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人教版必修一巩固练:第二章 第四节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位移的关系 Word版含答案
《高一物理人教版必修一巩固练:第二章 第四节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位移的关系 Word版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物理人教版必修一巩固练:第二章 第四节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位移的关系 Word版含答案(1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第四节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位移的关系 课时作业1 对应学生用书P25(建议用时:30分钟) 一、选择题 1.(v2-v=2ax)关于公式x=,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此公式只适用于匀加速直线运动 B.此公式适用于匀减速直线运动 C.此公式只适用于位移为正的情况 D.此公式不可能出现a、x同时为负值的情况 答案 B 解析 公式x=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既适用于匀加速直线运动,也适用于匀减速直线运动,既适用于位移为正的情况,也适用于位移为负的情况,B正确,A、C错误。当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且规定初速度的反方向为正方向时,a
2、、x就会同时为负值,D错误。 2.(v2-v=2ax)在一次交通事故中,交通警察测量出肇事车辆的刹车痕迹是30 m,该车辆的刹车加速度是15 m/s2,该路段限速为60 km/h,则该车( ) A.超速 B.不超速 C.是否超速无法判断 D.行驶速度刚好是60 km/h 答案 A 解析 该车辆的末速度为零,由v2-v=2ax,可计算出初速度v0== m/s=30 m/s=108 km/h,该车严重超速,A正确。 3.(v2-v=2ax)汽车进行刹车实验,若速率从8 m/s匀减速至零要用时1 s,按规定,速率为8 m/s的汽车刹车后拖行路程不得超过5.9 m,那么上述刹车实验的
3、拖行路程是否符合规定( ) A.拖行路程为8 m,符合规定 B.拖行路程为8 m,不符合规定 C.拖行路程为4 m,符合规定 D.拖行路程为4 m,不符合规定 答案 C 解析 由题意可知,该实验的汽车的加速度a== m/s2=-8 m/s2,再由运动学公式,可得位移s== m=4 m,C正确。 4.(v2-v=2ax)美国“华盛顿号”航空母舰上有帮助飞机起飞的弹射系统,已知“F-18大黄蜂”型战斗机在跑道上加速时产生的加速度为4.5 m/s2,起飞速度为50 m/s。若该飞机滑行100 m时起飞,则弹射系统必须使飞机具有的初速度为( ) A.30 m/s B.40 m/s
4、 C.20 m/s D.10 m/s 答案 B 解析 飞机在跑道上运动,由v2-v=2ax,得v=v2-2ax,所以v0=40 m/s。故正确答案为B。 5.(平均速度相等)(多选)甲与乙两个质点向同一方向运动,甲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乙做匀速直线运动。开始计时时甲、乙位于同一位置,则当它们再次位于同一位置时,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两质点速度相等 B.甲与乙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相等 C.乙的瞬时速度是甲的2倍 D.甲与乙的位移相同 答案 BD 解析 由题意可知,二者位移相同,所用的时间也相同,则平均速度相同,再由==v乙,所以甲的瞬时速度是乙的2倍,故选
5、B、D。 6.(推论)(多选)一个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先后经过A、B两点的速度分别为v1和v2,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有( ) A.物体经过AB位移中点的速度大小为 B.物体经过AB位移中点的速度大小为 C.物体通过AB这段位移的平均速度为 D.物体通过AB这段位移所用时间的中间时刻的速度为 答案 BCD 解析 设经过位移中点时的速度为v中,则对前半段的位移有2a·=v-v,对后半段的位移有2a·=v-v,由这两式得v=,A错误,B正确;对匀变速直线运动而言,总有=v=,C、D正确。 7.(平均速度)(多选)汽车从静止开始先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当速度达到8 m/s立即匀减速运动直
