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叉式汽车举升机设计(含8张CAD图纸和三维模型)
资源目录里展示的全都有预览可以查看的噢,,下载就有,,请放心下载,原稿可自行编辑修改=【QQ:11970985 可咨询交流】====================喜欢就充值下载吧。。。资源目录里展示的全都有,,下载后全都有,,请放心下载,原稿可自行编辑修改=【QQ:197216396 可咨询交流】====================
摘 要
自从改革开放后,中国的经济就以快速方式增长,高楼大厦遍地耸起,工业机器也日夜运转,而在建筑行业和工业升降机是必需的装置。升降机在实际中的应用运输物体和载人到指定位置高度。节省人们搬运物体的劳动力方便了人们生活。且广泛用在机械、建筑、土木、电信等众多行业,使用剪叉式汽车举升机能够快速实现提升、搬运,完成工作任务,是工业场合不可少的机械产品之一。目前常用动力驱动类型有液压式和机械式两种形式,本课题是对目前最为常用的液压式进行研究设计。
通过以上的介绍可知举升机在工业以及其他行业的重大意义,本课题基于此并结合任务书提出剪叉式汽车举升机,对其总体结构和零部件进行设计分析,使其能够方便满足设计要求,确定其机械结构形式和运动机理,并对各部件进行应力校核使其达到最优效果。并绘制总装配图和关键部件的零件图使其更加清晰明了的表达。
关键字:汽车举升机;总装配图;剪叉式;应力校核
I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rise of large buildings, high-rise buildings throughout China's large and small cities, people shuttle in high-rise buildings, lift is a necessary device.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 of lifts to transport objects and people to specified height positions.Saving labor to carry objects facilitates people's life.And widely used in machinery, construction, civil, telecommunications and many other industries, the use of mechanical lift can quickly achieve the lifting, handling, to complete the task, is one of the indispensable industrial machinery products.At present commonly used power drive type has the hydraulic pressure type and the mechanical type two forms, this topic is carries on the research design to the present most commonly used hydraulic pressure type.
This subject is based on the above basic requirements, design a double hydraulic lift, so that it can be convenient to meet the design requirements, determine its mechanical structure and movement mechanism, and stress check on the components to achieve the optimal effect.And draw the general assembly drawing and key parts of the parts drawing to make it more clear expression.
