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变速箱设计开题报告

上传人:泽*** 文档编号:74950570 上传时间:2022-04-14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49.15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汽车变速箱设计开题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汽车变速箱设计开题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汽车变速箱设计开题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资源描述:

《汽车变速箱设计开题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汽车变速箱设计开题报告(1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淮阴工学院 毕业设计 (论文 )开题报告 学生姓名: 学号: 专业: 设计 (论文 )题目 : 指导教师 : 2014 年 12 月 17 日 毕业设计(论 文)开 题报告 1.结合毕业设计(论文)课题情况,根据所查阅的文献资料,每人 撰写 2000

2、字左右的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 一、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货车作为一种常用的商用车,已在现代的社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人们的衣食住行的便利,都有货车运输方面的功劳。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更需要货车的运输,货车已成为一个国家乃至整个世界不可缺少的一样运输工具。 中国汽车变速器市场正处于高速发展期。 2007 年中国汽车销售 879.15 万辆, 2008 年汽车产销量将突破 900 万, 2010 年汽车销售规模将达到 1263 万辆。在汽车行业市场 规模高速增长的情况下, 中国变速器行业面临着重大机遇。 2006 年我国汽车变速器市场 规模达

3、300 亿元人民币,并且以每年超过 20%的速度增长,预计 2010 年有望达到 600 亿元。依靠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已形成年产销汽车变速器 100 万台、齿轮 5000 万只和汽车锻件 10 万吨的综合生产能力。汽车变速器产品在 4 档~16 档市场领域实现了全方位覆盖,广泛匹配于输入扭矩 300—3000 牛米、载重量 2 吨~60 吨之间的重型车、大客车、中轻型卡车、工程用车和低速货车等各种车型,被国内 50 多家主机厂的上千种车型选为定点配套产品。法士特变速器在国内 8 吨以上重型汽车配套市场占有率 78%,15吨以上配套市场占有率超过 90%,重型变速器产销量世界第一

4、。 随着我国汽车行业的迅猛发展,人们对汽车的需求也越来越高。人们在购车时大多只注重的是发动机的性能,而且这似乎已成为了衡量汽车品质优劣的一个标准,因为它是动力的缔造者。但是,却不能忽略掌控速度快慢的变速器。变速器作为汽车传动系统 的重要组成部分 , 其技术的发展 , 是衡量汽车技术水平的一项重要依据。 由于变速器在汽车结构中具有着重要的作用, 因此变速器结构的改进对汽车行业的发展与进步具有着深远的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来自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统计数据显示,在国产自动挡乘用车中, 80%左右搭载的是进口自动变速器,而剩下的 20%也主要来自外资控股的合资企业,凭借对中

5、国市场的垄断,跨国公司从中国获取了惊人的超额利润,他们的自动变速器产品在中国的售价是 其本国售价的三倍,近几年的进口数字显示,每年仅自动变速器的进口额就高达 100 亿 毕业设计(论 文)开 题报告 元以上。更为严重的是,跨国公司还对中资企业自动变速器进口实行严格的配额限制, 以此来保持本国汽车产业的整体竞争优势, 使得中国一些整车企业不得不因此放弃自动 挡汽车的生产。同时也导致我国很多自主车型在自动变速器匹配上缺乏合作伙伴,汽车 自动变速器已经成为制约我国汽车工业发展的瓶颈。 面对时下的情况,我们也并不是没做出努力,全球知名咨询公司 HI

6、S 环球透视公司 数据显示,截至 2009 年,我国自主品牌整车自动变速器的配装率仍保持在 10%左右,相 比前几年没有明显提升。但 HIS 预测,从 2010 年开始,自主品牌整车自动变速器配装 率将逐年提升, 到 2015 年达到 30%左右。同时,中国乘用车市场自动变速器的份额将增 加至 47%。 可是面对巨大的市场空间,外资也虎视眈眈,外资自动变速器企业纷纷开始在华布局,包括日本加特可、本田、意大利马瑞利等国际知名企业,都先后在中国成立合资或 独资公司,实现自动变速器的本土化生产。 2010 年 5 月,大众 DSG(双离合器变速器 ) 也在大连工厂

