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1精讲精练 第3章第2讲 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
《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1精讲精练 第3章第2讲 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1精讲精练 第3章第2讲 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3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第一课时 钠的重要化合物 (1)一小块钠在空气中放置生成的一系列产物有Na2O、NaOH、Na2CO310H2O、Na2CO3。 (2)钠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2Na2O2。 (3)在Na2O和Na2O2中,钠元素的化合价都是+1,而氧元素的化合价是-2和-1。 (4)向NaOH溶液中通入过量CO2的化学方程式为NaOH+CO2===NaHCO3。 一、氧化钠和过氧化钠 二、碳酸钠和碳酸氢钠 1.物理性质 名称 碳酸钠 碳酸氢钠 化学式 Na2CO3 NaHCO3 色态 白色粉末 细小白色晶体 俗名 纯碱或苏打 小苏打 溶解性 二者均易溶于水,NaHCO3的溶解性较弱 2.化学性质 三、焰色反应 1.定义 很多金属或它们的化合物在灼烧时都会使火焰呈现特殊的颜色。 2.操作 3.几种金属元素的焰色 钠:黄色,钾:紫色(观察时要透过蓝色钴玻璃),铜:绿色。 1.将下列物质与其用途连线。 ①Na2CO3 A.供氧剂 ②Na2O2 B.食用碱 ③NaHCO3 C.食盐 ④NaOH D.工业用碱 ⑤NaCl E.治疗胃酸过多 答案:①-B,②-A,③-B、E,④-D,⑤-C 2.Na2O与Na2O2都能与水反应生成NaOH,所以Na2O与Na2O2都是碱性氧化物,你同意这种观点吗? 答案:不同意。Na2O2不是碱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指能与酸反应只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Na2O2与盐酸反应时不仅生成NaCl和水,还会有氧气生成,故不属于碱性氧化物。 3.能否用澄清石灰水来鉴别Na2CO3和NaHCO3溶液? 答案:不能,因为二者均能与石灰水反应产生白色沉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Na2CO3+Ca(OH)2===CaCO3↓+2NaOH 2NaHCO3+Ca(OH)2===CaCO3↓+Na2CO3+2H2O 4.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Na2O和Na2O2中的氧元素都是-2价( ) (2)CaCO3的溶解度小于Ca(HCO3)2的溶解度,则Na2CO3溶解度小于NaHCO3的溶解度( ) (3)Na2CO3不与NaOH反应,则Na2CO3与Ca(OH)2也不能反应( ) (4)焰色反应属于化学变化( ) 答案:(1) (2) (3) (4) 关于Na2O2与CO2、H2O的反应 1.反应原理 2Na22+2CO2===2Na2C3+2 2Na22+2H2O===4NaH+2↑ 2.三个关系 (1)固体质量关系: ①与CO2的反应: 2CO2+2Na2O2===2Na2CO3+O2 固体的质量差 244 g 32 g 88 g-32 g=(228) g 结论:Na2O2固体与CO2反应时,固体增加的质量等于与参加反应的CO2等物质的量的CO的质量,即Na2O2+CO===Na2CO3(实际上该反应不能发生)。 ②与H2O的反应: 2H2O+2Na2O2===4NaOH+O2↑ 固体的质量差 218 g 32 g 36 g-32 g=(22) g 结论:Na2O2固体与H2O反应时,固体增加的质量等于与参加反应的H2O等物质的量的H2的质量,即Na2O2+H2===2NaOH(实际上该反应不能发生)。 (2)气体体积关系: ①与CO2的反应: 2CO2+2Na2O2===2Na2CO3+O2 气体的体积差 2 L 1 L2 L-1 L=1 L ②与H2O的反应: 2H2O(g)+2Na2O2===4NaOH+O2 气体的体积差 2 L 1 L 2 L-1 L=1 L 结论:若CO2和水蒸气(或二者的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的Na2O2,气体体积的减少量为原气体(或混合气体)体积的一半,即为生成氧气的量。 (3)电子转移关系: 当Na2O2与足量CO2、H2O反应时,1 mol Na2O2转移1 mol电子。 [例1] 200℃时CO2和水蒸气的混合气体共23.2 g与足量的Na2O2充分反应后,固体质量增加了7.2 g,则原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为( ) A.0.2 mol B.0.6 mol C.0.8 mol D.1.0 mol [解析] 设混合气体中CO2、H2O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y。 2CO2+2Na2O2===2Na2CO3+O2 固体的质量差 2 mol 88 g-32 g=56 g x 28 x 2H2O(g)+2Na2O2===4NaOH+O2 固体的质量差 2 mol 36 g-32 g=4 g y 2y 则:44x+18y=23.2 28x+2y=7.2 解得:x=0.2 mol y=0.8 mol 所以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为0.2 mol+0.8 mol=1.0 mol。 [答案] D 一定量的Na2O2与一定量CO2和H2O(g)的混合物的反应,可视作Na2O2先与CO2反应,待CO2反应完全后,Na2O2再与H2O(g)发生反应。 Na2CO3与NaHCO3的鉴别、除杂与转化 1.鉴别 依据 现象 热稳定性 加热固体有气体产生的是NaHCO3,无变化的是Na2CO3 与CaCl2 (或BaCl2)溶液反应 有沉淀生成的是Na2CO3溶液,无变化的是NaHCO3溶液 固体与盐酸反应的剧烈程度 生成气体剧烈的是NaHCO3,相对缓慢的是Na2CO3 溶液中逐滴加入盐酸时的现象 逐滴加入盐酸时,立即产生气体的是NaHCO3,开始不产生气体,滴加一会儿才产生气体的是Na2CO3 2.除杂(括号内为杂质) 混合物 除杂方法及试剂 Na2CO3固体(NaHCO3) 加热 NaHCO3溶液(Na2CO3) 通入足量CO2气体 3.转化 Na2CO3NaHCO3 [例2] 有两试管分别装有Na2CO3和NaHCO3溶液,下列操作或判断正确的是( ) 方案 操作 判断 A 分别加入澄清石灰水 产生沉淀者为Na2CO3 B 分别加入等浓度的稀盐酸 反应较剧烈者为Na2CO3 C 分别加入CaCl2溶液 产生沉淀者为Na2CO3 D 逐滴加入等浓度的盐酸 立即产生气泡者为Na2CO3 [解析] A项中发生的反应分别为:Na2CO3+Ca(OH)2===CaCO3↓+2NaOH,2NaHCO3+Ca(OH)2===CaCO3↓+Na2CO3+2H2O,两者现象相同(产生白色沉淀);B项滴加等浓度的稀盐酸时NaHCO3溶液反应更剧烈;C项Na2CO3与CaCl2发生反应:Na2CO3+CaCl2===CaCO3↓+2NaCl,产生白色沉淀,NaHCO3与CaCl2不反应;D项逐滴加入盐酸时,NaHCO3立即产生气泡,Na2CO3开始无气泡产生,过一会儿才产生气泡。 [答案] C (1)NaHCO3固体受热易分解,但在溶液中NaHCO3受热不分解。 (2)Na2CO3固体性质稳定, 在空气中不与CO2反应,但在溶液中,Na2CO3可以与水、CO2反应生成NaHCO3。 (3)碳酸钠溶液与盐酸反应分两步,第一步:CO+H+===HCO,第二步:HCO+H+===CO2↑+H2O。 1.(对应考点一)[双选题]关于Na2O2与CO2、H2O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 A.Na2O2与CO2反应中,Na2O2只作还原剂,CO2作氧化剂 B.Na2O2与H2O反应中,Na2O2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 C.Na2O2与CO2反应中,1 mol Na2O2转移2 mol电子 D.Na2O2与水反应中,1 mol Na2O2转移1 mol电子 解析:Na2O2与CO2、H2O反应中,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且1 mol Na2O2反应均转移1 mol电子。故选B、D。 答案:BD 2.(对应考点一)1 mol过氧化钠与2 mol碳酸氢钠固体混合后,在密闭容器中加热充分反应,排出气体物质后冷却,残留的固体物质是( ) A.Na2CO3 B.Na2O2 Na2CO3 C.NaOH Na2CO3 D.Na2O2 NaOH Na2CO3 解析:由题意可知,首先发生反应:2NaHCO3Na2CO3+H2O+CO2↑,生成H2O和CO2各1 mol;然后H2O和CO2与Na2O2反应:2Na2O2+2H2O===4NaOH+O2↑,2Na2O2+2CO2===2Na2CO3+O2,CO2和H2O完全反应需消耗2 mol Na2O2,但题中只有1 mol Na2O2,应优先考虑与CO2的反应:1 mol Na2O2先与1 mol CO2反应,生成1 mol Na2CO3和0.5 mol O2。