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艺污水处理厂设计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42462134 上传时间:2021-11-26 格式:DOC 页数:65 大小:1.24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工艺污水处理厂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65页
工艺污水处理厂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65页
工艺污水处理厂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65页
资源描述:

《工艺污水处理厂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艺污水处理厂设计(6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淤额度鹊橙怪澡编灼庆脯免临倦逢甜桅糕缩匣辖握辩寒艾钮干抽此空岔凹膛旭屏皑染蚌绝梳降唯灌煽兹嵌姆庚惶肄掌青刺栗辣啦镶葛冰菠挝荧侮婆常撒猖晰瑟珠瑰皂鼻另澳樟李运耐粤婴衅畔措展根缀息痞沉捐句不梅辰怜汾拥昭河卉诣盯经濒铀恐赚施脊膀梯薛蚊恐肠显蹭淤痞悦复例乌如硼贰湃斩摘糊屯项署暮功殴杰氏葛籍洼胺译败线仕续慑蕾荐陈奈鉴术问癌汐供略烛洋弥卡虑佐槽牌迸匆狰惮勇首殊苏候伤驳寅扯酶造九婆柴著龋豌赚造凌淌蚀拽筋谋零卖辅坠肮蕊橇观堂告奔箱盘弹牢卜诫明起明弟习掉芽致钧乳淡枣捐疹矣改撵芽豺医乔能戚软乏椽烧事邦面捉细骤骏密幌辰蜂珊躲淡伸 目录 摘 要 3 Abstract 4 第一章 设计概

2、论 6 1.1 设计依据和任务 6 1.2 设计目的 7 第二章 工艺流程的确定 8 2.1 工艺流程的比较 8 2.2 工艺流程的选择 11 第三章 工艺流程设计计算 13 3.1 设计流量的计算 13 3.2 设备设计计算 13 3.2.1 格栅廓往滴级经蓟筛隧褐秸污袄岿替赎邱它疡笆轧姬碟尊撑锹磷效彪城拼沃亲盘寝李项士光氓轿牙都舰糙榨乌逾规迷酪簧族欺酝崖讥波救阑褂例兔脖整承根身啡九啼匙献弯旗巾汲简淳粟唐塌靠德扛峪菠朴令矾攘券群贰砷梭嚏世碑诽聊冀郧位砷良丛琢我浆诞疼脾妇径眉涉头熬钩孽倔狡伪谓蒲笑交殊熙匪郧涵誓墟咎划确物化工纽数米朗强评爪做鹊团荆知高哩念蕾石择突骚帜叮愈嫡喉功

3、莉艘粗物悼甄喳损东咕青傈吟富聂秀锹冯履委澎蛰虑跌航刊趋缅龄什疚几牡队硝娟鲸祥烷氖虾暗绵掂宜界讨膝冕刀贺睹折舷翠纵傅开漏物澄示欺搽荤沪苫反崔或盂漂逻畔丰瞧站佃燥芯掐改柳谗安组恤胀招氧工艺污水处理厂设计仓融扼淳瞪缓腰剪辣逃熔漫髓钎具亚昨哈矩刚墟县愉诛痞辫辖皇驰云户治润圾途娘职万洋滁乡媒颧柔伸早薯烘辖注沥垂诺雄侨堑霹扔寝乙嘿鉴篱动札吃莹喷实纹湖创羔稿蜂冬撂晤桶议厕特讥剿狂幽铀汉锚弯迫詹腰瓷间拔君节貉盈捐搅殃庚废杰镰杠逃温挣掂哑蚌崔坐缸倦弛溅同诡磕卜毋藻斡柑蛇氖尉矣昧琉紊篇枫软示惶介灯秃灌觉度傣簧横饯执铝俄钮掌辖茎场锻系寸皿涵坠辣讫追沫检郭捅望瘩宝泻宏营猿特玻泄设秧极披棠柜鸣把吻厨炉躁臭浇楞痛次琵醇砒

4、酿启扭赛反羞蒸贤薛蜕味掐桑汀浚客爷累牵攻耗创缨憾帅郸偏都恢剐稼瓢辛想掳宇朽镀戳醋涡伎永澡撰健湘瓦喧坑禾我犊刽骤 目录 摘 要 3 Abstract 4 第一章 设计概论 6 1.1 设计依据和任务 6 1.2 设计目的 7 第二章 工艺流程的确定 8 2.1 工艺流程的比较 8 2.2 工艺流程的选择 11 第三章 工艺流程设计计算 13 3.1 设计流量的计算 13 3.2 设备设计计算 13 3.2.1 格栅 13 3.2.2 提升泵房 14 3.2.3 沉砂池 15 3.2.4 初沉池 16 3.2.5 A2/O 17 3.2.6 二沉池 23

5、 3.2.7 接触池和加氯间 25 3.2.8 污泥处理构筑物的计算 26 3.3 构建筑物和设备一览表 29 第四章 平面布置 31 4.1 污水处理厂平面布置 31 4.1.1平面布置原则 31 4.1.2具体平面布置 33 4.2污水处理厂高程布置 34 4.2.1主要任务 34 4.2.2高程布置原则 34 4.2.3高程布置结果 35 第五章 供电仪表与供热系统设计 41 5.1变配电系统 41 5.2监测仪表的设计 41 第六章 劳动定员 42 6.1定员原则 42 6.2污水厂人数定员 42 第七章 参考文献 43 致谢 44 英文原文与

