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剥壳机的设计-去壳机设计【三维SW】
花生剥壳机的设计-去壳机设计【三维SW】,三维SW,花生,剥壳,设计,去壳,三维,SW
16 届毕业设计
花生剥壳机的设计
学生姓名 杨新荷
学 号 8031212306
所属学院 机械电气化工程学院
专 业 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
班 级 16-3
指导老师 李传峰
日 期 2016.05
塔里木大学机械电气化工程学院制
前 言
花生脱壳机是将花生荚果去掉外壳得到花生仁的场上作业机械。由于花生本身的生理特点决定了花生脱壳不能与花生田间收获一起进行联合作业,而只能在花生果的含水率降低到一定程度后才能进行脱壳。花生脱壳机在减轻人们的劳动强度、提高生产率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促进了花生工业的发展。随着花生种植业的不断发展,花生手工脱壳已经无法满足高效生产要求,实行脱壳机械花迫在眉睫。但是,目前国内外花生脱壳机对花生破碎率和损伤率的指标要求都比较高,超出种用籽和商品化的标准,限制了使用范围。因此,降低花生脱壳机的破碎率和损伤率仍是研制花生脱壳机的关键问题。针对花生果的物理特性本论文设计了一种刮板式花生脱壳装置,该脱壳装置功能单一,结构简单,价格便宜,满足小型规模的生产需求,实现了花生剥壳的机械化,应用本机器后,可使广大农民群众大大节省劳动量,提高生产效率和生产质量,为花生联合生产设备的研究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花生;刮板;脱壳装置
目 录
1引言 1
1.1课题提出的背景 1
1.2目前花生脱壳机采用的脱壳原理 1
1.3花生脱壳机械存在的问题 2
1.4花生脱壳机研究重点 2
1.5花生脱壳机应用前景展望 3
2刮板式花生脱壳机的工作原理及结构 4
2.1刮板式花生脱壳机的工作原理 4
2.2刮板式花生脱壳机的结构 4
3刮板式花生脱壳机主要部件的结构设计 5
3.1传动装置的设计 5
3.2 V带和带轮的设计 5
3.3刮板结构的设计 7
3.4滚筒轴的结构设计及校核 8
3.5编织网凹板设计 10
3.6除杂装置的设计 11
3.7 机架 12
致 谢 14
参考文献 15
塔里木大学毕业设计
1引言
1.1课题提出的背景
花生中富含脂肪和蛋白质,既是主要的食用植物油来源,而且又可提供丰富的植物蛋白质。利用花生或脱脂后的花生饼粕的蛋白粉,可直接用于焙烤食用,也可作为肉制品、乳制口、糖果和煎炸食品的原料或添加剂。以花生蛋白粉为原料或添加剂制成的食品,既提高了蛋白质含量,又改善了其功能特性。花生蛋白粉还可以通过高压膨化做成蛋白肉。花生是食用植物油工业的重要原料,利用花生油可制造出人造奶油、起酥油、色拉油、调和油等等各种食用油,也可用作工业原料。花生除经简单加工就可食用外,经深加工还可以制成营养丰富,色、香、味俱佳的各种食品和保健品。花生加工副产品花生壳和花生饼粕等可以综合利用,加工增值,提高经济效益[1]。
花生在制取油脂、制取花生蛋白、生产花生仪器以及在花生贸易出口时,都需要对花生进行初级处理加工。花生的初级处理主要包括花生的剥壳和分级、破碎、轧胚和蒸炒等。
花生在加工或作为出口商品时,需要进行脱壳加工。花生在制取油脂时,剥壳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出油率, 提高毛油和饼粕的质量,利于轧胚等后续工序的进行和皮壳的综合利用。传统的剥壳为人力手工剥壳,手工剥壳不仅手指易疲劳、受伤,而且工效很低,所以花生产区广大农民迫切要求用机器来代替手工脱壳。花生剥壳机的诞生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这种局面,使花生产区的农民不必再采用最原始的剥壳方法进行剥壳,从而大大地减轻了农民的体力劳动,同时还提高了花生剥壳的效率。
