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专题32 百舸争流的思想(含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案)(含解析)



《2018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专题32 百舸争流的思想(含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专题32 百舸争流的思想(含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案)(含解析)(1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专题32 百舸争流的思想(含马克思主义哲学) 1.哲学的基本问题: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成为哲学基本问题的根据。 2.唯物主义及其形态(常考点):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特点;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特点;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特点。 3.唯心主义及其形态(常考点):主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 4.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条件;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一、哲学的基本问题 1.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内容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1)思维和存
2、在何者是本原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2)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形成了哲学上的可知论与不可知论。 2.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成为哲学基本问题的根据 (1)从社会实践来看: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首先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遇到的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 (2)从哲学自身派别来看: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各种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决定着它们对其他哲学问题的回答。 二、哲学的基本派别 1.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物质和意识谁
3、是世界的本原。 2.唯物主义及其形态 (1)根本观点: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 (2)基本形态 古代朴素 唯物主义 近代形而上学 唯物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 和历史唯物主义 主要 区别 认为世界的本原是一种或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 认为自然科学意义上的原子就是本原,原子的属性就是物质的属性 不仅承认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物质决定意识,而且承认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认为人类社会在本质上也是物质的 基本 评价 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本质上是正确的,可惜只是一种猜测,历史观上是唯心主义(唯心史观) 丰富和发展了唯物主义;具有机械性、
4、形而上学性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等局限性 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指导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 3.唯心主义及其形态 (1)根本观点:意识是本原的,物质依赖于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 (2)基本形态 主观唯心主义 客观唯心主义 主要 区别 把人的主观精神(如人的目的、意志、感觉、经验、心灵等)夸大为唯一的实在,当成本原的东西 把客观精神(如上帝、理念、绝对精神等)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 基本 评价 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就局部的作用而言,对人们认识的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夸大了客观精神的作用;就局部的作用而言,对人们认识的发
5、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4.哲学上的“两个对子”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 辩证法与形而上学 区别 回答的是世界“是什么”的问题 回答的是世界“怎么样”以及用什么样的思维方法来把握世界的问题 联系 辩证法或形而上学的思想总是附属于唯物主义或唯心主义的哲学体系。要正确揭示世界的本原,不仅要坚持唯物主义的观点,还要坚持辩证法的观点,只有这样,才可能成为彻底的唯物主义者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 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 产生 条件 ①阶级基础: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 ②自然科学基础: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三大发现 ③理论德国古典哲学,主要是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
