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电缆工程调查勘察报告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64445693 上传时间:2022-03-21 格式:DOC 页数:103 大小:15.82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海底电缆工程调查勘察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03页
海底电缆工程调查勘察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03页
海底电缆工程调查勘察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03页
资源描述:

《海底电缆工程调查勘察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海底电缆工程调查勘察报告(10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长岛县邱-长回海底电缆工程路路由由调调查查勘勘测测报报告告山山东东省省鲁鲁北北地地质质工工程程勘勘察察院院20102010 年年 9 9 月月 长岛县邱-长回海底电缆工程路由调查勘测报告- 1 -工程名称:工程名称:长岛县邱长岛县邱- -长长回海底电缆工程回海底电缆工程路由调查勘测报告路由调查勘测报告工工程程编编号号:YW2010-036YW2010-036法定代表人:法定代表人:技术负责人:技术负责人: 审审 核核 人:人:校校 核核 人:人: 工程负责人:工程负责人:主要参加人:主要参加人:长岛县邱-长回海底电缆工程路由调查勘测报告- 2 -勘察甲级资质勘察甲级资质长岛县邱-长回海底电缆工

2、程路由调查勘测报告- 3 -ISO9000ISO9000 认证书认证书长岛县邱-长回海底电缆工程路由调查勘测报告- 4 -海域使用测量证书海域使用测量证书长岛县邱-长回海底电缆工程路由调查勘测报告- 5 -目目 录录1.概述 .11.1 路由调查目的 .11.2 路由调查位置 .21.3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31.4 项目用海情况概述 .51.5 勘查内容 .61.6 编制依据 .61.7 输电线路路由勘查工作程序 .72.项目所在区域自然环境条件 .82.1 社会环境概况 .82.2 气象 .92.3 主要灾害性天气系统及影响概况 .112.4 潮汐 .112.5 波浪 .122.6 海流状

3、况 .142.7 工程海域海洋环境质量现状 .262.8 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412.9 小结 .573.水深地形测量 .583.1 概况 .583.2 海上施工 .583.3 室内资料处理 .603.4 海底水深地形特征 .643.5 小结 .654.浅地层探测 .664.1 概况 .664.2 海上施工 .664.3 浅地层剖面资料解释 .67长岛县邱-长回海底电缆工程路由调查勘测报告- 6 -4.4 海底浅地层特征 .684.5 小结 .685.工程地质勘察 .695.1 工作概况 .695.2 海上勘察施工 .695.3 勘察质量评述 .705.4 路由调查区岩土工程地质特性 .71

4、5.5 工程地质条件分析与评价 .835.6 小结 .846.地质灾害和腐蚀环境调查评价 .856.1 地质灾害分析 .856.2 腐蚀环境评价 .887.项目所在区域及周边海域海洋功能区划 .897.1 浅海养殖区 .907.2 海洋功能比较分析 .907.3 用海项目对相邻海洋功能区的影响 .908.路由区环境与条件 .929.结论和建议 .949.1 结论 .949.2 建议 .95长岛县邱-长回海底电缆工程路由调查勘测报告11、概述1.1 路由调查目的路由调查目的长岛是山东省唯一的县级行政编制的海岛,也是唯一的海岛县,全岛由 32 个岛屿组成。岛陆总面积 55.96km2,其中有 10

5、 个居民岛,总人口 44619 人,人口密度797.34 人/km2。海域面积 8700 km2,海岸线 146 km,下辖两镇六乡,40 个行政村,该县地处渤海海峡南部,山东半岛北部位于渤海海峡,黄、渤海交界处,北距辽宁省的老铁山 42.2 km,南距蓬来 7 km。长岛又名长山列岛、庙岛群岛,地理坐标为 375338至 382358,东经 1203538至 1205636。整个列岛南北长56.4 km,东西宽 30.8 km,岛上多为山地和丘陵,最高山峰海拔 202.8m,系渤海咽喉、京、津门户,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和烟台市委、市政府的关心和支持下,省市供电部门不断加大

6、对海岛电力设施的投入,实现了与陆地同网同价,有力的促进了长岛的经济发展。海底电缆已成为长岛军民的电力“生命线” 。(1)110 千伏长山输电线路现由 220KV 汤邱变电站 110KV 侧出线,经 7.7km 架空线、10.5km 陆缆、9.5km 海缆单回送到南长山镇 110KV 长山变电站,担负着长岛全县军民的经济生活用电,此线路只有一回,无备用海缆,并且长山站只有一台主变,整个 110kV 供电系统任何一处出现故障,将造成全县停电,届时对长岛的海参育保苗业、冷藏加工业等造成毁灭性打击,直接影响长岛经济的发展。(2)目前长岛网架不能满足岛内风电的快速发展。依据海岛地型优势,充分发挥风电新能

7、源产业,是长岛县电力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风电送出对长岛县电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3)为增强长岛电网供电可靠性,满足长岛风电的有效送出,有必要建设 110kV长山站二期扩建工程。因此急需建设 110kV 蓬长输电工程。长岛作为军事要地,随着军队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对供电的可靠性要求越来越高。所以必须调整长岛电网布局,进一步优化电网结构,使电网更加合理。根据国家铺设海底电缆管道管理规定 ,铺设海底电缆需要进行海缆路由调查,长岛县邱-长回海底电缆工程路由调查勘测报告2为有关部门提供科学依据。为此,长岛县供电公司委托山东省鲁北地质工程勘察院进行长岛县邱-长回海底电缆工程路由调查勘测工作。山东省鲁北地质工