花生脱壳机是将花生荚果去掉外壳而得到花生仁的场上作业机械。由于花生本身的生理特点决定了花生脱壳不能与花生的田间收获同时进行工作,而只能在花生荚果的含水率降到一定程度后才能进行脱壳。随着花生种植业的不断发展,花生手工脱壳已无法满足高效生产的要求,实行脱壳机械化迫在眉睫。
1.2目前花生脱壳机采用的脱壳原理
目前应用比较广泛的花生机械脱壳原理有以下几种:
撞击法脱壳撞击法脱壳是原料高速运动时突然受阻而受到冲击力,使外壳破裂而实现脱壳的目的。其典型设备为由高速回转甩料盘及固定在甩料盘周围的粗糙壁板组成的离心脱壳机。甩料盘使花生荚果产生一个较大的离心力撞击壁面,只要撞击力足够大,花生外壳就会产生较大的变形,进而形成裂缝。当花生果离开壁面时,由于外壳具有不同的弹性变形而产生不同的运动速度,花生果所受到的弹性力较小,运动速度也不如外壳,阻止了外壳迅速向外移动而使其在裂缝处裂开,从而实现籽粒的脱壳。撞击脱壳法适合于仁壳间结合力小,仁壳间隙较大且外壳较脆的荚果。影响离心式脱壳机脱壳质量的因素有,籽粒的水分含量、甩料盘的转速、甩料盘的结构特点等。
碾搓法脱壳花生荚果在固定磨片和运动着的磨片间受到强烈的碾搓作用,使花生荚果的外壳被撕裂而实现脱壳。其典型的设备为由一个固定圆盘和一个转动圆盘组成的圆盘剥壳机。荚果经进料口进入定磨片和动磨片的间隙中,动磨片转动的离心力使籽粒沿径向向外运动,也使荚果与定磨片问产生方向相反的摩擦力;同时,磨片上的牙齿不断对外壳进行切裂,在摩擦力与剪切力的共同作用下使外壳产生裂纹直至破裂,并使壳仁脱离,达到脱壳的目的。该种方法影响因素主要是,荚果的水分含量、圆盘的直经、转速高低、磨片之间工作间隙的大小、磨片上槽纹的形状和荚果的均匀度等。
剪切法脱壳:花生荚果在固定刀架和转鼓间受到相对运动着的刀板的剪切力的作用,外壳被转鼓切裂并打开,实现外壳与果仁的分离。其设备为由刀板转鼓和刀板座为主要工作部件的刀板剥壳机。在刀板转鼓和刀板座上都装有刀板,刀板座呈凹形,带有调节机构,可根据花生荚果的大小调节刀板座与刀板转鼓之间的间隙。当刀板转鼓旋转时,与刀板之间产生剪切作用,使物料外壳破裂和脱落。主要适用于棉籽,特别是带绒棉籽的剥壳,剥壳效果较好。由于其工作面较小,故易发生漏籽现象,重剥率较高。该种方法影响因素主要是,原料水分含量、转鼓转速的高低、刀板之间的间隙大小等。
挤压法脱壳:挤压法脱壳是靠一对直径相同转动方向相反,转速相等的圆柱辊,将两辊的间隙调整到适当的大小,使花生荚果通过间隙时受到辊的挤压而破壳。荚果能否顺利地进入两挤压辊的间隙,取决于挤压辊及与荚果接触的情况。要使荚果在两挤压辊间被挤压破壳,荚果首先必须被夹住,然后被卷入两辊间隙。两挤压辊间的间隙大小是影响籽粒破损率和脱壳率高低的重要因素。
搓撕法脱壳:搓撕法脱壳是利用相对转动的橡胶辊筒对花生荚果进行搓撕作用而进行脱壳的。两只胶辊水平放置,分别以不同转速相对转动,辊面之间存在一定的线速差,橡胶辊具有一定的弹性。其摩擦系数较大。花生荚果进入胶辊工作区时,与两辊面相接触,如果此时花生荚果符合被辊子啮人的条件,即啮入角小于摩擦角,就能顺利进入两辊间.此时花生荚果在被拉入辊间的同时,受到两个不同方向的摩擦力的撕搓作用;另外,荚果又受到两辊面的法向挤压力的作用,当荚果到达辊子中心连线附近时法向挤压力最大,花生荚果受压产生弹性—塑性变形,此时花生荚果的外壳也将在挤压作用下破裂,在上述相反方向撕搓力的作用下完成脱壳过程。影响脱壳性能的因素主要是,线速差、胶压辊的硬度、轧入角、轧辊半径、轧辊间间隙等[3]。
