电设施 46 16电力监控系统……………………………………………………………………………………………49 17高压配电设备……………………………………………………………………………………………53 18电力变压器………………………………………………………………………………………………57 19电源
3、设备…………………………………………………………………………………………………59 前言 高速公路机电(含监控、通信、收费、照明、供电和隧道机电)系统作为高速公路现代化管理的手段,在高速公路运营管理中起着重要作用。为规范和指导我省高速公路机电系统的运维工作,编制组结合我省高速公路机电系统运维现状,参考国内外有关成果,编制了本指南。 《高速公路机电系统维护技术指南》共分为七部分: ——第1部分:通用技术要求 ——第2部分:监控设施 ——第3部分:通信设施 ——第4部分:收费设施 ——第5部分:低压配电设施 ——第6部分:照明设施 ——第7部分:隧道机电设施
4、 本部分为第7部分:隧道机电设施,其中《第1部分:通用技术要求》已经由江西省质量监督局颁布为江西省地方标准。 本指南由江西省交通运输厅提出并归口 本指南起草单位:江西路通科技有限公司 本指南主要起草人: 本指南编审人员: 67 1概述 高速公路机电系统监控设施主要由车辆检测器、气象检测器、可变标志、闭路电视监视系统、紧急电话系统、环境检测器、报警与诱导设施、消防设施、本地控制器、通风设施、照明设施、隧道监控中心设备及软件、隧道监控中心计算机网络、隧道低压供配电设施等设备组成。隧道机电系统通过采集隧道环境数据、图像并进行分析、判断与处理,诱导和控制交通流,以提高高速公路隧
5、道通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2 车辆检测器 2.1一般规定 1) 车辆检测器是监控系统信息采集设备之一,其采集的数据是监控中心进行实时分析、处理、决策的基础。对车辆检测器的维护目的是保障其检测精度准确、传输数据可靠。车辆检测器的类型有环形线圈车辆检测器、超声波检测器、微波检测器、视频检测器,主要性能包括测量参数的准确性、数据传输性能、安全保护、机壳质量等。目前在高速公路机电工程中使用的主要有环形线圈车辆检测器、微波检测器及视频检测器。 2) 维护车辆检测器时应尽量不中断数据传输,注意交通安全并按照国家规范要求设置安全设施,维护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 2.2维护内容及技术要求 车辆检测器
6、的维护应符合本指南第1部分通用技术要求和表2.1的要求。 表2.1车辆检测器维护质量要求及评定表 维护类别 维护内容 技术要求 维护周期 抽检频率 1 日 常 维 护 1车辆检测器系统自检情况 记录应真实、完整;自检异常时,要报告处理,处理结果要落实。 1次/周 抽查评定周期内记录的30% 2设备外观完整性 机箱、视频探头完整,基础、支撑稳固,无明显歪斜。 1次/月 抽查评定周期内记录的30% 3线圈(探头)保护层 线圈保护良好,不裸露、视频探头不歪斜。 1次/月 抽查评定周期内记录的30% 4设备工作状态异常情况的记录 记录应真实、完整;工作
7、异常时,要报告处理,处理结果要落实。 实时记录 抽查评定周期内记录的30% 表2.1车辆检测器维护质量要求及评定表(续) 维护类别 维护内容 技术要求 维护周期 抽检频率 2 定期维护(现场检查、清洁、保养) 1 基础 1 基础应无影响强度的裂纹; 2 稳固、端正; 3 在路基边坡上或在易受台风、洪水、路基变形等不利于维护的场所,应采取加固等措施; 4 基础周围应进行硬化处理,基础平台保持平整、清洁,无泥土、不积水、无杂草; 5 裸露金属基体无锈蚀; 6 金属机箱与接地极连接可靠,接地极引出线无锈蚀。 1次/半年或1次/异常天气后 抽查评定
8、周期内记录的30%并抽出不低于10%的设备(不少于1台套)进行实际检验 2支撑立柱 1 无明显歪斜; 2 外部清洁,无车辆溅落物等污渍及寄生动物巢穴; 3 防腐层完整、无锈蚀。 4 避雷针、接闪器形状完整,与接地极连接可靠。 1次/季或1次/异常天气后 3机箱外观 1 机箱外部清洁,无车辆溅落物等污渍及寄生动物巢穴; 2 内外表面防腐层无剥落、无锈蚀; 3 门锁无积水、不锈蚀; 4 密封胶条富有弹性,不粘、不硬、不老化至影响密封性能; 5 机箱底部无明显泥土及水渍。 1次/季或1次/异常天气后 4机箱内部检修与清扫 1 元器件上无明显灰尘、织网
9、等积落物; 2 检查元器件和线路的颜色、形状、声音等内容,要求无异常颜色、异常形状变化,无异声、异味; 3 机箱内部线路及元器件排列整洁、标识清楚; 4 接插件连接牢固,无熔解、无焦化、无锈蚀等现象; 5 各种指示灯应表示正确、亮度适当、易于辨别、互不窜光; 6 排风、散热部件工作正常; 7 车辆计数准确,状态指示灯逻辑正确。 1次/季或1次/异常天气后 5视频探头表面清扫 1 护罩表面清洁,无车辆溅落物等污渍及寄生动物巢穴; 2 在探头检测范围内无树叶等物件遮挡,影响检测精度 1次/季或1次/异常天气后 表2.1车辆检测器维护质量要求及评定表(续)
