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线速度为12mmin的小型提升机驱动系统设计【含6张CAD图纸+文档全套】
喜欢就充值下载吧。。资源目录里展示的文件全都有,,请放心下载,,有疑问咨询QQ:414951605或者1304139763 ======================== 喜欢就充值下载吧。。资源目录里展示的文件全都有,,请放心下载,,有疑问咨询QQ:414951605或者1304139763 ========================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
机制 1002班
学生:双志强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提升线速度为12m/min的小型提升机驱动系统设计
毕业设计(论文)内容:
通过查阅资料及调研,要求设计一个小型的提升机。提升线速度为12m/min。提升物质量约为500kg。采用一级变速。所选电动机转速约为850~1000r/min。一般制造条件。
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
1.设计方案的选择与计算
--- 选合适的减速机构,适合小厂生产的零部件。
2.撰写设计说明书;总体结构和成套图纸。
毕业设计(论文)专题部分: 提升机驱动系统设计
起止时间:2013.4.1——2013.6.23
指导教师: 签字 年 月 日
沈 阳 化 工 大 学 科 亚 学 院
本科毕业论文
题 目: 提升线速度为12m/min的小型提升机
驱动系统设计
院 系: 机械系
专 业: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班 级: 机制1002
学生姓名: 双志强
指导教师: 侯志敏
论文提交日期: 年 月 日
论文答辩日期: 年 月 日
摘要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各种成熟的先进技术渐渐的融入我们的生活。机械行业在现代的车站、港口、工矿、乃至食品加工等国民经济各部门的运用越来越广泛。越来越多的领域需要使用各种起重运输机械,进行运转、分配和输送等生产作业,起重机械的身影随处可见。例如一个年吞吐量达到上亿吨的港口,作为水陆交通的枢纽,如果没有现代化、高效率的起重运输机械是无法进行生产的。所以说起重机械的作用早已超出单纯的铺助设备范围,它们被直接应用于生产工艺过程中,成为生产作业线上主体设备的组成部分。
为促进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提高劳动生产率,充分发挥起重机械的作用是具有重要意义的。本课题是应用机械原理、机械制造技术进行小型提升机的设计。小型提升机主要是适用于室内的一般起重机械。它由电动机带动,通过齿轮传动、行星机传动传递动力。小型提升机驱动系统的主要部分是减速器,设计主要包括:动力系统设计、传动系统设计、执行机构设计、控制系统设计及机体的润滑与密封等。本次毕业设计的主要任务是设计舞台上用于提升灯具的小型提升机。
“纸上学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本次设计是要求解决实际的问题,不仅要求掌握具有相当的专业知识,还可以锻炼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查阅设计手册的能力,熟悉相关的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更加熟练操作绘图软件绘制工程图。最重要的是能让我们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提高实践能力。使我们的设计更具实用性,能为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本次设计还能让我们更多的接触社会。了解社会的发展态势和国内外的现状,为自己以后的发展明确方向。通过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在老师的指导下解决较为简单的工程问题,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良好的设计思想和工作作风。
因此在设计小型提升机时,在保证得到所要求的提升性能的同时,其安全性至为重要。在这次设计中,我查阅了大量的参考资料,在毕业实习中对厂家进行了参观学习,并请教老师和现场的技术工人,积累了一些小型提升机设计方面的知识,并在此基础上尽量做到优化设计。
关键词: 减速器; 驱动系统;齿轮传动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ociety, all kinds of advanced technology mature gradually into our life. Machinery industry in the modern construction site, station, port, industrial and mining, and of national economic sectors such as food processing are used more and more widely. More and more fields need to use all kinds of lifting transportation machinery, production operation, allocation and transportation, as well as, the figure of hoisting machinery can be seen everywhere. For example, the annual throughput reach hundreds of millions of tons of ports, as land and water transportation hub, if there is no modern, efficient lifting transportation machinery is unable to production. So the role of the hoisting machinery is beyond the scope of pure shop help equipment already, they are directly used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become the main equipment in production line.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ist construction, improve labor productivity, give full play to the role of the hoisting machinery is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his topic is the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principles, mechanical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for the design of small hoist. Small increase machine mainly applies to indoor hoisting machinery in general. It consists of motor driven by gear, planetary drive transmission power. Small hoist reducer is the main part, the design mainly includes: the design of the drive system, transmission system design, the design of the actuator, the design of control system and lubrication and sealing of the body. This graduation design is the main task of the design stage is used to improve the small hoist of lamps and lanterns.