6、的唯物主义 意义 实现了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 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1)第一次在科学的基础上实现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结合,它的唯物主义是辩证的唯物主义,它的辩证法是唯物主义的辩证法。 (2)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把唯物辩证的观点贯穿社会历史研究领域。 (3)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高频考点一 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 例1、一切哲学在实践活动中遇到的、无法回避的、必须回答的问题就是哲学的基本问题。下列关于哲学的基本问题说法有误的是( ) ①哲学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辩证关
7、系问题,也就是意识和物质的辩证关系问题 ②对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③哲学基本问题在人们的现实活动中表现为社会与自然的关系 ④对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各种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B 【变式探究】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上海光源国家重大科学工程”曾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上海光源是我国第一个进入国际领先行列的大型多学科研究平台,大幅提升了我国在蛋白质结构、材料和催化剂等方面的实验研究能力,促进了我国多个学科的快速发展,特别是蛋白质结构生物学的跨越式发展。这说明(
8、 ) A.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B.哲学研究的问题是多方面的 C.思维和存在是相互决定的 D.存在是世界的本原 【答案】A 【解析】材料中涉及的重大科技进步,说明思维能够正确认识存在,故A入选。B在材料中未体现。存在决定思维,思维不能决定存在,C错误。D与题意不符。 高频考点二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可知论与不可知论 例2、有一首英语儿歌这样唱道:“告诉我为什么星辰闪耀,告诉我为什么常春藤缠绕……因为上帝创造星辰闪耀,因为上帝创造常春藤缠绕……”美国一位著名科普作家这样改动了歌词:“核聚变让星辰闪耀,向性运动让常春藤缠绕……”这一改动反映了( ) ①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区别
9、 ②直接联系与间接联系的区别 ③科学精神与宗教精神的区别 ④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区别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答案】A 【解析】题中英语儿歌突出“上帝”创造客观事物,体现了宗教精神,从哲学上看,属于客观唯心主义;题中科普作家对儿歌的改动,表明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体现了科学精神,从哲学上看,属于唯物主义。 【变式探究】观点一:美学中的“移情”说法——人们高兴的时候,就觉得太阳在笑,青松在招手,花儿在点头;悲伤的时候,又觉得雨如泪,风如烟。观点二:天上的一切星宿,地上的一切陈设,总之,构成大宇宙的一切物体,在心灵之外都没有任何存在;它们的存在就是被
10、感知或被知道。这两种观点分属于不同的哲学派别,划分它们的标准是( ) A.对思维和存在关系问题的不同回答 B.对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 C.对世界是什么、怎么样的根本观点的不同理解 D.对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问题的不同回答 【答案】D 【解析】观点一属于唯物主义;观点二属于唯心主义。故本题考查的是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划分标准,D正确。B是划分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标准;A、C不符合题意。 高频考点三 唯物主义的基本形态 例3、下列选项能够正确反映唯物主义三种基本形态演进顺序的是( ) ①存在就是被感知 ②人是机器,思想是人脑的特性 ③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 ④
11、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 A.③→④→② B.②→③→④ C.③→②→④ D.②→①→③ 【答案】C 【变式探究】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哲理。下列哲学命题中具有唯物主义倾向的是( ) ①凡可状皆有也;凡有皆象也;凡象皆气也——张载 ②万物皆是一理,有理则有气——程颐 ③一天一地,并生万物,万物之生,俱得一气——王充 ④气之所以能动静者,理为之宰也——朱熹 A.①③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答案】A 【解析】①③认为世界是由物质性的“气”构成的,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符合题意;②④在“气”与“理”的关系上,都认为“理”主宰“气”、“气”依赖
12、于“理”,均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不具有唯物主义倾向,故排除。故本题答案选A。 高频考点四 唯心主义的基本形态 例4、刘志永先生的漫画《妙笔下蜗牛成牛》讽刺了( ) A.主观唯心主义 B.客观唯心主义 C.形而上学 D.相对主义诡辩论 【答案】A 【变式探究】很多歌词体现着人生智慧和哲理。以下歌词中蕴含的哲学思想倾向最相近的是( ) ①世界之大,为何我们相遇,难道是缘分,难道是天意——《我的歌声里》 ②每个人的贡献都不同,也许你就是最好的那种——《不要认为自己没有用》 ③我们还能不能再见面,我在佛前苦苦求了几千年——《求佛》 ④要创造人类的幸福,全靠我们自己——
13、《国际歌》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答案】A 【解析】①中“难道是缘分,难道是天意”,③中“我在佛前苦苦求了几千年”都属于客观唯心主义观点,入选;②体现了人生价值的有关知识,④主要强调人民群众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均排除。 高频考点五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例5、科学性和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最主要、最显著的特征,表明马克思主义哲 ) A.尊重社会发展客观规律,肯定无产阶级历史作用 B.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推动现实世界发展 C.是无产阶级的认识工具,来自实践并为实践服务 D.不仅正确地解释世界,更重要的是强调改造世界 【答案】D 【变式探