最后残留的固体是Na2CO3。 答案:A 3.(对应考点二)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向含有CaCO3沉淀的水中通入CO2至沉淀恰好溶解,再向溶液中加入NaHCO3饱和溶液,又有CaCO3沉淀生成 B.向Na2CO3溶液中逐滴加入等物质的量的稀盐酸,生成的CO2与原Na2C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C.等质量的NaHCO3和Na2CO3分别与足量盐酸反应,在同温同压下,生成的CO2体积相同 D.向Na2CO3饱和溶液中通入CO2,有NaHCO3结晶析出 解析:A项,CaCO3+CO2+H2O===Ca(HCO3)2,产物与NaHCO3不反应。B项,发生反应:CO+H+===HCO,不生成CO2。C项,等质量的NaHCO3和Na2CO3分别与足量盐酸反应时,NaHCO3产生的CO2多。D项,向饱和Na2CO3溶液中通入CO2时发生反应:Na2CO3+CO2+H2O===2NaHCO3↓,反应中消耗H2O,且生成的NaHCO3溶解度小、质量多,故NaHCO3会结晶析出。 答案:D 4.(对应考点二)[双选题]有两个无标签的试剂瓶,分别装有Na2CO3和NaHCO3固体,有四位同学为鉴别它们采用以下不同方法,其中可行的是( ) A.分别将它们配制成溶液,再加入澄清石灰水 B.分别将它们配制成溶液,再加入NaOH溶液 C.分别将它们配制成溶液,再加入CaCl2溶液 D.分别加热,再用石灰水检验是否有CO2产生 解析:A项中发生的反应分别为:Na2CO3+Ca(OH)2===CaCO3↓+2NaOH,2NaHCO3+Ca(OH)2===CaCO3↓+Na2CO3+2H2O,两者现象相同(产生白色沉淀);B项中只发生反应:NaHCO3+NaOH===Na2CO3+H2O,但无明显现象;C项Na2CO3与CaCl2发生反应:Na2CO3+CaCl2===CaCO3↓+2NaCl,产生白色沉淀,NaHCO3与CaCl2不反应,可以鉴别;D项将固体物质分别加热后,只发生反应:2NaHCO3Na2CO3+H2O+CO2↑,产生的CO2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答案:CD 5.(实验题)将少量稀盐酸滴加到盛有碳酸钙的U形管中,可观察到U形管中的脱脂棉剧烈燃烧。 (1)稀盐酸与碳酸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脱脂棉的燃烧可以推出Na2O2与CO2反应的结论是a.__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Na2O2与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还原剂是________,氧化剂是________。 解析:盐酸与碳酸钙反应放出CO2,CO2遇Na2O2也发生反应:2Na2O2+2CO2===2Na2CO3+O2,该反应放热,使脱脂棉的温度很容易达到其着火点,在O2充足的条件下剧烈燃烧起来。在上述反应中只有Na2O2中的氧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故Na2O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答案:(1)2H++CaCO3===Ca2++CO2↑+H2O (2)反应放出O2 反应放热 (3)2Na2O2+2CO2===2Na2CO3+O2 Na2O2 Na2O2 (1)Na2O2为淡黄色固体,能与CO2、H2O反应放出O2,可作供氧剂。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CO2===2Na2CO3+O2,2Na2O2+2H2O===4NaOH+O2↑。 (2)Na2CO3俗名纯碱、苏打,NaHCO3俗名小苏打,二者水溶液均呈碱性,均能与酸反应。 (3)Na2CO3与NaHCO3可相互转化: Na2CO3+CO2+H2O===2NaHCO3 2NaHCO3Na2CO3+CO2↑+H2O。 (4)焰色反应中钠呈黄色,钾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显紫色。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关于Na2O和Na2O2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都是白色的固体 B.都是碱性氧化物 C.都能和水反应形成强碱溶液 D.都是强氧化剂 解析:Na2O是白色固体,Na2O2是淡黄色固体;Na2O是碱性氧化物,Na2O2不是碱性氧化物;Na2O2是强氧化剂,Na2O不是。