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优WCDMA题库



《网优WCDMA题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网优WCDMA题库(6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WCDMA 题库 一、 填空题 原理 1. WCDMA 制式采用FDD 模式,TD-SCDMA 采用TDD 模式。 2. 三类快衰落分别是:时间选择性衰落、频率选择性衰落、空间选择性衰落。 3. 无线通信的三种常见“效应”是:阴影效应、远近效应、多普勒效应。其中,阴影效应属于慢衰落,多普勒效应属于快衰落。 4. 信道的工作模式有单工、半双工、全双工三种双工方式。 5. 在FDD 模式下,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分别使用两个独立的载波进行传输。在TDD模式下,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分时共享同一载波进行传输。 6. WCDMA 系统的信源编码采用自适应可变速率AMR 语音编码,属于线性预测编
2、 码。 7. UTRAN 中定义了两种信道编码方法:卷积码和TURBO 码。 8. WCDMA R99 协议版本中,上行链路采用BPSK 调制方式;下行链路采用标准 QPSK 调制方式。 9. WCDMA 的频率复用因子是1。 10. 扩频应用在物理信道上,它包括两个操作。第一个是信道化操作,第二个是 扰码操作/加扰。 11. WCDMA 系统信道化扩频采用 OVSF 码 ,用于保证具有不同速率和扩频因子的不同下行链路之间的正交性 。 12. 信道化码Cch,4,2 中,扩频因子为 4 。 13. WCDMA 系统中同步码可以分为主同步码和次同步码,在小区搜索过程中,手机用S
3、CH 的主同步码序列获取小区的 时隙同步 ,用SCH 的次级同步码序列搜索 帧同步 。 14. 扰码共有8192 个,分成主扰码和辅扰码,其中 512 个的主扰码,,主扰码又可以分成 64 个扰码组, 每个扰码组中有 8 个主扰码。 15. WCDMA 系统下行物理信道中, SCH 不经过扩频和调制的处理。 16. 功率控制方法从上、下行链路角度来考虑可以分为反向功率控制和 前向功率控 制。 17. 功率控制若从功率控制环路类型划分可分为开环功率控制和 闭环功率控制。 18. WCDMA 系统上下行链路均支持快速功率控制, 该功率控制机制频率为1500HZ 。 19. 随机接入过
4、程包括两个方面:随机接入信道RACH 接入和公共分组物理信道CPCH 接入。 20. CPICH 的OVSF 码可表示为Cch,256,0,其中下标256 表示正交因子SF等于 256。 21. 交织的作用可以减小信道快衰落带来的影响。 22. 速率匹配用于发送比特数与单个帧比特数的匹配,这是通过重复或删除来实现。 23. WCDMA 信道编码采用卷积 编码和 Turbo 编码技术。 24. WCDMA 中 P_CCPCH 用于承载一个传输信道: BCH ,S_CCPCH 则承载了两个传输信道: FACH 和PCH 。 25. 上行物理信道的DPCCH 和DPDCH 是码分 复用
5、的, 下行物理信道的DPCCH 和DPDCH 是时分 复用的。 26. RACH 信道由一个或多个长度为4096 码片的接入前缀和一个长度为10ms 或20ms的消息部分组成。 27. 上行链路DPCCH 采用的无线帧长度为10ms,每帧有15 个时隙,每个时隙都有功率控制比特,则下行功率控制可达 1500 次/秒。 28. 上行DPCCH 用来传输物理层的控制信息,扩频因子为 256。 29. 传输信道可以分为公共信道和专用信道,其中公共信道包括BCH、PCH、FACH 等信道。 30. 逻辑信道可以分为控制信道和业务信道,其中控制信道包括BCCH、PCCH、 CCCH。 3
6、1. IUB 接口对应的协议是NBAP 协议;IU 接口对应的协议是RANAP,IUR 接口对应的协议是RNSAP。 32. 物理层通过传输信道向MAC 层提供服务,传输数据的类型及特征决定它的特征。 33. MAC 层通过逻辑信道给RLC 层提供服务,它的特征是由发送的数据类型决定的。 34. 在用户平面,当RLC 层提供的服务不使用PDCP 和BMC 协议的时候,RLC 层提供的服务称为无线承载RB,在控制平面中,RLC 层向上层提供的服务是信令无线承载SRB。 35. 初始UE 标识符号IMSI、TMSI、PTMSI 只用于RRC 连接请求和建立消息,在 RRC 连接建立过程结
7、束之后,RRC 消息可能为UE 指派一条专用物理信道,也可 以在公共传输信道上给UE 分配一个C-RNTI 或者用作UE 的标识。 36. 无线资源管理的基本流程:测量控制——测量——测量报告——判决、决策——资源控制和执行。 37. 功率控制包括:开环功率控制和闭环功率控制。其中闭环功率控制又分为:内环功率控制和外环功率控制。 38. UE 的两个基本操作模式是:空闲模式和连接模式。 41. 假设基站天线的发射功率为43dBm,则对应__20__W。 42. WCDMA 中快速功率控制的频率是1.5kHz ,外环功率控制的频率典型值为10~ 100Hz 。 43. _____
8、Gn_______接口是SGSN 和GGSN 之间的接口;_____Gr____接口是SGSN 44. 在WCDMA 的R4 协议阶段,核心网络侧电路域部分的MSC 将被___MSC______和_____MSC server__ 所替代,实现控制和承载的分离。 45. SGSN 和MSC 之间的接口是___Gs___接口,该接口是_____可选___(可选 / 必 选)接口。 46. WCDMA 系统的上行链路极限容量一般是受限于__干扰____,下行链路极限容量一般受限于__功率____,当小区的覆盖半径比较小时,也可能受限于___干扰___。 47. 切换是用户在移动过程中为
