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高考地理人教版第一轮总复习全程训练:第六章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课练13 Word版含解析
《年高考地理人教版第一轮总复习全程训练:第六章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课练13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年高考地理人教版第一轮总复习全程训练:第六章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课练13 Word版含解析(1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2020年精编地理学习资料 课练13 自然资源和自然灾害 (时间:90分钟 满分:90分)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4分。) 读世界六种主要能源消耗比重变化图,完成1~2题。 1.图中曲线4表示的能源种类是( ) A.天然气 B.水能 C.核能 D.其他可再生能源 2.据图,从现在到2035年( ) A.煤炭消耗量下降 B.新能源比重超过常规能源 C.水能消耗持续增长 D.曲线3表示其他可再生能源 下图分别是1998~2010年华北平原部分地区“冬小麦生长期平均耗水量图”和“生长期平均有效降水
2、量图”。读图完成3~4题。 3.图示地区冬小麦生长期缺水最严重的是( ) A.秦皇岛 B.保定 C.衡水 D.邯郸 4.图示地区冬小麦生长期缺水的原因有( ) ①生长期内降水量少 ②春温回升快,蒸发旺盛 ③远离海洋,水汽不易到达 ④锋面雨带停留时间较短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①④ 下图是亚洲部分国家每年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蓝水足迹(工业消耗的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水量)和灰水足迹(发展工业而污染的水资源量)。据此读下图完成5~6题。 5.下列有关国家与工业产生的水足迹的描述,符合图示的是( ) A.发达国家的灰水足迹比重很小 B.水足迹和工业发
3、达程度呈正相关 C.水足迹与人口数量呈正相关 D.日本灰水足迹比重大于印度 6.各国为降低工业产生的灰水足迹比重应采取的正确措施有( ) ①优化工业产业结构 ②增加河水和地下水的开采,加大蓝水足迹比重 ③改进生产工艺,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④加大技术投入,提高污水处理效率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下图是“我国不同时间地质灾害(泥石流、滑坡等)气象预报等级分布示意图”(3级表示发生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大,4级表示发生地质灾害的可能性较大,5级表示发生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很大)。读图,回答7~9题。 7.造成5月23日与8月20日易发生地质灾害区域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4、 ) A.地壳活动 B.地形状况 C.雨带分布 D.植被状况 8.关于这些地区地理特征的叙述,可能的是( ) ①地形崎岖 ②降水年际变化大 ③地表基岩广布 ④地表岩石破碎,松散碎屑物多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9.该地防御此类地质灾害的主要措施是( ) ①提高植被覆盖率 ②修建水利工程 ③修建护坡工程 ④清除河道淤泥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下图为北京市泥石流危害区与多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读图,完成10~11题。 10.甲、乙两地多年平均降水量的最大差值可达( ) A.99毫米 B.149毫米 C.199毫米
5、 D.249毫米 11.依据泥石流发生条件,推测乙地区( ) A.地势平坦,降水丰富 B.地形陡峻,降水丰富 C.降水丰富,植被茂密 D.地势平坦,植被稀少 二、综合题(共46分) 12.以下是我国水资源情况的相关资料,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22分) 材料一:2013年7月,随着夏日气温的攀升,安徽巢湖蓝藻大面积暴发,湖水腥、臭、稠,因而造成部分区域供水紧张。2015年,合肥市的供水量达到7亿多方(立方米),但缺口5亿方。 材料二:中国与发达国家水资源利用状况表 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 工业水重复利用率 万元工业产值用水量 居民人均用水量 中国 0
