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放热反应以及吸热反应
![常见的放热反应以及吸热反应_第1页](https://file3.zhuangpeitu.com/fileroot3/2022-5/8/bdf83a44-1e07-4b47-b4a8-4538fbd333fb/bdf83a44-1e07-4b47-b4a8-4538fbd333fb1.gif)
![常见的放热反应以及吸热反应_第2页](/images/s.gif)
![常见的放热反应以及吸热反应_第3页](/images/s.gif)
《常见的放热反应以及吸热反应》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见的放热反应以及吸热反应(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常见的放热反响和吸热反响 ⑴常见的放热反响 ①燃烧反响。如C、CO、C2H5OH等到的燃烧 ②酸碱中和反响。如2KOH+H2SO4=K2SO4+2H2O ③活泼金属与水或酸的反响。如2Al+6HCl=2AlCl3+3H2↑ ④多数化合反响。如Na2O+H2O =2NaOH,SO3+H2O=H2SO4 ⑵常见的吸热反响 ①多数分解反响,如CaCO3 CaO+CO2↑ ②铵盐与碱的反响, 如:2NH4Cl〔s〕+Ba(OH)2·8H2O 〔s〕=BaCl2+2NH3↑+10H2O ③C(s)+H2O(g)
2、CO+H2 ④CO2+C 2CO 测定反响热 Q= - C(T2 -T1)=- C0m(T2-T1) 中和反响的反响热: 酸碱中和反响所放出的热量 中和热: 在稀溶液中,酸和碱发生中和反响生成1 mol水时的放出的热量 中和热数值大小与反响物量多少无关 焓:物质本身所具有的能量用焓来表示 符号:H 焓变△H=H 生成物-H反响物 ∆H<0时,为放热反响 ∆H>0时,为吸热反响 影响焓及焓变大小的因素 1、不同物质,H不同,△H也不同 2、同一物质,物质的量越大,H也越大,△H也 越大 3、同一物质,H〔
3、气〕> H〔液〕>H〔固〕 焓变与反响热的不同: △H大小要看符号,Q的大小不看符号 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注意以下几点: (2) △ H后要注明反响的温度,对于298K时进展的反响可以不注明温度; (1)热化学方程式要标明物质的状态:固体—s,液体—l,气体—g;水溶液中的溶质用aq表示 (4)假设方程式中各物质系数加倍,则△H数值也加倍,假设反响逆向进展,则符号也要变 (3) △ H单位是J·mol-1 或KJ ·mol-1 盖斯定律 对于一个化学反响,无论是一步完成还是分几步完成,其反响焓变都是一样的,这一规律称为盖斯定律。 电解池与原电池 ①两电极接直流电源
4、 ②电解质溶液 ③形成闭合回路 ①活泼性不同的两电极 ②电解质溶液 ③形成闭合回路 ④自发的氧化复原反响 形成条件 将电能转变成化学能的装置 将化学能转变成电能的装置 定义 装置 实例 电解池 原电池 装置 电解池与原电池有哪些异同(续) 装置 原电池 电解池 电子离子 流向 电子流向: 负极→导线→正极 离子流向: 阳离子→正极 阴离子→负极 电子流向: 电源负极→电解池阴极电解池阳极→电源正极 离子流向: 阴离子→阳极 阳离子→阴极 电解池与原电池有哪些异同(续) 装置 原电池 电解池 电极 名称 负