Keywords: Hydraulic; General assembly drawing; Elevator; Stress check
38
目录
摘要 I
Abstract II
目录 1
第1章 绪论 2
1.1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2
1.2 国内外发展状况与发展趋势 3
1.3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4
第2章 剪叉式汽车举升机总体结构的设计 5
2.1 剪叉式汽车举升机的总体布局图 5
2.2.剪叉式汽车举升机的整体设计 5
2.2.1 确定剪叉式汽车举升机基本参数和性能的原则 5
2.2.2 确定剪叉式汽车举升机构造参数 6
2.2.3 剪叉式汽车举升机关键尺寸的确定 6
2.2.4 剪叉式汽车举升机间距 6
2.3 支架的设计 6
2.4 液压元件选择 7
2.5液压缸的选型计算 11
2.5.1缸体壁厚的计算 12
2.5.2缸底厚度的计算 13
2.5.3缸筒在完全塑性变形情况下的压力计算 13
2.5.4缸筒径向变形计算 13
2.5.5活塞杆强度的计算 13
2.5.6 管路的设计 14
第3章 载荷图和速率图 15
3.1载荷计算 15
3.2 各主要零部件强度的校核 16
3.2.1升降台的强度校核 16
3.3升降式搬运机支架和下底板结构的确定 17
3.3.1 上顶板结构和强度校核 17
3.2.2 强度校核 17
第4章 基于Solidworks的剪叉式汽车举升机建模分析 24
4.1 Solidworks软件的简介 24
4.2零部件建模 24
4.3 装配体绘制 26
4.4 二维装配图的绘制 27
总 结 29
参考文献 30
致 谢 32
第1章 绪论
1.1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剪叉式汽车举升机是常见的工程机械,用途十分之广泛,在很多场合,主要包括:机械、建筑、土木、电信等众多行业,使用剪叉式汽车举升机能够快速实现提升、搬运,完成工作任务,且其使用十分稳定,也可广泛用于物流业。帮助产品运输,可见剪叉式汽车举升机的使用用途十分之广泛,目前常见的剪叉式汽车举升机主要有机械式、电磁式、液压式。机械式剪叉式汽车举升机主要用于手动升降,用于质量较轻的搬运,电磁式一般用于使用频率高、精度高场合,液压式升降机主要用于质量大的搬运场合。
随着我国汽车行业的发展,目前我国汽车的保有量一直居高不下,汽车经常会面临修理和保养等工作,当汽车需要进行这些操作的时候需要一定的装置将汽车抬起,这样才能进行汽车的修理和保养以及装配零件等工作,所以本课题结合任务书并参考目前市场上剪叉式汽车举升机,剪叉式举升机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为常见的一种举升机构,由于其成本低廉、性能优越等优点被广泛的使用在各行各业,能够完成人力无法完成的任务,使人类的劳动力得到彻底的解放,并且促进了我国工业、维修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机械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
1.2 国内外发展状况与发展趋势
最早之前人们绝大部分是用人力、畜力、来实现物体的搬运。随着科技的发展,慢慢的出现升降机的影子,例如最简单的滑轮机构可以实现大型物体的搬运。在1840年左右,英国发明者瓦特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蒸汽机,一时让英国成为世界强国。在蒸汽机上加载其他设备即升降机出现。起初主要是对液压式升降机做具体的研究。如图1-1所示为剪叉式升降升降机,图1-2为侧置式升降升降机,图1-3为直顶式升降升降机,图1-4为液压缸水平推动式升降升降机。目前的发展水平已经达到载荷100t、最快速度在20m/min,其核心技术主要由国外拥有,且对国内封锁。
图1.1剪叉式升降机图 1.2侧置式升降机
图1.3液压缸直顶式升降机图 图1.4液压缸水平推动升降机图
查阅相关资料,我们了解到国内相关研究较多的是小型液压升降式。对于大型液压升降式的文献十分之少,目前可查到的国内生产最大载重量为15T,最高高度为10m,速度较慢,且核心液压系统参考国外技术。且大型的液压系统的持续工作时间不能太长,否则容易造成系统超载,可以提供瞬时较大的工作流量,较为常见的方式就是通过液压泵和蓄能器结合智能使用。