9、保持与网络的持续连接而发生的,一般情况下,切换可以分为以下三个步骤:___测量_____、__判决______和__执行______。 48. Iu、Iub 和Iur 接口采用 ATM 作为承载进行用户数据和信令信息的传输。在ATM的适配层,控制平面的传输承载都采用___AAL5_____,而用户平面,在Iub 和 Iur 接口上都采用___AAL2_____,在Iu 接口上则对CS 域采用__AAL2____,对 PS 域采用__AAL5___。 49. 辅同步信道(第二同步码)的作用是_实现帧同步_和_识别小区扰码码组__。 50. WCDMA 的主扰码共有__512__个,分为
10、_64_组。 51. 在WCDMA 无线接口协议中,数据链路层L2 包含哪些子层: MAC 、 RLC 、 DPCP 和 BMP 。其中,MAC 层的一个重要功能是完成传输信道与 逻辑信道的 映射。 52. RNC 两个独立的逻辑功能是SRNC 和DRNC。 53. 软切换过程中,所谓的Event1A 事件即为无线链路增加 ,Event1B 事件即为无 线链路 删除。 58. 软切换的特点是:先建立目标小区连接链路,后中断源小区连接链路。 59. 测量报告包括周期触发和事件触发,其中事件触发所需的信令开销少于周期触发,但两者性能相同。 60. 主叫流程主要包括以下的步骤:RR
11、C 连接建立、____NAS 连接____、_____RAB 建立___、通话过程、__RRC 释放连接_。 61. 软切换在___RNC__合并,更软切换在____NODEB__合并。 62. 软切换的合并方式是______选择性合并 ___,更软切换的合并方式是___最大比合并____. 64. WCDMA 的无线网络规模的估算有基于 __覆盖___ 的估算和基于 _容量__的估算。 65. 链路预算是对一条通讯链路上的各种__损耗__和_增益__的核算。 66. 天线的机械下倾角一般要小于___10___度。 67. 站点勘查的必备工具有_GPS 定位仪_、_指南针(罗盘)
12、_、__激光测距仪__、__数码相机_。 68. 假定网络规划的上行负载要求是50%,它对应的噪声抬高是__3____dB。 69. 小区的覆盖范围是由CPICH 信道确定的。 74. 馈线驻波比要求小于__1.5___。 75. WCDMA 无线网络优化的数据来源有DT_、__CQT__、__OMC 性能统计__、__用户申诉__、__告警信息__、和其它数据。 76. 无线环境中的衰落主要包括__路径损耗___,_阴影衰落__,_多径衰落____。 77. AMR 语音编码有__8__种业务速率,业务速率是从___4.75k___到___12.2k___。 80. 软切换的主
13、要目的是提供无缝切换,增加系统的抗干扰能力。为实现目标,软切换机制主要提供了3 种增益,其中微分集增益对抗快衰落的分集增益,而宏分集增益对抗慢衰落和由于UE 在角落移动而导致信号强度突然下降的分集增益。 81. 调整 CPICH 信道的功率可以平衡相邻小区间的负荷。 82. 主导频信道的功率通常设为为33dBm,折合成瓦,相当于 2 W。 83. PDCP 协议只存在于分组域业务,它的主要功能是头压缩,提供的业务也称为无线承载。 84. 快速功率控制会导致下行链路基站功率发生功率漂移,其解决办法是由SRNC 计算所需的功率,通过Iub 口调整基站发射功率,以实现下行功率平衡。 二、
14、单项选择题 1. 以下不是移动通信信道的主要特点。(A) (A) 稳定性 (B) 传播的开放性 (C) 接收点地理环境的复杂性与多样性 (D) 通信用户的随机移动性 2. 2、直射波是指 。(A) (A) 指在视距覆盖区内无遮挡的传播信号 (B) 指从不同建筑物或其它物体反射后到达接收点的传播信号 (C) 指从较大的山丘或建筑物绕射后到达接收点的传播信号 (D) 指由空气中离子受激后二次反射所引起的慢反射后到达接收点的传播信号 3. 散射波是指 。(D) (A) 指在视距覆盖区内无遮挡的传播信号 (B) 指从不同建筑物或其它物体反射后到达接收点的传播信号 (C) 指
15、从较大的山丘或建筑物绕射后到达接收点的传播信号 (D) 指由空气中离子受激后二次反射所引起的慢反射后到达接收点的传播信号 4. 从信号强度来看,()的信号强度最强;() 和() 的信号强度相当;() 的信号强度最弱。以下正确的选项是。(A) (A) 直射波;反射波、绕射波;散射波 (B) 反射波;直射波、绕射波;散射波 (C) 直射波;反射波、散射波;绕射波 (D) 反射波;直射波、散射波;绕射波 5. 快衰落是指 ;路径传播损耗是指 ;慢衰落是指 。以下正确选项是 。(C) (a) 由于电波在空间传播所产生的损耗。 (b) 由于在电波传播路径上受到建筑物及山丘等的阻挡所产生
16、的阴影效应而 产生的损耗。 (c) 由于多径传播而产生的衰落。 (A) abc (B) cba (C) cab (D) acb 6. 慢衰落一般遵从 分布。(A) (A) 对数正态分布 (B) 瑞利分布 (C) 莱斯分布 (D) 二项分布 7. 快衰落分为三类:频率选择性衰落、时间选择性衰落、空间选择性衰落。为了克 服频率选择性衰落可采用Rake 接收方式;为了克服时间选择性衰落可采用信道交织技术;为了克服空间选择性衰落可采用空间分集手段。以下选项正确的是 (B) (A) 信道交织技术;Rake 接收方式;空间分集手段 (B) Rake 接收方式;信道交织技术;空
17、间分集手段 (C) 空间分集手段;信道交织技术;Rake 接收方式 (D) 信道交织技术;空间分集手段;Rake 接收方式 8. 多普勒效应是指 。(C) (A) 由大型建筑物和其它物体的阻挡而形成在传播接收区域上的半盲区。 (B) 由于移动用户的随机移动性,终端与基站的距离也是随机变化的,相同发 射功率的用户到达基站的信号强弱不同,离基站近的信号强,离基站远的 信号弱,强信号会把弱信号覆盖掉。 (C) 由于接收端的移动用户高速移动引起传播频率扩散而引起的,其扩散程度 与移动用户的移动速度成正比。 (D) 由于两个接收机工作在不同的频率上而产生的频率之差。 9. CN 由