8、程勘察院依椐有关规范和要求,对路由区的海流、水深、地形及海底沉积物、浅地层等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并据此对路由情况提出建议。本报告书为长岛县邱-长回海底电缆工程路由调查勘测报告送审稿 。1.2 路由调查位置路由调查位置根据烟台电力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2010 年 8 月编制的长岛县 110 千伏长山变电站二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及有关部门领导和技术人员现场勘察确定的位置如下:长岛县 110kV 蓬莱长岛输电工程路由位于山东省蓬莱市汤邱变电站至长岛县南长山岛海域,即蓬莱市原八仙渡西海缆房至长岛县南长山岛水晶洞东海缆房,其地理坐标为东经 1204517.401204602.22;北纬 375338.1

9、0374913.38。路径长 10.50km。 (见图 1.2-1) 图 1.21 海底电缆工程地理位置图长岛县邱-长回海底电缆工程路由调查勘测报告31.3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3.11.3.1 电力系统现状电力系统现状长岛县现有 110KV 公用变电站一座(110kV 长山站) ,变电容量 31.5 MVA;110KV线路 1 条,线路长度 20.7km(其中海缆 9.5 km) 。35KV 公用变电站 4 座,分别是 35kV长岛站(10MVA),35kV 砣矶站(5.15MVA), 35kV 大钦站(6.3MVA), 35kV 西三岛站(2MVA) ;35 千伏线路 3

10、 条,线路长度 71.68km(其中海缆 45.10km) 。10KV 线路 16 条,线路长度 149.24km(其中海缆 25.86km) 。2009 年长岛县全社会用电量 7640 万 kWh;其中网供最大负荷 17MW。目前长岛电网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单电源、单回路、单主变,供电可靠性不高。110KV 长山输电线路现由 220KV 汤邱变电站 110KV 侧出线,经 7.7km 架空线、10.5km陆缆、9.5km 海缆单回送到南长山镇 110KV 长山变电站,担负着长岛全县军民的经济生活用电,此线路只有一回,无备用海缆,并且长山站只有一台主变,整个 110kV 供电系统任何一处出现故

11、障,将造成全县停电,届时对长岛的海参育保苗业、冷藏加工业等造成毁灭性打击,直接影响长岛经济的发展。二是目前长岛网架不能满足岛内风电的快速发展。依据海岛地型优势,充分发挥风电新能源产业,是长岛县电力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风电送出对长岛县电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3.21.3.2 负荷预测负荷预测以长岛县分行业用电量统计资料为基础,根据行业用电量比例及年均递增率,结合国家经济政策规定,对本地区各产业及居民生活用电负荷,提出高、中、低三个水平的用电负荷增长率,并对照长岛县国民经济“十一五”发展规划各行业的增长速度,在充分分析国民经济发展状况下,制定出了一个基本预测方案。 长岛县各行业负荷预测分析:(1

12、)第一产业:该产业系指农林牧渔水利业。主要分布于渔村,用电负荷受地理情况和自然气候的影响较大,该行业用电负荷比重 18%28%之间。随着海岛养殖业的产业调整,育、保苗行业前景乐观,被列为重点发展项目,在“十一五”期间长岛县将新建一批育、保苗增殖站,预计本行业在“十一五”后用电负荷将会出现较大的增长,增长率如下:高水平 25.4%,中水平 21%,低水平 19%。(2)第二产业:该产业包括工业及建筑业,是全社会用负荷的主要组成部分,所占用电负荷比重 6%15%之间。由于长岛县受地理环境的影响,目前全县城乡居民和企长岛县邱-长回海底电缆工程路由调查勘测报告4业等用水情况日趋紧张,为解决全县供水紧张

13、问题,我县预计在“十二五”期间建设1015 座海水淡化站。第二产业的用电负荷将有一定的提高,预测本行业用电负荷增长率如下:高水平 12%,中水平 8%,低水平 6%。(3)第三产业:该产业包括地质普查勘探业、商饮物供仓储业、交通运输邮电通讯业以及其它事业,该行业用电负荷比重在 2%7%之间,随着对第三产业的大力扶持,其得到了较快的发展,预计在“十二五”期间将保持较大的发展,预计本行业用电负荷增长率如下:高水平 6%,中水平 2.3%,低水平 0.4%。(4)居民生活用电:长岛县 20052009 年居民生活用电年均递增 4.25%。2009 年居民生活用电占全社会用电的 48.02%,实现了稳

14、步的增长,预计“十二五”期间随着家用电器的普及(主要家庭用空调)用电量将会快速的增长。预计居民生活用电负荷的增长率如下:高水平 8%,中水平 6%,低水平 4%。我们将长岛县全社会用电分为三个产业和居民生活用电加以分析,并且根据2008、2009 年电量增长情况,预测出 2010 年用电负荷需求为 18.53MW。长岛县全社会用电负荷至 2010 年年均增长率分别为:高方案 10%,中方案 9%,低方案 6%,根据长岛县国民经济和社会规划的要求,我们取中方案。随着长岛各产业的飞速发展,长岛县的负荷增长率为:高方案 11%,中方案 9%,低方案 7%,与全社会用电量增长基本上一致,我们同样取中方

15、案做为今后发展的依据。根据长岛县负荷增长对供电能力和供电可靠性的需求,为抢占电力市场,改善电网结构,提高供电可靠性,满足社会经济用电需求,促进该地域经济发展,开工建设110kV 长山站二期扩建工程,是十分必要的。 1.3.31.3.3 工程建设必要性工程建设必要性(1)提高供电可靠性的需要长岛电网是单回路单电源供电,供电可靠性不高。110kV 长山输电线路由 220kV汤邱变电站供电,经 110kV 海底电缆、架空线路送至 110kV 长山站,此供电线路只有一回,无备用海缆,一但海缆出现故障,将造成长岛全县停电;另外,110kV 长山站是单主变运行,供电可靠性得不到保障。现有的 110kV 输

