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工程《外国文学史第二版(上)》全套PPT课件
马工程《外国文学史第二版(上)》全套PPT课件,外国文学史第二版(上),工程,外国,文学史,第二,全套,PPT,课件
第一章 古代文学第一节 概述原始社会后期,生产力水平低下,人类思维方式和认识水平处于低级阶段。因此,人们以诗性的方式解释世界。在东西方各文明区域内都出现了大量的神话传说。上古世界文学的特点:第一,具有鲜明的民间色彩。第二,奠定了各自文明区域内后世文学的基本体裁、美学风貌。第三,宗教信仰对个民族文学创作影响深刻。第四,知识内涵的综合性。一、古埃及文学古埃及从公元前3500年开始步入国家形态,至公元前332年被亚历山大征服,先后经历31个王朝。埃及最早的宗教是原始的图腾崇拜,太阳、月亮、洪水等各种自然事物都是埃及人崇拜的对象。宗教诗的总汇和代表作亡灵书是世界上辑录最早的诗集之一,大约成书于公元前16世纪至公元前11世纪间。古埃及人认为人死后亡灵在阴间要经受重重磨难,于是便在死者的石棺和陵墓中放入许多指南和超度的诗歌作品,以指导死者应对阴间的种种考验。二、巴比伦文学在古代西亚,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之间形成的冲积平原被称为“美索不达米亚”,意思为“两河之间的地方”,这里是人类文明最古老的发源地之一。苏美尔人大约在公元前3500年开始创制世界上最古老的图形文字系统。公元前3000年左右,图形开始简化,人们渐渐用同一图形表示相关联的意思,同声的词经常合用同一个字符,表意文字和谐音文字出现了。这种文字是用削成三角形尖头的芦苇杆写在湿软泥板上,落笔处较粗重,收笔处则纤细,呈尖劈状,故被称为“楔形文字”。公元前1894年,游牧的闪米特人占领了巴比伦城,建立了古巴比伦王国。在第六代国王汉谟拉比(17921750B.C.)的统治下,巴比伦王国的经济文化高度繁荣,成为后世所说的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代表古巴比伦文学最高成就的作品是史诗吉尔伽美什,它是现存世界上最古老的一部完整史诗,尽管刻写其定本的泥版被认定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但其中的某些神话传说却源于公元前3000年的苏美尔时代。三、希伯来文学塔纳赫(即希伯来圣经)是古代以色列民族创作的一部诗文总集,不但是犹太教的宗教经典,也是一部全面展示古代希伯来文化的百科全书式的巨著。基督教兴起后,将塔纳赫作为自己经典的一部分接受下来,称作旧约。古代希伯来文学的成就主要体现在塔纳赫中,从文学角度看,它那丰富多彩的样式,深刻、智慧的内容,崇高、庄严的旨趣和典雅、优美的语言足堪列入世界文学的宝库之中。其文学类别主要包括神话、传说、史诗、抒情诗、小说、戏剧、先知文学、智慧文学、启示文学等大的类别。四、古印度文学古代的印度是一片辽阔的地域,包括今天南亚次大陆的印度、巴基斯坦和孟加拉等地。印度文化发源于印度河流域,大约在公元前2000年,随着雅利安人中的一支从伏尔加河流域南迁到印度河流域,印度河文化逐渐与雅利安文化融合,形成独具特色的印度文化。古代印度文学通称为梵语文学,此外,亦有用其他语言记载的早期文献,如早期佛教文献多用与梵语接近的巴利文写成。从文学史的角度看,古代印度文学主要产生在两个重要时期吠陀时期和史诗时期。公元前2000年左右至公元前500年左右,是印度从原始公社解体到阶级社会形成的过渡时期,史称吠陀时期。在吠陀时代,重要的祭祀活动都由祭司主持,祭司们将古代流传下来的各种诗歌和自己的一些作品编订成吠陀本集,奉为圣典。吠陀本集是印度人最古老的宗教文献,共分为四种:梨俱吠陀、娑摩吠陀、夜柔吠陀和阿闼婆吠陀,其中最具文学价值的是梨俱吠陀和阿闼婆吠陀。婆罗门教由古老的吠陀教发展而来,最后形成的时间大约在公元前7世纪。婆罗门教以吠陀文献为经典,保留了吠陀教的多神崇拜,但有些观念有所改变。婆罗门祭司为了对“吠陀”进行阐释,写出了梵书、森林书和奥义书。公元前500年左右到公元400年左右,是印度文学史上的史诗时期。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是印度这一时期最重要的文学成就,也是古代印度奉献给世界的宝贵财富。稍晚于史诗出现的往世书流传至今的有18部,主要以诗体写成,夹杂部分散文体,其传说中的作者是毗耶婆(广博仙人)。往世书描绘了从鸿蒙开天,宇宙成形到诸神谱系、功绩和英雄传说等丰富的内容,颂扬为民除害降妖的神祇和英雄,实际上反映了广大民众在现实生活中的爱憎感情。佛教形成于公元前6世纪中叶,由释迦牟尼创立。