18、电路交换域和分组交换域两部分组成。通过( )相连接的网络部分称为CS 域;通过( )相连接的网络部分称为PS 域,正确选项是 。(A) (A) MSC/VLR;SGSN (B) GMSC;GGSN (C) MSC/VLR;GMSC (D) SGSN;GGSN 10. WCDMA 系统中UE 与NodeB 之间的无线接口为口,该接口是() 的,对应于 GSM 中的() 口。以下正确的选项是 。(B) (A) Um;开放的;Uu (B) Uu;开放的;Um (C) Um;不开放的;Uu (D) Uu;不开放的;Um 11. NodeB 与RNC 之间的接口是() 口,该接口
19、是() 的,对应于GSM 中的 ()口。以下选项正确的是 。(D) (A) Iur;不开放的;A 口 (B) Iur;开放的;Abis 口 (C) Iub;不开放的;A 口 (D) Iub;开放的;Abis 口 12. UTRAN 与CN 之间的接口是() 口,该接口是开放的,对应于GSM中的A 接口和Gb 接口。(B) (A) Uu (B) Iu (C) Iub (D) Iur 13. WCDMA 可以由以下() 系统平滑演进(B)。 (A) PHS (B) GSM (C) IS-95 CDMA 14. UTRA FDD 使用的上、下行频段分别是 。(C) (A
20、) 1900~1960MHz;2100~2160MHz (B) 1900~1960MHz;2100~2160MHz (C) 1920~1980MHz;2110~2170MHz (D) 1900~1960MHz;2110~2170MHz 15. WCDMA 的码片速率为 。(B) (A) 1.2288Mchip/s (B) 3.84Mchip/s (C) 384kbit/s (D) 2Mbit/s 16. WCDMA 采用的多址接入方式为 。(B) (A) TDMA (B) DS-CDMA (C) MC-CDMA (D) 跳频 17. 信道化操作中是将每一个数据符号转
21、换为若干码片,因此增加了信号的带宽。每一个数据符号转换的码片数称为______。( A ) (A) 扩频因子 (B) 增益因子 (C) 扰码 (D) 比重因子 18. 扩频应用在物理信道上,它包括两个操作。第一个是_____,第二个是_____。( C ) (A) 扰码操作,信道化操作 (B) 扰码操作,同步 (C) 信道化操作,扰码操作 (D) 增益加权,扰码操作 19. 所有上行物理信道都和复数值的扰码进行扰码处理。DPCCH/DPDCH 信道既可以用长码又可以用短码扰码,PRACH 信道消息部分用_____, PCPCH 信道消息部分 用_______。( A )
22、 (A) 长码扰码长码扰码 (B) 长码扰码短码扰码 (C) 短码扰码长码扰码 (D) 短码扰码短码扰码 20. WCDMA 系统中,下行扩频因子的取值范围为_____。 ( A ) (A) 4-512 (B) 2-256 (C) 4-256 (D) 2-512 21. 同一信息源使用信道化编码有一定限制,如图,已知Cch,4,2 已被使用,下列信道码中可以使用的是 ( D ) S F = 1 S F = 2 S F = 4 C c h , 1 , 0 = (1 ) C c h ,2 ,0 = (1 ,1 ) C c h ,2 ,1 = (1 ,-1 ) C c h
23、 ,4 ,0 = ( 1 ,1 ,1 ,1 ) C c h , 4 , 1 = ( 1 , 1 , - 1 , - 1 ) C c h , 4 , 2 = (1 ,-1 ,1 ,-1 ) C c h , 4 , 3 = ( 1 , - 1 , - 1 , 1 ) (A) Cch,8,4 (B) Cch,16,10 (C) Cch,2,1 (D) Cch,8,6 22. WCDMA 系统,下行扰码共有8192 个,其中可以分为__512__个的扰码集,每个扰码集中包括1 个主扰码和_15___个的从扰码;这些扰码集又可以分成___64_个扰码组, 每个扰码组中有__8__个主扰码
24、。 ( A ) (A) 512,15,64,8 (B) 1024,15,64,16 (C) 12,16,64,8 (D) 1024,16,64,16 23. 同步码分为主同步码和次同步码,整个UTRAN 网采用___1_个主同步码,辅同步码共有___16_ 个, 通过排列组合, 总共合成_64___ 个不同的码序列组。( A ) (A) 1,16,64 (B) 16,64,64 (C) 8,16,16 (D) 8,64,64 24. 图中所示为PRACH 消息部分扩频过程,选出分别符合a,b,c,d 的步骤。( D ) (A) 增益因子,扰码,信道码,虚数符J (B)
25、信道码,扰码,增益因子,虚数符J (C) 增益因子,信道码,虚数符J,扰码 (D) 信道码,增益因子,扰码,虚数符J 25. WCDMA 系统下行物理信道中,____由实符号序列组成,不经过扩频和调制的处理。( B ) (A) CPICH (B) SCH (C) AICH (D) CCPCH 26. 某系统扩频后信号带宽为20Mhz,原始信号带宽为10khz,则处理增益为__( D ) (A) 3DB (B) 27DB (C) 30DB (D) 33DB 27. WCDMA 系统中,下行物理信道信道化码固定的是下列哪一个? ( A ) (A) PCCPCH (B)