16、变电系统已难以满足长岛经济发展对电力的需求。因此,长岛县急需建设 110kV 长山站二期扩建工程,以增加供电能力。(2)加强长岛电网网架结构长岛县邱-长回海底电缆工程路由调查勘测报告5随着长岛县风电的快速发展,风电新能源产业成为长岛县电力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当前的电网结构已不能满足风电产业发展对电网结构更高的要求。因此,急需建设长岛县邱-长回海底电缆工程以加强长岛电网网架结构,使电网结构更加合理。为增强长岛电网供电可靠性,满足长岛风电的有效送出,有必要建设 110kV 长山站二期扩建工程。1.4 项目用海情况概述项目用海情况概述根据长岛县 110kV 长山变电站二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可知扩建方

17、案中线路部分中海缆部分是本项目主要用海单元。110KV 邱长回海缆工程位于蓬莱市与南长山岛之间,东经1204517.401204602.22;北纬 375338.10374913.38,距蓬莱市陆上距离 1.5km。敷设平均水深约 25m,最深处约 40m。经过海上勘查及与海监部门接触,海底电缆敷设于现 110kV 邱长线海底电缆西侧,避开渔业作业抛锚区,并按线路最短的原则选择路径,以保证海缆经济、安全可靠运行。根据烟台中交航务工程有限公司提供的海籍调查表可知,电缆长度为9028.665m,使用岸线252.6m,海底电缆管道用海152.6836公顷(具体见图2.2-1) 。长岛县邱-长回海底电

18、缆工程路由调查勘测报告6图 1.4-1 110KV 邱长回海缆工程宗海界址图1.5 勘查内容勘查内容长岛县邱-长回海底电缆工程路由调查勘测报告内容包括:(1)调查概况;(2)路由海区的气象与水文动力状况;(3)路由海区的环境质量、沉积物、生物状况;(4)路由海区的水深、地形测量,工程地质条件;(5)与该海底电缆工程建设和维护有关的其他海洋开发活动和海底设施;(6)有关政府机构在路由海区的开发利用规划及功能区划;(7)路由条件的综合评价及结论;通过该路由的勘测,为海底电缆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必需的海洋环境、水深地形和工程地质条件资料。1.6 编制依据编制依据1.6.11.6.1 编制法律依据编制

19、法律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 ,2000 年 4 月;(2)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域使用管理法 ,2002 年 1 月;(3)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上安全交通法 ,1983 年;(4) 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 ,2000 年;(5) 铺设海底电缆管道管理规定 ,1989 年 3 月;(6) 铺设海底电缆管道管理规定实施办法 ,1992 年 8 月;(7) 山东省海洋功能区划 ,鲁政发200432 号,2004 年 4 月;(8) 长岛县海洋功能区划 。 1.6.21.6.2 编制规范和标准编制规范和标准(1) 海洋调查规范 总则 GB/T12763.1-91;(2) 海洋调查规范 海洋水

20、文观测 GB/T12763.2-91;(3) 海洋调查规范 海洋气象观测 GB/T12763.3-91;(4) 海洋调查规范 海洋生物调查 GB/T12763.6-91;长岛县邱-长回海底电缆工程路由调查勘测报告7(5) 海洋调查规范 海洋调查资料处理 GB/T12763.7-91;(6) 海洋调查规范 海洋地质与地球物理调查 GB/T12763.8-91;(7) 海滨观测规范 GB/T14914;(8) 海洋监测规范 海水分析 GB17378.4-98;(9) 海洋监测规范 沉积物分析 GB17378.5-98;(10) 海洋监测规范 生物体分析 GB17378.4-98;(11) 海洋工程

21、地形测量规范 GB17501;(12) 海底电缆管道路由勘察规范 GB17502;(13) 海洋生物质量 GB18421-2001;(14) 污水海洋处置工程污染控制标准 GB18486;(15) 海水水质标准 GB3097-97;(16) 海洋沉积物质量GB18668-2002;(17) 海港水文规范 JTJ213-98;(18) 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 50123-1999;(19)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 修订版) ;(20)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10) ;(21) 烟台市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办法(2003 年 7 月 1 日)。1.7 输

22、电线路路由勘查工作程序输电线路路由勘查工作程序1.7.11.7.1 进行外业调查、调访,编写报告书进行外业调查、调访,编写报告书首先通过收集、整理和分析计算有关资料,结合必要的现场实测和勘验及实验室分析测试,摸清蓬莱至长岛海地电缆所在海域及其周边地区的社会经济资源、自然环境条件,编写出长岛县邱-长回海底电缆工程路由调查勘测报告。1.7.21.7.2 报告书评审、修改报告书评审、修改长岛县邱-长回海底电缆工程路由调查勘测报告 (送审稿)由业主报送主管部门山东省海洋与渔业厅组织评审。此报告书可作为长岛县邱-长回海底电缆工程设计、施工和山东省海洋与渔业厅审批的主要科学依据。长岛县邱-长回海底电缆工程

23、路由调查勘测报告82.项目所在区域自然环境条件2.1 社会环境概况社会环境概况长岛县大力推进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经济结构不断优化,2006 年国内生产总值 24.2 亿元,比上年增长 12.5 %,地方财政收入 5000 万元,属我省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与此同时,外向型经济发展迅速,出口创汇产业初具规模,2006 年利用外资额 67万美元,实现出口创汇达 3007 万美元,合作项目领域已从单纯的海水养殖、冷藏加工扩大到宾馆、饭店、毛纺、塑料、海洋药物、水产品深加工等项目,经济结构更趋合理。长山列岛海上旅游资源丰富,近年来,随着国家拉动内需战略的实施,旅游业蓬勃发展,已形成多方面、深层次开发格局