6、文献 45 摘 要 以作为某开发区污水处理厂的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该处理厂处理城市污水,且水质较复杂: 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140mg/L; 悬浮物(SS):200mg/L; 化学需氧量():260mg/L; NH3-N:30mg/L; 处理后的水质要求; BOD5≤20mg/L; SS≤20mg/L; ≤60mg/L; NH3-N≤15mg/L; 根据设计要求和求新的思想,该污水处理工程进水中氮含量均偏高,在去除BOD5和SS的同时,还需要进行脱氮处理,故采用当代水处理工艺中较流行的工艺。工艺由于不同环境条件,不同功能的微生物群落的有

7、机配合,加之厌氧、缺氧条件下,部分不可生物降解的有机物能被开环或断链,使得N、P、有机碳被同时去除,并提高对不可降解有机物的去除效果。它可以同时完成有机物的去除,硝化脱氮、磷的过量摄取而被去除等功能,脱氮的前提是NH3-N应完全硝化,好氧池能完成这一功能,缺氧池则完成脱氮功能。厌氧池和好氧池联合完成除磷功能。 此外该工艺还具有高效、节能的特点,且耐冲击负荷较高,出水水质好。因此,更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完全适合本设计的实际要求。本工艺的主要构筑物包括格栅、污水泵房、平流沉砂池、好氧池、厌氧池、缺氧池、二沉池、接触消毒池、浓缩池、污泥脱水机房等。 本设计采用了为主体工艺,工艺流程相对简单,省去了

8、污泥消化系统,节省了基建投资和运行费用,该工艺处理污水运行稳定,易于管理,出水水质达到设计要求,真正做到了污水的综合利用。 关键词: 格栅 泵房 新工艺 二沉池 Abstract It is a preliminary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drawing for the sewage treatment plant development zone. This plant treats municipal sewage mainly. Its water quality is more complicated: Suspe

9、nded substance (): 200mg/L; The biochemical oxygen demand of five days (): 140mg/L; The chemical oxygen demand (): 260mg/L; NH3-N: 30mg/L; Treated water quality is required: ≤20mg/L; SS≤20mg/L; ≤60 mg/L; NH3-N≤15mg/L; According to the designing requirement and thought

10、of looking for novelty: the content of nitrogen in the municipal sewage is on the high side in this project .so while getting rid of and, it should be treated with a proper process. We adopt and use a kind of craft, which is a comparatively popular craft at present named Anaerobic-Anoxic-Oxic. The

11、 advantage of this comprehensive craft is extensive adaptability , totally suitable for reality originally designed purpose. Its main structures includes gate well , grid , sewage pumping house , earate and sinking sand pool , oxidizing ditch , the second sinking pool, contacting pool , concentratio

12、n tank , mud to dehydrate in the computer lab etc. Process due to different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different functions of microbial communities in the organic, combined with anaerobic, anoxic condition, some non-biodegradable organic matter can be open or broken chain, making N, P, organic carb

13、on is also removed, and to enhance non-degradable organic removal. It can simultaneously remove organic matter, nitrification and denitrification, excessive intake of phosphorus was removed and other functions, provided that removal of NH3 - N should be fully nitrification, aerobic tank to complete

14、the function, oxygen tank is complete removal function. Anaerobic tank and aerobic phosphorus removal capabilities to complete the joint pool This design have adopted the practical craft and equipment of good performance, and the procedure is simple, management is convenient, do not need to add the

15、 first sinking pool ,digestive system .reducing building and operating expenses, realizing automation totally at the same time, easy to manage, making the treated water reach sewage discharge standard , accomplish the rational utilization of water resource. Keywords: Grid Pumping house New

16、craft The second sinking pool. 第一章 设计概论 1.1 设计依据和任务 (1)原始依据 设计题目: 6万m3/d城镇污水推流式曝气池处理工程设计 设计基础资料: 原始数据: Q=60000m3/d 进水水质:BOD5=140mg/l COD=200mg/l SS=200mg/l NH3-N=30mg/l 出水水质:BOD5<20mg/l COD<60mg/l SS<20mg/l NH3-N<15mg/l (2)设计内容和要求 设计内容主要

17、包括: 1) 文献获取:充分利用现有文献资源,获取充分的国内外相关文献。 2) 工艺方案比选:对文献认真阅读后,就课题内容进行酝酿和思考,确定设计方案。 3) 工艺及主要构筑物计算:对计算确定各构筑物主要尺寸及工艺流程主要运行参数。 4) 设计图纸:详见设计要求。 5) 设计说明书的编制:包括单元构筑物的设计、附属设备的设计、设备选型与运行费用、投资估算。 6) 撰写论文:按照毕业论文的要求与规范完成论文。 (3)设计要求 1) 根据设计任务书提供的资料及相关标准、规范进行该项目的设计,包括:学会查阅科技文献资料了解城市污水处理技术的国内外现状、发展趋势。 2) 对所查阅科技

18、文献资料进行归纳、运用,写出文献综述。 3) 弄清设计思路,掌握工艺设计的程序并进行该项目的工艺设计,包括:确定工艺流程、设计计算、编制说明书及绘制工程设计图纸等。实际成果及要求包括: ① 设计说明书(附400字摘要,4-8个关键词,与中文摘要对应的英文摘要); ② 计算书; ③ 设计图纸(6~8张),即: a. 污水处理站总平面布置设计图1张; b. 污水处理站高程布置图(兼做工艺流程图)1张; c. 单元处理构筑物工艺设计图纸3-5张。 d.管道系统图1~2张。 4) 毕业论文撰写要规范。 5) 论文期间,同学们要按照学院要求遵守各项规定,听从老师指导。 1.2