6、.4 50% 91立方米 280升/天 发达国家 0.8 80% 9~18立方米 130升/天 (1)简述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 (2)结合材料分析我国水资源利用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原因。 (3)合肥市也为缺水困惑,为解决合肥市水资源问题,请提出可采取的有效措施。 13.我国曾出现了南方“千里冰封”,北方“干旱少雪”的南冻北旱的极端天气现象。世界气象组织官员说,这种现象可能与拉尼娜现象有关。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24分) (1)冻雨是高空的冰晶,雪花下降到距地面2 000~3 000m时,因周围温度升高而融化成为低于0 ℃的过冷却水
7、滴,当这些过冷却水滴接触到温度低于0 ℃的地面或物体时,迅速结成晶莹透明的冰壳的现象。冻雨最有可能出现在下图A、B、C三地中的______________处。举例说明它给农业生产带来的不利影响。 (2)我国华北、黄淮等地曾大面积干旱,受旱面积较大的粮食作物是______________(春小麦、冬小麦);中国气象局对此次旱灾进行了动态监测和预报,应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3)控制我国北方大面积干旱的天气系统与形成冻雨现象的天气系统有何不同,请据此阐释造成北方大面积干旱的原因。
8、 (2015·课标Ⅰ)海冰含盐量接近淡水,适当处理后可作为淡水资源。右图示意渤海及附近区域年平均气温≤-4℃日数的分布。据此完成1~3题。 1.图示甲、乙、丙、丁四海域中,海冰厚度最大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下列城市附近海域,单位面积海水资源最丰富的是( ) A.葫芦岛 B.秦皇岛 C.大连 D.烟台 3.推测目前没有大规模开采渤海海冰的原因是( ) A.成本过高 B.破坏环境 C.资源量不足 D.市场需求不足 (2015·上海高考)台风是影响我国东部地区的重要天气系统,它既给人们带来甘露,也会给人们带来灾
9、难。右图为某次台风路径图。据此回答4~5题。 4.9月间,当台风中心位于图中甲海域时,台湾东北地区暴雨如注,其主要原因是台风气流( ) ①受山体阻挡影响 ②与盛行偏西风叠加 ③受地面增温影响 ④与盛行东北风叠加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5.如图示台风中心向北移动,在浙江北部沿海登陆时,上海地区的地面天气状况是( ) ①气压降低 ②风向偏西 ③雨势增强 ④风速减弱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2014·四川文综)风功率密度等级可以反映风能资源丰富程度,等级数越大风能资源越丰富。下图为南海全年风功率密度等级图。读图回答下面6~7题。
10、 6.结合南海风功率密度等级冬季高于夏季判断,对该海域风能资源总量形成作用最大的风是( ) A.东北风 B.东南风 C.西南风 D.西北风 7.从资源利用角度考虑,目前在下列四地建大型风力发电站最合理的是( )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 8.(2016·天津文综)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浙江省沿海的洞头岛受台风及其次生灾害的影响较大。当地政府为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规划确定了“防灾避险地”。 对照下表中“防灾避险地”的选址条件及其主要原因,填写空项。 选址条件 主要原因 地处山坳 利于避风 相对空旷的公共用地 ① ② 躲避滑坡
11、、泥石流等灾害 ③ 方便居民就近避灾 有通道与外界相连 ④ (2017·山东一模)波浪能是一种新能源,我国海域辽阔波浪能资源丰富。波浪能发电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但目前尚处于试验阶段。下图示意我国渤海海域波浪能流密度的空间分布。据此完成9~11题。 9.仅考虑发电效率,最适宜建设波浪能发电站的海域是( ) A.M B.N C.Q D.K 10.下列海域冬季波浪能资源最丰富的是( ) A.M B.T C.S D.Q 11.推测未来波浪能发电有广阔发展前景的原因是( ) A.可再生,蕴储量大 B.稳定,无污染 C.目前利用率高 D.分布广,易开