针对婆罗门教的特权意识,佛教提出众生平等的思想,认为不需要祭司的引导和典礼仪式,每个人都可以靠自己的修行达到真理的彼岸。佛教经典常常采用通俗易懂的故事作为宣传手段,。这些故事设喻精妙,极富文学气息,著名的有本生经、所行经等,用巴利文写成。约产生于公元1世纪的寓言故事集五卷书是一部有世界影响的重要作品,除一个简短的楔子外,正文共包括绝交篇、结交篇、鸦枭篇、得而复失篇和轻举妄动篇五卷。公元4世纪初,旃多罗笈多一世建立起笈多王朝,国家政治统一,经济繁荣,梵语文学与佛教艺术均有发展。迦梨陀娑(约350472A.D.)是印度古代最著名的诗人和剧作家。抒情诗云使和诗剧沙恭达罗是他的代表作。五、古希腊文学古希腊在文化地理上主要指爱琴海地区,包括希腊半岛、爱琴海、爱奥尼亚海上诸岛,以及今天土耳其的西南海岸、意大利南部和西西里岛东部沿海地区。该地区的文明进程经历了这样几个阶段:爱琴文明或“克里特迈锡尼时代”(20001100B.C.)、“荷马时代”(1100900B.C.)、古风时代(800600B.C.)、古典时代(500400B.C.)、希腊化时代(400200B.C.)。公元前2000年左右,克里特就出现了最初的国家,每个城市国家都以王宫为中心形成。约在公元前16世纪,克诺索斯国的米诺斯王朝统一了全岛,迎来了爱琴文明的第一个繁荣期。公元前1450年左右,希腊文明的中心由克里特转移到希腊本土的迈锡尼。著名的特洛伊战争就发生在公元前11世纪迈锡尼文明末期,希腊人虽然取得了胜利,但也元气大伤,北方的多利亚人乘机南下,灭亡了迈锡尼文明。克里特迈锡尼文明时代为其后书面记载下来的希腊神话和史诗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荷马时代”,即是因描写特洛伊战争中英雄故事的“荷马史诗”在该时期开始产生、流传而得名。文字记载的希腊神话最早见于荷马史诗,其后,诗人赫西俄德(约公元前8世纪)的长诗神谱对宇宙的起源和神的谱系做了最早的描述,成为后来希腊神话作品的底本。希腊神话包括神的故事和英雄传说两大部分,前者以创世、诸神的产生、神的谱系、神的活动等为主要内容,而后者的主角则是半人半神的英雄。根据希腊神话,主神宙斯与其他诸神以高度组织化的形式共同居住在希腊北部的奥林匹斯山上,构成“奥林匹斯神话系统”,这是现实当中父权制社会的一个缩影。公元前8世纪末、7世纪初,希腊世界的氏族社会开始瓦解,阶级分化日趋尖锐。自耕农出身的著名诗人赫西俄德创作了叙事长诗工作与时日和神谱。工作与时日是流传下来最早的一首以现实生活为主要内容的长诗,共八百多行。随着氏族制度的进一步解体和个人意识的增强,适合抒发个人感情的抒情诗歌也繁荣起来。抒情诗起源于民间歌谣,根据伴奏乐器的不同,又分为琴歌、笛歌两大类。笛歌用双管笛伴奏,在内容上可以分为挽歌、战歌和情歌。琴歌用竖琴伴奏,在形式上分为独唱和合唱两种。著名的抒情诗人有提尔泰奥斯(7B.C.)、女诗人萨福(612?B.C.)、阿那克里翁(约570?B.C.)和品达罗斯(518442或438B.C.)等。萨福品达罗斯阿那克里翁其中,阿那克里翁的诗歌颂生活、爱情和大自然,清新、优美、形式完整,被后人称为“阿那克里翁体”。与此同时,希腊民间流传着许多以动物生活为主要内容的小寓言,相传为公元前6世纪时一个名叫伊索的被释奴隶所作,经后人收集改写为伊索寓言。从公元前8世纪开始至前6世纪,伴随着希腊的商业发展和殖民扩张,许多城邦如雨后春笋般在希腊大地上涌现出来,如雅典、底比斯、斯巴达等,这是一种规模有限、独立自治的共同体。希腊城邦制度的存在对希腊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城邦制度孕育出一系列影响深远的政治概念,如公民、公民团体、政治生活、政治家等等。“古典时期”是雅典民主政治高度发展的阶段,民主政治的发展和经济的繁荣,带来了希腊文学的繁荣,特别是戏剧艺术的高度成就。三大悲剧诗人埃斯库罗斯(约525456B.C.)、索福克勒斯(约496406B.C.)和欧里庇德斯(约485406B.C.),喜剧诗人阿里斯多芬(约446约385B.C.)均在此时创作出了杰出的戏剧作品。这一时期在文艺理论上也取得了较高的成就,最重要的作家是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柏拉图(427345B.C.)创立了“理念论”,成为西方客观唯心主义的始祖。他写有对话四十篇,理想国、斐德若篇、伊安篇、会饮篇等均是其中的名篇,涉及宗教、神话、政治、伦理、教育及各种文艺和美学问题,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文艺创作者和文艺理论家。