1.3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本课题主要是针对汽车的举升工作设计一款液压式汽车举升机,能够方便汽车装配、维修、保养等工作,本课题首先通过各种途径了解到剪叉式举升机的发展动态和目前国内外的发展趋势以及工作原理和结构组成,其次根据任务参数对本课题的汽车举升机构整体方案进行设计分析,其次对液压系统相关元件进行设计分析,使其能够满足设计要求,最后通过三维软件绘制出本课题的三维图和二维图并进行标注,具体研究内容如下所示:
第一:了解本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确定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二:根据相关参数,确定设计总体方案,了解剪叉式汽车举升机的主要工作形式以及相关参数;
第三:对液压系统的缸体、阀类进行分析计算,分析剪叉式汽车举升机的结构与参数;
第四:对solidworks软件进行讲解并通过SW绘制本课题相关的三维图和二维图;
第2章 剪叉式汽车举升机总体结构的设计
2.1 剪叉式汽车举升机的总体布局图
举升机在各行各业大放光彩,尤其在高空作业的场所表现的更加出色,当由于工作需求需要进行高空劳动时,需要驱动举升机将人送到高空劳作,当液压机启动时,液压缸行程打开,从而推动连杆,通过连杆将工作台缓缓抬升。当完成任务后,液压缸行程缩回,这样工作台降到人可以落地的高度。在本次课题中主要是结合汽车举升任务设计一款方便汽车维修、保养、装配的举升机,能够将汽车按照要求举升到一定高度,方便人员进行其他作业。本课题设计的剪叉式汽车举升机基本参数有:
额定负荷:3000kg
举升高度:≥1700mm
最小功率:≥2.0KW
工作台尺寸:3000x1000mm
其总体布局图如下图2-1所示:
2-1 剪叉式汽车举升机整体布局图
2.2.剪叉式汽车举升机的整体设计
2.2.1 确定剪叉式汽车举升机基本参数和性能的原则
1、要和协调设备互补使用;
2、满足升降机的作业要求;
3、构造简单,便于人的手工操作;
4、工作平稳可靠,能保证劳动人员的安全。
2.2.2 确定剪叉式汽车举升机构造参数
1、确定在实际劳作中,剪叉式汽车举升机和其附属设备的相对位置关系;
2、在整体方案确定好以后还要确定好其附属主要部件。
2.2.3 剪叉式汽车举升机关键尺寸的确定
1、剪叉式汽车举升机高度
剪叉式汽车举升机离地面的最小高度为:Hm=0.5m
剪叉式汽车举升机力地面最大高度为:Hn=2m
2、剪叉式汽车举升机伸缩比
我们把剪叉式汽车举升机离地面最大高度和离地面最小高度的比值即定义为剪叉式汽车举升机伸缩比,根据以上的数据可得到m=1.3。
2.2.4 剪叉式汽车举升机间距
当有多个剪叉式汽车举升机时,其中彼此中线心的距离称为剪叉式汽车举升机的距离。可按以下公式进行计算:bc=Bm+n∙C3;
式中:
bc—剪叉式汽车举升机间距(剪叉式汽车举升机中心距);
Bm—每架剪叉式汽车举升机升降台总长度大小;
C3—彼此相邻两个剪叉式汽车举升机工作台之间的间隙;
n—每个剪叉式汽车举升机机架数量;
剪叉式汽车举升机间距bc的确定考虑的因素有很多,首先要考虑剪叉式汽车举升机具体型式来确定,本课题设计液压机的中心距离为1.8m。
2.3 支架的设计
从下图可看出支架是安装在上下两个板之间,并在图示O点进行铰接,其运作原理是活塞杆的伸长和缩短并通过铰链带动连杆进行运动,从而完成工作台上下运动以达到人的高空作业。
图2-2剪叉式汽车举升机简图
以下根据几何关系求解上面描述的最佳组合值:通过一系列分析,x值取值范围为01xx,尽量取较小的数值,所以上顶板23和00点的承受力太大,会造成支架受力不均匀而造成破坏可能,在本课题设计中,可以根据需求选择几个特殊值:x=0.40m,x=0.60m,x=0.80m,并根据数学公式算出h和t。得出这些数据后最后进行上下顶板的物理受力情况惊醒分析,通过分析计算选取的数据可以满足本课题的要求。
(1)x=0.4
所以根据公式h=2-x/2=1.8m 2OC=h/可得支架长度大小为0.9m ;
2.4 液压元件选择
(一)液压缸
