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PPT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PPT,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中国,近现代史,纲要,PPT
第六章第六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第一节第一节第二节第二节第三节第三节第四节第四节日本日本发动发动灭亡灭亡中国中国的侵的侵略战略战争争从局从局部抗部抗战到战到全国全国性抗性抗战战国民国民党与党与抗日抗日的正的正面战面战场场中国中国共产共产党成党成为抗为抗日战日战争的争的中流中流砥柱砥柱第五节第五节抗日抗日战争战争的胜的胜利及利及其意其意义义第一节第一节 日本发动灭亡中国的侵略战争日本发动灭亡中国的侵略战争一、日本灭亡中国的计划及其实施一、日本灭亡中国的计划及其实施一、日本灭亡中国的计划及其实施一、日本灭亡中国的计划及其实施二、残暴的殖民统治和中华民族的深重灾难二、残暴的殖民统治和中华民族的深重灾难二、残暴的殖民统治和中华民族的深重灾难二、残暴的殖民统治和中华民族的深重灾难 18681868年明治维新后,日年明治维新后,日本逐步本逐步确立了以武力征服确立了以武力征服世界的方针,逐步形成世界的方针,逐步形成“北进北进”的大陆政策和的大陆政策和“南南进进”的海洋政策为主要内的海洋政策为主要内容的基本国策。容的基本国策。一、日本灭亡中国的计划及其实施一、日本灭亡中国的计划及其实施一、日本灭亡中国的计划及其实施一、日本灭亡中国的计划及其实施明治天皇1895年甲午战争签订了割地年甲午战争签订了割地赔款的赔款的中日马关条约中日马关条约,使日本成了使日本成了“暴发户暴发户”。一、日本灭亡中国的计划及其实施一、日本灭亡中国的计划及其实施一、日本灭亡中国的计划及其实施一、日本灭亡中国的计划及其实施旅顺大屠杀,全城百姓仅剩36人埋尸体!“东方会议”现场,右3为日本首相田中义一19271927年年基于对华基于对华根本方针的当前政根本方针的当前政策纲领策纲领,决定武决定武力干涉中国内部事力干涉中国内部事务,并确立了把务,并确立了把“满蒙满蒙”与与“中国本中国本土分离开来土分离开来”的方的方针。针。一、日本灭亡中国的计划及其实施一、日本灭亡中国的计划及其实施一、日本灭亡中国的计划及其实施一、日本灭亡中国的计划及其实施臭名昭著的“田中奏折”一、日本灭亡中国的计划及其实施一、日本灭亡中国的计划及其实施一、日本灭亡中国的计划及其实施一、日本灭亡中国的计划及其实施田田中中奏奏折折提提出出实实现现日日本本大大陆陆政政策策的的战战略略方方针针:“惟惟欲欲征征服服支支那那,必必先先征征服服满满、蒙蒙,如如欲欲征征服服世世界界,必先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支那。”oF:勿忘九一八东方会议.rmvb 1931年9月18日晚,日本关东军炸毁沈阳北效柳条湖村附近的南满铁路的一段路轨,反诬陷中国军队,于是向中国东北军北大营发动突袭进攻,9月19日占领沈阳城,制造了“九一八”事变。一、日本灭亡中国的计划及其实施一、日本灭亡中国的计划及其实施一、日本灭亡中国的计划及其实施一、日本灭亡中国的计划及其实施o九一八.rmvbo北大营.rmvb 19371937年年7 7月月7 7日,日军发日,日军发动了动了“卢沟卢沟桥事变桥事变”,开始了全面开始了全面进攻中国。进攻中国。一、日本灭亡中国的计划及其实施一、日本灭亡中国的计划及其实施一、日本灭亡中国的计划及其实施一、日本灭亡中国的计划及其实施日军通过卢沟桥一、日本灭亡中国的计划及其实施一、日本灭亡中国的计划及其实施一、日本灭亡中国的计划及其实施一、日本灭亡中国的计划及其实施19321932年年3 3月,宣布成立伪月,宣布成立伪“满洲国满洲国”,溥仪在长春,溥仪在长春出任执政。出任执政。二、残暴的殖民统治和中华民族的深重灾难二、残暴的殖民统治和中华民族的深重灾难二、残暴的殖民统治和中华民族的深重灾难二、残暴的殖民统治和中华民族的深重灾难建立各种殖民机构建立各种殖民机构建立各种殖民机构建立各种殖民机构 1940伪国民政府成立,叛国贼汪精卫出任伪主席。二、残暴的殖民统治和中华民族的深重灾难二、残暴的殖民统治和中华民族的深重灾难二、残暴的殖民统治和中华民族的深重灾难二、残暴的殖民统治和中华民族的深重灾难1.制造惨绝人寰的大屠杀,实施“三光政策”,制造“无人区”。南京大屠杀中日军屠杀我军民35万人。仅在晋冀鲁豫、山东、苏皖等7个根据地,中国军民被杀戮者即达318万人,房屋被焚烧达1952万间。2 2、进行疯狂的经济掠夺、进行疯狂的经济掠夺 土地资源 农副产品 设立银行 垄断铁路、厂矿二、残暴的殖民统治和中华民族的深重灾难二、残暴的殖民统治和中华民族的深重灾难二、残暴的殖民统治和中华民族的深重灾难二、残暴的殖民统治和中华民族的深重灾难从中国攫取的物资二、残暴的殖民统治和中华民族的深重灾难二、残暴的殖民统治和中华民族的深重灾难二、残暴的殖民统治和中华民族的深重灾难二、残暴的殖民统治和中华民族的深重灾难 3 3、进行奴化教育,、进行奴化教育,强制推行殖民文化。强制推行殖民文化。