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 【与名师对话】新课标高考地理总复习 课时跟踪训练16



《新教材 【与名师对话】新课标高考地理总复习 课时跟踪训练16》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教材 【与名师对话】新课标高考地理总复习 课时跟踪训练16(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地理精品教学资料(新教材) 2019.4 课时跟踪训练(十六) 一、选择题 (2014四川广安月考)风尘沉积通量大小可以指示地区干燥度的变化。下图反映了青藏高原隆起与西北地区的风尘沉积通量变化情况,读图回答1~2题。 1.据图中信息,推断青藏高原隆起后,西北地区可能( ) A.流水作用增强 B.冰川作用增加 C.风力作用增强 D.变质作用增强 解析:本题组考查外力作用、水循环及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读图可知,青藏高原隆起后,我国西北地区风尘沉积通量变大,说明越来越干燥,这样会导
2、致风力作用增强。所以答案选C。 答案:C 2.从水循环的过程看,青藏高原隆起影响西北地区同期风尘沉积通量变化的主要环节是( ) A.地面蒸发 B.水汽输送 C.大气降水 D.地表径流 解析:青藏高原的隆起,阻挡了海洋水汽,使得西北地区降水少,所以西北的同期风尘沉积通量是上升,答案选B。 答案:B (2014山东青岛3月质检)下图为云南高黎贡山北段植物物种丰富度随海拔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 3.图中信息反映出 ( ) A.木本物种丰富度在2900 m左右最低 B.2600 m处木本物种比草本物种丰富 C.木本物种丰富度随海拔增加而上升 D.
3、草本物种丰富度随着海拔升高,先降低后升高 解析:本题组考查自然带的地域分异规律,影响自然带变化的主导因素。读图,横轴是海拔,纵轴是物种丰富度。根据图例,木本物种丰富度在3500 m左右最低,不是2900 m,A错。2600 m处木本物种比草本物种丰富,B对。木本物种丰富度大致随海拔增加而下降,C错。草本物种丰富度随着海拔升高,呈波状变化,D错。 答案:B 4.影响木本物种丰富度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 A.热量 B.光照 C.降水 D.坡向 解析:山地垂直自然带变化与从赤道向两极的变化规律一致,题目要求的是木本物种丰富度,所以水分条件差异不大,都能满足森林的
4、生长,所以主导因素是热量,A对。B、C、D错。 答案:A (2014广西南宁高三适应测试)读“雅鲁藏布江流域雪线高度随经度的变化图”,完成5~6题。 5.该流域雪线高度最大高差约为( ) A.1200 m B.2700 m C.3200 m D.6500 m 解析:雪线高度最大高差为雪线海拔最高值与最低值之差,最高值约6500 m,最低值大约为3300 m,所以最大高差约3200 m,C选项正确。 答案:C 6.影响95E附近雪线高度的主要因素是( ) A.热量 B.光照 C.坡度 D.降水 解析:95E附近是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处,温暖湿润的西南季风顺河谷而
5、上,受两岸地形抬升作用,多形成地形雨,所以雪线较低,D选项正确。 答案:D (2014福建漳州七校联考)下图为某山脉山坡的垂直植被分布图,读图完成7~8题。 7.图中山坡原有的一类自然植被现已完全缺失,该类自然植被可能是 ( ) A.热带草原 B.常绿硬叶林 C.落叶阔叶林 D.高山苔原 解析:本题组考查自然带的分布知识。由图可知在低海拔地区有原生常绿阔叶林和原生针叶林,可判断缺失了落叶阔叶林,C选项正确。 答案:C 8.导致图中自然植被类型缺失的因素最可能是( )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地势 D.人类活动 解析:导
6、致图中自然植被类型缺失的因素主要是人类活动导致的,而纬度、海陆位置、地形地势三个条件一直没有发生变化,所以原有植被不可能消失,D选项正确。 答案:D (2014杭州二中高三月考)下图是雪线(终年积雪下限),高山寒漠土、林线(山地森林分布的最高界线)和对流层高度随纬度的变化曲线,读图回答9~10题。 9.图中与林线高度对应的曲线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本题组考查地理环境的差异性知识。由图可知极地附近没有森林分布,可排除②、④,对流层在低纬的高度是17~18 km,在高纬是8~9 km,可判断③曲线是对流层高度随纬度的变化曲线,故本题A
7、选项正确。 答案:A 10.与图中高山寒漠土随纬度分布规律基本相似的是( ) A.气温随纬度的分布规律 B.雪线随纬度的分布规律 C.海水蒸发量随纬度的分布规律 D.昼夜长短年变化幅度随纬度的分布规律 解析:由上题结论可知④曲线表示高山寒漠土随纬度变化曲线,据此可排除B选项,海水蒸发量在副热带海区最大,可排除C选项,昼夜长短年变化随纬度变化规律是纬度越高,变化幅度越大,可排除D,所以A选项正确。 答案:A (2014江西七校联考)林线是高山垂直自然带谱中一条重要的生态界限,通常是指高海拔处树木(针叶林)生长的上限。下图示意我国局部区域高山林线海拔分布。据图回答11~13题。