液压缸在本课题设计中主要提供向系统提供源动力,液压缸在整个升降机升降运动一个循环内要求最大工作压力1.62MPa,当进油路的压力失去达到0.8MPa,为了使压力继电器可以继续可靠稳定的运作,必须相应的把最高压力调整到0.5MPa,则小流量液压泵的最大运行压力通过以下计算:
大流量液压泵在伸缩运动时,当速率过快时,才开始向液压缸进行输油,若进油的的压力失去为0.5MPa,可以得出大流量阀的最高工作压力为:
,则根据工况图可得:
最大流量为17.64L/min,因系统结构并不复在,可以取泄露系数为:
所以两个液压泵的实际流量为
并且根据溢流阀的最小溢流量为3L/min,但剪叉式汽车举升机在上升和下降时,输入液压缸的流量为0.5L/min,是通过小流量液压泵独自提供液压油,即小液压泵的流量规格最少应为3.5L/min。
通过以上对系统压力和流量的分析并查阅相关资料最终选定PV2R12-6/26型双连叶片液压泵作为本科课题的液压缸,这种类型的的液压缸的小液压泵和大液压泵的排量分别为6ml/r和26ml/r,当液压泵的转动速度为时,这种类型的液压泵的理论流量为20.08L/min,当取液压泵容积效率,由于液压缸在运行时,其输入功率要求最高,此时液压泵工作压力达到2MPa,流量为27.1L/min.所以得出总效率为,根据以下公式算出电动机所需的功率为:
通过以上分析并查阅相关资料选取Y100L-6型电动机,这种类型的电动机的额定功率为,额定转速。
确定缸体、活塞和活塞杆的使用的材料
1)缸体:
其中缸体的选择看在什么情况使用,当运用在机床的驱动时一般使用铸铁(HT200),当时当压力要求大于8MPa时,则需要使用无缝钢管保证其强度。
当在工程机械使用缸体进行驱动时一般使用35钢和45钢无缝钢管。如果压力要求过高时,则使用27SiMn无缝钢管或45钢锻造。
2)活塞:
活塞一般市场使用较多的一体式和组装式,当选用一体式的活塞,其材料一般情况选用35钢和45钢,当使用组装式的活塞,其材料一般选用灰铸铁、耐磨铸铁、铝合金等。
3)活塞杆:
要求不是太高时,一般使用35钢和45钢,当当液压缸由于外因使其受到的冲击振动较大时,可使用55钢或40Cr等合金材料
(二)阀类原件及辅助原件:
1)单向阀
单向阀按其作用一般可以分成两类:有一般单向阀和液压控制单向阀.普通单向阀,当有液体流过时,只做单向的流动,液控单向阀的功能比一般单向阀的功能就强大些,它包含了一般单向阀的功能,而且可以进行远程距离操控油液,液流可以正反两个向进行流动.
图2-3 单向阀
实际使用液控单向阀主要是因为它可以单向锁闭而且能够保持一定的压力。使用液压单向阀安置在液压系统中,既可以阻止油液反向流动,同时起到一般单向阀作用;当然液压单向阀不仅可以单向,也可以实现反向液体的流动,可以通过控制压力油液和控制活塞打开单向阀芯,即可完成反向流动。当对油路要求较高时,即要求油路紧密封闭,则可使用液压单向阀进行单向闭锁,同时起动保压的效果。
对单向阀的要求:
1、当液压单向阀的正向开启 压力达到0.04Mpa时,要求其阀内的阀芯锥面垂直不可以向上方安装。
2、管接头连接处要用密封胶进行密封。
3、对于外泄式结构的液控单向阀,控制活塞构造部分的泄漏油应从L口单独接回油箱。
2)溢流阀
如下图所示是球阀式直动型溢流阀,当压力油液通过进油口并通过环形槽流入油腔时,同时液压油经油道进入阀芯右面腔。当油口处压力升高到作用在阀芯右侧的力大过弹簧力的时候。阀芯左移,则阀口打开一定角度,油腔和回油环形槽接通,液压油从回油口排出,这时压力油作用在阀心上的力就和开度下作用在阀芯上的弹簧力保持平衡:
P·A=Fs=k(x0+△x)
由于阀芯位移量△x远小于x0,所以
P·A=Fs=k(x0+△x)≈kx0
P=F/A= k(x0+△x)/A≈kx0/A=常数
即压力也就基本稳定在kx0数值上。
图2-4溢流阀
3)三位四通换向阀
其构成单元有阀体和阀芯,具体见下图。
图2-5 三位四通换向阀
2.5液压缸的选型计算
液压缸的参数计算:因为液压的执行元件和主机构造有着紧密联系,主要关键尺寸有缸的直径D、活塞杆半径R以及缸筒的有效长度L具体见下图2-6。
图2-6 液压缸工作压力与活塞杆直径
依次对升降机的核心部件进行验证:
当D/δ>10时可视为薄壁,δ按以下公式校核:
公式中,D-缸筒内径;,
如果D/δ<10时可当作厚壁处理,δ按下式校核:
根据以上图表可以得知,
2.活塞杆的直径确定
查询相关资料可得,