第二节第二节第二节第二节 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性抗战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性抗战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性抗战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性抗战 一、中国共产党举起武装抗日的旗帜一、中国共产党举起武装抗日的旗帜一、中国共产党举起武装抗日的旗帜一、中国共产党举起武装抗日的旗帜 二、局部抗战与救亡运动二、局部抗战与救亡运动二、局部抗战与救亡运动二、局部抗战与救亡运动 三、国共合作,共赴国难三、国共合作,共赴国难三、国共合作,共赴国难三、国共合作,共赴国难 四、全国性抗战的开始四、全国性抗战的开始四、全国性抗战的开始四、全国性抗战的开始 一、中国共产党举起武装抗日的旗帜一、中国共产党举起武装抗日的旗帜一、中国共产党举起武装抗日的旗帜一、中国共产党举起武装抗日的旗帜1 1、发表一系列宣言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发表一系列宣言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主张坚决抗日立场。主张坚决抗日立场。2 2、中共中央选派杨靖宇、赵尚志、周保中、中共中央选派杨靖宇、赵尚志、周保中、赵一曼等到东北,领导东北人民的抗日斗争赵一曼等到东北,领导东北人民的抗日斗争 九一八到九一八到七七事变前的局七七事变前的局部抗战阶段,主要包括东部抗战阶段,主要包括东北军民的抗战、一二八淞北军民的抗战、一二八淞沪抗战、长城抗战、察哈沪抗战、长城抗战、察哈尔抗战等。尔抗战等。1 1、东北军民的抗日斗争、东北军民的抗日斗争 19311931年年1111月马占山率部抵抗日军月马占山率部抵抗日军揭开了东北抗日义勇军抗战序幕揭开了东北抗日义勇军抗战序幕 19321932年年义勇军义勇军发展到发展到4040多万,活多万,活动范围达到动范围达到102102县县二、局部抗战与救亡运动二、局部抗战与救亡运动二、局部抗战与救亡运动二、局部抗战与救亡运动马占山二、局部抗战与救亡运动二、局部抗战与救亡运动二、局部抗战与救亡运动二、局部抗战与救亡运动 1 1936936年年1 1月月东北抗日联军东北抗日联军成立,公推杨靖宇为总司令,赵尚志为成立,公推杨靖宇为总司令,赵尚志为副总司令副总司令。杨靖宇赵尚志2 2、一二八淞沪抗战、一二八淞沪抗战 1932年1月28日军突然发动了对上海闸北的进攻,驻上海的十九路军奋起抵抗,淞沪抗战开始。二、局部抗战与救亡运动二、局部抗战与救亡运动二、局部抗战与救亡运动二、局部抗战与救亡运动宋庆龄与第宋庆龄与第1919路军军长蔡廷锴路军军长蔡廷锴3.3.全国各地抗日救亡运动全国各地抗日救亡运动第一次第一次 九一八事变后,社会各界九一八事变后,社会各界呼吁起来抵抗日本侵略。呼吁起来抵抗日本侵略。第二次第二次 一二八事变后,全国人民一二八事变后,全国人民兴起抗日救亡活动。兴起抗日救亡活动。第三次第三次 “一二九运动一二九运动”使全国抗日使全国抗日救亡运动走向高潮。救亡运动走向高潮。二、局部抗战与救亡运动二、局部抗战与救亡运动二、局部抗战与救亡运动二、局部抗战与救亡运动“一二九运动”中的学生三、国共合作,共赴国难三、国共合作,共赴国难三、国共合作,共赴国难三、国共合作,共赴国难19351935年年“八一宣言八一宣言”,呼吁呼吁“兄弟阋于墙外御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其侮”19351935年年1212月瓦窑堡会议,月瓦窑堡会议,确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确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线的策略。19361936年年9 9月,月,明确提出党明确提出党的总方针是的总方针是“逼蒋抗日逼蒋抗日”。1 1、中国共产党政策调整、中国共产党政策调整瓦窑堡会议旧址三、国共合作,共赴国难三、国共合作,共赴国难三、国共合作,共赴国难三、国共合作,共赴国难西安事变及其和平解决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成为时局转换的枢纽,十年内战基本结束,为国共两党再次合作提供了条件。张学良与杨虎城张学良与杨虎城三、国共合作,共赴国难三、国共合作,共赴国难三、国共合作,共赴国难三、国共合作,共赴国难 2 2、国民党政府对日外交国民党政府对日外交政策的调整政策的调整 1935年11月国民党召开了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表示要“抛弃前嫌,团结救国”。并在会议文件上第一次写上了“团结抗日”的字样。蒋介石三、国共合作,共赴国难三、国共合作,共赴国难三、国共合作,共赴国难三、国共合作,共赴国难 3 3、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 七七事变后,为了促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中共主动派出周恩来等人多次与国民党代表谈判。9月22日,国民党通讯社发表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标志着第二次国共合作的正式形成。四、全国性抗战的开始四、全国性抗战的开始 19371937年年7 7月月7 7日日,卢沟桥抗战,标志全国性抗卢沟桥抗战,标志全国性抗战的开始战的开始。