7、正式投产。 专家认为,外资变速器企业加快在华本土化生产的脚步,并不能改变未来几年,我国变速器进口值增长或保持在高位的现状,市场发展很快,本土生产的自动变速器和进口自动变速器的比重会发生变化,但变速器进口额还会增加。 “自动变速器开发难度大, 已经成为我国汽车在动力总成系统开发中的一块顽固的阵地,外资企业对国内企业的技术封锁很严厉 , 进口自动变速器价格高,以成本优势参 与市场竞争的自主品牌整车企业难以负担,因此很多自主品牌车型仍以手动挡为主 , 核心技术的缺失使我国自主自动变速器生产基本处于一片空白, 对进口自动变速器形不成任何竞争压力,这使外资企业在产业布局时有更大的选择空

8、间,他们可以放缓本土化生 产的步伐,在保护核心技术的同时,保持高额利润。”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原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主任顾问张书林说。 纵览国外各大汽车市场,据权威统计表明,日本和北美市场自动变速器的普及率较 高;在欧洲自动变速器的普及率相对低些,北美市场由于 AT 自动变速器的技术实力较强,生产能力较大,随着多档位 AT 变速器的开发,其性能完全可以与 CVT变速器抗衡,同时其传递扭矩的能力还要好于 CVT变速器。因此,在北美的汽车厂家,为了利用现有AT自动变速器的生产资源,其仍在大力发展 AT变速器(现已开发 8AT变速器),而在CVT变速器的开发投入工

9、作较少,在 AMT变速器的投入就更少了。 毕业设计(论 文)开 题报告 日本自动变速器市场仍然是传统的 AT 自动变速器占主导地位。但是,受燃油供给 的限制,其加大了开发 CVT自动变速器的力度,已经开发出能够传递 350N.m的 CVT变 速器;同时日产公司还开发出滚轮转盘式 CVT。CVT变速器由于存在自身结构的缺点, 所以传递的扭炬容量受到限制,进而制约了 CVT变速器的应用。但是,随着其技术的不 断完善和发展,其前景是非常乐观的。在开发 CVT变速器的同时,日本各公司也在研究 多档位 AT 变速器(如 7AT),以延续现有的 AT变速器

10、生产线的寿命。 AMT变速器在日 本发展较缓慢,没有投入太多的研发力量具体比例见表一 表一 国外自动变速器普及率统计 自动变速器中的比例 北美市场 日本市场 欧洲市场 AT 自动变速器普及率 87% 78% 20% CVT自动变速器普及率 2. 5% 9% 1. 25% AMT自动变速器普及率 0. 8% 0 . 1% 1. 5% 欧洲自动变速器市场受驾乘习惯与汽车燃油供给的影响, 手动机械式变速器仍占据变速器的主导地位。据最新调查,欧洲 AMT 变速器发展较快,但是受 AMT 变速器性 能的限制(换档时动力中断),其正在加紧开发双离合器自动变

11、速器( DCT ),并且已经应用到批产车型中,如奥迪、宝马 7 等车型。 三、应用软件介绍 Pro/Engineer 操作软件是美国参数技术公司 ( PTC)旗下的 CAD/CAM/CAE 一体化的三维软件。 Pro/Engineer 软件以参数化著称,是参数化技术的最早应用者,在目前的三 维造型软件领域中占有着重要地位。 Pro/Engineer 作为当今世界机械 CAD/CAE/CAM 领 域的新标准而得到业界的认可和推广,是现今主流的 CAD/CAM/CAE 软件之一,特别 是在国内产品设计领域占据重要位置。 Pro/E 第一个提出了参数化设计的概念,

12、并且采用了单一数据库来解决特征的相关 性问题。另外,它采用模块化方式,用户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进行选择,而不必安装所 有模块。 Pro/E 的基于特征方式,能够将设计至生产全过程集成到一起,实现并行工程 设计。它不但可以应用于工作站,而且也可以应用到单机上。 Pro/E 采用了模块方式,可以分别进行草图绘制、零件制作、装配设计、钣金设计、 加工处理等,保证用户可以按照自己的需要进行选择使用。 1.参数化设计 毕业设计(论 文)开 题报告 相对于产品而言,我们可以把它看成几何模型,而无论多么复杂的几何模型,都可 以分解成有限数量的构

13、成特征,而每一种构成特征,都可以用有限的参数完全约束,这 就是参数化的基本概念。 2. 基于特征建模 Pro/E 是基于特征的实体模型化系统,工程设计人员采用具有智能特性的基于特征 的功能去生成模型,如腔、壳、倒角及圆角,您可以随意勾画草图,轻易改变模型。这 一功能特性给工程设计者提供了在设计上从未有过的简易和灵活。 3. 单一数据库(全相关) Pro/Engineer 是建立在统一基层上的数据库上, 不像一些传统的 CAD/CAM系统建立 在多个数据库上。所谓单一数据库,就是工程中的资料全部来自一个库,使得每一个独 立用户在为一件产品造型