公式中,F—活塞杆上的作用力;[σ]—活塞杆材料的许用应力,[σ]= σb/1.4。
3.缸盖固定螺栓直径ds
查询相关资料可得,
公式中,F—活塞杆上的作用力;k—螺纹拧紧定螺栓个数;
[σ]—螺栓材料的许用应力,[σ]= σs/(1.22~2.5),σs为材料的屈服点。[σ]—活塞杆材料的许用应力,[σ]= σb/1.4。
2.5.1缸体壁厚的计算
⑴按薄壁筒计算:
⑵按中等壁厚计算:
⑶按厚壁筒计算:
[σ]缸体材料许用应力;[σ]=σb/ n=580/4=145;
σb缸体材料的抗拉强度。对于45钢正火处理,σb=580 Mpa;
n安全系数;一般取3.51~5,在这里取 n=4;
ψ强度系数;对于无缝钢管ψ=1;
C考虑管壁公差以及腐蚀等情况下的附加厚度;
D缸体内径(mm);
2.5.2缸底厚度的计算
⑴平形无油孔:=320-0.433X30X=11.33,取11.;
⑵平形有油孔:=320-1.5X30X=19.5,取20;
d0 油口直径(mm);
2.5.3缸筒在完全塑性变形情况下的压力计算
式中:
Ppl缸筒发生完全塑性变形的压力;
σs屈服强度,对于45钢正火处理,σs=340 Mpa;
D1缸体外径;
2.5.4缸筒径向变形计算
公式中:△D 缸体材料在试验压力下的变形量;
公式中:E 弹性模数对于钢材E=2.11×105Mpa;
公式中:Γ为泊松系数对于钢材γ=0.31;
2.5.5活塞杆强度的计算
活塞杆强度计算公式为:
d1 活塞杆危险截面直径;
一体式活塞杆如下图所示:
图2-7 一体式活塞杆
2.5.6 管路的设计
管路的连接需要考虑各元件的接口处的尺寸大小,而液压缸的输入输出流量则按最大流量进行计算。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因为液压泵具体选定之后液压缸在各个阶段的进、出流量已与初始数值不同,所以要重新计算,如下表所示。
油液在压油管中的流速取3m/min,
d≥2=2×mm=9.3mm
油液在吸油管中的流速取1m/min,
d≥2=2×mm=11.3mm
查询相关资料两个油管均采用半径R=7.5mm,内经为R=6mm的无缝钢管。
图2-8各工况输入、输出流量
第3章 载荷图和速率图
3.1载荷计算
通过机械手册的查询得知,可选取液压缸的工作效率η=0.9,于是根据以下公式进行计算:
启动:F=Ffj=880N;
F‵=F/η=1160/0.9 N=1289 N;
加速:F=Ffd+Fg=580+493.20=1073.20 N;
F‵=F/η=1073.20/0.9=1193 N;
快进:F=Ffd=290 N;
F‵=F/η=580/0.9=645 N;
工进:F=Ffd+Fw=580+3183=3763 N;
F‵=F/η=3763/0.9=4182 N;
快退:F=Ffd=290N;
F‵=F/η=580/0.9=645 N;
通过以上分析画出载荷示意图如下:
3-1受力示意图
3.2 各主要零部件强度的校核
3.2.1升降台的强度校核
假定升降台支撑顶板时为均布载荷,如下图所示:
3-2载荷示意图
如上图所示,是升降台受力分析示意图,其中工作的阻力主要来自工作台上所承载的质量以及自身重力可设F=5000kN,柱间距l=1800mm梁总长度L=2400mm计算时,当载荷均匀分布时,其计算公式为:q=2FL以距左端X断面计算弯矩时:Mx=0.5qx2−F(x−m)求导得:M(x)=qx-F=0 则:x=Fq=F2FL=L2即最大弯矩处在升降台中间,最大弯矩为:
Mmax=L2q(L2)2−F(L2−m)=q8L2−F(L2−m)=F4L−FL2+Fm=Fm-FL4将F=5000kN,m=0.6mm,L=1.8m代入上式,得Mmax=5000*0.6-5000∗1.84=750kN.m,所以能承受工作面所给与压力。
3.3升降式搬运机支架和下底板结构的确定
3.3.1 上顶板结构和强度校核
上顶板和载荷直接接触,其结构形式大致如下所示:
沿长度方向的4根16号热轧槽刚的结构参数为=,
其质量分别为:
4根16号热轧槽刚的质量为:
6根10号热轧槽刚的质量为:
菱形汽车钢板质量为:
3.2.2 强度校核
升降台上顶板的载荷是作用在一平台上的,可以认为是一均布载荷,由于该平板上铺装汽车钢板,其所受到的载荷为额定载荷和均布载荷之和,其载荷密度为:
F汽车钢板和额定载荷重力之和。 N
l 载荷的作用长度。m,沿长度方向为16m,宽度方向为12m.