公元前4世纪晚期,希腊化时代开始,希腊本土被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征服,随着亚历山大的东侵,希腊成为其建立的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庞大帝国的一部分,希腊文明与埃及、巴比伦、印度文明发生接触和交流,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就希腊而言,这一时期只有米南德(342291B.C.)的新喜剧和忒奥克里托斯(310250B.C.)的田园诗成就较高。古希腊文学是西方文学的开端,它开创了欧洲文学的叙事传统、抒情传统和人本主义传统,为后世西方文学提供了丰富的艺术表现手段。古希腊文学的魅力并没有因时代的变迁而消逝,正如马克思所说的那样,希腊的文学艺术“仍然能够给我们以艺术享受,而且就某方面说还是一种规范和高不可及的范本”。六、古罗马文学罗马文学是在继承和模仿希腊文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公元前3世纪中叶,随着国力的强大和经济的繁荣,罗马文学开始呈现出自己的特色。罗马作家、诗人卢修斯李维乌斯安得罗尼库斯,被称为“罗马文学之父”。早期罗马文学的主要成就是戏剧。罗马原来流行两种民间戏剧阿特拉笑剧和拟剧,后来接受了“希腊化”时期新喜剧的影响,在公元前3世纪末到2世纪中叶,出现了戏剧的繁荣,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家是普劳图斯和泰伦提乌斯。出身平民的普劳图斯(约254184B.C.),据说写过130部剧本,流传至今的有20部。他的喜剧大都根据希腊新喜剧改编,用希腊题材反映罗马人的生活。他利用滑稽可笑的情节,揭露出当时罗马上层阶级的生活腐化与道德败坏,以及妇女地位的卑下和婚姻的不自由,具有民主倾向,代表作有孪生兄弟等。获释奴隶出身的泰伦提乌斯(约190159B.C.)的六部喜剧都是根据希腊新喜剧改编的,结构严谨,语言精练,人物性格鲜明,代表作有婆母、两兄弟等。共和国末期,罗马文学在诗歌和散文方面,取得了较高成就,出现了散文家、演说家西塞罗(10643B.C.),诗人、哲学家卢克莱修(约9955B.C.)和抒情诗人卡图卢斯(约8754B.C.)等巨匠。西塞罗被人们称为“拉丁散文泰斗”,他不仅是著名的政治家和法学家,也是杰出的演说家和散文家。他的散文成就主要是书信和演说词,目前尚存的有书信900封、演说词58篇,其中著名的演说词有菲力匹克、驳安东尼等,流畅雄浑,文词丰富,句法严谨,极具说服力和鼓动力。屋大维非常重视文化对维护政权的作用,把当时著名作家聚集在自己周围,为政权服务,在他统治时期,罗马文学出现了所谓“黄金时代”,不仅诗歌达到了高峰,文艺理论也取得了新的成就。维吉尔(7019B.C.),是罗马最重要的诗人,一生创作了牧歌集、农事诗集、埃涅阿斯纪三部作品。长诗埃涅阿斯纪共12卷,近万行,是西方文学史上第一部文人史诗,影响深远。贺拉斯(658B.C.)是奥古斯都时期杰出的讽刺诗人和抒情诗人,也是一位有重要影响的文艺理论家。他在文艺理论著作诗艺中认为,诗的标准是形式与内容的和谐统一,诗的语言要符合人物的身份和处境,诗的意义在于“寓教于乐”。奥维德(4318B.C.)是奥古斯都时期第三个重要诗人,他的代表作变形记共有大小故事250篇,把古代希腊罗马的神话故事、英雄传说和一些历史人物汇在一起,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和高超的艺术技巧,把它们联系成一个整体。这部希腊罗马神话的总集,为后代的作家和艺术家提供了丰富的创作材料。贺拉斯奥维德从公元1世纪直到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罗马文学日趋衰落,比较有成就的是讽刺文学和小说。塞内加的悲剧、马尔提阿利斯和尤维纳利斯的讽刺诗、卢奇安(琉善)的讽刺散文对话、佩特罗尼乌斯的小说萨蒂利孔和阿普列尤斯的小说变形记(又名金驴记)是这一时期的著名文学作品。第二节 古印度两大史诗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约成书于公元前400年到公元后400年之间,是世界古代文学史上篇幅最长的史诗,在印度文学和文化传统中,摩诃婆罗多被称作“历史传说”或“第五吠陀”,罗摩衍那则被称为“最初的诗”。一、摩诃婆罗多“摩诃”意思是“伟大的”,“婆罗多”是印度古代王名,摩诃婆罗多的篇名,意为“伟大的婆罗多族的故事”。诗篇中提到史诗的作者是毗耶娑,意译为“广博仙人”。他也被认为是一些往世书的编著者,但目前还无法确定历史上实有其人。从公元前4世纪至公元4世纪,在这漫长的岁月中,摩诃婆罗多以口头方式创作和传诵,内容不断得到扩充,成书后依然长期以口传和抄本的形式存在,因此有许多不同的手写本流传下来,直到19世纪才出现印刷文本。