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年三年级语文下册 古诗三首 所见教案 教科版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89933807 上传时间:2022-05-1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4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2021-2022年三年级语文下册 古诗三首 所见教案 教科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21-2022年三年级语文下册 古诗三首 所见教案 教科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21-2022年三年级语文下册 古诗三首 所见教案 教科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资源描述:

《2021-2022年三年级语文下册 古诗三首 所见教案 教科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2022年三年级语文下册 古诗三首 所见教案 教科版(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2021-2022年三年级语文下册 古诗三首 所见教案 教科版 教学目标 1.学会7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通过查字典和联系词句,理解“振、欲、捕”的意思。 2.理解诗的内容,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中描述的情景,想象牧童活泼机灵的神态和愉悦快活的心情,体会诗人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3.背诵并默写课文。 教学过程: 一、指读课题,齐读。 二、这首古诗的作者是清代诗人袁牧。诗人的名字要记住---齐读:袁牧。 三、检查预习: 1.检查生字 振 蝉 骑 “振、蝉”在读音上要注意什么?“骑”看到这个字,你能想到它的意思和什么有关吗?? 2.交流你所搜集到的有

2、关资料。(袁枚一生,历任溧水、沭阳、江浦、江宁知县,除了赢得贤明政声之外,留下的文学著作也很多,有《小仓房诗文集》、《随园诗话》、《随园随笔》和笔记小说《子不语》等。) 四、初读诗文,了解大意 1.出示诗句,学生自由朗读。 2.指名朗读,相机正音。 3.默读思考:在《所见》一诗当中,你见到了什么? 4.交流各自收获。 5.老师见到了两幅图,你知道是哪两幅吗?(一、歌唱图 二、捕蝉图) 五、品读诗文,体会意境 1.品析“牧童歌唱图” 牧童骑黄牛, 歌唱图 歌声振林樾。 读一读前两行诗句,在这幅图中,你看到了什么? 牧童如何骑着黄牛?这是怎样的

3、歌声?(理解“振林樾”)他会唱什么歌? 在这句诗中,你看到的牧童是怎样的牧童? 2.指导朗读。 3.熟读全诗,背诵诗文。 六、课堂练习 组词 振( )  蝉( )  忽( )  闭( ) 骑( ) 晨( ) 弹( ) 物( ) 闲( ) 奇( ) 附送: 2021-2022年三年级语文下册 古诗三首 池上 1教案 教科版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学会诗中出现的两个生字“浮、萍”。  

4、 3.理解诗句的内容,现象诗中描写的情境,感受乡村孩子的质朴、纯真的童心之美。 教学重点:   1.读中理解诗句的含义,读中感悟诗文的意境,体会童真童趣。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池上》,丰富古诗积累。 教学难点:   1.在理解的基础上,结合诗句展开想象,体会童真的纯真与快乐,与古诗意境产生共鸣。   2.品味古诗语言,抓住“偷采”、“不解”、“藏匿迹”等词语感受诗人炼字之妙。 教学流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激趣:让学生把课堂中或课外学到的而且会背的古诗背给同学们听,大家一起分享。   2.导入:今天,老师想和大家一起学习一首新的古诗。这就是《池

5、上》。﹙板书课题﹚   3.简介作者   诗歌的作者是白居易,号香山居士,他是我国唐代有名诗人。他一生写诗3600多首,是唐朝写诗最多的诗人。   二、初读感知,了解大意。   1.布置初学。   要求: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课文,初步感知,了解大意。   读一读——读准字音,读通诗句,读懂大意。   看一看—-观察课本插图,图文对照,揣摩诗意。   说一说——用自己的话说诗句大意、诗句之美。   写一写——写出诗意美的感受。   2.巡视指导。   3.检查自学。   (1)解字词   撑:用篙抵住水底使船行进。   艇:比较轻便的船。诗中指的是小船。   解:懂

6、得、明白。   藏:隐藏、藏匿。   浮萍:一年生草本植物,浮生在河渠、池塘中,叶子扁平,椭圆形或倒卵形,表面绿色,背面紫红色,叶子的下面生须根,花白色。也叫紫萍或水草。   (2)懂诗句   (3)明大意   小娃娃撑着小船,偷偷采了白莲蓬回来赏玩。他还不懂得该怎样去隐藏自己不被人发现,那小船轻轻划过,荡开了池面上的浮萍,留下了一条清清楚楚的水路。   设计理念:阅读教学要以读为本,读中感悟、读中理解、通过读来感悟诗的意境。   三、品读感悟,欣赏诗美。   1.读诗   (1)学生练读。   (2)评价指点:朗读要欢快,抒情,要读出小娃的调皮、天真。   (3)有感情

7、朗读   2.说诗   (1)提出问题。   读了这首诗,你的感受和体验最深的是什么?愿意把学习成果说出来与大家一起分享吗?   (2)学生练说。   (3)教师引导指点。   ①“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等。   ②诗歌描写了一位天真机灵、调皮可爱的小娃形象,通过他的动作、细节,表现了纯真美好的童趣。   3.写感受   (1)提出问题。   写下自己对诗的感受和理解,要求有自己的体会。一两句也行。   (2)交流评价。   设计理念:在这一环节的教学活动中,我以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为主要形式,让学生在读中产生独特体验和感悟,在合作中加深自己的理解,在交流中阐述自己的见解。读、说、想、写贯穿整个环节。   四、读背体会,总结全诗   在熟练朗读的基础上背诵,在诵读中进一步体会古诗的美。   设计理念:古诗要能熟读成诵。   五、布置作业   1.背诵《池上》,并默写。   2.用自己的话把诗的大意写出来。   3.发挥想象力,为《池上》配上一副画。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相关资源

更多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