其中
带入数据得:F=29604N
沿长度方向有:
带入数据有:
分析升降式搬运机的运动过程,可以发现在升降式搬运机刚要起升时和升降式搬运机达到最大高度时,会出现梁受弯矩最大的情况 ,故强度校核只需要分析该状态时的受力情况即可,校核如下:
其受力简图为:
图3.8
该升降台有8个支架,共有8个支点,假设每个支点所受力为N,则平很方程可列为:
即
将N带入上式中:
根据受力图,其弯矩图如下所示:
AB段:
=1850-925 ()
BC段:
=3700x-3145-925 ()
CD段与AB段对称。
由弯矩图可知该过程中的最大弯矩为 :
根据弯曲强度理论:
即梁的最大弯曲应力应小于其许用弯曲应力。
式中: W 抗弯截面系数
沿长度方向为16号热轧槽钢
钢的屈服极限
n 安全系数 n=3
代入数据:
=
由此可知,强度符合要求。
升降台升到最高位置时,分析过程如下:
与前述相同:
弯矩如下:
FA段: ()
=925
AB段: ()
=
BC段: ()
=
CD段与AB段对称,AF段和DE段对称.
图3.9
由弯矩图可知该过程中的最大弯矩为 :
根据弯曲强度理论:
即梁的最大弯曲应力应小于其许用弯曲应力。
式中: W 抗弯截面系数 沿长度方向为16号热轧槽钢
钢的屈服极限
n 安全系数 n=3
代入数据:
=
由计算可知,沿平台长度方向上4根16 号热轧槽钢完全可以保证升降台的强度要求。
同样分析沿宽度方向的强度要求:
均布载荷强度为:
F 汽车板及16号槽钢与载荷重力
l 载荷作用长度 2x6=12m
带入相关数据,
受力图和弯矩图如下所示:
()
=
图3.9
由弯矩图知:
最大弯曲应力为:
故宽度方向也满足强度要求。
第4章 基于Solidworks的剪叉式汽车举升机建模分析
4.1 Solidworks软件的简介
本文为了便于大学所学的知识能够充分利用,提高大学对三维软件(如图4-1)的认知能力,且能够加快自身认识机械行业的重要性,加大了解本文设计的榨汁机的工作原理,使得本文设计的举升机能够通过本三维设计软件完成其全部结构的作用。Solidworks软件的使用范围十分广泛,本文之中选用该零件实现对举升机的结构设计,使其能够满足我们的要求,其中的建模、制图等众多的功能,简单易学,很多相关的标准件在软件之中选取就可以采用了,在机械行业占据一定的市场份额,本人在大学实习期间的实习单位学习到一点建模知识,为设计者提供一定的思路。同时在大学期间所需的基础知识能够让我在很长的时候对于工作有所帮助。
图4-1 SOLIDWORKS 软件
4.2零部件建模
SolidWorks的三维建模功能十分强大,为了能够方便建模,我们先将该零件测绘的尺寸进行汇总,在建模的过程之中,通过拉伸、旋转、倒角、拔模、抽壳等命令完成对零件的绘制与建模,如图4-2所示,为举升机的机架建模模型,根据设计结构尺寸,对其进行建模,主要使用的命令包括拉伸,草图绘制、拉伸切除、倒角倒圆。相关的尺寸需要综合考虑,保证内部的机构装配能够方便装配。对于一些结构,需要对其进行修改,用以保证装配的准确性。为后期的分析提供分析保障。
图4-2 举升机机的机架建模
如图4-3所示,是标准件的建模模型,对于标准件,我们一般都是通过软件所带的标准件库提取出来的,根据实际需要,选取所需要的标准件尺寸、型号、规格等。拉入系统中就会自动变成标准件,十分简单容易。对于其余的零部件本课题不在一一介绍。
图4-3液压缸模型
4.3 装配体绘制
SolidWorks三维装配模块作为重要的部分,这个模型的装配对我来说有一部分的难度,所以在老师和舍友,并在书上查阅资料完成了这个模型的装配,我通过使用同心、接触、距离、平行、垂直等命令,将转向机构的各个零件进行装配上,在装配的过程之中,保证各个结构之间的位置,实现举升机的结构稳定性。举升机的装配图如图4-4.