24、,迅速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2006 年接待旅客 128 万人次,增长 12%,旅游直接收入 3.3 亿元,旅游业已成为长岛县经济产业中增长最快、最有生机和发展潜力的产业之一;长岛县制定的长岛旅游十五回顾与十一五规划及海上游发展情况 , “到 2008 年,全县接待游客 150 万人次,旅游直接收入达到 5 个亿,争取到“十一五”末,接待游客 200 万人次,旅游直接收入达到 10 个亿。改革开放以来,实施“耕海牧渔” “旅游兴岛”战略,全县经济建设进入快速发展的轨道,在全国率先走上致富路,92 年成为全省第一个“小康县” 。境内基础设施完善,交通运输发达,每日进出航班 40 余次,城区通讯发展

25、非常迅速,国内程控电话已经并入国际通讯网,信息传输快捷便利。 “十五”以来,长岛县全县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上级党委、政府的发展要求和战略部署,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解放思想,加压奋进,抓住机遇,赶超发展,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发展水平明显提高,综合实力明显增强,是社会发展最快最好的时期之一。海岛经济跨越发展,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基础设施不断完善。2006 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 24.4 亿元,比上年增长 17%;一、二、三次产业比例为 55:13:32。乡村两级经济总收入 19.7 亿元,比上年增长 18.2%。旅游直接收入 3.6

26、亿元,比上年增长 20%,工业增加值完成 2.5 亿元,比上年增长 32.3%,实现地方财政收入 5040 万元,同比增长 33%。长岛县邱-长回海底电缆工程路由调查勘测报告9【农林牧渔】积极实施“100 万亩生态养殖基地”工程,加快推进海参、鲍鱼、贝鱼类三个良种繁育中心建设。全年水产品总产量达 33 万吨,同比增长 11%,其中养殖产量 23 万吨,增长 9.5%捕捞产量 11.1 万吨。实现农业总产值 42 亿,同比增长22.1%其中渔业产值 38 亿,增长 18.8%。【经济发展】2009 年,实现 GDP39.3 亿元、增长 11.6%,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 24亿,增长 10.4%,第

27、二产业实现增加值 4.4 亿,增长 11.1%;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0.8 亿,增长 14.2%。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9.1 亿,同比增长 12.2%。地方财政收入 1亿元,增长 25.2%地方财政支出 3 亿元,增长 11.7%。乡村两级经济总收入完成 31.7亿,同比增长 15%,地方财政收入完成 1 亿。同比增长 25.2% 。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达到 0.2472 吨标准煤/万元。【民生与社会事业】现有各类学校 12 处,其中普通中学 4 所,小学 9 所;专业教师 508 人;在校生 5200 人,其中普通中学 3226 人,小学 1974 人;幼儿园 12 所,人数 788 人。儿童

28、入学率、小学升学率初中升学率均达到 100%。拥有各类卫生机构15 家、床位 224 个,卫生技术人员 252 人,其中医生 113 人,每千人拥有医生 3 人。社会保障体系日趋健全,社会、机关、农村养老保险事业发展很快。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的人数 7853 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 4573 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7694 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 4530 人,参加工伤保险人数 4112 人,参加生育保险人数2419 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 1.31%以内。【综合环境】累计固定资产投资 8.2 亿元,同比增长 51.9%;其中城镇固定资产32.8 亿元,增长 23.2%农村固定资产投资

29、 4.92 万元。交通运输业取得新突破,年末全县完成客运量 270 万人,增长 9.6%,完成货运量 365 万吨,增长 29.3%。2.2 气象气象2.2.12.2.1 气象气象根据长岛县气象站南长山岛的实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1)气温长岛县的气温四季变化明显,春季风多,回温晚;夏季常温,湿度小;秋季凉爽,降温迟;冬季风大,寒潮多。年最高平均气温 11.9C,年最低平均气温 0.2C,极端最高气温 36.5C,极端最低气温-13.3C。长岛县邱-长回海底电缆工程路由调查勘测报告10(2)风况长岛县由于地理位置特殊,自然形成了季风的风道,初春主要受蒙古气旋的影响,偏北、偏南大风交替出现,强度一

30、般在 68 级,最大可达 910 级,持续时间较长。冬夏之交,受江淮气旋影响,易于发生 67 级的东南大风转东北大风,强度有时达到810 级。秋、冬季,在西伯利亚冷空气环流形势配合下,形成南下的强烈偏北风,风力一般在 810 级,且持续时间长,对船只航行和挖砂作业影响较大。累年各月平均风速和最大风速见表 2.3-1。1、11、12 月平均风速最大,为 7.37.4m/s,7、8 月最小,为 4.24.3m/s。年平均风速为 5.9m/s,最大风速为 34m/s,风向为 NW 和 NNE。全年常风向为NNE,出现频率 10,次常风向为 NNW 和 ESE,频率为 8,各向平均风速及频率见表2.3

31、-2,当风速17.0m/s 时定为大风日,大风日平均为 67.8d,最多年份为 97d,最少年份为 18d,长岛县各月大风(8 级)日数见表 2.3-3。根据多年风况和航运资料统计,年内风力影响船舶航行及港口作业的天数计 60 天。表2.2-1 长山岛累年各月平均风速、最大风速(1985年 2000年) (单位: m/s)月份项目123456789101112全年平均风速7.36.66.16.25.34.64.34.24.95.87.37.45.9风速34282834262324302424242634最大风速风向NWNNENNNENNWSNNWE3个3个4个WNWNWNNE表 2.2-2 长