14、究】邓小平同志有两句名言:一句是“摸着石头过河”,一句是“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也就是说,要具备理论创新的巨大勇气,敢于走前人没有走过的道路,大胆地向前闯,大胆地去实践。这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 ) A.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B.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 C.继承性和发展性的统一 D.客观性和主观性的统一 【答案】A 【解析】C、D不属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特征,排除;题干材料强调要大胆闯,大胆实践,也就是强调要改造世界,要重视实践,因而A符合题意;B与题干主旨不符。故选A。 高频考点六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例6.我们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推进马
15、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这是因为( ) A.马克思主义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了具体的方法 B.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着的理论,对社会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C.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要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民族优秀的思想文化相结合 D.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产生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答案】B 【解析】A观点错误;C说的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正确做法,D说的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均与题意不符;B符合题意。 【变式探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断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 ①是马
16、克思主义哲学对以往哲学辩证否定的过程 ②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 ③最新成果对中国人民的探索实践起决定作用 ④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与发展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①④ 【答案】B 1.(2016上海23学性和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最主要、最显著的特征,表明马克思主义哲学 A.尊重社会发展客观规律,肯定无产阶级历史作用 B.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推动现实世界发展 C.是无产阶级的认识工具,来自实践并为实践服务 D.不仅正确地解释世界,更重要的是强调改造世界 【答案】D 【解析】马克思主义哲学正确反映了物质世界的本质和规
17、律,它的全部理论都来自于实践,又经过实践检验,在实践的基础上实现了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故D符合题意;A反映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没有体现实践性;B反映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性,没有体现科学性;C反映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性,没有体现科学性,故A、B、C说法不全面。 1、(2015年浙江文综政治27)中国的先哲认为世界由金木水火土构成。到了19世纪,人们认为世界的最基本成分就是化学元素周期表上100个左右的元素。现在人们认为最基本的是夸克,电子等。由此可见 ①唯物主义的观念由来已久 ②具体认识会在发展中不断被超越 ③真理的价值要到实践中才能实现 ④认识的目
18、的归根到底是改造世界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A 【解析】①②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题中事例强调不同时期人们对物质的认识不同,说明唯物主义的观念由来已久,同时说明具体认识会在发展中不断被超越,故入选。③④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题中强调不同时期人们的认识不同,并没有涉及真理,也没有涉及真理的价值,实践是认识的目的,而不是改造世界,故排除。 1.(2014·江苏卷)我国的许多成语蕴含着朴素的哲学道理。下列每组成语中,所体现的哲学观点相近的是( ) A.胸有成竹 一叶障目 B.掩耳盗铃 画饼充饥 C.盲人摸象 唇亡齿寒
19、 D.拔苗助长 刻舟求剑 【答案】B 2.(2014·江苏卷)下图漫画《好大的手笔!》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 ①任何真理都是有条件的 ②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统一的 ③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④价值观对认识和改造世界具有导向作用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图片中的主人公认为“好字不怕墨臭”,在这种世界观的指导下,他主张走以牺牲环境换取经济增长的路子,②④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真理,①与题意无关。材料没有涉及“前进性”问题,排除③。 3.(2014·山东卷)宋代的朱熹与陆九渊曾
20、经进行过多次辩论。朱熹认为,事物不在人的主观意识之中,“理”是事物存在的根据。陆九渊则认为世界的本原便是“吾心”,“理”是离不开心的。此处所示的“朱陆之争”实质上属于( ) A.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 B.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 C.客观唯心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的分歧 D.朴素唯物主义和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分歧 【答案】C 4、(2014·山东高考)宋代的朱熹与陆九渊曾经进行过多次辩论。朱熹认为,事物不在人的主观意识之中,“理”是事物存在的根据。陆九渊则认为,世界的本原便是“吾心”,“理”是离不开心的。此处所示的“朱陆之争”实质上属于( ) A.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 B.
