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通信技术》课程准则(总7页)
《《移动通信技术》课程准则(总7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移动通信技术》课程准则(总7页)(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移动通信技术》课程标准 课程编码 课程类别 必修课 适用专业 通信技术 授课单位 通信安全系 学时 56学时 理论:46学时 学分 4学分 实践:10学时 编写执笔人 李忠国 审定负责人 编写日期 2013-08-20 审定日期 XXXX-XX-XX 一、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通信技术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属于职业技术必修课程。这是一门系统性、理论性强的课程,是信号与系统、通信原理的后续课程。本课程主要介绍了各种现代移动通信技术,包括移动通信的发展史、系统的构成、移动通信中的基本技术、GSM移动通信系统、CDMA技术基础及IS-95移动通信系统、
2、3G移动通信系统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该专业学生掌握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熟悉现有的GSM系统和CDMA系统;掌握3G技术和未来移动通信系统的技术发展趋势。使学生具有一定的移动通信系统的设计分析、系统设计和网络规划能力。 本课程的先修课程有《电路基础》、《信号与系统》、《高频电子技术》、《光纤通信技术》、《现代通信原理》等。为后续继续学习,实践等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设计思路 1.教学班是主要的教学组织,班级授课制是目前教学的主要组织形式。有条件的话,也可以采用分组教学。或者几种组织方式灵活组合,尽量减轻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疲劳。有条件的话尽量采用多媒体课室授课。加强实验
3、,实验要分组进行,分组人数不宜过大,实验前多做准备工作。有时间可以多进行一些习题讲解。 2.注意教学方法的灵活性,组织学生讨论、问题教学、进行解题指导等,尤其是有条件的话,借用多媒体的声像呈示,提供给学生一些有助于理解概念的描述图像,或者是组织学生讨论,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探究意识。 3.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努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加强学生把理论用于实际的培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研究科学技术的能力。注意对前置课程的复习与总结,以便前后衔接,巩固与提高。考虑学生的具体情况,可在绪论课后适当复习一些前置课程的基本知识。 4.评价方法要以实现课程标准规定的教学目标为
4、依据,鼓励学生动手实践。 5.该门课程的总学时为56学时,其中理论46学时,实践10学时。 三、课程目标 (一)总体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通信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熟悉现有的GSM系统和CDMA系统;掌握现有3G移动通信系统技术和未来移动通信系统的技术发展趋势。使学生具有一定的系统设计、调试能力和网络规划能力。 (二)具体目标 1.职业目标 (1)能熟练掌握移动通信技术基本理论; (2)能熟练掌握GSM移动通信系统; (3)能熟练掌握CDMA技术基础; (4)能熟练掌握IS-95通信系统; (5)能熟练掌握3G移动通信系统。 2.方法能力 (1)规范、安全操
5、作能力——能够在实训中养成规范,安全的良好习惯; (2)团结协作能力——具有协助精神,全大局出发; (3)自我展示能力——善于讲述、说明、提问、回答问题等; (4)自我学习能力——会使用各类资料帮助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5)继续学习能力——使学生具有继续学习的能力。 3.社会能力 (1)熟悉移动通信的基本理论,具备生产、安装、测试与维护移动通信产品的能力; (2)具有移动网络测试与分析优化的能力; (3)具有移动通信工程勘测、设计、施工与测试能力。 四、课程内容和要求 本课程主要教学内容包括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历程、移动通信中的基本技术、GSM移动通信系统、CDMA技术基
6、础及IS-95移动通信系统、3G移动通信系统、移动通信技术实训。分成6个项目进行组织教学,共56学时,包括实训课时10学时。 项目一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及分类 参考学时 4学时 学习目标 掌握移动通信技术系统构成、发展历史及其分类 学习任务 1.了解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历史; 2.掌握移动通信的系统组成; 3.掌握移动通信技术分类; 知识内容与要求(必备的知识) 1.掌握移动通信的系统构成; 2.掌握移动通信的传输方式及分类; 技能内容与要求 (应具备的技能) 1.能够掌握移动通信的系统构成和传输方式; 2.掌握移动通信的分类; 项目二移动通信中的基本技术 参考