摩诃婆罗多用梵文写成,全诗大约有十万颂。颂是一种印度诗体,每一颂有两行诗,每行十六个音,其长度相当于荷马史诗伊里亚特与奥德赛总和的八倍。摩诃婆罗多以列国纷争时代的印度社会为背景,叙述婆罗多族后裔俱卢族和般度族争夺王权的斗争,串联起诸如创世神话、帝王谱系、政治制度、宗教哲学、律法伦理和天文地理等丰富内容。摩诃婆罗多采用倒叙的手法,首先是歌人演唱原诗的内容,并插入“蛇祭缘起”作为楔子,然后正式开篇。史诗的中心故事大约只占全诗篇幅的一半,围绕着中心情节镶嵌进大量神话传说和寓言故事,汇集了印度古代相传的各种材料和各类知识,以高度的艺术概括力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面貌、时代矛盾以及各哲学派别的主张。史诗多次描绘了战争造成的巨大损失和人间惨剧,表达了对和平的渴望,对战争的谴责。然而战争不过是政治斗争的延续和暴力表现。从古代印度文化的角度来看,大战之所以爆发,是因为“正法”(“达磨”)遭到了破坏。“达磨”在古代印度文化中是一个具有丰富含义的词汇,古代印度人认为达磨是人世间最高的存在,真理就包含在达磨之中。在史诗中,它可以被理解为万事万物的内在准则,是每个人依据其社会地位所应具有的天职。摩诃婆罗多的叙事结构庞大而精巧,全诗共十八篇围绕着俱卢族与般度族争夺王位继承权的主干故事,插入了难以计数的神话故事、寓言传说、宗教教义以及哲学、政治、律法和伦理的议论。它既是一部伟大的英雄史诗,又是囊括人生社会的“百科全书”。二、罗摩衍那“罗摩衍那”的意思是“罗摩的漫游”或“罗摩传”,约有24000颂。史诗的作者被认为是跋弥,或称为伐尔弥吉,意译为蚁垤。有人说他是仙人或金翅鸟的儿子,还有人说他是一个语法学家。神的使者向他讲述了英雄罗摩的故事,于是蚁垤用优美流畅的诗句将其记录下来,由此诞生了史诗罗摩衍那。蚁垤生卒年代不详,传说他原出身于婆罗门家庭,曾一动不动地静坐修行数年,无数蚂蚁在他身上筑巢,他的身体竟成了蚂蚁窝,由此得到“蚁垤”之名。最早的部分估计写成于公元前3、4世纪,而最晚的部分大约写成在公元2世纪,全书形成的过程至少长达四、五百年。史诗以罗摩和妻子悉多悲欢离合的故事为主线,表现了古代印度宫廷内和列国之间的斗争,其间穿插着神话传说和各类故事,并以大量笔墨描绘了自然景色和战斗场面,情节曲折委婉,诗句优美精致。全诗包括童年篇、阿逾陀篇、森林篇、猴国篇、美妙篇、战斗篇和后篇共七个部分。罗摩衍那对于了解和认识史诗时代的古印度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特别是其中所反映出的正统伦理观念及其所遭遇到的挑战,真实而生动地折射出社会发展过程中新旧思想的矛盾和冲突。罗摩衍那不仅交代了复杂的情节,而且成功地塑造了不同类型、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罗摩衍那艺术上的成就,还特别体现在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上。罗摩衍那的语言生动流畅,充满丰富多彩的比喻,既有美感,又适合叙事抒情。罗摩衍那被印度人民称为“最初的诗”,在印度文学发展史上,起到了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第三节 古希腊史诗与戏剧一、荷马史诗(一)荷马的生平与创作荷马是公认的欧洲最早和最伟大的诗人。关于他确切的生卒年月,他的生平,甚至是否确有其人,由于时代久远,实际上已无从查考。关于荷马的出生时间,从来没有定论,但多数学者认为荷马生活在公元前10世纪到11世纪之间,也有人认为荷马生于公元前89世纪。最早记载荷马的著作是希罗多德的历史。他在书中认为,赫西奥德与荷马的时代同他的时代相距不会超过四百年,据此推断荷马大约生于公元前850年。荷马荷马和他的向导关于荷马出生地,有7个城市声称荷马是在它们那儿出生的。但是在士麦那、罗得岛、科罗风、萨拉密斯、喀俄斯、阿耳戈斯和雅典这7个城市中,多数学者倾向于认为他可能出生于喀俄斯或士麦那,是爱奥尼亚人。“荷马”的原意是指“人质”,并不是一个完整的希腊名字。一般认为,荷马是一位盲诗人,他对在民间流传的古代诗歌进行了加工整理,为后世留下了两部伟大的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由于年代久远和缺少可信的历史资料,早在希腊的古典时期和希腊化时期,人们就因为伊利亚特和奥德赛的不同风格而怀疑两部史诗非一人所作。这就产生了与荷马身份以及两部史诗的著作权有关的争论,如荷马究竟是谁,作者是一人还是多人,史诗是何时、何地所作等。