1.3花生脱壳机械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在花生脱壳技术研究方面一直没有大的突破,资金投入也不足,脱壳部件的研制仍在2O世纪90年代初的技术水平上徘徊,所以在脱壳性能上并没有太大的突破提高。[3]由于机械脱壳时对花生仁的损伤率偏高,用于种子和较长期贮存的花生仁至今仍是手工剥壳。脱壳机械在技术性能和作业环节上存在以下问题:① 脱壳率低,脱壳后的果仁破损率高,损失大。② 机具性能不稳定,适应性差。③ 通用性差,利用率低。④ 作业成本偏高,多数是单机制造,制造的工艺水平较低,同时能量消耗较高。⑤ 有些产品仅进行了样机试制或少量试生产,未进行大量生产性考核和示范应用,作业性能及商品性等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
1.4花生脱壳机研究重点
我国加入WTO以来,国内外关于花生脱壳机械的研究与推广应用日益增多,针对现有花生脱壳机械存在的优点与不足,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对花生脱壳机械在生产应用中的经验进行总结,不断完善其功能,使其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
(1)提高花生脱壳机械的通用性和适应性
提高花生脱壳机械的通用性和适应性仍是当前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目前,许多花生脱壳机械只是针对某一花生品种和所在地区的生长环境来设计的,其通用性、兼容性和适应性较差。提高花生脱壳机械的通用性和兼容性,使研制的花生脱壳机械通过更换主要的零部件能够同时对其他带壳物料进行脱壳加工。研制通过变换主要工作部件即能满足不同坚果脱壳作业需要的脱壳机具,并提高制造工艺水平,降低制造成本,以适应不同加工企业的生产需要。花生脱壳机械能否适应这种发展趋势,将直接影响到花生脱壳机械能否更好的推广应用与健康发展。
(2)提高机械脱壳率降低破损率
对花生脱壳机械的关键技术与工作部件进行重点研究开发,改革传统结构,研究新的脱壳机理,优化结构设计;同时在整体配置上进一步改进和完善,提高脱壳率,降低籽仁破损率。目前国内外的花生脱壳机械均存在脱壳率和破损率之间的矛盾,处理好这一关键技术将关系到花生脱壳机械的发展前景。
(3)提高机械自动化程度
向自动控制和自动化方向发展大多数机具目前仍依赖人工喂料或定位,影响了作业速度和作业质量。因此应通过机电一体化手段,开发设计自动喂料、自动定位脱壳装置,保证均匀喂料与有效定位,实现机组自动化操作,进一步提高作业精确性和作业速度,提高产品质量与生产率,满足部分大、中型加工企业的需要,以开拓国内和国外市场。
(4)提高机械优化程度
新技术原理、新结构材料、新工艺将不断应用于花生机械的研制开发中,随着液压技术、电子技术、控制技术以及化工、冶金工业的发展,许多复杂的机械机构、动力传递、笨重的材料和落后的工艺将逐渐被取代。减轻重量,减少阻力,简化操作,减少辅助工作时间,延长使用寿命,降低劳动使用费用等将作为主要设计目标应用于脱壳机械的设计制造。随着国内外高新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如何将这些高新技术更好的应用到实际生产中,也是目前花生脱壳机械需要尽快解决的问题 [5][6]。
1.5花生脱壳机应用前景展望
花生生产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保证,近年来,花生机械装备总量不断稳步增长,作业水平进一步提高,社会化服务规模不断扩大,虽然目前花生脱壳机械化水平较高,但是多应用于经济发达地区与示范推广区,并且小型机械多、大型机械少,低档机械多、高性能机械少。在一些比较落后的偏远地区,用作种子和特殊用途的花生仁仍采用传统的手工剥壳,劳动生产率低,区域性发展不平衡。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花生生产机械化开始了新的发展阶段,农业结构调整发生了新的变化,也对花生机械的发展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不仅拉动了新的有效需求,而且构筑了适合花生生产机械化发展的新舞台,为花生生产机械化真正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推动器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发展条件。