14、而工作,不管他是哪一个部门的。换言之,在整个设计过程的 任何一处发生改动,亦可以前后反应在整个设计过程的相关环节上。例如,一旦工程详 图有改变, NC(数控)工具路径也会自动更新;组装工程图如有任何变动,也完全同样 反应在整个三维模型上。这种独特的数据结构与工程设计的完整的结合,使得一件产品 的设计结合起来。这一优点,使得设计更优化,成品质量更高。 毕业设计(论 文)开 题报告 三、课题的主要内容 1、综述各类汽车变速器及其用途 2、确定变速器的传动机构布置方案 3、变速器主要参数的确定与设计计算 4、同步器的设计计算

15、 5、主要零部件的设计:变速器壳体与操纵机构 6、主要零件的机械制造工艺分析:变速器主轴 7、装配工艺分析 8、利用计算机 PRO/E软件进行对变速箱设计,进行装配,干涉检查,最后进行动 画演示、出工程图等。 毕业设计(论 文)开 题报告 参考文献 [1] 余志生 . 汽车理论 [M] (第三版) ,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0.10 [2] 过学迅 . 汽车自动变速器—结构、原理 [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1999.3 [3] 尹万建 . 轿车自动变速器结构原理与检修 [M], 人民交通出版社 ,20

16、01.9 [4] 黄安华、杨世轶 . 浅谈现代汽车的自动变速箱 [J] ,驾驶园,期 [5] 王望予 . 汽车设计 [M] (第四版) ,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4.8 [6] 葛安林 . 自动变速器 ( 一 ) ——自动变速器综述 [J] ,汽车技术, (2001)5,1-2 [7] 葛安林 . 车辆自动变速器理论与设计 [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1993. [8] 葛安林 . 自动变速器 ( 二 ) ——液力变矩器 [J] ,汽车技术, 2001,6. [9] 葛安林 . 自动变速器 ( 四 ) ——液力自动变速器 (AT)

17、的典型结构及发展趋势 ( 上 )[J] ,汽车技术, 2001,8. [10] 葛安林 . 自动变速器 ( 五) ——液力自动变速器 (AT) 的典型结构及发展趋势 ( 下 )[J] ,汽车技术, 2001,9. [11] 葛安林 . 自动变速器 ( 七) ——无级变速器 CVT(上)[J] ,汽车技术, 2001,11. [12] 葛安林 . 自动变速器 ( 八) ——无级变速器 CVT(下)[J] ,汽车技术, 2001,12. [13] 贺萍 . 汽车传动技术 [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9.4 [14] 张凤山、庄洪

18、涛 . 新型轿车自动变速器构造与维修 [M],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5.6 [15]Mikell   Production  System  and  Computer-Int egrated  Manufacturing[J].Second  Edition,Prentice-Hall  Inc,2001  the  American  System  to  Mass Production[J].

19、 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Baltimore,Maryland  ,1984 毕业设计(论 文)开 题报告 2.本课题要研究或解决的问题和拟采用的研究手段(途径) 一、要解决的问题 本课题主要针对载货汽车的机械式变速箱的结构及其工作原理,研究其换挡原理, 在此基础上,按照要求计算总传动比,并合理安排到格挡。再利用计算出的结果,运用 PRO/E软件,建立合理的三维模型,进行运动仿真、碰撞检测,以检测设计的合理性。 最后,画出

20、总体以及零件的工程图。 二、解决方法 1、在图书馆和电子阅览室查阅参考文献和其他资料,以对这一课题的研究目的与 任务有更深入的了解; 2、运用 PRO/E软件建立变速箱的模型并进行仿真分析; 3、运用大学所学的基本课程为理论基础,以互联网为媒介和载体,基于干涉检查 和动画演示分析设计的是否合理。 4、在老师的指导下,根据分析结果,对照国家标准,对变速箱设计进行探讨。 毕业设计(论 文)开 题报告 指导教师意见 : 1.对“文献综述”的评语: 2.对本课题的深度、广度及工作量的意见和对设计(论文)结果的预 测: 指导教师: 年 月 日 所在专业审查意见: 负责人: 年 月 日 毕业设计(论 文)开 题报告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相关资源

更多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