(二)荷马史诗的基本内容两部史诗都以发生在公元前12世纪末的特洛亚战争为背景,前者叙述希腊人如何攻打特洛亚人的故事,后者叙述战后希腊英雄奥德修斯从海上漂流回家的传说。荷马史诗反映的时代始于公元前12世纪,止于公元前9世纪,共约400年的时间。由于这个时期很少有其它的文字资料流传下来,唯一的史料就是荷马史诗,所以这个时代也被称为荷马时代。奥德赛是在伊利亚特之后产生的,是后者的续篇。两部史诗都描写与特洛亚战争有关的人物和事件,但是伊利亚特反映的是特洛亚战争本身,而奥德赛反映的是征战特洛亚的英雄奥德修斯在战争结束后的回国经历,同时又通过对这个人物的叙述把史诗同特洛亚战争连接起来。特洛亚战争的起因与赫拉、雅典娜和阿佛洛狄忒三位女神争夺金苹果的希腊神话有关。爱神阿佛洛狄忒许诺帮助特洛亚王子帕里斯获得世界上最美的女人,于是帕里斯把金苹果判给了阿佛洛狄忒,但同时也因此得罪了另外两位女神,导致她们后来在特洛亚战争中帮助希腊人。赫克托尔阿喀琉斯帕里斯海伦奥德赛叙述的是希腊英雄奥德修斯战后回家的故事。奥德修斯是木马计的设计者,他在海上漂流了十年,经过了种种磨难,终于回到了自己的故乡。奥德赛叙述的故事有10年的时间跨度,但是史诗采用倒叙、顺叙和打破时间顺序前后穿插的方法,在叙述结构上表现出高度的艺术技巧。(三)荷马史诗的时代特征和生活形态荷马史诗是古代希腊从原始公社制向奴隶制过渡时期的艺术产物,极其广泛而生动地反映了这一时期希腊社会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艺术等方面的情况,成为我们了解古代希腊社会最直接和最珍贵的史料。19世纪后半叶,崇拜荷马和熟读荷马史诗的德国学者谢里曼(18221890),相信古代历史上的确存在有这场战争,来到小亚细亚海岸寻找特洛亚城的遗址。通过艰苦的努力,他发掘出这座在战争中被希腊人焚毁了古城遗址,创造了人类考古史上的奇迹。继谢里曼之后,英国考古学家伊文思根据荷马史诗的指引来到克里特岛,寻找荷马描写的历史遗迹。伊文思在克里特岛发现的米诺斯遗址,证明克里特文明是欧洲文明最早的源头。荷马史诗显示了当时军事民主制下的军事首领还没有变成现代意义上的国王和奴隶主,他们同样参加劳动。荷马史诗对古代希腊的生产力情况也有所反映。荷马史诗还描写了当时的文化生活。荷马史诗还描写了当时出现的贫民阶级。(四)荷马史诗中的人物形象荷马史诗中最重要的形象是英雄的形象。天神的形象在荷马史诗中占据着重要地位。荷马在史诗中描写了一系列远古时代优秀的妇女形象。荷马史诗中还描写了一群奴隶的典型。宙斯赫拉阿波罗波塞冬二、希腊戏剧(一)希腊戏剧的起源及艺术特征古希腊戏剧主要包括三类,即悲剧、喜剧以及作为演出余兴的萨提儿剧等。其产生与葡萄等农作物收获季节宗教祭祀歌舞聚会的关系密切。大约在公元前世纪,“悲剧”一词开始在雅典用来指称在戏剧节上表现不幸和苦难的戏剧。悲剧同对酒神的祭祀仪式联系在一起。在祭祀酒神的活动中,参加祭祀的人身披羊皮装扮成酒神的随从萨提儿(半人半兽的森林之神),组成颂神的合唱队。由于萨提尔的半人半羊形象,因此悲剧最初就同山羊有关。“Tragos”一词是山羊的意思,“Tragikoschoros”指的则是山羊合唱队,而“悲剧”(Tragoidia)一词最初的意义就是山羊之歌。从公元前6世纪开始,山羊合唱队开始向戏剧发展。在公元前6世纪中叶,据说希腊的悲剧演员忒斯庇斯(Thespis,thespian,在现代用语中意为悲剧演员)为了让跳舞的人歇息,改变了娱乐的方式。他最早将主要演员从合唱队里分离出来,从而建立起个人表演的概念。他同合唱队之间的相互问答演变成对话,从而构成了戏剧的基本元素。公元前5世纪,埃斯库罗斯增加了第2个演员,后来索福克勒斯又增加了第3个演员。“演员”一词的希腊文是许波克里忒斯(Hypocrites),原意是“答话人”。诗人实际上就是演员。诗人需要有人来对自己的提问作出回答,从而把自己的独白变成对话。这时合唱队在戏剧中的作用就充分显示出来。希腊悲剧都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即开场、入场、插曲、退场。在埃斯库罗斯的悲剧里,剧场的道具也逐渐发展起来,已经开始使用剧场装饰、面具、高低靴、飞行装置、雷声装置和其它器械。演出的场所也有了发展。悲剧是在酒神祭祀仪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描写荷马史诗中的神话和英雄传说的题材,丰富了悲剧的表现主题。希腊悲剧具有高度的时代意义,剧场成为民众发表政治见解的场所。它通过神话和英雄传说反映当时的社会现实,表现英雄人物的斗争,因此多方面的主题在悲剧中得到表现。“喜剧”一词在希腊文里叫做kmida,由kmos(狂欢游行)或km(乡村)同id(歌唱)组合而成,意为狂欢歌舞剧。喜剧从祭祀酒神狄俄倪索斯的狂欢演变而来。古代希腊收获葡萄时节,农民化装为鸟兽,载歌载舞,狂欢游行,称之为Komos。