"Paper to eventually feel light, and to practice what know this matter." This design is the requirement of solving practical problems, not only requires master is quite professional knowledge, can also exercise the independent ability to solve problems, improve the ability of consult the design manual, and familiar with the relevant national standards and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more familiar with drawing software map project.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is to let we learned theory knowledge to practice, improve practice ability. To make our design more practical, for social development contributes an own meager strength. This design can also make us more contact with society.Understand the social development situation and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both at home and abroad, for their future development direction. Through the integrated use of learned knowledge,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teacher to solve relatively simple engineering problems, to cultivate students' ability of theory with practice, a good design ideas and style of work.
So in the design of small machine, in order to promote are required at the same time, the performance of its security is very important. In this design, I consult a large number of resources, in graduation practice for manufacturers to visit learning, and consult the teacher and the scene of the technical workers, has accumulated some small hoist design knowledge, and on this basis, try to be optimized design.
Key words: Gear reducer; Drive system; Gear transmission
目 录
引言..................................................... 1
第一章动力系统设计 ...................................... 2
1.1 设计方案的确定 ...................................... 2
1.1.1 设计参数......................................... 2
1.1.2 设计方案的确定................................... 2
1.2 电机的选择 .......................................... 3
1.2.1 初选电动机类型和结构型式......................... 3
1.2.2 电动机的容量 .................................... 4
第二章提升机传动系统设计 ................................ 7
2.1传动装置的传动比及动力参数计算 ...................... 7
2.1.1总传动比及滚筒初定 .............................. 7
2.1.2传动分配各级传动比的计算 ........................... 7
2.2电动机轴齿轮的设计.......................................9
2.2.1 初步选定齿轮参数 .................................. 9
2.2.2 确定轴齿轮中心距a................................9
2.2.3 几何尺寸的计算 ....................................10
2.3 内齿轮的设计 ................................ ..........11
2.3.1 按齿轮齿面接触疲劳计算...........................11
2.4行星齿轮的设计 ..................................... 12
2.4.1按齿面接触疲劳计算 ..............................12
2.5 轴的结构设计 ....................................... 12
2.5.1 轴的结构设计原则 ............................... 12
2.5.2 轴承的选择 ..................... .................. 13
2.5.3 轴II轴的设计 .................................. 13
2.5.4 轴Ⅲ的设计、计算及轴承的确定 .................... 14
2.6 轴II轴Ⅲ的强度校核 .................................15
2.6.1 轴II的强度校核..................................15
第三章行星架的设计...................................... 20
第四章提升机执行机构的设计.............................. 21
4.1卷筒的选择 ................................... ...... 21
4.1.1 卷筒的主要尺寸 ............................... 21
4.2吊钩的设计 .......................................... 23
4.2.1吊钩的材料 ...................................... 24
4.2.2吊钩的构造....... ...............................24
第五章制动器的设计...................................... 25
5.1.1 制动器的选用.................................... 25
5.1.2 带式制动器的计算................................ 25
第六章减速器的润滑和密封.............. ................. 31
结 论 .................................................. 32
参考文献 ............................................... 33
致 谢 ................................................ 34
沈阳化工大学科亚学院学士学位论文 引言
引言