8、 11.依图可知,E地与F地的林线海拔相差 ( ) A.800米 B.800~1000米 C.1000~1200米 D.1200~1600米 解析:从图中的等值线中可以看出:E地的林线介于3000~3200米,F地的林线介于4400~4600米,所以二地林线海拔相差1200~1600米。 答案:D 12.F地成为世界上最高的林线分布区,最合理的解释是( ) A.地处低纬的高海拔地区,太阳辐射强度大 B.地处东南季风迎风坡地带,年降水量大 C.受南部海洋沿河流北上的暖湿气流影响大 D.来自东部的暖湿气流在宽谷地带成云致雨 解析:林线通常是指高海拔处树
9、木(针叶林)生长的上限。F地成为世界上最高的林线分布区。说明F地有更加优越的自然条件适合树木生长。主要是受南部海洋沿河流北上的暖湿气流影响大。 答案:C 13.多条林线的走向在图示东部区域发生变化,其首要影响因素是 ( ) A.河流与盛行风向 B.降水与土壤类型 C.地势与山脉走向 D.气温与纬度位置 解析:林线的走向在图示东部区域发生变化,折成南北走向。主要是由于该处是横断山区,山川南北纵列,山脉的走向发生变化,同时这里也是第一、二级地势阶梯的分界线,地势落差也大。 答案:C 二、综合题 14.(2014山东济南期末)下图为“南美洲自然带分布图”,读图回答下
10、列问题。 (1)智利火山地震多发,原因是________。 (2)图中A自然带对应的气候是________,其气候特征表现为________。 (3)图中字母B代表的自然带是________,其在南美洲的分布特征是________,形成这一特征的影响因素有________。 (4)C地区远离赤道,但和赤道地区的自然带相同,请分析其形成原因。 解析:本题考查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及成因,陆地自然带的分布规律。(1)根据板块构造分布,智利位于美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频繁。所以多火山地震发生。(2)根据气候类型分布,A自然带对应的是热带草原气候,气候特征是全年高温、干湿交替变
11、化明显。(3)根据B自然带的分布位置,判断是热带荒漠带。在南美洲的分布特征是,分布在低纬度的大陆西海岸,南北狭长延伸。这一特征的形成因素是跨纬度广,位于东南信风的背风坡,所以有地形、大气环流影响。沿岸有秘鲁寒流经过,降温减湿,所以气候干旱。(4)C地区位于巴西高原东南部,受沿岸暖流影响,增温增湿。位于东南信风迎风坡,地形抬升,多地形雨。从纬度看大部分位于热带,所以形成热带雨林带。 答案:(1)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频繁。(2)热带草原 全年高温、干湿交替 (3)热带荒漠带 低纬度的大陆西海岸 南北狭长延伸,跨纬度广,大气环流,洋流(寒流),地形(山地) (4)沿岸暖流增温;东南信风迎风坡,地形
12、抬升,多地形雨。 15.图1为某山地植被垂直变化示意图,图2为该山地所在地区的气候类型图。图2中甲、乙、丙、丁表示不同类型的气候区,丁是该山地所属的气候区。读图回答问题。 (1)判断甲、乙两气候区的变化属于哪一种地域分异规律?并分析其主导因素是什么? (2)③处气候是否符合地带性分异规律?它的形成主要受什么因素影响? (3)图1中①②自然带分别表示( ) A.高寒荒漠带、高山草甸带 B.针阔叶混交林带、高寒荒漠带 C.高山草甸带、高寒荒漠带 D.山地常绿阔叶林带、高山草甸带 (4)结合气候类型说明丙处植被具有的特征。 解析:(1)甲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区,对应的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乙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对应的植被是森林、草原和荒漠,其变化体现了以水分为主导因素的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2)③处在伊比利亚半岛,形成了温带大陆性气候,主要与山脉对海洋水汽的阻挡作用有关,属于非地带性现象。(3)根据①自然带下面为针叶林即可判断。(4)丙为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植被属于常绿硬叶林。 答案:(1)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主导因素是水分。 (2)不符合,属于非地带性现象。它的形成主要受地形影响。 (3)C (4)丙地为地中海气候区,植被属于常绿硬叶林,叶片常绿、坚硬,根系发达,具有耐旱的特征。
-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水电工程运行维护管理合同示范文本.docx
- 2025年工程勘测设计合同模板.docx
- 2025年区域产品销售代理合同.docx
- 2025年经销商授权合同样本.docx
- 2025年员工住房资金借贷合同.docx
- 2025年轻钢建筑施工合同示例.docx
- 2025年网络推广托管合同.docx
- 2025年简明个人借款正式合同范例.docx
- 2025年房产按揭贷款合同范例.docx
- 2025年技术合同争议调解.docx
- 2025年电子版城市住宅租赁合同范本.docx
- 2025年简易转让合同协议书样本.docx
- 2025年投资顾问服务合同实例.docx
- 2025年经销合同模板.docx
- 2025年工业项目设计合同样本.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