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高考地理一轮专题复习 2.2气压带和风带课时提升作业六含解析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62773172 上传时间:2022-03-1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833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年高考地理一轮专题复习 2.2气压带和风带课时提升作业六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年高考地理一轮专题复习 2.2气压带和风带课时提升作业六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年高考地理一轮专题复习 2.2气压带和风带课时提升作业六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资源描述:

《年高考地理一轮专题复习 2.2气压带和风带课时提升作业六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年高考地理一轮专题复习 2.2气压带和风带课时提升作业六含解析(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2020年精编地理学习资料 课时提升作业(六) 气压带和风带 (45分钟 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读极锋(图中虚线)形成示意图,箭头为大气运动路线,完成1~3题。 1.下列说法与图中实际情况相符的是(  ) A.①是西南风 B.②是暖性气流 C.①是西北风 D.②是冷性气流 2.在地球上,图示气压带、风带的数量共有(  ) A.三个 B.四个 C.五个 D.六个 3.受①气流影响明显的地区,不可能形成的气候类型是(  ) A.温带海洋性气候 B.温带季风气候 C.地中海气候 D.高山气候

2、 【解析】1选D,2选D,3选B。第1题,①②两股气流相遇后,①在锋面之上,说明①是暖性气流,来自纬度较低地区,为西风带,可能是北半球的西南风,也可能是南半球的西北风;②为来自高纬地区的东风,是冷性气流。第2题,①为西风带,②为东风带,①②之间为副极地低气压带,西风带、东风带和副极地低气压带南北半球皆有分布。第3题,①气流为盛行西风,终年在其影响下的地区可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冬半年受其影响(夏半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形成的气候类型为地中海气候;一些高山如阿尔卑斯山、安第斯山脉等,虽然受盛行西风的影响明显(尤其是迎风坡),但由于海拔高形成了高山气候。 【方法技巧】图示法记忆气压带、风带与气候

3、的形成(以北半球为例) 不同气压带、风带控制区形成的气候类型各不相同,有的气候为单一气压带、风带控制形成,还有的是两个交替控制形成,其对应关系如下图所示:   (2015·温州模拟)下图中①~⑦为某月31°N纬线上7个地点的气压分布图。读图,完成4、5题。 4.图中所示季节,②地的总体天气特点为(  ) A.低温晴朗 B.高温阴雨 C.炎热干燥 D.温和多雨 5.此时⑥地所在地区的主要盛行风向为(  ) A.东南风 B.西北风 C.东北风 D.西南风 【解析】4选C,5选A。第4题,图中②位于(31°N,30°E)附近,为地中海气候区,此

4、季节气压高说明受北移的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天气炎热干燥。第5题,⑥位于(31°N,120°E)附近,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盛行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   (2015·浙江联考)从陆地吹向海洋的风,称为离岸风,反之称为迎岸风。下图为世界部分地区离岸风和迎岸风分布示意图,图中箭头表示风向。读图,回答6、7题。 6.风向①~④中,形成原因与其他三个明显不同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7.有关风向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海域的洋流流向受②风向影响显著 B.乙海域受③风向影响,海水上泛而利于渔场形成 C.丙地在④风向盛行的季节

5、,草原茂盛 D.丁地全年受⑤风向的控制,光热充足 【解析】6选A,7选B。第6题,②③④为信风,是大气动力原因形成的。 ①为南亚地区的季风,冬季风(东北季风)表现为离岸风,夏季风(西南季风)表现为向陆风(迎岸风)。南亚的冬季风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有关,夏季风除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有关外,还与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有关。第7题,甲海域的洋流流向为自北向南流,而②风向为吹向西北的东南风,A项错误。③为离岸风,乙海域表层海水受③风向影响,被吹离海岸,底层海水上泛携带大量营养盐类,为浮游生物繁殖提供了物质基础,从而促进了渔场形成,B项正确。丙地④风向盛行的季节为北半球冬季,草原枯萎,C项错误。丁地位于

6、欧洲西部, ⑤风向为盛行西风,全年受西风的控制,阴雨天多,光热不足,D项错误。 【知识拓展】特殊季风现象成因 南亚的西南季风是由于夏季东南信风带北移,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向右偏转而形成的。与之类似的是,澳大利亚北部1月份的西北季风,是由于东北信风带南移,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向左偏转而形成的。   (2015·仙桃模拟)下图为1月与7月北半球世界主要气压场分布叠加图,读图完成8、9题。 8.图示气压场的分布规律是(  ) A.1月份,甲、丁、戊三个高气压场切断了副热带高气压带,使其在北半球只存在于海洋上 B.7月份,丁、戊两个高气压场切断了副极地低气压带,使

7、其在北半球只存在于海洋上 C.7月份,副热带高气压带被乙气压场切断 D.甲、戊两个气压场不可能在同一时间出现 9.气压场对世界气候的影响是(  ) A.受高压的影响,气候一定炎热干燥 B.戊东部大陆沿岸夏季炎热干燥,丁西部大陆沿岸夏季炎热多雨 C.在乙气压场的影响下,青藏高原比同纬度地区多对流雨 D.甲、乙两个气压场势力的此消彼长影响着我国主要雨带的位置 【解析】8选C,9选B。第8题,从经纬度信息可知,甲和丁是1月份存在于亚欧大陆与北美大陆的高气压中心,其切断了副极地低气压带,使其中心(丙)保留在海洋上;乙为7月份存在于亚欧大陆的亚洲低压,其切断了副热带高气压带,使其中心(戊