26、 DPCH (C) PDSCH (D) PICH 28. 根据通信原理中香农(shannon)公式原理,采用扩频通信的基本原理是用频带换取____。 ( A ) (A) 信噪比 (B) 传输功率 (C) 误码率 (D) 误块率 29. WCDMA 系统,调制码片速率为____,下行通过扩频产生的复数值码片用____方式进行解调。 ( C ) (A) 5 Mcps ,BPSK (B) 5 Mcps,QPSK (C) 3.84 Mcps,QPSK 30. WCDMA 系统中,关于上行DPCCH/DPDCH 扩频表述错误的是____。 ( B ) (A) 可以同时传输1 个
27、DPCCH 和0 到6 个DPDCH (B) 扰码可以只能使用长扰码 (C) 比重因子必须至少一个为1 (D) 扰码的边界与无线帧边界一致 31. 以下选项不属于码分多址蜂窝通信系统中的主要干扰类型的是____。 ( C ) (A) 多径干扰 (B) 多址干扰 (C) 频率干扰 (D) 加性白噪声 32. WCDMA 系统上下行链路均支持频率为____的快速功率控制。 ( C ) (A) 800HZ (B) 2HZ (C) 1500HZ (D) 50HZ 33. 下列功率控制选项中,_开环功率控制机制发送下行链路信标信号来对路径损耗做出粗略估计,用在连接的开始阶段给
28、移动台提供比较粗略的初始功率设置。( A ) (A) 开环功率控制机制 (B) 快速闭环功率控制机制 (C) 外环功率控制机制 (D) 慢速闭环功率控制 34. WCDMA 系统内环功率控制标准为下列选项中哪一个? ( C ) (A) 功率平衡 (B) 误码率平衡 (C) 信噪比平衡 (D) 误块率平衡 35. WCDMA 系统上行链路功率控制中,基站频繁估计接收到SIR 值,并与目标SIR 值相比较,根据比较结果命令移动台增加或降低功率,这样的功率控制机制是( B ) (A) 开环功率控制机制 (B) 快速闭环功率控制机制 (C) 外环功率控制机制 (D) .分
29、集接收 36.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多用户检测器的特点是____。 ( A ) (A) 增加功率控制精度 (B) 减弱多址干扰 (C) 减弱远近效应 (D) 大大增加系统设备复杂度 37. 上行闭环功率控制调整手机得DPCH 发射功率,服务小区检测上行SIR,然后下 行过程中逐时隙产生__指令发送给手机,手机按照收到指令改变其发送功率。 (A ) (A) TPC (B) FBI (C) TFCI (D) PILOT 38. 软切换时,移动台处于____两个扇区覆盖的重叠区域,在切换期间每个连接的 ____功率控制环路处于激活状态 ( D ) (A) 一个基站,一条 (
30、B) 一个基站,两条 (C) 两个基站,一条 (D) 两个基站,两条 39. 更软切换时,移动台处于____两个扇区覆盖的重叠区域,在切换期间每个连接的___功率控制环路处于激活状态。 ( A ) (A) 一个基站,一条 (B) 一个基站,两条 (C) 两个基站,一条 (D) 两个基站,两条 40. 开环功率控制的精度______闭环功率控制的精度。(B) (A) 大于 (B) 小于 (C) 接近 (D) 不好说 41. 物理层与媒体接入控制层(MAC)实体相连,相互之间的通信是通过____来完成的。(A) (A) 传输信道 (B) 逻辑信道 (C) .物理信道
31、 42. WCDMA 系统中可采用多码传输达到提高数据速率的目的,那么最多可以并行传输____6___个DPDCH.。(C) (A) 4 (B) 5 (C) 6 (D) 7 43. 上行链路DPCCH 采用10ms 无线帧内有15 个时隙的结构,因此一个时隙周期为 __B____us。(B) (A) 577 . (B) 666 (C) 66.7 (D) 1500 44. UTRA FDD 中的开环功率控制仅用于___A___传输的初始化过程。(A) (A) RACH 和 CPCH (B) RACH 和FACH (C) RACH 和PCH (D) FACH 和DC
32、H 45. 在每个物理层连接中有且仅有一个上行DPCCH,它的扩频因子固定为______(C) (A) 6 (B) 128 (C) 256 (D) 512 46. 传输信道是指由物理层提供给高层的服务,传输信道定义无线接口数据传输的方式和特性,分为______信道。(A) (A) 专用和公共 (B) 下行和上行 (C) 控制和数据 47. 下行链路成帧过程中,进行速率匹配和分割操作的顺序与上行链路______。(B) (A) 相同 (B) 不同 48. 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 每两帧有___15___个接入时隙,时隙间隔为5120码片,当前小区中哪个接入时隙的信息
33、可用,是由高层给出的。 (B) (A) 10 (B) 15 (C) 16 (D) 20 49. 在上行专用物理信道DPCCH 和DPDCH 中每个帧长是______. (A) (A) 10ms (B) 20ms (C) 40ms (D) 80ms 50. 主公共控制物理信道P_CCPCH 是哪一种传输信道在物理层的映射? (A) (A) BCH (B) FACH (C) PCH (D) RACH 51. 下行链路有______个主扰码? (D) (A) 16 (B) 64 (C) 128 (D) 512 52. 在 WCDMA 系统中,随机接入信道的前缀
34、部分长度为_____。(B) (A) 2048 (B) 4096 (C) 8192 (D) 1024 53. 在 WCDMA 系统信道化码使用的是______。 (A) (A) OVSF 码 (B) Gold 码 (C) 二进制码 54. 公共导频信道CPICH 的扩频因子固定为______。(B) (A) 512 (B) 256 (C) 128 (D) 64 55.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D) (A) 下行扩频码用来区分用户 (B) 下行扰码用来区分用户---(区分小区) (C) 上行扩频码用来区分用户(同一用户的不同信道) (D) 上行扰码用