毕业设计是大学生在大学期间所学知识最后的一次检验和巩固,是一次很好的理论知识实践的机会。相比以前的几次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对所学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的涉及面更加广泛,是知识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毕业设计,使学生受到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自身技术水平,运算能力及识图、制图和查阅手册,使用国家标准和信息资料的能力,文字表达能力和一般组织管理能力。所以说做好毕业设计可以为以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本次毕业设计的任务是设计一个实用型小型提升机。而小型提升机主要部分就是减速器,它在升降调节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应用范围也相当广泛。设计小型提升机时,在保证得到所要求的提升性能的同时,其安全性至为重要。在这次设计中,我查阅了大量的参考资料,在毕业实习中对厂家进行了参观学习,并请教老师,积累了一些小型提升机设计方面的知识,并在此基础上尽量做到优化设计。
我国的提升机开始于本世纪五十年代,提升机元件生产已经走向成熟,并在各种机械设备上得到了广泛的使用。现代的提升机系统具设计越来越合理,性能越来越稳定,结构越来越紧凑,效率越来越高,使用维修越来越方便且越来越安全可靠。使现代的提升系统自动化、集成化程度越来越高,系统越来越完备。
小型提升机结构简单,安全可靠。各种不同型号的提升机,虽经长期实践不断改进,但其工作原理和结构大同小异,而其工作性能的好坏却相差较大。小型提升机的技术性能主要取决于减速器的性能,电动机的选择和滚筒的选择。在这次设计中,我根据自己所掌握的知识以及同组同学们的讨论,主要根据设计要求对提升机中最关键的部分减速器的结构尺寸和运动参数以及润滑密封做了比较合理的设计计算。为了对提升机有一个更全面的认识,还介绍了提升机的安全性能,使用维护等方面的内容。为了清楚表现,在必要的地方配有插图。
32
沈阳化工大学科亚学院学士学位论文 第一章 提升机动力系统设计
第一章提升机动力系统设计
1.1 设计方案的确定
1.1.1 设计参数:
⑴ 对一定质量的重物提起或落下。
⑵ 提升线速度约为12m/min。
(3) 提升灯具质量约为500kg。
⑷ 采用一级变速。
⑸ 所选电动机转速约为850~1000r/min。
⑹ 制造条件:选合适的减速机构,适合小厂生产的零部件
1.1.2 设计方案的确定
小型提升机的主要部分是原动机和工作机之间的减速机构,通常的减速机构主要有齿轮减速器和蜗轮蜗杆减速器。
方案一:采用蜗杆减速器传动。蜗杆减速器均装在滚筒外,电机和滚筒轴线不同轴。这种方案的特点是构造简单,但结构不紧凑,占地面积大。(见图1.1)
图1.1 方案一图
方案二:采用行星轮、内、外齿轮传递运动和动力。行星轮、内、外齿轮装在滚筒及行星架内。这种方案的优点是:
⑴ 效率高,在常用的机械传动中,以齿轮传动效率最高。
⑵ 结构紧凑,在同样的使用条件下,齿轮传动所需的空间尺寸一般比较小。
⑶ 工作可靠,寿命长 设计制造正确合理,使用维护良好的齿轮传动
⑷ 传动比稳定,传动比稳定是对传动性能的基本要求。齿轮传动能广泛应用,也是因为具有这一特点。(见图1.2)
图1.2 方案二图
综上比较两种方案一、所以择优选方案二。方案二在各个方面都优于方案一。根据设计要求并结合以上分析,我们在设计中采用内、外齿轮减速器。
1.2 电机的选择
1.2.1 初选电动机类型和结构型式
电动机是专门工厂批量生产的标准部件,设计时要根据工作机的工作特性、电源种类(交流或直流)、工作条件(环境温度、空间位置等)、载荷大小和性质(变化性质、过载情况等)、起动性能和起动、制动、正反转的频繁程度等条件来选择电动机的类型、结构、容量(功率)和转速,并在产品目录中选出其具体型号和尺寸。
电动机分交流电动机和直流电动机两种。由于生产单位一般多采用三相交流电源,因为此,无特殊要求时均应选用三相交流电动机,其中以三相异步交流电动机应用最广泛。根据 不同防护要求,电动机有开启式、防护式、封闭自扇冷式和防爆式等不同的结构型式。
Y系列三相笼型异步电动机是一般用途的全封闭自扇冷式电动机,由于其结构简单、工作可靠、价格低廉、维护方便,因此广泛应用于不易燃、不易爆、无腐蚀性气体和无特殊要求的机械上,如金属切削机床、运输机、风机、搅拌机等。对于经常起动,制动正反转的机械,如起重、提升设备,要求电动机具有较小的转动惯量和较大过载能力,应选用冶金及起重用三相异步电动机Yz型(笼型)或YzR型(绕线型)。
