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单元测试AB卷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B卷 能力提升



《2020-2021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单元测试AB卷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B卷 能力提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2021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单元测试AB卷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B卷 能力提升(1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2020-2021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单元测试AB卷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B卷 能力提升 1.下列有关碳单质的性质和结构,说法正确的是( ) A.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是因为构成它们的原子大小不同 B.用墨书写或绘制的字画能保存很长时间而不变色是因为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C.C60表示—个C60分子 D.所有碳单质燃烧只生成二氧化碳 2.通过实验探究可获得较多的化学知识,对图所示的实验分析错误的是( ) A.两支蜡烛自下而上依次熄灭 B.二氧化碳不能燃烧 C.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D.二氧化碳支持燃烧 3
2、.—氧化氮是一种无色、密度比空气略大、难溶于水的气体。在空气中会迅速与氧气反应生成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实验室收集一氧化氮可采用的方法是( ) A.排水法 B.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 C.向上排空气法 D.向下排空气法 4.如图是木炭还原氧化铜反应的实验装置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给酒精灯加网罩,目的是使火焰集中并提高温度 B.实验过程中,可观察到红棕色粉末逐渐变黑 C.木炭是使氧化铜还原为铜的物质,它具有氧化性 D.实验结束后,应先停止加热,再将导气管从澄清石灰水中撤出 5.如图所示为用“W”型管进行的微型实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3、 A.a处可观察到红棕色粉末变为黑色 B.b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有二氧化碳生成 C.c处用点燃或用水吸收的方法都能处理尾气 D.实验结束时先熄灭酒精喷灯后停止通入CO 6.如图为金刚、石墨和的结构模型图,图中小球代表碳原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原子的排列方式改变,则构成的物质种类改变 B.相同元素组成的不同物质,在足量的氧气中完全燃烧,产物相同 C.相同元素组成的不同物质,化学性质相同 D.在特定的条件下,石墨既可转化为金刚石,也可转化为 7.下列关于灭火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使可燃物与空气隔绝 B.木
4、材着火,用水扑灭——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C.扑灭森林火灾,开辟隔离带——清除和隔离可燃物 D.不慎将酒精洒到桌面燃烧,用湿布覆盖——使可燃物与空气隔绝和降温 8.在高温下,氧化铜和氧化铁的混合物3.2g与足量的一氧化碳充分反应后,固体质量减少了0.8g,则原混合物中氧化铁的质量为( ) A.0.8g B.1.12g C.1.6g D.2.4g 9.关于CO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组成:都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分子构成也相同 B.性质;常温下均为无色气体,且都有毒 C.用途:CO可以用来灭火, 可以做化工原料 D.转化: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10.一定量的木炭在