32、山岛各风向平均风速及出现频率 (单位:m/s) 方向项目NNNENENEEESESESSESSSWSWWSWWWNWNWNNWC平均风速6.86.84.34.64.94.93.64.85.95.44.85.65.67.36.87.3频率()710346847776546684表2.2-3 各月大风( 8级)日数( 1985年2000年) (单位: d)长岛县邱-长回海底电缆工程路由调查勘测报告11月份123456789101112年平均8.35.86.57.24.92.71.92.03.56.19.69.367.8最多16111513128658101716972.2.22.2.2 降水降水年

33、平均降水量为 577.8mm,日最大降水量为 208.0mm。降水量高峰出现于夏季,春、秋次之,冬季最少。全年日降水量10mm 的日数为 41.6 天,占全年降水日数的 85.8%;降水量25mm 的天数为 11.3 天,降水日数集中于 78 月份。2.3 主要灾害性天气系统及影响概况主要灾害性天气系统及影响概况2.3.12.3.1 寒潮寒潮寒潮是秋、冬季主要大风天气系统,其形成原因是:由于势力较强的西伯利亚空气在高空适当环流形式的配合下,暴发南下而形成的激烈偏 N 大风,此类大风强度大,一般 7-8 级,海上最大可达 9-0 级;持续时间较长,一般在 2-3 天或以上,影响范围大,寒潮入侵时

34、,造成大风、阵雪和气温急降天气。特殊年份如 1975 年 12 月 6 日至12 日,受寒潮影响,连续 7 天出现 6 级以上偏北风。统计 20 年资料中,影响烟台的寒潮共有 81 次,年平均 4 次,其中 1966 年最多,达 9 次之多。寒潮大风多出现在冬季,即 11 月至次年 3 月。2.3.22.3.2 台风台风台风主要出现在夏季和初秋,统计 20 年资料中影响烟台的台风共有 36 次,未出现台风的年份占总年份的 25%,台风最多的年份是 1961 年,为 5 次,一般年份为 1-3次。台风中心穿过半岛的多出现在 7、8 月份,中心穿过半岛的台风路径多为台风从黄海西折的,有时是台风登陆

35、北上的。当台风中心通过半岛附近时,可造成 8-12 级大风,狂风暴雨并形成风暴潮,危害很大。台风边缘穿过半岛的时间一般为 7 月下旬-10 月上旬。2.3.32.3.3 暴雨暴雨暴雨的初、终期与夏季风的进退时间是密切相关的,随着夏季风的增强,烟台7、8 月份达到极盛时期,暴雨最为集中,9 月份由于冬季风逐渐开始,夏季风趋南退,长岛县邱-长回海底电缆工程路由调查勘测报告12暴雨开始减少,到 10 月基本结束,统计 20 年资料中,最大的一次降水出现在 1963年 7 月 24 日,日降水量达 208.0。2.4 潮汐潮汐长岛无长期潮汐观测资料,只有南长山岛渔港码头有一个月的短期验潮资料,考虑到南

36、长山岛仅距蓬莱港 6 海里,其潮位特征值参考蓬莱港资料。2.4.12.4.1 潮汐类型潮汐类型根据南长山岛渔码头一个月的实测潮位资料调和分析,求得各分潮的调和常数,按潮型判别公式 K(HK1HO1)/HM2 得出潮汐类型判别数为 0.42,计算结果表明,长山岛周围海域的的潮汐为正规半日潮。在长山列岛中,由北向南的岛屿,其潮汐类型判别数分别为:北隍城岛为 0.18,大钦岛为 0.12,砣矶岛为 0.08,南长山岛为0.31,蓬莱为 0.38,所有岛屿的潮汐类型判别数均小于 0.5,所有该海域都是正规半日潮的类型。2.4.22.4.2 潮汐特征值潮汐特征值通过实测潮汐资料分析推算,长岛码头工程区潮

37、汐特征值如下: 平均海平面 0.92m 最高高潮位 3.12m 最低低潮位 -0.74m 平均高潮位 1.54m 平均低潮位 0.5m 平均潮差 1.04m 最大潮差 2.00m平均涨潮历时:5.85h平均落潮历时:6.55h2.4.32.4.3 设计水位设计水位设计高水位 2.27m 设计低水位 0.48m 极端高水位 2.88m 极端低水位 -0.74m2.5 波浪波浪长岛县邱-长回海底电缆工程路由调查勘测报告13长岛当地无波浪资料,也缺乏风的观测资料,所以该处波浪只能利用临近的有关资料进行推算。由于工程位置处于长岛和蓬莱中间海域,其受浪条件与砣矶岛大口湾和南隍城波浪比较相似,所以在分析该

38、工程波浪时,主要考虑砣矶岛大口湾和南长山岛的波浪资料和成果。(1)波型:砣矶岛大口湾的风浪和涌浪出现率分别为 90和 85,这表明该海域全年的波型以风浪为主,涌浪为次之。(2)波向与波高特征表 2.5-2 砣矶岛大口湾各季和年波浪要素统计表方 位NNNENEENEEESESESSESSSWSWWSWWWNWNWNNWH1/100.30.40.20.20.30.50.30.40.40.40.40.40.30.20.2HMAX0.60.60.80.40.41.01.11.01.11.81.11.10.80.50.8T3.74.73.93.43.93.73.93.74.03.94.13.83.83.