在一些地区推进花生生产机械化的过程中,相继出台了鼓励和扶持农民购买花生机械、开展花生机械作业服务的政策和措施,调动了农民购买花生机械的积极性,使花生脱壳机的需求不断提高。随着花生种植业的不断发展,国内外对花生深加工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大,提高花生脱壳机械化作业水平成为必然。花生脱壳机在提高劳动生产率,减轻劳动强度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促进了花生加工业化的科技进步,为花生脱壳机械的发展提供了很大的空间 。
2刮板式花生脱壳机的工作原理及结构
2.1刮板式花生脱壳机的工作原理
本设计的花生脱壳机的脱壳工作原理为:花生果从上料斗进入到剥壳箱,受到刮板和编制网孔凹板的碾压搓脱后,被剥出的花生穿过编制网孔凹板的网孔往下落,那些未被剥除的花生仍留在剥壳箱内,继续剥壳。花生在下落过程中,设计一个风机的吹入口,其作用是将花生壳与花生仁进行分离,重量稍轻的花生壳将被风机吹来的气流带入到花生壳收集通道,而重量稍重的花生仁不被吹走继续下落,进入到花生仁收集通道。
2.2刮板式花生脱壳机的结构
刮板式花生脱壳机是借助轴上刮板与编织网凹板的碾压搓脱作用,将花生果外壳破碎的一种机械设备,其特点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其结构如图2-1所示。它主要由动力装置、刮板装置、编织网孔凹板、去杂装置和机架几部分组成。
1.刮板 2.轴 3.风机 4.风机架 5.机架 6.出料斗 7.电动机 8.栅条 9.锁紧板 10.进料斗
图2-1 刮板式花生脱壳机结构简图
花生荚果进入存料斗后,经下部的入料窄口形成薄层流落下来进入剥壳箱内,花生荚果落入到编织网凹板上,由于编织网凹板顶部与刮板的旋转外径间的间距不足以容纳一个花生荚果,因此花生荚果落入编织网凹板被刮板碾压搓脱,从而使这些花生荚果的果壳被压碎。剥壳后的仁与壳通过编织网凹板间的间隙落下,同时,受到风机吹来的气流作用,果壳因重量轻而被气流送入集壳通道,而花生仁因重量大,继续往下落,从而达到了壳仁分离的目的。
3刮板式花生脱壳机主要部件的结构设计
3.1传动装置的设计
3.1.1电机的选择
本设计采用电动机作为机器动力来源,通过V带传动带动滚筒轴实现预期工作-单机传动,简单可行。
电动机类型的选择:
根据电源及工作机工作条件,选用Y系列三相异步电动机
电动机功率的选择:
由于刮板式花生脱壳机的工作轴转速较高,达到
本设计选用Y90L-4型电动机
则传动装置的运动和参数计算如下:
轴的转速
(3-1)
轴的输入功率
kW (3-2)
轴的转矩
N·m (3-3)
3.2 V带和带轮的设计
3.2.1V带的设计
以每天工作时间10h进行设计
确定计算功率:
查表得工作情况系数[12] =1.1
==1.1×1.5=1.65(kW) (3-4)
选择V带带型:
根据、查[8]得最适合的带型为A型
确定带轮基准直径:
由主动轮基准直径系中选取
从动轮基准直径为
(3-5)
验算带的速度
(3-6)
v=<=
因此所选带的速度合适
确定中心距a和带的基准长度:
根据:
初步确定中心距
计算带的基准长度
(3-7)
由V带的基准长度系中选取基准长度
计算实际中心距a
(3-8)
验算主动轮上的包角:
(3-9)
主动轮包角合适
计算V带的根数z:
(3-10)
由
=3.663
查表得
kW
kW
代入数值,经计算 Z=1.984
取z=2
计算预紧力:
(3-11)
计算作用在轴上的压轴力:
(3-12)
代入数值计算得