5、极:较活泼金属 正极:较不活泼金属〔或能导电的非金属〕 负极:较活泼金属 正极:较不活泼金属〔或能导电的非金属〕 电极 反响 负失氧,正得还 负极:金属失电子,氧化反响 〔负失氧〕 正极:溶液中的阳离子得电子,复原反响〔正得还〕 阳氧阴还 阳极:①用惰性电极,溶液中阴离子失电子。放电顺序: S 2->I ->Br ->Cl ->OH -> 含氧酸根离子 ②金属〔除铂、金等外〕作电极时:阳极金属失电子 阴极:电极本身不参与反响 溶液中的阳离子得电子。放电顺序: Ag+>Cu2+>H+>Pb2+>Sn2+>Fe2+>Zn2+>Al3+>Mg2+>Na+>Ca
6、2+>K+ 铜的电解精炼 粗铜: 含少量Zn﹑Fe﹑Ni﹑Ag﹑Au、 Pt等 阳极: 粗铜 阴极: 纯铜 电解液: CuSO4溶液 阳极: Cu - 2e- = Cu2+ 〔主要反响〕 Zn - 2e- = Zn2+ Fe - 2e- = Fe2+ Ni - 2e- = Ni2+ (Au﹑Ag、Pt沉积下来,形成阳极泥) 阴极: Cu2+ + 2e- = Cu 电镀 待镀制品 铜片 硫酸铜溶液 ①电极: 阳极——镀层金属 阴极——待镀金属制品 ②电镀液:含有镀层金属离子的电解质溶液。 ③电解质溶液:溶液中C
7、uSO4的浓度保持不变。 原电池两极的判断方法 〔1〕根据电极材料判断:〔泼负〕一般,相对活泼的金属为负极,活泼性较弱的金属或能导电的非金属为正极。 〔2〕根据电流方向〔或电子流向〕判断 电流:正极→负极 电子:负极→正极 〔3〕根据溶液中离子的移动方向判断 阳离子向 正极移动,阴离子向负极移动 〔4〕根据现象判断: 一般,电极变细的为负极,有气泡产生或变粗的一极为正极 〔5〕根据发生的反响判断〔负失氧,正得还〕 原电池电极式的书写: Fe Cu 氯化铜溶液 判断是否有自发的氧化复原反响 判断正、负极 根据负失氧,正得还写正负极电极式 氢氧燃料电
8、池 电池反响为: 在碱性条件下,氢氧燃料电池中的电极反响: 在酸性条件下,氢氧燃料电池中的电极反响: 化学腐蚀与电化学腐蚀 化学腐蚀 电化学腐蚀 条件 金属跟周围物质〔气体或溶液〕直接接触被氧化 不纯金属或合金跟电解质溶液接触 现象 无电流产生 有微弱电流产生 本质 金属被氧化 较活泼金属被氧化 联系 两者往往同时发生,电化学腐蚀更普遍 钢铁的析氢腐蚀和吸氧腐蚀比较 析氢腐蚀 吸氧腐蚀 条件 酸性环境 中性或酸性很弱的环境 电极反响 负极 正极 总反响 Fe-2e=Fe2+ 2H++2e-= H2↑ Fe+2H+=Fe2
9、++H2↑ Fe-2e=Fe2+ O2+2H2O+4e=4OH- 2Fe+2H2O+O2= 2 Fe(OH)2 4Fe(OH)2+2H2O+O2=4Fe(OH)3 Fe2O3 · nH2O〔铁锈〕 在同一电解质溶液中,金属腐蚀的由快到慢规律如下: 电解原理引起的腐蚀>原电池原理引起的腐蚀>化学 腐蚀>应用原电池保护措施的腐蚀>应用电解池原理保 护措施的腐蚀 电解池及原电池的应用----金属的防护 1〕金属腐蚀快慢的判断 2〕金属的防护方法 ①改变金属内部构造 ②覆盖保护层 ③电化学保护法 外加电源的阴极保护法 牺牲阳极保护法 用牺牲锌块的方法来保护船身,锌块必须定期更换 航海的船只的船底四周镶嵌锌块〔白色〕,就是利用牺牲阳极保护法。 阴极电保护法——电解原理 将被保护金属与另一附加电极作为电解池的两个极,使被保护的金属作为阴极,在外加直流电的作用下使阴极得到保护。此法主要用于防止土壤、海水及水中金属设备的腐蚀。 废铁 . z.
-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