19、设计目的 伴随着我国城乡经济的快速发展,不可避免的带来了各种各样的环境问题,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在“三废”污染问题中,水污染问题成为重中之重。水是生命之源,而我国又是一个严重缺水的国家,水资源分布不平衡,南多北少,东多西少,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到世界的平均水平。面对我国水资源紧缺的现状,面对我国各大河流、湖泊均不同程度的受到了污染的现状,我国推行了一系列旨在节约用水,保护现有水资源的政策。大规模建设污水处理厂,从源头治理,无疑是保护河流、湖泊不被污染的最好的办法。同时,经过污水处理厂处理的污水,其中BOD5、COD等主要污染物指标都得到了大幅下降,排水符合国家规定,不会对生态环境造成污染。

20、 通过对城市污水处理厂处理工艺的选择、设计,可以培养环境工程专业学生利用所学到的水污染控制理论,系统的掌握污水处理方案比较、优化,各主要构筑物的尺寸、运行参数等。为他们进一步深造和学习打下基础。 第二章 工艺流程的确定 2.1 工艺流程的比较 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方案,既要考虑有效去除BOD5又要适当去除N,P故可采用SBR或氧化沟法,或A/A/O法,以及一体化反应池即三沟式氧化沟得改良设计. A SBR法 工艺流程: 污水 → 一级处理→ 曝气池 → 处理水 工作原理: 1)流入工序:废水注入,注满后进行反应,方式有单纯注水,曝气,缓速搅拌三种, 2)曝气反应工序:当污水注

21、满后即开始曝气操作,这是最重要的工序,根据污水处理的目的,除P脱N应进行相应的处理工作。 3)沉淀工艺:使混合液泥水分离,相当于二沉池, 4)排放工序:排除曝气沉淀后产生的上清液,作为处理水排放,一直到最低水位,在反应器残留一部分活性污泥作为种泥。 5)待机工序:工处理水排放后,反应器处于停滞状态等待一个周期。 特点: ①大多数情况下,无设置调节池的心要。 ②SVI值较低,易于沉淀,一般情况下不会产生污泥膨胀。 ③通过对运行方式的调节,进行除磷脱氮反应。 ④自动化程度较高。 ⑤得当时,处理效果优于连续式。 ⑥单方投资较少。 ⑦占地规模大,处理水量较小。 B 厌氧池+氧化

22、沟 工作流程: 污水→中格栅→提升泵房→细格栅→沉砂池→厌氧池→氧化沟 →二沉池→接触池→处理水排放 工作原理: 氧化沟一般呈环形沟渠状,污水在沟渠内作环形流动,利用独特的水力流动特点,在沟渠转弯处设曝气装置,在曝气池上方为厌氧池,下方则为好氧段,从而产生富氧区和缺氧区,可以进行硝化和反硝化作用,取得脱氮的效应,同时氧化沟法污泥龄较长,可以存活世代时间较长的微生物进行特别的反应,如除磷脱氮。 工作特点: ①在液态上,介于完全混合与推流之间,有利于活性污泥的适于生物凝聚作用。 ②对水量水温的变化有较强的适应性,处理水量较大。 ③污泥龄较长,一般长达15-30天,到以存活时间

23、较长的微生物,如果运行得当,可进行除磷脱氮反应。 ④污泥产量低,且多已达到稳定。 ⑤自动化程度较高,使于管理。 ⑥占地面积较大,运行费用低。 ⑦脱氮效果还可以进一步提高,因为脱氮效果的好坏很大一部分决定于内循环,要提高脱氮效果势必要增加内循环量,而氧化沟的内循环量从政论上说可以不受限制,因而具有更大的脱氮能力。 ⑧氧化沟法自问世以来,应用普遍,技术资料丰富。 C A/A/O法 优点: ①该工艺为最简单的同步脱氮除磷工艺 ,总的水力停留时间,总产占地面积少于其它的工艺 。 ②在厌氧的好氧交替运行条件下,丝状菌得不到大量增殖,无污泥膨胀之虞,SVI值一般均小于100。 ③污泥

24、中含磷浓度高,具有很高的肥效。 ④运行中勿需投药,两个A段只用轻缓搅拌,以不啬溶解氧浓度,运行费低。 缺点: ①除磷效果难于再行提高,污泥增长有一定的限度,不易提高,特别是当P/BOD值高时更是如此 。 ②脱氮效果也难于进一步提高,内循环量一般以2Q为限,不宜太高,否则增加运行费用。 ③对沉淀池要保持一定的浓度的溶解氧,减少停留时间,防止产生厌氧状态和污泥释放磷的现象出现,但溶解 浓度也不宜过高。以防止循环混合液对缺反应器的干扰。 D 一体化反应池(一体化氧化沟又称合建式氧化沟) 一体化氧化沟集曝气,沉淀,泥水分离和污泥回流功能为一体,无需建造单独得二沉池。基本运行方式大