12、发 (2017·河北联考)下图为我国某区域5月13日沙尘暴区及其移动路径图。读图,完成下面12~13题。 12.影响此次沙尘暴移动路径的主要因素有( ) A.沙源、地形 B.地形、风向 C.沙源、风向 D.沙源、城市 13.关于13日08时图中城市受沙尘暴影响强弱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民丰强于和田 B.喀什强于若羌 C.敦煌强于玉门 D.若羌强于喀什 (2017·湖南联考)我国东南沿海某地区有深厚的砂砾堆积层,右图为该区域某地平行于海岸线的一段剖面图,其中实线为该区域地表海拔高度,虚线表示潜水埋藏深度。读图完成下面14~15题。 14.最可能出现海水入
13、侵,地下水变咸的是( ) A.丁 B.丙 C.乙 D.甲 15.根据图中信息推测,下述说法最可信的是( ) A.地下水从丙流向乙 B.丙处地下水质最差 C.甲为湿地 D.丙为城市区域 课练13 自然资源和自然灾害 1~2.解析:第1题,当前就全世界而言,石油在能源消费结构中占第一位,所占比例正在缓慢下降;煤炭占第二位,其所占比例也在下降;目前天然气占第三位,所占比例持续上升,前景良好,对应曲线3。核能开发最晚,应该对应曲线6。水能开发比较平稳,对应曲线4。 第2题,本题要注意一点,就是比例与消费总量的关系。随着经济发展,世界对能源需求量增加,
14、所以虽然某些能源比例下降,但整体消费量却在增加。故而从图中信息状况可知,曲线4(为水能)虽然比例增长不大,但其消耗量在持续增加,C正确。 答案:1.B 2.C 3~4.解析:第3题,四个备选城市中,衡水冬小麦生长期平均耗水量最大,为470~480 mm,而平均降水量为105 mm,在四个备选城市中缺水最严重。 第4题,华北平原地区冬春季降水少,同时春季气温回升快而蒸发强,导致缺水严重。注意冬小麦生长期主要在春季,而锋面雨带到达华北平原地区的时间一般为7~8月。 答案:3.C 4.A 5~6.解析:本题组考查了亚洲水足迹的分布特点及降低工业产生灰水足迹比重的措施。 第5题,结合图例可
15、以看出,外围黑色表示蓝水足迹,内部白色表示灰水足迹,内圆所占比重最大的是日本。故选D选项。 第6题,灰水足迹比重越大,说明工业发展过程中所造成的水污染越重,因此要降低工业产生的灰水足迹比重应优化工业产业结构和加大技术投入,提高污水处理效率,从而减少水污染,①④对。而增加河水和地下水的开采,只能加大蓝水足迹数量,未必减轻水污染。改进生产工艺,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可以减少水资源浪费,有助于缓解水资源短缺,而对水污染处理效率没有影响,②③错。故选C选项。 答案:5.D 6.C 7~9.解析:本题组考查了我国地质灾害的成因、防御及等值线的判读能力。 第7题,根据由5月23日到8月20日等级大的地区
16、分布的变化可以看出,这种变化与雨带的推移关系密切。 第8题,滑坡、泥石流多发区往往地表崎岖,地表岩石破碎,松散碎屑物多。 第9题,修建水利工程是防御旱涝灾害的,清除河道淤泥只能治标不治本,故选D项。 答案:7.C 8.C 9.D 10~11.解析:第10题,根据等降水量的递变规律和50 mm的等值距,甲的降水量在700~750 mm之间,乙的降水量在800~850 mm之间;其降水量的最大差值小于150 mm,但可以接近150 mm,故选B。 第11题,泥石流的发生条件:陡峭便于集水、集物的适当地形;上游堆积有丰富的松散固体物质;短期内有突然性的大量水源。B选项较符合。 答案:10
17、.B 11.B 12.解析:第(1)题,结合我国季风气候和海陆位置特点,可得出我国水资源的时间和空间分布特点。第(2)题,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的数据,可以发现水质污染、水资源利用率低、水资源供应紧张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与社会主导发展方向、技术水平、资源利用意识等因素密切相关。第(3)题,治理缺水的措施,必须从缺水的原因入手,逐步找出对应的解决措施。 答案:(1)夏秋较多,冬春较少;东部多,西部少,南部多,北部少。 (2)问题:水污染严重,水资源供应紧张,水资源利用率低。原因:大量污水排放,造成严重的水污染,使可利用的水资源减少;节水意识淡薄,水资源利用技术落后,浪费严重,导致利用率低。