图4-4举升机三维模型
4.4 二维装配图的绘制
SolidWorks软件功能十分强大,能够通过绘制好的三维模型进行二维装配图的绘制,在制图模块过程中,选用a1图幅,使用投影、辅助视图、剖视图完成对视图的确定,然后完成明细表,以及尺寸的标注、技术要求等,如图4-5所示为其二维装配图,通过二维装配图,我们可以看出其结构整体,能够通过本设计的二维装配图,方便生产加工。
图5-5举升机二维装配图
总 结
毕业设计是我们大学生学习阶段的一次弥足珍贵的将理论知识同实践相结合的机会,通过这次对剪叉式汽车举升机的设计,首先,我被这种在学习领域的探索所深深地吸引,让我把以前知识再次拾起,把一些精髓的知识应用到设计中来。其次,对于剪叉式汽车举升机,我从设计的观点来看,它是一个将理论力学,机械设计等多学科的知识穿通道一起,并取舍一些重要的参数来完成这次设计的过程。在设计过程中,我对剪叉式汽车举升机的总体装配图进行了细致的绘制,并且将一些重要的零件(动力,传动结构)进行了详细的讲解。
经过了这段时间的努力总算把毕业设计给完成了,通过这次的学习我将大学这两年学习的知识都融汇在了一起,对未来的学习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我想对以后的工作也会起到帮助,通过这次毕业设计的学习我收获了很多,将以往的知识得到了一次补充,我还意识到我还有很多地方没有学懂学透彻,还有很多的问题需要我去解决。学海无涯仍需我们继续努力。
第一,在研究如何设计剪叉式汽车举升机装置时,我发现相关的资料很少。这相当于一个接近空白的领域。我在图书馆反复寻找,最后选择了相似产品的资料。这样能解决与市场联系以及专业知识的空白问题。
第二,在剪叉式汽车举升机装置设计中,第一步需要有足够的专业知识支撑精准的设计出其整体结构以及外观。第二步要分部设计,化整为零,在整体设计的基础上设计微小部件。并且将其安装方法以及具体大小等进行仔细的核对以及精确的计算。只有先把设计的合理性和可执行性都进行评估做好充分的前期准备工作,才能加工出有用的机器。这样才能大幅度提高生产效率。
第三,绘制图纸不仅需要学会使用三维软件,并且要能进行熟练的操作。一开始的时候,我并未学习使用过三维软件,这成了我毕业设计的拦路虎。但我并没有被吓倒,我先从基础学起,不断的探索发现,在学习的过程中也找到了运用三维软件的乐趣。之后我完成了二维图纸的绘制以及三维软件制图。在这个过程中,我体会到了设计规范的重要性,设计规范也为我之后的工作带来了便利。
学习或许有的时候会显得很枯燥很乏味,但在这个过程中能使自己获得以前不知道的知识可以使自己变得更加充实那么学习也就不那么无聊,反之会让自己觉得有趣,在一次次的错误中不断地改正,在一次次的失败中找寻正确的方法,这会让自己寻找到正确答案时更加的充实,获得更大的自豪感。
毕业设计结束了看着这阵的忙碌的成果,也仿佛有了些慰藉,自己辛勤种植的果实吃起来很是香甜可口。这次的学习对我的帮助更是巨大磨练了心性,补充了知识,希望以后能够继续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参考文献
[1]张福学编著.剪叉式汽车举升机的应用.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0。
[2]何发昌著,邵远编著.剪叉式汽车举升机的原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3]张利平著. 实用技术速查手册.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12。
[4]李宝仁著. 气动技术—低成本综合自动化.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9。
[5]宋学义著. 剪叉式汽车举升机速查手册.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5.3。
[6]陈奎生著. 气与气压传动. 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5。
[7]SMC(中国)有限公司. 剪叉式汽车举升机实用技术.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10