古希腊喜剧的发展经历了旧喜剧、中期喜剧和新喜剧3个阶段。旧喜剧大约从公元前487年的喜剧竞赛开始,大约持续到公元前430年为止。从公元前404年至公元前338年,是中期喜剧阶段。从公元前338年至公元前290年,属于新喜剧阶段。新喜剧作家有70多人的名字流传下来,但是只有米南德有作品留传下来。米南德(342292B.C.)于公元前322年首次参加喜剧比赛,共写有105出喜剧,得过8次奖,但只有两出完整的喜剧流传下来,即1958年发现的恨世者和萨摩斯女子。另外他还有一些流传下来的喜剧片断,如公断、剪发等。米南德希腊最著名的喜剧作家是阿里斯托芬(448385B.C.),共写作喜剧44部,但只有11部流传下来。主要有阿卡奈人、鸟、骑士、和平、财神、马蜂、蛙等。阿里斯托芬对后世喜剧作家有很大影响。恩格斯称之为“喜剧之父”,赞扬他是一个“有强烈倾向的诗人”。阿里斯托芬阿卡奈人(二)埃斯库罗斯埃斯库罗斯(525456B.C.)是古希腊阿提卡半岛埃琉西斯地区人,出生于古老的世袭贵族家庭。公元前484年参加戏剧比赛并首次获奖。公元前476年,埃斯库罗斯在色雷斯参战,后来写有反映这次战争的作品吕枯耳戈斯三部曲和波斯人。公元前470年,他出使西西里并在那儿写作了埃特那妇女。公元前468年,他在比赛中被索福克勒斯击败,再次来到西西里,并于公元前456年逝世。埃斯库罗斯是古希腊悲剧的真正创始者,恩格斯称他为“悲剧之父”和“有强烈倾向的诗人”。埃斯库罗斯写有悲剧90部左右,但流传下来的只有7部:乞援人、波斯人、七将攻忒拜、三部曲普罗米修斯及俄瑞斯忒斯。普罗米修斯是埃斯库罗斯最重要的悲剧之一,但是被释放的普罗米修斯和带火的普罗米修斯已经失传,只有被缚的普罗米修斯被保存下来。此剧主题崇高深刻,哲理蕴涵深厚,战斗激情昂扬。三部曲俄瑞斯忒斯是埃斯库罗斯所取得的最伟大的成就,也是希腊悲剧中最成功的作品之一。悲剧分阿伽门农、奠酒人和报仇神三部。阿伽门农叙述阿伽门农在特洛亚战后回到家中被其妻及奸夫谋害的经过,奠酒人叙述俄瑞斯忒斯为报父仇而杀母的故事,报仇神叙述俄瑞斯忒斯被复仇女神紧追不舍,于是按照神谕来到雅典向雅典娜求救,最终被判无罪。俄瑞斯忒斯的悲剧冲突是古代社会从母权制过渡到父权制时代初期两种制度发生矛盾冲突的反映。俄瑞斯忒斯以其伟大的悲剧力量表现出埃斯库罗斯的悲剧美学特征。它是一部崇高而壮丽的悲剧,场面庄严,情节紧张,在一阵阵呻吟叹息和由竖琴伴奏的唱曲中,观众的心受到了强烈的震动。悲剧的结构宏伟,超凡绝俗,显露出英雄的古风。剧中的人物形象鲜明生动,给人以强烈深刻的印象。(三)索福克勒斯索福克勒斯(496406B.C.)是雅典奴隶主民主政治繁荣时期的悲剧作家,被誉为“戏剧艺术的荷马”。公元前468年,索福克勒斯28岁时第一次参加戏剧比赛并获奖,一生共获奖24次。在60年的创作活动中,他共写作130部悲剧,但只有7部悲剧完整地流传下来,它们是埃阿斯、安提戈涅、俄狄浦斯王、厄勒克特拉、特刺客斯少女、菲罗克忒忒斯和俄狄浦斯在科罗诺斯。其中最重要的悲剧是俄狄浦斯王。俄狄浦斯王叙述了一个杀父娶母的骇人听闻的故事,在希腊悲剧中占据着特殊的位置。从表面上看,俄狄浦斯王写的是人的意志与命运的冲突,然而本质上反映的却是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伦理道德观念上的矛盾冲突,以及社会新秩序在逐步确立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系列问题。俄狄浦斯王在本质上只是一出伦理惨剧,源于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伦理禁忌和俄狄浦斯不断强化的伦理意识。俄狄浦斯的悲剧是人类在伦理道德建设进程中付出的惨痛代价,反映了古代希腊人伦理观念的演变过程。(四)欧里庇得斯欧里庇得斯(480406B.C.)出生于阿提卡东部的佛吕亚城,父亲出身中产阶级,是一个拥有土地的贵族。欧里庇得斯很早就醉心于哲学,深受当时进步思潮的影响,被称为“剧场里的哲学家”。他18岁开始创作,直到公元前445年才有机会参加戏剧比赛,但遭到失败。在他50年的戏剧生涯中,共写了92个戏,但仅有17个悲剧和一个萨提洛斯剧完整地流传下来。欧里庇得斯通过古代的神话题材影射现实社会,通过家庭矛盾表现社会冲突,探索有关妇女的重大问题。欧里庇得斯悲剧中流露出浓厚的女权意识,是妇女权利的坚定维护者。欧里庇得斯最著名的悲剧是美狄亚,西方早期典型的“社会问题剧”之一。这出悲剧取材于伊阿宋夺取金羊毛的神话。在这出悲剧里,美狄亚为了复仇谋害了无辜的新娘并亲手杀害了自己的两个孩子。她复仇的原因是自己的权利遭到损害,复仇的目的是要让伊阿宋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和受到惩罚。