10、 维护类别 维护内容 技术要求 维护周期 抽检频率 3 定期检测 功能试验、参数测量 详见表2.2 1次/年 抽查评定周期内记录的30%并抽出不低于30%的设备(不少于1台套)进行实际检验 4 预防性调试 电源输入电压 直流输出电压 直流输出电流 线圈直流环阻 线圈电感量 过车调试 应符合生产企业说明书要求,不符合时要求查明原因,调整到规定值。 1次/半年或故障排除后 抽查评定周期内记录的30%并抽出不低于10%的设备(不少于1台套)进行实际检验 5预防性更换部件 防雷元件 保险丝 有触点继电器 风扇 门锁 密封胶条 其它易损部件 按操作
11、规程更换新部件,并进行变更调试,在将变更和调试结果记录在设备记录本和其他相关资料中。 按生产企业说明书要求 或出现雷雨天气后 抽查评定周期内记录的30% 6故障修理、故障件更换 故障排除 应查明设备故障原因,更换故障部件,一般在24小时内恢复故障设备。 实时 抽查评定周期内记录的30% 7软件(包括电子存储器)升级 软件升级 应尽量不影响交通,被升级设备脱离系统时间不大于8小时。 按生产企业说明书要求 抽查评定周期内记录的30% 8外部翻新(涂层处理) 涂层处理 符合设计要求或符合GB/T18826要求 不符合标准要求,影响到设备正常工作时 抽查评定
12、周期内记录的30% 并抽出不低于30%的设备进行实际检验 9设备整机移位 设备移位 符合设计要求 道路改造或需要时 2.3定期检测内容及技术要求 表2.2车辆检测器定期检测项目表 项次 检测项目 技术要求 检测方法 1 △交通量计数精度 a)环形线圈允差: 2%; b)视频允差:5%; c)微波允差:5%。 人工计数与交通数据采集仪结果比较 2 △平均车速精度 a)环形线圈允差: 5%; b)视频允差:7%; c)微波允差:3%。 用雷达测速枪实测值与交通数据采集仪结果比较 3 传输性能 24小时观察时间内失步现象不大于1次。 查日
13、志 4 △安全接地电阻 ≤4W 接地电阻测量仪 5 △防雷接地电阻 ≤10W 接地电阻测量仪 6 △绝缘电阻 强电端子对机壳≥50MΩ 500V兆欧表测量 7 △浪涌保护器 告警窗口显示颜色正常 人工目测告警窗口颜色 8 自检功能 自动检测线圈(探头)的开路、短路和损坏情况 模拟故障状态实测 9 复原功能 加电后硬件恢复和重新设置时,原存储数据保持不变 实际操作 注: △为关键项目,全文同。 2.4检测仪器的配备:兆欧表、接地电阻测量仪、测速雷达枪、数据传输测试仪等。 2.5设备使用年限一般为6—8年。 3 气象检测器 3.1一般规定
14、 1) 气象检测器是监控系统信息采集设备之一,主要检测功能包括能见度、风速风向、雨量、温湿度等,其主要性能包括测量参数的准确性、数据传输性能、安全保护、机壳质量等。 2) 维护气象检测器时应注意交通安全并按国家相关规范要求设置安全设施,维护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 3.2维护内容及技术要求 气象检测器的维护应符合本指南第1部分通用技术要求和表3.1的要求。 表3.1气象检测器维护质量要求及评定表 维护类别 维护内容 技术要求 维护周期 抽检频率 1 日 常 维 护 1 气象检测器自检情况 报告记录应真实、完整 1次/周 抽查评定周期内记录的30% 2
15、设备外观完整性 机箱完整,基础、支撑稳固,无明显歪斜 1次/月 抽查评定周期内记录的30% 3 风速风向传感器 运转顺畅、风向正确 1次/月 抽查评定周期内记录的30% 4 设备工作状态异常情况的记录 记录应真实、完整;工作异常时要报告处理,处理结果要落实。 实时记录,至少1次/日 抽查评定周期内记录的30% 2 定期维护(现场检查、清洁、保养) 1基础 1 基础应无影响强度的裂纹; 2 稳固、端正; 3 在路基边坡上或在易受台风、洪水、路基变形等不利于维护的场所,应采取加固等措施; 4 基础周围应进行硬化处理,基础平台保持平整、清洁,无泥土、不
16、积水、无杂草; 5 裸露金属基体无锈蚀; 6 金属机箱与接地极连接可靠,接地极引出线无锈蚀。 1次/半年或 1次/异常天气后 抽查评定周期内记录的30%并抽出不低于10%的设备(不少于1台套)进行实际检验 2支撑立柱 1 无明显歪斜; 2 外部清洁,无车辆溅落物等污渍及寄生动物巢穴; 3 防腐层完整、无锈蚀; 4 避雷针、接闪器形状完整,与接地极连接可靠。 1次/季或 1次/异常天气后 3机箱外观 1 机箱外部清洁,无车辆溅落物等污渍及寄生动物巢穴; 2 内外表面防腐层无剥落、无锈蚀; 3 门锁无积水、不锈蚀; 4 密封胶条富有弹性,不粘、
17、不硬、不老化至影响密封性能; 5 机箱底部无泥土及水渍。 1次/季或 1次/异常天气后 表3.1气象检测器维护质量要求及评定表(续) 维护类别 维护内容 技术要求 维护周期 抽检频率 2 定 期 维 护 (续) 4 机箱内部检修与清扫 1 元器件上无明显灰尘、织网等积落物; 2 检查元器件和线路的颜色、形状、声音等内容,要求无异常颜色、异常形状变化,无异声、异味; 3 机箱内部线路及元器件排列整洁、标识清楚; 4 接插件连接牢固,无熔解、无焦化、无锈蚀等现象; 5 各种指示灯应表示正确、亮度适当、易于辨别、互不窜光; 6 排
18、风、散热部件工作正常; 7 温湿度检测准确,逻辑正确。 1次/季或1次/异常天气后 抽查评定周期内记录的30%并抽出不低于10%的设备(不少于1台套)进行实际检验 5 风速风向仪等机械运转部件的润滑注油 按生产说明书 按生产说明书 抽查评定周期内记录的30% 6 能见度及遥感探头的清扫 无积尘、积污、积渍 1次/季 3 定期检测 功能试验、参数测量 详见表3.2 1次/年 抽查评定周期内记录的30%并抽出不低于30%的设备(不少于1台套)进行实际检验 4 预防性调试 电源输入电压 直流输出电压 直流输出电流 现场设备功能 应符合生产企业说明书要求
