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捉“动情点”》导学案3

上传人:feng****ing 文档编号:54154927 上传时间:2022-02-1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10.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捕捉“动情点”》导学案3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捕捉“动情点”》导学案3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捕捉“动情点”》导学案3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资源描述:

《《捕捉“动情点”》导学案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捕捉“动情点”》导学案3(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捕捉“动情点” 》导学案 【学习目标】 1. 学会感动,用心触摸,培养学生爱生活的情怀。 2. 学习捕捉“动情点” ,学会选取生活中触动心灵的人和事。 3. 学会写作运思的技巧。 【学习重点】 怎样抓住“动情点” 。 【学习难点】 理清“动情点”与文章结构的关系。 【课时安排】 3 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在很多人看来,写作并不轻松,有人曾经用一副对联描写写作的愁苦情状 上联:苦坐苦等苦思苦想苦茶入口苦不堪言 下联:愁纲愁线愁情愁理愁眉苦脸愁断肝肠 写作运思真的很难吗?这个 “难”字可否去掉?让我们来看看两位法国艺术家说过的名 言。雕塑家罗丹说: “生活中的美是无

2、处不在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 现。”文学家乔治 ?桑说: “生活中的点滴感动,永远存在于只要我们伸出手,就可以捉住它 的地方。” 二、互动 (一)何为“动情点”? 1、公益广告《给妈妈洗脚》 。 画面的内容: 劳累一天的年轻的母亲, 晚上给自己的孩子洗完脚只, 又大汗淋漓地端着 一盆水给自己的婆婆洗脚. 孩子没有睡觉, 跟在后面偷偷看到了, 就仿效着也端着一盆水走 向这位年轻的妈妈。 这则广告带给你什么样的“点滴感动”? 2、思考交流:何为“动情点”? (二)探究:如何抓住“动情点”? 1、展示图片,回顾生活点滴:你能捕捉以下图片中的动情点吗? (

3、这双脚每天都要跋涉两个小时山路。 大雪封山也不例外。这个学生说,他从来没有迟 到过。) 2、请大家阅读朱自清先生的作品《冬天》 ,思考下面的问题: (1)、请你概括作者选取的三个冬天的生活场景。 (2)、请用文中的一个词语形容三个片段的共同点。 3、阅读教材“知识导引”部分,思考:横断面、纵断面两个文学概念的内涵。 方法点拨: 1、 让自己的心灵敏感起来,让自己的人生丰富起来(前提) 2、 挖掘生活的点滴,截取生活“横断面” ,思考人生的真谛(方法) 3、 巧妙安排素材,按照人生逻辑顺序,巧用 纵断面”。(方法) (三)、欣赏:学生作文片段 选段一: 风吹起妈妈的头发,

4、裤管空荡荡的,我挥手,妈妈也挥手 …… 很远了,马上就要转 弯了,我踮着脚尖,趴在窗户上,看到妈妈也踮着脚尖探着身子和我挥手 …… 选段二 门外的楼梯隐约传来了一丝丝响动,那么轻、那么微弱、缓慢,那声音慢慢地靠近,到 了门口,颓然停下。 过了好一会儿, 才慢慢的听到一丝轻微的金属碰撞声, 一个物体慢慢地插入锁孔, 又是 一声轻轻的转动声。门,悄然打开了, “轻点,孩子睡着了 ”,这是母亲的声音。 我能感受到她正踮着脚尖向我走来。 没有声音, 我却能感受得到, 那个轻轻的脚步, 正一步步地温暖我的心。 “又踹了被子! 母亲轻轻地拉过被子,慢慢地移到我的身上,又抽身慢慢地离去 …… 自

5、始至终, 家中的灯没有亮一下, 也没有发出什么很大的声音, 只有父母那踮起的脚尖, 一步步踩在我的心头。 选段三 一团浑浊的糊状液体在鼻孔前探头探脑 ,随即像一条蠕动的虫子爬出洞口 ,向下缓缓移 动。渐渐地 ,虫子爬到上唇边 ,似乎迟疑了下 ,既而又肆无忌惮地前行 ,于是虫子就变成了一座桥 横跨在上下两片嘴唇之间。嘴张开,桥便拉细了,像要拦腰截断。只见他舌尖移动,迅速在 唇前括了个圈,桥不见了。 (四)、讨论:“动情点” 与文章结构有什么关系? 1、阅读P45《回家》找出文章的三个“动情点”?结合例文,思考 “动情点” 与文 章结构有什么关系? 2、如果只有一个集中的动情点,应放

6、在文章的什么位置? 知识归纳 在写作过程中,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更好地凸显“动情点” ,增强文章的力度。 ⑴精心剪裁,巧设高潮,凸显"动情点" 。 “动情点”决定着全文的高潮,牵动着全文的结构,所以在写作运思的过程中既可 以通过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来使情感厚重感人;也可以 通过调动各种不同的叙述顺序,加强细节描写等方式来“浓缩”文章的结构,使情感更 加集中、动人。 ⑵集中渲染,画龙点睛,凸显“动情点” 。 人的七情六欲是相通的,能令你动情的内容,往往也能使别人动情。然而令人动情 的,不一定是事物或物件的整体或整个过程, 往往是事物的某个部位或事件的某一细节。 因此作文不能只写事物的轮廓,而应抓住最让人动情的内容渲染之、凸现之,从而起到 画龙点睛的作用,使自己的文章更有力量。 ⑶细化情景,虚实相生,凸显“动情点” “动情点”只是一个触发点,要想让读者从心底里涌动起喜怒哀乐,产生情感的共 鸣,还需要注意生活情景的真实情感。真情实感离不开生动的、典型的细节,细节的多 少和真实与否,反映出作者对生活的体验程度。如果文章中都是些笼统的、概括的叙述, 即使是亲身经历过的,也往往会给人不真实的感觉。 三、布置作业 完成课后作业第一题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相关资源

更多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