人们在对她的不幸遭遇表示同情时,往往不能宽恕她杀害亲生儿子的罪行。但是,她杀子的动机是出于复仇,而复仇方式和所能达到的效果却建立在她所处时代的伦理观念的基础上。如果站在父权制伦理立场上,我们就容易理解美狄亚杀子复仇的行为了。美狄亚是古代希腊社会中最早的知识妇女的典型。由于她具有丰富的知识,因此她就比其他任何妇女显得更有力量,给当时的男权统治造成威胁,让当时的统治者克瑞翁感到害怕。这出悲剧和欧里庇得斯的其它悲剧一起加强了有关妇女权利问题的主题。这出悲剧在艺术上的最大特点是加强了情感和心理的描写。在古代希腊文学中,欧里庇得斯是最杰出的心理描写艺术大师。他对美狄亚杀害儿子时表现出来的复杂情感进行的细腻真实的描述,是古代希腊文学中心理描写的最出色范例之一。第四节 古罗马诗歌与戏剧一、诗歌(一)诗歌概述古罗马文学通常以罗马共和国中期即兴盛时期(265133B.C.)的文学为“开端”,至公元5世纪后期西罗马帝国灭亡期间的文学为“终止”。罗马的第一位诗人是李维乌斯安德罗尼库斯(284204B.C.)。根据古代文献记载,安德罗尼库斯改编和翻译了很多剧本如阿基琉斯、埃吉斯托斯、安德罗墨达等,但是所有的戏剧都没有流传下来。他用罗马诗歌的文体第一次把奥德赛翻译成拉丁文。第二次布匿战争以后,最重要的罗马诗人是恩尼乌斯(约239169B.C.),贺拉斯称他是第二个荷马。他同安德罗尼库斯一样,不仅向罗马人介绍希腊文学和哲学,而且还创作有诗歌和戏剧作品,为罗马诗歌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他的戏剧创作主要是改编欧里庇得斯的作品,诗歌创作是用拉丁抑扬六韵步写成的18卷编年史,现仅存600多行残诗。恩尼乌斯之后,罗马重要的诗人是奈维乌斯(约264149B.C.)。他的诗歌创作主要是史诗布匿战纪。这部史诗对维吉尔创作埃涅阿斯纪影响很大,但现已失传。他还写有戏剧罗慕洛和克拉斯提狄乌姆。从公元前1世纪开始,一群年轻的罗马诗人如瓦列里乌斯加图、盖尤斯利基尼乌斯卡尔伍斯、瓦列里乌斯卡图卢斯、盖尤斯赫尔维乌斯泰纳等,先后以新的诗歌风貌出现在罗马诗坛里。在这群年轻的抒情诗人中间,最重要的是卡图卢斯。他出生于一个富有的骑士家庭,是一个富有创造性的诗人,虽然他用亚历山大里亚体写作的一些诗充满了学究气,但是他的抒情诗感情真挚、纯朴自然。在奥古斯都时期,罗马出现了以表现爱情主题为主要特点的哀歌,代表诗人有伽卢斯、提布卢斯、普尔佩提乌斯。公元初,以日耳曼尼库斯为代表的教诲诗和以费德鲁斯为代表的寓言诗也很有影响。到了罗马帝国晚期,诗歌创作开始脱离社会生活,追求奇特的诗歌形式,除了涅墨西安和奥索尼乌斯而外,诗歌成就不大。总体而言,在古代罗马文学中,罗马诗歌在奥古斯都时代获得了高度繁荣,取得的成就最大,出现了维吉尔、贺拉斯和奥维德三大诗人。贺拉斯(658B.C.)是奥古斯都时期最主要的讽刺诗人、抒情诗人和文艺批评家。早期作品有长短句1卷17首,闲谈集(又称讽刺诗集)2卷18首,贺拉斯最重要的作品是他在后期创作的歌集(又称颂歌集)。歌集共分4卷,有诗100余首,另有诗简2卷。歌集是一部抒情诗集,主要描写宴饮、恋爱、娱乐和友谊。他在诗艺中第一次提出“寓教于乐”的思想,深刻影响了后世的文学创作。奥古斯都时期第三个重要诗人是奥维德(43B.C.18A.D.)。早年以写作爱情诗为主,诗歌风格纤巧,内容轻佻,反映了奴隶主贵族社会当时的淫侈风气和糜烂生活。他中年创作有岁时记和变形记两部诗篇,晚年创作有哀歌、黑海零简、鸩毒等诗。变形记是奥维德最优秀的作品。全诗从天地的开创、四大时代、洪水的传说一直写到当代罗马。既写了神的故事、男女英雄的故事,也写了历史人物的事迹。诗人按照时代顺序采用故事套故事、人物轮流讲故事、对话和利用器物叙述故事等方法,把所有的故事串连在一起,形成完整的线索和结构。变形记对文学的贡献在于诗人把古代的神话传说汇集在一起,用崭新的叙事观点和技巧使古老的故事获得了新的生命。(二)维吉尔在奥古斯都时代的诗人中,最伟大的诗人是维吉尔(7019B.C.)。维吉尔是罗马成就最大的诗人,创作有3部作品:牧歌、农事诗和埃涅阿斯纪。维吉尔的诗把凯撒和屋大维的统治理想化,反对战争,歌颂和平,受到屋大维以及当时的统治者的保护,其地位相当于后来的宫庭诗人。维吉尔最初在希腊田园诗的影响下写作牧歌。他的牧歌是一组田园抒情诗,共有10首,其中包括有爱情诗、哀歌、哲理诗、酬友诗等。作者在诗中描写田野自然景色,歌颂农村生活的纯朴和恬静。农事诗是当时的麦凯纳斯委托维吉尔写作的教谕诗,共分4卷,每卷500余行。第1卷写种谷,第2卷写栽种葡萄和林业,第3卷写畜牧,第4卷写养蜂。维吉尔在这部作品上花费了10年时间,广泛使用了有关农业、科学和艺术的文献资料,对当时凋敝的农业恢复繁荣发挥了重要作用。维吉尔最伟大的作品是他的12卷史诗埃涅阿斯纪。