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天”凌空——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教案设计(共3页)



《《“飞天”凌空——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教案设计(共3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飞天”凌空——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教案设计(共3页)(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 3《“飞天”凌空——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教案设计 侣俸中学 陶鸿中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新闻特写的有关知识,明确新闻特写的一些特点。 2.认真阅读课文,品味文章优美而生动的语言。 过程与方法:1.在大声诵读的过程中体会新闻特写的特点,培养快速阅读新闻特写的能力。 2.通过朗读、品味、批注等多种方法来理解作品的内容及作者的情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运动员不怕困难勇于拼搏的精神,体会作者的爱国之情,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认真阅读课文,品味文章优美而生动的语言。 教学难点:体会新闻特写中的“特写”的方法及作用。
2、教学课时:1课时 (总第23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 (一)导语 1982年11月24日,在印度新德里举行的第九届亚运会上,中国运动员吕伟获得了10米高台跳水的冠军。 她跳水的这一过程,被记者夏浩然、樊云芳用生动的语言报道了出来。今天,我们来欣赏他们对吕伟跳水的新闻特写。 (二)新闻特写与消息的异同 相同点:二者都是新闻的范畴,都要真实地报道新闻事实。 不同点:消息,要迅速及时,真实准确地报道新闻事件的全过程。而新闻特写不要求报道新闻的全过程,只抓住新闻过程中的一个片段或场景对事件或人物做出形象化的报道,可以借助
3、一些文学手法。 (三)检查预习 1、读准字音 凌(líng)空 掠(lüè)过 翘(qiáo)首 刹那(chà nà) 瞬(shùn)间 潇(xiāo)洒 慷慨(kǎi ) 轻盈(yíng) 悄(qiǎ0)然 屏( bǐng)息 敛(liǎn)声 眼花缭(liáo)乱 如梦初醒(xǐng) 震(zhèn )耳欲聋 2、据意写成语。 (1)屏息敛声:抑制语声和呼吸。形容畏惧、小心的样子。 (2)从容不迫:不慌不忙,沉着镇定。从容:不慌不忙,很镇静;不迫:不急促。 (3)眼花缭乱:看着复杂纷繁的东西而感到迷乱。也比喻
4、事物复杂,无法辨清。缭乱:纷乱。 (4)如梦初醒:像刚从梦中醒来。比喻过去一直糊涂,在别人或事实的启发下,刚刚明白过来。 (5)震耳欲聋:形容声音很大,耳朵都快震聋了。 (四)背景透视 1982年11月,在新德里举行的第9届亚运会,是“文革”后中国派选手参加的第一个国际性综合大型运动会,吸引了国内众多媒体的目光。女子10米高台跳水是中国的优势项目,夺魁不成问题,仅仅写一篇消息通报赛况不足以吸引读者的眼球,也容易与其他媒体的报道撞车。于是作者独辟蹊径,采用新闻特写的形式,捕捉、截取新秀吕伟比赛中的几个场景,以动作分解的方式,精雕细刻,徐徐写来,从高、险、难、美四个字上下功夫,再现
5、了吕伟夺魁的精彩瞬间,让读者身临其境般欣赏“飞天”凌空的美丽画面。 二、初读感知 (一)阅读《“飞天”凌空》思考:这则新闻特写报道了一件什么事?着重抓住什么场面来刻画的? 这则新闻特写报道的是”跳水姑娘吕伟在新德里亚运会上赢得金牌的事。课文抓住吕伟跳水动作来细致刻画的。 (二)再读课文,思考:本文按照什么顺序来记叙的?能不能列出课文的结构提纲。 本文按照时间顺序来记叙的。 课文分为二个部分: 第一部分:(1-4)记者利用特写镜头,细致刻画吕伟跳水夺冠精彩瞬间。 第二部分:(5-8)写了外国记者、观众等对吕伟精彩跳水动作的赞赏。 三、合作探究 (一)本文采用了什么写法?有什么
6、效果? 动静结合,对比烘托的写法:充分展现了吕伟的沉着冷静,坚定自信。 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法:更有力地烘托了吕伟跳水动作的出色完美,技艺精湛,精彩绝伦。 (二)课文除了运用侧面描写,对比烘托的写法外,还善于运用一些修辞手法,你能找出来吗? 【交流点拨】 1、运用的有比喻,如“紧接着,是向前翻腾一周半,同时伴随着旋风般的空中转体三周,动作疾如流星”。 此句把吕伟跳水的动作比作“旋风”“流星”,表现了吕伟空中转体三周的动作完成得非常迅速,完美,无可挑剔。 2、运用的有拟人。如“1.7秒的时间对她似乎特别慷慨。让她从容不迫地展示身体优美的线条。” 此句把时间拟人化了,赋予
7、了人的情感,说“时间”特别慷慨,把“时间”写得有情有意。从而展现了吕伟跳水动作既快又潇洒。 四、精读品味 1、“她站在十米高台的前沿,沉静自若,风度优雅,白云似的在她的头顶飘浮,飞鸟掠过她的身旁。”这段描写运用了什么手法?有什么作用? 【答案】动静结合。以飘浮的白云、飞鸟掠过之动态,与吕伟的“沉静自若”的静态,形成鲜明的对比,从而衬托出她的“沉静自若、风度优雅”的特点。 2、品析第四自然段这一细节描写的精彩之处。 记者极有层次地描绘了一幅美丽的“飞天” 画卷,从“轻轻一蹬” 到“凌空翔舞”,由“疾如流星”到“插进碧波之中”,跳水姑娘轻盈似箭、潇洒自如的身姿就让人尽收眼底。运用细节描写,生动形象地描写出了吕伟整个跳水动作的完美、精彩,令人难忘。 3、品读课文二三四段动词的精妙。 (1)第二段中“轻舒双臂”“轻轻一蹬”“向空中飞去”。 有力地突出了吕伟动作的轻柔、优美、舒展,充满了动态美。 (2)第三段中“向前翻腾一周半”“空中转体三周”“哧”地插进碧波。 镜头似地特写,有力地突出了吕伟动作的高难、惊险、完美、震撼人心! 4、“托”字有何表达效果? 【答案】一个“托” 字犹如定格在空中,从而更加表现出吕伟身材的修长、美妙、轻盈的特点,为下文的精彩表现埋下伏笔。 五、拓展延伸 教学反思: 专心---专注---专业
-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