35、来区分用户 56. 目前 WCDMA 系统中下行链路可用的主扰码数量为______。(B) (A) 8192 (B) 512 (C) 64 (D) 8 57. 下面信道中属于传输信道的是______。 (D) (A) P_CCPCH (B) DCCH (C) SCH (D) FACH 58. WCDMA 系统中,P_CCPCH 可用于承载的传输信道有______。(A) (A) BCH (B) FACH (C) PCH (D) RACH 59. WCDMA 系统中,S_CCPCH 可承载的传输信道有______。(D) (A) BCH 和FACH (B) F
36、ACH 和DSCH (C) PCH 和BCH (D) FACH 和PCH 60. 对于一个连接,使用多码传输,共6 个并行的DPDCH 使用不同的信道化码进行发射,此时,对于这个连接,应有______个DPCCH 信道。( A ) (A) 1 (B) 2 (C) 3 (D) 6 61. 维持网络基本运营所必须的公共传输信道是______。(D) (A) RACH、FACH 和CPCH (B) RACH、PCH 和AICH (C) PCH、AICH 和FACH (D) RACH、FACH 和PCH 6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 (A) DPDCH 的
37、比特速率可以按帧改变 (B) DPDCH 的比特速率不可以按帧改变 (C) DPCCH 的比特速率可以按帧改变 (D) DPCCH 的比特速率是不固定的 63. 系统帧数(SFN)是间隔超过10ms 帧的几个进程使用的长度为( )比特的序 号。(C) (A) 8 (B) 10 (C) 12 (D) 16 64. 为避免音频干扰的出现,WCDMA 系统的手机上行链路的两个专用物理信道采用______复用处理。 (A) (A) 码分 (B) 时分 (C) 空分 (D) 频分 65. WCDMA 系统中,同步信道SCH______下行链路的扰码序列。(B) (A) 使
38、用 (B) 不使用 66. WCDMA 系统中,主同步信道P_SCH 的码字长度为____,所有小区都相同。(C) (A) 64 (B) 128 (C) 256 (D) 512 67. 随机接入信道RACH 消息部分的所有组成部分,以下______选项最完整。(A) (A) data , pilot , TFCI (B) data , pilot , TFCI , TPC (C) data , pilot , TFCI , TPC, FBI (D) pilot , TFCI , TPC, FBI 68. 专用下行物理信道(DPCH)的所有组成部分,以下______选项最
39、完整。(B) (A) data , pilot , TFCI (B) data , pilot , TFCI , TPC (C) data , pilot , TFCI , TPC, FBI (D) pilot , TFCI , TPC, FBI 69. 传输时间间隔TTI 不能取的值是:______。 (C) (A) 20ms (B) 40ms (C) 60ms为什么呢? (D) 80ms 70. 无线帧长度是物理信道的参数,除RACH 和P_CCPCH 外的物理信道帧长度固定为______。 (A) 10ms (B) 20ms (C) 40ms (D) 80ms
40、 71. ______属于下行信道的信道编码方式。(A) (A) 卷积编码 (B) CRC (C) AMR 72. WCDMA 系统中信号处理的过程是: (C) (A) 信道编码、调制、扩频 (B) 调制、信道编码、扩频 (C) 信道编码、扩频、调制 (D) 扩频、信道编码、调整 73. BCCH 信道与BCH 信道之间的映射利用了______层的功能。(B) (A) RLC (B) MAC (C) PDCP (D) BMC 74. 纠错与重传属于______层的功能;(B) (A) MAC (B) RLC (C) PDCP (D) BMC 75. 执行
41、 IP 数据流的头部压缩与解压缩属于______层的功能;(C) (A) MAC (B) RLC (C) PDCP (D) BMC 76. 下列关于各种标识的描述,错误的是______(C) (A) RAI 是分组域的关于路由区的一种标识; (B) URA 是指UTRAN 的注册区标识;(注册区域URA) (C) LAI 是分组域的关于位置区的一种标识; (D) LAI=MCC+MNC+LAC。 77. WCDMA 系统是一个()系统,无线资源管理RRM过程就是一个控制自己系统内干扰的过程。(A) (A) 自干扰 (B) 容量受限 (C) 覆盖受限 (D) 频率受限
42、 78. 下列哪个不是功率控制的作用______。(D) (A) 降低多余干扰 (B) 解决远近效应 (C) 解决阴影效应 (D) 调节手机音量 79. 外环功率控制的频率一般为() 。(B) (A) 1-10 Hz (B) 10-100Hz (C) 100-1000Hz (D) 1000-10000Hz 80. 切换包括软切换和硬切换。以下()不属于硬切换。(C) (A) 同频硬切换 (B) 异频硬切换 (C) 系统内硬切换 (D) 系统间硬切换。 81. 下列不属于公共传输信道的有:( E ) (A) BCH, 广播信道 (B) FACH, 前向接入信道
43、 (C) PCH, 寻呼信道 (D) RACH,反向(随机)接入信道 (E) CPICH, 公共导频信道 82. 切换过程中,UE 处于____状态( B ) (A) CELL_PCH (B) CELL_DCH (C) CELL_FACH (D) URA_PCH(注册区域URA) 83. 对于 P-CPICH 的描述,下面不正确的是______( D ) (A) 基本公共导频信道(P-CPICH)总是使用同一个信道化码,用基本扰码进 行加扰; (B) 总是使用SF=256 的信道化码; (C) 其传输的业务速率固定为30KBPS; (D) 其传输的业务速率固定为15
