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讲 权利和义务

上传人:gui****hi 文档编号:90073607 上传时间:2022-05-1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5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第八讲 权利和义务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第八讲 权利和义务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第八讲 权利和义务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资源描述:

《第八讲 权利和义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八讲 权利和义务(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八讲 权利和义务 本讲主要内容: 权利和义务 一、权利和义务的概念 二、权利和义务的分类 三、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一、权利和义务概念 (一)权利释义 1、关于权利含义的各种学说 权利指广义的法律,在英语中可用law,权利有一个专业词right。在拉丁语中,权利指广义的法律,即jus。权利有一个专用词right,权力有一个专用词power,人民享有权利,政府享有权力,有时这两个词是通用的。 法律意义上的权利是指法律规定,享有权利人具有这样或不这样行为,或要求他人这样或不这样行为的能力或资格。“权利”是一个在法学文献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词语,同样,也是一个被滥用

2、程度最高的词语,各教科书和法学著作中关于权利释义的学说。 (1)资格说。 米尔恩在《人的权利和人权的多样性》一书中认为:“权利的要旨是‘资格’说你对某事享有权利,就是说你被赋予某种资格。例如,选举,领取养老金,坚持自己的看法,享受隐秘的家庭生活。义务就是权利的反题,义务就是不可以,权利就是可以。一个人被赋予某种资格具有权利主体的身份,才能向别人提出作为不作为的主张。 缺陷:定义的循环――我被赋予某种资格,我就有了某种权利;我有了某种权利,就意味着我被赋予了某种资格,因而资格具有分析的功能,不具有定义的功能。 (2)主张说。 法律上有效的、正当的可强制执行的主张。

3、(1)主张指谓言论行为,其内容是以某种正当的、合法的理由要求或吁请承认,主张者对事物的占有,或要求返还某物,或要求承认某事实(行为)的法律效果。(2)强调权利与主张有深层联系,除非一个“权利”能被主体有效地或强制地主张、要求或坚持,否则,主体无权利可言。说“某人拥有一个权利”,这或者指他已经实际有效地作出某一主张,或指他仍可有效地作出某一主张。(3)从典型的狭义的权利义务关系分析,权利义务的相关性,如,我有权主张甲付给我5元钱,甲就有义务付给我。换言之,只有甲有义务付给我5元钱,我才能有效主张,如果我的主张无人应答,就不可能成为权利。 缺陷:权利义务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是权利来自于主

4、张,还是主张来自于权利。 (3)自由说。 斯宾诺莎认为,权利就是一种免于干扰的条件;霍布斯认为,权利就是法律所允许的自由;康德认为,权利就是意志的自由行使;黑格尔认为,每个人真正的权利就是自由。自由论揭示了权利的一个重要特征,即权利主体的意志自由和行动自由,主体在行使权利时不受法律的干涉,主体做或不做一定行为不受他人强使。正是这一点,现代学者往往把自由和权利等同,各国有关公民权利的立法也往往把权利和自由作为内涵一致或接近的范畴并列。 缺陷:没有区别广义的自由和狭义的自由(自由权),另一方面,虽然权利总是包含着自由,但不能把权利仅仅归结为自由。 (4)利益说。 边

5、沁,耶林。 缺陷:权利只是利益的表现与获取利益的手段,而不是利益本身,把权利与利益等同,必将造成享有法律权利就等于获得实际利益的错觉。 =并不是所有的利益都是权利,宣布为权利的利益不能仅仅归结为个人利益。 (5)法力说(能力、权力) 能力说最早出现在洛克、卢梭的著作里,他们认为权利的本质是由法律或国家权力保证为实现某种特定利益而进行一定行为的力。 霍菲尔德认为,权利是指一个人通过一定行为或不行为而改变法律关系的能力或权力。“我有权处分我的财产的权利”,即意味着我在法律上有能力或权力出卖、赠与、放弃我的财产。权利就是改变或创立一定法律关系的影响力。能力说将权利视

6、作手段,它创造或改变了法律关系。 缺陷:没有揭示出权利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即主体何以需要权利,法律规定权利的主要目的究竟是什么。 (6)可能说(前苏联学者所持的主要观点) 权利乃是法律规范规定的有权人作出一定行为的可能性,以及请求国家强制力给予协助的可能性。 优点:使人们注意到法律规范宣告的权利始终处于待用状态(等待使用)。 缺点:只看到本本上的权利义务,而忽视了运行中的权利义务,无法解释在具体法律关系中权利主体实际享有和正在行使的权利。 ()规范说(允许、要求) 权利乃是法律所保障或允许的能够作出一定行为的尺度。是一种可能行