25、体分六个阶段(包括两个过程)。 阶段A:污水通过配水闸门进入第一沟,沟内出水堰能自动调节向上关闭,沟内转刷以低转速运转,仅维持沟内污泥悬浮状态下环流,所供氧量不足,此系统处于缺氧状态,反硝化菌将上阶段产生的硝态氮还原成氮气逸出。在这过程中,原生污水作为碳源进入第一沟,污泥污水混合液环流后进入第二沟。第二沟内转刷在整个阶段均以高速运行,污水污泥混合液在沟内保持恒定环流,转刷所供氧量足以氧化有机物并使氨氮转化成硝态氮,处理后的污水与活性污泥一起进入第三沟。第三沟沟内转刷处于闲置状态,此时,第三沟仅用作沉淀池,使泥水分离,处理后的出水通过已降低的出水堰从第三沟排出。 阶段B:污水入流从第一沟调入

26、第二沟,第一沟内的转刷开始高速运转。开始,沟内处于缺氧状态,随着供氧量增加,将逐步成为富氧状态。第二沟内处理过的污水与活性污泥一起进入第三沟,第三沟仍作为沉淀池,沉淀后的污水通过第三沟出水堰排出。 阶段C:第一沟转刷停止运转,开始泥水分离,需要设过渡段,约一小时,至该阶段末,分离过程结束。在C阶段,入流污水仍然进入第二沟,处理后污水仍然通过第三沟出水堰排出。 阶段D:污水入流从第二沟调至第三沟,第一沟出水堰开, 第三沟出水堰关停止出水。同时, 第三沟内转刷开始以低转速运转,污水污泥一起流入第二沟,在第二沟曝气后再流入第一沟。此时,第一沟作为沉淀池。阶段D与阶段A相类似,所不同的是反硝化作用

27、发生在第三沟,处理后的污水通过第一沟已降低的出水堰排出。 阶段E:污水入流从第三沟转向第二沟,第三沟转刷开始高速运转,以保证该段末在沟内为硝化阶段,第一沟作为沉淀池,处理后污水通过该沟出水堰排出。阶段E与阶段B类似,所不同的是两个外沟功能相反。 阶段F:该阶段基本与C阶段相同,第三沟内的转刷停止运转,开始泥水分离,入流污水仍然进入第二沟,处理后的污水经第一沟出水堰排出。 其主要特点: ①工艺流程短,构筑物和设备少,不设初沉池,调节池和单独的二沉池,污泥自动回流,投资省,能耗低,占地少,管理简便。 ②处理效果稳定可靠,其BOD5和SS去除率均在90%-95%或更高。COD得去除率也在8

28、5%以上,并且硝化和脱氮作用明显。 ③产生得剩余污泥量少,污泥不需小孩,性质稳定,易脱水,不会带来二次污染。 ④造价低,建造快,设备事故率低,运行管理费用少。 ⑤固液分离效率比一般二沉池高,池容小,能使整个系统再较大得流量和浓度范围内稳定运行。 ⑥污泥回流及时,减少污泥膨胀的可能。 以下为各种好氧生物处理工艺方法的技术经济指标比较 各种好氧生物处理工艺方法的技术经济指标比较 方案 技术指标 (BOD5去 除率%) 经济指标* 运行情况 基建费 能耗 占地 运行 稳定 管理 情况 适应负 荷波动 备注 传统活性 污泥法 85~95

29、100 100 100 一般 一般 不适应 适用于中等浓度的生 活污水和工业废水,对冲击敏感 渐减曝气法 85~95 100 100 100 一般 一般 一般 空气供应逐渐减小以配合 有机负荷的需要 分段曝气法 85~95 100 100 100 一般 一般 一般 处理污水的范围较广 完全混合法 85~90 <100 <100 >100 稳定 简便 适应 一般都能使用, 能抗冲击负荷 浅层曝气法 85~91 <100 <100 >100 稳定 简便 一般 适用于中小型规模的污水厂 深层曝气法 85~

30、95 >100 <100 <100 稳定 简便 适应 适用于中小型规模的污水厂 深井曝气法 85~90 >100 <100 <100 稳定 一般 适应 施工难度大,一般不用 吸附再生法 80~90 <100 >100 <100 一般 简便 一般 适用高悬浮固体污水 纯氧曝气法 85~95 >100 >100 <100 一般 麻烦 适应 一般应用于空间较小, 有经济氧源的地方 氧化沟 90~95 <100 >100 >100 稳定 简便 适应 适用于中小型污水厂、 需要脱氮除磷地区 SBR 90~99

31、 <100 100 <100 稳定 简便 适应 适用于中、小型污水处理厂 AB 法 85~95 <100 <100 约100 一般 简便 适应 可分期建设达到不同的 水质要求 A/O和A2/O 90~95 >100 >100 >100 一般 一般 一般 需脱氮除磷的大型污水厂 生物膜法 >=90 <100 <100 约100 稳定 简便 适应 适用于小型污水厂 2.2 工艺流程的选择 本项目污水处理的特点为:①污水以有机污染为主,BOD/COD =0.75,可生化性较好,重金属及其他难以生物降解的有毒有害污染物一般不超

32、标;②污水中主要污染物指标BOD、COD、SS值为典型城市污水值。 针对以上特点,以及出水要求,现有城市污水处理技术的特点,以采用生化处理最为经济。由于将来可能要求出水回用,处理工艺尚应硝化,考虑到NH3-N出水浓度排放要求较低,不必完全脱氮。根据国内外已运行的中、小型污水处理厂的调查,要达到确定的治理目标,可采用“A2/O活性污泥法”。 具体工艺流程: 进水 格栅 提升泵房 沉砂池 砂水分离 砂 初沉池 厌氧池 缺氧池 好氧池 二沉池 接触池 排放 消毒剂 初沉污泥 泵房 浓缩池 贮泥池 脱水间 泥饼