5、盛有氧气和氮气混合气体的密闭容器中燃烧,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反应前后混合气体中氮气的质量分数不变 B.反应后气体混合物的组成有3种情况 C.若反应后气体是3种气体的混合物,则其中C、O元素的质量比一定小于12 : 16 D.若反应后气体中有氧气,则容器中C、O元素的质量比大于12 : 32 11.甲、乙、丙、丁分别是、、、中的一种,甲和乙化学性质相似,且它们都能和丙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丁可能是 B.乙可能是 C.丙一定是 D.甲可能是 12.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二氧化碳的性质实验,其中甲中的液体具有吸收水的作用,乙中的小花是
6、用紫色石蕊溶液浸泡后晒干的纸花。实验过程:①关闭Ⅰ、打开Ⅱ;②关闭Ⅱ、打开Ⅰ。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实验过程①中紫色小花不变红 B.实验过程②中紫色小花变红 C.使紫色小花变红的是二氧化碳 D.该实验证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发生反应 13.碳和碳的部分化合物间的部分转化关系如下所示: (1)物质X的化学式为 。 (2)写出转化关系中属于分解反应的一个化学方程式: 。 14.现有A、B、C、D四种物质,A、B为无色气体,C、D 为黑色粉末,B与D在一定条件下能生成A,A和 D都能与C反应生成B和一种红色固体E,其中B 能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一种白色沉
7、淀F。 (1)根据上述现象,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 ,C 。 (2)写出实现下列变化的化学方程式。 B与澄清石灰水反应: ; A+C →E+B : 。 15.为探究碳还原氧化铜的最佳实验条件,用木炭粉和氧化铜的干燥混合物1~2.5g 进行系列实验。 【查阅资料】①碳还原氧化铜得到的铜中可能含有少量的氧化亚铜; ②氧化亚铜为红色固体,能与稀硫酸反应: 。 【进行实验】 实验1:取质量比1∶11的木炭粉和氧化铜混合物1.3g,进行实验。 序号 1—1 1—2 装置 反应后物质的颜色、状态 黑色粉末中混有少量红色固体。 红色固体有金属光泽,混
8、有极少量黑色物质。 实验2:取一定量的混合物,用1—2装置进行实验。 序号 木炭粉与氧化铜的质量比 反应后物质的颜色、状态 2—1 1∶9 红色固体有金属光泽 混有少量黑色物质 2—2 1∶10 混有很少量黑色物质 2—3 1∶11 混有极少量黑色物质 2—4 1∶12 无黑色物质 2—5 1∶13 混有较多黑色物质 【解释与结论】 (1)实验中酒精灯火焰处罩金属网的作用: ; (2)加热试管中的固体,一般试管口要向 倾斜,但在实验1—2中试管却可以 垂直向上放置,
9、这是因为 ; (3)实验1—2中,证明产生了CO2的现象是 ; (4)实验2的结论是 ; 【反思与评价】 (5)实验2没有进行质量比为1∶14的实验,理由是 ; (6)为检验2—4的红色固体中是否含Cu2O,所需试剂是 。 (7)实验改进的思路和方法很多,本题是从 的设计和 的控制两个发 面的改进来达到实验效果的最优化。 16.实验室制
10、备并收集二氧化碳。 ①选用药品。按左下表进行实验,取等质量的大理石加入足量酸中(杂质不与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体积随时间变化曲线如下图所示: 实验编号 药品 Ⅰ 块状大理石、10%溶液 Ⅱ 块状大理石、7%HC1溶液 Ⅲ 大理石粉末、7%HC1溶液 图中丙对应实验 (选填“I”“Ⅱ”或“Ⅲ”)。确定用乙对应的药品制备并收 集二氧化碳,相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不用甲对应的药品,理由是 。 搭建装置。组装简易启普发生器,应选用 (选填编号)。 ③收集二氧化碳。用右图装置收集
11、时,空气从 (选填“x”或“y”)端排出。 ④检验二氧化碳。写出检验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7.竹炭包是一种集观赏与空气净化为一体的产品。这种产品可对车内及室内空气中的一氧化碳、甲醛等有害气体进行吸附。某课外活动小组对竹炭进行初步探究。 【提出问题】竹炭中是否含有碳元素。 【猜想与假设】竹炭中含有碳元素。 【查阅资料】新鲜的血液遇一氧化碳由鲜红色变为暗红色。 【设计实验】所用装置如图所示。A装置的作用为吸收空气中的水和二氧化碳;如有二氧化碳产生,D装置用于除尽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 (1)实验开始后,C装置中产生白色沉淀,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
12、方程式为 ,E装置中新鲜的鸡血变为暗红色。 (2)小玥认为应在A、B装置间再增加一个C装置,目的是 。 (3)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设计的这套装置的不足之处是 ,解决方法是 。 (4)小亮认为可以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替换原装置中的E装置,你认为 (填“可以”或“不可以”),原因是 。 【结论】竹炭中含有碳元素。 【拓展应用】竹炭细密多孔,竹炭牙膏中因含有竹炭等成分而具有消炎、止痛、化瘀、