电动机的容量(功率)选择的是否合适,对电动机的正常工作和经济性都有影响。容量选得过小,不能保证工作机正常工作,或使电动机因超载而过早损坏;而容量选得过大,则电动机的价格高,能力又不能充分利用,而且由于电动机经常不满载运行,其效率和功率因数较低,增加电能消耗而造成能源的浪费。电动机的容量主要根据电动机运行时的发热条件来决定。
由以上的选择经验和要求,我选用:三相交流电 Y系列笼型三相异步交流电动机。
1.2.2 电动机的容量
⑴ 确定提升机所需的功率
由滚筒圆周力和滚筒速度v,得
P=
其中: F=G=mg(N)
m,提升重量 m=500kg,
F=500×9.8=4900 N F=4900N
V=12/60=0.2m/s V=0.2m/S
带入数据得 P=4900×0.2÷1000=0.98 KW
⑵ 确定传动装置效率
传动装置的效率由以下的要求:
(1) 轴承效率均指一对轴承而言。
(2) 同类型的几对运动副或传动副都要考虑其效率,不要漏掉。
(3) 传动的效率与轴承有关,估计效率。因此各传动机构和轴承的效率为:
设计中,电动机与减速器相连的法兰,相当于一个凸缘联轴器
I轴的传动效率:
II轴轴承传动效率:
—— 从电动机至工作机主动轴之间的总效率
故传动装置总效率:
=,
电动机的输出功率
考虑传动装置的功率损耗,电动机输出功率
=P/η
则,=P/η==1.417KW 查资料P取1.5KW
(3)电动机的技术数据
根据计算的功率可选定电动机额定功率,取同步转速1000,6级。由《简 明机械设计手册》选用Y100L-6三相异步电动机,其主要参数如下:
电动机额定功率:P0=1.5kw; P0=1.5kw
电动机满载转速:n=940r/min n=940r/min
电 流 : I=5.6A I=5.6A
电动机外形和安装尺寸为:
D=28mm D=28mm
E=60mm E=60mm
H=100mm H=100mm
A=160mm A=160mm
B=140mm B=140mm
C=63mm C=63mm
K=12mm K=12mm
AB=205mm AB=205mm
AD=180mm AD=180mm
AC=105mm AC=105mm
HD=245mm HD=245mm
AA=40mm AA=40mm
BB=176mm BB=176mm
沈阳化工大学科亚学院学士学位论文 第二章 提升机传动系统的设计
第二章提升机传动系统的设计
2.1 传动装置的传动比及动力参数计算
2.1.1 总传动比及滚筒初定
由于选定转速比为:i=50/1
所以滚筒转速 =940/50=18.8
从而,滚筒直径: D===203.28 mm, (2-1)
圆整为205 mm
2.1.2传动分配各级传动比的计算
(1) 总传动比,分配各级传动比
① 总传动比
I=50
② 分配各级传动比
取i1=9.45,
i2=i1/i2/50/9.45=5.29
(2) 计算传动装置的运动和动力参数
① 各轴功率计算
P1==KW (2-2)
P2==1.47×0.7=1.029KW (2-3)
P3 = =KW (2-4)
② 各轴转速的计算
n=940,
n2=940/ 9.45=99.47
n3=18.80
③ 各轴输入扭矩的计算
=14.93N·mm
=492.74N·mm
各参数列表如表2-1:
参 数
轴 名
电动机
I
II轴
滚筒轴(III)
转速n(r/min)
940
940
99.47
18.8
功率P/kw
1.5
1.5
1.029
0.97
转矩(N.m)
14.93
14.93
392.7
492.72
传动比i
9.03
5.45
1
效率η
0.98
0.7
0.98
表2-1
2.2 电动机轴齿轮的设计
齿轮传动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机械传动,它是依靠齿轮齿廓直接接触来传递运动和动力的,具有传动比恒定,效率高,使用帮助长,适用范围广及承载有力高等优点。
生产实践中,对齿轮传动的要求是多方面的,但归纳起来不外乎下列两项基本要求:
(1)传动要准确平稳 即要求齿轮传动在工作过程中,瞬时传动比要恒定,且冲击、振动小。
(2)承载能力高 即要求齿轮传动能传递较大的动力,且体积小,重量轻,寿命长。
选定齿轮的传动类型、精度等级、材料、热处理方式,确定许用应力。为提高齿轮的承载能力和传动平稳性,采用高变位齿轮传动。考虑上减速器的功率较大,故齿轮选用硬齿面,齿轮的材料为20Cr钢渗碳淬火,硬度为56∽62HRC(查表)齿轮按7级精度制造(查表)。
σH1im=1500MP(查图), σF1im=460MP(查图)
