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 第2章第4课 昼夜长短的变化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66724103 上传时间:2022-03-29 格式:PPT 页数:35 大小:947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 第2章第4课 昼夜长短的变化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 第2章第4课 昼夜长短的变化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 第2章第4课 昼夜长短的变化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 第2章第4课 昼夜长短的变化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 第2章第4课 昼夜长短的变化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3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二章第二章宇宙中的地球宇宙中的地球 昼夜长短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 第第4课课必修必修考点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及其计算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及其计算 1基本规律 (1) 纬度变化规律:太阳直射的半球,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极地地区出现极昼现象。具体如下表所示: 日期太阳直射点昼夜长短情况北半球南半球极地四周春分至秋分(北半球夏半年)在北半球昼夜,纬度越高,昼越长昼夜,纬度越高,昼越短 北极周围极昼;南极周围极夜北半球夏至在北回归线昼最长,夜最短昼最短,夜最长 北极圈以北极昼;南极圈以南极夜秋分至次年春分(北半球冬半年)在南半球昼夜,纬度越高,昼越长 北极周围极夜;南极周围极昼北半球冬至在南回归线

2、昼最短,夜最长昼最长,夜最短 北极圈以北极夜;南极圈以南极昼 (2)季节变化规律: 太阳直射点最北时,北半球昼长达一年中最长。 太阳直射点向北,北半球昼变长,夜变短;南半球相反。 (1) 同纬线,昼长相同,而且夏至日的昼长与冬至日的夜长相同。 (2)南北半球对应纬度线,北半球的昼长等于南半球的夜长。 2其他规律 (3)纬度越低昼夜变化幅度越小,赤道全年昼夜平分,纬度越高,昼夜变化幅度越大,甚至出现极昼、极夜现象。 (4)极点将近半年是极昼或极夜现象,极圈仅出现一天极昼或极夜现象。 (5)赤道全年昼夜等长,均为12小时。 (1) 根据昼弧或夜弧的长度进行计算 昼(夜)长时数昼(夜)弧度数/15。

3、 (2) 根据日出或日落时间进行计算昼长时数(12日出时间)2(日落时间12)2。夜长时数日出时间2(24日落时间)2。 3昼夜长短的计算方法 【真题】(1)(2011北京)读下图,在6月到8月期间,( ) BA正午太阳高度角比小 B日出时间比早C地白昼时间逐渐增加 D便于在地开展科学考察(2010全国文综)据报道,某年3月9日,我国科考队在中国北极黄河站(7855N,1156E)观看了极夜后的首次日出。完成(2)(4)题。(2)当日,科考队员在黄河站看出日出时,北京时间约为 ( ) A10时 B. 13时 C16时 D19时D(3)当日,日落于黄河站的 ( ) A东方 B西方 C南方 D北方

4、(4)据此推算,黄河站此次极夜开始的时间约在前一年的 ( ) A9月2130日 B10月110日 C10月1120日 D10月2130日 CB【思维过程】第(1)题,为北纬30,为南纬15,6至8月间,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根据太阳高度角的分布规律的太阳高度角总体大于,排除A;地位于北半球,根据昼夜长短变化规律,6至8月间,其昼长变化规律为先变长后变短,排除C;位于南极附近,最佳考察季节应该为南半球的夏季,太阳直射点应该在南半球,排除D;经度基本相同,但比昼长,故日出时间早。 (2)(4)题,根据材料“某年3月9日,我国科考队在中国北极黄河站(7855N,1156E)观看了极夜后的首次日出”。说

5、明黄河站由极夜转为有昼夜交替现象,即昼由0小时逐渐增加,根据材料“首个日出”,说明是太阳刚好升起,就得落下,应该为当地地方时的12:00,黄河站与北京时间的经度相差约为108,时间差约为7小时12分,即北京时间约为19:12,故第(2)题选项D最接近;而太阳刚好升起,就马上落下,当地时间为12:00,此时太阳正好位于黄河站的正南方,故第(3)题选C;根据太阳回归运动黄河站刚好出现昼(即极夜现象结束)的日期是3月9日,离春分日有12天。根据对称原理,也就是说到了秋分日12天以后黄河站刚进入极夜现象,日期为10月2日以后。 全球昼夜长短变化规律归纳 1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则北半球昼长夜短,纬度越