四、全国性抗战的开始四、全国性抗战的开始7月17日蒋介石表示“如果战端一开,就是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任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心。”第三节第三节 国民党与抗日的正面战场国民党与抗日的正面战场一、战略防御阶段的正面战场一、战略防御阶段的正面战场一、战略防御阶段的正面战场一、战略防御阶段的正面战场 二、从片面抗战到消极抗战二、从片面抗战到消极抗战二、从片面抗战到消极抗战二、从片面抗战到消极抗战 一、战略防御阶段的正面战场一、战略防御阶段的正面战场1 1、凇沪会战、凇沪会战 19371937年年8 8月月1313日日日军日军2525万大规模进万大规模进攻上海,中国军队攻上海,中国军队7575万奋起抵抗,淞万奋起抵抗,淞沪会战的战幕由此沪会战的战幕由此拉开拉开。冯玉祥(右1)和淞沪前线指挥官张治中(右2)、淞沪战场浦东前线指挥官张发奎(右3)在前线指挥部2、太原会战、太原会战 日军参战总兵力约合4个半师共14万人,伤亡近3万人;中国军队参战总兵力6个集团军计52个师(旅)共28万余人,伤亡10万人以上 。一、战略防御阶段的正面战场一、战略防御阶段的正面战场在忻口战役中牺牲的第九军军长郝梦龄3、徐州会战、徐州会战 日军集中日军集中2424万人的精锐万人的精锐部队,于部队,于19381938年年1 1月下旬开月下旬开始南北对进,夹击徐州。中始南北对进,夹击徐州。中国军队国军队6060万奋勇杀敌,取得万奋勇杀敌,取得台儿庄大捷,大大鼓舞了全台儿庄大捷,大大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战意志。国人民的抗战意志。一、战略防御阶段的正面战场一、战略防御阶段的正面战场李宗仁在台儿庄车站4、武汉会战、武汉会战 19381938年年6 6月,月,4040万万日日军、军、120120艘舰艇,艘舰艇,300300架架飞机进攻武汉,中国参飞机进攻武汉,中国参战部队达战部队达130130个师,约个师,约100100万万人,与日军展开了人,与日军展开了大规模会战,日军死伤大规模会战,日军死伤2020万,中国军队死伤万,中国军队死伤4040万。万。在武汉会战中,中国海军中山舰被日机击沉一、战略防御阶段的正面战场一、战略防御阶段的正面战场5、正面战场的地位与作用、正面战场的地位与作用 抗战初期,国民党军队担任正面作战,以正规战为抗战初期,国民党军队担任正面作战,以正规战为主,是抗战的主战场,是抗日的主要力量。主,是抗战的主战场,是抗日的主要力量。(1)粉碎了日军粉碎了日军“速战速决速战速决”灭亡中国的梦想,大灭亡中国的梦想,大量消耗了敌人的有生力量,促成了相持阶段的到来。量消耗了敌人的有生力量,促成了相持阶段的到来。(2)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贡献。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贡献。(3)为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为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二、从片面抗战到消极抗战二、从片面抗战到消极抗战 1 1、19381938年年3 3月底至月底至4 4月初,国民党召开临时全国代表大会,月初,国民党召开临时全国代表大会,确立了抗战建国并行的方针。确立了抗战建国并行的方针。2 2、19391939年年1 1月国民党在重庆召开了五届五中全会,重申月国民党在重庆召开了五届五中全会,重申“抗战到底抗战到底”,确定了,确定了“防共、限共、溶共、反共防共、限共、溶共、反共”的方针,的方针,并设立了专门的并设立了专门的“防共委员会防共委员会”。3 3、19411941年年1 1月月4 4日日 ,国民党顽固派发动了震惊中,国民党顽固派发动了震惊中外的外的“皖南事变皖南事变”。第四节第四节第四节第四节 中国共产党成为抗日的中流砥柱中国共产党成为抗日的中流砥柱中国共产党成为抗日的中流砥柱中国共产党成为抗日的中流砥柱 一、全面抗战的路线和持久战的方针一、全面抗战的路线和持久战的方针一、全面抗战的路线和持久战的方针一、全面抗战的路线和持久战的方针 二、敌后战场的开辟与游击战争的发展二、敌后战场的开辟与游击战争的发展二、敌后战场的开辟与游击战争的发展二、敌后战场的开辟与游击战争的发展 三、坚持抗战、团结、进步的方针三、坚持抗战、团结、进步的方针三、坚持抗战、团结、进步的方针三、坚持抗战、团结、进步的方针 四、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建设及其地位四、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建设及其地位四、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建设及其地位四、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建设及其地位 五、国民党统治区的抗日民主运动和进步文化工作五、国民党统治区的抗日民主运动和进步文化工作五、国民党统治区的抗日民主运动和进步文化工作五、国民党统治区的抗日民主运动和进步文化工作 一、全面抗战的路线和持久战的方针一、全面抗战的路线和持久战的方针一、全面抗战的路线和持久战的方针一、全面抗战的路线和持久战的方针1 1、19371937年年8 8月,在洛川会月,在洛川会议上制定了议上制定了抗日救国十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大纲领,全面阐述了中,全面阐述了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的基本主张,集中反映了的基本主张,集中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要求,体现了中国共产和要求,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全面抗战的路线。