2.2.1 初步选定齿轮参数
由《机械零件课程设计》表5-6,
设齿数比为u=4,选取Z=24 Ψd=0.7(查表)
则Z=Z·u=24×4=96 故取Z=96
2.2.2 确定轴齿轮中心距a
确定轴齿轮的计算功率
式中 K——使用场合系数,每天工作一小时,轻度震动。由《机械工程手册》查得: K=0.7;
K——制造精度系数,取7级精度,查得:
K=0.9;
K——材料配对系数,齿面滑动速度 < 10,由《机械工程手册》查得:K=0.85。代入数据得
=KW =KW
以等于或略大于计算功率所对应的中心距作为合理的选取值根据《机械工程手册/传动设计卷》(第二版)表2·5-22a,选取轴齿轮的中心距:a=100mm.
载荷系数K= KKK=0.53
2.2.3 几何尺寸的计算
⑴ 模数m等几何计算
由《机械工程手册/传动设计卷》(第二版),标准选取a=100mm
a=m(Z+Z)/2 代入数值m=1.6 取m=2
d1=mZ1=24×2=48mm
d2=mZ2=2×96=192mm
b=Ψd×d1= 0.7×48=33.2mm,取b2=35mm
b1=b2+(5∽10)=50∽55mm,取b1=45mm
⑵ 计算小齿轮的名义转矩
T1=9550P/n1=9550×1.5/940=15.24N.m
⑶ 齿轮的实际圆周速度
v=πd1n1/(60×1000)=π×48×940/(60×1000)=2.36m/s<3 m/s合适。
⑷ 查取复合齿形系数YFS并比较YFS/[ o F]
YFS1=4.25, YFS2=3.98 (查图)
YFS1/[ o F]1=4.25/460=0.0092 >YFS2/[ o F]2=3.98/460=0.0057
⑸ 计算重合度系数
Yε=0.25+0.75/εa=0.25+0.75/1.71=0.6886
2.3 内齿轮的设计
选定齿轮的传动类型、精度等级、材料、热处理方式,确定许用应力。由所设计的传动方案,采用直齿圆柱齿轮传动。故齿轮选用软齿面,齿轮的材料为45钢调质处理,硬度为229∽286HBS(查表)齿轮按8级精度制造(查表)。
σH1im=690MP(查图), σF1im=220MP(查图)
2.3.1 按齿轮齿面接触疲劳计算
⑴ 确定公式参数
因为滚动轴承非对称分布所以Ψd=0.9
因为齿轮减速器为减速传动 所以u=i=4.1
⑵ 初步选定齿轮参数
Z1=24, Z2=U×Z1=4.1×24=98.4,取Z2=98
⑶ 几何尺寸的计算
d1=mZ1=24×2=48mm
d2=mZ2=2×98=196mm
a=m(Z1+Z2)/2=2×(24+98)/2=122mm
b=Ψd×d1=0.9×48=43.2mm,取b2=45mm
b1=×b2(5∽10)=50∽55mm,取b1=55mm
⑷ 计算小齿轮的名义转矩
T1=9550P/n1=9550×1.029/99.47=98.79N.M
⑸ 齿轮的实际圆周速度
v=π d1n1/(60×1000)=π×48×99.47×(60×1000)=0.25m/s<3 m/s合适。
2.4 行星齿轮的设计
由所设计的传动方案选直齿圆柱齿轮传动,因它所传递的功率罗大,所以齿轮选用硬齿面,材料为20Cr,渗碳淬火,硬度为56∽62HRS,齿轮的制造精度为8级。查表取[σ]H1im=1500NP,[σ]F1im=460MP
2.4.1 按齿面接触疲劳计算
(1)确定公式内各参数的值
因滚动轴承对称分布,做 Ψd=0.5
因此齿轮为减速传动,故 U=2.35
(2)计算齿轮的名义转矩
T3=9550P3/n3=9550×0.97/18.8=49.27KN•m
(3)初步选定齿轮参数
Z1=18, Z2=U×Z1=2.35×24=42.3,取Z2=43
(4)计算载荷系数K及其它参数
d1=mZ1=18×2=36mm
d2=mZ2=2×43=86mm
a=m(Z1+Z2)/2=2×(36+86)/2=122mm
b=Ψd×d1=0.5×36=mm,取b2=15mm
b1=×b2+(5∽10)=mm,取b1=25mm
2.5 轴的结构设计
2.5.1 轴的结构设计原则
轴的结构主要取决于:轴上载荷的性质、大小、方向及分布情况:轴上零件的类型、数量、尺寸、安装位置、定位及固定方式:轴的加工及装配工艺等。由于影响思想因素很多,具体情况各异,所以轴没有标准的结构形式。轴的结构设计就是在满足工作能力要求的前提下,针对不同情况,综合考虑上述各种因素,合理确定轴的结构形状和全部尺寸。其应遵循的一般原则是:
(1)轴的受力合理,有利于提高轴的强度和刚度;
(2)轴上零件相对于轴、轴、相对于机架,应定位准确,固定可靠;