19、 不符合时要求查明原因,调整到规定值。 1次/半年或故障排除后 抽查评定周期内记录的30%并抽出不低于10%的设备(不少于1台套)进行实际检验 5 预防性更换部件 防雷元件、保险丝、有触点继电器、风扇、门锁、密封胶条、其它易损部件 更换新部件并作调试记录 按生产企业说明书要求或出现雷雨天气后 抽查评定周期内记录的30% 6 故障修理、故障件更换 故障排除 应查明设备故障原因,更换故障部件,一般故障在24小时内恢复故障设备点。 实时 抽查评定周期内记录的30% 表3.1气象检测器维护质量要求及评定表(续) 维护类别 维护内容 技术要求 维护周期 抽检频率
20、 7 软件(包括电子存储器)升级 软件升级 应尽量不影响交通,被升级设备脱离系统时间不大于8小时。 按生产企业说明书要求 抽查 评定周期内记录的30% 8 外部翻新(涂层处理) 涂层处理 符合设计要求或符合GB/T18826要求 不符合标准要求,影响到设备正常工作时 抽查评定周期内记录的30%并抽出不低于30%的设备(不少于1台套)进行实际检验 9 设备整机移位 设备移位 符合设计要求 道路改造或需要时 3.3定期检测内容及技术要求 表3.2气象检测器定期检测项目表 项次 检测项目 技术要求 检测方法 1 △安全接地电阻 ≤
21、4W 接地电阻测量仪 2 △防雷接地电阻 ≤10W 接地电阻测量仪 3 △浪涌保护器 告警窗口显示颜色正常 人工目测告警窗口颜色 4 △绝缘电阻 强电端子对机壳≥50MΩ 500V兆欧表测量 5 △温度误差 1℃ 温度计实地测量比对 6 湿度误差 5% R.H. 湿度计实地测量比对 7 能见度精度 ≤10% 模拟、目测或标准能见度仪实地测量比对 8 △风速误差 5%或竣工验收要求 风速仪实地测量比对 9 △雨量精度 ≤5% 模拟目测 10 △数据传输性能 24小时观察时间内失步现象不大于1次或BER小于10-8 查日志
22、 11 功能测试 能检测到降水天气及道路结冰 模拟降雨实测 3.4检测仪器的配备:万用表、兆欧表、接地电阻测量仪、数据传输测试仪、标准温湿度计和风速仪等。 3.5设备使用年限一般为10年。 4 可变标志 4.1一般规定 1) 可变标志包括可变限速标志、可变信息标志、信号灯等,一般由基础、支撑、机壳、显示屏、控制箱等组成,是监控系统重要信息提供设备。主要性能包括视认距离、数据传输性能、安全保护、机壳质量等。 2) 维护可变标志时应注意交通安全并按国家相关规范要求设置安全设施,保障人身安全以及显示信息对交通的影响等,维护人员应经过培训。 3) 在有高压危险处所作业时,必须戴绝缘
23、手套、穿绝缘靴、使用绝缘、干燥的绳子。 4) 在支架上作业时,必须采取防护措施;应使用安全带,穿防滑鞋,登杆前应检查梯子是否牢固,禁止将工具或材料放在杆顶或挂在天线上。支架上有人工作,支架)下禁止站人并应设专人防护。 5) 雷雨或六级以上大风天时禁止登高作业,冬季在寒冷地区,支架上作业时间不宜过长。 4.2维护内容及技术要求 可变标志的维护应符合通用技术要求和表4.1的要求。 表4.1可变标志维护质量要求及评定表 维护类别 维护内容 技术要求 维护周期 抽检频率 1 日 常 维 护 1 可变标志系统自检情况 报告记录应真实、完整 1次/周 抽查评定周期内记
24、录的30% 2 设备外观完整性 机箱完整,基础、支撑稳固,无明显歪斜 1次/月 抽查评定周期内记录的30% 3 显示屏 显示清晰、不花屏,失控点数量不大于万分之三 1次/月 抽查评定周期内记录的30% 2 定期维护(现场检查、清洁、保养) 1 基础 1 基础应无影响强度的裂纹; 2 稳固、端正; 3 在路基边坡上或在易受台风、洪水、路基变形等不利于维护的场所,应采取加固等措施; 4 基础周围应进行硬化处理,基础平台保持平整、清洁,无泥土、不积水、无杂草; 5 裸露金属基体无锈蚀,地脚螺栓无松动; 6 金属机箱与接地极连接可靠,接地极引出线无锈蚀。
25、 1次/半年或1次/异常天气后 抽查评定周期内记录的30%并抽出不低于10%的设备(不少于1台套)进行实际检验 2 支撑立柱、横梁 1 无明显歪斜; 2 外部清洁,无车辆溅落物等污渍及寄生动物巢穴; 3 防腐层完整、无锈蚀; 4 避雷针、接闪器形状完整,与接地极连接可靠。 1次/季或1次/异常天气后 表4.1可变标志维护质量要求及评定表(续) 维护类别 维护内容 技术要求 维护周期 抽检频率 2 定 期 维 护 (续) 3 机箱外观 1 机箱外部清洁,无车辆溅落物等污渍及寄生动物巢穴; 2 内外表面防腐层无剥落、无锈蚀; 3 门锁无积
26、水、不锈蚀; 4 密封胶条富有弹性,不粘、不硬、不老化至影响密封性能; 5 机箱底部无泥土及水渍。 1次/季或 1次/异常天气后 抽查评定周期内记录的30% 并抽出不低于10%的设备(不少于1台套)进行实际检验 4 机箱(包括控制箱)内部检修与清扫 1 元器件上无明显灰尘、织网等积落物; 2 检查元器件和线路的颜色、形状、声音等内容,要求无异常颜色、异常形状变化,无异声、异味; 3 机箱内部线路及元器件排列整洁、标识清楚; 4 接插件连接牢固,无熔解、无焦化、无锈蚀等现象; 5 各种指示灯应表示正确、亮度适当、易于辨别、互不窜光; 6 排风、散热部件工