党全面抗战的路线。2、持久战方针的提出持久战方针的提出 19381938年年5 5月,毛泽东发表月,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论持久战和和抗日游击战争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的战略问题,提出了持久战方针。,提出了持久战方针。一、全面抗战的路线和持久战的方针一、全面抗战的路线和持久战的方针一、全面抗战的路线和持久战的方针一、全面抗战的路线和持久战的方针 1 1、游击战的作战方针、游击战的作战方针基本的游击战,但不放松有利基本的游击战,但不放松有利条件下的运动战。条件下的运动战。二、敌后战场的开辟与游击战争的发展二、敌后战场的开辟与游击战争的发展二、敌后战场的开辟与游击战争的发展二、敌后战场的开辟与游击战争的发展朱德和彭德怀平平型型关关大大捷捷二、敌后战场的开辟与游击战争的发展二、敌后战场的开辟与游击战争的发展二、敌后战场的开辟与游击战争的发展二、敌后战场的开辟与游击战争的发展到到敌敌人人后后方方去去1940年2月至8月百团大战,参加人数约20万,合105个团,经历108天,大小战斗1800多次,歼敌约3万人。二、敌后战场的开辟与游击战争的发展二、敌后战场的开辟与游击战争的发展二、敌后战场的开辟与游击战争的发展二、敌后战场的开辟与游击战争的发展三、坚持抗战、团结、进步的方针三、坚持抗战、团结、进步的方针三、坚持抗战、团结、进步的方针三、坚持抗战、团结、进步的方针 中共中央于中共中央于19391939年年1 1月发表月发表关于汪精卫出走后时局的指示关于汪精卫出走后时局的指示,号召全国人民团结一致打到汪精卫,反对投降,抗战到底。号召全国人民团结一致打到汪精卫,反对投降,抗战到底。毛泽东提出毛泽东提出“发展进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力,孤立顽固势力”为统一战线的策略总为统一战线的策略总方针。方针。“有理、有利、有节有理、有利、有节”,“人不犯我,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我必犯”的对顽固派的对顽固派斗争原则。斗争原则。三、坚持抗战、团结、进步的方针三、坚持抗战、团结、进步的方针三、坚持抗战、团结、进步的方针三、坚持抗战、团结、进步的方针四、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建设及其地位四、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建设及其地位四、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建设及其地位四、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建设及其地位1、抗日政权建设、抗日政权建设 建立具有统一战线性建立具有统一战线性质的抗日民主政权,实质的抗日民主政权,实行充分民主的选举制度。行充分民主的选举制度。边区按照三三制原则进行改选边区按照三三制原则进行改选 2、经济建设、经济建设:各各根据地实行减租减根据地实行减租减息的土地政策,主息的土地政策,主要发展农业、商业。要发展农业、商业。四、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建设及其地位四、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建设及其地位四、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建设及其地位四、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建设及其地位3、文化建设、文化建设:中国共产党制定了正确中国共产党制定了正确的知识分子政策,吸引的知识分子政策,吸引了大批进步知识分子,了大批进步知识分子,延安更是中国知识分子延安更是中国知识分子实现理想的热土。实现理想的热土。发展国民教育。发展国民教育。创办学校和短期培训班创办学校和短期培训班 四、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建设及其地位四、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建设及其地位四、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建设及其地位四、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建设及其地位o抗战.06.铜墙铁壁_to_AVI_clip0.avio06.