18、 (3)防治水体污染,改善合肥市河流、湖泊的水质;节约用水,增强节水意识,提高水资源利用率;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工农业节水技术。 13.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我国气象灾害和极端天气事件形成的原因、危害及预防措施等知识。第(1)题,据题中冻雨的形成条件结合图中的信息进行判断,其关键条件之一是“过冷却水滴接触到温度低于0 ℃的地面或物体”;对农业生产的危害从农作物冻伤、冻死以及农业设施损坏等角度回答。第(2)题,我国华北种植的小麦为冬小麦;RS可以监测小麦受灾面积和灾情,GIS可评估灾情的损失和发展趋势等。第(3)题,北方的旱灾是由于处在强大的冷高压控制下,盛行下沉气流,晴朗干燥;而南方的冻雨是在冷
19、锋系统影响下形成。 答案:(1)B 农作物受冻生长缓慢,甚至被冻坏,影响产量;温室大棚、家禽家畜大棚等设施易受损。 (2)冬小麦 RS GIS (3)北方干旱:受蒙古-西伯利亚冷高压(亚洲高压)控制;南方冻雨:冷锋控制。北方干旱的原因:此时受冷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温度升高,水汽不易凝结。 练高考——找规律 1~3.解析:第1题,本题考查等值线的判读和海冰的形成条件。由材料知,海冰的形成原因主要是水温低、海水含盐量低,另外,水面稳定更适宜海冰形成。由图中等值线可知,甲、乙、丙、丁四海域相比,甲、乙两海域年平均气温低于-4 ℃日数最多,更易结冰,但相对于甲,乙更接近陆地,海水含盐量低,海
20、湾处水面较稳定,更易结冰,使海冰厚度最大,故选B。 第2题,本题主要考查影响海冰资源分布的因素。一般而言,海冰温度低于-4 ℃的日数越多,海冰厚度越大,则单位面积海冰资源越丰富。四个选项中葫芦岛年平均气温低于-4 ℃日数多于60天,日数最多,故A项正确。 第3题,本题主要考查资源开发的条件。材料中提到“海冰含盐量接近淡水,适当处理后可作为淡水资源”,渤海海域面积较大且年平均气温低于-4 ℃日数较多,因此海冰资源丰富,C项错误;大规模开采渤海海冰对环境影响较小,但成本高,故B项错误,A项正确;渤海沿岸水资源需求量大,D项错误。 答案:1.B 2.A 3.A 4~5.解析:第4题,台风是热
21、带气旋强烈发展的结果,是热低压。当台风中心位于甲海域时,台湾东北部地区受台风影响盛行东北风,台湾东北部山地对东北风抬升作用明显,D正确。 第5题,台风中心距离上海越来越近,上海地区的气压下降,风力增强,雨势增强。当台风中心位于浙江北部沿海登陆时,上海位于低压中心北侧,盛行偏东风,A正确。 答案:4.D 5.A 6~7.解析:第6题,本题考查我国季风环流。南海风功率密度等级冬季高,风能资源丰富,风力大。冬季时,南海位于亚洲高压南侧,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影响,以东北风为主,因此本题选择A项。 第7题,本题考查资源合理开发与利用,读图分析问题的能力。②地靠近经济发达地区,能源需求量大
22、,风力资源丰富,利用最方便,B项正确。 答案:6.A 7.B 8.解析:①空旷的公共用地具有空间大的特点,可以容纳较多灾民;②滑坡、泥石流等灾害多发生于山区,故为躲避此类灾害,应与山体保持适当距离;③“方便居民就近避灾”,关键词为“就近”,故应临近居民区;④“有通道与外界相连”,“通道”的功能在于运输,而救灾对运输的要求是及时运出灾民及运入物资。 答案:①容纳较多灾民(减少意外伤害;降低建设成本) ②与山体保持适当距离 ③临近居民区 ④便于转移灾民和运输救灾物资 练模拟——明趋向 9~11.解析:第9题,图中K海域年均波浪能流密度最大,故最适宜建设波浪能发电站。 第10题,该
23、区域冬季盛行西北风,受盛行风影响,在陆地的西北岸为迎风岸,海浪较大,陆地的东岸为背风岸,风浪较小,T海域位于西北岸,故冬季波浪能资源最丰富。 第11题,波浪能清洁、蕴储量大、可再生,故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不足之处是不稳定、开发难度大;材料中提及当前处于试验阶段,故目前利用率低。 答案:9.D 10.B 11.A 12~13.解析:第12题,由沙尘暴区及其移动路径图可知,该地区位于塔里木盆地。此时为5月,西北地区盛行西北风,故影响此次沙尘暴移动路径的因素之一为风向;从移动路径偏向东方,而不是南方,结合该地地形概况,推出影响此次沙尘暴移动路径的另一因素为受该地南部山地阻挡。故B正确。 第1
24、3题,从图中等值线为能见度等值线,能见度越小,受沙尘暴影响越强,从图中等值线数值可以看出13日08时受沙尘暴影响由强到弱的依次是民丰、和田、若羌、喀什、玉门、敦煌,故A正确。 答案:12.B 13.A 14~15.解析:第14题,根据潜水埋藏深度绘出潜水水位线(见下图),可知丁处地下水位异常偏低,为地下水漏斗区;而当地位于沿海,地下水漏斗容易导致海水入侵,从而使地下水变咸。 第15题,由图可知,甲处地下水出露地表,最可能为湿地。地下水流向应该是从水位高处向低处流,由乙流向丙;城市区域因为开采或者地面硬化影响下渗使得地下水位偏低,丁为城市区域,且可能有海水入侵而水质最差。 答案:14.A 15.C
-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