39、43.0春(35月)频率712123571419194644H1/100.10.20.30.50.40.40.20.30.20.60.20.30.1HMAX0.20.40.80.92.11.01.11.31.21.30.90.70.1T1.52.03.94.43.33.73.34.13.34.42.63.61.7夏(68月)频率3133167277221313H1/100.30.50.30.30.30.40.30.50.20.40.40.60.60.50.40.4HMAX0.70.70.50.40.51.12.01.61.62.41.21.11.31.20.81.1T3.55.24.54.13

40、.84.43.44.13.33.83.84.74.84.54.34.5秋(911月)频率511125586113037523H1/100.40.50.40.40.30.40.50.60.50.50.50.40.40.40.30.3HMAX0.80.80.80.80.60.71.41.71.11.21.21.21.20.71.10.8T3.54.24.74.64.54.04.34.04.14.04.34.84.75.04.83.8冬(122月)频率824213575916913563年H1/100.30.40.40.30.30.40.40.40.30.40.40.50.40.40.30.3该海域

41、的强浪向为 SSW,最大波高 2.4m;其次是 SE 向,最大波高 2.1m。常浪向为 SW,频率为 22;次常浪向为 S,频率为 13。就季节变化而言,春、秋季的强浪长岛县邱-长回海底电缆工程路由调查勘测报告14向皆为 SSW;夏、冬季的强浪向则分别为 SE 和 SSE。对于常浪向,除了夏季为 S 向外,其他三季均为 SW 向。 春季平均波高最大值发生在 ESE 方向,为 0.5m;最大波高发生在 SSW 方向为1.8m;平均周期最大值出现在 NNE 方向,为 4.7s;而频率最大值出现在 SW 和 SSW 方向,均为 19%。 夏季平均波高最大值发生在 WSW 方向,为 0.6m;最大波高

42、出现在 SE 方向,其值是 2.1m;平均周期最大值是 4.4s,出现在 ESE 和 WSW 方向;频率最高的方向是 S 向,达到 27%。秋季平均波高最大值在 WSW 和 W 方向,其值是 0.6m;最大波高发生在 SSW 方向,为 2.4m,也是全年观测到最大的波高;最大周期出现在 NNE 方向,量值是 5.2s;频率最大方向是 SW,达 30%。就全年而言,平均波高以 WSW 方向最大,为 0.5m;最大波高是 2.4m,发生在 SSW方向;平均周期最大值为 4.7s,出现在 WSW 方向;全年频率最大的方向是 SW,其值为22%。2.6 海流状况海流状况本海区海流类型复杂,正规半日潮流

43、、不正规半日潮流和不正规日潮流都存在,潮流运动形式为旋转流和往复流两种。一般潮流流速表层大于底层,涨潮流速略小于落潮流速。为了解附近海域水动力状况, 本文采用中国海洋大学 2007.9.1314 日工程海域进行连续 27 小时的周日连续海流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监测间隔 30min,调查仪器选用了中国海洋大学生产的 SLC9-1 型智能式海流计,并利用卫星导航系统 GPS 进行定位后,观测 5 点法,表层为海面以下 1.5m,底层为海底以上 1.0m。资料的整理、分析完全按照海洋调查规范中要求进行,见表 2.6-1。表 2.6-1 海流监测站位表站位经 度纬 度101204410380215121

44、204525380735(1)涨、落潮流的平均流速和最大流速长岛县邱-长回海底电缆工程路由调查勘测报告15监测海域比较开阔,潮流显著,10 站表层平均涨潮流速(表层)为 27cm/s,底层为 19cm/s,平均落潮流速表层为 52cm/s,底层平均涨潮流为 19 cm/s,落潮流速42cm/s,最大涨潮流速表层 10 号站为 50cm/s,最大落潮流速表层为 79cm/s,表层平均涨潮流速均小于落潮流速。12 站表层涨潮平均流速 18cm/s,底层为 11cm/s。平均落潮流流速表层 21m/s,底层落潮流为 15cm/s,最大涨潮流速表层为 30cm/s,底层为22cm/s,最大落潮流速表层

45、为 46cm/s,底层为 30cm/s,12 站表、底层最大涨潮流和平均涨潮流均小于落潮流。见表 2.6-2、2.6-3。表 2.6-2 各站实测涨、落潮流最大流速 V(cm/s)及流向()涨潮流落潮流 站 次 层次 项 目 流速流向流速流向表层50135792820.2H51115762870.6H45122722830.8H421116928410底层4211063283表层30217463260.2H27183402730.6H24191372600.8H241973534612底层2220130246表 2.6-3 各站实测涨、落潮流平均流速 V(cm/s)及流向()涨潮流落潮流项 目

46、站层 位次流速流向流速流向表层27140522890.2H26128482880.6H25128452840.8H231314128410底层1913042282表层1819121318120.2H2021018324长岛县邱-长回海底电缆工程路由调查勘测报告160.6H19219193320.8H1020517322底层1119415320从表中可以看出:各站的涨、落潮平均流速和最大流速均为表层大于底层,各站表层平均涨潮流速小于落潮平均流速、最大涨潮流速除 10 号表层外其余各层均小于落潮最大流速。从潮流的流向来看:10 站表、底层最大涨潮流方向分别为 135和 110,最大落潮流方向分别为

47、 282和 283;而 12 站表底层最大涨潮流方向分别为 217和201,最大落潮流方向则分别为 326和 246。(2)潮流潮流通常是指由天文潮汐涨、落潮而导致的海水流动。根据海洋调查规范规定的方法,对本次海流观测资料进行了准调和分析。求得该海区主要分潮流的调和常数,以便对该海区的潮流作进一步的分析。潮流性质潮流通常分为正规半日潮流、不正规半日潮流、不正规日潮流及正规日潮流。潮流性质判据为 K= 其判别标准分别为:K0.5 正规半日潮流0.5K2.0 不正规半日潮流2.0K4.0 不正规日潮流K4.0 正规日潮流其中 WO1、WK1、WM2分别为 O1、K1、M2 分潮流的最大流速。根据实