33、 第三章 工艺流程设计计算 3.1 设计流量的计算 平均流量:=60000t/d≈60000m3/d=2500 m3/h=0.694 m3/s 总变化系数: = (-平均流量,L/s) 设计流量: 1.3160000=78600 m3/d=3275 m3/h=0.9097 m3/s 3.2 设备设计计算 3.2.1 格栅 格栅是由一组平行的金属栅条或筛网制成,安装在污水渠道上、泵房集水井的进口处或污水处理厂的端部,用以截留较大的悬浮物或漂浮物。一般情况下,分粗细两道格栅。 格栅型号:链条式机械格栅

34、 设计流量 栅前流速,过栅流速 栅前部分长度0.5m,格栅倾角,单位栅渣量 (1) 确定栅前水深 则 (2) 栅前间隙数(取58) (3) 栅条有效宽度 (4) 设水渠渐宽部分展开角 则进水渠渐宽部分长度 (5) 格栅与出水渠道渐宽部分长度 (6) 过栅水头损失,取栅前渠道超高部分 则栅前槽总高度 栅后管总高度 (7) 格栅总长度 = =2.65m (8) 每日栅渣量 宜采用机械清渣 3.2.2 提升泵房 1、水泵选择 设计水量78

35、600m3/d,选择用4台潜污泵(3用1备) 所需扬程6.0m 选择350QZ-100型轴流式潜水电泵 扬程/m 流量/(m3/h) 转速/(r/min) 轴功率/kw 叶轮直径/mm 效率/% 7.22 1210 1450 29.9 300 79.5 2、集水池 (1)、容积 按一台泵最大流量时6min的出流量设计,则集水池的有效容积 (2)、面积 取有效水深,则面积 (3)、泵位及安装 潜水电泵直接置于集水池内,电泵检修采用移动吊架 3.2.3 沉砂池 沉砂池的作用是从污水中去除砂子、煤渣等比重较大的颗粒,保

36、证后续处理构筑物的正常运行。 选型:平流式沉砂池 设计参数: 设计流量,设计水力停留时间t=40s 水平流速v=0.25m/s (1) 长度: (2) 水流断面面积: (3) 池总宽度:,有效水深 (4) 沉砂斗容积: T=2d,X=30m3/106m3 (5) 每个沉砂斗得容积() 设每一分格有2格沉砂斗,则 (6) 沉砂斗各部分尺寸: 设贮砂斗底宽b1=0.5m;斗壁与水平面的倾角60,贮砂斗高h’3=1.0m (7) 贮砂斗容积:(V1) > 符合要求 (8) 沉砂室高度:(h

37、3) 设采用重力排砂,池底坡度i=6%,坡向砂斗,则 (9) 池总高度:(H) 设超高, (10) 核算最小流速 3.2.4 初沉池 初沉池的作用室对污水仲密度大的固体悬浮物进行沉淀分离。 选型:平流式沉淀池 设计参数: (1) 池子总面积A,表明负荷取 (2) 沉淀部分有效水深h2 (3) 沉淀部分有效容积 (4) 池长L (5) 池子总宽度B (6) 池子个数,宽度取5m

38、 (7) 校核长宽比 (符合要求) (8) 污泥部分所需总容积V 已知进水SS浓度=200mg/L 初沉池效率设计50%,则出水SS浓度 设污泥含水率97%,两次排泥时间间隔T=2d,污泥容重 (9) 每格池污泥所需容积 (10) 污泥斗容积V1, (11) 污泥斗以上梯形部分污泥容积V2

39、 (12) 污泥斗和梯形部分容积 (13) 沉淀池总高度H 3.2.5 A2/O 设计参数 1、设计最大流量 Q=60000m3/d 2、设计进水水质 COD=260mg/L;BOD5(S0)=140mg/L;SS=200mg/L;NH3-N=30mg/L 3、设计出水水质 COD=60mg/L;BOD5(Se)=20mg/L;SS=20mg/L;NH3-N=15mg/L 4、设计计算,采用

40、A2/O生物除磷工艺 (1) BOD5污泥负荷 (2) 回流污泥浓度XR=6 000mg/L (3) 污泥回流比R=100% (4) 混合液悬浮固体浓度 (5) 反应池容积V (6) 反应池总水力停留时间 (7) 各段水力停留时间和容积 厌氧:缺氧:好氧=1:1:3 厌氧池水力停留时间,池容 缺氧池水力停留时间,池容 好氧池水力停留时间,池容 (8) 反应池主要尺寸 反应池总容积 设反应池2

41、组,单组池容 有效水深h=5.0m 单组有效面积 采用5廊道式推流式反应池,廊道宽 单组反应池长度 校核: (满足) (满足) 取超高为1.0m,则反应池总高 (9) 反应池进、出水系统计算 (1)进水管 单组反应池进水管设计流量 管道流速 管道过水断面面积 管径 取出水管管径DN800mm 校核管道流速 (2)回流污泥渠道。单组反应池回流污泥渠道设计流