6、至停止,共经历时间10 s,由此可以求出( ) A.汽车加速运动的时间 B.汽车的平均速度 C.汽车减速运动的距离 D.汽车运动的总距离为40 m 答案 BD 解析 加速阶段的平均速度等于末速度8 m/s的一半,减速阶段的平均速度与之相等,则整个过程的平均速度为4 m/s,故B正确。汽车的总位移等于平均速度与时间的乘积,即x=t=4×10 m=40 m,故D正确。不能确定加速阶段和减速阶段的时间分配,所以其时间和位移均不能确定具体是怎么分配的,故A、C错误。 8.(综合)汽车刹车后开始做匀减速运动,第1 s内和第2 s内的位移分别为3 m和2 m,那么从2 s末开始,汽车还能继
7、续向前滑行的最大距离是( ) A.1.5 m B.1.25 m C.1.125 m D.1 m 答案 C 解析 由平均速度可求0.5 s、1.5 s时的速度分别为3 m/s和2 m/s,得a=-1 m/s2。由v=v0+at得v0=3.5 m/s,共运动3.5 s,2 s末后汽车还能运动1.5 s,把汽车看成逆向匀加速直线运动,由x=at2得x=1.125 m。 9.(v2-v=2ax)(多选)酒后驾驶会导致许多安全隐患,是因为驾驶员的反应时间变长,反应时间是指驾驶员从发现情况到采取制动的时间。表中“思考距离”是指驾驶员从发现情况到采取制动的时间内汽车行驶的距离,“制动距离”是
8、指驾驶员从发现情况到汽车停止行驶的距离(假设汽车制动时的加速度大小都相同)。 速度/(m·s-1) 思考距离/m 制动距离/m 正常 酒后 正常 酒后 15,7.5,15.0,22.5,30.0 20,10.0,20.0,36.7,46.7 25,12.5,25.0,54.2,66.7 分析上表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驾驶员正常情况下反应时间为0.5 s B.驾驶员酒后反应时间比正常情况下多0.5 s C.驾驶员采取制动措施后汽车的加速度大小为3.75 m/s2 D.若汽车以25 m/s的速度行驶时,发现前方60 m处有险情
9、,酒后驾驶不能安全停车 答案 ABD 解析 驾驶员正常反应时间t1== s=0.5 s,A正确;酒后驾驶员的反应时间t2== s=1.0 s,故此时反应时间比正常情况下多0.5 s,B正确;制动后汽车的加速度a== m/s2=-7.5 m/s2,C错误;汽车以25 m/s的速度行驶时的制动距离66.7 m>60 m,故若前方60 m处有险情,酒后驾驶不能安全停车,D正确。 二、非选择题(按照题目要求作答,计算题须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有数值计算的题注明单位) 10.(推论)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滴水法测量一小车在斜面上运动时的加速度。实验过程如下
10、:在斜面上铺上白纸,用图钉固定;把滴水计时器固定在小车的末端,在小车上固定一平衡物;调节滴水计时器的滴水速度,使其每0.2 s滴一滴(以滴水计时器内盛满水为准);在斜面顶端放置一浅盘,把小车放在斜面顶端;把调好的滴水计时器盛满水,使水滴能滴入浅盘内;随即在撤去浅盘的同时放开小车,于是水滴在白纸上留下标志小车运动规律的点迹;小车到达斜面底端时立即将小车移开。图乙为实验得到的一条纸带,用刻度尺量出相邻点之间的距离是s01=1.40 cm,s12=2.15 cm,s23=2.91 cm,s34=3.65 cm,s45=4.41 cm,s56=5.15 cm。试问: (1)滴水计时器的原理与课本
11、上介绍的________原理类似。 (2)由纸带数据计算可得计数点4所代表时刻的瞬时速度v4=________ m/s,小车的加速度a=________ m/s2。(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答案 (1)打点计时器 (2)0.20 0.19 解析 (1)由题意知滴水计时器的原理与打点计时器的原理类似。 (2)可把小车的运动看做是匀变速直线运动,则 v4=== m/s ≈0.20 m/s; 求加速度利用逐差法: a=, 解得a≈0.19 m/s2。 11.(综合)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为v0=2 m/s,加速度为a=0.1 m/s2,求: (1)前4秒内的平均速度及位
12、移; (2)第4秒内通过的位移。 答案 (1)2.2 m/s 8.8 m (2)2.35 m 解析 (1)第4秒末的速度: v4=v0+at=2 m/s+0.1×4 m/s=2.4 m/s, 前4秒内的平均速度: == m/s=2.2 m/s。 位移x4=t=2.2×4 m=8.8 m。 (2)第3秒末的速度: v3=v0+at′=2 m/s+0.1×3 m/s=2.3 m/s, 第4秒内通过的位移 x4′=t″=×1 m=2.35 m。 12.(综合)一辆汽车从O点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途中先后经过相距27 m的A、B两点所用时间为2 s,汽车经过B点时的速