[8]徐文灿著. 剪叉式汽车举升机系统设计.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5。
[9]曾孔庚.剪叉式汽车举升机的发展趋势. 剪叉式汽车举升机技术与应用论坛。
[10]高微,杨中平,赵荣飞等.剪叉式汽车举升机结构优化设计. 机械设计与制造2006.1。
[11]孙兵,赵斌,施永辉.剪叉式汽车举升机的研制.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12]马光,申桂英.工业剪叉式汽车举升机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2002年。
[13]李如松.剪叉式汽车举升机的应用现状与展望.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94年第4期。
[14]基于Recurdyn的新型剪叉式液压升降台的动力学仿真及分析[J]. 郭松,姚丁琦,朱玉川,顾亚军. 机床与液压. 2015(01)
[15]船用新型液压货用升降机的应用设计[J]. 王洪波. 机床与液压. 2013(14)
[16]高工效、低能耗剪叉式剪叉式汽车举升机设计研究[J]. 侯波,何贤超. 液压与气动. 2012(01)
[17]一种液压绞缆机的设计[J]. 王洪波. 液压与气动. 2011(10)
[18]剪叉式液压升降台[J]. 张宇琛,赵继云,卢宁,徐展,周峰,封艳秋. 液压与气动. 2011(05)
[19]施工现场起重机械设备的隐患与对策[J]. 陆锦法,金智勇,金小忠. 建筑安全. 2008(12)
[20]悬挂液压系统中新型管路防爆阀的可靠性设计[J]. 刘雅俊,赵静一,王智勇. 机床与液压. 2008(11)
[21]起重吊车液压系统泄漏故障研究[J]. 代瑞国,王长胜. 机械研究与应用. 2007(05)
[22]改进的高空作业液压系统[J]. 钟玉龙. 起重运输机械. 2006(09)
[23]高空作业车辆升降机构液压系统改进设计[J]. 刘涛,罗念宁,陈娟,邵英浒. 液压与气动. 2005(09)
[24]工程车辆空中作业机构安全液压阀保护机理研究[J]. 田晋跃,于英,郭荣.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03(04)
[25]两种新型升降平台的液压系统和工作特性[J]. 孙光宇.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1995(05)
[26]升降式工作台的液压系统设计[J]. 王秀彦,蔡胜利. 液压与气动. 1999(03)
[27]剪叉式液压升降平台的设计[J]. 唐朝明. 机车车辆工艺. 1995(03)
致 谢
写到这,代表了我的论文也将来接近尾声了。是的大学四年最后一个课程—毕业设计,在此将要接受老师们和同学们的检阅,无论做得好与不好,这个过程也是必须要经历的。首先对所有评阅的老师们表示感谢,我诚意接受你们的教导,也希望能得到你们对我努力的肯定。
如果说课程设计是一种体验,那毕业设计可以称得上是一种锻炼。记得课程设计的时候,指导老师们都是手把手的带着我们,每天我们会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在课室里完成任务。当我们不理解,不会做的时候,指导老师及时给予我们知识的补充;显然那时的我们更像是一种知识的灌入状态,而毕业设计的过程则更注重的是自我的锻炼。我想倘若大学四年没有多次课程设计打下的坚实基础,可能我们要完成此次毕业设计就变成困难至极了。因此我在此对大学四年带过我课程设计的所有指导老师诚挚的道声谢谢!
此次毕业设计,历时半年有余,我翻阅了大量的文献资料,查阅了大量的相关书籍;从没有头绪到渐渐发现思路,从不知如何下手到大胆尝试,从请教指导老师到自己独立思考,最终完成了我们这个课题的设计。
我能够完成除了自身努力外,还得到了指导老师唐可洪老师的细心指导,刘国光老师总会在关键的时候出现,并会及时督促我们的工作,严格要求我们,对我们每段时期的工作任务都认真把关;我想真心感谢给予我指导的老师。
5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