铜墙铁壁_1_to_AVI_clip0.avi民主党派、人民团体要求实施宪政,掀起了反对国民党一党专政的民主宪政活动。民主人士在街头进行游行民主人士在街头进行游行五、国民党统治区的抗日民主运动和进步文化工作五、国民党统治区的抗日民主运动和进步文化工作五、国民党统治区的抗日民主运动和进步文化工作五、国民党统治区的抗日民主运动和进步文化工作五、国民党统治区的抗日民主运动和进步文化工作五、国民党统治区的抗日民主运动和进步文化工作五、国民党统治区的抗日民主运动和进步文化工作五、国民党统治区的抗日民主运动和进步文化工作文化界宣传团结抗日文化界宣传团结抗日大学西迁从长从长沙迁沙迁往云往云、贵、贵第五节第五节 抗日战争的胜利及其意义抗日战争的胜利及其意义 一、抗日战争的胜利一、抗日战争的胜利一、抗日战争的胜利一、抗日战争的胜利 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 三、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原因和基本经验三、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原因和基本经验三、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原因和基本经验三、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原因和基本经验 一、抗日战争的胜利一、抗日战争的胜利 1 1、中国战区局部反攻、中国战区局部反攻 19451945年年1 1月,中国军队的滇西缅北反攻成功,打通了滇缅公路。月,中国军队的滇西缅北反攻成功,打通了滇缅公路。19451945年春,中国军队桂柳反攻成功,收复了南宁、桂林等地。年春,中国军队桂柳反攻成功,收复了南宁、桂林等地。八路军、新四军也发动了局部反攻,建立八路军、新四军也发动了局部反攻,建立1818个解放区,总面积个解放区,总面积9595万平方公里,人口万平方公里,人口95509550万。万。中国军队强渡怒江发中国军队强渡怒江发动滇西反攻动滇西反攻2 2、雅尔塔会议和、雅尔塔会议和波茨波茨坦公告坦公告19451945年年2 2月,美、英、苏三国月,美、英、苏三国首脑及外长在苏联的雅尔塔举首脑及外长在苏联的雅尔塔举行会议,签订了行会议,签订了雅尔塔协定雅尔塔协定,规定在德国投降及欧洲战,规定在德国投降及欧洲战争结束后两个月或三个月内,争结束后两个月或三个月内,苏联将参加对日作战。苏联将参加对日作战。19451945年年7 7月,中、美、英发表月,中、美、英发表波茨坦公告波茨坦公告,宣布,宣布“盟国盟国对日作战直到它停止抵抗为止,对日作战直到它停止抵抗为止,日本政府应立即宣布无条件投日本政府应立即宣布无条件投降降”。一、抗日战争的胜利一、抗日战争的胜利19451945年年8 8月月1414日,日日,日本政府决定接受本政府决定接受波波茨坦公告茨坦公告,1515日,日,日本天皇裕仁发布日本天皇裕仁发布停战诏书停战诏书,宣布,宣布日本无条件投降。日本无条件投降。一、抗日战争的胜利一、抗日战争的胜利一、抗日战争的胜利一、抗日战争的胜利1945年年8月月21日,中国陆军总部日,中国陆军总部参谋长萧毅肃(左四)在湘西芷参谋长萧毅肃(左四)在湘西芷江前方司令部接受日军投降。江前方司令部接受日军投降。1945年年9月月9日,侵华日军总参日,侵华日军总参谋长小林浅三郎(左)在南京谋长小林浅三郎(左)在南京向中方代表何应钦呈递投降书向中方代表何应钦呈递投降书 1 1、中中国国人人民民的的对对日日抵抵抗抗揭揭开开了了世世界界反反法法西西斯斯战战争争的的序序幕幕,开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第一个战场。开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第一个战场。2 2、中中国国战战场场是是抗抗击击日日本本法法西西斯斯侵侵略略的的主主战战场场,也也是是世世界界反反法法西西斯斯战战争争的的东东方方主主战战场场,是是打打败败日日本本法法西西斯斯是是决决定定性力量。性力量。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3 3、中中国国人人民民为为打打败败日日本本法法西西斯斯付付出出了了最最大大的的牺牺牲牲。根根据据不不完完全全统统计计,中中国国军军民民在在抗抗战战中中伤伤亡亡35003500万万人人,经经济济损损失失60006000亿美元。亿美元。4 4、中国人民顽强持久的抗战打乱了日本中国人民顽强持久的抗战打乱了日本“南进南进”、“北北进进”计划,使日、德、意在东西方配合作战,共同瓜分计划,使日、德、意在东西方配合作战,共同瓜分世界的战略图谋破产,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世界的战略图谋破产,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了巨大贡献。三、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原因和基本经验三、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原因和基本经验三、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原因和基本经验三、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原因和基本经验 1 1、抗日战争胜利意义、抗日战争胜利意义(1 1)抗抗日日战战争争的的胜胜利利,彻彻底底打打败败了了日日本本侵侵略略者者,捍捍卫卫了了中中国国的的国国家家主主权权和和领领土土完完整整,使使中中华华民民族族避避免免了了遭遭受受殖殖民民奴役的厄运。