21、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 C.客观唯心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的分歧 D.朴素唯物主义和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分歧 【答案】C 【解析】做好本题的关键是对朱熹和陆九渊的观点的理解。“理”是事物存在的根据的观点,是一种客观唯心主义观点;世界的本原是“吾心”的观点,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观点,故选C项;A、B、D三项都不符合题意。 5、(2013·天津高考)近年来,人类对物质世界的探索不断取得新的进展,2012年3月,大亚湾中微子实验国际合作组宣布发现了一种新的中微子振荡,有助于破解反物质消失之谜。2013年3月,清华大学和中国科学院联合宣布首次在实验上观测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被誉为“一个诺贝尔奖级别
22、的发现”。科学家的这些新发现再次证明( ) A.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B.存在就是被感知 C.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 D.哲学源于对世界的惊异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哲学的基本问题。材料中科学家通过实验,对物质世界的认识取得了新的进展,表明思维能够正确认识存在,即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A项符合题意。B项说法错误,属于唯心主义观点;材料没有涉及哲学的产生、具体科学和哲学的关系,C、D两项不符合题意。 6、(2013·福建高考)下列选项能够正确反映唯物主义三种基本形态演进顺序的是( ) ①存在就是被感知 ②人是机器,思想是人脑的特性 ③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 ④物质是标志客观
23、实在的哲学范畴 A.③→④→② B.②→③→④ C.③→②→④ D.②→①→③ 【答案】C 1.观点一:美学中的“移情”说法——人们高兴的时候,就觉得太阳在笑,青松在招手,花儿在点头;悲伤的时候,又觉得雨如泪,风如烟。观点二:天上的一切星宿,地上的一切陈设,总之,构成大宇宙的一切物体,在心灵之外都没有任何存在;它们的存在就是被感知或被知道。这两种观点分属于不同的哲学派别,划分它们的标准是( ) A.对思维和存在关系问题的不同回答 B.对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 C.对世界是什么、怎么样的根本观点的不同理解 D.对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问题的不同回答
24、 【答案】D 【解析】观点一属于唯物主义,观点二属于唯心主义,故本题考查的是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划分标准,D正确。B是划分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标准;A、C不符合题意。 2.科学家现在可以准确预测台风的登陆地点、经过路线,把灾害的影响降到最低程度。从哲学的基本问题看,这主要体现了( ) A.思维与存在的辩证关系问题 B.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 C.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D.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方面内容。对自然灾害进行预测,说明人能够认识事物、思维能够反映存在,D符合题意。 3.哲学的基本问题又称哲学的根本问题、哲学的
25、最高问题。这一问题包括( ) ①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 ②思维与存在何者是本原的问题 ③思维与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 ④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关系问题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答案】B 【解析】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的问题;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②③入选。 4.我国的许多典故中包含着深邃的哲学道理。下列成语中正确反映思维和存在关系的是( ) A.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B.掩耳盗铃 C.画饼充饥 D.望梅止渴 【答案】A 5.熊猫是我国的国宝。世界上有棕色熊猫吗?有人说,没有
26、,因为我至今只看到过黑白熊猫,从未见过棕色熊猫。下列说法与这种做判断的方式一致的是( ) ①事物是感觉的集合 ②事物是理念的影子 ③世界是不可认识的 ④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答案】A 【解析】因为未见过棕色熊猫,就否认世界上有棕色熊猫,是一种典型的存在即被感知的唯心主义观点,①②属于唯心主义观点,故选A。③属于不可知论,④属于唯物主义观点,不符合题干要求。 6.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是围绕物质和意识谁是本原的问题展开的。下列观点中,坚持了唯物主义根本方向的是( ) A.世界是自我创造的非我 B.万物是我们的表象 C.世
27、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 D.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答案】C 7.漫画《自降一辈》中的观点,从哲学基本派别上看属于( ) A.唯心主义 B.唯物主义 C.辩证法 D.形而上学 【答案】A 【解析】注意设问要求是哲学基本派别,故排除C、D;漫画《自降一辈》中的认识属于唯心主义观点,A正确;B不符合题意。 8.有一种观点认为,“自由不在于幻想中摆脱自然规律而独立,而在于认知这些规律,从而能够有计划地使自然规律为一定的目的服务”。还有一种观点认为,“‘自由’倒过来就是‘由自’,因此,‘自由’等于‘由自’,‘由自’即是随心所欲”。这两种观点( ) A.前者是唯物辩
28、证法的观点,后者是唯意志论的观点 B.前者是机械唯物主义的观点,后者是唯心主义的观点 C.前者是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后者是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D.前者是历史唯心主义的观点,后者是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 【答案】A 【解析】首先,后者强调随心所欲属于唯心主义或唯意志论的观点,故C、D项分析错误;其次,前者强调人类去认识和利用规律,属于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而不是机械唯物主义的观点,故A项正确、B项错误。 9.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是科学的,根本原因在于( ) A.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历史观的