27、作正常。 1次/季或 1次/异常天气后 5 风扇机械运转部件的润滑注油 按生产说明书 按生产说明书 6 显示屏幕的清洁、保养 屏幕应保持清洁,无车辆溅落物等污渍及寄生动物排泄物; 1次/季或 1次/异常天气后 3 定期检测 功能试验、参数测量 详见表4.2 1次/年 抽查评定周期内记录的30%并抽出不低于30%的设备(不少于1台套)进行实际检验 4预防性调试 电源输入电压 直流输出电压 直流输出电流 应符合生产企业说明书要求,不符合时要求查明原因,调整到规定值。 1次/季和 故障排除后 抽查评定周期内记录的30%并抽出不低于10%的设备(不少于1台套
28、)进行实际检验 表4.1可变标志维护质量要求及评定表(续) 维护类别 维护内容 技术要求 维护周期 抽检频率 5预防性更换部件 防雷元件 保险丝 有触点继电器 风扇、门锁 密封胶条 发光单元 其它易损部件 更换新部件并作调试记录 按生产企业说明书要求 或出现雷雨天气后 抽查评定周期内记录的30% 6故障修理、故障件更换 故障排除 应查明设备故障原因,更换故障部件,一般故障在24小时内恢复故障设备点。 实时 抽查评定周期内记录的30% 7软件(包括电子存储器)升级 软件升级 应尽量不影响交通,被升级设备脱离系统时间不大于8小时。 按生产企业说
29、明书要求 抽查评定周期内记录的30% 8外部翻新(涂层处理) 涂层处理 符合设计要求或符合GB/T18826要求 不符合标准要求,影响到设备正常工作时 抽查评定周期内记录的30% 并抽出不低于30%的设备(不少于1台套)进行实际检验 9设备整机移位 设备移位 符合设计要求 道路改造或需要时 4.3定期检测内容及技术要求 表4.2可变标志定期检测项目表 项次 检测项目 技术要求 检测方法 1 △安全接地电阻 ≤4Ω 接地电阻测量仪 2 △防雷接地电阻 ≤10Ω 接地电阻测量仪 3 △浪涌保护器 告警窗口显示颜色正常 人工目测告警窗口颜色
30、 4 △绝缘电阻 强电端子对机壳≥50MΩ 500v兆欧表测量 5 视认距离 120km/h, ≥250m 按GB/T 23828 6 △数据传输性能 24小时观察时间内失步现象不大于1次或BER小于10-8 查日志或用数据传输测试仪 7 自检功能 能够向中心计算机提供显示内容的确认信息及本机工作状态自检信息。 实际操作 8 △显示内容 正确地显示中心计算机发送的内容。 实际操作 9 亮度调节功能 能自动根据环境照度自动调节显示屏的亮度。 实际操作 10 显示屏平均亮度 ≥6000cd/㎡ 用亮度计实测 4.4检测仪器的配备:兆欧表、接地
31、电阻测量仪、数据传输测试仪、亮度计等。 4.5设备使用年限一般为6年。 5 闭路电视监视系统 5.1一般规定 1) 闭路电视是监控系统数据信息采集设备之一,其采集的数据是监控中心进行实时分析、处理、决策的基础。闭路电视监视系统主要包括前端摄像机及可控云台、视频数据传输设备、显示及存储设备等,其主要性能包括图像传输质量、数据传输性能、安全保护、机壳质量等。视频数据传输设备主要包括视频光端机、视频编解码设备、光传输数字矩阵平台等。 2) 维护外场摄像机时应注意交通安全并按国家相关规范要求设置安全设施,保证人身安全,维护人员应经过培训。 3) 在有高压危险处所作业时,必须戴绝缘手套、穿绝
32、缘靴、使用绝缘、干燥的绳子。 4) 在杆(塔)上作业时,必须采取防护措施;应使用安全带,穿防滑鞋,登杆前应检查梯子是否牢固,禁止将工具或材料放在杆顶或挂在天线上。杆(塔)上有人工作,杆(塔)下禁止站人并应设专人防护。 5) 雷雨或六级以上大风天时禁止登高作业,冬季在寒冷地区,杆上作业时间不宜过长。 5.2维护内容及技术要求 闭路电视监视系统的维护应符合本指南第1部分通用技术要求和表5.1的要求。 表5.1闭路电视监视系统维护质量要求及评定表 维护类别 维护内容 技术要求 维护周期 抽检频率 1 日 常 维 护 1 闭路电视监视系统自检情况 报告记录应真实、
33、完整 1次/周 抽查评定周期内记录的30% 2 设备外观完整性检查 机箱完整,基础、支撑稳固,无明显歪斜 1次/月 抽查评定周期内记录的30% 3 摄像机云台动作监控 运转顺畅、响应正确 1次/月 抽查评定周期内记录的30% 4 清洁监视器和遥控器 外观清洁,无尘土和污渍 1次/周 抽查评定周期内记录的30%并抽出不低于10%的设备(不少于1台套)进行实际检验 表5.1闭路电视监视系统维护质量要求及评定表(续) 维护类别 维护内容 技术要求 维护周期 抽检频率 2 定期维护(现场检查、清洁、
34、保养) 1 基础 1 基础应无影响强度的裂纹; 2 稳固、端正; 3 在路基边坡上或在易受台风、洪水、路基变形等不利于维护的场所,应采取加固等措施; 4 基础周围应进行硬化处理,基础平台保持平整、清洁,无泥土、不积水、无杂草; 5 裸露金属基体无锈蚀; 6 金属机箱与接地极连接可靠,接地极引出线无锈蚀。 1次/半年或1次/异常天气后 抽查评定周期内记录的30%并抽出不低于10%的设备(不少于1台套)进行实际检验 2 支撑立柱 1 无明显歪斜; 2 外部清洁,无车辆溅落物等污渍及寄生动物巢穴; 3 防腐层完整、无锈蚀; 4 避雷针、接闪器形状完整,
