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脊轩志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69861420 上传时间:2022-04-0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4.5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项脊轩志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项脊轩志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项脊轩志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资源描述:

《项脊轩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项脊轩志(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项 脊 轩 志》教案 许桂盛 教学目的:1.体味文章入情的语言,提高鉴赏能力。 2.学习作者选取生活小事、平凡场景,表现人物、表达情感的写法。 教学重点:品味语言,与文本、作者对话,感受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理解作者思想感情,体会作品的艺术魅力。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教时 一、导入新课。 1.释题 项脊:①地名,作者先祖曾住昆山县项脊泾,为了怀祖。 ②言屋小,在项与脊之间。 轩:书房。 志:记。 2.作者介绍 桥 梁 上承唐宋八大家,下启清朝桐城派。文章风格朴实,感情真挚,被誉为“明文第

2、一”,当时人称他为“今之欧阳修”,家事杂记,情真意切,细节真实生动,语言朴素流畅,呈现诗一般意境。 二、教师范读课文。 三、学生阅读课文,思考:写了何物、何人,表达了什么情感? 四、师生讨论归纳主要内容:一间老屋、二种情感、三世变迁、四个女人。 五、师生讨论赏析。 (一)一间老屋 (明确)开头极言项脊轩的狭小,作者并未用诸多辞藻来形容,而是以朴素的叙述,短短两句就准确而清晰地把项脊轩那斗室蜗居的轮廓勾勒出来了。 接着作者选择雨天的特写镜头,生动揭示老屋破旧的特征。 又用“每移案”的细节,简洁地勾画了当时狼狈不堪的情状,还写了老屋的阴暗。 (小结)一开头渗透作者的主观情感,有一

3、种惨清的气氛,可是作者接下去却没有马上抒写他感伤的情怀,而却从“悲”的反面“喜”来着笔。 (提示)“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室不在大,有书则行”,老屋修葺之后,一改景观,作者便在这既不宽敞也不完美的世界里自我欣赏、自我陶醉起来。 (二)两种情感(重点)之一“喜” 1.学生列出写的意象。人、鸟、月、树、风。 2.师生用成语概括作者的心情。(--自-)悠闲自得、怡然自乐、情不自禁、喜不自胜、沾沾自喜、洋洋自得。 3.师生用学过的课文体味作者的心情。 《荷塘月色》“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什么都可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 《陋室铭》“苔痕上阶绿,——无案头之劳形。”

4、 4.师生讨论赏析“三五之夜”“月照桂树影珊珊”清静幽美的水墨画。 作者的描写把人引进了月白风清的美妙境界,他既把桂花树在溶溶月色中,在轻风吹拂下摇曳多姿的影像逼真地描摹出来,又抒写了作者内心得意、喜悦之情,渲染了一种恬静清幽的氛围。 联系《荷塘月色》体会:“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像是画在荷叶上。” 5.小结。仿陶渊明诗。读书南阁下,借书满书架。竹木荫后檐,兰桂罗堂前。万籁发细声,小鸟食庭阶。偃仰且啸歌,悠然见桂影。此轩有真意,欲抒已忘言。 余居于此,多可喜。 六、总结。作者的精神世界与“方丈之室”的项脊轩,恰好都是一个“狭小的

5、天地”,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互相融合,造成一种艺术的气氛与意境,将作者那自得其乐的喜悦之情,表现得非常真实而自然。但是作者的着意处却并不在此,写“喜”是为了映带下文,更好地写“悲”。 七、布置作业。思考:写四个女人的方法与情感。 第二教时 一、同学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二、同学概括三世变迁。 (明确)前三句是用特写镜头环境描写,鸡狗与第一节比较,后三句概括历史变迁。语言极为生动平易,又极简明扼要,寥寥数笔,家族破败分裂局面历历如画,甚至那嘈杂紊乱的气氛也传达了出来,情融于其中,痛惜家的破败。 三、师生重点赏析写四个女人的方法与情感。(情感之二“悲”) 1

6、.紧扣课文词句讨论赏析。 “家有老妪——妪亦泣” ——用细节、对话描写,写作者对至亲骨肉刻骨铭心的哀思。 可用《烛光里的妈妈》《懂你》歌词体味。 “余自束发——用之” ——用细节、场面描写,写祖母看望和勉励孙儿的感人场面。 “吾儿——女郎也” ——用亲切诙谐的语言,生动贴切地表现了祖母对孙儿的疼爱与关怀。 临去“以手阖门——可待乎” ——一个轻轻地关门动作,几句喃喃自语,更细致入微地表露了祖母的激动、喜悦和对孙儿的亲切关怀、殷切期望。 可联系同学、老师父母关怀子女的生活细节体味。 “持一象笏至” ——再三叮咛,激励孙儿为改变“读书久不效”的家庭景观而奋发向上。 (小结

7、)祖母的动作、语言都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生活气息十分浓厚。作者就是抓住这些看似平常实则感人肺腑的细节、语言、动作、场面,运用传神之笔,用委婉动人的语言,使祖母的音容笑貌、举止神态,甚至复杂的心理活动,全部跃然纸上。 “瞻顾遗迹——不自禁” ——往事连连,历历在目,往事、眼泪一起涌上眼帘,作者把悲恸之情注入遗迹之中,借助遗迹夹叙夹议,让感情的潮水放纵奔流。 2.联系古诗词,赏析作者对妻子的怀念之情。 (明确)忆往昔,妻子从余问古事,凭几学书,述诸小妹语,亲栽枇杷树,情绵绵,意切切;看如今,室坏妻亡,树在人死,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聚也依依,离也依依,面对阁子楼枇杷树,往事不堪回首明月中。 “阁楼庭树今犹在,只是妻离去,问我凄清有几许,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四、总结写作特点。 1.抒情。借景抒情,即景抒情,情景交融;即事抒情,事事见情,如歌如泣。 2.细节描写。生活中典型的细节,场面、语言、动作、心理,形、神、情皆备。 五、布置作文。写一篇记人的散文。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相关资源

更多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