29、统一 B.坚持科学的实践观,其全部理论都来源于实践并经过实践的反复检验 C.批判吸取了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内核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 D.以改造世界为目的,是指导人类解放的科学,是无产阶级的思想武器 【答案】B 10.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中国梦的战略构想,寓意深刻,内涵丰富,气势恢宏,具有极强的亲和力、凝聚力、感召力,堪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典范,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政治家非凡的理论勇气和高超的政治智慧。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是因为( ) A.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着的理论,它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B.马克思主义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了具体的方法 C
30、.马克思主义是永恒不变的科学理论 D.矛盾的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 【答案】A 【解析】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在于它坚持了实践的观点,A正确;B说法存在问题;C说法错误,没有永恒不变的科学理论;D说法存在问题,应为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 11.2016年8月,德国慕尼黑大学的一个研究小组开发出了一种新型三维透明成像技术,可以透过动物的皮肤甚至器官直接观察到细胞结构及其相互之间的联系。该技术能让动物全身组织实现透明化,可在动物体内成像完整的神经系统或整个器官,有助于帮助研究人员更好地理解大脑与躯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以此为基础的数据库还有望大幅减少科研所需的实验动物的数量。这说明(
31、 ) ①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②规律具有客观性 ③科学研究的目的在于揭示事物的发展规律 ④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B 12.《华严经》曰:“心如工画师,能画诸世间。五蕴悉丛生,无法而不造。”下列与材料蕴含的哲学观点相同的是( ) ①“心生法生,心灭法灭。心染则国土染,心净则国土净” ②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③事物不在人的主观意识之中,“理”是事物存在的根据 ④世界的本原便是“吾心”,“理”是离不开心的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C 【解析】“心如工画师,能画诸世间。五蕴悉丛生,无法
32、而不造”体现了唯心主义观点,①④与其哲理相同;②③是唯物主义观点。 13.“伪大师”大行其道,深层次原因之一便是科学精神和科学信仰的缺失,启示我们必须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坚持科学精神和科学信仰。根据第八次中国公民科学素养调查结果显示,中国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公民比例为3.27%,仅相当于发达国家20世纪80年代末的水平,远低于美国25%的人群比例,同时也低于中国接受高等教育8.93%的人群比例。 有人认为:唯物主义是科学的,唯心主义是不科学的。请结合材料,对这一观点进行评析。 【答案】①从根本观点上看,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根本对立的,唯物主义是科学的,唯心主义是不科学的。②唯物主义
33、有三种基本形态,但只有马克思主义哲学才是科学的,而旧唯物主义(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都存在着缺陷和不足。因此,认为“唯物主义是科学的”具有片面性。③从哲学发展史上看,唯心主义对人们认识的发展具有一定借鉴意义。因此,认为“唯心主义是不科学的”也是片面的。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认识。解答时需要紧扣题干观点,结合材料分析其合理性和局限性。 14.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党委书记王立民教授撰写完成《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的哲学思想》一书中指出,习近平总书记从国家和民族的未来着眼,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同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新阶段、新形势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坚持问题导向
34、,尊重发展规律,面对十分复杂的国内国际环境,创造性地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形成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战略、新思想。 运用哲学的基本理论,分析中国共产党在治国理政的过程中为什么要不断地学习、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 【答案】①真正的哲学可以使人们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与发展。②真正的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是社会变革的先导,可以动员和掌握群众并转化为社会变革的巨大物质力量。③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发展的理论,它要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展。④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中国共产党学习、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可以有力地推动我国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 16 -
-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