35、与接地极连接可靠。 抽查评定周期内记录的30%并抽出不低于10%的设备(不少于1台套)进行实际检验 3 机箱外观 1 机箱外部清洁,无车辆溅落物等污渍及寄生动物巢穴; 2 内外表面防腐层无剥落、无锈蚀; 3 门锁无积水、不锈蚀; 4 密封胶条富有弹性,不粘、不硬、不老化至影响密封性能; 5 机箱底部无泥土及水渍。 1次/季或1次/异常天气后 抽查评定周期内记录的30%并抽出不低于10%的设备(不少于1台套)进行实际检验 4 机箱内部检修与清扫 1 元器件上无明显灰尘、织网等积落物; 2 检查元器件和线路的颜色、形状、声音等内容,要求无异常颜色、异常形状变化
36、,无异声、异味; 3 机箱内部线路及元器件排列整洁、标识清楚; 4 接插件连接牢固,无熔解、无焦化、无锈蚀等现象; 5 各种指示灯应表示正确、亮度适当、易于辨别、互不窜光; 6 排风、散热部件工作正常。 5 外场摄像机清扫 1 护罩表面清洁,无车辆溅落物等污渍及寄生动物巢穴; 2 在图像范围内无树叶等物件遮挡 1次/季 6 机械运转部件的润滑注油 按生产说明书 抽查评定周期内记录的30% 表5.1闭路电视监视系统维护质量要求及评定表(续) 维护类别 维护内容 技术要求 维护周期 抽检频率 3 定期检测 功能试验、参数测量 详见表5.2
37、1次/年 抽查评定周期内记录的30%并抽出不低于30%的设备(不少于1台套)进行实际检验 4 预防性调试 电源输入电压 直流输出电压 直流输出电流 应符合生产企业说明书要求,不符合时要求查明原因,调整到规定值。 1次/半年 或故障排除后 抽查评定周期内记录的30%并抽出不低于10%的设备(不少于1台套)进行实际检验 5 预防性更换部件 防雷元件 保险丝 出入云台电缆和软套 有触点继电器 风扇 门锁 密封胶条 其它易损部件 更换新部件并作调试记录 按生产企业说明书要求或出现雷雨天气后 抽查评定周期内记录的30% 6 故障修理、故障件更换 故障排除
38、应查明设备故障原因,更换故障部件,一般故障24小时内恢复故障设备点。 实时 抽查评定周期内记录的30% 7 外部翻新(涂层处理) 涂层处理 符合设计要求或符合GB/T18826要求 不符合标准要求,影响到设备正常工作时 抽查评定周期内记录的30% 并抽出不低于30%的设备(不少于1台套)进行实际检验 8 设备整机移位 设备移位 符合设计要求 道路改造或需要时 9 软件升级 软件升级 应尽量不影响交通,在8小时内完成 需要时 抽查评定周期内记录的30% 5.3定期检测内容及技术要求 表5.2闭路监视系统定期检测项目表 项次 检测项目
39、 技术要求 检测方法 1 机房内接地连接的可靠性 工作地、安全地、防雷地按规范要求分别连接到汇流排上。 用万用表测量,目测检查 2 △安全接地电阻 4Ω 接地电阻测量仪 3 △防雷接地电阻 10Ω 接地电阻测量仪 4 △浪涌保护器 告警窗口显示颜色正常 人工目测告警窗口颜色 5 视频传输通道指标 △视频电平 700mv30mv 视频测试仪 △同步脉冲幅度 300 mV 20 mV 视频测试仪 △回波E <7%kF 视频测试仪 △幅频特性 5.8MHz带宽内2dB 视频测试仪 △视频信杂比 ≥56 dB(加权) 视频测试仪
40、 6 监视器画面指标 散焦或出现波纹 可采用主观测试的方法,人工(3人以上)主观评分,不小于4分为合格 评分方法: 1)图像不存在以上情况5分; 2)图像稍有存在以上情况4分; 3)图像明显存在以上情况3分; 4)图像存在以上情况较严重2分; 5)图像存在以上情况极严重1分。 无色彩或偏色 图像泛白、反差过大 噪点明显 图像显示运动情况下马赛克严重 7 △云台水平转动角 水平:≥350 实际操作 8 △云台垂直转动角 上仰≥15,下俯≥90 实际操作 9 △监视范围 符合设计要求 实际操作 10 外场摄像机安装稳定性 接受变焦、转动等控
41、制时,动作平滑、无明显抖动 实际操作 11 自动光圈调节 自动调节 实际操作 12 调焦功能 快速自动聚焦 实际操作 13 变倍功能 可变倍 实际操作 14 雨刷功能 工作正常 实际操作 15 △切换功能 监控中心可切换任意摄像机 实际操作 16 录像功能 可录像,且录像回放清晰 实际操作 17 视频数据传输设备收发光功率 符合设计要求 光功率计 5.4检测仪器的配备:万用表、兆欧表、接地电阻测量仪、视频信号发生器、视频测量仪、光功率计等。 5.5设备使用年限一般为6年。 6 紧急电话系统 6.1一般规定 1) 紧急电话系统由
42、外场分机和基础、主机和通信线路组成,是道路使用者求助和管理者获取交通信息的设备。 2) 紧急电话设备维护时应注意交通安全并按国家相关规范要求设置安全设施。 6.2维护内容及技术要求 紧急电话的维护应符合本指南第1部分:通用技术要求和表6.1的要求。 表6.1紧急电话维护质量要求及评定表 维护类别 维护内容 技术要求 维护周期 抽检频率 1 日 常 维 护 1紧急电话系统自检情况 报告记录应真实、完整 1次/周 抽查评定周 期内记录的30% 2 设备外观完整性 机箱完整,基础、支撑稳固,无明显歪斜 1次/月 3 通话测试 响应正确,话音清楚 1次
43、/月 2 定期维护(现场检查、清洁、保养) 1基础 1 基础应无影响强度的裂纹; 2 稳固、端正; 3 在路基边坡上或在易受台风、洪水、路基变形等不利于维护的场所,应采取加固等措施; 4 基础周围应进行硬化处理,基础平台保持平整、清洁,无泥土、无积水、无杂草; 5 裸露金属基体无锈蚀; 6 金属机箱与接地极连接可靠,接地极引出线无锈蚀。 1次/半年 或1次/异常天气后 抽查评定周 期内记录的 30%并抽出不低于10%的设备进行实际检验 表6.1紧急电话维护质量要求及评定表(续) 维护类别 维护内容 技术要求 维护周期 抽检