奴役的厄运。(2 2)抗抗日日战战争争的的胜胜利利促促进进了了中中华华民民族族的的觉觉醒醒和和团团结结,弘弘扬了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转折点。扬了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转折点。(3 3)中中国国抗抗日日战战争争的的胜胜利利对对世世界界各各国国夺夺取取反反法法西西斯斯战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的伟大事业产生了巨大影响。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的伟大事业产生了巨大影响。(4 4)抗抗日日战战争争的的胜胜利利提提高高了了中中国国的的国国际际地地位位,奠奠定定了了中中国大国地位的基础。国大国地位的基础。三、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原因和基本经验三、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原因和基本经验三、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原因和基本经验三、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原因和基本经验 2 2、抗日战争胜利、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和基本经验的原因和基本经验原因:原因:(1 1)中中国国共共产产党党以以自自己己的的坚坚定定意意志志和和模模范范行行动动,在在全全民民族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族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2 2)中中国国人人民民巨巨大大的的民民族族觉觉醒醒、空空前前的的民民族族团团结结和和英英勇勇的民族抗争,是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因素。的民族抗争,是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因素。(3 3)世世界界反反法法西西斯斯力力量量的的协协同同奋奋斗斗是是中中国国抗抗日日战战争争胜胜利利的外部条件。的外部条件。三、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原因和基本经验三、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原因和基本经验三、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原因和基本经验三、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原因和基本经验经验:o1.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是中国人民战胜一切艰难困苦、实现奋斗目标的力量源泉。o2.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是中国人民团结奋进的精神动力。o3.提高综合国力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基本保证。o4.中国人民热爱和平,反对侵略战争,同时又决不惧怕战争。o5.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怎么样正确认识国共两党在抗日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怎么样正确认识国共两党在抗日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思思 考考 题题
收藏
编号:48631123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33.35MB
格式:ZIP
上传时间:2022-01-12
30
积分
- 关 键 词: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中国
近现代史
纲要
PPT
- 资源描述: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PPT,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中国,近现代史,纲要,PPT
展开阅读全文
-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装配图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