C正确。 答案:C 2.下列对于过氧化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过氧化钠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过氧化钠是碱性氧化物 B.过氧化钠能与水反应,所以过氧化钠可以作很多气体的干燥剂 C.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时,过氧化钠是氧化剂,水是还原剂 D.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时,过氧化钠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解析:A项:产物中还有O2生成,故不是碱性氧化物,B项,Na2O2与H2O反应产生O2,故不能作干燥剂,Na2O2与水、CO2的反应中,Na2O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D项正确。 答案:D 3.用光洁的铂丝蘸取某无色溶液在无色火焰上灼烧,直接观察时看到火焰呈黄色。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只含Na+ B.一定含Na+,可能含有K+ C.既含有Na+,又含有K+ D.可能含有Na+,可能还含有K+ 解析:钠的焰色是黄色,K的焰色是紫色,观察K的焰色时需要透过蓝色钴玻璃,以滤去黄色光的干扰,该实验中没有通过蓝色钴玻璃观察说明一定含Na+,不能确定是否含K+。 答案:B 4.①纯净的碳酸钠a g;②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混合物a g,两者相比下列各种情况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分别和盐酸完全反应时,混合物的耗酸量大 B.分别和盐酸完全反应时,纯净的碳酸钠放出的CO2多 C.分别溶于水,再加入足量澄清石灰水,混合物得到的沉淀质量大 D.分别配成等体积溶液,混合物溶液中的Na+的物质的量浓度大 解析:同质量的Na2CO3比NaHCO3耗酸量要多,但是产生的CO2要少,故A、B项均错误;同质量的两组物质,混合物含的碳元素较多,故最终转化成CaCO3沉淀的质量就大,C项正确;同质量的Na2CO3比NaHCO3所含Na+物质的量大,故配成等体积溶液后纯净的碳酸钠溶液中的Na+物质的量浓度大,故D项错误。 答案:C 5.为了检验某含有NaHCO3杂质的Na2CO3样品的纯度,现将w1 g样品加热,其质量变为w2 g,则该样品的纯度(质量分数)是( ) A. B. C. D. 解析:依据NaHCO3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结合反应前后固体质量差可列式求解: 2NaHCO3Na2CO3+H2O↑+CO2↑ Δm 284 106 18 44 62 m(NaHCO3) (w1-w2) g m(NaHCO3)= g, m(Na2CO3)=w1-m(NaHCO3)= g。 答案:A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3小题,共30分) 6.(10分)下列图示中,A为一种常见的单质,B、C、D、E是含A元素的常见化合物,它们的焰色反应均为黄色。 填写下列空白: (1)写出化学式:A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 (2)以上反应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有______________(填序号)。 (3)写出反应⑤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反应⑥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由题给条件知A为单质钠,再由图示关系可以看出,B是A与O2在点燃条件下生成且焰色反应为黄色,故B为Na2O2,C为NaOH,D为Na2CO3,E为NaHCO3。 答案:(1)Na Na2O2 Na2CO3 (2)①②③④ (3)OH-+CO2===HCO 2NaHCO3Na2CO3+CO2↑+H2O 7.(10分)A、B、C、D、F五种物质的焰色反应均为黄色,A、B、C、D与盐酸反应均生成E,此外B还生成一种可燃性气体。而C、D还生成一种无色无味气体H,该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D和A可反应生成C,F和H也可反应生成C和另一种无色无味气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C、F的化学式 A________;C________;F________。 (2)写出F和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①D+盐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B+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由焰色反应为黄色,且A、B、C、D均与盐酸反应生成E,知E为NaCl,B还生成一种可燃性气体知B为Na,C、D还生成气体H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知C、D为Na2CO3或NaHCO3,F和H(CO2)反应生成C和另一种气体,则F为Na2O2、C为Na2CO3,因而D为NaHCO3,D和A反应可生成Na2CO3,则A为NaOH。 答案:(1)NaOH Na2CO3 Na2O2 (2)2Na2O2+2CO2===2Na2CO3+O2 (3)①HCO+H+===H2O+CO2↑ ②2Na+2H2O===2Na++2OH-+H2↑ 8.(10分)某校化学课外小组为了鉴别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两种白色固体,用不同的方法做了以下实验,如图所示。 (1)只根据图Ⅰ、Ⅱ所示实验,能够达到实验目的的是________(填装置序号)。 (2)图Ⅲ、Ⅳ所示实验均能鉴别这两种物质,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实验Ⅲ相比,实验Ⅳ的优点是______(填选项编号)。 A.Ⅳ比Ⅲ复杂 B.Ⅳ比Ⅲ安全 C.Ⅳ比Ⅲ操作简便 D.Ⅳ可以做到用一套装置同时进行两个对比实验,而Ⅲ不行 (3)若用实验Ⅳ验证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稳定性,则试管B中装入的固体最好是________(填化学式)。 解析:(1)Na2CO3、NaHCO3均能与盐酸反应生成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CO2气体,但等质量的Na2CO3与NaHCO3跟过量盐酸反应时,NaHCO3与盐酸反应更剧烈且产生气体的量多,故实验Ⅰ不能鉴别Na2CO3与NaHCO3,而实验Ⅱ可以。(2)NaHCO3受热易分解:2NaHCO3Na2CO3+CO2↑+H2O,Na2CO3受热不分解,可用加热方法鉴别,对比实验Ⅲ,实验Ⅳ可以同时进行两个对比实验,现象明显。(3)将NaHCO3置于小试管B中,Na2CO3置于大试管A中,加热时D中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C中变浑浊,说明Na2CO3比NaHCO3稳定。 答案:(1)Ⅱ (2)2NaHCO3Na2CO3+CO2↑+H2O D (3)NaHCO3 第二课时 铝的重要化合物 (1)Fe2O3是碱性氧化物,与盐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离子方程式是Fe2O3+6H+===2Fe3++3H2O。 (2)CO2是酸性氧化物,与足量NaOH反应生成盐和水,离子方程式是CO2+2OH-===CO+H2O。 (3)氯化铝溶液与氨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3++3NH3H2O===Al(OH)3↓+3NH。 (4)Al(OH)3溶于盐酸的离子方程式为Al(OH)3+3H+===Al3++3H2O。 一、氧化铝 1.物理性质 色态 溶解性 熔点 硬度 白色固体 易溶于水 很高 很大 2.化学性质 Al2O3是两性氧化物,与酸或强碱溶液都能反应生成盐和水。 3.用途 (1)冶炼金属铝的原料; (2)良好的耐火材料。 二、氢氧化铝 1.物理性质 (1)色态:白色固体。 (2)溶解性:难溶于水。 2.化学性质 Al(OH)3是两性氢氧化物,与酸或强碱溶液都能反应生成盐和水。 3.制备 实验室常用可溶性铝盐Al2(SO4)3与氨水反应制取Al(OH)3。 (1)离子方程式为:Al3++3NH3H2O===Al(OH)3↓+3NH。 (2)现象:有白色胶状沉淀产生,氨水过量时,沉淀不溶解。 4.用途 (1)能凝聚水中的悬浮物并能吸附色素,可用来净水。 (2)利用其弱碱性,可用作胃酸中和剂。 三、硫酸铝钾[KAl(SO4)2] (1)电离方程式:KAl(SO4)2===K++Al3++2SO。 (2)明矾: 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Al2O3含有金属元素,是一种碱性氧化物( ) (2)Al2O3能溶于任何酸碱溶液( ) (3)Al(OH)3可溶于过量的氨水( ) (4)氢氧化铝能中和胃酸,可用于制胃药( ) (5)明矾的化学式为KAlSO412H2O( ) 答案:(1) (2) (3) (4)√ (5) 2.