44、频率 2 定期维护(现场检查、清洁、保养) 2 机箱外观 1 标识完整清楚; 2 机身无明显歪斜; 3 外部清洁,无车辆溅落物等污渍及寄生动物巢穴; 4 避雷元件与接地极连接可靠; 5无阻碍麦克风和喇叭畅通的积物; 6机箱外部清洁,无车辆溅落物等污渍及寄生动物巢穴; 7 内外表面防腐层无剥落、无锈蚀; 8 门锁无积水、无锈蚀、不被堵塞; 9 密封胶条富有弹性,不粘、不硬、不老化至影响密封性能; 10 机箱底部无泥土及水渍。 1次/半年 或1次/异常天气后 抽查评定周 期内记录的30%并抽出不低于30%的设备(不少于1台套)进行实际检验 3机箱内部检修与
45、清扫 1元器件上无明显灰尘、织网等积落物; 2 检查元器件和线路的颜色、形状、声音等内容,要求无异常颜色、异常形状变化,无异声、异味; 3 机箱内部线路及元器件排列整洁、标识清楚; 4 接插件连接牢固,无熔解、无焦化、无锈蚀等现象; 1次/半年 或1次/异常天气后 4 按钮 按钮灵活 1次/季 3定期检测 功能试验、参数测量 详见表6.2 1次/年 4预防性调试 电源输入电压 直流输出电压 直流输出电流 应符合生产企业说明书要求,不符合时要求查明原因,调整到规定值。 1次/半年 或故障排除后 表6.1紧急电话维护质量要求及评定表(续)
46、 维护类别 维护内容 技术要求 维护周期 抽检频率 5预防性更换部件 防雷元件 保险丝 有触点继电器 麦克、喇叭 门锁、按钮 密封胶条 其它易损部件 更换新部件并作调试记录 按生产企业说明书要求 抽查评定周 期内记录的30% 6故障修理、故障件更换 故障排除 应查明设备故障原因,更换故障部件,一般在24小时内恢复故障设备点。 实时 抽查评定周 期内记录的30% 7 软件(包括电子存储器)升级 软件升级 应尽量不影响交通,被升级设备脱离系统时间不大于8小时。 按生产企业说明书要求 抽查评定周 期内记录的30% 8外部翻新(涂层处理) 涂
47、层处理 符合设计要求或符合GB/T18826要求 不符合标准要求,影响到设备正常工作时 抽查评定周 期内记录的30%并抽出不低于30%的设备(不少于1台套)进行实际检验 9设备整机移位 设备移位 符合设计要求 道路改造或需要时 6.3定期检测内容及技术要求 表6.2紧急电话定期检测项目表 项次 检测项目 技术要求 检查方法 1 △音量 隧道内≥120dB,道路上≥96dB 实际操作 2 △防雷接地电阻 ≤10Ω 接地电阻测量仪 3 △话音质量 话音要求清晰,无明显噪音,无断字等缺陷。 感官 4 △通话呼叫功能 按下按钮,可呼叫监控中心
48、控制台 实际操作 5 △地址码显示功能 控制台显示呼叫位置 实际操作 6 △振铃响应 呼叫在控制台有振铃响应 实际操作 7 故障报告功能 中心可自动立即显示故障信息 实际操作 8 打印报告功能 值班记录、事件、故障等文件可打印 实际操作 9 定时自检功能 能检测到线路连接、电池、传输故障等情况。 故障模拟 10 △手动自检功能 能检测到线路连接、电池、传输故障等情况。 实际操作 11 加电自恢复功能 加电后,控制台应自动恢复到工作状态。 实际操作,测一次 6.4检测仪器的配备:万用表、兆欧表、接地电阻测量仪等 6.5设备使用年限一般
49、10年 7 环境检测器 7.1一般规定 1) 环境检测器包括CO传感器、烟雾传感器、照度传感器、风向风速传感器等部分。 2) 维护环境检测器时应尽量不中断交通,注意交通安全并按国家相关规范要求设置安全设施,维护人员应经过培训。 7.2维护内容及技术要求 环境检测器的维护应符合本指南第1部分:通用技术要求和表7.1的要求。 表7.1 环境检测器维护质量要求及评定表 维护类别 维护内容 技术要求 维护周期 评定方法 1 日 常 维 护 1环境检测器系统自检情况 记录应真实、完整;自检异常时,要报告处理,处理结果要落实。 1次/周 抽查评定周期内记录的30
50、% 2设备外观完整性 机箱、探头完整,基础、支撑稳固,无明显歪斜 1次/月 3设备工作状态异常情况的记录 记录应真实、完整;工作异常时,要报告处理,处理结果要落实。 实时记录 2 定 期 维 护 ( 现 场 检 查 、 清 洁 1锚固基础 1 锚固周围应无影响强度的裂纹; 2 设备稳固、端正; 3 锚固件无锈蚀、无松动; 4 洞外基础周围应进行硬化处理,基础平台保持平整、清洁,无泥土、不积水、无杂草; 5 裸露金属基体无锈蚀; 6金属机箱与接地极连接可靠,接地极引出线无锈蚀。 1次/半年 或1次/异常天气后 抽查评定周期内记录的30
51、% 并抽出不低于10%的设备(不少于1台套)进行实际检验 2支撑立柱 1 无明显歪斜; 2外部清洁,无车辆溅落物等污渍及寄生动物巢穴; 3防腐层完整、无锈蚀。 1次/季 或1次/异常天气后 3机箱外观 1机箱外部清洁,无车辆溅落物等污渍及寄生动物巢穴; 2内外表面防腐层无剥落、无锈蚀; 3门锁无积水、不锈蚀; 4密封胶条富有弹性,不粘、不硬、不老化至影响密封性能; 5机箱底部无泥土及水渍。 1次/季 或1次/异常天气后 表7.1 环境检测器维护质量要求及评定表(续) 维护类别 维护内容 技术要求 维护周期 评定方法 2 定 期 维 护 (续