44、KBPS。 84. 关于 WCDMA 系统中的交织,下列说法正确有_____( A C ) (A) 交织可以减小无线信道快衰落带来的影响。 (B) WCDMA 中采用了两次交织,第一次交织是帧间交织,交织长度为一个物 理帧,第二次交织是帧内交织,交织长度是一个传输块TTI。 (C) 交织可以带来时间分集的好处。 85. 在 WCDMA 系统中,使用了哪些方法来定义物理信道?( ABCD ) (A) 载波 (B) 扰码 (C) 信道化码 (D) 持续时间段 86. 切换的目的是:______ (ABC) (A) 处理移动造成的越区 (B) 平衡负载. (C) 保证通信
45、质量. (D) 提高码资源利用率 87. 软切换对系统性能的影响,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B) (A) 软切换增益能够降低UE 发射功率,减少上行干扰 (B) 软切换对系统的物理资源有影响 (C) 软切换增益与UE 在小区中的相对位置没有关系 (D) 软切换对系统性能改善作用很大,因此越多越好 88. 小区搜索过程的三个步骤中,使用的信道为:( B C D ) (A) PICH (B) P-CPICH (C) 主同步信道:P-SCH (D) 辅助同步信道:S-SCH 89. CE 的英语全称是:( B ) (A) Cell Element (B) Channel E
46、lement (C) Cell Equipment (D) Channel Equipment 90. 下面说法正确的是:(B) (A)HSPDA 技术在WCDMA 制式的R99 协议版本实现 (B)HSPDA 技术在WCDMA 制式的R5 协议版本实现。 (C)HSPDA 技术在CDMA2000 制式中实现 ;J(P (D)HSPDA 技术在TD-SCDMA 制式中实现 91. PCCH 通过什么映射到PCH?(B ) (A) MAC-B; (B) MAC-C/SH; (C) MAC-D; 92. 不属于PDCP 子层功能是?(C ) (A) 在发送与接收实体中分别
47、执行IP 数据流的头部压缩与解压缩; (B) 传输用户数据; (C) 接入业务级别选择; (D) 将非接入层送来的PDCP-SDU 转发到RLC 层。 93. 小区中发射SFN 的物理信道是?( B ) (A) CPICH; (B) P-CCPCH; (C) DPCH; (D) S-CCPCH。 94. 对于上行DPCCH 物理信道,其使用的信道码是?( A ) (A) Cch,256,0; (B) Cch,256,1; (C) Cch,256,16; (D) cc = Cch,256,m 其中m = 16s + 15。 95. WCDMA 系统的空中接口带宽为(
48、A ) (A) 5MHz; (B) 3.84MHz; (C) 1.2288MHz; (D) 1.25MHz; 96. 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C ) (A) 下行扩频码用来区分用户; (B) 下行扰码用来区分小区; (C) 上行扩频码用来区分用户;同一用户的不同信道 (D) 上行扰码用来区分用户; 97. RNC 测量上行链路的BLER,并向NodeB 发送指令调整SIRtarget,这个过程是 ( B ) (A) 下行外环功率控制; (B) 上行外环功率控制; (C) 下行内环功率控制; (D) 上行内环功率控制; 98. 下行主扰码被分成 ______ 扰码组
49、( C ) (A) 8 (B) 32 (C) 64 (D) 512 99. 信道编码的目的是 。(D) (A) 减少信源冗余,解除信源相关性。 (B) 压缩语音码率 (C) 提高信源有效性。 (D) 以加入最少多余码元为代价来提高通信的可靠性。 100.语音编码和信道编码分别研究通信的() 和() 。(D) (A) 稳定性;有效性 (B) 稳定性;可靠性 (C) 可靠性;有效性 (D) 有效性;可靠性 101.上行专用物理信道的所有组成部分,以下哪个选项最完整 。 (C) (A) data , pilot , TFCI (B) data , pilot , T
50、FCI , TPC (C) data , pilot , TFCI , TPC, FBI (D) pilot , TFCI , TPC, FBI 102. 下行链路中共增加了() 次DTX 指示信息的插入。(B) (A) 1 (B) 2 (C) 3 (D) 0 103.网络中通过( )对小区内的下行链路正交码进行管理。(B) (A) .Node B (B) RNC (C) MSC (D) SGSN 104.广播系统消息是源自( ),到达( ),最后从( )发射出来。(B) (A) RNC、NodeB、CN; (B) CN、RNC、NodeB; (C) RNC、
51、CN、NodeB; (D) CN、NodeB、RNC。 105.AMR( )语音模式控制最快可达(B)。 (A) 10ms 一次; (B) 20ms 一次; (C) 30ms 一次; 传输格式组合指示(TFCI) 各种不同传输信道格式组合在一起就构成了传输信道组合集TFC。每种组合有一种标识,称为TFCI。传输格式TF(Transport Format) (D) 15ms 一次; 106.不属于PDCP 子层功能是?(C) (A) 在发送与接收实体中分别执行IP 数据流的头部压缩与解压缩; (B) 传输用户数据; (C) 接入业务级别选