下列关于Al(OH)3的性质叙述错误的是( ) A.Al(OH)3是两性氢氧化物 B.Al(OH)3是难溶于水的白色胶状物质 C.Al(OH)3能凝聚水中悬浮物,也能吸附色素 D.Al(OH)3既溶于NaOH溶液、氨水,又能溶于盐酸 解析:Al(OH)3能溶于强酸、强碱溶液,不溶于弱碱溶液。 答案:D 3.连线找用途。 ①Al A.治疗胃酸过多 ②明矾、AlCl3 B.门窗合金、飞机材料 ③Al(OH)3 C.耐火材料 ④Al2O3 D.净水剂 答案:①-B,②-D,③-A,④-C 4.思考: (1)医用胃酸中和剂用Al(OH)3,为什么不用NaOH? (2)实验室常用Al2(SO4)3与氨水反应制备Al(OH)3,为什么不使用NaOH溶液? 答案:(1)NaOH碱性太强,对人体有腐蚀作用,且与酸反应过于剧烈,对人体有极大危害。 (2)NaOH过量会继续与Al(OH)3反应生成NaAlO2,故不用NaOH。 铝的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转化——铝三角 1.Al3+―→Al(OH)3或AlO (1)Al3+Al(OH)3: Al3++3NH3H2O===Al(OH)3↓+3NH, Al3++3OH-===Al(OH)3↓。 (2)Al3+AlO: Al3++4OH-===AlO+2H2O。 2.Al(OH)3―→Al3+或AlO (1)Al(OH)3Al3+: Al(OH)3+3H+===Al3++3H2O。 (2)Al(OH)3AlO: Al(OH)3+OH-===AlO+2H2O。 3.AlO―→Al(OH)3或Al3+ (1)AlOAl(OH)3: AlO+CO2(过量)+2H2O===Al(OH)3↓+HCO 或2AlO+CO2(少量)+3H2O===2Al(OH)3↓+CO AlO+H+(少量)+H2O===Al(OH)3↓, (2)AlOAl3+: AlO+4H+===Al3++2H2O。 [例1] 已知单质A、B、C和甲、乙、丙、丁四种化合物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C为密度最小的气体,甲是一种高熔点的物质,丙常温下是一种液体。 根据以上转化关系回答: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A________;B________;乙________。 (2)A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 (3)写出下列变化的方程式: ①A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甲与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铝的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以物质A作为突破口,A与NaOH反应放出H2,判断A是Al;由C+B→水,判断B为O2;由A+B→甲,判断甲为Al2O3;其余则容易判断:乙为NaAlO2,丁为Al(OH)3。 [答案] (1)Al O2 NaAlO2 (2) (3)①2Al+2NaOH+2H2O===2NaAlO2+3H2↑ ②Al2O3+2OH-===2AlO+H2O 解答此类题目,需掌握“铝三角”之间的转化关系,能够熟练书写这些物质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此外还应注意以下两点: (1)Al2O3、Al(OH)3具有两性,它们可溶于较强酸或强碱,而不能溶于弱酸或弱碱。 (2)注意在不同条件下,铝元素的存在形式:强酸性条件下,Al3+可以大量存在;强碱性条件下,AlO可以大量存在;而Al(OH)3只能存在于中性或弱酸、弱碱的条件下。 关于Al(OH)3沉淀的图像分析 操作 NaOH溶液AlCl3溶液 盐酸NaAlO2溶液 现象 立即产生白色沉淀→渐多→最多→渐少→消失 反应 ①Al3++3OH-=== Al(OH)3↓ ②Al(OH)3+OH-===AlO+2H2O ①H++AlO+H2O=== Al(OH)3↓ ②Al(OH)3+3H+===Al3++3H2O 图像 结论 x=n(OH-)/n(Al3+) ①当0-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1精讲精练 第3章第2讲 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 高中化学 人教版 必修 精练 重要 金属 化合物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gpeitu.com/p-10069354.html