13、去污等功效,下列有关竹炭牙膏的用途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填序号)。 A.可除去衣领、袖口等处的汗渍 B.不能除去口中异味 C.可用于虫咬、灼伤的消炎止痛 18.牙膏中的摩擦剂可以增强牙膏对牙齿的摩擦作用和去污效果。已知某品牌牙膏中的摩擦剂是和(不溶于水也不与稀盐酸反应)。为了测定摩擦剂中的质量分数,通过实验测得如图数据: (1)生成质量为 g。 (2)求摩擦剂中的质量分数。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C 解析: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原子直接构成的,碳原子的排列 方式不同,故其物理性质差异
14、很大,A错误;常温下,碳的化学性 质不活泼,所以古代画家用墨绘制的字画能保存很长时间而不变 色,B错误;由化学式的意义可知,C60可以表示一个C60分子,C 正确;在氧气充足时,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氧气不足时,碳燃烧 生成一氧化碳,D错误。 2.答案:D 解析:由题图知,蜡烛自下而上依次熄灭,说明二氧化碳的密 度比空气大,且二氧化碳既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3.答案:A 解析:氧化氮密度虽然比空气略大,但因其极易与氧气反应且是大气污染物,不宜用排空气法进行收集;一氧化氦难溶于水, 可用排水法进行收集。 4.答案:A 解析:给酒精灯加网罩,目的是使火焰集中并提高温度,A正 确;木炭还原
15、氧化铜,生成铜单质和二氧化碳,氧化铜是黑色固 体,铜是紫红色固体,因此实验过程中可观察到黑色固体逐渐变 红,B错误。木炭是使氧化铜还原为铜的物质,它具有还原性,C 错误。实验结束后,应先将导管从澄清石灰水中撤出,再停止加 热,以防止烧杯中的石灰水倒流,炸裂试管,D错误。 5.答案:C 解析:A、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能与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a处红棕色粉末变为黑色,故选项说法正确。 B、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b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有生成,故选项说法正确。 C、一氧化碳具有毒性,能污染环境,为防止污染空气,尾气不经处理不能直接排放,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可利用点燃的方法进
16、行尾气处理,但一氧化碳难溶于水,不能与水反应,不能用用水吸收的方法处理尾气,故选项说法错误。 D、实验结束时先熄灭酒精喷灯后停止通入CO,以防止生成的铁再次被氧化,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6.答案:C 解析:A、金刚石、石墨、的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构成物质的种类不同,故A说法正确; B、金刚石、石墨、在足量的氧气中完全燃烧,产物都是二氧化碳,故B说法正确; C、相同元素组成的不同物质,化学性质不相同,同种分子性质相同,不同分子性质不同,故C说法错误; D、金刚石、石墨、的组成元素相同,可以相互转化,故D说法正确。 7.答案:B 解析:A、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使可
17、燃物与空气隔绝,可以达到灭火的目的.故选项错误; B、木材着火用水泼灭–降低温度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可燃物的着火点不能降低.故选项正确; C、扑灭森林火灾开辟隔离带–清除和隔离可燃物,可以达到灭火的目的.故选项错误; D、不慎将酒精洒到桌面燃烧,用湿布覆盖–隔氧又降温,可以达到灭火的目的.故选项错误。 8.答案:C 解析:解:氧化铜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0%=20% 氧化铁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0%=30% 设混合物中氧化铁的质量为x。 充分反应后氧化铁减少的质量为x×30% CuO+COCu+CO2 减少的质量 80 64