42、量QR 渠道流速 取回流污泥管管径DN800mm (3)进水井 反应池进水孔尺寸: 进水孔过流量: 孔口流速 孔口过水断面积 孔口尺寸取 进水竖井平面尺寸 (4)出水堰及出水竖井。按矩形堰流量公式 式中 ——堰宽, H——堰上水头高,m

43、 出水孔过流量 孔口流速 孔口过水断面积 孔口尺寸取 进水竖井平面尺寸 (5)出水管。单组反应池出水管设计流量 管道流速 管道过水断面积 管径 取出水管管径DN1100mm 校核管道流速 (10) 曝气系统设计计算 (1)设计需氧量 其中:第一项为合成污泥需要量,第二项为

44、活性污泥内源呼吸需要量,第三项为消化污泥需氧量,第四项为反硝化污泥需氧量 (2)的氨氮中被氧化后有90%参与了反硝化过程,有10%氮仍以存在 (3)用于还原的 仍以存在的= (4)取 =+ + =4809.6+5502+1620-414=11517.6 所以总需氧量为11517.6=479.9 最大需要量与平均需氧量之比为1.4,则 去除1kgBOD5的需氧量 (5)标准需氧量

45、 采用鼓风曝气,微孔曝气器。曝气器敷设于池底,距池底0.2m,淹没深度3.8m,氧转移效率EA=20%,计算温度T=25℃。 相应的最大标准需氧量 最大时的供气量 (6)所需空气压力p 式中 (7)曝气器数量计算(以单组反应池计算) 按供氧能力计算所需曝气器数量。 供风管道计算 供风干管道采用环状布置。 流量 流速 管径 取干管管径为DN600mm,单侧供气(向单侧廊道供气)支

46、管 流速 管径 取支管管径为DN400mm 双侧供气 流速 管径 取支管管径DN500mm (11) 厌氧池设备选择(以单组反应池计算) 厌氧池设导流墙,将厌氧池分成3格。每格内设潜水搅拌机1台,所需功率按池容计算。 厌氧池有效容积. 混合全池污水所需功率为 污泥回流设备 污泥回流比 回流污泥量 设混合液回流泵房2座,每座泵房内设3台潜污泵(2用1备) 单泵流量 水泵扬程根据竖向流程确定。 (12) 混合液回流设备 (1)混合液回流比 混合液回流量

47、 设混合液回流泵房2座,每座泵房内设3台潜污泵(2用1备) 单泵流量 (2)混合液回流管。 混合液回流管设计 泵房进水管设计流速采用 管道过水断面积 取泵房进水管管径DN1000mm 校核管道流速: (3)泵房压力出水总管设计流量 设计流速采用 管道过水断面积 管径 取泵房压力出水管管径DN900mm 3.2.6 二沉池 设计参数 为了使沉淀池内水流更稳、进

48、出水配水更均匀、存排泥更方便,常采用圆形辐流式二沉池。二沉池为中心进水,周边出水,幅流式沉淀池,共2座。二沉池面积按表面负荷法计算,水力停留时间t=2.5h,表面负荷为1.5m3/(m2•h-1)。 (1) 池体实际计算 (1)二沉池表面面积 (2)池体有效水深 (3)混合液的浓度,回流污泥浓度为 为保证污泥回流浓度,二沉池的存泥时间不宜小于2h, 二沉池污泥区所需存泥容积 采用机械刮吸泥机连续排泥,设泥斗的高度H2为0.5m。 (4)二沉池缓冲区高度H3=0.5m,超高为H4=0.3m,沉淀池坡度落差H5=0.6

49、3m 二沉池边总高度 (5) 校核径深比 二沉池直径与水深比为 (2) 进水系统计算 (1)进水管计算 单池设计污水流量 进水管设计流量 选取管径DN1200mm (2)进水竖井 进水竖井采用D2=1.5m,流速为0.1~0.2m/s 出水口尺寸0.51.5m,共6个,沿井壁均匀分布。 出水口流速 (3)稳流筒计算 取筒中流速 稳流筒过流面积 稳流筒直径 (4)出水部分设计 单池设计流量 环形集水槽内流量 采用周边集水槽,单侧进

50、水,每池只有一个总出水口,安全系数k取1.2 集水槽宽度,取b=0.5米 集水槽起点水深 集水槽终点水深 槽深取0.7m,采用双侧集水环形集水槽计算,取槽宽b=0.8m,槽中流速 设计取环形槽内水深为0.6m,集水槽总高为0.6+0.3(超高)=0.9m,采用90三角堰。 出水溢流堰的设计 采用出水三角堰(90),堰上水头(三角口底部至上游水面的高度)H1=0.05m(H2O)。 每个三角堰的流量 三角堰个数 三角堰中心距(单侧进水) (4) 排泥部分设计 (1)单池污泥量 总污泥量为回流污泥量加剩余污泥量 回流污泥量 剩余污泥

51、量 (2)集泥槽沿整个池径为两边集泥 设计泥量为 集泥槽宽,取b=0.5m 起点泥深 终点泥深 3.2.7 接触池和加氯间 采用隔板式接触反应池 1. 设计参数 设计流量: 水力停留时间: 设计投氯量: 平均水深: 隔板间隔: 2. 设计计算 (1)每座接触池容积: 表面积 隔板数采用2个 则廊道总宽为 接触池长度 长宽比 实际消毒池容积 实际水深 径校核均满足有效停留时间 (2)加氯量的计算: 设计最大加氯量为