52、) 4机箱内部检修与清扫 1检查元器件和线路的颜色、形状、声音等内容,要求无异常颜色、异常形状变化,无异声、异味; 2机箱内部线路及元器件排列整洁、标识清楚; 3接插件连接牢固,无溶解、熔解、锈蚀等现象; 4各种指示灯应表示正确、亮度适当、易于辨别、互不窜光;排风、散热部件工作正常; 5元器件上无明显灰尘、织网等积落物; 1次/月 和1次/异常天气后 抽查评定周期内记录的30% 并抽出不低于10%的设备(不少于1台套)进行实际检验 5 CO传感器吸气装置 吸气泵的运转无异响、过热 1次/季 6 风速风向仪等机械运转部件的润滑注油 按生产说明书 按生产说明书
53、 抽查评定周期内记录的30% 3定期检测 功能试验、参数测量 详见表7.2 1次/年 抽查评定周期内记录的30% 并抽出不低于10%(不少于1台套)进行实际检验 4预防性调试 电源输入电压 直流输出电压 直流输出电流 应符合生产企业说明书要求,不符合时要求查明原因,调整到规定值。 1次/季度或 故障排除后 5预防性更换部件 1防雷元件 2保险丝 3有触点继电器 4风扇 5门锁 6密封胶条 7 CO传感器采气口过滤器 8烟雾传感器、CO传感器油墨及记录纸 9其它易损部件 按操作规程更换新部件,并进行变更调试,将变更和调试结果记录在设备机历本和其他
54、相关资料中。 按生产企业说明书要求 抽查评定周期内记录的30% 6故障修理、故障件更换 故障排除 应查明设备故障原因,更换故障部件, 一般在24小时内恢复故障设备点。 实时 抽查评定周期内记录的30% 表7.1 环境检测器维护质量要求及评定表(续) 维护类别 维护内容 技术要求 维护周期 评定方法 7软件(包括电子存储器)升级 软件升级 应尽量不影响交通,被升级设备脱离系统时间不大于8小时。 按生产企业说明书要求 抽查评定周期内记录的30% 8外部翻新(涂层处理) 涂层处理 符合设计要求或符合GB/T18826要求 不符合标准要求,影响到设备正
55、常工作时 抽查评定周期内记录的30% 并抽出不低于10%(不少于1台套)进行实际检验 9设备整机移位 设备移位 符合设计要求 道路改造或需要时 7.3定期检测内容及技术要求 表7.2 环境检测器定期检测项目表 项次 检测项目 技术要求 检测方法 1 △安全接地电阻 ≤4W 接地电阻测量仪 2 △绝缘电阻 强电端子对机壳≥50MΩ 500V兆欧表测量 3 △传输性能 24小时观察时间内失步现象不大于1次。 查日志或传输仪测试 4 △隧道环境参数采集功能 可采集CO浓度、烟雾浓度、照度、风速、风向等参数 实测 5 △CO传感器
56、精度偏差 2%或符合设计要求 用相应仪器对比 6 △烟雾传感器精度偏差 2%或符合设计要求 用相应仪器对比 7 照度传感器精度偏差 2%或符合设计要求 用相应仪器对比 8 风速风向传感器精度偏差 2%或符合设计要求 用相应仪器对比 9 数据采集周期 符合设计要求 实际操作 10 与风机、照明、消防、报警、诱导、可变标志、控制计算机的联动功能 符合设计要求 模拟或实际操作 7.4检测仪器的配备:万用表、兆欧表、接地电阻测量仪、数据传输测试仪、CO测试仪、照度仪、风向风速仪等。 7.5设备使用年限一般为10年 8 报警与诱导设施 8.1一般规
57、定 1) 报警与诱导设施包括手动火灾报警按钮、警报器、播音设施及其它引导人员撤离到安全处的机电设施。 2) 维护报警与诱导设施时应尽量不中断交通,注意交通安全并按国家相关规范要求设置安全设施,维护人员应经过培训。 8.2维护内容及技术要求 报警与诱导设施的维护应符合本指南第1部分:通用技术要求和表8.1的要求。 表8.1 报警与诱导设施维护质量要求及评定表 维护 类别 维护内容 技术要求 维护周期 评定方法 1 日 常 维 护 1系统自检情况 记录应真实、完整;自检异常时,要报告处理,处理结果要落实。 1次/周 抽查评定周期内记录的30% 2设备外观完
58、整性 机箱、基础、支撑稳固,无明显歪斜 1次/周 3设备工作状态异常情况的记录 记录应真实、完整;工作异常时,要报告处理,处理结果要落实。 实时记录 2 定 期 维 护 ( 现 场 检 查 、 清 洁 、 保 养 ) 1锚固基础 1洞外基础应稳固、端正、无影响强度的裂纹; 2洞外基础在路基边坡上或在易受台风、洪水、路基变形等不利于维护的场所,应采取加固等措施; 3洞外基础周围应进行硬化处理,基础平台保持平整、清洁,无泥土、不积水、无杂草; 4 锚固周围应无影响强度的裂纹,锚固件无锈蚀、无松动; 5设备稳固、端正; 6金属机箱与接地极
59、连接可靠,接地极引出线无锈蚀。 1次/半年或1次/异常天气后 抽查评定周期内记录的30%并抽出不低于10%的设备(不少于1台套)进行实际检验 2支撑立柱 1无明显歪斜; 2外部清洁,无车辆溅落物等污渍及寄生动物巢穴; 3防腐层完整、无锈蚀。 1次/季 或1次/异常天气后 3机箱外观 1 机箱外部清洁,无车辆溅落物等污渍及寄生动物巢穴; 2 内外表面防腐层无剥落、无锈蚀; 3 门锁无积水、不锈蚀; 4 密封胶条富有弹性,不粘、不硬、不老化至影响密封性能; 5 机箱底部无泥土及水渍。 1次/季 表8.1报警与诱导设施维护质量要求及评定表(续) 维护类别 维护内
60、容 技术要求 维护周期 评定方法 2 定 期 维 护 ( 现 场 检 查 、 清 洁 、 保 养 ) 4机箱内部检修与清扫 1检查元器件和线路的颜色、形状、声音等内容,要求无异常颜色、异常形状变化,无异声、异味; 2机箱内部线路及元器件排列整洁、标识清楚; 3接插件连接牢固,无溶解、熔解、锈蚀等现象; 4各种指示灯应表示正确、亮度适当、易于辨别、互不窜光; 5排风、散热部件工作正常; 6元器件上无灰尘、织网等积落物; 1次/季 或1次/异常天气后 抽查评定周期内记录的30% 并抽出不低于10%的设备(不少于1台套)进行实际检验