=482.7N
3.2.2V带轮的设计
带轮材料选用HT200
根据基准直径的大小选用不同的带轮类型,小径带轮采用实心式,大径带轮采用轮辐式。
3.3刮板结构的设计
刮板结构是整个机器的关键部分,它的作用就是对花生果进行剥壳。此结构采用四根支撑架十字交叉固定在旋转筒架上,其结构如图3-1所示。
图3-1 刮板结构示意图
因为刮板的长度较长,受力面积较大,所以对刮板的强度有一定要求,采用的材料是45号钢,而且刮板的表面进行处理,表面渗碳1-1.5mm,热处理硬度HRC56-62。刮板选用四条圆形钢柱,刮板外缘距旋转中心距离238mm。刮板固定支架长度为500mm,截面尺寸60mm´10mm。
刮板中间有一个圆形滚筒,避免花生在工作过程中聚集到中间不与刮板进行搓擦。
3.4滚筒轴的结构设计及校核
轴的转速
轴的输入功率
=1.35kW
轴的转矩
N·mm
初步确定轴的最小直径:
先按经验公式算轴的最小直径,选取轴的材料为45钢,调质处理。
查表选取
于是得
(3-13)
拟定轴上零件的装配方案:
通过对各种方案的比较,现选用图3-2所示装配方案
图3-2 轴的示意图
根据轴向定位的要求确定轴的各段直径和长度[9]:
(1)为满足V带轮的轴向定位,1-2轴右端制一轴肩 故取3-4段直径=22mm,取直径D=22m,
V带轮与轴配合的毂孔长初取为32mm,最后一段长度取为
(2)初步选择滚动轴承 因轴承只承受径向力,故先用深沟球轴承。参照工作要求并根据,初步选取深沟球轴承6205,其基本参数如表3-2所示:
表 3-2 滚动轴承参数表
型号
基本尺寸
安装尺寸
极限转速
6205
D
B
脂润滑
油润滑
25
52
15
1
31
46
1
12000
16000
(3)安装刮板的轴直径。刮板安装宽度取,
(4) 轴承端盖总厚度20mm,取端盖外端与V带轮右端面间的距离,故取
(5)取刮板距箱体内壁,取,。
至此,已初步确定了轴的各段直径和长度。
(6)确定轴上圆角和倒角尺寸
取轴端倒角,各轴肩处圆角半径见零件图
滚筒轴的校核:
滚筒轴的校核采用《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手册(第3版)》[10]作为依据。
轴的校核设计如下:
(1)轴的总体设计信息如下
轴的转向方式:单项恒定
轴的工作情况:无腐蚀条件
轴的转速:382.2
轴的功率:1.35kW
轴的转矩:33732N·mm
所设计的轴式实心轴
所选材料牌号:45调质
硬度(HB):230
抗拉强度:650MPa
屈服点:360MPa
弯曲疲劳极限:270MPa
扭转疲劳极限:155MPa
许用静应力:260MPa
许用疲劳应力:180MPa
(2)确定轴的最小直径
所设计的轴为实心轴
A值定为:115
许用剪力的范围:25~45MPa
满足设计的最小轴径:22mm
轴的总长度:730mm
轴的段数:5
(3)弯曲应力校核
危险截面的x坐标:684mm
直径25mm
危险截面的弯矩M106000N·m
扭矩T:33.732N·m
截面的计算过左应力:16.56MPa
许用疲劳应力:180MPa
684mm处弯曲应力校核通过
结论:弯曲应力校核通过
3.5编织网凹板设计
编织网凹板在机器中的作用是让已经被剥壳的花生与未被剥壳的花生进行分离,其分离的原理就是“小个通过,大个不过”。编织网凹板的每一个网格都只能容许一个花生仁大小的物体通过,花生仁刚好可以穿过网格,而花生果因为太大,无法通过网格,将被阻挡在剥壳箱内,继续进行剥壳直到其外壳破碎为止。大花生果如海花一号参数数据平均为:长34.30mm,宽14.98mm,厚16.34mm。花生仁的平均尺寸为:长18.20mm,宽9.82mm,厚8.81mm。小花生果1016为:长29.65mm,宽13.36mm厚14.44mm,花生仁平均尺寸为:长15.30mm,宽9.61mm,厚8.76mm[11]。因此,编织网的间隙可取10~15mm,其结构如图3-4所示:
编织网
图3-4 编织网凹板结构示意图
