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春)一年级数学下册 第二单元《下雨了 认识钟表》教案1 青岛版六三制



《2022年(春)一年级数学下册 第二单元《下雨了 认识钟表》教案1 青岛版六三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春)一年级数学下册 第二单元《下雨了 认识钟表》教案1 青岛版六三制(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2022年(春)一年级数学下册 第二单元《下雨了 认 识钟表》教案1 青岛版六三制 教学目标: 1、结合现实情境,初步认识钟表,能正确认读“整时”和“半时”,会辨认“几时刚过”和“快到几时”; 2、在认识钟表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并学会与他人合作与交流。 教学重点、难点: 结合现实情境,初步认识钟表,能正确认读“整时”和“半时”,会辨认“几时刚过”和“快到几时”。 课前准备: 准备钟表教具、钟表模型演示器,以多媒体,利用多媒体把课本中的情景图展现出来,以吸引学生兴趣,使课堂直观、形象,学生每人准备一个小钟表,亲手来拨一拨、玩一玩,让学生经历和感受时针与分针的运动过程,构
2、建学生时间观念。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教师深情地讲一个感人的故事:有一天放学,天下着雨,老师把同学们护送到校门口,看着同学们渐渐远去了,可老师的心还是七上八下,于是就发生了下面插图中的一幕幕。下面就请同学们欣赏这幅图画。 2、学生仔细观察画面,看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1)小力是什么时间到家的? (2)小云是什么时间到家的? (3)小青是什么时间到家的? (4)小林是什么时间到家的? 3、教师选择有价值的问题板书出来: 小力是几时到家的? 4、引出课题(要想知道这个问题,我们就要先学会认识钟表),师板书:认识钟表。 (说明:从贴近学生生活的素材入手
3、,使学生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 二、合作交流,解决问题。 1、小力是什么时间到家的?(让学生根据已有经验先自己解决,然后再在小组内交流。) 2、小组汇报:长针指着12,短针指着5,所时是5时。 3、“小博士”告诉你的话:钟面上短针叫时针,长针叫分针(师用多媒体出示小博士的话)。 4、小云是什么时间到家的?(小组讨论交流) (1)小云是5时半到家的。 (2)小云是6时半到家的。 5、根据学生出现的问题,让学生通过手中的模型解决问题。 6、师小结:因为时针还不到6所以是5时半。 7、小青和小林分别是几时到家的呢?(指名学生说,有的学生说
4、出准确时间,师要给予肯定)并告诉他们快到5时和“5时刚过”。 8、比较5时刚过和快到5时。 这一层次当中,学生经历了认识钟表的过程。通过区别“5时刚过”和“快到5时”为学生进一步认识钟表,构建时间观念打下了基础。 三、比较,使知识升华。 1、谁最先到家的? 2、“拨一拨”游戏(一个同学拨,另一个同学认一认,“进而比较谁先到家?”) (说明:通过比较时间早晚,使学生建立时间观念,有利于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 四、巩固练习。 1、多媒体出示“今天奶奶过生日的插图”。 2、学生根据插图,独立解决问题。 3、升华到尊敬老人的教育(说明:这一情境无声地给学生进行了尊敬老人的美德教育
5、,练习时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五、谈收获。 1、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2、钟表在生活中的用处非常大,它是掌握时间必不可少的工具,回家以后,同学们给自己制定一个合适的时间表。 附送: 2022年(春)一年级数学下册 第二单元《丰收了 1 00以内数的认识》教案 青岛版 信息窗1 农家院 ——数数 教学目标: 1.学生在已有知识基础上,学会数100以内的数,建立100以内数 的概念,能够运用数进行表达和交流。 2.引导学生观察、初步体验数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培养学生主动探 究精神。 3.与实际生活相联系,
6、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 生活。 教学重点:理解100以内数的意义,会数、读、写100以内的数。 教学难点:记清楚各个数位,体会数位的重要性。 教学具准备:情境图,计数器、小木棒。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1.显示信息窗中的教学情境图。估计一下,大约多少个辣椒?为什 么? 2.揭示课题。 二、探究新知 1.教学数数方法。 师:想要知道准确的辣椒和玉米的数量,我们就来一起数数,先用自 己桌上的学具(小木棒)来摆一摆,数一数。 数一数有多少根? 学 生汇报。 在计数器上请同学拨出数出的数量。每数一根,就拨出一个。 师:怎样数的?