7、学时 12学时 学习目标 掌握移动通信技术中的基本技术 学习任务 掌握移动通信技术中的基本技术 知识内容与要求(必备的知识) 1.掌握电波传输方式和传播分类; 2.掌握网络组建相关知识; 3.掌握移动通信中信号的调制和解调; 4.掌握信号源编码和解码知识; 5.掌握移动通信技术中的分集技术和合并技术以及自适应均衡技术; 技能内容与要求 (应具备的技能) 1.能够掌握现代移动通信中的基本技术; 2.能够运用移动通信中的基础技术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项目三GSM移动通信系统 参考学时 10学时 学习目标 掌握GSM移动系统构成及通信机制等相关知识 学习任
8、务 学会GSM移动通信系统和GPRS系统 知识内容与要求(必备的知识) 1.掌握GSM系统的组成; 2.掌握GSM系统的通信机制; 3.掌握GPRS系统组成和GPRS系统的控制、管理和相关的功能与业务; 技能内容与要求 (应具备的技能) 能够对GSM和GPRS系统进行分析和理解 项目四CDMA技术基础及IS-95移动通信系统 参考学时 10学时 学习目标 1.掌握CDMA技术; 2.掌握IS-95移动通信系统; 学习任务 掌握CDMA技术、IS-95移动通信系统中的技术指标和主要参数 知识内容与要求(必备的知识) 1.掌握CDMA技术的发展历程; 2.掌握
9、CDMA的工作原理和性能指标; 3.学会CDMA实现方法; 4.掌握CDMA中扩频码设计; 5.掌握IS-95系统的构成和主要技术参数; 技能内容与要求 (应具备的技能) 1.掌握CDMA技术; 2.会设计简单的CDMA系统; 3.掌握IS-95关键技术; 项目五3G移动通信系统 参考学时 10学时 学习目标 了解并掌握3G移动通信系统相关知识 学习任务 1.掌握3G移动通信技术; 2.掌握三种主流技术标准和其关键技术; 知识内容与要求(必备的知识) 1.掌握IMT-2000主要技术标准、系统结构; 2.掌握三种主流技术标准; 3.掌握多载波调制技术;
10、 4.掌握多用户检测技术; 5.掌握切换技术; 技能内容与要求 (应具备的技能) 1.掌握3G移动通信系统里面的相关知识; 2.能够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中遇到的问题; 项目六实训 参考学时 10学时 学习目标 以实训为工具,消化书本知识,学以致用 学习任务 认真完成实训内容,回归课本,深化理论,走出书本,分析实训中运用的技术和手段,解决实训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知识内容与要求(必备的知识) 1.移动通信的工作方式; 2.移动通信系统的组成; 3.组网干扰; 4.AT命令与GSM语音通信 技能内容与要求 (应具备的技能) 1.能够在少量的帮助下完成实训内容;
11、 2.掌握实训中运用到的理论知识; 五、实施建议 1.教材选用建议 (1)推荐使用教材: 《移动通信技术》崔雁松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12年4月第二版 (2)参考教材: 《现代通信技术》朱月秀等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 《移动通信》郭梯云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0 2.教学方法建议 (1)以项目导向组织教学 任课老师或教学团队在开课前集体确定教学案例; 根据教学需要,将案例分解为多个任务或情境; 确定每个任务需要传授的知识点和教学目标。 (2)以任务驱动实施教学 教学实施在实训室进行,实施过程如下: 根据教学任务,提出效果知识点,学生思考消化; 提出任务
12、目标,思考要解决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讲解完成任务所需的步骤,教师现场示范; 学生动手完成实训任务,并进行总结,撰写实训报告; 教师根据学生的集体表现分项评分。 (3)建立立体化教学资源辅助教学 建立立体化教学资源,监控学生的学习进度,全程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给出必要的学习反馈意见。 3.师资条件要求 主讲教师应能综合运用各种教法设计课程,掌握新技术,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有丰富的行业经验;辅助教师具有较强的职业技能,接受过一定的专业教育培训,有较丰富的企业一线工作经验。 4.教学条件基本要求 序号 名称 基本配置要求 功能说明 1 多媒体教室 投影仪一台、教学用计算
13、机一台等 演示,讲授教学内容 2 移动通信技术实训室 移动通信技术课程需求的实训平台 进行该课程的实训部分教学 5.考核评价建议 课程考核分为两个部分: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 (1)形成性考核(30%) 形成性考核在每个任务的教学进程中组织进行,考评分为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评价等方式。 平时成绩(20%) 包括:考勤(5%)、学习态度(5%)、课堂提问(5%)、讨论作业(5%)。 实训成绩(10%) 包括:实训操作和实训报告,按3:2打分。 (2)终结性考核(70%)期末笔试 6.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1)开发配套实训指导书和操作步骤视频。 (2)积极开发和利用网络教学资源:课程标准、实训指导书、授课计划等教学文件,课件、习题、案例库。 (3)建立互动交流网络平台。
-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