61、 5播音设施 1 扩音器安装稳固 2 广播应覆盖整个隧道,以80km/小时速度通过隧道时应能清晰听到广播 1次/季 3定期检测 功能试验、参数测量 详见表8.2 1次/年 抽查评定周期内记录的30% 并抽出不低于10%的设备(不少于1台套)进行实际检验 4预防性调试 电源输入电压 直流输出电压 直流输出电流 应符合生产企业说明书要求,不符合时要求查明原因,调整到规定值。 1次/季或故障排除后 5预防性更换部件 防雷元件 保险丝 有触点继电器 风扇 门锁 密封胶条 其它易损部件 按操作规程更换新部件,并进行变更调试,在将变更和调试结果记录在设备机历
62、本和其他相关资料中。 按生产企业说明书要求 抽查评定周期内记录的30% 6故障修理、故障件更换 故障排除 应查明设备故障原因,更换故障部件,一般在24小时内恢复故障设备点。 实时 抽查评定周期内记录的30% 7软件(包括电子存储器)升级 软件升级 应尽量不影响交通,被升级设备脱离系统时间不大于8小时。 按生产企业说明书要求 抽查评定周期内记录的30% 表8.1 报警与诱导设施维护质量要求及评定表(续) 维护类别 维护内容 技术要求 维护周期 评定方法 8外部翻新(涂层处理) 涂层处理 符合设计要求或符合GB/T18826要求 不符合标准要
63、求,影响到设备正常工作时 抽查评定周期内记录的30% 并抽出不低于10%的设备(不少于1台套)进行实际检验 9设备整机移位 设备移位 符合设计要求 道路改造或需要时 8.3定期检测内容及技术要求 表8.2报警与诱导设施定期检测表 项次 检测项目 技术要求 检测方法 1 △安全接地电阻 ≤4W 接地电阻测量仪 2 防雷接地电阻 ≤10W 接地电阻测量仪 3 △绝缘电阻 强电端子对机壳≥50MΩ 500V兆欧表测量 4 △传输性能 24小时观察时间内失步现象不大于1次。 查日志或数据传输仪测试 5 警报器音量 96~120dB(A)或设
64、计要求 声级计 6 诱导设施色度 符合GB14887要求 色度计 7 诱导设施亮度 在水平角和垂直角均为10o的测量条件下不低于1200cd/m2 亮度计 8 △报警信号输出 能将报警器位置、类型等信息传送到中心控制室计算机或本地控制器 实际操作 9 △报警器按扭与警报器的联动功能 警报器可靠接收报警器信号的控制 实际操作 8.4检测仪器的配备:万用表、兆欧表、接地电阻测量仪、数据传输测试仪、色差、色度仪、亮度计等。 8.5设备使用年限一般为5年。 9 消防设施 9.1一般规定 1) 消防设施包括火灾探测器、消防控制器、火灾
65、报警器、消防栓、灭火器、加压设施、供水设施及消防专用连接线缆、管道、配(附)件等器材。 2) 维护消防设施时应注意不要引起系统误报,尽量避免中断交通并注意交通安全并按国家相关规范要求设置安全设施,维护人员应经过培训。 9.2维护内容及技术要求 消防设施的维护应符合本指南第1部分:通用技术要求和表9.1的要求。 表9.1消防设施维护质量要求及评定表 维护类别 维护内容 技术要求 维护周期 评定方法 1 日 常 维 护 1系统自检情况 记录应真实、完整;自检异常时,要报告处理,处理结果要落实。 1次/周 抽查评定周期内记录的30% 2设备外观完整性 机箱、
66、基础、支撑稳固,无明显歪斜 1次/月 3设备工作状态异常情况的记录 记录应真实、完整;工作异常时,要报告处理,处理结果要落实。 实时记录 2 定 期 维 护 ( 现 场 检 查 、 清 洁 、 保 养 ) 1基础 1基础应无影响强度的裂纹; 2稳固、端正; 3在路基边坡上或在易受台风、洪水、路基变形等不利于维护的场所,应采取加固等措施; 4基础周围应进行硬化处理,基础平台保持平整、清洁,无泥土、不积水、无杂草; 5裸露金属基体无锈蚀; 6金属机箱与接地极连接可靠,接地极引出线无锈蚀。 1次/半年 或1次/异常天气后 抽查评定周期内记录的30% 并抽出不低于10%的设备(不少于1台套)进行实际检验 2支撑立柱 1无明显歪斜; 2外部清洁,无车辆溅落物等污渍及寄生动物巢穴; 3防腐层完整、无锈蚀。 1次/季 或1次/异常天气后 表9.1 消防设施维护质量要求及评定表(续) 维护类别 维护内容 技术要求 维护周期 评定方法 2 定 期 维 护
-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水电工程运行维护管理合同示范文本.docx
- 2025年工程勘测设计合同模板.docx
- 2025年区域产品销售代理合同.docx
- 2025年经销商授权合同样本.docx
- 2025年员工住房资金借贷合同.docx
- 2025年轻钢建筑施工合同示例.docx
- 2025年网络推广托管合同.docx
- 2025年简明个人借款正式合同范例.docx
- 2025年房产按揭贷款合同范例.docx
- 2025年技术合同争议调解.docx
- 2025年电子版城市住宅租赁合同范本.docx
- 2025年简易转让合同协议书样本.docx
- 2025年投资顾问服务合同实例.docx
- 2025年经销合同模板.docx
- 2025年工业项目设计合同样本.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