13、度为15 m/s。求: (1)汽车经过A点时的速度大小和加速度大小; (2)汽车从出发点O到A点经过的距离; (3)汽车经过B点后再经过2 s到达C点,则BC间距离为多少? 答案 (1)12 m/s 1.5 m/s2 (2)48 m (3)33 m 解析 (1)设汽车运动方向为正方向,过A点时速度为vA, 则AB段平均速度为AB= 故由xAB=t=ABt=t,解得vA=12 m/s。 对AB段:a==1.5 m/s2。 (2)对OA段(v0=0):由v2-v=2ax 得xOA==48 m。 (3)汽车经过BC段的时间等于经过AB段的时间, 根据公式x2-x1=aT2
14、对于AC段有:xBC-xAB=aT2,
得xBC=xAB+aT2=27 m+1.5×22 m=33 m。
课时作业2
对应学生用书P27(建议用时:30分钟)
一、选择题
1.(v、v)(多选)物体沿一直线运动,在t时间内通过的位移为x,它在中间时刻处的速度为v1,在中间位置时的速度为v2,则下列关于v1和v2的关系准确的是( )
A.当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v1>v2
B.当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时,v1>v2
C.当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v1 15、直线运动时,中间时刻的速度v1=,中间位置的速度v2=,物体无论是做加速运动还是减速运动,均有v1 16、以20 m/s的速度沿平直路面行驶,当汽车以5 m/s2的加速度刹车时,其刹车距离为( )
A.40 m B.20 m C.100 m D.4 m
答案 A
解析 已知v0=20 m/s,a=-5 m/s2,v=0,由v2-v=2ax得刹车距离x== m=40 m。A正确。
4.(综合)(多选)一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从某时刻开始计时,即此时t=0,已知在此之后1 s内的位移为1 m,由此可求出( )
A.物体运动的加速度
B.这1 s内物体的瞬时速度
C.这1 s内的平均速度
D.物体在t=0.5 s时的瞬时速度
答案 CD
解析 瞬时速度对应的是“点”,而不是 17、“段”,故B错误;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的推论可知:该段时间内的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本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即1 m/s,C、D正确;由于该段时间的初时刻的速度未知,故加速度不能求,A错误。
5.(v2-v=2ax)一物体从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匀加速下滑,经过斜面中点时速度为2 m/s,则物体到达斜面底端时的速度为( )
A.3 m/s B.4 m/s
C.6 m/s D.2 m/s
答案 D
解析 由公式v2-v=2ax,得22=2a·,v-22=2a·,故vt=2 m/s,D正确。
6.(v2-v=2ax)汽车正在以12 m/s的速度在平直的公路上前进,在它的正前方15 18、 m处有一障碍物,汽车立即刹车做匀减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6 m/s2,刹车后3 s末汽车和障碍物之间的距离为( )
A.3 m B.6 m C.12 m D.9 m
答案 A
解析 汽车从刹车到静止用时t==2 s,刹车后3 s末汽车已静止,此过程汽车前进的距离x== m=12 m,故刹车后3 s末汽车和障碍物之间的距离为15 m-12 m=3 m,A正确。
7.(v2-v=2ax)A、B、C三点在同一条直线上,一物体从A点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B点的速度是v,到C点的速度是3v,则xAB∶xBC等于( )
A.1∶8 B.1∶6 C.1∶5 D.1∶3
19、答案 A
解析 由公式v2-v=2ax,得v2=2axAB,(3v)2=2a(xAB+xBC),联立两式可得xAB∶xBC=1∶8。
8.(v2-v=2ax)杭新景高速公路限速120 km/h,一般也要求速度不小于80 km/h。冬天大雾天气的时候高速公路经常封道,否则会造成非常严重的车祸。如果某人大雾天开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设能见度(观察者与能看见的最远目标间的距离)为30 m,该人的反应时间为0.5 s,汽车刹车时能产生的最大加速度的大小为5 m/s2,为安全行驶,汽车行驶的最大速度是( )
A.10 m/s B.15 m/s
C.10 m/s D.20 m/s
答案 B
20、
解析 在反应时间内汽车的位移:x1=vt,减速的位移:x2=,由题意知:vt+=30,解得:v=15 m/s,所以B正确;A、C、D错误。
9.(v2-v=2ax)列车长为l,铁路桥长为2l,列车匀加速行驶过桥,车头过桥头的速度为v1,车头过桥尾时的速度为v2,则车尾过桥尾时的速度为( )