8、)保留在太平洋中。第9题,高压气流下沉,因此降水少,但高纬度气温低,形成冷高压,所以不一定就是干热。戊为副热带高气压带,夏季控制北美大陆西岸,炎热干燥,丁为大西洋中的高气压,产生由海洋吹向陆地的湿润气流,使北美东岸夏季炎热多雨。青藏高原海拔高,近地面气温低,对流较弱。甲和戊两个气压场势力的此消彼长影响着我国主要雨带的位置。   (2015·福州模拟)下图为大气环流示意图。读图,完成10、11题。 10.关于①②③④的说法,正确的是(  ) A.①为动力上升 B.②为高空西风 C.③为热力下沉 D.④为东南信风 11.当③形成的气压带被大陆上的气压中心切断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9、  ) A.澳大利亚西南部高温干燥 B.潘帕斯草原绿草如茵 C.理论上大陆等温线向北凸出 D.西北太平洋温带大陆架海域上升流增强 【解析】10选B,11选C。第10题,读图,根据纬度判断,图示为北半球低纬环流,①位于赤道附近,是热空气上升,为热力上升,A错。②位于高空,由赤道上空吹向30°纬线上空,在向北运动过程中,向右偏转为高空西风,B对。③是运动到该纬度的空气聚积,下沉,为动力下沉,C错。④在近地面,为东北信风。第11题,当③形成的气压带被大陆上的气压中心切断时,北半球正值夏季,澳大利亚西南部是地中海气候,此时是冬季,受西风带影响,温和多雨,A错。此时南半球是冬季,潘帕斯草原草木

10、枯黄,B错。北半球是夏季,理论上大陆等温线向北凸出,凸向高纬。南半球是冬季,理论上大陆等温线凸向低纬,也是向北凸出,C对。上升流主要是受离岸风影响形成,此时,西北太平洋温带大陆架海域受西风带影响,上升流不会增强,D错。 二、非选择题(共56分) 12.读图,回答下列问题。(20分) (1)①②③④四地气候形成与气压带、风带无直接关系的是________,其形成原因主要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 (2)四地中气候类型的形成受单一气压带、风带控制的是________,请说出其气候类型与形成原因。 (3)四地中气候类型的形成与气压带、风带都

11、有关系的为________,请说出其形成原因与气候特征。 (4)当③地草木枯黄时,④地的气候特征为______________。 (5)在下面画出1月份赤道附近的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要求用表示高压带,表示低压带,箭头表示风向) 【解析】根据世界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和图中①②③④四地的位置分布,可以判断出①地为热带雨林气候,其形成与赤道低气压带有关;②地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其形成与西风带有关;③地为热带草原气候,其形成与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的交替控制有关;④地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其形成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有关。 答案:(1)④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2)①② ①为热带雨林气候,其形成是由

12、于全年受赤道低气压带的控制;②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其形成是由于全年受西风带控制。 (3)③ 该地受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的交替控制,全年高温,分明显的干湿季。 (4)高温多雨 (5)如下图,要求一是赤道低气压带的位置必须要偏南;二是两个风带的方向无误。 13.(能力挑战题)下图分别表示北美洲局部地区1月、7月平均气温和局地风向的分布状况,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8分) (1)分析①气流冬季比夏季位置偏南的原因。 (2)北美大陆南北温差较大的是________季,试分析该季节北美洲南北温差较大的原因。 【解析】本题考查气压带和风带。第(1)题,气压带风带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移动。

13、夏季太阳直射北半球,气压带风带位置偏北,冬季太阳直射南半球,气压带风带位置偏南,所以①气流(西风带)冬季比夏季位置偏南。第(2)题,由于北美洲南北纬度跨度大,冬季太阳直射在南半球,北美大陆越往北正午太阳高度越小,昼越短,越往南正午太阳高度越大,昼越长,因此越往南得到的太阳辐射越多;加之冬季受极地高压的影响,北方冷空气频频南下,加剧了北方寒冷的程度,致使冬季南北温差较大。 答案:(1)冬季,风带随太阳直射点南移而向南移动(或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夏威夷高压的强弱和范围发生变化)。 (2)冬 北美洲纬度跨度大,冬季太阳直射在南半球,北美大陆越往南正午太阳高度越大,昼越长,因此越往南得到的太阳辐射越

14、多。加之冬季北方冷空气频频南下,加剧了北方寒冷的程度。 14.图1是我国夏季锋面雨带的形成原理图,图2是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的月平均位置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8分) (1)简述北半球副热带高压的移动规律,并说明影响其移动的主要原因。 (2)据图分析夏半年我国锋面雨带的移动规律。 (3)在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势力较弱、位置持续偏南的年份,我国南北方的降水有何异常? 【解析】第(1)题,在运用所学知识的基础上回答该小题。第(2)题,根据图示说明我国雨带的移动规律。第(3)题,在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势力较弱、位置持续偏南的年份,雨带在南方停留时间较长,导致南涝北旱。 答案:(1)夏季北移,冬季南移。地球公转引起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进而引起副热带高气压带作季节性周期移动。 (2)5月份锋面雨带在华南地区(珠江三角洲),6月份(春末夏初)推进到长江中下游(或江淮地区)一带,7、8月份到达华北、东北地区。 (3)南方降水偏多,出现洪涝;北方降水偏少,出现干旱。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相关资源

更多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