编织网是利用两块凹板对两端进行固定的,凹板材料为HT200,编织网材料为20号钢。编织网采用圆截面网状,因其特殊的作用,还需对其进行表面处理,要求渗碳1-1.5mm,热处理硬度HRC56-62。编织网的两头装砌在凹板的圆形槽内,组成半圆网笼,网格间距为10mm,这样可使剥出的花生仁能通过网格,而未剥壳的刚不能通过。由于编织网和内、外两凹板分离,这样就可以对编织。
3.6除杂装置的设计
壳仁分离装置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气流通道,它的一端接风机,另一端安装在箱体的下方,还有就是壳与仁的收集板,它同样也安装在箱体下方。花生经过箱体内的剥壳过程后,将由此装置对其进行壳仁分离,分离的基本原理是利用花生壳与花生仁的重量及受力面积的不同,用气流对其进行分离。重量稍重的不被气流吹走,直接下落到花生仁收集通道,而重量较轻的花生壳将被风机吹来的气流带入到花生壳收集通道。
3.4.1风机的选择
所需风量计算:
风选气流的风量,理论上可根据喂入的物料、应清楚的杂质量确定。
式中:
a—机器的喂入量:0.24kg/s
b—风选出的杂质占喂入量的百分比:20%
r—空气密度:1.237g/
m—携带杂质气流混合浓度比:0.1
计算得:
Q=1357
风压计算:
风压是以下压力之和:
(3-14)
即
H=1/2råi)(1+ (3-15)
式中:
n—风选气流速度:
n=10m/s
Rm —比摩阻:
Rm =8Pa/m
åi—局阻阻力参数之和:
åi=1.26
L—沿程参数,当时取
ko=0.75
m—混合浓度比:
m=0.10
计算得:
H=854Pa
根据计算:风机风量为1357,风机风压为1235Pa
故本机风选机构采用离心式风机风选,外形为切角矩形,这样能使气流沿出口宽度方向的不均匀性得到改善。型号DZ160、电压220/380(V)、功率0.25(kW)、风量800-1080(),风压900-1700(Pa)、转速2850(r/min)。
3.7 机架
整个机架采用L63*63*6角钢焊接而成,起到其它几个部分的支承、定位、连接作用,并将电机安装在机架里面。剥壳机安装在机架上面,联接采用普通螺栓联接。具体结构见装配图。
总 结
本文是围绕农用机械产品——花生脱壳机的设计,实现了花生剥壳的机械化,应用本机器后,可使广大农民群众大大节省劳动量,提高生产效率和生产质量。该机的关键部分是刮板与编织网凹板结构,因为花生剥壳的整个过程都是由这两部分完成的,剥出来的花生能不能符合要求,完全是看刮板与编织网凹板的性能能不能达到要求。本文也介绍了目前各种花生剥壳原理及装备,并对花生剥壳机械的发展现状以及发展前景作出了简明的概括和分析。
本次设计是对我的四年的大学生活做出的总结,同时为将来工作进行了一次适应性训练,从中锻炼自己解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自己的生活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从方案的论证到最终的设计,涉及的领域包括:机械制图,机械原理,工程材料,机械设计等等。通过设计实践,提高我计算、制图能力;使我们能熟练地应用有关参考资料、计算图表、手册、图集、规范,熟悉有关的国家标准。机械方面知识得到系统的巩固和提升。在进行毕业设计的同时,我还学到了许多新的知识,如Solidworks,CAD2007的使用和WORD、POWERPOINT等软件的应用。在设计过程中也曾遇到很多的问题,但通过查阅相关的书籍、手册以及老师的精心指导,都得到了解决,设计过程基本顺利完成。
总的说来,虽然在这次设计中自己学到了很多的东西取得一定的成绩,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不足和缺陷,我想这都是这次设计的价值所在,以后的日子以后自己应该更加努力认真,以冷静沉着的心态去办好每一件事情!