(3)轴便于制造,轴上零件便于装拆和调整;
(4)尽量减小应力集中,并节省材料、减轻重量。
2.5.2 轴承的选择
轴承所受载荷的大小、方向和性质是选择轴类型的主要依据,一般原则是:
(1)轴承受轻、中及较平衡的载荷时,宜选用球轴承;载荷大、有冲击时,则宜选用滚子轴承;
(2)轴承受纯径向载荷时,可选用径向接触轴承,如深沟球轴承、圆柱滚子轴承、滚针轴承等;受纯轴向载荷时,一般选用轴向接触轴承,如推力球轴承、推力圆柱滚子轴承,但在高速时,可考虑用深沟球轴承或角接触球轴承来代替;
(3)轴承同时受径向载荷和轴向载荷时,若轴向载荷相对较小,可选用深沟球轴承或小接触角的向心角接触轴承;若轴向载荷相对较大,则选用较大接触角的向心角接触轴承,或选用径向接触轴承和轴向接触轴承的组合,分别承担径向载荷和轴向载荷。
2.5.3 轴II轴的设计
(1) 轴的材料选择
由《机械零件课程设计》表6-1选用45号钢,调质。查表σb=600MP,[σb]-1=55M
(2)最小轴径的初步计算
由《机械零件课程设计》表6-2,取 =105,根据
公式
㎜ (2—5)
其中 —— 轴的转速 ,940r/min
—— 轴传递的功率 , 1.47kw
—— 计算截面处的轴的直径,将数据代入公式得
=12.2mm 取d=15mm
输出轴的最小直径是按照联轴器处轴的直径,为了使所选的轴的直径 与联轴器的孔径相适应,故需同时选取联轴器的型号。联轴器的计算转距,查表15—3,考虑到转距变化很小,故取Ka=1.3,则
⑶ 轴II各段轴向尺寸的确定
小齿轮的宽度b=48mm,又因为此轴向尺寸与轴齿轮相配合,它的轴向尺寸一般略小于传动零件的轮毂宽度。
取b=46mm
小内齿轮端面至卷赂内壁距离△=10∽15mm,取△=10mm
又小内齿轮与轴承相配合,它的尺寸为50mm,查表选深沟球轴承,代号码为6410。所为轴承宽度B=31mm,取挡油板厚为1mm, 所以B=31+1=32mm。
所以轴的总长度为L=46+32+32+10=110mm
2.5.4 轴Ⅲ的设计、计算及轴承的确定
⑴ 轴的材料选择
由《机械零件课程设计》表6-1选用45号钢,调质
=650 =650
⑵ 轴径的初步计算
由《机械零件课程设计》表6-2,取A=112,根据公式
,
其中 —— 轴的转速 ,18.8r/min
—— 轴传递的功率 , 0.97kw
—— 计算截面处的轴的直径, mm
将数据代入公式得
mm
取d=45mm
输出轴的最小直径显然是安装联轴器处轴的直径,故需选取联轴器型号。联轴器计算转距,查表15—3,考虑到转距变化很小,故取Ka=1.3,则
⑶ 轴Ⅲ各段轴向尺寸的确定
小齿轮的宽度b=48mm又因为此轴向尺寸与轴齿轮相配合,它的轴向尺寸一般略小于传动零件的轮毂宽度,所以
取b=47mm
小内齿轮端面至卷筒内壁距离△=10~15mm,取△=10~15mm,又小内齿轮与轴承相配合,它的尺寸为55mm,查表选取深沟球轴承,代号为6411。所以轴承宽度B =33mm,取挡油板厚为1mm,
所以B=33+1=34mm。
所以轴承的总长度为L=47+34+34+15=130mm。
2.6 轴II、轴Ⅲ的强度校核
2.6.1 轴II的强度校核
⑴ 绘轴的计算简图
在确定轴承支点位置时,应从手册上查取a值,对于30207型单列圆锥滚子轴承,a=16mm,所以,作为简支梁的轴的支撑跨距
=(20+43.75+34)+(20+43.75+34)
=97.75+97.75=195.5mm
⑵ 计算作用在轴上的力
=736.67N,
=6179.88N,
⑶ 计算支点反力
水平反力:
垂直反力:
⑷ 计算弯矩,作弯矩图
水平弯矩:
垂直弯矩:
合成弯矩
⑸ 扭矩图
由《机械零件课程设计》表6-18 查得折算系数
⑹ 校核轴的强度
由《机械设计》表15-1查得:
MPa
MPa
,强度足够。
简图如下页。
图2-6 力学性能分析
⑺ 轴Ⅲ的强度校核
同理按轴Ⅱ的方法校核轴Ⅲ的强度合适。
沈阳化工大学科亚学院学士学位论文 第三章 行星架的设计
第三章行星架的设计
最基本的行星轮系包括三个基本构件,即两个中心轮和一系杆。选择轮系的类型时,主要从传动比、效率、机构复杂程度及外廊尺寸等几个方面综合考虑。负号机构的效率都较高,故用于动力传动中;但负号机构的传动比较小,在动力传动中若需具有较大的传动化,可将几个负号机构串联起来,或采用负号机构与定轴轮系组成的复合轮系。正号机构的特点是传动比大,但效率低,故一般用于非动力传动或短期动力传动中。例如磨床的进给机构、轧钢机的指示器等其他仪表传动中。