48、测资料计算得出的各站各层潮流判别系数见表 2.6-4。表 2.6-4 各站潮流类型判别数211)(MKOWWW 站位号项目1012表层0.411.460.2H0.371.21(Wo1+Wk1)/WM20.6H0.341.23211MKOWWW长岛县邱-长回海底电缆工程路由调查勘测报告170.8H0.411.22底层0.391.17由表中数据可以看出:该海区 10 站各层的 K 值均小于 0.5,12 站各层的 K 值均大于 0.5,小于 2.0,故调查海域的潮流性质 10 站属于正规半日潮流。12 站属于不正规半日潮流。潮流的运动形式潮流的运动形式取决于该海区主要分潮流的椭圆要素,由表 2.6

49、-5、2.6-6 可知,该海区潮流属于正规和不正规半日潮,因此主要半日分潮流(M2、S2)的运动形式即代表了该海区潮流的运动形式。反映潮流运动形式的主要参量是旋转率(亦称椭圆率)K,其绝对值为该分潮流的椭圆短轴与椭圆长轴之比,其值有“+” 、 “-”之分,“+”表示该分潮流为逆时针旋转,而“-”表示该分潮流为顺时针旋转。表 2.6-5 10 测站大潮期潮流调和常数及椭圆要素调 和 常 数椭 圆 要 素北分量东分量WT(W)K层次 分潮迟角振幅迟角振幅最大速度方向时刻最小速度旋转率O1120.0 4.0 255.9 7.3 8.0 294.0 6.0 2.6 -0.32 K1176.0 6.0

50、311.9 11.0 11.9 294.0 9.3 3.9 -0.32 M2334.5 22.4 156.7 42.9 48.4 117.6 5.4 0.8 0.02 S242.9 6.6 225.1 12.6 14.2 297.6 1.5 0.2 0.02 M4339.8 3.1 134.8 2.8 4.1 138.2 2.6 0.9 -0.22 表层MS448.2 1.8 203.2 1.7 2.4 318.2 0.6 0.5 -0.22 O1110.7 2.8 261.3 6.3 6.7 291.9 6.1 1.3 -0.19 K1166.7 4.2 317.3 9.4 10.1 291

51、.9 9.4 1.9 -0.19 M2334.4 17.7 156.0 42.5 46.0 112.6 5.4 0.4 0.01 S242.8 5.2 224.4 12.5 13.5 292.6 1.5 0.1 0.01 M4327.6 4.9 143.3 2.9 5.7 149.7 2.5 0.2 -0.03 0.2HMS436.0 2.9 211.7 1.7 3.3 329.7 0.6 0.1 -0.03 O1121.7 3.1 264.7 5.1 5.8 298.2 6.7 1.7 -0.29 K1177.7 4.6 320.7 7.7 8.6 298.2 9.9 2.5 -0.29 M

52、2329.5 16.4 156.7 39.4 42.7 112.5 5.4 1.9 0.04 S237.9 4.8 225.1 11.6 12.5 292.5 1.5 0.6 0.04 M4301.5 2.2 119.1 4.7 5.2 115.0 2.1 0.1 -0.02 0.6HMS49.9 1.3 187.5 2.8 3.0 295.0 0.1 0.0 -0.02 O197.3 2.2 292.2 6.0 6.4 289.9 7.9 0.5 0.08 0.8HK1153.3 3.4 348.2 9.1 9.6 289.9 11.1 0.8 0.08 长岛县邱-长回海底电缆工程路由调查勘

53、测报告18M2327.8 15.1 156.5 36.2 39.1 112.5 5.4 2.1 0.05 S236.2 4.5 224.9 10.6 11.5 292.5 1.5 0.6 0.05 M4307.6 3.2 122.9 4.6 5.6 124.8 2.1 0.2 -0.04 MS416.0 1.9 191.3 2.7 3.3 304.8 0.2 0.1 -0.04 O1112.0 1.6 299.6 5.5 5.7 286.1 8.5 0.2 0.04 K1168.0 2.4 355.6 8.3 8.6 286.1 11.6 0.3 0.04 M2325.9 12.8 155.3

54、 35.0 37.2 110.0 5.3 2.0 0.05 S234.3 3.8 223.7 10.3 10.9 290.0 1.4 0.6 0.05 M4311.7 2.7 127.8 3.5 4.5 127.9 2.2 0.1 -0.03 底层MS420.1 1.6 196.2 2.1 2.6 307.9 0.3 0.1 -0.03 表 2.6-6 12 测站大潮期潮流调和常数及椭圆要素调 和 常 数椭 圆 要 素北分量东分量WT(W)K层次 分潮迟角振幅迟角振幅最大速度方向时刻最小速度旋转率O182.24.7227.04.86.4313.74.62.0-0.32K1138.27.0283

55、.07.39.6313.78.03.1-0.32M252.42.6106.110.911.081.73.62.1-0.19S2120.80.8174.53.23.281.75.80.6-0.19M459.811.7142.86.911.76.31.16.8-0.59表层MS4128.26.9211.24.16.96.32.24.0-0.59O150.32.8223.85.15.8299.23.30.3-0.05K1106.34.3279.87.68.7299.26.70.4-0.05M247.13.0105.411.912.082.13.62.5-0.21S2115.50.9173.83.53

56、.582.15.70.7-0.21M475.410.4152.87.310.615.31.56.9-0.650.2HMS4143.86.1221.24.36.215.32.64.1-0.65O122.84.0222.34.35.8312.92.41.00.17K178.86.0278.36.58.7312.95.91.50.17M238.02.1101.011.811.885.33.51.9-0.16S2106.40.6169.43.53.585.35.60.5-0.16M469.810.4145.66.410.612.71.36.1-0.570.6HMS4138.26.1214.03.86.