A.3v2-v1 B.3v2+v1
C. D.
答案 C
解析 v-v=2a·2l,而v-v=2a·3l,v3=,C正确。
10.(综合)(多选)历史上有些科学家曾把在相等位移内速度变化相等的单向直线运动称为“匀变速直线运动”(现称“另类匀变速直线运动”),“另类加速度”定义为A=,其 21、中v0和vt分别表示某段位移s内的初速度和末速度,A>0表示物体做加速运动,A<0表示物体做减速运动。而现在物理学中加速度的定义式为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A不变,则a也不变
B.若A>0且保持不变,则a逐渐变大
C.若A不变,则物体在中间位置处的速度为
D.若A不变,则物体在中间位置处的速度为
答案 BC
解析 题干中两式联立得,As=at,若相等位移内A不变,则at的乘积不变,故A错误;若A>0且保持不变,则vt>v0,故后面完成相等的位移所用时间t变小,由at乘积不变可知,a逐渐变大,B正确;若A不变,设物体在中间位置处的速度为v,则A==,解得v=,故C正 22、确,D错误。
二、非选择题(按照题目要求作答,计算题须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有数值计算的题注明单位)
11.(综合)某同学用打点计时器研究小车的匀变速直线运动。他将打点计时器接到频率是50 Hz的交流电源上,实验中得到一条纸带,如图所示。他在纸带上便于测量的地方选取第1个计数点,在该点下标明A,第6个点下标明B,第11个点下标明C,第16个点下标明D,第21个点下标明E。测量时发现B点已模糊不清,测得AC长为14.56 cm,CD长为11.15 cm,DE长为13.73 cm。由以上数据可以算出:打点计时器打C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大小为 ________m/s,小车运动 23、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m/s2,AB间的距离应为________cm。
答案 0.986 2.58 5.99
解析 由打点计时器的频率知,相邻两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T=0.1 s。
C点的瞬时速度vC等于AE段的平均速度AE,即
vC=AE== cm/s
=98.6 cm/s=0.986 m/s
Δx=xDE-xCD=2.58 cm=2.58×10-2 m
由Δx=aT2得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
a==2.58 m/s2
由题意知xBC+xAB=14.56 cm
xBC-xAB=Δx=2.58 cm,解得xAB=5.99 cm。
12.(综合)一隧道限速36 km 24、/h。一列火车长100 m,以72 km/h的速度行驶,驶至距隧道50 m 处开始做匀减速运动,以不高于限速的速度匀速通过隧道。若隧道长200 m。求:
(1)火车做匀减速运动的最小加速度的大小;
(2)火车全部通过隧道的最短时间。
答案 (1)3 m/s2 (2)30 s
解析 (1)72 km/h=20 m/s,36 km/h=10 m/s
当火车头到达隧道口时速度为36 km/h,加速度最小,设其大小为a
由v2-v=2(-a)x
得a== m/s2=3 m/s2。
(2)火车以36 km/h的速度通过隧道,所需时间最短
火车通过隧道的位移为100 m+200 m=300 m
由x=vt得t== s=30 s。
-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