诗人用了11年的时间写作这部史诗,在他51岁去世时只完成了初稿。他在遗嘱中要求烧毁手稿,但是屋大维下令把这部史诗保存下来。屋大维。史诗以有关特洛亚战争的传说为基础,叙述特洛亚王子埃涅阿斯前往意大利建国的故事。诗人创作史诗的目的在于歌颂奥古斯都家族,把奥古斯都的统治说成是神的意志,并以此表达罗马人民的民族自豪感,宣扬爱国主义思想。埃涅阿斯纪具有鲜明的政治倾向,即记叙奥古斯都家族的天神血统,颂扬奥古斯都家族的建国功勋,肯定奥古斯都的统治是神的意志,并展望在奥古斯都统治下意大利的美好未来,在主题、结构、情节、语言等方面,都摹仿了荷马史诗。埃涅阿斯纪虽然深受荷马史诗的影响,但它不是荷马史诗的摹本,而是在罗马文学全盛时期由罗马的文学巨匠写成的第一部文人史诗,在许多方面同荷马史诗有本质的不同。维吉尔被公认为最有才华的罗马古典诗人之一。但丁把维吉尔当作自己的导师,认为他最有智慧,最了解人类,在神曲里让他做自己游历地狱和炼狱的向导。维吉尔对后来欧洲的文艺复兴和古典主义时期的文学创作产生了很大影响。二、戏剧(一)戏剧概述古罗马戏剧起源于远古时期在丰收季节对农神萨图尔努斯的祭祀。罗马最早的戏剧是阿特拉笑剧。阿特拉笑剧类似希腊的滑稽剧,由4个戴假面具的主要演员构成。4个演员大多由城市的手工业者扮演,可以在各种不同的场合扮演不同的角色。在公元前1世纪,阿特拉笑剧脱离了即兴表演的形式,有了演出的脚本,开始在严肃的悲剧之后演出,对观众的情绪起调节作用。阿特拉笑剧除了一些片断而外,没有完整的戏剧留传下来。罗马戏剧主要是通过翻译和改编希腊戏剧发展起来的。公元前240年,在罗马举行的戏剧演出中上演了希腊人李维乌斯安德罗尼库斯根据希腊戏剧翻译和改编的剧本,从而使罗马有了正式的戏剧演出。披衫剧始于安得罗尼库斯对希腊喜剧的改编,是对希腊新喜剧的模仿和移植,因演员表演时身披一块代表希腊演员身穿长袍的披肩而得名。泰伦斯(约190159B.C.)一共留存下来6部喜剧,其中大多数是在米南德的喜剧的基础上改编的,主要有福尔弥昂、两兄弟、婆母等。泰伦斯的喜剧保留和发展了新喜剧的基本特征,剧情比较严肃,语言纯洁优雅。喜剧的结构严密,人物的性格鲜明,代表着古罗马喜剧发展的新阶段和新水平。公元前世纪后半期,披衫剧被长袍剧取代。长袍剧因演员身着罗马长袍而得名。长袍是普通罗马人穿的服装,这表明罗马戏剧在主题、题材、人物等方面发生了变化,注意到反映意大利下层自由民的生活。罗马戏剧以喜剧成就最高,但是悲剧也有一定的发展。悲剧几乎同时和罗马喜剧出现戏剧舞台上,不过影响不及喜剧。在罗马的帝国时期,最著名的悲剧作家是塞内加。在塞内加之后,罗马戏剧无论喜剧还是悲剧,很快就衰落下去了。塞内加(约4B.C.65A.D.)对罗马文学的贡献主要在于悲剧写作,除他而外,没有其他作家有悲剧留传下来。他的悲剧在形式上模仿希腊的悲剧,从希腊神话中选取悲剧题材,影射罗马的社会现实,反映当时贵族反对派对罗马皇帝的暴虐和专制的不满情绪。他的悲剧没有复杂的悲剧性矛盾冲突,但是剧中充满了凶杀、出卖、复仇、鬼魂、巫术等,渲染了浓烈的恐怖和悲惨气氛。主人公注定要遭受磨难和毁灭的命运,基本上都是类型化的典型,性格在行动中缺少发展变化。塞内加在艺术上影响了17世纪的新古典主义,如“三一律”的戏剧结构。塞内加一共留下来8个悲剧,主要有美狄亚、阿伽门农、俄狄浦斯、特洛亚妇女等。(二)普劳图斯普劳图斯(约254184B.C.)是罗马著名喜剧作家。他重要的喜剧有:孪生兄弟、喜欢吹牛的军人、凶宅、一坛黄金等。普劳图斯同他以前的剧作家一样,主要根据希腊的新喜剧进行改编。普劳图斯的喜剧以城市平民为观众群,在思想感情上表现出民主倾向。他的喜剧在希腊社会背景中描写雅典的普通市民、商人和农民的日常生活,同时还加入了罗马人的生活细节,从而借助希腊的喜剧反映罗马的社会现实。凶宅是普劳图斯的优秀喜剧之一,是在新喜剧作家菲勒蒙喜剧的基础上改编的。普劳图斯对后世影响最大的作品是他根据米南德的新喜剧改编的一坛黄金。普劳图斯的嘲讽的艺术风格、内心独白的表现手法、幽默有趣的语言文字深刻影响了后世欧洲的戏剧文学。
收藏
编号:67238707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162.95MB
格式:ZIP
上传时间:2022-03-30
30
积分
- 关 键 词:
-
外国文学史第二版(上)
工程
外国
文学史
第二
全套
PPT
课件
- 资源描述:
-
马工程《外国文学史第二版(上)》全套PPT课件,外国文学史第二版(上),工程,外国,文学史,第二,全套,PPT,课件
展开阅读全文
-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装配图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