52、择; (D) 将非接入层送来的PDCP-SDU 转发到RLC 层。 107.R4 版本相比较R99 在核心网网络结构和业务功能上明显的差别是( C ) (A) R4 将核心网分为电路域和分组域两大块 (B) R4 的核心网电路域组网可基于多种技术 (C) R4 的核心网电路域由MSC Server 和MGW 两个独立的功能实体来实 现 (D) R4 增加了BG,CG 等功能实体 测试 108.主叫用户呼叫数字公用陆地蜂窝移动通信网中用户所需拨打的号码是 。(A) (A) 移动用户ISDN 号码MSISDN (B) 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IMSI (C) 移动用户漫游号码MS
53、RN (D) 临时移动用户识别码TMSI 109.为正确的识别某个移动用户而给该用户分配的一个特定的识别码,该码存储在用 户的SIM 卡、HLR、VLR 中,该码是 。(B) (A) 移动用户ISDN 号码MSISDN (B) 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IMSI (C) 移动用户漫游号码MSRN (D) 临时移动用户识别码TMSI 110.为使网络再次进行路由选择,根据HLR 的要求,由VLR 临时分配给移动用户的 一个号码是 ,该号码在连接完成后可释放给其它用户使用。(C) (A) 移动用户ISDN 号码MSISDN (B) 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IMSI (C) 移动用户漫游号
54、码MSRN (D) 临时移动用户识别码TMSI 111.为了对IMSI 保密,VLR 可以给来访移动用户分配一个唯一的号码,该号码 是 ,仅在本地使用。(D) (A) 移动用户ISDN 号码MSISDN (B) 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IMSI (C) 移动用户漫游号码MSRN (D) 临时移动用户识别码TMSI 112.UMTS 最显著的新特性是其具有更高的用户比特速率,在电路交换连接方式中, 能达到 ;在分组交换连接方式中,则能达到 。(D) (A) 12.2Kbps;384Kbps (B) 64Kbps;384Kbps (C) 64Kbps;2Mbps (D) 384
55、Kbps;2Mbps 113.会话类型业务的特点是 。(A) (A) 端到端时延小,业务量是对称的或几乎是对称的。 (B) 业务量是非对称的,能承受较大的时延和传输抖动。 (C) 采用请求-响应模式,包的内容必须被透明的传送,并且要有较低的误码 率。 (D) 在规定时间内,目的地并不期待数据的到来,即对发送时间不敏感;分组 数据不需要透明的传送,但数据必须无差错的接收。 114.流类型业务的特点是 。(B) (A) 端到端时延小,业务量是对称的或几乎是对称的。 (B) 业务量是非对称的,能承受较大的时延和传输抖动。 (C) 采用请求-响应模式,包的内容必须被透明的传送,并
56、且要有较低的误码 率。 (D) 在规定时间内,目的地并不期待数据的到来,即对发送时间不敏感;分组 数据不需要透明的传送,但数据必须无差错的接收。 115.交互类型业务的特点是 。(C) (A) 端到端时延小,业务量是对称的或几乎是对称的。 (B) 业务量是非对称的,能承受较大的时延和传输抖动。 (C) 采用请求-响应模式,包的内容必须被透明的传送,并且要有较低的误码 率。 (D) 在规定时间内,目的地并不期待数据的到来,即对发送时间不敏感;分组 数据不需要透明的传送,但数据必须无差错的接收。 116.后台类型业务的特点是 。(D) (A) 端到端时延小,业务量是对称的或
57、几乎是对称的。 (B) 业务量是非对称的,能承受较大的时延和传输抖动。 (C) 采用请求-响应模式,包的内容必须被透明的传送,并且要有较低的误码 率。 (D) 在规定时间内,目的地并不期待数据的到来,即对发送时间不敏感;分组 数据不需要透明的传送,但数据必须无差错的接收。 117.属于会话类型业务的是 ;属于流类型业务的是 ;属于交互类型业务的 是 ;属于后台类型业务的是 。以下正确的选项是 。 (d) 可视电话 (e) 网页浏览 (f) 视频游戏 (g) 网络游戏 (h) EMAIL (i) 流式多媒体 (j) 多媒体信息服务MMS (A) ac;f;bd;eg
58、 (B) ac;f;eg;bd (C) a;bf;cd;eg (D) a;bf;eg;cd 118. 前向是指(A)的方向。 (A) 基站发往手机 (B) 手机发往基站 (C) 基站发往核心网 (D) 核心网发向基站 119.软切换过程中,如果在触发时间内,过滤的导频Ec/Io 大于激活集中最佳导频 Ec/Io 和增加窗口的差,且激活集未满,观察小区加入UE 的激活集列表,此事件 称为无线链路增加或者____。 ( A ) (A) Event1A (B) Event1B (C) Event1C (D) Event1D 120.软切换过程中,如果在触发时间内,过滤
59、的导频Ec/Io 小于激活集中最佳导频 Ec/Io 和删除窗口的差,则观察小区从UE 的激活集列表中删除,此事件称为无线 链路删除或者_____。 ( B ) (A) Event1A (B) Event1B (C) Event1C (D) Event1D 121.CRNC 是一个逻辑概念,它是相对于(B)来说的。 (A) UE (B) NodeB (C) RNC (D) SRNC 122.某特殊用户的开户能力是上下行384K,而其使用的手机上行最大能力只是64K, 在用户设置激活PDP 的QoS 信息中上下行最大速率均为384K,这样在RNC 收到 ____指派请求
60、时,发现请求的上行最大速率超过了UE 的能力,将直接返回_____ 建立失败,不发起______建立过程。(B) (A) RB、RB、RAB (B) RAB、RAB、RB (C) RB、RAB、RB (D) RAB、RB、RAB 123.UTRAN 连接模式下,下列RRC 层状态转换顺序正确的是:(B) (A) cellPch——uraPch; (B) cellPch——cellFach; (C) cellPch——cellDch; (D) uraPch——cellDch。 124.当小区更新的次数超过一定的限制(网络参数),UTRAN 命令UE 转移到(D) 状态;