因行星轮的分度圆直径为161,且其中需按转安装轴承,所以采用双壁整体式结构。这种行星架的主要特点是受载后的变型小,即刚性好。这一特点有利于行星轮上的载荷沿齿宽方向的均匀分布,减少震动的噪声。
为了保证刚度,通常取s=(0.16~0.28)a=(0.16~0.28)140=22.4--39.2mm
各行星轮轴孔的相邻孔距差的公差f1
f1是对行星轮间载荷分配均匀影响较大的因素,可按下式计算
f1≤4.5(a)½/1000um=4.5(140) ½/1000um
对行星架的技术要求有:
(1)铸件无夹渣、气孔、缺肉等缺陷。
(2)铸造圆角R3-R10由各处工艺结构自定。
(3)正火处理。
第四章提升机执行机构的设计
4.1 卷筒的选择
卷筒在起升机构或牵引机械中用来卷绕钢丝绳,将旋转运动转化为直线运动。它也是起重机械的重要零件之一。选择提升机卷筒的原则是:钢丝绳在卷筒上缠绕时,不会产生很大的弯曲应力,从而延长钢丝绳的使用寿命。基于这一点,对卷筒直径D 和钢丝绳直径d的比值做了如下的规定:D/d>80
4.1.1 卷筒的主要尺寸
根据计算选择卷筒的直径卷筒的主要尺寸为:直径D、长度L、厚度B。
⑴ 卷筒的直径D
由上求得可知:D=205
⑵ 卷筒的长度
卷筒为多层卷绕,设各层的卷绕直径分别为D1 D2 D3……D,共绕n层,每层有Z圈,则总的绕绳量为
mH=Zπ(D1+D2+D3+……+DN) (4-1)
D1=D+d
D2=D+3d
D3=D+5d
……
Dn=D+(2n-1)d
代入上式得:mH=Zπ{n+d[1+3+5……+(2n-1)]}
=Zπn(D+nd)
所以 Z=mH/πn(D+nd)
(3)卷筒的厚度
卷筒的壁厚可由经验公式确定
对于铸铁卷筒 B=0.02D+(6~10)(mm)
即:B=0.02×300+(6~10)=12~16(mm)
对于钢卷筒 B≈d
在此选铸铁卷筒,由强度核及铸造工艺要求,铸铁卷筒壁厚不宜小于12mm。取卷筒壁厚B=14mm。
(4)钢丝绳为尾在卷筒上的固定
①由于钢丝绳为多层卷绕且使卷筒紧凑,采用下图所示方法将绳尾引到卷筒一侧,再用压板固定。(见图4.1)
图4.1绳尾固定示意图
②压板的计算
绳尾的压力S
S=kd×Smax/eau(μ≈0.12)
当n=1.5时,eau=eμ×3π=3.1
当n=2时,eau=eμ×4π=3.1
当n=1.5时,eau=eμ×6π=3.1
kd——动系数 k=a+bv (a=1.1~1.4,a=1.2 b=0.133~0.533
b=0.4,v=0.8)
所以k=1.52
又因为Smax=6y×σ×t/A=82691 N
所以S=1.52×1054.7×14/4.5
=27.93KN
S=2μP (P为每个螺钉的拉力)
压板数ny=ks/s1 (k——安全系数,k≥1.52)为了安全,压板数不少于2,取ny=4。
⑶ 卷筒端盖的选择
卷筒端盖的结构如下图:
图4-3 卷筒端盖
⑷ 钢丝绳的选择
钢丝绳和卷筒相连,将卷筒的转速转化为线速度,下端和灯具相连,是直接提起灯具的设备,在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安全性。根据设计要求和所选的卷筒并考虑安全性,在设计中选用截面直径为8mm的钢丝绳。
4.2 吊钩的设计
4.2.1 吊钩的材料
吊钩的材料的取法可以避免重大的人身及设备事故,其材料要求没有突然断裂的危险。从减轻吊钩自重的角度出发,要求吊钩的材料具有高的强度,但强度的材料通常对裂纹和缺陷很敏感,材料的强度愈高,突然断裂的可能性愈大。因此,目前吊钩广泛采用低碳钢。
4.2.2 吊钩的构造
吊钓钩孔的尺寸根据系物绳或专用吊具的尺寸决定。标准钓钩取的钩孔尺寸是根据容纳系物绳的尺寸决定的,单钩a=(30~5000)×[m0(t)]1/2=(10~12)×[Q(KN)1/2(mm)。
双钩a=(20~25)×[m0(t)]1/2=(7~8)×[Q(KN)1/2](mm),大起重量取小值。钩口a1较钩孔a小,a1≈3a/4。
从吊钩的受力情况看,吊钩的断面形状为梯形最为合理。
沈阳化工大学科亚学院学士学位论文 第五章 制动器的设计
第五章制动器的设计
提升机是一种间歇动作的机械,它的工作特点是经常启动和制动。因此,制动器是一个必不可少的零件,以保证吊重能停止在空中。
5.1.1 制动器的选用
起升机构制动器的力矩必须大于由货物产生的静力矩,使货物处于悬吊状态时具有足够的安全裕度,故应满足下式
Mzh≥KzhMj(N.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