6、高,白昼越长,且纬度越高,昼夜长度相差越大;南半球昼短夜长,纬度越高,黑夜越长,昼夜长度相差越大。规律技巧总结规律技巧总结 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则南半球昼长夜短,纬度越高,白昼越长,昼夜长度相差越大;北半球昼短夜长,纬度越高,黑夜越长,昼夜长度相差越大。 归纳为:太阳直射点在哪个半球,哪个半球昼长夜短,且越向该半球高纬白昼时间越长。规律技巧总结规律技巧总结 2太阳直射点往北移,则北半球昼渐长,夜渐短;南半球昼渐短,夜渐长。 太阳直射点往南移,则南半球昼渐长,夜渐短;北半球昼渐短,夜渐长。 归纳为:太阳直射点向哪个半球移动,哪个半球昼变长夜变短,且纬度越高昼夜长短变化幅度越大。规律技巧总结规律

7、技巧总结 3春分、秋分这两天,全球昼夜平分。 4直射点纬度越高(即越接近夏至日或冬至日),地球上各地(除赤道外)昼夜相差越大,出现极昼极夜的范围越大。规律技巧总结规律技巧总结 5关于昼夜长短的特殊规律: (1)昼夜长短与日出日落时刻 白昼长度是指日出到日落这一段时间,日出日落时刻关于正午对称(以地方时为标准),如图1所示。规律技巧总结规律技巧总结(2) 在同一天中,N的昼长等于S的夜长;N的夜长等于S的昼长。 因为同一天中,N的昼弧等于S的夜弧,N的夜弧等于S的昼弧。如图2所示。规律技巧总结规律技巧总结 (3)关于夏至、冬至对称的两个日期,其昼长、夜长、日出时间、日落时间相等。因为关于夏至或冬

8、至对称的两个日期,其太阳直射点在同一条纬线上。如图3所示。 (a与b这两个日期关于夏至日对称,c与d这两个日期关于冬至日对称。)规律技巧总结规律技巧总结规律技巧总结规律技巧总结(图3)(2011吉林长春外国语学校高三期中考试)下图为不同纬度一年中昼长变化曲线图。a、b、c为三个不同纬度上所作出的曲线,A、B、C、D为不同的日期,读图判断12题。 1.在c纬度附近可能看到的景象是 ( ) A一年中四季分明 B终年多雨 C经常可以看到极光 D夜空中难以用北极星确定方位2.在b纬度附近可能看到的景象是 ( ) A一年中有一天的极昼现象 B在C日期正午太阳高度达到最大值 C四季如春 D一年中有半年左右

9、太阳始终在地平线以上BA【解析】根据题意可知,一年中a、b两曲线均出现了极昼极夜现象,且只有一天,应该在极圈上,而c终年昼夜平分,应该在赤道上。因此第1题,c纬度附近为热带雨林气候,可能看到的景象是终年多雨。第2题,b纬度是极圈,一年中只有一天出现极昼(极夜)。 (2011新建二中第一次月考)图示为某地区昼夜状况图,图中BC为晨昏线,ABC等于2326,回答34题。3.在图示状况下,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可能是( ) A2326S,60W B2326N,150E C2326S,90W D2326N,120W4.当ABC由最小值增大至图示状况时( ) A地球公转速度达最大值 B太阳直射点由南回归线向赤

10、道方向移动 C昼半球的范围逐渐扩大 D极圈内的极昼、极夜范围逐渐扩大AD【解析】根据图中BC为晨昏线,ABC等于2326,左边是白天,右边是黑夜可以判断此时为12月22日,北半球出现了极夜。第3题,图中经线30度是昏线与赤道的交点,时间为18:00,若该经线是东经30度18:00,则太阳直射西经60度;若该经线是西经30度18:00,则太阳直射西经120度;结合日期不难判断答案A符合条件。第4题,当ABC由最小值增大至图示状况时即太阳直射点由赤道移至回归线,因此,极圈内的极昼、极夜范围逐渐扩大。 (2011安徽皖中名校联合体高三年级第一次联考)下图为夏至日甲、乙、丙、丁四个地点的昼长状况,据此

11、回答56题。5.甲、乙、丙、丁四个地点的排列顺序是( ) A由低纬到高纬 B由南到北 C由东到西 D由北到南6.图中甲地的日落时刻是 ( ) A6时 B15时 C18时 D21时DD【解析】夏至日昼长分布情况是北半球昼长夜短,且纬度越高昼越长,南半球相反。不难判断第5题四地的纬度位置是由北向南。第6题,甲地昼长是18小时,故其日落时间12昼长/21218/221时。 7.(2008上海)“地球部分地区昼夜分布示意图”中的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其余部分表示白昼。读图回答问题。 (1)据图判断,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_ ,甲、乙、丙三地的月份与日期是_。(2)比较甲、乙、丙三地,一年中昼夜长短变化最小的是_ 地。(3)一年中甲、乙、丙三地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幅度是_。(单项选择) A甲地最大 B乙地最大 C丙地最大 D三地相同(180,23.5S)12月22日乙D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相关资源

更多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