61、 (A) 空闲模式 (B) cell-fach (C) cell-Pch (D) Ura-Pch 125.关于Cell—PCH 同URA-PCH 状态的差别的表述错误的是:(A) (A) Cell pch 状态的UE 在小区重选之后不执行小区更新; (B) Ura pch 状态的UE 在小区重选之后不执行小区更新; (C) Cell pch 状态下,SRNC 知道UE 所属的小区; (D) Ura pch 状态下,SRNC 知道UE 所属的URA 标识。 126.空闲模式下,UE 根据____的测量控制信息执行测量,在cellFach、cellPch 或 utranPch
62、状态下,UE 根据_____的测量控制信息执行测量。(B) (A) SIB10,SIB11; (B) SIB11,SIB12/SIB11; (C) SIB12/SIB11,SIB11; (D) SIB11,SIB10。 127.下列不属于硬切换的目的的一项是:(D) (A) 改变UE 与UTRAN 之间连接的频率; (B) 改变不支持宏分集的网络中的小区; (C) 在TDD 和FDD 之间改变模式; (D) 改善系统网络容量。 128.小区更新消息由____发往_____(B); (A) UTRAN,UE; (B) UE,UTRAN; (C) UE,CN; (D)
63、CN,UE; 129.处于cell_Fach、cell_Pch 状态下的UE 应在小区重选(选择另一小区)时执行 (D)过程; (A) URA 更新; (B) 激活集更新; (C) 位置区更新; (D) 小区更新。 130.网络启动(B)时,通常通过物理信道重配置,但也可以通过RB 的建立、RB 的 重配置、RB 的释放或者传输信道重配置来启动。 (A) 软切换; (B) 硬切换; (C) 小区更新; (D) URA 更新。 131.在UTRAN 中,当高层在初始信令连接建立之后要求传输(B)消息时,启动直接 传输过程。 (A) AS; (B) NAS; (C
64、) SIB; (D) MIB。 132.软切换通常采用CPICH 的(C)作为切换的测量变量. (A) RSCP; (B) RSSI; (C) Ec/Io (D) SIR。 133.软切换中激活集更新用于更新UE 与UTRAN 之间连接的激活集,该过程在(C) 状态下使用。 (A) cell_Fach (B) cell_Pch (C) cell_Dch (D) ura_Pch 134.在UE 中,当高层要求传输NAS 消息时,启动(B)过程。 (A) 下行链路直接传输; (B) 上行链路直接传输; (C) 小区更新; (D) 位置更新。 135.信令连接释放
65、过程用于通知UE 释放与CN 域之间的一个正在进行的信令连接,信 令连接释放(B)RRC 连接的释放。 (A) 启动; (B) 不启动; (C) 终止; (D) 不终止。 136.UE 处于激活状态,正在利用自己专用的信道进行通信,上下行都具有专用信道, UTRAN 准确的知道UE 所位于的小区中,此时UE 可能的连接状态是(D) (A) cell_Fach; (B) cell_Pch; (C) __________ura_Pch; (D) cell_Dch。 137.当UE 处于cellFach 状态时,UE 处于激活状态,但是上下行都只有少量的数据需 要传输,不需
66、要为此UE 分配专用的信道,下行的数据在____上传输,上行在 _____上传输。(A) (A) FACH,RACH; (B) PCH,FACH; (C) FACH,PCH; (D) RACH,FACH。 138.SRNC 和DRNC 都是对于某一个(A)来说的,是逻辑上的一个概念。 (A) UE (B) NodeB (C) RNC (D) CRNC 139.每个UE 最多有(A)个RRC 连接。 (A) 1 (B) 2 (C) 3 (D) 4 140.RRC 连接建立之后,UE 通过RRC 连接向RNC 发送(D)消息,消息中携带UE 发送到CN 中的NAS 信息的内容。 (A) RB setup (B) RL setup (C) RAB assignment request (D) initial Direct Transfer 141.RAB 是( B )的承载,用于UE 和CN 之间传送语音、数据以及多媒体业务。 (A) 控制平面 (B) 用户平面 (C) 传输层 (D) 网络层 142.关于RAB 的描述错误的是(D)
-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踏春寻趣 乐享时光——春季旅游踏春出游活动
- 清明假期至安全不缺席风起正清明安全需守护
- 全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划
- XX中小学公共卫生培训树立文明卫生意识养成良好卫生习惯
- 小学生常见传染病预防知识培训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 3月18日全国爱肝日中西医结合逆转肝硬化
- 肝病健康宣教守护您的肝脏健康如何预防肝炎
- 垃圾分类小课堂教育绿色小卫士分类大行动
- 中小学班主任经验交流从胜任到优秀身为世范为人师表 立责于心履责于行
- 教师数字化转型理解与感悟教师数字化转型的策略与建议
- 团建小游戏团建破冰小游戏团队协作破冰游戏多人互动
- 教师使用deepseek使用攻略让备课效能提升
- 办公室会议纪要培训会议内容会议整理公文攥写
- 党员要注重培塑忠诚奋斗奉献的人格力量
- 橙色卡通风儿童春季趣味运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