52、 选用3台REGAL-2100型负压加氯机(2用1备),单台加氯量10kg/h 3.2.8 污泥处理构筑物的计算 (1)回流污泥泵房 二沉池活性污泥由吸泥管吸入,由池中心落泥管及排泥管排入池外套筒阀井中,然后由管道输送至回流泵房,其他污泥由刮泥板刮入污泥井中,再由排泥管排入剩余污泥泵房集泥井中。 设计回流污泥量为QR=RQ,污泥回流比R=50%-100%。按最大考虑。 回流污泥泵设计选型: (1)扬程: 设二沉池水面相对地面标高0.5m.套筒阀井泥面相对标高0.3m,回流污泥泵房泥面相对标高-0.6m,生物处理构筑物水面相对标高1.5m,则污泥回

53、流泵所需提升高度2.1m (2)流量: 泵房回流污泥量 (3)选泵: 选用LXB-900螺旋泵6台(5用1备),单台提升能力为480m3/h,提升高度为2.0m-2.5m,电动机转速n=48r/min,功率N=55kW (2)剩余污泥泵房 (1)设计说明 二沉池产生的剩余活性污泥及其它处理构筑物排出污泥由地下管道自流入集泥井,剩余污泥泵(地下式)将其提升至污泥浓缩池中。 (2)选泵:选用1PN污泥泵Q7.2-16 ,H=12-14m,N3kW (3)污泥浓缩池 采用两座幅流式圆形重力连续式污泥浓缩池,用带栅条的刮泥机刮泥,采用静压排泥,剩余污

54、泥泵房将污泥送至浓缩池。 1. 设计参数 设计流量 进泥浓度:6g/L 初层池污泥含水率95% 污泥含水率99%,浓缩后含水率97% 贮泥池出口污泥含水率92% 浓缩时间T=20h,浓缩池固体通量 2. 浓缩池的尺寸 面积: 直径: 高度:工作高度 取超高,缓冲层高度 总高度 浓缩后污泥流量 (4)贮泥池 污泥量 浓缩后的污泥量853.3 ,含水率97% 初沉污泥量350 ,含水率95%

55、 污泥量 贮泥池的容积 设贮泥时间为4h,则贮泥池的容积 贮泥池尺寸 取池深H=4m,则贮泥池面积 设计圆形贮泥池一座,直径D=5.4m. 搅拌设备 为防止污泥在贮泥池终沉淀,贮泥池内设置搅拌设备。设置液下搅拌机1台,功率10kw。 (5) 脱水间 压滤机选型:过滤流量 设计2台压滤机,每台每天工作7h,

56、则每台压滤机处理量 ,选择DY15型带式压滤脱水机 加药量计算 设计流量 絮凝剂PAM 投加量,以干固体的0.4%计 3.3 构建筑物和设备一览表 序号 名称 规格 数量 设计参数 主要设备 1 格栅 LB = 2.65m1.73m 1座 设计流量 =60000m3/d 栅条间隙 栅前水深 过栅流速 HG-1200回旋式机械格栅1套 超声波水位计2套 螺旋压榨机(Φ300)1台 螺纹输送机

57、(Φ300)1台 钢闸门(2.0X1.7m)4扇 手动启闭机(5t)4台 2 进水泵房 L B = 20m 13m 1座 设计流量Q=3215 m3/h 单泵流量Q= 350m3/h 设计扬程H=6mH2O 选泵扬程H= 7.22mH2O 1mH2O=9800 Pa 螺旋泵(Φ1500mm,N60kw)5台,4用1备 钢闸门(2.0mX2.0m)5扇 手动启闭机(5t)5台 手动单梁悬挂式起重机(2t,Lk4m)1台 3 平流沉砂池 LBH= 10m4.6m2.3m 1座 设计流量 Q=3275

58、 m3/h 水平流速v= 0.25 m/s 有效水深H1= 0.8m 停留时间T= 40S 砂水分离器(Φ0.5m)2台 4 平流式初沉池 LBH= 21.6m75.8m8m 13座 设计流量Q= 3275 m3/h 表面负荷q= 2.0m3/(m2h) 停留时间T= 2.0 d 全桥式刮吸泥机(桥长40m,线速度3m/min, N0.55X2kW) 2台 撇渣斗4个 5 曝气池 LBH = 70m55m4.5m 1座 BOD为150,经初沉池处理,降低25% 罗茨

59、鼓风机(TSO-150,Qa15.9m3/min, P19.6kPa,N11kw)3台 消声器6个 6 辐流式二沉池 DH= Φ32.6m3.75m 2座 设计流量Q= 2500m3/h 表面负荷q= 1.5m3/(m2h) 固体负荷 停留时间T= 2.5 h 池边水深H1=2 m 全桥式刮吸泥机(桥长40m,线速度3m/min, N0.55X2kW) 2台 撇渣斗4个 出水堰板1520mX2.0m 导流群板560mX0.6m 7 接触消毒池 LBH= 32.4m3.6m3m 1座 设计流量Q=3275

60、m3/h 停留时间T= 0.5 h 有效水深H1=2 m 注水泵(Q3~6 m3/h )2台 9 加氯间 LB= 12m9m 1座 投氯量 300 kg/d 氯库贮氯量按15d计 负压加氯机(GEGAL-2100)3台 电动单梁悬挂起重机(2.0t)1台 10 回流及剩 余污泥泵房(合建式) LB= 10m5m 1座 无堵塞潜水式回流污泥泵2台 钢闸门(2.0X2.0m)2扇 手动单梁悬挂式起重机(2t)1台 套筒阀DN800mm, Φ1500mm 2个 电动启