致 谢
本文是在李传峰老师的精心指导和关怀下完成的,在李老师的培养和教育不仅使我顺利完成了论文,而且将继续激励我在今后的人生旅途上不断进取。首先感谢塔里木大学的培养和教育,感谢学校给我提供了这么难得的学习机会和学习环境,使我将以前学到的知识重新回顾了一遍,知道了学习的重要性,承蒙李传峰老师的悉心教导,我顺利的完成了自己的毕业设计,很感谢老师对我的栽培,让我没有遗憾地完成了大学的最后一个任务,更让我对自己的专业知识有了一个更好的巩固和加强,也想学习到了很多新的技能和知识。导师的悉心指导、热忱鼓励不仅使我树立了深远的学术目标、掌握了基本的研究方法,还使我明白了许多待人接物与为人处事的道理。还有,导师渊博的专业知识,严谨的治学态度,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诲人不倦的高尚师德,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的崇高风范,朴实无华、平易近人的人格魅力将使我终生受益。
时间过得很快,总以为毕业遥遥无期,没想到转眼就各奔东西,四年时间让人改变了不少,学到了不少,学校的日子是最美好的日子,等到步入社会的时候,就不再会有这些美好的心境,等待着的是工作和生活的压力,那个时候最怀念的还是这段时光,珍惜还能在这里留下的寥寥无几的日子,珍惜还能和朋友们一起欢笑的日子。
离别总要到来,未来的我们更要好好奋斗,感谢这段青春岁月,感谢陪我四年的老师朋友,是他们给了我无数的鼓励和帮助,在这里我把最深的祝福献给你们,希望你们的生活永远幸福快乐!
参考文献
[1] 周瑞宝. 花生加工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15.
[2] 中国标准出版社第一编辑室.中国食品工业标准汇编[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4.
[3] 孟宪珍.花生脱壳机的设计和试验[J].国外农机.1980.(3-4).
[4] 尚书旗,刘曙光,王方燕.花生生产机械的应用现状与进展分析[J].花生学报,2003,(3).
[5] 石一兵. 食品机械与设备[M]. 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 1992.6.(5).
[6] 肖旭霖. 食品机械与设备[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5).
[7] 王智才.我国农机市场需求及发展前景[J].农机质量与监督,2002.(5).
[8] 成大先. 机械设计手册.单行本.机械传动[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1.(7)
[9] 濮良贵,纪名刚. 机械设计(第八版)[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8).
[10] 吴宗泽,何永然,罗圣国.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手册(第3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5.(12).
[11] 张效鹏,张嘉玉.花生脱壳机的不同部件对花生脱壳性能的影响[J].莱阳农学院学报,1990.7(1).
14
收藏
编号:44162730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11.51MB
格式:ZIP
上传时间:2021-12-05
45
积分
- 关 键 词:
-
三维SW
花生
剥壳
设计
去壳
三维
SW
- 资源描述:
-
花生剥壳机的设计-去壳机设计【三维SW】,三维SW,花生,剥壳,设计,去壳,三维,SW
展开阅读全文
-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装配图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