57、212.72.53.6-0.57O150.44.6226.23.05.5326.33.50.2-0.03K1106.46.8282.24.68.2326.37.00.3-0.030.8HM240.23.095.511.111.280.83.22.4-0.22长岛县邱-长回海底电缆工程路由调查勘测报告19S2108.60.9163.93.33.380.85.40.7-0.22M469.69.2136.05.69.618.81.44.9-0.51MS4138.05.4204.43.35.618.82.52.9-0.51O115.22.5200.94.14.8301.11.40.20.04K171.

58、23.7256.96.27.2301.15.00.30.04M228.81.492.610.310.386.43.21.3-0.13S297.20.4161.03.03.086.45.40.4-0.13M470.19.0144.65.79.214.51.45.3-0.58底层MS4138.55.3213.03.35.414.52.53.1-0.58表 2.6-7 各站各层分潮流的 k 值表1012表0.2H0.6H0.8H底层表0.2H0.6H0.8H底层O1-0.32-0.19-0.290.080.04-0.32-0.050.17-0.030.04 K1-0.32-0.19-0.290.08

59、0.04-0.32-0.050.17-0.030.04 M20.020.010.040.050.05-0.19-0.21-0.16-0.22-0.13 S20.020.010.040.050.05-0.19-0.21-0.16- 0.22-0.13 M4-0.22-0.03-0.02-0.04-0.03-0.59-0.65-0.57-0.51-0.58 Ms4-0.22-0.03-0.02-0.04-0.03-0.59-0.65-0.57-0.51-0.58 由表各主要分潮流的椭圆要素数据中可以看出:该海区 10 站表、底层的 M2 和S2 分潮的 K值均为正值,因此,可以认为 10 站的表层

60、、底层潮流运动形式为逆时针旋转流。大、中、小潮平均最大可能流速以潮流和风海流为主的近岸海区,海流最大可能流速等于潮流最大可能流速与风海流最大可能流速之和。10 站最大可能流速表层分别为 100.1cm/s,12 站最大可能流速表层分别为 263cm/s。大潮期间潮流水质点平均最大运移距离矢量及最大可能运移距离矢量据交通部港口工程技术规范规定,对于非正规半日潮流海区大潮期间的潮流水质点平均最大运移距离矢量取下面二计算公式的大值:表 2.6-8 各站可能最大流速和水质点可能最大运移距离可能最大流速可能最大运移距离 项 目站位号 层次流速(cm/s)方向( )距离(m)方向( )225 .1373

61、.142smMsWWL119 .2953 .274okMsWWL长岛县邱-长回海底电缆工程路由调查勘测报告20表100.129815987.72970.2H94.729414813.22910.6H88.629213698.32930.8H85.229113543.128910底层80.028912821.0286表26.32514582.12840.2H31.12505106.72720.6H29.22554944.62790.8H26.62574264.328512底层26.12554390.5277从表 2.6-8 中可以看出:水质点最大运移距离 10 站大于 12 站表层为15.987

62、km,12 站为 4.582km,从垂直分布来看:10、12 两站表层明显大于底层,底层水质点的运移能力比表层弱。水质点的运移方向,10、12 两站大致都为西北向。潮流场预报表 2.6-9 各站各层潮流预报时 间 项 目站位号 层次-6-5-4-3-2-10123456流速38444232131034505137131332表流向120117115115117293296298299299 293 128121流速364239301310324849351114320.2H流向113109108111122276292296296294 280 129116流速3237373014932464

63、530813270.6H流向115113111110106302295293292290 279 122116流速2933332713830434228713260.8H流向115111110109108300295295293290 269 127117流速29333124119284039267122510底流向112108107107106294293292291287 267 125114流速157495716171213161616表流向1361633223483492132182382863554185123120.2H流速159386514171211161817长岛县邱-长回海

64、底电缆工程路由调查勘测报告21流向1251602573323392372232372733483975111流速1593976141611111617160.6H流向1311612843363342432262382783584481117流速128375714148111616140.8H流向132167267330322242228240284104678116流速1374875121389151614底流向13417128032832925022623727884983119图 2.6-1 各站表层潮流矢量图120.76120.78120.8120.82120.84120.86120.8

65、8120.9120.92120.94120.9637.937.9237.9437.9637.983838.0238.0438.061012120.76120.78120.8120.82120.84120.86120.88120.9120.92120.94120.9637.937.9237.9437.9637.983838.0238.0438.061012长岛县邱-长回海底电缆工程路由调查勘测报告22图 2.6-2 各站中层潮流矢量图 图 2.6-3 各站底层潮流矢量图该海域的流以潮流为主,其性质属于正规和不正规半日潮性质,工程海域位于开阔海域。该海域涨潮流为东南向,落潮流为西北向,涨潮流速表、

66、底层小于落潮流速表、底层。(3)余流:所谓余流,就是指从实测海流中排除潮流后各种海水流动的总和,一般包括风海流、补偿流、梯度流、密度流等。对该海区而言,余流通常以风海流为主,观测期间各测流点的余流见表 2.6-10、图 2.6-4。表 2.6-10 各站各层大潮期余流流速流向120.76120.78120.8120.82120.84120.86120.88120.9120.92120.94120.9637.937.9237.9437.9637.983838.0238.0438.061012长岛县邱-长回海底电缆工程路由调查勘测报告23 项 目站位号 层次流速(m/s)方向( )表10.12980.2H9.72930.6H92950.8H8.429610底层8.1293表3.22630.2H3.52640.6H3.42670.8H3.126512底层2.9269图 2.6-4 余流矢量图从表、图中可以看出:10、12 站表层余流流速均大于底层,10 站表层大于 12 站表层。从方向上,两站的表层和底层方向基本一致,表、底层基本属于西北或偏西向。总之,该海域的流以潮流为主,其性质属于正规和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相关资源

更多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sobing.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