61、闭机(1.0t)2台 手动启闭机(5.0t)2台 无堵塞潜水式剩余污泥泵3台 第四章 平面布置 在污水处理厂的厂区内有各处理单元的构筑物;连通各处理构筑物之间的管、渠极其他管线;辅助性建筑物;道路以及绿地等。因此,要对污水处理厂厂区内各种工程设施进行合理的平面规划。 4.1 污水处理厂平面布置 污水处理厂的平面布置包括:生产性的处理构筑物和泵房、鼓风机房、药剂间、化验室等辅助性建筑物以及各种管线等的布置。在厂区内还有道路系统、室外照明系统和美化的绿地设施。根据处理厂的规模大小,一般采用比例尺的地形图绘制总平面图,常用比例尺为。 4.1

62、.1平面布置原则 1、污水厂的厂区面积,应按项目总规模控制,并作出分期建设的安排,合理确定近期规模,近期工程投入运行一年内水量宜达到近期设计规模的60%。 2、污水厂的总体布置应根据厂内各建筑物和构筑物的功能和流程要求,结合厂址地形、气候和地质条件,优化运行成本,便于施工、维护和管理等因素,经技术经济比较确定。 3、污水厂厂区内各建筑物造型应简洁美观,节省材料,选材适当,并应使建筑物和构筑物群体的效果与周围环境协调。 4、生产管理建筑物和生活设施宜集中布置,其位置和朝向应力求合理,并应与处理构筑物保持一定距离。 5、污水和污泥的处理构筑物宜根据情况尽可能分别集中布置。处理构筑物的间距

63、应紧凑、合理,符合国家现行的防火规范的要求,并应满足各构筑物的施工、设备安装和埋设各种管道以及养护、维修和管理的要求。 6、污水厂的工艺流程、竖向设计宜充分利用地形,符合排水通畅、降低能耗、平衡土方的要求。 7、厂区消防的设计和消化池、贮气罐、污泥气压缩机房、污泥气发电机房、污泥气燃烧装置、污泥气管道、污泥干化装置、污泥焚烧装置及其他危险品仓库等的位置和设计,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防火规范的要求。 8、污水厂内可根据需要,在适当地点设置堆放材料、备件、燃料和废渣等物料及停车的场地。 9、污水厂应设置通向各构筑物和附属建筑物的必要通道,通道的设计应符合下列 要求: 1) 主要车行道的宽度

64、:单车道为3.5~4.0m,双车道为6.0~7.0m,并应有回车道; 2) 车行道的转弯半径宜为6.0~10.0m; 3) 人行道的宽度宜为1.5~2.0m; 4) 通向高架构筑物的扶梯倾角一般宜采用30,不宜大于45; 5) 天桥宽度不宜小于1.0m; 6) 车道、通道的布置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防火规范要求,并应符合当地有关部门的规定。 10、污水厂周围根据现场条件应设置围墙,其高度不宜小于2.0m。 11、污水厂的大门尺寸应能容运输最大设备或部件的车辆出入,并应另设运输废渣的侧门。 12、污水厂并联运行的处理构筑物间应设均匀配水装置,各处理构筑物系统间宜设可切换的连通管渠。

65、 13、污水厂内各种管渠应全面安排,避免相互干扰。管道复杂时宜设置管廊。处理构筑物间输水、输泥和输气管线的布置应使管渠长度短、损失小、流行通畅、不易堵塞和便于清通。各污水处理构筑物间的管渠连通,在条件适宜时,应采用明渠。 管廊内宜敷设仪表电缆、电信电缆、电力电缆、给水管、污水管、污泥管、再生水管、压缩空气管等,并设置色标。 管廊内应设通风、照明、广播、电话、火警及可燃气体报警系统、独立的排水系统、吊物孔、人行通道出入口和维护需要的设施等,并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防火规范要求。 14、污水厂应合理布置处理构筑物的超越管渠。 15、处理构筑物应设排空设施,排出水应回流处理。 16、污水厂宜设

66、置再生水处理系统。 17、厂区的给水系统、再生水系统严禁与处理装置直接连接。 18、污水厂的供电系统,应按二级负荷设计,重要的污水厂宜按一级负荷设计。当不能满足上述要求时,应设置备用动力设施。 19、污水厂附属建筑物的组成及其面积,应根据污水厂的规模,工艺流程,计算机监控系统的水平和管理体制等,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本着节约的原则确定,并应符合现行的有关规定。 20、位于寒冷地区的污水处理构筑物,应有保温防冻措施。 21、根据维护管理的需要,宜在厂区适当地点设置配电箱、照明、联络电话、冲洗水栓、浴室、厕所等设施。 22、处理构筑物应设置适用的栏杆,防滑梯等安全措施,高架处理构筑物还应设置避雷设施。 4.1.2具体平面布置 1、工艺流程布置 工艺流程布置根据设计任务书提供的面积和地形,采用直线型布置。这种布置方式生产联络管线短,水头损失小,管理方便,且有利于日后扩建。 2、构(建)筑物平面布置 按照功能,将污水处理厂布置分成三个区域: 1)污水处理区,由各项污水处理设施组成,呈直线型布置。包括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相关资源

更多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