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魏晋北方坞壁反观永嘉南渡对书法自觉的意义[权威资料]
《从魏晋北方坞壁反观永嘉南渡对书法自觉的意义[权威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魏晋北方坞壁反观永嘉南渡对书法自觉的意义[权威资料](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从魏晋北方坞壁反观永嘉南渡对书法自觉的意义 摘要:魏晋南北朝的书法艺术自觉思潮发展到东晋末遭遇外族入侵而发生转折。该思潮从北方撤出并在经济社会相对稳定的南方达到鼎盛,而永嘉南渡是其关键点。本文意在通过对西晋王室南渡后北方汉人坞壁生活和文化的探讨,以之对比南渡后东晋的文化艺术状况,来阐述永嘉南渡在书法自觉这一特殊时期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坞壁 永嘉南渡 书法自觉 第一章永嘉南渡后北方汉人坞壁文化土壤的局限性 魏晋南北朝时代的一个共同特征是长期分裂,战乱频繁,社会萧条,生民涂炭。为了防暴避乱人们只得结成社会集团屯聚本地
2、或者流徙远方的深险地区,筑坞作壁且耕且战自保自存,这种社会集团通常的惯称是“坞壁”。由于东汉以来地主土地所有制及其部曲佃客制的发展,强化了封建宗法思想,滋长了以血缘和地域为核心的宗乡观念,这就为此种社会集团的凝聚提供了经济和思想基础。大体说来,坞壁有流民坞壁、豪强坞壁、家族坞壁三种形式。 1.1 坞壁保护了外族摧残下奄奄一息的北方汉文化 大族的南迁给北方许多地区留下了权力的真空地带,给不愿迁徙或不能迁徙的下层阶级提供了登上历史舞台的机会。“。坞壁就是在这一历史条件下林立于北方社会,成为北方汉人经济生存和文化生存的特殊土壤。北方社会宗法色彩之浓,却与坞壁的组织互为因果,坞
3、壁延长了北方宗族社会的生命。典型的例子有庾衮的庾山坞、郗鉴的峄山坞、河东的裴氏堡等。他们以汉人固有的方式组织社会,潜移默化的延续了乱世之下的汉文化。 1.2 坞壁的农业性和保守型带来的艺术文化停滞 陈寅恪在《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中指出坞壁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重要作用――“那时北方城市荒芜不发达,人民聚居田野、山间,唯依坞以务农自给,坞由此得以占据北方社会最重要的位置。南朝商业和城市都较发达,北朝则以农业与坞为重要。”战乱破坏了农业生产赖以进行的安定社会环境,而坞壁的建立则在于依靠军事力量来维持小范围的安定的社会环境,以保证农业生产的正常进行。田畴“入徐无山中,营深险平敞地
4、而居,躬耕以养父母,百姓归之,数年问至五千家”。可以说,如此“且耕且战”的坞壁地主经济是战乱北方汉人的主要农业经济形式。在文化上氏族宗亲的色彩非常浓重,推行的原始民主推选制度造成整个文化维持在固有水平,不再有新的发展。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在人生第一问题(物质问题)得不到解决的时候,是无暇顾及精神艺术问题的。 第二章永嘉南渡为东晋书法自觉提供的阶级基础和文化土壤 永嘉南渡后,“厚人伦,美教化”的实用功利性儒家思想统治被外来少数民族武力彻底打破。东晋士族与南方士族相互融合,使封建经济得到一定的恢复,物质得到保障。社会组织和经济基础再次得到建立。但是被打破的儒家教条的约束再
5、也没有得到恢复。相反反对束缚崇尚自然,反对伦理要求解放人性的玄学之风愈演愈烈。 在这翻天覆地的变化中不能忽略的是书法艺术的这种发展与书法家所处的士人阶级地位密不可分。外在的战乱无意造成了中国书法的文人化、士人化,书法艺术渐渐褪去实用,成为供上层阶级玩味品藻的艺术工具。刘涛《中国书法史・魏晋南北朝卷》将南朝书家,由门第而论,分为四类:第一类是高门士族书家;第二类是旧族、名门书家;第三类是一般士族书家;第四类是寒门书家。四类书家至少都是士族以上,若没有这种地位的保证,书法这种纯抒情的艺术手段不可能得到物质的保障。陈寅恪对于永嘉南渡后政权阶级的三次变化做了具体的论述。 第一次
6、为东晋与江南士族之结合。东晋为北来士族与江东士族协力所建,虽有冲突,但可调和。三国时期,江南建业士族就对洛阳士族极为钦羡加之共同的阶级和信仰基础,西晋南渡士族乃能和江南士族结合起来。此时南北界限比起夷夏界限,就微不足道。这一时期的书法家主要就是王谢郗庾四大家。这里且不谈羲之献之,而需要注意的是前文谈到的北方坞壁代表之庾山坞的庾氏、峄山坞的郗鉴、掖县坞的苏峻也终于南渡至西晋。这种文化土壤的转变使郗庾两大士族产生了庾亮、庾翼、郗鉴、郗揞等书法名家。考量他们傲然的书法功绩时,江南江北社会地位所带来的文化土壤的转换对书法艺术影响至为关键。 第二次为楚子集团与江左政权的转移。南来北人多有文武
7、之别,武人多为楚人,以楚人为主组成的北府兵集团也称为京口楚子集团。东晋到孙恩、卢循之乱,楚子集团一度夺取政权,先后建立宋齐王朝。 第三次为梁陈时期的士族没落和南方蛮族的兴起。梁时士族无论是文官还是武将,无论是建业集团还是江陵集团都腐朽了,梁末之乱为永嘉南渡后的一大结局。陈为北人低门与南方蛮族相结合建立的朝代。这混乱的年代中依然出现了陇西赵知礼、兰陵箫引、兰陵萧乾等书家,略加考察就发现这些随政权后起的书家也有相当的阶级基础做保障。 第三章永嘉南渡对书法自觉的重要意义 永嘉之乱,中原士族的南渡,是中国文化史上波澜壮阔的大事。它不仅仅是人口的大迁徙,而且是文化的大
8、迁徙,它客观上推动了中原文化的传播,促进了南北方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同时也改变了中国书法发展的空间格局。恰恰由于北方外族的势力不够强大没有将汉人彻底征服,所以南渡之人居安思危之余反而极尽享受之能事,将书法看成为短暂人生艺术化的手段。书法自觉在偏安江左的东晋得到真正实践。也由于永嘉南渡中大量士族的流失,北方书法艺术陷入真空,反而直接承两汉余脉,发展了质朴浑浊的书风,在实践上注重刻碑反而成为中国碑学上继汉碑后的又一个高峰。而随西晋王室南渡的中原士族在风流蕴藉的江左风流下开启了帖学之风。永嘉南迁,正是这辉煌变迁的关键的转折点。它首先促成江左东晋书法的自觉思潮,确立了书法核心的抒情写意精神,帖学至此繁荣数个皇朝。 文档资料:从魏晋北方坞壁反观永嘉南渡对书法自觉的意义 完整下载 完整阅读 全文下载 全文阅读 免费阅读及下载 感谢你的阅读和下载 *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本文若侵犯了您的权益,请留言或者发站内信息。我将尽快删除。*
-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