7、为或必要行为,是可能说的翻版。 ( 8)选择说。 指它对某一物或关系的选择优于他人的选择。义务即无选择,不自由。 缺陷:有些权利是不可以选择的,如公民的人身自由是不可剥夺或放弃的,儿童接受父母照料的权利是不可拒绝的。 有学者总结以上八种学说得出一个权利的定义,权利是规定或隐含在法律规范中,实现于法律关系中的主体以相对自由的作为或不作为的方式获得利益的一种手段。 在诸多分歧中,至少有以下两点是一致的。(1)权利主体是法律关系的主体或享有权利的人,即个人、法人、团体、组织或国家。(2)权利内容指法律关系主体可以这样行为或不这样行为,或要求其他人这样行为或不这样行为。

8、但是,他们在语词上又有所差异,分别是:权益、许可、许可与保障、能力或资格、可能性、权能或利益、法律手段、手段。 马克思主义认为,权利和法一样都属于社会上层建筑并归根到底是受社会经济关系所制约和决定,"权利永远不能超出社会的经济结构以及由经济结构所制约的社会的文化发展"。法定权利不过是社会经济关系的法律形式即法权关系,所以权利始终是在关系中存在,权利义务关系,也即法律关系。这种法律关系并不是游离于其他社会关系之上,而是其他社会关系特别是经济关系的一个侧面,是以法权形式存在着的一种思想、政治关系,它的实际内容仍然是经济关系和实际的社会关系,是以统治阶级意志为焦点,对这些实际社会关系的折光

9、、影象和反映。统治阶级利用法律来确认人们的某种让利,并给予法律上的保护,就可以维护、巩固和发展有利于本阶级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以实现其阶级利益。正因为如此,权利总是具有对经济关系的依存性,法定权利总是打上了统治阶级意志的烙印。 2、权利的含义 法律权利是规定或隐含在法律规范中,实现于法律关系中的、主体以相对自由的作为或不作为的方式获得利益的一种手段。 3、区分应有权利、法定权利和实有权利 (二)义务释义 法律义务是设定或隐含在法律规范中、实现于法律关系中的、主体以相对抑制的作为或不作为的方式保障权利主体获得利益的一种约束手段。 二、权利和义

10、务的分类 (一)基本权利义务与普通权利义务 根据权利义务所体现的社会内容的重要程度划分 基本权利义务:人们在国家政治生活、经济生活、文化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根本的权利和义务,它是人生而应有、不可剥夺且为社会公认的权利和义务。 普通权利和义务:人们在普通经济生活、文化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权利和义务。 (二)绝对权利义务与相对权利义务 根据权利义务对人的效力范围划分 绝对权利:亦称“对世权”,其特点是权利主体特定,而义务主体不特定。 绝对义务:亦称“对世义务”,其特点是无例外地适用于每个人 相对权利:亦

11、称“对人权”,其特点是权利主体和义务主体均特定 相对义务:亦称“对人义务”,其特点是义务主体有特定的权利主体与之相对。 (三)第一性权利义务与第二性权利义务 根据权利义务之间的因果关系划分 第一性权利义务:亦称“原有权利”,是直接由法律赋予的权利或由法律授权的主体通过其积极活动而创立的权利及与之对应的义务。 第二性权利:亦称“救济权利”,是在第一性权利受到侵害时产生的要求获得合法的赔偿、补偿、恢复权利等救济性的权利及与之相应的义务。 (四)行动权利和消极义务与接受权利和积极义务 根据权利主体依法实现其意志和利益的方式

12、划分 行动权利是权利主体有资格按照自己的意志采取积极行动的权利。 消极义务:义务主体须履行的避免做任何可能妨碍权利主体行动自由的义务 接受权利:权利主体有资格接受某事物或被以某种方式对待。 积极义务:义务人有责任以给付某物或作出某种行为的方式实现接收权的权利主体的权利。 (五)公法上的权利义务与私法上的权利义务 根据权利义务所属的法律部门划分 公法上的权利义务:由公法类法律设定的权利义务 私法上的权利义务:由私法类法律设定的权利义务 (六)明示的权利义务与推定的权利义务

13、 根据法律是否明文规定划分 明示的权利义务:由国家实在法以明确条文形式规定的权利义务 推定的权利义务:根据法律规定的原则、法律精神和法律的逻辑关系推导出来的权利义务 三、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一)结构上的相关关系 (二)数量上的等值关系 (三)功能上的互补关系 (四)价值意义上的主次关系 权利和义务何者为主导 1、权利本位论 2、义务本位论 3、权利义务并重论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法律的价值取向是不同的,古代法律总体上是以义务为本位的,现代法律是或应当是以权利为本位的。 权利本位的法律表现 (1)权利本位意味着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2)在权利和义务的关系上,权利是目的,而义务是手段 (3)在法律没有明确禁止或强制的情况下,可以作出权利推定,即推定为公民有权利去作为或不作为 (4)权利主体在行使其权利的过程中,只受法律规定的限制 (5)人们在享有权利的同时,应当承担与其权利相适应的法律义务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相关资源

更多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