7、 生:一个一个地数,两个两个地数,五个五个地数,十个十个地数。 2.数出数量是100的实物。 师:每个小组桌子上都有几种东西(学具,数量都在100以上),与 请小朋友数一数,每人选你喜欢的一种,正好数出100,还要想办法, 怎样摆放能让人一眼就看出是100。 学生操作数出数量是100的实物。 学生汇报。 师:怎样数出100的? 生:一个一个地数,10个放一堆;两个两个地数,20个放一堆;五 根五根地数,10根扎一捆„„ 你数出的100里有几个十?(或几个二十?几个五十?) 师:很多同学选择了10个一堆或10根一捆进行数数,觉得这样又好 数,又看得清楚。请
8、观察一下,十根扎一捆,这里一共有多少根小棒? (黑板贴出十根十根扎好的100根小棒。) 你怎么看出来的(有10个十,10个十是100。) (板书:10个十 是100。) 小结:10个十是100。这句话还能怎样说? 学生自主回答: 100里面有10个十;5个二十是100;2个五十是100…… 三、当堂达标: 自主练习第3题。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以前我们学习的是从右边数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 十位,那么今天我们学的百位在计数器上怎么表示出来的呢? 五、作业布置: 1、必做题:25页自主练习1、2、4题。 2、选做题:25页自主练习6、8题。 板书
9、设计: 100以内数的认识 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 教学反思: 信息窗2 摘石榴 ——比较大小 教学目标: 1、在能读写100以内数的基础上对数的读写规则进行概括。 2、在将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并经历用数学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关系的过程中,正确进行1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3、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习数学的作用。 教学重点: 掌握比较大小的方法。 教学难点: 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比较的方法。 教学准备:情境图 教学过程: 旧知复习,新授铺
10、垫 师生进行“数的组成”的练习。 3个十和2个一合起来是多少?5个十和8个一合起来是多少?46里 面有几个十,几个一?28里面有几个十,几个一?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小朋友们表现非常好,老师要带领大家一起去果园摘石榴了,大 家想不想去呢,我们要准备好了,比赛看谁摘得多!(展示课件情境 图)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情境图,看看这几个小朋友摘了多少个石榴呢, 我们来当小裁判看谁摘的多?应该怎样比较呢,先比较谁和谁呢? 三、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小玉和小玲谁摘的多? 小雨和小强谁摘的多?(板书问题) 我们先来比较小玉和小玲,看 谁摘的多呢?
11、小玉 42个 小玲 27个 小组交流想办法,应该如何比较42和27,小组代表汇报讨论结果。 方法一:数数的时候,42在27的后面,所以42>27. 方法二:先比 较十位,再比较个位,40比20大,所以42>27. 小玉比小强摘的多,我们的小裁判还真公平呢,再来帮小玉和小强比 较一下吧! 小玉 42个 小强 48个 同桌合作交流,汇报结果。 方法一:数数的时候,48在42的后面,所以48>42. 方法二:先比较十位,再比较个位,40和40一样大,个位上8比2 大,所以 48>42. 小强比小玉摘的多。 最后我们要找出摘得最多是谁呢?是小强。
12、 四、当堂达标: 自主练习第1、2题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们学会了什么? 六、作业布置: 1、必做题:自主练习3、4题。 2、选做题:自主练习6、8题。 板书设计: 比较大小 比较两个两位数的大小以及方法: 十位不同看( )位,十位数字 大的数就大; 十位相同看( )位,个位数字大的数就大。 教学反思: 信息窗3 摘南瓜 ——整十数加减及一位数的减法 教学目标: 1.结合数的认识,使学生掌握整十数加减及一位数的加减。 2.巩固数的组成概念,渗透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渗透加法
13、交换 律。 3.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教学重点: 熟练地进行整十数加减及相应的一位数减法的计算。 教学难点: 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的实际应用。 教学准备:情境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出示情境图,上一次老师带小朋友去果园摘石榴,还当了小裁判, 大家都表现非常棒,今天老师再带着大家一起去小阳同学的菜园里去 帮小阳摘南瓜,看看今天在菜园里又会发生什么故事呢? 二、情景展示,发现问题 我们来到了菜园里,小阳一家人都在这里摘南瓜呢,我们先来看 看他们摘了多少个南瓜了,你发现了什么数学信息,又能提出什么数 学问题呢?
14、 (展示情境图,学生观察) 学生汇报:我看到了妈妈摘了30个。 我看到了爸爸摘了40个。 我 看到了小阳摘了6个。 生提问:爸爸和妈妈一共摘了多少个? 妈妈和小阳一共摘了多少个? 爸爸和小阳一共摘了多少个?(板书问题) 三、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小朋友们的眼睛真亮啊,发现了这么多的数学问题,接下来就要 看看谁更聪明了,一起来解答刚才同学们的问题吧! 爸爸和妈妈一共摘了多少个? 40+30= 我们应该怎样计算呢,开动小脑筋吧!(同桌讨论,并汇报) 方法一:我数一数,50、60、70.。 方法二:4个十加3个十得7个十,是70
15、 同学们的办法还真多呢,聪明的孩子再来解答这个问题吧!妈 妈和小阳一共摘了多少个? 30+6= 方法一:数一数,31、32、33、34、35、36. 方法二:3个十加6个一,得36. 3、还有最后一个问题,爸爸和小阳一共摘了多少个?同学们肯定会 自己解决的,自己把算式写下来并计算。 四、当堂达标: 自主练习第1、2题。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们学会了什么?56-50和23-3你会计算吗?课后可以 讨论一下。 六、作业布置: 1、必做题:自主练习3、4题。 2、选做题:自主练习5题。 板书设计: 整十数加减及相应的一位数减法的计算 爸爸和妈妈一共摘了多少个? 40+30= 妈妈和小阳一共摘了多少个? 30+6= 爸爸和小阳一共摘了多少个? 40+6= 教学反思:
-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