18、 80﹣64=16 3.2g﹣x 0.8g﹣x×30% x=1.6g 答:原混合物中氧化铁的质量为1.6g。 故选:C。 9.答案:D 解析:A. CO和的都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分子构成不相同,故A错误; B. CO和常温下均为无色气体,CO有毒,没有毒,故B错误; C. CO具有可燃性,不可以用来灭火,可以做化工原料,故C错误; D. CO和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故D正确。 故选:D。 10.答案:C 解析:碳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一氧化碳或二氧化碳或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混合物,反应前后混合气体的质
19、量发生改变,而氮气质量不变,因此氮气的质量分数发生改变,A错误;反应后气体混合物的组成可能为氮气和二氧化碳,氮气和一氧化碳,氮气和—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气和二氧化碳、氧气4种情况,B错误;若反应后气体是3种气体的混合物,则气体是氮气和一氧化碳、二 氧化碳或氮气和二氧化碳、氧气,一氧化碳中碳元素和氧元素质 量比是12 : 16,二氧化碳中碳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是12 : 32, 因此无论气体是氮气和一氧化碳、二氧化碳,还是氮气和二氧化碳、氧气,其中C、O元素的质量比一定小于12 : 16, C正确;若反 应后气体中有氧气,则气体是氦气和二氧化碳、氧气,容器中C、O 元素的质量比小于12 : 32
20、. D错误。 11.答案:A 解析: 12.答案:C 解析: 13.答案:( 1 ) CO2 ( 2 ) H2CO3= H2O+CO2↑(答案合理均可) 解析: (1)根据题意可知,X为CO2。(2)转化关系中属于分解反应的有H2CO3= H2O+CO2↑,CaCO3 CaO+CO2↑。 14.答案:(1)CO、CuO (2)CO2+Ca(OH)2 = CaCO3↓+H2O, CO+CuO Cu+CO2 解析:(1)根据题意,A和D都能与C反应生成B和一种红色固体E,其中B能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一种白色沉淀F,说明B 为CO2, E为Cu, F为CaCO3 ;而C为一种黑色固体
21、,说明C为 CuO ;A是一种气体,说明A为CO ;D为黑色固体,说明D为C。 (2 )CO2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Ca(OH)2 =CaCO3↓+H2O; A和C的反应是CO与CuO的反应,反应条件是加热:CO+CuO Cu+CO2。 15.答案:(1)提高加热的温度 (2)下 药品干燥,在高温环境不可能产生冷凝水倒流致使试管炸裂 (3)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4)木炭与氧化铜质量比为1∶12时恰好完全反应,因此它们反应的最佳质量比 为1∶12 (5)木炭与氧化铜质量为1∶13时,氧化铜已过量 (6)稀硫酸 (7)实验装置 药品用量 解析
22、: 16.答案:②Ⅰ;↑;反应过于剧烈,不利于收集二氧化碳;b c f g ③x ④ 解析: 17.答案:【设计实验】(l) (2)检验二氧化碳是否已被除尽 (3)没有进行尾气处理;在a处加一盏点燃的酒精灯或套上一个气球 (4)不可以;E装置中通入的气体可能是一氧化碳和氧气的混合气体,加热时可能发生爆炸;B 解析:【设计实验】(1)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 (2)A装置的主要目的是除去空气中的二氧化碳,防止其影响后续检验,故在A、B装置间,增加装有澄清石灰水的装置,目的是检验二氧化碳是否已被除尽。 (3)—氧化碳有毒,不能直接排放到空气中,所以该实验设计中的缺点是没有进行尾气处理,改进方法是在a处加一盏点燃的酒精灯或套上一个气球。 (4)E装置中通入的可能是一氧化碳和氧气的混合气体,高温下可能发生爆炸,所以不可以用图示装置替换原装置中的E装置。 【拓展应用】由题给信息知,竹炭细密多孔,具有吸附性,可除去口中异味,B错误。 18.答案:(1)2.2 (2)50%(解题过程见解析) 解析:(2) 设摩擦剂中碳酸钙的质量为x。 100 44 x 摩擦剂中的质量分数为。 10 / 10
-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水电工程运行维护管理合同示范文本.docx
- 2025年工程勘测设计合同模板.docx
- 2025年区域产品销售代理合同.docx
- 2025年经销商授权合同样本.docx
- 2025年员工住房资金借贷合同.docx
- 2025年轻钢建筑施工合同示例.docx
- 2025年网络推广托管合同.docx
- 2025年简明个人借款正式合同范例.docx
- 2025年房产按揭贷款合同范例.docx
- 2025年技术合同争议调解.docx
- 2025年电子版城市住宅租赁合同范本.docx
- 2025年简易转让合同协议书样本.docx
- 2025年投资顾问服务合同实例.docx
- 2025年经销合同模板.docx
- 2025年工业项目设计合同样本.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